两化融合实施方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小企业局

关于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

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大提出的“大力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的战略部署精神,加快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根据省市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提出以下实施方案。

一、背景意义

工业化是信息化的物质基础和重要载体,信息化是工业化的延伸和发展,是提升工业化的动力。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是十七大提出的工业化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这一重大举措,不仅拓展和丰富了工业化的内涵,更为加快工业化进程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建设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有利于提升我县产业创新能力、发展水平和综合竞争力;有利于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优化产业结构,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有利于促进我县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

二、“两化”融合的基础条件

(一)工业实力逐步增强,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近年来,我县坚持“工业强县”方针不动摇,不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按照“龙头企业—产业链—产业集群”的发展思路,以招商选资为突破口,充分发挥产业优势,做强龙头、强化配套、推进创新、提升质量,全面推进工业经济集群发展,培育了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等一批新兴产业。2014年完成工商业项目固定资产投资25.7亿元。建设重点工业项目25个,其中市级重点工业项目6个,县级重点项目19个,23个项目达到计划进度,其中12个项目已建成投产。

(二)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在研发、生产、管理、营销等环节应用信息技术步伐明显加快,企业管理水平、技术创新能力和经济效益得到全面提升,新产品开发周期明显缩短,库存资金占用率降低10%以上。两化融合有利于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企业转型升级

(三)信息化应用范围广泛,应用水平逐步提高。目前,我县50%以上的企业拥有自己的网页,部分企业成功运用电子商务系统进行网上业务的开展。分布式控制系统(DCS)广泛应用于化工企业、水泥企业,优化了设备运行参数,简化了控制程序;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计算机辅助工艺过程设计(CAPP)、计算机数字

控制机床(CNC)等系统在计算机辅助产品设计、制造方面得到广泛应用;财务管理系统和办公自动化系统在辅助企业管理方面应用普遍;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已在部分企业产生效益,成为企业管理和文化的一部分。

今年是我县向新型工业化推进的关键时期,这为“两化”融合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我县“两化”融合工作还有不少亟待完善的地方:在企业发展方面,大部分企业还没有实现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深度融合,没能通过信息技术融合实现生产经营模式的转变,更多的还处于网站建设、财务、仓储管理的初级阶段;在产业和区域经济发展方面,还没有充分发挥信息化的资源整合作用,实现全县工业体系和发展模式的优化再造;在政策支持方面,虽然我县目前有支持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和企业创新等一系列扶持政策,但还没有完善的促进“两化”融合发展的配套性的政策措施。下一步,我们将在“两化”融合试验区建设过程中着力解决这些问题。

三、实现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基本思路和主要任务

(一)基本原则

1、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加强政府引导,强化政策指引和公共服务,努力营造“两化”融合的良好环境。调动企业自主创新的积极性,提高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推进企业建立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的长效机制。

2、融合创新,产业优化。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催化创新作用,深化信息技术在研发设计、生产过程、管理决策和供应链等领域的应用层次,加快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的融合,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3、面向产业,强化应用。以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面向产业升级、企业信息化、节能降耗等重大领域,加强先进信息技术的应用,催生新技术新市场,形成覆盖现代产业体系各领域各环节的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体系。

4、突出重点,培植特色。结合行业和地域特色,选择高增长性产业和优势产业,选择产业的关键领域和关键环节,运用先进信息技术,找准发展突破口,实行分类指导、分类推进、培植特色,加快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融合。

(二)主要任务

1、全面推进工业企业信息化。对信息化基础较弱的小型企业,重点引导在公共服务平台上收集、发布产品信息和宣传企业形象,开展企业会计财务和办公信息化应用。对处于单项信息技术应用阶段的中型企业,重点推动企业运用信息技术提高产品设计和开发的能力,提高生产过程控制水平,推动业务集成与应用集成,进行资源优化配置和监控,建立企业预算控制系统、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等。

2、做大做强电子信息产业。加大工控软件开发力度,打造纵向行业应用软件产业链,积极引进电子元器件、零配件、印刷电路板等配套产品生产企业,加快专用电子设备开发生产,大力发展电子加速器、核电电缆、半导体芯片等高新技术产品,培植壮大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软件业与信息服务业,逐步形成配套完善的电子信息产业生产协作体系。

3、加快推进信息技术在重点领域和重要环节的应用。一是把机械制造业数字化作为我县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

合的突破口,带动我县支柱产业工业产品设计、开发、制造过程数字化、自动化、集成化和智能化。二是重点支持交通装备、电子信息、精细化工、食品饮料等支柱产业嵌入式系统的开发和应用,推进嵌入式软件的共性平台建设,为嵌入式系统的开发应用提供支撑,加快实现支柱产业生产现代化、智能化。三是引导、支持制造企业全面建立以企业资源规划(ERP)为主的管理信息系统,实现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工艺计划(CAPP)/计算机辅助制造(CAM)充分集成,建立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推动制造企业率先向先进制造企业转变。

4、以信息化促进节能降耗和清洁生产。一是推进节能降耗信息技术在高耗能行业的应用,重点推进建材、化工、

钢铁、水泥等高耗能行业生产设备数字化和智能化,优化工业生产流程,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

四、实施步骤

针对目前现状,考虑各企业发展与信息化应用水平的不平衡,我县工业与信息化的融合,大体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初步融合

全面提升广大工业企业对“两化”融合重要性的认识,设立信息化发展专项资金,引导企业制定符合当前形势发展需要的信息化建设总体发展规划,积极推进企业信息主管制度,使各企业初步具备一定能力和水平的信息技术应用队伍和机构,信息技术在企业生产、安全和管理领域有若干关键性应用并取得实际效果,工业化和信息化实现局部融合。

(二)基本融合

通过实施加快“两化”融合示范性企业建设,实施信息化改造传统产业示范工程、电子商务推广工程、节能降耗信息化工程和“政企协同办公”专项工程,使信息技术在企业的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明显效果,具备较强能力和水平的信息技术应用队伍和统筹协调机构,在积极推动工业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过程中效果明显,工业化和信息化实现内在的基本融合。

(三)深度融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