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化融合实施策划管理程序文件
两化融合实施过程策划程序

文件名称
两化融合实施过程策划程序
文件编号
修改日期
修改内容
版次
页次
修订者
程序文件
版本/次
文件編號
两化融合實施過程策劃程序
頁碼
第1頁共3頁
1目的
為實現公司两化融合方針和目標,通過科學的方法,以識別企业攻取可持續競爭優勢的需求,明确兩化融合的實施框架,从而有效部署和規範兩化融合相關的活動和過程,特制定本程序。
5職責
5.1最高管理者負責組織制定两化融合方針和目標,任命兩化融合管理者代表及組織管理評審;負責制定公司信息化規劃、約束激勵機制,推動两化融合和管理模式创新。
5.2管理者代表為兩化融合策劃的負責人,負責提出本企業两化融合相關的決策建議;確保两化融合管理體系得以建立、實施、保持和改進;
5.3管理財務部為两化融合策劃的管理部門,負責企业生產經營系統的總體分析以及外部技術發展趨勢、技術現狀的評估和技術方案的評審,單位負責貫徹實施公司兩化融合方針目標,積極主動地參加两化融合體系中應承擔的工作。
6.1.6管理層面的需求,由管理財務部主管負責組織技術支持部門、相關業務部門/單位進行詳細的策劃分析。
6.1.7策劃輸入
a)两化融合的目標
b)市場環境分析結果
c)適用的法律法規要求
d)可持續競爭優勢獲取對信息化環境下新型能力的要求
e)外部技術發展趨勢
f)業務需求和目標
g)技術、業務流程、組織結構現狀
6.2.2除6.2.1條款以外的,涉及到的業務主管部門要組織相關業務部門和技術部門對每項策劃需求進行評審。評審至少從以下方面內容進行分析。
a)評價或驗證策劃的輸出對要求的滿足程度;
b)評價策劃的結果對要求的滿足能力;
两化融合实施方案策划控制程序

两化融合实施方案策划控制程序一、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深入推进,两化融合已经成为许多企业实现转型升级和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然而,两化融合的实施需要统筹谋划和有效的控制程序,以确保实施过程的顺利进行和达到预期的效果。
本文将针对两化融合实施方案的策划和控制程序进行详细介绍。
二、两化融合实施方案的策划程序1.明确目标:明确两化融合实施的目标和预期效果,例如提升企业的数字化能力、改进生产流程等。
2.制定计划:根据实施目标,制定具体的实施计划,包括时间表、资源投入等。
3.分析调研:进行市场调研和技术分析,了解行业发展趋势和最新的技术发展,为实施方案的制定提供基础数据。
4.编制方案:根据实施目标和调研结果,编制两化融合实施方案,包括具体的技术选型、实施流程等。
5.制定预算:根据实施方案,制定详细的预算,包括实施费用、培训费用等。
三、两化融合实施方案的控制程序1.人员管理:建立两化融合实施团队,明确团队成员的职责和任务,确保实施过程能够有序进行。
2.进度控制:按照实施计划,对实施进度进行跟踪和控制,确保按时完成各项任务。
3.质量控制: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对实施过程进行质量控制,确保实施工作符合标准和预期效果。
4.风险管理:对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评估和管理,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降低实施风险。
5.成果评估:对实施过程和成果进行评估,评估实施方案的效果和可行性,为后续改进和优化提供参考依据。
四、两化融合实施方案的策划控制程序示例1.明确目标:提高企业的数字化能力,实现生产自动化。
2.制定计划:在6个月内完成实施,投入人力资源10人,资金500万元。
3.分析调研:调研行业数字化应用情况和最新技术发展,确定核心技术选型。
4.编制方案:确定数字化升级方案,包括智能设备采购、信息系统建设等。
5.制定预算:详细列出实施过程中的各项费用,包括设备费用、系统建设费用等。
6.人员管理:组建数字化实施团队,明确团队成员的职责和任务。
两化融合实施过程策划控制程序

XXX机电股份有限公司两化融合实施过程策划控制程序受控编号: ______________1>目的对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实施过程进行策划,明确界定业务需求和□标,充分考虑技术的基础性作用,形成实施框架,并确保策划与两化融合方针保持一致。
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涉及两化融合的中长期规划、年度计•划以及两化融合项日(如:信息化环境下新型能力的建设项訂)等相关的策划活动,以确保策划结果的科学性、系统性和有效性。
3、职责信息部:明确策划任务,负责策划过程的监督;总经理:确定策划责任人,审批策划方案;策划责任人、策划团队:负责策划的实施。
4、定义无。
5、工作程序5.1明确策划任务信息部根据公司战略、可持续竞争优势、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能力,明确需进行策划的两化融合实施过程,如:两化融合的中长期规划、年度计划、信息化环境下新型能力建设项目,报总经理。
5.2确定策划责任人总经理根据策划的任务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策划责任人。
5.3组建策划团队策划责任人组织相关业务部门、内外部专家组成策划团队,明确职责分工。
5.4获取策划输入策划团队通过调研、访谈、会议、查阅资料等方式获取策划所需的输入,具体包括:a)两化融合总目标;b)市场环境分析;c)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d)可持续竞争优势获取对信息化环境下新型能力的要求;e)外部技术发展趋势;f)业务需求和目标;g)技术、业务流程、组织机构现状;h)数据开发利用现状;i)基础条件和资源现状。
5.5策划输入的分析评审策划团队对输入资料和信息的充分性和适宜性进行评估,对现状与差距进行分析。
5.6策划实施策划团队实施策划,形成策划方案,策划方案应包括:a)两化融合总LI标分解出的阶段口标;b)业务流程优化需求:c)组织结构优化需求:d)技术实现需求;e)运行维护需求;f)数据开发利用需求:g)基础条件和资源需求:h)策划方案实施相关业务部门和人员,实施计划;5.7策划输出评审策划团队组织相关实施部门的代表、专家等评审策划方案等输出,以便:a)评价或验证策划的输出对要求的满足程度;b)评价策划的结果对要求的满足能力;c)识别问题,并提出必要的措施;评审可常用会议评审、会签评审等适宜的方式,并留下评审记录。
两化融合全套文件(手册+程序文件+表单)

两化融合全套文件(手册+程序文件+表单)两化融合全套文件(手册+程序文件+表单)广东XXXX股份有限公司两化融合管理手册(第A/0版)文件编号:FY/QM-2017编制:两化融合工作小组审核:郑X龙批准:柯X龙发布日期:2017年08月01日实施日期:2017年08月01日目录0前言0.1颁布令0.2管理者代表任命书0.3引言0.4公司概述0.5两化融合方针0.6两化融合目标1 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与定义4 可持续竞争优势4.1 总则4.2 识别公司的内外部环境4.3 以获取与公司战略相匹配的可持续竞争优势为关注焦点4.3.1 识别和确定可持续竞争优势的需求4.3.2 获取可持续竞争优势4.4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4.4.1 确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范围4.4.2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及其过程4.4.3 文件化信息5 领导作用5.1 最高管理者5.2 两化融合方针5.3 管理者代表5.4 职责与协调沟通5.4.1 职责与权限5.4.2 协调与沟通6 策划6.1 新型能力的识别与确定6.2 新型能力目标的确定6.3 两化融合实施方案的策划6.3.1 总则6.3.2 策划的输入6.3.3 策划的输出6.3.4 评审、批准、更改与控制7 支持7.1 总则7.2 资金投入7.3 人才保障7.4 设备设施7.5 信息资源7.6 信息安全8 实施与运行8.1 总则8.2 业务流程与组织结构优化8.2.1 业务流程与组织结构优化方案8.2.2 业务流程与组织结构优化的执行8.2.3 业务流程与组织结构优化的监督与控制8.3 技术实现8.3.1 技术方案8.3.2 技术获取8.3.3 技术实现的监督与控制8.4.1 数据开发利用方案8.4.2 数据的开发利用8.4.3 数据开发利用的监督与控制8.5 匹配与规范8.5.1 数据、技术、业务流程、组织结构的匹配性调整8.5.2 数据、技术、业务流程、组织结构的规范化与制度化8.6 运行控制9 评测9.1 总则9.2 评估与诊断9.3 监视与测量9.4 内部审核9.5 考核9.6 管理评审9.6.1 总则9.6.2 输入9.6.3 输出10 改进10.1 不符合、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10.2 持续改进0前言0.1颁布令《两化融合管理手册》是依据国家标准GB/T23001-2017《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要求》制定的,是广东FY股份有限公司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基本纲领性文件。
两化融合实施策划管理系统程序实用模板

实用文档分发序号:两化融合实施策划管理程序(中长期规划)XXX公司批准页编制:×××日期:2014.10.14审核:×××日期:2014.10.18批准:×××日期:2014.10.22本文件自批准之日起实施更改页目录1 目的 (5)2 范围 (5)3 规范性引用文件 (5)4 术语 (5)5 管理职责 (5)5.1 两化融合管理委员会 (5)5.2 两化融合推进办公室 (5)5.3 各业务部门 (5)6 管理程序 (6)6.1 策划准备 (6)6.2 策划活动 (6)6.3 策划输出 (7)6.4 策划输出评审 (8)6.5 《两化融合实施策划书(中长期规划)》文件发布执行 (9)6.6 策划总结和考核 (9)7 《两化融合实施策划书(中长期规划)》维护 (9)8 策划周期 (9)9 相关/支撑性文件 (9)10 记录 (9)1目的本程序制定目的是在两化融合实施策划过程中,明确界定两化融合需求和目标,充分考虑技术的基础性作用,制定实施方法和框架,使策划与两化融合方针保持一致。
策划输出为《两化融合实施策划书(中长期规划)》。
2范围本程序规定了两化融合实施策划(中长期规划)的策划过程,定义了策划的方法、输入、输出、评审与批准、维护的基本程序和要求。
3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要求(试行)》4术语《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要求(试行)》中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5管理职责5.1两化融合管理委员会a)组织策划两化融合实施过程活动b)组织编制《两化融合实施策划书(中长期规划)》文件c)审核并批准《两化融合实施策划书(中长期规划)》文件d)审核并批准《两化融合实施策划书(中长期规划)》文件的变更5.2两化融合推进办公室策划具体工作的执行、监督和协调。
两化融合实施过程策划程序

两化融合实施过程策划程序2021年04月16日发布2021年05月04日实施柳州有为电子有限公司发布文件修改确认页两化融合实施过程策划程序1 目的为实现公司两化融合方针和目标,通过科学的方法,以识别企业攻取可持续竞争优势的需求,明确两化融合的实施框架,从而有效部署和规范两化融合相关的活动和过程,特制定本程序。
2 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本部的两化融合实施过程策略的控制。
3 引用文件3.1 《两化融合管理手册》3.2 《两化融合文件控制程序》3.3 《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要求》(试行)GBT 23020-20134 术语和定义本程序采用《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要求》(试行)GBT 23020-2013标准中的术语和定义。
5 职责5.1 最高管理者负责组织制定两化融合方针和目标,任命两化融合管理者代表及组织管理评审;负责制定公司信息化规划、约束激励机制,推动两化融合和管理模式创新。
5.2 管理者代表为两化融合策划的负责人,负责提出本企业两化融合相关的决策建议;确保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得以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5.3 品保工程部文控中心为两化融合策划的管理部门,负责企业生产经营系统的总体分析以及外部技术发展趋势、技术现状的评估和技术方案的评审,单位负责贯彻实施公司两化融合方针目标,积极主动地参加两化融合体系中应承担的工作。
5.4 品保工程部制造工程课负责企业生产过程技术现状的评估和技术方案的评审。
5.5 管理财务部资讯室负责两化整合管理体系的建立及运行评估。
6 工作程序对于信息化环境下新型能力的打造要求,无论任务大小一定要先有策划,策划要依据两化融合的方针和目标、业务需求和目标、技术、业务流程、组织结构现状、数据开发利用现状、基础条件和资源现状等相关情况开展。
经过策划后要明确业务流程与组织结构优化、技术实现、运行维护、数据开发利用等需求,明确两化融合实施框架。
6.1 需求识别6.1.1管理财务部资讯室结合公司基础条件和资源现状、外部技术发展趋势,每年整理技术创新等情况分析上报品保工程部文控中心;2021年04月17日发布2021年05月04日实施6.1.2 生产资材部设备工程课结合公司生产实际,以及基础条件和资源现状、外部技术发展趋势,每年整理技术创新等情况分析上报文控中心;6.1.3 管理财务部资讯室每年将两化融合相关业务需求和目标上报文控中心,由文控中心组织信息化技术部门结合公司两化融合的目标、市场环境、基础条件和资源现状、技术、业务流程、及组织结构现状进行分析为形成改进或建设申请报告。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策划控制程序

XXXXXXX有限公司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策划控制程序文件编号:XXXXX总页数:3版本:第1版编制部门:XXXXX部执行日期:20XX年XX月XX日编制:校对:管代审核:批准:1目的为了规范公司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策划工作中各部门的职责以及主要工作流程,识别或建立公司两化融合对应的过程,明确过程之间的关系、过程控制方法、过程运作所需资源以及评测与改进方法,并形成文件化的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制定本程序。
2范围适用于公司的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策划过程的控制。
3定义3.1两化融合:是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的简称,不仅是技术、设备等等的融合,而且是包括公司的愿景、目标、商业模式、管理体制、文件等的融合。
企业两化融合就是在信息化环境下,企业实现全面现代化的进程。
3.2新型能力:指为适应快速变化的环境、不断形成新的竞争优势,整合、建立、重构公司的内外部能力,实现能力改进的结果。
注:新型能力是影响公司全局的,其载体是公司的整体,是在公司成长历程中积累产生的,并随着公司业务发展、环境变化等因素动态改变。
新型能力相对于已有能力,可以表现为量的增长,也可以是质的跨越。
4职责4.1管理者代表:统筹和召集各部门的相关人员,讨论公司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以及变更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确定公司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层级关系及文件构成,并审核和批准相关的策划文件。
4.2体系管理部:负责组织各部门实施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策划、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善的具体工作,组织各部门编制或变更两化融合体系文件,负责与第三方认证咨询服务机构沟通。
4.3其他各部门:根据对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理解,提出公司如何建立、变更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建议,并确认本部门在管理体系中应建立的两化融合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记录等各类文件化信息的名称和要求,编制、审核、批准并执行相关的文件化信息。
5内容5.1编制策划计划公司最高管理者是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策划的主要负责人,应指定专人编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策划工作计划》,工作计划至少应包括:a)管理体系策划的相关人员(包括召集人和参与人);b)策划工作的起始时间和结束时间;c)策划工作的主要形式,关键里程碑;d)策划工作开始前,相关人员应进行的准备工作及提交的成果;e)策划工作过程和决策机制;f)本次策划的预期效果。
两化融合实施方案策划控制程序

两化融合实施方案策划控制程序两化融合指的是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是当前推动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路径之一、在两化融合的实施过程中,制定合适的方案和制度是至关重要的,可以帮助企业确保项目的进展和效果。
下面是一个两化融合实施方案的策划和控制程序,供参考。
1.方案策划阶段:1.1.明确目标:确定两化融合的总体目标、发展方向和重点领域,例如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改善质量等。
1.2.需求分析与评估:对企业现有的信息化和工业化水平进行评估,确定需要融合的领域和关键问题。
2.方案制定阶段:2.1.技术选型:根据需求分析,选择合适的信息技术和工业技术,确保能够实现两化融合的目标。
2.2.项目规划:明确项目的时间表、里程碑和关键路径,确定项目的组织和人员分工,制定项目的详细计划。
3.方案实施阶段:3.1.人员培训:对员工进行相关技能培训,确保他们能够运用新的技术和工艺。
3.2.系统搭建:根据方案制定的技术选型,搭建信息系统和工业系统,确保系统能够正常运行。
3.3.数据整合:对企业现有的信息进行整合,建立统一的信息平台,提高信息共享和传递效率。
4.方案控制阶段:4.1.监测与评估:对方案实施过程进行持续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和风险,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调整。
4.2.沟通与协调:保持与各方的沟通和协调,与各部门、合作伙伴以及顾问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沟通,及时处理方案中的问题。
4.3.项目管理:制定详细的项目管理计划,明确任务分工、责任主体和时间要求。
5.方案总结阶段:5.1.效果评估:在两化融合实施完毕后,对实施效果进行评估,比较实施前后的差异并总结经验教训。
5.2.改进措施:根据效果评估的结果,对方案进行改进和优化,提高融合效果和成果。
5.3.分享与推广:将两化融合的成功经验和案例进行分享和推广,为其他企业提供借鉴和参考。
总之,两化融合的实施方案策划控制程序是一个复杂而又关键的工作。
该方案策划包括了明确目标、需求分析与评估,策划阶段包括了技术选型、项目规划,实施阶段包括了人员培训、系统搭建和数据整合,控制阶段包括了监测与评估、沟通与协调和项目管理,总结阶段包括了效果评估、改进措施和分享与推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Y
XY/XG 2003-2015
版本号:A/0
两化融合实施策划管理程序
编制:
审核:
批准:
2015-09-01发布2015-09-06实施
发布
1 目的
本程序制定目的是在两化融合实施策划过程中,明确界定两化融合需求和目标,充分考虑技术的基础性作用,制定实施方法和框架,使策划与两化融合方针保持一致。
策划输出为《两化融合实施策划书(中长期规划)》。
2 范围
本程序规定了两化融合实施策划(中长期规划)的策划过程,定义了策划的方法、输入、输出、评审与批准、维护的基本程序和要求。
3 规范性引用文件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要求(试行)》
《两化融合方针和目标》
4 管理职责
两化融合管理委员会:
4.1 组织策划两化融合实施过程活动;
4.2 组织编制《两化融合实施策划书(中长期规划)》文件;
4.3 审核并批准《两化融合实施策划书(中长期规划)》文件;
4.4 审核并批准《两化融合实施策划书(中长期规划)》文件的变更。
4.5 策划具体工作的执行、监督和协调。
5 管理程序
5.1 策划准备
5.1.1 策划组织
两化融合管理委员会启动策划工作,管理者代表作为负责人组织并领导策划,规划未来中长期的两化融合实施。
两化融合推进办公室人员,业务部门人员参与策划具体工作。
5.2 策划输入
各业务部门应提供策划输入内容,作为策划的输入,提交人确保提供的内容完整性和准确性。
策划输入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a)两化融合的方针和目标(总体目标和阶段性目标)
b)市场环境分析结果;
c)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
d)可持续竞争优势获取对信息化环境下新型能力的要求;
e)外部技术发展趋势;
f)业务需求和目标;
g)技术、业务流程和组织结构现状;
h)数据开发利用现状;
i)基础条件和资源现状。
5.3 策划活动
各业务部门按策划要求完成策划任务。
5.3.1 业务流程和组织结构优化需求分析
根据业务流程现状,进行详细分析,确定业务流程和组织结构优化的需求。
5.3.2 技术实现需要分析
根据业务流程和组织架构的优化需求,依据技术现状和外部技术发展趋势,进行详细分析,确定技术实现的需求(信息系统需求)。
5.3.3 运行维护需求分析
根据当前两化融合信息系统运行现状和未来规划的信息系统的需求,进行详细分析,确定两化融合系统运行维护的需求。
5.3.4 数据开发利用需求分析
根据信息资源管理现状和数据开发利用现状,分析未来规划的信息系统和运行维护需求,确定数据开发利用的需求。
分析方法:
a)统一数据分类编码原则;
b)统一数据交换格式标准;
c)标准的数据采集技术规程。
5.4 策划输出
策划输出为《两化融合实施策划书(中长期规划)》文件
管理者代表负责组织编制文件,指定编制的具体编制人。
5.4.1 文件要求
文件内容应满足策划的要求;
a)满足策划的输入所提出的要求;
b)明确业务流程与组织结构的优化需求
c)确定技术实现的需求;
d)确定运行维护的需求;
e)确定数据开发利用的需求;
f)确定基础条件和资源的需求;
g)明确两化融合实施框架,包括责任、方法和进度。
5.4.2 输出文件内容
文件内容应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a)策划输入;
b)需求分析;
c)需求与实现的方法;
d)依据两化融合总体目标和阶段目标和前述的需求分析,制定两化融合中长期实施框架。
实施框
架应包含以下内容:
e)定义出实现两化融合需求目标的方法和对应的信息系统;
f)实现方法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
g)实现方法在规划期间内,每年所需要完成的目标和框架计划。
附公司两化整合项目中长期计划。
5.5 策划输出评审
策划输出评审活动为《两化融合实施策划书(中长期规划)》文件评审和批准。
5.5.1 评审
评审由管理者代表组织发起评审会。
评审会成员有两化融合管理委员会成员、具体任务责任人,两化融合专家,以及认定需要参与的其他人员。
评审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a)评价或验证策划的输出对需求的满足程度;
b)评价策划的结果对要求的满足能力;
c)识别问题,并提出必要的措施。
5.5.2 批准
文件评审通过后,由管理者代表提请批准。
两化融合管理委员会成员会签同意,提交最高管理者批准发布。
5.6 末次会议由审核组长主持,管理者代表、审核组成员、受审部门主管及责任人参加。
《两化融合实施策划书(中长期规划)》文件发布执行。
5.7 《两化融合实施策划书(中长期规划)》文件发布执行,最高管理者批准文件,并发布执行。
5.8 策划总结和考核
策划活动结束后,管理者代表组织策划活动总结,形成策划活动总结报告。
管理者代表组织对策划参与人进行考核,计入该人员年度考核。
6 《两化融合实施策划书(中长期规划)》维护
两化融合实施策划(中长期规划)每年进行审查,根据内、外部因素变化,提出修改建议,提交给两化融合管理委员会进行评审,变更《两化融合实施策划书(中长期规划)》。
日常业务中,如果有涉及到两化融合实施策划(中长期规划)的建议,提交给两化融合管理委员会进行评审,变更《两化融合实施策划书(中长期规划)》。
7 策划周期
中长期规划结束当年,管理者代表负责召集策划会议,讨论新的中长期两化融合实施;也可根据需要,在任何时候启动策划新的中长期两化融合实施。
8 相关记录
XY/XG 2003-2015 表1《两化融合实施策划书(中长期规划)》
XY/XG 2003-2015 表2《会议纪要》
XY/XG 2003-2015 表3《文件评审记录》
XY/XG 2003-2015 表4《变更评审记录》
两化融合实施策划书
会议纪要
文件评审记录XY/ZX 2003-2015表3
变更评审记录XY/ZX 2003-2015表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