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剂学教案第三章
中药药剂学课件教案

中药药剂学课件教案第一章:中药药剂学概述1.1 中药药剂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1.2 中药药剂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1.3 中药药剂学的重要性和地位1.4 中药药剂学的分支和应用领域第二章:中药药剂学的基础知识2.1 中药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2 中药的采集和加工2.3 中药的有效成分和药理作用2.4 中药的配伍原则和用药注意事项第三章:中药剂型的制备与评价3.1 中药剂型的分类和特点3.2 中药剂型的制备方法和技术3.3 中药剂型的质量评价和标准3.4 中药剂型的制备实例和注意事项第四章:中药制剂的分析与检验4.1 中药制剂分析的方法和仪器4.2 中药制剂的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4.3 中药制剂的伪劣品鉴别和质量控制4.4 中药制剂的分析实例和注意事项第五章:中药药效的研究与应用5.1 中药药效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5.2 中药药效的评估和指标5.3 中药药效的研究方法和实验技术5.4 中药药效的应用实例和临床实践第六章:中药注射剂型6.1 中药注射剂型的特点和分类6.2 中药注射剂型的制备工艺和要求6.3 中药注射剂型的质量评价和标准6.4 中药注射剂型的临床应用和注意事项第七章:中药丸剂型7.1 中药丸剂型的特点和分类7.2 中药丸剂型的制备工艺和要求7.3 中药丸剂型的质量评价和标准7.4 中药丸剂型的临床应用和注意事项第八章:中药煎剂型8.1 中药煎剂型的特点和分类8.2 中药煎剂型的制备工艺和要求8.3 中药煎剂型的质量评价和标准8.4 中药煎剂型的临床应用和注意事项第九章:中药外用剂型9.1 中药外用剂型的特点和分类9.2 中药外用剂型的制备工艺和要求9.3 中药外用剂型的质量评价和标准9.4 中药外用剂型的临床应用和注意事项第十章:中药药剂学的前沿与发展10.1 中药药剂学的研究趋势和挑战10.2 中药新剂型的研发和创新10.3 中药药效评价方法的改进和现代化10.4 中药药剂学在药物研发和临床应用中的未来展望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一:中药药剂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解析:理解中药药剂学的概念是学习后续章节的基础。
(2021年整理)中药药剂学教案(第3章制药卫生)

(完整版)中药药剂学教案(第3章制药卫生)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版)中药药剂学教案(第3章制药卫生))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版)中药药剂学教案(第3章制药卫生)的全部内容。
(完整版)中药药剂学教案(第3章制药卫生)
编辑整理:张嬗雒老师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到文库,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我们任然希望 (完整版)中药药剂学教案(第3章制药卫生) 这篇文档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我们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到下面的留言区,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下载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版)中药药剂学教案(第3章制药卫生)〉这篇文档的全部内容。
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案首页
学年______2007—2008______ 学期 ____2_____ 课程名称中药药剂学题目第3章药剂卫生时数 ______5_______
上海中医药大学授课教案课程名称:中药药剂学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2007—2008年度 2 学期。
药剂学教案 第三章 灭菌与无菌制剂

课题名称
第三章灭菌制剂与无菌制剂
课次
第()次课
课时
6
课型
理论(√);实验();实习();、实务();习题课();讨论();其他()
教学目标
掌握:注射剂、输液的概念及其类别、等渗调节剂及其用量的计算方法、注射剂的灭菌方法、注射剂的制备方法。
理解:注射剂的质量要求、对注射剂容器的要求;输液的质量要求、对输液容器的要求;滴眼剂和粉针剂的质量要求。
了解输液、滴眼剂和粉针剂的制备工艺
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重点:注射剂的种类特点给药途径,质量要求等;输液的概念,类别,生产问题等;灭菌方法及有关参数;热原;渗透压调节;处方分析。
难点:渗透压计算;典型产品的处方分析。
教学基本内容与教学设计
教学进程
根据给药方式、给药部位、临床应用:
注射剂
眼用制剂
植入性制剂
一、水处理技术
药典中关于制药用水的分类
各种水的来源与质量要求:
1、原水:
2、饮用水
3、纯化水4、注射用水5、灭菌射用水原水处理技术有哪些?
1、初滤和精滤
2、电渗析法:原理电渗析原理示意图
3、反渗透法:原理反渗透法制备高纯水的工艺流程图
4、离子交换法:
什么是离子交换法?
原理是什么?
阴阳离子树脂。
离子交换法处理水的工艺?
常用的过v领器和过滤装置有什么?
常见的过滤方式:
四、渗透压调节技术
为什么要调节渗透压?
基本概念?等渗溶液
等张溶液
渗透压调节的方法?
1、冰点降低法:公式。常用药物水溶液的冰点降低值与氯化钠等渗当量表例题1、2、等渗当量法:公式。例题3、4
第三节注射剂
药剂学辅导教案散剂和颗粒剂第三章

药剂学辅导第三张散剂和颗粒剂3.1 粉体学3.1.1 粉体学的概念【熟】研究粉体的基本性质及其应用的科学。
粉体最基本的性质是粒子的大小、粒度分布与形状, 粉体的比表面积、密度、孔隙率、流动性、润湿性等。
3.1.2 研究粉体学的意义3.1.3 粉体的性质1.粒子大小和粒度分布1) 粒子大小(粒度) 是粉体最基本的性质,它对粉体的溶解性、可压性、密度、流动性等均有显著的影响。
(1)表示粒子大小的方法:【熟】定方向径、等价径、体积等价径、有效径、筛分径等。
(2)粉体粒径的测定方法:【熟】显微镜法、库尔特记数法、沉降法、筛分法等。
A .显微镜法:光镜可测定0.5 —100um级粒径,一般需测200 至500 个粒子。
B. 库尔特记数法:应用库尔特记数器,将电信号换算成粒径完成测定。
C. 沉降法:应用Stock。
方程求出粒子的粒径,适于100um以下的粒径测定。
D .筛分法:最早的方法,应用范围在45um以上。
我国工业用标准筛用“目”表示筛号,目数越大孔径越小。
2)粒度分布通过粒度分布可了解粒子的均匀性。
2.粉体的比表面积是指单位重量或体积的粉体所具有的表面积。
比表面积大,粒径小,粉体的吸附性强。
3.粉体的空隙率1)概念粉体层中空隙所占的比例。
2)分类粉体内空隙率、粉体间空隙率、总空隙率4.粉体的密度1)概念单位体积粉体的重量(质量/体积)。
2 )粉体体积的表示:(1)粉体的真体积(Vt)(2)粉体内部空隙的体积(V内)(3)粉体间空隙的体积(V间)(4)粉体的充填体积(V二Vt+V内+V间)3)密度的表示方法(1)真密度M/Vt(2)粒子密度M/ (Vt+V 内)(3)松密度(堆密度)M/V (V=Vt+V 内+V 建)同一种粉体的真密度是相同的,但松密度会有所不同,如MgO 有重质与轻质之分,前者的松密度大,后者的小。
4)粉体的密度定义的区别【熟】①真密度是粉体质量除以不包颗粒内外空隙的体积( 真体积Vt) 求得的密度,即pt=W /Vt 。
参评药剂学教案

授课内容第二章液体制剂授课方式讲课本单元或章节的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主要教学目的是:要学生掌握口服混悬剂与乳剂的概念、特点及物理稳定性。
了解混悬剂与乳剂的制备方法。
掌握混悬剂与乳剂的质量评价标准。
了解乳剂的形成理论。
授课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五节溶胶剂第六节混悬剂第七节乳剂第八节不同给药途径用液体制剂重点、难点及对学生的要求(掌握、熟悉、了解、自学)1、熟悉溶胶的构造和性质2、熟悉溶胶剂的制备方法。
3、掌握混悬剂的概念及物理稳定性4、熟悉混悬剂的稳定剂种类5、熟悉混悬剂的制备方法6、了解评定混悬剂质量的方法7、掌握乳剂的概念、分类8、掌握常用的乳化剂种类9、熟悉乳剂的形成理论10、熟悉乳剂的制备方法其稳定性11、了解乳剂的质量评定12、熟悉搽剂、涂膜剂和洗剂的概念13、了解滴鼻剂、滴耳剂和、合剂的概念主要外语词汇混悬剂(suspensions)、乳剂(emulsions)、润湿剂(wetting agents)、絮凝剂(flocculating agents)、反絮凝剂( deflocculating agents)、助悬剂(suspending agents)、泊洛沙姆(Poloxamer)、沉降体积比(sedimentation ratio)。
教学过程a)溶胶剂的构造和性质;溶胶剂的制备b)混悬剂的概念,物理稳定性及混悬剂的稳定剂c)混悬剂的制备及其质量评价方法d)乳剂的概述e)乳剂常用的乳化剂;f)乳剂的形成理论g)乳剂的稳定性和制备h)乳剂的质量标准。
i)不同给药途径用液体制剂j)液体制剂的包装和贮存辅助教学情况(多媒体课件、板书、绘图、标本、示教等)多媒体课件、板书等。
思考题1.制备混悬剂的条件是什么?2.混悬剂的物理稳定性包括哪几方面?3.写出Stoke‘s定律的公式?Stokes沉降速度定律的意义是什么?增加混悬剂动力学稳定性的方法有哪些?4. 何谓絮凝与反絮凝?何谓助悬剂,常用的助悬剂有哪些?如何评价混悬剂?5. 何谓乳剂,有种哪几种类型,乳剂的鉴别方法有那几种?常用的乳化剂有哪些?6.乳剂的物理稳定性包括那几方面?7.乳剂的制备方法有哪些?参考书药剂学,陆彬主编,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授课内容第三章注射剂灭菌制剂与无菌制剂授课方式讲课本单元或章节的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主要教学目的是:掌握灭菌制剂与无菌制剂的定义与分类;掌握灭菌与无菌技术的种类;掌握灭菌与无菌技术的种类;掌握注射剂的概念,分类;注射剂处方组分及主要附加剂;掌握等渗调节计算方法授课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节概述第二节注射剂重点、难点及对学生的要求(掌握、熟悉、了解、自学)1、掌握灭菌制剂与无菌制剂的定义与分类2、掌握灭菌与无菌技术的种类3、了解空气净化技术和冷冻干燥技术4、掌握注射剂概念、分类5、掌握注射剂处方组分及主要附加剂6、掌握等渗调节计算方法教学过程:1、介绍灭菌制剂和无菌制剂的相关概念,引出灭菌和无菌技术以及影响因素,大体介绍空气净化技术和冷冻干燥技术2、由注射剂发展趋势开始引入注射剂的概念及特点,注射剂的给药途径和质量要求以及注射剂的分类3、讲解注射剂的处方组成和注射剂的等渗和等张调节辅助教学情况(多媒体课件、板书、绘图、标本、示教等)多媒体课件、板书等思考题1.灭菌与无菌技术的种类有哪些?2.注射剂由哪些主要成分?3.注射剂的一般质量标准有哪些?4.什么叫等张等渗溶液,什么叫等张溶液,如何计算。
(完整)药剂学教案

教案
课程:药剂学授课班级:2004级任课教师:何文
教案
课程:药剂学授课班级:2004级任课教师:王军
教案
课程:药剂学授课班级:2004级任课教师:王军
教案
课程:药剂学授课班级:2004级任课教师:何文
教案
课程:药剂学授课班级:2004级任课教师:何文
教案
课程:药剂学授课班级:2004级任课教师:郭咸希
教案
课程:药剂学授课班级:2004级任课教师:郭咸希
教案
课程:药剂学授课班级:2004级任课教师:郭咸希
教案
课程:药剂学授课班级:2004级任课教师:郭咸希
教案
课程:药剂学授课班级:2004级任课教师:郭咸希
教案
课程:药剂学授课班级:2004级任课教师:何文
教案
课程:药剂学授课班级:2004级任课教师:郭咸希
教案
课程:药剂学授课班级:2004级任课教师:何文
教案
课程:药剂学授课班级:2004级任课教师:何文
教案
课程:药剂学授课班级:2004级任课教师:何文
教案
课程:药剂学授课班级:2004级任课教师:何文。
药剂学课程教案

药剂学课程教案开课学院:药学院学生班级:2002级学生人数:68学分:4总学时:152讲课学时:72实验学时:80考核方式:考试任课教师:**山东大学授课教案课程名称药剂学本次授课内容第一章绪论授课教师姓名张娜职称教授授课对象药学2002级本科生授课时数2h 选用教材名称及版本崔福德主编:药剂学(第5版),人民卫生出版社;授课方式(讲课实验实习设计)讲课本单元或章节的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主要教学目的是:从基本概念、常用术语、质量标准的拟定及实施等方面,要学生对药剂学这门课程有个全面的了解。
授课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节药剂学的概念与任务第二节药剂学的分支学科第三节药物剂型与DDS (1h)第四节辅料在药物制剂中的应用第五节药典与药品标准第六节GMP、GLP与GCP 第七节药剂学的沿革和发展(1h)重点、难点及对学生的要求(掌握、熟悉、了解、自学)1、掌握药剂学的概念及相关术语(制剂、剂型、制剂学和调剂学)2、熟悉药剂学的任务及其分支学科(工业药剂学、物理药剂学、药用高分子材料学和生物药剂学)3、熟悉生物药剂学剂学、药物动力学、临床药剂学的概念、研究范围及与药剂学之间的关系。
4、掌握药物剂型的重要性和分类5、熟悉药物的传递系统(DDS)的概念6、熟悉DDS的研究进展7、了解药物辅料的应用及制剂中的作用8、掌握中国药典的概况、特点及沿革9、熟悉药品标准;了解国外药典的概况及发展10、熟悉处方的概念及分类11、了解处方药与非处方药12、掌握GMP、GLP与GCP的概念13、熟悉GMP的规范14、了解国内外药剂学的发展主要外语词汇pharmaceutics、science of preparation、science of prescription、drug preparations、industrial pharmacy、physical pharmacy、biopharmaceutics、pharmacokinetics、polymers science in pharmaceutics、clinical pharmaceutics、药典(Pharmacopoeia)、药品食品监督管理局(state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SFDA)、GMP是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GLP是Good Laboratory Practice、GCP是Good clinical教学过程:通过药剂学基本概念的讲解,让同学初步认识到药剂学对药剂工作者的重要性。
中药药剂学教案

1 人参,珍珠,冰片,麝香,朱砂的粉碎
2 乳香,没药
3 动物药,皮类,种仁类
提 问
判断:粉碎过程中机械能完全转变成表面能达到粉碎目的.
3.小结(时间)1~2分
粉碎与筛析是中药药物制剂中最基本的一项操作,很多剂型的制备都将涉及此项操作,如散剂,片剂,胶囊剂,颗粒剂,丸剂,混悬型液体等剂型.重点掌握几种粉碎方法及各自适用范围.
水飞法,加液研磨法
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
教具
教学进程
1.导言(时间) 3~5分
中药药剂学研究的对象中药材,来自与自然界,不可能直接调配药剂,因此必须进行适当加工,而粉碎与筛析就是基本的原料处理方法,也是一项基本的药剂制备的基本操作
复习提问
板书设计
第四章粉碎与筛析
第一节概述-粉碎
一定义与目的
1定义
2目的
3对粉碎度的要求
第二节筛析
一筛析的目的
1定义
2目的
二药筛的种类与规格
1分类
2规格
三过筛与离析的器械
四过筛原则
第三节微粉学基础知识
课题第五章散剂
第一节概述第二节散剂的制法
教学目的
掌握散剂的一般制备方法,以及含毒性药散,共熔散,含液体散,眼用散等的制备原则和方法;等量递增,打底套色的混合原则,熟悉散剂的含义,特点,分类,质量要求及检查法.
9.元代-蒸馏酒
10.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
2.讲授(时间) 95分
课题内容
中药药剂学的发展
药物剂型的分类
中药药剂工作的依据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与药品安全试验规范
掌握要点
药物剂型的分类
中药药剂工作的依据—药典,部颁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浸出药剂也含有一定量高分子物质、黏液汁、多糖、酶类等无效杂质,在贮存过程中,常因胶体陈化,或因酶的作用致使有效成分发生分解,而产生沉淀或变质等,影响外观和药效。
1、常温下浸渍多在14天以上;
2、热浸渍(40~60℃)时间可缩短,一般为3~7天;
3、多次浸渍法(即重浸渍法)。
浸渍法适宜于带黏性的药材、无组织结构的药材、新鲜及易于膨胀的药材的浸取,尤其适用于有效成分遇热易挥发或易破坏的药材。
第二节浸出原理
一、浸出过程
(一)浸润与渗透阶段
(二)解吸附与溶解阶段
(三)扩散阶段
(四)置换阶段
二、影响浸出的主要因素
(一)药材性质
1、药材粒度
2、药材成分
(二)浸出溶剂
1、用量
2、溶剂的PH
(三)浸出工艺条件
1、浸出温度
2、浸出时间、
3、浸出压力
4、浓度梯度
5、其他
[评价矫正]
1、浸出药剂的含义是什么?
1、水性浸出药剂
指在一定加热条件下,药材用水浸出而制成一类药剂,如汤剂、中药合剂等。
2、醇性浸出药剂
指在一定条件下,药材用适当浓度的乙醇或酒浸提制成的制剂,如酊剂、酒剂、流浸膏剂等。
3、含糖浸出药剂
一般系指在水浸出药剂的基础上,经浓缩等处理后,加入适量蔗糖(蜂蜜)或其它辅料制成,如煎膏剂(膏滋)、颗粒剂等。
2.了解药材原材料的预处理。
重难点:
★重点:常用浸出方法概念、操作与适用范围。
▲难点:常用浸出方法操作。
课后记:
任课老师:邱妍川年月日教研室主任:年月日
教学内容及方法
备注[提问]Βιβλιοθήκη 1、浸出药剂的含义是什么?
2、浸出药剂有哪些类型?
3、浸出药剂有哪些特点?
[展示目标]
1.掌握常用浸出方法概念、操作与适用范围。
3、浸出药剂有哪些特点?
[布置作业]
看书复习本节内容。
开题展示
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教案(首页)
课程:药剂学
单元(章)
第三章浸出制剂(二)
课题:§3浸出药剂的制备
学时
2
教学资源:教材:《药剂学》张琦岩主编
教学类型:讲授
专业班次
08gz4
授课日期
知识与能力要求:
学习要求:1.掌握常用浸出方法概念、操作与适用范围。
举例:以阿片为原料制成的阿片酊中含有多种生物碱,具有镇痛和止泻功能,但从阿片粉中提出的吗啡虽有强烈的镇痛作用,却无明显的止泻功效。
2.浸出药剂药效比较缓和持久,毒性较低。
例如莨菪浸膏中的东莨菪内酯,可提高莨菪碱对肠黏膜组织的亲和性,促进其吸收,延长莨菪碱在肠管中的停留时间,使莨菪浸膏具有作用缓和、持久、毒性低特点。
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教案(首页)
课程:药剂学
单元(章)
第三章浸出制剂(一)
课题:§1概述§2浸出原理
学时
2
教学资源:教材:《药剂学》张琦岩主编
教学类型:讲授
专业班次
08gz2,3
授课日期
知识与能力要求:
学习要求:1.掌握浸出药剂的概念,了解浸出药剂的发展。
2.掌握浸出药剂的类型、浸出药剂的特点。
3.熟悉影响浸出的因素
二、浸出药剂的溶剂与浸出辅助剂
浸出溶剂系指用于浸出药材中可溶性成分的液体。浸出后所得到的液体叫浸出液。浸出后的残留物叫药渣。
为保证浸出药剂的质量,浸出溶剂应达到以下要求:①应能最大限度的溶解和浸出有效成分,而尽量避免浸出无效成分或有害物质;②本身无药理作用;③不与药材中有效成分发生不应有的化学反应,不影响含量测定;④经济、易得、使用安全等。
[引导达标]
同学们,你们吃过中药吗?熬过中药吗?你们家里面泡有药酒吗?其实这些看起来很简单的药物应用方式,就是我们要学习的浸出药剂。
第三章浸出药剂
第一节概述
一、浸出药剂的概念与特点
(一)概念
浸出药剂系指用适当的溶剂和方法,从药材中浸出有效成分所制成的供内服或外用的药物制剂。
(二)浸出药剂的类型
浸出药剂因溶剂、浸出方法和制成剂型不同,可分为以下四类
2.了解药材原材料的预处理。
[引导达标]
上次课我们学习了浸出药剂的概念、特点和浸出原理,今天我们要学习浸出药剂的制备方法。
第三章浸出药剂
第三节浸出药剂的制备
一、药材原材料的预处理
(一)药材品质检验
(二)药材的粉碎:粒度是影响浸出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药材的炮制
★二、常用浸出方法
(一)煎煮法
煎煮法系将药材加水煎煮去渣取汁的方法。
4.了解浸出过程。
重难点:
★重点:浸出药剂的类型、特点。
▲难点:浸出药剂的特点。
课后记:
任课老师:刘葵年月日教研室主任:年月日
教学内容及方法
备注
[提问]
1、增溶的含义是什么?
2、影响增溶作用的因素有哪些?
[展示目标]
1.掌握浸出药剂的概念,了解浸出药剂的发展。
2.掌握浸出药剂的类型、浸出药剂的特点。
4、精制浸出药剂
指用适当溶剂浸出后,浸出液经过适当精制处理而制成的药剂,如中药注射剂、片剂、滴丸剂等。
(三)浸出药剂的特点
浸出药剂组成比较复杂,成品除含有效成分、辅助成分外,往往还含有一定量的无效成分或有害物质。一般具有以下特点:
1.浸出药剂具有药材所含各种成分的综合作用,有利于发挥药材成分的多效性。
(二)浸渍法
浸渍法是将药材用适当的溶剂在常温或温热条件下浸泡,使其所含有效成分浸出的一种方法。其操作如下:取适当粉碎的药材,置于有盖容器中,加入溶剂适量密盖,搅拌或振摇,浸渍3~5天,倾取上清液,再加溶剂适量,依法浸渍至有效成分充分浸出,合并浸出液,加溶剂至规定量后,静置24小时,滤过,即得。
根据药材性质不同,可采用:
其一般操作如下:原则“沸前武火,沸后文火”
取规定的药材,适当粉碎成粗粉,置适宜煎煮器中,加适量水使浸没药材,浸泡适宜时间后加热至沸,保持微沸一定时间,分离煎出液,药渣依次煎2~3次,收集各煎出液,滤过后,低温浓缩至规定浓度,再制成规定的制剂。
煎煮法适用于有效成分能溶于水,且对湿、热均稳定的药材。
缺点:杂质较多;易霉变、腐败;不耐热及挥发性成分在煎煮过程中易被破坏或挥发而损失
常用的浸出溶剂按其极性不同可分为:极性浸出溶剂(如水),半极性浸出溶剂(如乙醇、丙酮等)和非极性浸出溶剂(如乙醚、氯仿、石油醚等)。此外常在浸出溶剂中加入浸出辅助剂(如酸、碱、甘油、表面活性剂等)以增加浸出效能和浸出成分的溶解度及制品的稳定性,并能除去或减少某些杂质。浸出溶剂以及浸出辅助剂的理化特性与适用范围在《天然药物化学》中介绍,这里不再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