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饶的西沙群岛案例分析

富饶的西沙群岛案例分析
富饶的西沙群岛案例分析

小学语文教学案例分析

鲍福敏

案例教学片断三年级语文上册22《富饶的西沙群岛》

一、复习。

1.听写练习

深蓝威武形状肥料懒洋洋成群结队

2.齐读课文

二、新授课

1.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讲了那几个方面的内容。

学生:海水、海底、鱼、海滩、海岛

2.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把它背下来。

3.学生说出喜欢的那个自然段把它背诵下来。

三、理解感悟课文

1.出示课文第二自然段:这段是围绕那句话写的?

学生:西沙群岛一带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

老师:作者围绕这句话来写来具体写了海水的颜色多而且很美,这句话就叫做中心句。

2.出示第六自然段,生读,找出中心句: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

3.老师示范:

根据中心句来写一段话,师出示:

西沙群岛的海底物产真丰富啊!岩石上长着……

4.出示句子让学生练习口语表达。

春天真美呀!

老师:可以从哪些方面来说?

学生:小花、小草、小树、小鸟、风姑娘……

老师:把你刚才说的围绕着春天真美呀!写下来,把段写具体,写流利。

二.学生自己读写出的片段,老师来评价

分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然而现实中的语文教学现状却是课文阅读与讲解和写作训练分离。学生学了那么多文质兼美的课文,读过了那么多好词佳句,写起作文来却无话可说。因此,整合语文阅读和写作教学,使学生从阅读中吸取写作的营养,探索小学语文教学的新路子已势在必行。正因为这样,教师需找准激趣点,在引导学生阅读文本的同时,通过仿写、改写、续写、补写、写读后感等形式个性化地处理教材,把课文“请”到我们的作文课上,使课堂教学既能强化学生对课文语言的积累和运用,又能使学生的习作训练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

三年级是学生学写作文的起始阶段,如果正确处理好阅读与作文的关系,制定科学高效的训练方法,可以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快速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渗透积累语言的指导和习作练习的指导。

1.在阅读教学中渗透积累语言的指导

阅读和写作是个互逆的过程。阅读是理解吸收,写作是理解表达。只有吸收得充分,表达才更加有力。因此,“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所以,在阅读教学中,要依照课标要求,在阅读训练中渗透积累语言的指导。而课堂阅读教学是指导学生学会积累语言的“主战场”,我们应该在课堂上多方面指导学生获得丰富的语言,掌握积累的方法,指导多读多背,采用多种形式多读名篇课文,精彩部分还要多品读,直到能背下来,让课文中的语言文字尽可能地印在学生的脑海里。指导摘录好词佳句,要求学生准备一本摘录本,指导学生把读过的好词佳句摘录到本子里,并进行仿句练习,做到笔记、脑记相结合。

2.在阅读教学中渗透习作练习的指导

叶圣陶老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习阅读与写作技巧。”因此,在阅读训练中要渗透作文练习指导。教师要根据教材特点,精心选择读写结合点,给学生提供有效借鉴的对象和创造的依据,及时让学生进行模仿和创造性运用练习,效果才会显著。在指导过程中,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a.指导运用新学的词

语、句式练习说话、写话,可模仿说写,也可创造性说写。B.指导模仿学到的段落结构和篇章结构,练习说、写新的内容。三年级的作文训练是以写片段为重点,要做到怎么说怎么写,能把片段写具体、写清楚。在语文教学中应该突出段的训练这一重点,扎扎实实进行片段训练,真正做到读写结合。三年级学生应侧重练好连续、并列、总分和概括与具体四种结构段。《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中,既有总分结构又有并列结构,所以是学生模仿练习写作的最佳范例。以上教学片断中,我主要是让学生进行了总分结构段的训练,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总之,以课文为范例,从阅读中学写作,是一条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一条捷径。这需要老师们练就一双慧眼,认真钻研教材,并创造性的整合教材内容,使之为我所用,发挥无限价值。

最新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

18富饶的西沙群岛 文本分析: 本文介绍了位于我国南海的西沙群岛的美丽的景色和富饶的物产,表达了对祖国海疆的热爱与赞美之情。课文结构清晰,语言生动优美,富有儿童情趣,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也给学生提供了一些很好的练笔示范素材。因此,选编本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了解地域知识,感受大好风光,激发爱国情怀;二是学习优美的语言表达,积累好词佳句。教学时,要让学生直接与文本对话,以读为本,从读中理解感悟、想象画面、积累语言,受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另外,还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抓住中心句和重点句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的训练,这也是本单元的重点学习任务。教师要以文本为依托,引导学生初步学会“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这一阅读方法。 教学目标: 1.认识“饶、优”等9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参”,会写“优、淡”等12个生字,会写“群岛、位于”等27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了解课文是从“海水、海底的生物、海岛上的鸟”三方面来写西沙群岛的,能发现第5自然段是围绕关键句“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来写的。 3.能选择喜欢的部分向别人介绍西沙群岛。 4.能选择一幅图,写几句话来描述图上的景观。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抓住中心句和关键词句去理解一段话的意思,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 教学难点:读、说、写结合,提升学生的阅读与表达能力。 课时安排:2课时 1.会认“饶、优”等9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参”,会写“优、淡”等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风景优美、物产丰富、五光十色”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主要内容。

1.引导学生找到中心句,理解中心句在文中的作用。 2.理解部分重点词句。 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1.播放展现海岛风光的视频,引导学生欣赏,激发兴趣。 过渡:同学们,看到这段视频,你们有什么感受?阳光、海浪、岛屿、沙滩、海鸟,多么迷人的海岛风光啊!要是能亲自去这个地方走一走、看一看,那该多好!这里就是我国的西沙群岛。 2.引导学生了解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教师简介相关资料。 西沙群岛 位于南海的西北部,海南岛的东南方,是我国海南省三沙市的一部分。其中,永兴岛是西沙群岛最大的岛屿,是海南省三沙市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 3.引导学生借助图片了解“群岛”。(一群岛屿的合称。) 4.揭示课题,理解课题,齐读课题。 预设:运用形近字比较法识记“富——福”,读准“富饶”的发音,引导学生说说近义词“富裕、富足”和反义词“贫穷、贫瘠”,从而理解“富饶”的意思。 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 1.小声读课文,画出生字和不懂的词,通过查字典、词典理解有关词语。 2.小组合作学习,读准字音,交流记住字形的方法,讨论不懂的字词。 3.教师检查,小组汇报。 (1)课件出示带拼音的词语,指名认读,教师相机点拨提示。 富饶r áo 优y ōu 美 淡d àn 青 浅qi ǎn 绿 交错cu ò 岩y án 石 龙虾xi ā 挺t ǐn ɡ威武w ǔ 鼓ɡǔ气 数sh ǔ不清 厚h òu 厚h òu 的 宝b ǎo 贵ɡu ì 瑰ɡu ī 丽 海参sh ēn 鸟粪f èn 祖祖辈b èi 辈b èi 建设sh è 绽zh àn 开 蠕r ú动 茂m ào 密 栖q ī 息 堆积 懒洋洋 圆溜溜 物产丰富 五光十色 高低不平 各种各样 成群结队 一簇红缨 飘飘摇摇 预设:本课生字较多,教师要注意提前布置预习,在学生自读课文与小组合作学习环节,放手让学生自学一部分简单的生字词。点拨提示重点字词即可。 (2)以字带词,理解字义、词义。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富饶的西沙群岛》听课评课记录

听课评课记录 《富饶的西沙群岛》是三年级上册一篇精读课文,也是一篇老课文。这篇课文通过介绍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和它的美丽富饶,表达了作者对西沙群岛的热爱之情。课文篇幅较长,语句描写优美。今天听了这位老师的这堂课,我认为她是紧紧围绕培养学生的语文基本素养而展开教学的,也就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背”等能力,体现了语文教学的最根本的要求。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不忽视词语教学。教学开始她采用检查预习的形式,对课文要求识记的词语进行听写,并及时检查、修改,从而扎实有效地落实了词语教学的教学目标。 二、重视学生口语表达训练。在词语训练之后,教师通过提问“请同学们说说本文讲了哪些内容?”这一问题的设计一下子抓住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从而帮助学生理清文章写作思路,本课是从海水、海底、海滩、海岛四个方面介绍西沙群岛的美景,随后老师要求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段落并进行背诵,并说说为什么喜欢。“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因而老师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让学生自主的选择,给他们创造了一个充分展示自己语言表达能力的舞台,没有批评,没有藐视,不管是背的好的同学还是背的不太好的同学都跃跃欲试,让学生们自我挑战,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他们展示自我的欲望。 三、强化了写作训练。教师在引导学生欣赏美景的同时,出示图片,让学生感受到美景带来的冲击,仿照课文进行想象和语言文字的运

用。 这“三步走”的写作训练达到了教师预期的教学目标,这一环节的设计可谓大胆,它不仅对教师的要求很高,而且对学生的要求极高,试想如果没有成品出现,那将是一节失败的课,但从同学们那优美的语句,完整的表达来看,可以发现教师不仅备了课的内容,还备了自己的学生,可谓知已知彼,有备而来,才能百战百胜,真让人佩服啊! 但是在本课的教学中,老师对于语言文字的分析太过于详细,给学生朗读的时间并不充裕, 总之,听了这位老师的课让我学到了很多,有利于对今后课堂教学的思考,学无止境,教无止境,只有不断地学习,不断实践,才能不断提高我们的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

部编版富饶的西沙群岛优质课公开课教学设计教案 (5)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会写“威武”。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西沙群岛是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地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读懂第一、三、四、五、六段的意思。 4、积累文中优美的词句,学习围绕中心意思,把话写完整、写具体的写法。 教学重点:了解西沙群岛海底的物产,感受西沙群岛的美丽与富饶。 教学难点:读懂第三、四自然段的意思。 教学过程: 课前三分钟:看谁记得又对又快 描写祖国风光的谚语: 1、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2、峨眉天下秀,三峡天下雄。 3、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4、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 (会背即挑战成功!) 一、激趣导入 1、刚才大家背诵的谚语中说到了我们祖国的许多风景名胜,你们想去那儿旅游 吗?今天呀,我们将随作者去一个令多少人向往,而又充满神秘色彩的地方——西沙群岛。 2、看祖国地图,哪位小旅行家能找到西沙群岛的位置。评:真是位小行家! 西沙群岛又叫宝石岛,这一座座岛屿,像颗颗宝石,浮于南海的万顷碧波之中。(板画) (设计意图:导语从课文内容出发,设置悬念,紧扣课题,结合板画、地图,把学生引入到课文描绘的情景中去。) 二、整体感知课文 1、西沙群岛到底是个怎样的地方呢?让我们端起书,自己到22课去感受一 下吧!示自读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2、边读边想西沙群岛 是个怎样的地方?

2、检查预习:读书过程中认识生字、新词朋友了吗?开火车认读: 富饶岛屿悬崖威武产卵蠕动栖息海参祖 祖辈辈 3、汇报:你觉得西沙群岛是个怎样的地方? 作者在开篇第1自然段用两个词概括了同学们说的西沙群岛的可爱之 处,请读第1自然段,用笔画出。生汇报,师板书:风景优美,物产 丰富。 4、完成板书:物产丰富可以用一个二字词形容,那就是课题里的“富饶”。 伸手和老师一起书写“富饶”。古人认为有房子住,有一口田就很富 裕了,如果天天有饭吃,就更好了,“饶”的右上角只有三笔。齐读 课题。 5、理顺序:作者带我们去了西沙的哪些地方?默读课文,然后和同位讨论。 生汇报,师板书:海面,海底,海滩,海岛。 (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就、理清顺序产生阅读的期待。) 三、品读第3、4自然段 现在,同学们最希望先去哪里游览?大声说出你的心声! (根据学情,大部分同学对神秘海底有强烈兴趣。) 我们先去神奇的海底世界。 (一)品读第3自然段 1范读: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深吸一口气,慢慢往水下潜。现在,我们来到 了西沙的海底世界。仔细听,你仿佛能看到什么。 配乐范读第3自然段,生汇报。 学法点拨:刚才大家是通过什么看到的?(想象) 刚才我们用心倾听,把语言文字想象成了脑海里一幅幅活的画面。我们学 语文,就要有这样的基本功! 2、逐句品读:想认识这些海洋朋友吗? A珊瑚( 1)、示图,你想用什么词形容它们?(五颜六色、千奇百怪……) 评:不愧是三年级的孩子,词汇量真丰富! (2)、读文:大家说得好,课文写得更美!谁来读读写珊瑚的句子? 哪些词句写出了珊瑚的美? 加手势美读。 (3)想象说话:展开想象,珊瑚还有的像什么?

部编版富饶的西沙群岛优秀教案14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六单元18 富饶的西沙群岛(第1 课时)人教(部编版) 《富饶的西沙群岛》(第1课时)教学设计 教科书分析: 1.课文属于说明性文章,从风景优美和物产丰富两个方面,介绍了西沙群岛,表达了对西沙群岛的赞美。课文第1自然段的句子“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既统领了全文内容,又表达了作者的赞美之情,可看作是全文的关键语句(如《美丽的小兴安岭》最后一句话)。接着的四个自然段,用了大量的有新鲜感的语句,紧紧围绕“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描述。其中的第2、4、5自然段分别围绕一个关键语句写。最后一个自然段,点明了西沙群岛是我国固有的领土,展望了西沙群岛美好的前景,与开头呼应,形成严谨的结构。 2.课后练习“说说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西沙群岛风景优美、物产丰富”,体现了“学阅读”和“学表达”的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要求,要做好任务分析,组织学生一步一步达成教学目标。课文中有的语句既表现了“风景优美”,也说明了“物产丰富”,要注意引导学生提取。 3.课后练习题“选择你喜欢的部分,向别人介绍西沙群岛”,结合上一个练习,应该把题目中的“部分”理解为“风景优美”和“物产丰富”两个部分,这样,“向别人介绍西沙群岛”才能运用上关键语句进行创造性复述,使“学阅读”与“学表达”紧密结合。 4.课后的小练笔,要引导学生运用关键语句构段写几句话。

学情分析: 课后的三个练习都体现了从阅读到表达的学习训练,体现了统编教科书力图使阅读学习与表达学习的平衡。“学阅读”和“学表达”的学习重点了转移,会给三上的学生带来学习上的不适和困难,为此,这三个练习都要做好任务分析,设计好达标的步骤,减少学生学习的不适和困难,顺利达标,以更好过渡到第二学段的学习。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富”等11个生字新词;正确读写“富”等12个字和“群岛”等27个词语,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正确认读多音字“参”在本课的读音,能据音组词或据词定音。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学习梳理课文条理,概括各自然段意思,知道一个自然段讲一个中心意思,讲这个中心意思的句子叫关键句子。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分别说说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西沙群岛风景优美、物产丰富。 4.能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用自己的话和课文的语句,向别人介绍西沙群岛。 5.在教科书中选一幅图,写几句话。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朗读课文,学习梳理课文条理,概括各自然段意思,知道一个自然段讲一个中心意思,讲这个中心意思的句子叫关键句子。

评课记录

《秋天》是部编新教材一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全文共三个自然段,描绘了秋天到了,大自然各种景物发生了变化,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喜爱。在今天下午的同课异构活动中,我听了王筱婕老师的课,有所启发,有所思考。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儿童,要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提高识字识词的教学效率。王老师遵循《课标》的要求,关注了一年级的年段特征,整堂课以识字、识词教学为主,抓住了教学的重点。比如,学到“树叶”一词时,随机认识“树”,让孩子们来比较“树”这个字中间的木字旁和原先学过的“木”字有什么区别,还让孩子们说说自己在生活中说认识的木字旁的字,然后又帮孩子们整理了课文中已经出现过的木字旁的字——棋、桥、桃等,最后再予以总结这些事物都与“木”有关,所以都是木字旁。这一环节,既帮孩子们回忆整理了相关字词,又学习了新的偏旁,明白了字的意思。如果能结合图片,让孩子们积累更多与树有关的词语,比如树干、树枝、树叶等,那就能一举多效了。王老师也抓住了本课字词教学中的那些重点,如“一片片”、带“一”的短语,带“了”的短语,教学目标十分明确。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的阅读教学要使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养成阅读兴趣是学生持续阅读和提高阅读能力的保证。本堂课中,王老师借助媒体,努力创设情境,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兴趣。比如学到第二段,让孩子们来体会“天空那么蓝,那么高”时,出示两幅图画的对比,让孩子们直观地来理解文本内容;又借助“苹果”、“棉花糖”等非常可爱的图片,让孩子们来学说句式“()那么(),那么()。”虽然在这篇课文中关注句子教学,有点为时过早,毕竟这是孩子们正式学习课文的第一篇,应以字词教学为主。但是现场学生的回答,让我认识到,借助了直观的图片,孩子们是可以把这个句子说好的,而且孩子们说得兴致勃勃。在认识大雁南飞排一字和人字时,老师借助了视频,这个视频的出现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学习契机。如果此时,老师

三年级上册语文《富饶的西沙群岛》课文

三年级上册语文《富饶的西沙群岛》课文富饶的西沙群岛 西沙群岛是南海上的一群岛屿,是我国的海防前哨。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 西沙群岛一带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有深蓝的,淡青的,浅绿的,杏黄的。一块块,一条条,相互交错着。因为海底高低不平,有山崖,有峡谷,海水有深有浅,从海面看,色彩就不同了。 海底的岩石上长着各种各样的珊瑚,有的像绽开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海参到处都是,在海底懒洋洋地蠕动。大龙虾全身披甲,划过来,划过去,样子挺威武。 鱼成群结队地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好看极了。有的全部布满彩色的条纹;有的头上长着一簇红缨;有的周身像插 着好些扇子,游动的时候飘飘摇摇;有的眼睛圆溜溜的,身上长满了刺,鼓起气来像皮球一样圆。各种各样的鱼多得数不清。正像人们说的那样,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海滩上有拣不完的美丽的贝壳,大的,小的,颜色不一,形状千奇百怪。最有趣的要算海龟了。每年四五月间,庞大的海龟成群爬到沙滩上来产卵。渔业工人把海龟翻一个身,它就四脚朝天,没法逃跑了。

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岛上有一片片茂密的树林,树林里栖息着各种海鸟。遍地都是鸟蛋。树下堆积着一层厚厚的鸟粪,这是非常宝贵的肥料。 富饶的西沙群岛,是我们祖祖辈辈生长的地方。随着祖国建设事业的发展,可爱的西沙群岛必将变得更加美丽,更加富饶。 《富饶的西沙群岛》知识点 1.课文从哪些方面看出西沙群岛的美丽与富饶? (海水五光十色,海里有各种各样的动物,海滩上有美丽的贝壳和海龟,海岛上有各种鸟。) 2.课文第四自然段。 (1)这段话主要写出了鱼的(品种)和(数量)多。 (2)可以从(成群结队)、(各种各样)、(数不清)等词句中看出鱼的数量多。 (3)表示鱼种类多的句子是“有的全身布满彩色的条纹……鼓起气来像皮球一样圆。”

富饶的西沙群岛 公开课教学设计

《富饶的西沙群岛》第二课时授课教案 教材简析 《富饶的西沙群岛》是一篇语言非常优美的写景名篇,作者从海水、海底、海滩、海岛四个方面向我们展现了西沙群岛的美景。课文的主旨是想让学生了解我国南海水域的广阔与富饶,感受西沙群岛风光的美丽,同时能学习课文里的优美语句,积累好词好句。本文用词准确,语言优美,同时大量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以及总分或者总分总的写作方法。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一篇篇文章都是作者“情动辞发”的结果,蕴涵了作者浓浓的情感。语文教学过程既是学生与作者情感的交过程,也是其自我情感孕育和升华的过程。因此,本文的教学我努力挖掘课文的情感因素,关注学生的情感,为他们创设主动积极的情感空间,从而达到“情融融,意切切”的境界。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对重点句段的品味,感受西沙群岛的富饶和美丽,加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学习摘抄课文中的优美词句,丰富语言的积累。 教学重点、难点 有感情朗读课文3~4节,能在读中想,读中牾,有自己的感受。欣赏文中优美的词句,认识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 课前准备 ①让学生自读课文,搜集与西沙群岛有关的图片与文字资料。 ②教师准备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风光片或图片,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1.上节课我们在课文的语言文字中领略了西沙群岛海水的奇妙,现在就让我们跟着摄像机的镜头去看看西沙群岛吧。(播放课件,师配画面解说)西沙群岛的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海底更像是个奇妙的公园,鱼多得数也数清,海滩上有捡不完的贝壳,最有趣的是可爱的

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18课《富饶的西沙群岛》知识点总结、同步练习题(有答案)

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18课《富饶的西沙群岛》知识点总结、同步练习题(有答案)【知识点】 01、我会写 富fù(富饶、富裕、丰富多彩) 优yōu(优美、优秀、优良) 浅qiǎn(浅绿、浅色、深浅) 错cuò(错乱、交错、错误) 岩yán(岩石、岩洞、花岗岩) 虾xiā(小虾、大龙虾、虾米) 挺tǐng(挺威武、笔挺、挺身而出) 鼓gǔ(鼓起、鼓掌、一鼓作气)

数shǔ(数不清、数数、不可胜数)厚hòu(厚厚、厚重、宽厚) 宝bǎo(宝贵、宝石、珠光宝气)贵guì(珍贵、宝贵、达官显贵)02、我会认 饶ráo(富饶、饶裕、饶有兴趣)瑰guī(瑰丽、瑰异、瑰宝) 参shēn(海参、人参、红参) 划huá(划船、划伤、划过来) 武wǔ(威武、英武、文武双全) 粪fèn(鸟粪、粪便、视如粪土)

辈bèi(祖辈、辈分、等闲之辈) 设shè(设计、建设、设身处地) 03、多音字 参shēn(海参)cān(参加) 数shǔ (数小棍)shù (数学) 04、近义词 瑰丽一一美丽交错一一交叉绽开一一绽放 威武一一威风茂密一一茂盛宝贵一一珍贵 五光十色一一五彩缤纷各种各样一一各式各样05、反义词

富饶一一贫瘠丰富一一匮乏 绽开一一合拢茂密一一稀疏 06、理解词语 瑰丽:异常美丽。 绽开:指植物的皮、壳等裂开,花儿开放。蠕动:像蚯蚓爬行那样动。 茂密:(草木)茂盛而繁密。 栖息:停留;休息( 多指鸟类)。 富饶:物产多;财富多。 祖祖辈辈:世世代代。 07、句子解析

1.西沙群岛一带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有深蓝的,淡蓝的,浅绿的,杏黄的。一块块,一条条,相互交错着。 这一句描写了海水的各种颜色。“五光十色”指颜色多,“瑰丽”是颜色特别艳丽、好看。用“五光十色”和“瑰丽无比”说明海水的颜色很多,很漂亮。 2.海底的岩石上长着各种各样的珊瑚,有的像展开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 “各种各样”说明珊瑚的种类很多。绽开的花朵和分枝的鹿角是说海参的形状像花朵、像鹿角,这是一个比喻句。形象的写出了珊瑚的特点是:颜色鲜艳,样子奇特。 3.海参到处都是,在海底懒洋洋的蠕动。 “到处”一词写出了海参多,“懒洋洋”描绘出海参蠕动的样子,用词很准确,写出了海参的悠闲、自在。

最新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富饶的西沙群岛》优质教案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②读懂课文内容,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③摘抄课文中优美语句,丰富语言积累。 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尤其是描写海水色彩和海域物产的段落。 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尤其是描写海水色彩和海域物产的段落。 了解课文的写作特点。 一、复习导入: 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富饶的西沙群岛》,(板书课题)课文是围绕那句话写的?指名读。为了说明这个特点,课文又是从几个方面介绍的呢?学生回答。(板书) 二、合作展示。 1、这节课我们大家就一起来美丽的富饶的西沙群岛看一看,看一看那里的海水、海底、海滩、海岛,看看那里有多么美丽多么富饶. 1、读文、勾画。请同学们仔细读课文87页,2-6段,用笔勾画出体现西沙群岛特点的句子。 2、说一说,和小组同学交流: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 (例:我来到了看到了。我觉得西沙群岛。) 2、合作探究。 探究一:喜欢海水的同学,看到海水了吗?(根据学生回答,多媒体出示)西沙群岛一带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有深蓝的,淡青的,浅绿的,杏黄的。一块块,一条条,相互交错着。因为海底高低不平,有山崖,有峡谷,海水有深有浅,从海面上看,色彩就不同了。a.海水有什么颜色?这么多颜色,用个什么词去形容?你读到这段话时,觉得海水怎样?(瑰丽无比)你能把海水的美读出来吗?b.海水真美呀!说说看,海水

为什么这么美?(学生读──)c.这么美的海水,让人一看,就觉得西沙群岛是个──(教师指板书)风景优美的地方。让我们美美地读读。 探究二:过渡:让我们穿上潜水衣尽情地潜入这五光十色的海水中,去寻找那些海底的生物吧!(根据学生回答,多媒体出示)海底的岩石上长着各种各样的珊瑚……正像人们说的那样,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a.海底有哪些生物呢?(根据学生回答板画:海底珊瑚各种各样海参到处都是大龙虾样子威武鱼多得数不清) b.教师小结:海底真是个大宝库,你喜欢什么?为什么?我们去看看(看课件)(学生朗读体验。)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找到你们喜欢的一种生物,进行朗读练习,配上动作演一演。请把你们的喜欢之情读出来!谁来演演?重点理解“蠕动”“威武”; c.你还喜欢什么?作者为我们介绍了几种鱼?你最喜欢哪一种,读给你的同桌听,(重点体会“有的……有的……有的”句式。)就这几种鱼吗,鱼多,你是从哪看出来呀?“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请看选择题(电脑出示)选择题:“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这句话的意思是: ①水和鱼正好各一半。() ②水很多。() ③鱼很多。() 选择③,“一半是水,一半是鱼”说明了西沙群岛的鱼很多,夸张地描述了鱼占了海洋中的一半。这一句讲西沙群岛海里的鱼非常多,并非真的是水和鱼各占一半。用“一半是水,一半是鱼”来讲鱼多,显得很恰当,也很形象。 d.西沙群岛的海底恰似一个美丽奇幻的鱼的世界,让我们再读再体会,朗读。 探究三:过渡:浮出水面,我们漫步在细软的沙滩上。谁来了海滩?说说吧。海滩上有拣不完的美丽的贝壳,大的,小的,颜色不一,形状千奇百怪。最有趣的……它就四脚朝天,没法逃跑了。 a.喜欢这些美丽的贝壳吗? b.这些贝壳真是美丽,真是奇特,让我们把它的“美”和“奇”读出来吧!请女生朗读描写贝壳的句子, c.男生朗读描写海龟的句子,把海龟的“趣”读出来。 d.西沙群岛的海滩真是神奇有趣,让我们再回头深情地看一眼吧!学生自由地入情入境地朗读。

富饶的西沙群岛公开课教案及说课稿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 公 开 课 教 案 学校:东沟小学 授课年级:三年级 授课教师:郑碧 拟写时间:2015年10月26日 三年级公开课教案 科目:语文 主题:《富饶的西沙群岛》

学校:东沟小学 授课年级:三年级 授课地点:三年级教室 授课教师:郑碧 授课时间:2015年11月3日上午第三节 主题22富饶的西沙群岛课型新授课课时数1课时教师郑碧课题22富饶的西沙群岛 教材分析 《富饶的西沙群岛》是一篇语言非常优美的写景名篇,作者从海水、海底、海滩、海岛四个方面向我们展现了西沙群岛的美景。课文的主旨是想让学生了解我国南海水域的广阔与富饶,感受西沙群岛风光的美丽,同时能学习课文里的优美语句,积累好词好句。本文用词准确,语言优美,同时大量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以及总分或者总分总的写作方法。 学生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自主阅读的能力,对各种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同时他们也具备一定的计算操作能力,查阅有关资料等。 学习目标 知识 与技 能 会认“饶、屿”等10个生字,会写“蓝、懒”等13个生字。 过程 与方 法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对重点句段的品味,感受西沙群岛的富饶和美丽,加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情感 态度 与价 值观 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学习摘抄课文中的优美词句,丰富语言的积累。 渗透 法制 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 重难 点 有感情朗读课文3~4节,能在读中想,读中牾,有自己的感受。欣赏文中优美的词句,认识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

设计理念 《标准》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一篇篇文章都是作者“情动辞发”的结果,蕴涵了作者浓浓的情感。语文教学过程既是学生与作者情感的交过程,也是其自我情感孕育和升华的过程。因此,本文的教学我努力挖掘课文的情感因素,关注学生的情感,为他们创设主动积极的情感空间,从而达到“情融融,意切切”的境界。 教学 策略 自主学习并分享 教学准备1 生字卡片。 2 课文插图的挂图。 3 搜集相关的资料。 教学 方法 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 教学 过程 设计 (主要按照程序要素,创设情境,自主、合作、探究行为,期望的学生行为及时间分配等进行设 计)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出示地图) 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看,这儿是我们游览过的台湾省的日月潭,这儿是我们流连忘返的新疆的吐鲁番。在祖国的南海上,有一群岛屿,叫西沙群岛(板书西沙群岛),它位于海南省附近,由许多个岛屿组成,是我国海上的边境线。人民海军长年驻守在那里,保卫祖国的安宁,是我们祖国的南大门,被称为我国的海防前哨。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下面大家轻轻打开课本,听清老师的读书要求:第一遍: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上小节号。遇到难读的多读几遍。第二遍:再轻轻地读课文,读读你喜欢的句子,说一说西沙群岛是个怎样的地方,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检查自学情况。 师:大家学习得真认真呢,现在 1、先来看看这组词语: 岛屿山崖红缨珊瑚峡谷鸟粪海参 A、谁来读读这些词?这里有个多音字“参”,另外一个读音是-----,谁来组组词。再来读读。 B、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海参吧,海参是一种软体动物,虽然模样不起眼,却是营养丰富的美味佳肴呢。海参最喜欢在海底懒洋洋地蠕动了。(出示:蠕动)就像是蜗牛、蚯蚓也是这样蠕动的。

语文课评课稿

朱岚老师语文课《富饶的西沙群岛》评课稿 刘金枝 各位老师:大家上午好! 今天上午,我们一起听了三一班朱岚老师的一节语文课《富饶的西沙群岛》。朱岚老师虽然走上讲台的时间不长,但成长很快在课堂教学中,慢慢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这节课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很多,我粗浅的总结了一下: 一、这节课,朱老师教学思路很清晰。首先让学生读课文,找出描写课文的中心句子,由中心句作为切入点,进行层层剥笋式的理清课文内容及文章的结构,然后分层学习课文。 二、读代讲,在读中感悟。读是学生开启智慧大门的钥匙,读是学生感悟,思考的前提。纵观整节课,课堂上书声琅琅,教师设计了不同形式的读在读中体会西沙群岛海水的美,在读中感悟西沙群岛物产丰富,在读中体会作者对西沙群岛的爱。 三、运用多媒体,搭建学生走近文本的平台。 我们知道“儿童是由声音、色彩、语言”来思维的,朱老师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创设情境,从多种感官给学生以刺激,西沙群岛离学生实际生活较运。课文虽然生动、形象、优美,但学生很难真正感受到,当老师的课件出示海底的各种各样的鱼。各类不同的贝壳形态各异珊瑚,学生就有了直观的感性认识,有身临其境的感受,这样学生与文本融为一体。学生情感与作者的情感达到相互交融。 四、把口语交际落实到了课堂教学中。

语文教学就是听、说、读、写的训练,把听说读写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是符合新的课程标准的,朱老师教学海底的鱼多这段时,先让学生找出课文中哪些词句说明鱼多后,适时地让学生运用“有的......有的......有的......”说一段话,让学生深深感受到了遣词造句的艺术。 五、注重抓重点词品读课文。 朱老师在教学第三自然段时,抓住了“各种各样”、“懒洋洋”、“蠕动”这些词,通过图片展示和学生带动作的朗读,让学生感受到了珊瑚的美丽,海参的动态,大龙虾的威武。老师还巧妙的问学生,作者为什么写海水用“五光十色”而不用“五颜六色”引导学生理解词义的不同和用词的妙处。 当然,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对于语文课堂教学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精彩的课堂永远属于她的下一节。学习是无止境的,只有不断的探索,才会找到教学的真谛,我相信,朱岚老师会成为教坛上空一颗璀璨的明星。 谢谢大家! 2015年12月2日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 知识点汇总 Document number【980KGB-6898YT-769T8CB-246UT-18GG08】

三年级上册语文知识汇总 第五册必背内容:(包括词、句、段、篇) 一、古诗: 1、夜书所见(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2、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3、望天门山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4、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二、必背课文和段落 1、我们的民族小学第三、四小节。 2、金色的草地第三、四小节。

3、灰雀第一小节。 4、古诗两首全部 5、秋天的雨全部。 6、花钟第一小节。 7、盘古开天地第四小节。 8、赵州桥第三、四小节。 9、古诗两首全部。 10、富饶的西沙群岛第三、四小节。 11、美丽的小兴安岭全部。 12、第十七课和第二十二课的课后选做题要背,但要求与日积月累一样。 三、课后内容 (一)孔子学习名言:P69 1、温故而知新。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3、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二)、描写祖国风光的谚语:P90 1、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2、峨眉天下秀,三峡天下雄。 3、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4、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 四、语文园地(读读背背、读读记记) 园地一 小儿垂钓(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 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 园地二

《富饶的西沙群岛》公开课教学设计 (部编本三年级上册)

《富饶的西沙群岛》公开课教学设计 (部编本三年级 上册) 教材简析 《富饶的西沙群岛》是一篇语言非常优美的写景名篇,作者从海水、海底、海滩、海岛四个方面向我们展现了西沙群岛的美景。课文的主旨是想让学生了解我国南海水域的广阔与富饶,感受西沙群岛风光的美丽,同时能学习课文里的优美语句,积累好词好句。本文用词准确,语言优美,同时大量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以及总分或者总分总的写作方法。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一篇篇文章都是作者“情动辞发”的结果,蕴涵了作者浓浓的情感。语文教学过程既是学生与作者情感的交过程,也是其自我情感孕育和升华的过程。因此,本文的教学我努力挖掘课文的情感因素,关注学生的情感,为他们创设主动积极的情感空间,从而达到“情融融,意切切”的境界。 教学目标 1.会认“饶、屿”等10个生字,会写“蓝、懒”等13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对重点句段的品味,感受西沙群岛的

富饶和美丽,加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3.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学习摘抄课文中的优美词句,丰富语言的积累。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出示地图) 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看,这儿是我们游览过的台湾省的日月潭,这儿是我们流连忘返的新疆的吐鲁番。在祖国的南海上,有一群岛屿,叫西沙群岛(板书西沙群岛),它位于海南省附近,由许多个岛屿组成,是我国海上的边境线。人民海军长年驻守在那里,保卫祖国的安宁,是我们祖国的南大门,被称为我国的海防前哨。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想去西沙群岛看看吗?让我们走进西沙群岛吧。自己读一读课文,注意这篇课文生字词特别多,争取把生字词读正确,把课文读通,读顺。 2、学生自由读书,教师巡回倾听指导。 3、把自己认为难读的段落读给同桌听一听。 4、检查自学情况 出示生字词,指名认读,根据学情,对难读的词语纠音。 5、指名分节朗读课文。 6、交流:读了这么多次的课文,西沙群岛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美丽的,奇异的,富饶的,可爱的……)

小学语文《富饶的西沙群岛》听课笔记评课稿

小学语文《富饶的西沙群岛》听课笔记 评课稿 公开课《富饶的西沙群岛》评课 我们学校开展了教科节活动,我听了沈美凤老师的语文课,深有感触。沈老师上的《富饶的西沙群岛》是一篇语言优美的课文。课文从海水、海底、海滩、海岛四个方面向我们展现了西沙群岛的美景。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西沙群岛是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可爱的地方,同时要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在这里,谈点看法。沈老师注重以读为突破口,让学生自主读书、自主感悟。 语文教学的特色任务是让学生学习语言,即语言训练。语文是规范的语言,是学生学习的范文,学生学语言的直接感知以积累为主,让他们品尝课文的原汁原味,不需要插入第三者太多的解说,要想获得语言的技能,主要靠语言实践。所以,本课主要的教学方式就是诵读“你最喜欢的地方,读出西沙群岛物产的美丽、可爱”。学生充分练读后,根据自己的感悟,把自己喜欢的段落读给老师同学听,师生共同评议。学生有了充分的自由,变得爱读,想读,改变了全盘授予的传统教法,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比如,有的学生喜欢西沙群岛海底这一段课文,尤其在看完海底的录象后,会由衷的发出感叹,海底的鱼真多、真漂亮!对海底世界产

生喜爱、赞叹之情。这时,学生再去读书,必然能带着情感和体会理解课文内容,读出文章的味道,读出文章的神韵感受,语感也便随之产生了,使之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语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阅读教学,读是关键,是“问”和“悟”的基础,因此读一定要落到实处。要想使学生通过朗读达到有效的感悟,调动学生的情感参与至关重要。而适当的情境教学必然会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促进他们的心理机能全面和谐发展,提高教学效率。小学生对直观、形象的东西印象深刻,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真实的情境,从多种感官给学生以刺激。沈老师在教《富饶的西沙群岛》这课时,就充分利用了多媒体教学课件。为学生营造这种情境教学的氛围。如在讲海水、海底这两个地方,沈老师把从网上查找到的有关图片向学生播放。当学生从屏幕上欣赏到了海水的五光十色,瑰丽无比,便由衷的发出了感慨“大海真美,真漂亮!”当学生看到了海底的美丽的珊瑚,懒洋洋的海参,威武的大龙虾时,再一次使这些孩子从视觉、从直观上真真切切感受到了大海的美丽,感受到了大海的神奇。以此来开拓学生的视野,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小学三年级语文《富饶的西沙群岛》知识点、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学三年级语文《富饶的西沙群岛》知识点、教案及教学反思【知识点】 字词: 岛屿、海防、风景优美、丰富、可爱、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海底、山崖、峡谷、色彩、珊瑚、绽开、红缨、一簇、飘摇、海滩、鸟粪、肥料、建设、富饶句子: 西沙群岛是南海上的一群岛屿,是我国的海防前哨。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 西沙群岛一带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有深蓝的,淡青的,绿的,淡绿的,杏黄的。一块块,一条条,相互交错着。因为海底高低不平,有山崖,有峡谷,海水有深有浅,从海面看,色彩就不同了。 鱼成群结队地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有的全部布满彩色的条纹;有的头上长着一簇红缨,好看极了;有的周身像插着好些扇子,游动的时候飘飘摇摇;有的眼睛圆溜溜的,身上长满刺儿,鼓起气来像皮球一样圆。各种各样的鱼多得数不清。 海滩上有拣不完的美丽的贝壳,大的,小的,颜色不一,形状千奇百怪。最有趣的要算海龟了。每年四五月间,庞大的海龟成群爬到沙滩上来产卵。 【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23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5个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海防前哨、五光十色、峡谷、全身披甲、威武、海滩、贝壳、鸟粪、肥料、守卫、建设、必将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三自然段。 3、了解我国西沙群岛上“海水”“珊瑚”等的特点 教学重点 了解我国西沙群岛上“海水”“珊瑚”等的特点 教学难点 从词句中领会景物的美丽神奇,动物的有趣可爱,从而产生喜爱的情感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导入 小朋友们坐端正了,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今天要学习的课题是——富饶的西沙群岛(齐读课题) 师:饶字是二声,又是翘舌音,跟老师再读一下——富饶。富饶是什么意思?(富有)至于为什么说西沙群岛是富饶的,相信在学了这篇课文后你们一定会明白的。 (2)借助地图,简介西沙群岛 西沙群岛是我国南海的四大海岛之一,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她的地理位置。这是中国地图,西沙群岛位于海南岛东南约180海里处。看,这就是西沙群岛,她是我国最南端的领土之一,那里有许多解放军日夜守卫在那里,保卫着祖国的南大门,所以也被称为“海防前哨”。一起来读一读这句话。(随机出示句子:“西沙群岛是南海上的一群岛屿,是我国的海防前哨。”) (3)西沙群岛的总印象 课文我们都预习过,谁来说说西沙群岛留给你的印象?(壮观美丽) 课文第一自然段中也有两个词语概括了这一点,能把它们找出来吗?(板书:风景优美物产丰富) 三、初读感知,认读生词 1、小朋友们,不深入到字里行间,就无法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下面请大家自由读课文,读之前先听清楚要求: (1)读准字音,碰到难读的词语和句子多读几遍 (2)整篇课文是围绕那句话写的?用“——”划出 (3)想一想,课文写了西沙群岛的哪些事物? 2、认读生词 师:我们先来看看这课的生字宝宝 (1)认读生字,带拼音读,去掉拼音读

《富饶的西沙群岛》公开课教学设计

《富饶的西沙群岛》第二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课文,认识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教育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宝岛。 2、在朗读中欣赏文中优美词句,体会作者用词准确、生动形象。 3、培养学生在读中品词、品句,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了解西沙群岛一带海水“五光十色”的原因和西沙群岛的“富饶”,培养学生在读中品词、品句,领悟并运用课文的表达方法观察描写景物。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回顾所学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将继续走进富饶的西沙群岛,齐读课题。 2、这些词语宝宝你们还记得吗? 3、全班齐读。 4、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西沙群岛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板书:风景优美物产丰富 5、还记得课文从哪些方面介绍了西沙群岛?板书:海水、海底、海岛 二、精读品悟2、3、4、5自然段,感悟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 (一)海水部分 1、此时此刻,我们就站在西沙群岛的大海边,你觉得西沙群岛的海水怎么样?(美,太美了!) 2、作者是怎样写的,谁来读一读?(生读描写海水的句子) 3、西沙群岛海水的特点?(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板书:五光十色 4、“五光十色”说明了什么?(颜色多) 5、都有哪些颜色? 6、这么多颜色,还可以用哪些词来形容? 7、为什么课文用五光十色,而不用五颜六色?同桌交流。(五光十色不仅写出海水的颜色多,还 写出了海水有光泽) 8、所以没有哪个地方的海水超过它,文中用了一个词叫?(瑰丽无比) 9、这样的海水你喜欢吗?喜欢就对着海水美美地读一读吧。(表示颜色的词要读得有高有低) 10、为什么海水会呈现不同的颜色?(用“因为,所以”这一句式来说) (二)海底部分 过渡:欣赏完五光十色的海水,我们该去哪儿了?(海底) 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3、4自然段,边读边用笔圈画出课文都写了海底有哪些生 物?板书:珊瑚、海参、大龙虾、鱼 2、你们想认识他们吗? 3、这就是珊瑚,好看吗?板书:美 4、师引读——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富饶的西沙群岛》听课评课活动记录

《富饶的西沙群岛》听课评课记录 在本次评课中,大家达到了以下几点共识:有这么几大亮点: 1、教态自然大方,语言有亲和力 在导入时的语言优美,再配合以阳光的微笑,极具亲和力。初读课文后,询问学生:“你还对西沙群岛海水有哪些了解?”学生并没有按预设回答老师,于老师并不是马上否定学生,而是进行耐心引导,使学生找到了那句“西沙群岛风景优美,是个可爱的地方。” 2、巧用多媒体,让文本离学生不再遥远 西沙群岛对我们的学生来说,是一个极神秘、极模糊、极遥远的地方。学生连它所在何处都不得而知。针对此点,用多媒体向学生播放了西沙群岛的风光图片,从学生的一声声惊声中我们不难看出多数学生都能感受出西沙群岛是一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地方。又出示祖国地图,让学生去寻找西沙群岛的所在位置。这样通过看一看,找一找,不仅填补了学生的这一知识盲点,还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可谓一举两得。接着此举为后面的研读课文打下了良好的情感基础。再如海水颜色“五光十色”学生都缺乏感性认识,对此,于老师他都用多媒体给予直观展示,让学生恍若置身海面,有效地拉近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 3、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促进主动学习的形成 这节课上,大部分的环节都能充分体现学生运用自己的学习方法进行学习,比如在初读课文时,请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在品读自然段时,请学生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段话好好读一读,这

看上去只是轻描淡写的几句话,但尽显教师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长此以往,学生的主动学习的习惯就会形成于老师的潜移默化之中。不足之处: 1、学生介绍图画作品的时间太过冗长,挤掉了宝贵的读书时间。 2、对边缘人物关注不够。 通过这次活动,大家感触颇深,它不仅仅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学习更多的方法,更深层的意义是调动了积极性,积极地参与活动中去,使自己成为其中的一份子。同时让大家能更深一步的与其他老师进行交流和沟通,开阔自己的眼界,看到自身的不足之处,也很好的从别人身上看到了很多闪光点儿,激励自己更好地去学习运用学到的方法。 通过活动还可以让我们对自己有了更好地一个定位,看到自己擅长以及不足之处,更好地认清楚自己,鼓舞自己的积极性,更深切的相信自己有能力上好每一节课,意义很大。

讲课比赛 一等奖《富饶的西沙群岛》公开课稿

富饶的西沙群岛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外出旅游过吧?说说你都去过哪?你能简单介绍一下吗?(那真是个美丽的地方,这么美的地方老师有机会一定去看看)(你觉得那是个什么样的地方?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今天,老师要带领大家去一个美丽而又神秘的地方。 先请大家欣赏(西沙群岛的风景图片) 师:同学们看,这迷人的风光,美丽的小岛,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 师:对,这就是的西沙群岛。你知道西沙群岛在什么地方吗? 师:看,这就是我们祖国的版图。 师:这是北京,这是海南岛,这是南海海域,在海南岛东南330公里的海域内,有一群岛屿,那就是令人向往而又充满神奇色彩的西沙群岛,是我国的海防前哨,想不想去畅游一番?我们的“西沙群岛一日游”活动现在开始,就让我们跟随作者走进西沙群岛。 2、板书:富饶(ráo)的西沙群岛。(提前板书) 师:“饶(ráo)”字是翘舌音,谁能把它读好? 师:齐读课题。 师:富饶是什么意思?师:就是指物产多,财富多。 二、检查预习 过渡:在通往西少群岛的路上,老师设立了3个关卡,看你是不是能通过。 1.第一关,出示生字词 富饶岛屿山崖海参 学习多音字“参” 威武产卵栖息鸟粪 强调栖息的读音。 指导书写威武(这个词语既要求我们会认,还要会写呢!请你仔细观察,它们什么结构你觉得哪个地方要给大家提个醒。武松退场不要插把刀,我们不但要写正确,还要写美观呢。外面舒展,内要紧凑。范写、练写、点评、再写。)风景优美物产丰富五光十色瑰丽无比 成群结队各种各样飘飘摇摇千奇百怪 渔业工人四脚朝天祖祖辈辈懒洋洋 指名分行读齐读 2、第二关,通过预习课文,你觉得西沙群岛是个什么样的地方?可以用文中的词语或句子来说吗?(师评价:你真会读书,能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词语) 出示句子(那里…地方)(你很会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词)(板书:风景优美,物产丰富) 3、第三关,师:快速读课文,说一说课文介绍了西沙群岛的哪些地方?生说师板书。 师:课文就是按照地点变换的顺序从海面、海底、海滩、海岛4个方面向我们具体介绍了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 祝贺大家顺利过关,你看,我们已经来到了西沙群岛。 三、品读课文 过渡:这么多美景,从哪看起呢?这样吧,你喜欢西沙群岛的哪个地方,就读哪个自然段,找出你觉得优美或者有趣的地方画下来,把你的感受标注在那个自然段的旁边,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开始吧!(出示要求)汇报交流:(注意要坐端正哟!有的同学画出了优美的句子,有的同学写下了自己的感受。我看到好多同学已准备好和大家交流了,好放下笔,坐端正。 1.海面:海水 师:我们站在岛上,放眼望去,眼前是一片?谁喜欢海水这一段?你为什么喜欢这里的海水?(生:美丽)(提醒说话要完整)请你给大家美美得读一读好吗? 师:谁能用文中的话说说海水的特点? 生:五光十色,瑰丽无比 师:五光十色说明了什么? 师:有哪些颜色呢?生读句子。 师:这么多的颜色,用另外一个词形容叫? 这儿为什么不用五颜六色而用五光十色呢? 生:海水反射太阳光线,闪闪发亮。(学生不一定能说出来,老师来解释:你看这两个词都表示颜色多,但五光十色多了个光字,不但写出了海水颜色多,还写出了海水有光泽。) 师:说的真棒,你抓住了“五光十色”比“五颜六色”多出的一个“光”字。每当早晨,太阳出来时,灿烂的阳光洒在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