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基础知识复习检测(附答案) (2)

第一单元基础知识复习检测(附答案) (2)
第一单元基础知识复习检测(附答案) (2)

第一单元基础知识复习检测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霎.时(shà chà)霸占.(zàn zhàn)麦穗.(huì suì)

归巢.(cáo cháo)昂.首(áng yáng)鹅卵.石(luǎn nuǎn)屹.立(yì qì)风俗.(sú shú)芦苇.(wéi wěi)

2.看拼音,写词语。

pú tao zhú jiàn zhuāng jia dì zhèn yóu rú()()()()() tiào yuè qiān shǒu yú bō kuān kuò dùn shí()()()()()3.形近字组词。

堤()优()震()浴()提()犹()振()俗()4.照样子,写四字词语。

滴溜溜(ABB式)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坑坑洼洼(AABB式)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若隐若现(ABAC式)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摇摇欲坠(AABC式)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人声鼎沸(形容热闹场面)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低声细语(形容安静场面)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5.连一连。

蒙蒙的点苍山一塘剪秋罗

隆隆的薄雾一堵银毯

细细的响声一穗新谷

高高的溪水一块水墙

6.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句子练习。

(1)美丽的月亮牵着那些闪闪烁烁的小星星。(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阿妈,这不就是我们家的地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仿写一个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花牛在草地里做梦,太阳偷渡了西山的青峰。(仿写一个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有时

..,却什么也不讲,..,阿妈给我讲月亮的故事,一个古老的传说;有时

只是静静地走着,走着。(用加点词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根据课文理解填空。

(1)《观潮》第4自然段按____________的顺序,从________和________两个方面来描写大潮到来时的景象。使用了________和________的修辞手法,把浪潮比作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2)《走月亮》先写月明之夜,阿妈带“我”走月亮时的情景,再写“我”和阿妈在________走月亮,接着写“我”和阿妈在________走月亮,最后写走月亮带给“我”无限快乐,抒发了“我”对________这件事的喜爱之情。

参考答案

1.shàzhàn suìcháoáng luǎn yìsúwěi

2.葡萄逐渐庄稼地震犹如跳跃牵手余波宽阔顿时

3.河堤提示优秀犹如地震振动沐浴风俗

4.示例:金灿灿绿油油密密麻麻闪闪烁烁人山人海半明半昧

闪闪发光默默无闻震耳欲聋响彻云霄鸦雀无声悄无声息

5.蒙蒙的薄雾隆隆的响声细细的溪水高高的点苍山一塘新谷一堵水墙一穗剪秋罗一块银毯

6.(1)月亮牵着星星。(2)阿妈,这就是我们家的地。

(3)示例:雷声越来越大,就像战场上的战鼓雷动。

(4)示例:放学路上,小草对我点头,花儿对我微笑。

(5)示例:天上的云彩变化多端,有时像一匹骏马在奔驰,有时像一条狗在摆头摇尾。

7.(1)由远及近形状声音比喻夸张白线水墙千万匹白色战马(2)溪边田埂上走月亮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推荐】

第一单元检测卷 第一部分积累运用(39 分) 一、读拼音写词语。(11 分) 二、选择一个最正确的答案,把序号填在“( )”里。(20 分,每小 题2 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青螺(lóu)翡翠(fěi)B.嶙峋(xún)臀部(diàn) C.萦绕(yíng)无瑕(xiá)D.戈壁(gē)饮马(yǐn) 2.下列四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3.A.细碎拨地而起B.拥挤色采明丽 C.仰卧斑斑点点D.玩赏水平如境 4.下列词语中哪个“卷”的读音与“画卷”的“卷”读音相同?( ) A.胶卷B.书卷C.卷尺D.卷入 5.下列字音和“簇”相近的一项是( ) A.旅B.竿C.族D.放 5.下列词语中搭配完全恰当的一组是( )

A.翠绿的屏障新生的竹笋清澈的水桶 B.无瑕的雪花无瑕的美玉无瑕的黑板 C.湖水荡漾歌声荡漾春风荡漾 D.炮火剧烈竞赛激烈掌声猛烈 6.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内洞比外洞大得多,大概估计有十来进房子那么大。 B.船桨激起的微波扩散出一道道水纹。 C.在区运动会上,为学校争了光。 D.即使你是天才,却同样离不开老师的培养教育。 7.“山上开满了映山红,无论花朵还是叶子,都比盆栽的杜鹃显得有 精神。”这句话中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 A.举例子B.打比方C.分类别D.作比较 8.“骑马穿行林中,只听见马蹄溅起漫流在岩石上的水声,使密林显 得更加幽静。”中带点字的意思是( ) A.形容地方很僻静、光线暗。 B.使人感觉沉静、安闲的。 C.隐藏,不公开的。 D.幽禁,把人关起来不让跟外人接触。 9.根据课文内容,下面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是反问句。 B.“相看两不厌”的“厌”是“讨厌”的意思。 C.《望洞庭》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的白居易。

六年级科学第一单元检测题

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机械和工具测试题 一、填一填(每空0.5分,共30分) 1、同学们,学过我们常用的简单机械你记住了吗?请写出几样来。 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 2、请说说以下工具可以完成什么工作 ①、剪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开瓶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螺丝刀____________________ ④、钉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切割刀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镊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像旗杆顶部的轮子一样,固定在支架上不随重物移动的轮子叫做___________,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___________,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滑轮组是___________和组合起来的装置,既可以___________,又可以___________。滑轮组用两段绳子提起重物,所用的力就是物体重量的___________,用四段绳子提起重物所用的力就是物体重量的___________。 4、像人行天桥的斜坡一样,可以省力的简单机械叫___________。将长度20厘米的木板搭在高10厘米的木块上,这也是一个能省力的机械,像这样的机械还多,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等。 5、___________指的是利用力学原理组成的各种装置。___________又被人们习惯地称为工具。 6、在一根棍子下面放一个支撑的物体,就可以用它撬起重物了。人们把这样的棍子叫___________。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___________。像水龙头这样,轮子和轴固定在一起,可以转动的机械,叫做___________。 7、小臂骨像是一根___________,一端是肘关节处,是___________;另一端与手部连接,是___________;上臂正面的肌肉叫做肱二头肌,它有一端连着小臂骨,这点就是___________。 8、像开瓶器那样能绕着一个固定支点将物体撬起的简单机械叫做______。杠杆上用力的点叫做_________;承受重物的点叫做_________;起支撑作用的点叫做_________。杠杆省力与否与杠杆的三个点的位置有关,当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重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是______________;当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重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是_______________。 9、像螺丝刀那样,由较大的“轮”和较小的“轴”组合起来的简单机械叫做_________,我们生活当中很多地方都应用了轮轴的原理,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要打开啤酒盖你用______、拔掉墙上的钉子你用______,拧下螺丝钉你用______。利用螺丝刀起出螺丝,是应用______原理,其中刀柄相当于______,刀杆相当于______。 11.将重物提上斜坡,如果斜坡的高度不变,斜面越长越______。“S”形的盘山公路_________(延长、缩短)了路程,而_________(增长、减小)了坡度。 12、自行车是依靠__________前进的,人脚蹬的力是通过链条传到车轮上去的。链条与两个齿轮啮合,起到_________的作用。当大齿轮带动小齿轮转动时,小齿轮转动比大齿轮___________;当小齿轮带动大齿轮转动时,大齿轮转动比小齿轮___________。自行车上应用了许许多多的简单机械原理,如龙头、踏脚板与齿轮、大齿轮与小齿轮运用了___________的原理,刹车运用了_________的原理。 二、选一选(每选1分共30分) 1、在工作中,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叫做()。螺丝刀、钉锤、剪子这些机械构造简单,又叫()。 A、机械 B、复杂机械 C、简单机械 D、工具 2、起瓶盖的开瓶器属于()。 A、滑轮 B、杠杆 C、斜面 D、轮轴 3、轴粗细相同时,轮越大越()。A、费力 B、省力 C、不费力也不省力 D、前面三个答案都不对 4、在任何情况下都省力的机械是()。A、轮轴 B、杠杆 C、定滑轮 D、动滑轮 5、用剪刀剪东西时,被剪的东西放在()最省力? A、剪刀尖部 B、剪刀中部 C、剪刀根部 6、下列与自来水龙头属于同一类机械的是()。A、盘山公路 B、方向盘 C、螺丝钉 D、镊子 7、下面哪个工具应用了斜面原理()?A、镊子 B、钓鱼竿 C、门把手 D、斧子 8、下列不省力的滑轮是()。 A、定滑轮 B、动滑轮 C、滑轮组 9、当轴带动轮工作时()。 A、省力 B、费力 C、既不省力,也不费力 10、有时候我们要用不省力的杠杆,是为了()。 A、爱护机械 B、省距离 C、锻炼身体 11、杠杆上有三个重要的位置: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 A、中心点 B、支点 C、用力点 D、阻力点 12、用力点距支点远,阻力点距支点近,这种杠杆是();用力点距支点近,阻力点距支点远,这种杠杆是();用力点距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距支点的距离,这种杠杆是()。 A、不省力也不费力的杠杆 B、有时省力有时费力的杠杆 C、省力杠杆 D、费力杠杆 13、像旗杆顶部的滑轮那样,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做();像塔吊的吊钩上可以随着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 A、滑轮组 B、动滑轮 C、定滑轮 D、滑轮组合 14、在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有一位科学家叫()。他发现了杠杆和滑轮的使用原理和浮力定律,在数学方面也有很多研究成就。他不仅是一位大科学家,而且是一位卓越的工程师,他发明的许多机械装置,如滑车、螺旋抽水机等,用于当时的农业生产。 A、牛顿 B、爱迪生 C、亚里士多德 D、阿基米德 15、大约到了一千五百年前,人们发明了(),它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以直接从秤星上(刻度)读出物品的重量,至今仍在使用。 A、提系杆秤 B、不等臂秤 C、等臂杠杆秤 D、指针式弹簧秤 16、螺丝钉上的螺纹利用了()的原理。 A.轮轴 B.斜面 C.滑轮 17、通过对杠杆尺的研究,我们知道杠杆分为省力杠杆、等力杠杆和费力杠杆,以下工具属于省力杠杆的有(),属于费力杠杆的有(),属于等力杠杆的有()。 A、跷跷板 B、镊子 C、钉锤 D、方向盘 18、自行车上的螺丝与丝帽是()。A、省力杠杆 B、不省力杠杆 C、轮轴 D、斜面19、用镊子夹东西() A.省力 B.费力 C.既不省力又不费力 A B 20、如右图,用测力计分别沿A、B个面拉动同一物体至相同高度 (A、B两个面的光滑程度等情况一样),测力计的读数将()。 A、一样大 B、在A面拉动时读数大 C、在B面拉动时读数要大 21、同样粗细的螺丝钉,螺纹越密,拧起来就越()。 A、费力 B、省力 C、既不费力也不省力 22、如右图,用扳手旋动同样的螺丝帽,选用()更省力些。 A、A扳手 B、B扳手 C、C扳手 23、如右图,用同样的剪刀剪纸,用()种剪法更省力? A、A方法 B、B方法 C、A和B方法一样 24、如右图,下列哪种情况能平衡()。 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等都是机械。 A、杠杆 B、滑轮 C、斜面 D、平面 2、杠杆可以分为()。 A、省力杠杆 B、费力杠杆 C、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 D、有时省力有时费力杠杆 3、自行车运用了()等简单机械的原理,是应用广泛的交通工具。A、平面 B、轮轴 C、斜面 D、杠杆4.以下哪种工具应用杠杆工作原理?() A.钓鱼杆 B.方向盘 C.旱冰鞋 5、自行车上综合利用了()等机械原理。 A、斜面 B、轮轴 C、杠杆 D、滑轮 四、判一判(每小题1分,共34分) 1、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不相同。() 2、人们使用定滑轮是为了省力。() 3、在轮轴的轮上用力能够省力,轮越小越省力。() 4、杠杆的支点一定要在重点和力点之间。() 5、杠杆是一种简单的机械,它能帮助我们工作。() 6、自行车把应用了轮轴的原理。() 7、动物身上的有些器官和结构可以省力。() 8、杆秤不是杠杆类工具。() 9、在任何情况下“小个子战胜大力士”是不可能的。() 10、汽车的方向盘是一种轮轴。() 11、用斧头劈木柴是应用了斜面原理。() 12、使用斜面既省力又省时间。() 13、再复杂的机械也是由简单的机械组成的。() 14、螺丝钉的纹路也是一种斜面。() 15、压水井的压杆、跷跷板不是杠杆。() 16、我国人民很早就开始使用杆秤了。()17、把一楼的楼梯做成两折是为了省力。() 18、螺丝刀的刀柄粗是省力的主要原因。()19、在轴上用力比在轮上用力要省力。( ) 20、自行车的主要传动方式是皮带传动。() 21、我们使用杠杆时,不论支撑点在什么位置,都能省力。() 22、自行车的链条与两个齿轮啮合,起到传递动力而使自行车运动的作用。() 23、有一些很费力、很难做的事情,如果我们使用了工具就可以省力、方便地完成了。() 24、杠杆尺上有支点,左右两边都有到支点距离的标记,是我们研究杠杆作用的好工具。() 25、升国旗时,我们向下拉绳子,挂国旗的那部分绳子也向下运动。() 26、毛毛指着一根木棍说“这就是一种简单机械——杠杆”。() 27、起重机钓钩上的滑轮,它能够随着重物上下移动,所以它就是一个动滑轮。() 28、为了让汽车开上去省力一点,摩星山的盘山公路是一种斜面。() 29.有的杠杆能省力,有的杠杆不省力,有的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30.如果自行车前面的链盘加大,骑起来就会更加省力。() 31、杠杆工作时,力点离开支点远,重点离开支点近,就能省力。() 32、轮轴的轮越大,轴越小,用轮带动轴转动就能越省力。() 33、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用途,不同的工具有相同的科学道理。() 34、摩托车是简单、方便、环保的交通工具,很多人都喜欢使用它。() 五、连线题(共26分) 1、将下面常用的工具与应用的原理用线连起来 2、将下面常用的工具与所起的作用用线连起来 汽车方向盘轮轴开瓶器 辘轳镊子省力 盘山公路斜面螺丝刀 螺丝钉钳子既不省力省距离 钉锤杠杆筷子 剪刀铁锨省距离 塔吊滑轮钓鱼竿 3、请把下面物品和应用的简单机械原理用线连起来。 汽车方向盘斜面螺丝刀 斧子省力杠杆盘山公路 螺丝钉费力杠杆起重机 脚踏板轮轴扳手 开瓶器定滑轮老虎钳 筷子滑轮组镊子 A B A B C

必修二文言文单元基础知识测试题

必修二诗歌、文言文单元基础知识测试题 班次学号姓名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愆.期(qiān)垝.垣(guǐ)犭严 ..狁(yán)象弭.(mǐ) B.谣诼.(zhu?)蕙纕.(xiāng)芰.荷(zhī)侘.傺(chì) C.公姥.(mǔ)伶俜.(pīng)葳.蕤(ruí)踯躅.(zhú) D.阡陌.(m?)三匝.(zhā)吐哺.(bǔ)鲑.珍(xié) 2.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终老不复取 B.蒲苇纫如丝 C.府吏见丁宁 D.诺诺复尔尔 3.选出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可怜 ..体无比,阿母为汝求可怜 ..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B.便利此月内,六合 .. ..正相应履至尊而制六合 C.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鸡犬相闻 ..阡陌交通 D.东家有贤女,窈窕 ..作态 ..艳城郭入则乱发坏形,出则窈窕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相”,意义不同于其它三项的是() A.胜不敢复相.士 B.登即相.许和,便可作婚姻 C.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 D.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 A.大人故.嫌迟(总是)好自相扶.将(服侍) B.始适.还家门(出嫁)可怜 ..体无比(可爱) C.却与小姑别.(退出来)便言多令才 ..(指媒人) ..(美好) D.谢.家事夫婿(感谢)自可断来信 6.下列句中没有“互文”的一项是() A.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 B.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C.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 D.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 7.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它收集了从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大约500年间的诗歌305篇。先秦时称为“国风”,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因它的内容以反映劳动人民生活的《国风》为主,所以文学史上把这类诗歌称为“风体诗”。“风”“雅”“颂”“赋”“比”“兴”,合称《诗经》“六义”。 B.《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楚辞”又称“楚词”,是战国时代的伟大诗人屈原创造的一种诗体。屈原在这首诗中反复抒发了自己要求革新的政治抱负,热情洋溢地表达了他对祖国对人民的热爱和关怀,愤怒地揭露了楚国最高统治者的自私、昏庸和腐朽。 C.南朝的《孔雀东南飞》(和北朝的《木兰诗》并称为“乐府双璧”)全诗长达1700余字,可谓古诗中的鸿篇巨制。选自南朝陈徐陵所编的《玉台新咏》,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它生动具体地叙述了焦仲卿和刘兰芝婚姻悲剧的全过程,控诉了封建礼教,赞颂了焦刘两人对爱情的忠贞和宁死不屈的反抗精神。 D.《古诗十九首》是西汉末年一批文人诗作的选辑。它反映了动荡黑暗的社会生活,抒发了诗人对命运、对人生的看法。它是文人五言诗成熟的标志,刘勰称之为“五言诗之冠冕”,钟嵘赞之为“天衣无缝,一字千金”。 E.“赤壁赋”是苏轼先后两次游览黄州附近的赤壁后写下的,分为《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我们课文所选为《前赤壁赋》。 F.朱自清,主要散文作品有《毁灭》、《背影》、《荷塘月色》、《春》、《匆匆》、《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他曾是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家写实主义的文学社团“文学研究会”的成员。 8.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清流激湍.(tuān )流觞.曲水(shāng)放浪形骸.(hé)临文嗟.悼(jiē)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基础知识检测

第一单元基础知识复习检测 1.加点字的读音全对的一组是() A.篝.火(guō)萌.动(méng)点缀.(zhuì) B.无垠.(yíng)澄.澈(chéng)苇.坑(wéi) C.嚼.烂(jiáo)诗兴.(xīng)燕.国(yàn) D.慨.然(kǎi)耄耋.(dié)旖旎.(nǐ) 2.读拼音,写词语。 mà zhà zhòu yè yīng táo chéng rèn sāng shù()()()()() chǎn zi hú dié chú tou qiē gē xiā guàng ()()()()()3.同音字选字组词。 【拔拨泼】()打()河点()活() 【拴栓诠】()释()住木()血() 4.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天()地乐()不()()欺()压 ()妙()伦良()美()()头()节 5.给“恍”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恍:A.忽地,忽然;B.仿佛;C.神志不清楚,精神不集中;D.不真切,不清楚。(1)妈妈讲完整个故事我才恍然大悟。() (2)他有心事,这几天上课精神恍惚。() (3)3D电影给你恍若身临其境的感觉。() (4)我恍惚看见他了。() 6.写出加点字的意思。 (1)能书善.画 _____________ (2)稚子金盆脱晓.冰 _____________

(3)颇.负盛名 _____________ (4)童孙未解供.耕织 _____________ 7.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句子练习。 (1)一个中国人,无论 ..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用加点的关联词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清白的梅花,是能玷污的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翻译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根据课文理解填空。 (1)《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描写的那些孩子们从小_____________,表现了农村儿童的_____________,也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气氛。《稚子弄冰》选取的是古代儿童有趣的生活片段,表达了孩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格特点。《村晚》是一首描写农村晚景的诗,抒发了诗人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2)《祖父的园子》通过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3)《月是故乡明》通过讲季羡林小时候在家乡玩耍时所见美景,借离乡所见之月逊色于家乡之月来寄托作者_____________的情感。 (4)《梅花魂》三次写到外祖父的眼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___________,整篇文章通过赞美梅花来颂扬______________________,寄托了外祖父__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 参考答案 1.D

第一单元检测试卷作文参考范文

第一单元检测试卷作文参考范文 学生错误集中重点讲解: 1、中文名字用英文表达:用汉语拼音,注意姓氏的首字母和名的首字母要大写!姓氏和名字 要分开如:Liu Ying, 姓:Liu 名:Ying 2、people意思作为人们时,单复数同形:也就是单数是people,复数也是people. 不要加s. 3、要表达非常喜欢什么:like/love sth very much. very much表示程度,放句尾。如:I love my grandparents very much. 不要按汉语的顺序去摆放单词! 4、帮助某人做某事情: help sb to do sth I often help them (to) do housework. (to)可以省去 help sb with sth I often help them with housework.(家务活housework是不可数名词)5、在周六上午:on Saturday morning (用介词on) 在具体某天前 要表达每周六上午:every Saturday morning (不要加介词) every构成的表示时间的短语一般不加介词, 如:every day, every week... 很多学生隔一段时间就忘了,这个错误已经很顽固了! 用在in the morning 、in the afternoon 、in the evening .是泛指,没有说是哪天的上 涉及到具体某一天,要用on 如:on Sunday;on Sunday morning ;on October 19th on New Year's Day;on rainy morning; on the morning of October 19th 6、free是形容词,我有空I am free. He is free. We are free. 有些学生把汉语的有非要翻译出来!(不要用have)

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测试题答案

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测试题答案 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测试题 姓名:班别分数 一、填空 1、早在一千多年前,人们就已经发明了(放大镜),而(显微镜)的发明是 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把人类带入一个崭新的微观世界。 2、放大镜也叫(凸透镜)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 ,中间(厚)、边缘(薄 ),具有(放大)的作用。倍数大的放大镜,看到的图像(大),看到的范围(小);倍数小的放大镜,看到的图像(小),看到的范围(大)。 3、计算机和电视屏幕的图像在放大镜下是由((红)(蓝)(绿))组成的。 4、列文虎克制作出来当时最精良的显微镜,放大倍数是(300)倍,今天的电子显微镜已经可以把物体放大到(200W)倍。 5、我们把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物质,称为(晶体),比如身边的物质中有食 盐、白糖、(碱)等。 6、大量的研究事实说明生命体是由(细胞)组成的。我们利用显微镜观察到 的洋葱表皮上的一个个如房间似的结构,是洋葱的(细胞)。第一个发现和提 出这个名称的人是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 7、把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可以把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 8、随着观察(工具)的不断发展,现在人类在探索微小世界方面已经取得了丰 硕的成果。 9、通过观察可知,蝴蝶翅膀上布满的彩色小鳞片其实是(扁平的细毛)。蟋蟀的 耳朵长在(足)的内侧。苍蝇的眼睛是(复)眼,由很多(小眼睛)组成。苍蝇能停在玻璃上不滑落,这主要与它的(脚)的构造有关。昆虫头上的(触角)就是它的“鼻子”。 10、用显微镜观察蚕豆叶表皮细胞上有许多(气孔),那是植物进行蒸腾和光合 作用的重要器官。

二、判断 1、草蛉是蚜虫的天敌。( V ) 2、自然界中所有的固体都是晶体,晶体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 X ) 3、圆柱形和球形的器皿装水后也有放大功能。………………………… ( X ) 4、在放大镜发明之前,人们只能依靠感觉器官来观察世界。………………( V ) 5、把整个洋葱放在显微镜下,我们可以直接观察到它的精细结构。…( X ) 6、鱼缸里的水变绿是因为其中有绿藻的缘故。……………………………( V ) 7、微生物对人类只有危害,没有好处。……………………………………( X ) 8、人的最高视力也只能看清楚1/5毫米的微小物体。……………………( V ) 9、我们一般可以采用降低温度、减少水分的方法来制作晶体。…………( V ) 10、蝴蝶的翅膀上的彩色小鳞片其实是扁平的细毛。………………( V) 11、我们喝的桶装矿泉水,是经过净化处理的,里面没有微生物。……( X ) 12、碱面是粉末状的,它不属于晶体物质。……………………………… ( X ) 13、在显微镜未发明前,人们只能依靠眼睛观察。………………………( X ) 14、自然界中所有的固体物体都是晶体。………………………………( X ) 15、花岗岩中的矿物晶体主要有长石、云母、石英等。…………………( V ) 16、微生物是生物,也由细胞组成。……………………………………( V ) 1 17、载玻片移动的方向与从目镜里看到的物体图像移动方向是一致的。( X) 18、矿泉水是经过净化处理的,里面没有微生物。( X ) 19、只要把物体放在显微镜下就可以观察。( X ) 20、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同它的面积大小有关。( X ) 21、细胞是生物生命活动的最基本单位,生物都由细胞组成。( V ) 三、选择 1、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越大,它的视野(B)。A越大B越小C不变 2、世界上最早的显微镜是(A)制成的,可以放大近300倍。 A列文虎克B巴斯德C罗伯特.胡克

一年级下册语文试题-第一单元基础检测练习卷(含答案)人教部编版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测试卷 第一单元 [时间:40分钟 满分 :100 分 ] 题号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总分 得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每空1 分,共18 分) dōng xuěguówáng shuāng fāng hóng huāqīng fēng shén me fēi rùzuǒyòu shēng qì 二、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6 分) 霜.降(suāng shuāng)写字.(zìzhì)多么.(me mo)姓.氏(xìng xìn)落.花(luòlò)吹.拂(chuīcuī)三、多音字组词。(8 分) ( ) 少好 ( ) ( ) ( ) 四、将正确的序号填在括号内。(9 分) ①升②落③入④出⑤降 太阳()山了,夜幕()临了,月亮()上了夜空;小朋友进 ()了梦乡,小猫咪()来活动了。

① 春回大地②柳绿花红③莺歌燕舞④万物复苏 1.春天来了,万物都苏醒了,杨柳青请,花儿红艳,春天真是个、 的季节。 2. 千山秀,日暖乾坤万木荣。 3.喜看大地,笑迎农家马壮牛欢。 五、根据语境补充正确的汉字或拼音。(15 分) qìqíng qīng qīng qīng y_ j_ 天()()朗水(),小小()蛙大眼睛。 shēng b i q_ 禾苗()病它去查,多做事情叫呱呱。 h qíng b_ h_ 吃掉害虫心()美,保护庄稼人人夸。 六、照样子,写短语。(8 分) 春风吹夏雨落 七、趣味猜字谜。(6 分) 1.双mù不成林。() 2.点清方知数目大。() 八、我会读一读,做一做。(9 分) 七彩桥 小燕子要到七彩桥上大。它飞呀飞呀,飞了三天三夜,从没停下过。刮风,下雨,它都不怕,总是一个劲儿地往前飞。

第一单元测试卷参考答案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参考答案(人教版)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30分) 一、看拼音,写汉字。(6分) wūyán chōnɡzúbàn lǚyúlabai sònɡbiān xiě (屋檐)(充足)(伴侣)(娱乐)(背诵)(编写) 二、辨别形近字,并组词(4分) 婪(贪婪)尝(尝到)忧(担忧)呕(呕吐) 焚(焚烧)偿(赔偿)扰(打扰)区(区域) 三、找出错别字画上“”,改正后写在括号里。(4分) 1、我会豪不犹预地回答:“我会选择一本书。”(毫)(豫) 2、同学们应该真惜时间,尊守纪律。(珍)(遵) 四、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6分) (倾)盆大(雨)如(醉)如(痴)(与)(与众)不同 牵(肠)挂(肚)(念)(念)不忘(囫)(囵)吞枣 五、选词填空。(4分) 鼓励激励继续陆续 1、爸爸(鼓励)我努力学习,长大了为国争光。 2、他的英勇事迹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进。 3、同学们(陆续)来到操场上,等待文艺晚会的开始。 4、站累了,我就换条腿(继续)读书。 六、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2分) 1、“走到门口,便看见书店里仍像往日一样挤满了顾客。”这是比喻句。(╳) 2、季爷爷告诉苗苗,21世纪的青年应该中西贯通,古今贯通。(╳) 七、先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然后再写一句你从课外学来的有关读书的句子。(4分) 1、一日无书,百事荒芜。 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3、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4、书如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第二部分:阅读积累与运用。(30分) 一、阅读《窃读记》选段,回答问题。(12分) 我喜欢到顾客多的书店,因为那样不会被人注意。进来看书的人虽然很多,但是像我这样常常光顾而从不购买的,恐怕没有。因此我要把自己隐藏起来。有时我会贴在一个大人的身边,仿佛我是他的小妹妹或小女儿。 最令人开心的是下雨天,越是倾盆大雨我越高兴,因为那时我便有充足的理由在书店待下去。就像在屋檐下躲雨,你总不好意思赶我走吧?我有时还要装着皱起眉头,不时望着街心,好像说:“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其实,我的心里却高兴地喊着:“大些!再大些!” …… 我低着头走出书店,脚站得有些麻木,我却浑身轻松。这时,我总会想起国文老师鼓励我们的话:“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的近义词。(2分) 躲藏(隐藏)光临(光顾)勉励(鼓励)充分(充足) 2、这片段主要写了我是如何窃读的。(2分) 3、用“~~”画出表达“我”复杂心情的句子。从这句话我体会到。(3分) 作者在下雨天窃读的时候,感到非常高兴,因为她就有充足的理由呆下去。 4、联系课文和生活实际,写写你对“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这句话的理解。(3分) “读书长大”是指身体的物质需求,“读书长大”是指精神的成长,心灵的成长。粮食哺育身体,书籍哺育灵魂。一个知识与智慧不断成长的人,才是真正健康的人。 5、读文后,你一定能写出一些关于读书、学习的成语或名言吧。(2分) 成语:废寝忘食 读书名言: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测试题答案

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测试题 姓名:班别分数 一、填空 1、早在一千多年前,人们就已经发明了(放大镜),而(显微镜)的发明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把人类带入一个崭新的微观世界。 2、放大镜也叫(凸透镜)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 ,中间(厚)、边缘(薄 ),具有(放大)的作用。倍数大的放大镜,看到的图像(大),看到的范围(小);倍数小的放大镜,看到的图像(小),看到的范围(大)。 3、计算机和电视屏幕的图像在放大镜下是由((红)(蓝)(绿))组成的。 4、列文虎克制作出来当时最精良的显微镜,放大倍数是(300)倍,今天的电子显微镜已经可以把物体放大到(200W)倍。 5、我们把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物质,称为(晶体),比如身边的物质中有食盐、白糖、(碱)等。 6、大量的研究事实说明生命体是由(细胞)组成的。我们利用显微镜观察到的洋葱表皮上的一个个如房间似的结构,是洋葱的(细胞)。第一个发现和提出这个名称的人是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 7、把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可以把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 8、随着观察(工具)的不断发展,现在人类在探索微小世界方面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9、通过观察可知,蝴蝶翅膀上布满的彩色小鳞片其实是(扁平的细毛)。蟋蟀的耳朵长在(足)的内侧。苍蝇的眼睛是(复)眼,由很多(小眼睛)组成。苍蝇能停在玻璃上不滑落,这主要与它的(脚)的构造有关。昆虫头上的(触角)就是它的“鼻子”。 10、用显微镜观察蚕豆叶表皮细胞上有许多(气孔),那是植物进行蒸腾和光合作用的重要器官。 二、判断 1、草蛉是蚜虫的天敌。( V ) 2、自然界中所有的固体都是晶体,晶体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 X ) 3、圆柱形和球形的器皿装水后也有放大功能。…………………………( X) 4、在放大镜发明之前,人们只能依靠感觉器官来观察世界。………………( V) 5、把整个洋葱放在显微镜下,我们可以直接观察到它的精细结构。…( X) 6、鱼缸里的水变绿是因为其中有绿藻的缘故。……………………………( V) 7、微生物对人类只有危害,没有好处。……………………………………( X) 8、人的最高视力也只能看清楚1/5毫米的微小物体。……………………( V) 9、我们一般可以采用降低温度、减少水分的方法来制作晶体。…………( V) 10、蝴蝶的翅膀上的彩色小鳞片其实是扁平的细毛。………………( V) 11、我们喝的桶装矿泉水,是经过净化处理的,里面没有微生物。……( X) 12、碱面是粉末状的,它不属于晶体物质。………………………………( X) 13、在显微镜未发明前,人们只能依靠眼睛观察。………………………( X) 14、自然界中所有的固体物体都是晶体。………………………………( X) 15、花岗岩中的矿物晶体主要有长石、云母、石英等。…………………( V) 16、微生物是生物,也由细胞组成。……………………………………( V)

第一单元基础知识复习检测(附答案)

第一单元基础知识复习检测 1.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马蹄(dì tí)羞涩(sè shè)点缀(zuì zhuì)衣裳(shang sh àng) 单薄(bó báo) 衣襟(jīn jìn)笨拙(zhuō zhuó)孕育(rùn yùn)2.看拼音,写词语。 lǜ tǎn róu měi cǎi hóng dòu fu shāo wēi ()()()()() yōu yǎ wǔ mèi huā bāo chóu yuàn míng chán ()()()()()3.选字组词。 【陈阵】()雨()列()旧()风 【稍梢】()息树()()微眉() 4.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色()流()马()驰()飘()舞 ()入()帘心()神()()芳()赏 5.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柔美—()勾勒—()惊叹—()舒服—()拘束—()羞涩—()茂盛—()分辨—()6.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句子练习。 (1)有的宅院里探出半树银妆,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枝头。(仿写一个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么?(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细雨迷蒙中,着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妩媚。(仿写一个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运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用加点词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根据课文理解填空。 (1)《草原》的作者是现代诗人、作家_____原名________。文章主要讲了三幅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作者在最后引用了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抒发了作者对草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丁香结》这篇散文的作者是_______,作者以丁香结象征生活中解不开的_____。结,是__________;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我们既有赏花的_____,又有解结的_____。生命给你芬芳的丁香的同时,也给你幽怨的__________。 (3)《宿建德江》的作者是___(朝代)诗人_______。这是一首刻画_______的诗,是唐人五绝中的写景名篇。作者把_______停靠在烟雾迷蒙的江边想起了以往的事情,因而以舟泊暮宿作为自己的抒发感情的归宿,写出了作者__________。 (4)《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的作者是_______著名文学家、书法家、_____谪居杭州期间创作的组诗,字______,号__________,世称_____。 他与其父_____,其弟_____,并称为_____。 (5)《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____代词人______贬官闲居江西时创作的一首吟咏__________的词。字_____,号_________,人称____________

七年级上科学第一单元检测及答案

试题卷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请将正确选项写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每小题2分,共40分) 1.小明同学跨入初中学习时,发现这个学年开设了新的《科学》课,小明很喜欢。要进入科学世界,下列做法和认识中,不正确的是 ( ▲ ) A.从探究身边的问题着手,多做小实验 B. 学习前人积累的科学知识和研究方法 C.要留心观察自然现象,认真思考 D.书本上的知识肯定是正确的,要经常背诵 2.下列有关单位的换算,正确的是(▲) ? A.0.5cm=0.5cm×10mm=50mm B.1.8米=1.8×1000=1800毫米 C.12分米3=12分米3×1000=12000厘米3 D.0.556升=0.556×1000毫升=556毫升 3.当老师把温度计拿到你手中的时候,最不需要关心的是(▲) A. 它的量程 B. 它的长度 C. 它的单位 D. 它的最小刻度 4.下列关于实验室安全守则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灭火器、急救箱等应急情况处理器材所在的位置,应牢记在心 * B. 没有老师的指令,不得试嗅或直接接触任何化学试剂 C. 如果被化学试剂灼伤,应用缓缓的流水冲洗1分钟以上 D. 实验结束后,应将固体垃圾、有害有毒溶剂直接倒入水槽,并用水冲走 5.一只略有凹陷的乒乓球,放在一杯热水中可以使它恢复原形。对此现象的解释合理的是(▲) A.乒乓球材料具有记忆性,在热水中恢复球形 B.热水使乒乓球内的气体膨胀,内部压力增大

C.热水的水压使乒乓球恢复球形 D.热水的高温使乒乓球材料软化,易恢复球形 — 6.下列说法中,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A.正常人的体温约为39.2℃ B.小明的课桌高约为80dm C.一个教室内空气体积约为200m3 D.正常人每分钟呼吸75次 7.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8.人类认 识自然需 要借助于 一些仪器, 自从扫描 隧道显微 镜发明后,世界上就诞生了一门以0.1至100纳米这样的单位为研究对象的前沿科学,这就是纳米技术。这里所说的“纳米”是 ( ▲ ) A. 长度单位 B. 体积单位 C. 时间单位 D. 温度单位 9. 下表所列出的是某同学探究蚂蚁食性的过程,其中属于科学探究过程中“建立假设和猜想”步骤的是(▲) … 步骤1 发现一群蚂蚁正在往洞里搬运食物,心想蚂蚁爱吃哪些食物呢 步骤2 根据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推测蚂蚁喜欢吃甜食 步骤3 在一个培养皿的两端分别放上少许盐和少许糖,放进蚂蚁进行探究 步骤4 通过几次重复实验,得出蚂蚁爱吃甜的食物 A. 步骤1 B. 步骤2 C. 步骤3 D. 步骤4 ( 10. 用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时,小明先采用俯视读数,读出液体的体积为35ml,然后倒出部分液体后,采用仰视读数,读出液体的体积为20ml,则他倒出的液体体积(▲) A. 大于15ml B. 小于15ml C. 等于15ml D. 都有可能

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整理

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孟德尔定律 第一节分离定律 【性状】: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生化等特征的表现形式 【相对性状】:每种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 【显性性状】:F1能表现出来的亲本性状 【隐性性状】:F1未能表现的另一亲本的性状 性状分离:在杂交后代中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同时出现的现象 【正交】:用性状A做母本 【反交】:用性状A的相对性状a做母本 (豌豆正、反交的结果总是相同的:F1只表现显性性状;F2出现性状分离现象,并且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的数目比例大致是3:1) (注:正反交的结果一般不同,因为受精卵核内的DNA 虽然由父本和母本共同决定,但受精卵细胞质内的DNA 是由母本决定的) 【杂交】:具有相对性状的纯种个体间的交配(如:AA与 aa交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雌雄个体间的交配(如:Aa与

Aa交配)(表现隐性性状的个体自交一定不会发生性状分离) (右图为杂交与自交的遗传图解标准格式) 遗传图解书写要点: ①左侧要写P(亲本)、F1(子一代)、F2(子二代)、配子 ②亲本基因型上方和子代基因型下方要写表现型 ③亲本基因型左侧或右侧要写♂和♀(此图没有) ④要写出所有配子的基因型 ⑤杂交符号为“”,自交符号为“” ⑥若产生多种表现型的子代,应在表现型下方写上比例。 【测交】:F1与隐性纯合子间的交配(如:Aa与aa交配) (F1可产生两种不同类型的配子,一种带有A,一种带有a。两种配子数目相等, 比例必为1:1)

【人工去雄】:在花粉尚未成熟时将花瓣掰开,用镊子除去全部雄蕊 【等位基因】: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两种不同形式的基因(如:A与a互为等位基因)【配子】:生殖细胞(每个配子只含有一对等位基因中的一个基因)(如:AB、Ab、aB、ab) (孟德尔定律只适用于真核生物,不适用于原核生物,因为原核生物不产生配子) 【纯合子】:由两个基因型相同的配子结合而成的个体(如:AA、aa) 常考概念:稳定遗传——纯合子(不需显性) 【杂合子】:由两个基因型不同的配子结合而成的个体(如:Aa) 【基因型】:控制性状的基因组合类型(如:AABb、Aabb)(基因在体细胞内是成对的,一个来自母本,一个来自父本) 【表现型】:具有特定基因型的个体所表现出来的性状(如:基因型是Cc或CC的个体开紫花,基因型是cc的个体开白花) 【分离定律】: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两个不同的等位基因互相独立、互不沾染,在

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2018年春季学期3月份语文检测

满分:100分时间:150分钟 分)积累运用(20一、 分)、阅读下列这段话,给汉字加上拼音,给拼音补上汉字。(41f )的毛白

杨,伸着绿如好一派生机àng然的蓬莱仙境啊!这里有身材秀颀(.)龙般的枝丫向你(翠的叶子向你致意;有躯干枯jí的古松,展着如虬ěī.)朵向你欢呼,让人不能(án斗艳的奇花异草,挥着花骨问好;这里有争y.zh ǜ立流连!不2下列每组词语中都有一个错别字,请用横线标出并将正确字写在横线上(2 分)不言而喻振耳欲聋 A、坦荡如砥争姸斗艳刻骨铭心忍俊不禁 B、一泄千里纵横决荡 因地治宜不折不扣 C、贯穿始终潜滋暗长 藏污纳垢一如即往略胜一筹D、盘虬卧龙 8分)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淮南秋雨夜,。(《闻雁》)1 ),泥香带落花。(《迎燕》)2)石榴有梅树的枝干,有杨柳的叶片,而不,而不,这风度实兼备了梅柳之3 长,而舍去了梅柳之短。(《石榴》))、《池鹤》中的“?。”一句表现出诗人对仕宦生活的厌倦和无奈。4)“鹤立鸡群”和《池鹤》中的“,。”一句都是写鹤的品格与仪表在一群鸡5 里头显得很突出。 2分)。、选出说法有错的一项()(4、《紫藤萝瀑布》和《海燕》都是状物抒情的散文,都表达了作者积极向A 上的健康情怀。、《紫藤萝瀑布》是一篇构思精巧、情景交融又富有哲理的散文,题目中B“瀑布”一词,用象征手法既状写出紫藤萝盛开的壮观,又暗示生命长河的伟大。、《马说》是一篇议论文,借伯乐和千里马为喻,对在位者不能识别人C 才,反而摧残人才、埋没人才表达了强烈的愤懑之情。、茅盾的《白杨礼赞》和高尔基的《海燕》都运用了象征手法。D、请你仿照下面示例,从“棉花、帆、钉子、谷穗、牡丹、梅花、菊花、竹5 2子”等选项中任选两个,各写一句含有生活哲理的格言。(分)1 / 9 示例①根:蓬勃向上的生命,以及默默无闻的奉献,全部属于大地母亲;如果离开大地的怀抱,一切的成就,都会成为泡影。 示例②藕:无论是生活在水中,还是生活在淤泥里,都能够保持一个纯洁的灵魂。 格言①: 格言②: 6、下面是某同学写的一个作文的片断,仔细阅读后,对不通的地方、有废话的地方、有语病和错别字包括标点使用不当的地方加以修改。(2分) 早晨我们不得又被闹钟叫醒,狼吞虎咽地吃完早饭,然后冒着危险在马路上与汽车出生入死;由于上午的学习惯性和未完成的课堂作业,我们一边吃饭一边还在大话学习,讨论学习生活;傍晚回到家,吃完晚饭,又开始做家庭作业,一直做到两眼惺松而入睡。 二、阅读理解。(36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2题。(18分) 甲 马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