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提取物

桂枝提取物
桂枝提取物

桂枝提取物

西安金绿生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产品名称-KinGreen]: 桂枝提取物

[英文名称-KinGreen]: Cassia Twig Extract

[拉丁名称-KinGreen]: Ramulus Cinnamomi

[原料别名-KinGreen]: 桂枝又名玉桂、牡桂、菌桂、筒桂[产品来源-KinGreen]: 桂枝提取物来源为樟科植物肉桂Cinnamomum cassia Presl的干燥嫩枝。

[原料形态-KinGreen]: 常绿乔木,芳香,树皮灰褐色;枝条被灰黄色短柔毛。叶互生或近对生,叶柄长1.2~2厘米,被黄色短绒毛;叶片长椭圆形,或近披针形,长8~34厘米,宽1~9.5厘米,先端尖或短渐尖,基部楔形,边缘内卷,上面绿色,有光泽,无毛,下面淡绿色,疏被黄色短绒毛.离其三出脉,横脉波状,近平行,革质。圆锥花序腋生或近顶生,长8~16厘米,被黄色绒毛,花序分枝末端具3朵花作聚伞状排列。花两性,长约4.5毫米,白色;花梗长3~

6毫米,被黄褐色短绒毛,花被筒倒锥形,长约2毫米,花被裂片卵状,长约2.5毫米,宽约1.5毫米,先端钝或锐尖;能育雄蕊9,花丝被柔毛,第1、2轮雄蕊长约2.5毫米,花药卵状长圆形,长约0.9毫米,4室,上2室较小,内向瓣

裂,花丝长约1.4毫米,第3轮雄蕊长约2.7毫米,花药卵状长圆形,4室,上2室较小,外侧向瓣裂,下2室外向瓣裂;退化雄蕊3,箭头状,连柄长约2毫米,柄被柔毛;子房卵球形,长约1.7毫米,无毛,花柱与子房等长,柱头小,不明显。果实椭圆形,长约1厘米,宽约8毫米,显紫色,无毛,果托浅杯状,长4毫米,顶端直径达7毫米,有时略齿裂。花期6~8月,果期10~12月。

[原料分布-KinGreen]: 生于常绿阔叶林中,但多为栽培。在福建、台湾、广东、广西、云南等地的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均有栽培,其中尤以广西栽培为多,大多为人工纯林.

[ Product—Brand ]: 西安金绿-Xi’an KinGreen

[化学成分-KinGreen]: 桂枝提取物含桂皮醛,桂皮醇乙酸脂,苯甲醛,香豆素,β-榄香烯等;有机酸类:桂皮酸,原儿茶酸,长链脂肪酸等;其它:β-谷甾醇等。

[供应厂家-KinGreen]: 西安金绿生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生产流程-KinGreen]: 选材,煎煮、渗漉、回流、蒸馏、沉淀、静置、过滤、浓缩、干燥等过程。

[药理作用-KinGreen]: 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a. 镇静作用:桂皮醛250~500mg/kg灌胃对小鼠有明显的镇静作用,表现为自发活动减少, 对抗甲基丙胺所产生的过多活动、转棒试验产生的运动失调及延长环己巴比妥钠的麻醉时间等.

b. 镇痛作用: 实验表明:桂枝镇痛作用较弱.小

鼠鼠尾加压刺激法表明: 桂皮醛无明显的镇痛作用,但对腹腔注射醋酸所致扭体反应, 则有轻度的抑制作用.桂枝的醇提取物和水提取物对小鼠醋酸扭体反应有抑制作用,对小鼠夹尾和烫尾所致疼痛无抑制作用.

c. 解热作用:桂枝煎剂、肉桂酸或肉桂酸钠, 对小鼠正常体温以及用伤寒、副伤寒疫苗所致发热兔,均有降温、解热作用.麻黄配桂枝对大鼠足跖部汗腺分泌有兴奋作用, 因此,麻桂煎剂发汗作用可能与中枢有关.

d. 抗惊厥作用: 桂皮醛500mg/kg给小鼠腹腔注射, 可延缓士的宁引起的强直性惊厥及死亡时间,可减少烟碱引起的强直性惊厥及死亡的发生率.对戊四氮引起的惊厥则无效.2. 抗菌作用桂枝醇提取物在体外能抑制大肠杆菌、枯草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 有效浓度为25mg/ml 或以下;对白色葡萄球菌、志贺痢疾杆菌、伤寒和副伤寒甲杆菌、肺炎球菌、产气杆菌、变形杆菌、炭疽杆菌、肠炎沙门菌、霍乱弧菌等亦有抑制作用(平板挖洞法).桂枝煎剂对常见致病性皮肤真菌也有较强抑制作用.

3. 抗病毒作用用人胚肾原代单层上皮细胞组织培养,桂枝煎剂(1:20)对流感亚洲甲型京科68-1株和孤儿病毒(ECHO11)有抑制作用.在鸡胚上, 对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以70%醇浸剂作用较好.

4. 利尿作用用含桂枝的五苓散0.25g/kg给麻醉犬静脉注

射, 可使犬尿量明显增加,单用桂枝静注(0.029g/kg)利尿作用比其他四药单用显著, 故认为桂枝是五苓散中主要利尿成分之一,其作用方式可能似汞撒利.

5. 抗炎作用和对免疫系统的影响采用正交设计法对桂枝汤组方分析发现, 在抑制炎性肿胀上,致炎后1小时, 桂枝汤的单味药中,以桂枝的作用最强, 芍药同桂枝有协同作用.桂枝的挥发油部分由呼吸系统排出,对呼吸道炎症有消炎作用.据实验报告桂枝成分桂皮醛有组胺释放作用, 在给药20~60分钟内可引起皮肤荨麻疹.桂皮醛可引起兔的白细胞增加.在肾炎研究中,桂枝浸膏对嗜异性抗体反应显示出抑制补体活性作用, 被认为有较强的抗过敏反应.

6. 其他作用桂枝能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但桂枝对血管的作用可因作用部位不同而异, 并与配伍药物有关;桂皮油被吸收后,经肺排泄, 可稀释其分泌液的黏稠度,出现祛痰、止咳作用;适量桂枝有芳香健胃作用, 桂皮醛能使肠胃蠕动亢进,排除肠中腐败之气体, 而不致引起下痢;桂皮醛有抗肿瘤作用,50μg/ml 给小鼠注射, 对SV40 病毒引起的肿瘤的抑制率为100%.

[产品配伍-KinGreen]:1.用于风寒感冒。本品辛甘温煦,甘温通阳扶卫,故有助卫实表,发汗解肌,外散风寒之功。如治风寒表实无汗者,常配麻黄同用,以开宣肺气,发散风寒,如麻黄汤,若治表虚有汗者,当与白芍同用,以调和营

卫,发汗解肌,如桂枝汤。

2.用于寒凝血滞诸痛证。本品有温通经脉,散寒止痛之效。如胸阳不振,心脉瘀阻,胸痹心痛,常与枳实、白同用,如枳实白桂枝汤;若中焦虚寒,脘腹冷痛,每与白芍、饴糖同用,如小建中汤;若血寒瘀阻,经闭腹痛,多与当归、吴茱萸同用,如温经汤,若风寒湿痹,肩臂疼痛,可与附子同用,如桂枝附子汤。

3.用于痰饮、蓄水证。本品甘温,助阳化气,以行水湿痰饮之邪。如脾阳不运,痰饮眩悸者,常与茯苓、白术同用,如苓桂术甘汤;若膀胱气化不行,水肿小便不利者,每与猪苓、泽泻等同用,如五苓散。

4.用于心悸。本品辛甘性温,能温心阳,通血脉,止悸动。如心阳不振,不能直通血脉,见心悸动、脉结代者,每与甘草、党参、麦冬同用,如炙甘草汤。此外,若阴寒内盛,引动下焦冲气,上凌心胸所致奔豚者,常重用本品,如桂枝加桂汤。

[名家论述-KinGreen]:1.《用药心法》:桂枝气味俱轻,故能上行发散于表。

2. 王好古:或问《本草》言桂能止烦出汗,而张仲景治伤寒有当发汗,凡数处,皆用桂枝汤;又云,无汗不得服桂枝,汗家不得重发汗,若用桂枝是重发其汗,汗多者用桂枝甘草

汤,此又用桂枝闭汗也。一药二用,与《本草》之义相通否乎?曰,《本草》言桂辛甘大热,能宣导百药,通血脉,止烦出汗,是调其血而汗自出也。仲景云,太阳中风,阴弱者汗自出,卫实营虚故发热汗出。又云,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此为营弱卫强。阴虚阳必凑之,故皆用桂枝发其汗。此乃调其营气,则卫气自和,风邪无所容,遂自汗而解,非桂枝能开腠理,发出其汗也。汗多用桂枝者,以之调和营卫,则邪从汗出而汗自止,非桂枝能闭汗孔也。昧者不知出汗、闭汗之意,遇伤寒无汗者亦用桂枝,误之甚矣。桂枝汤下发汗字,当认作出字,汗自然发出,非若麻黄能开腠理发出其汗也。其治虚汗,亦当逆察其意可也。

3.《本草衍义补遗》:仲景治表用桂枝,非表有虚以桂补之;卫有风邪,故病自汗,以桂枝发其邪,卫和则表密汗自止,非桂枝能收汗而治之。

4.《纲目》:麻黄遍彻皮毛,故专于发汗而寒邪散,肺主皮毛,辛走肺也。桂枝透达营卫,故能解肌而风邪去,脾主营,肺主卫,甘走脾,辛走肺也。

5.《本草汇言》:桂枝,散风寒,逐表邪,发邪汗,止咳嗽,去肢节间风痛之药也。气味虽不离乎辛热,但体属枝条,仅可发散皮毛肌腠之间,游行臂膝肢节之处。

6.《本草述》:桂枝与薄桂,虽皆属细枝条,但薄桂尤其皮之薄者,故和营之力似不及枝也。又肉桂治奔豚而桂枝亦用之

者,以奔豚属肾气,肾气出之膀胱,桂枝入足太阳故也。世医不悟桂枝实表之精义,似以此味能补卫而密腠理。若然,何以不用参、芪耶?盖四时之风,因于四时之气,冬月寒风伤卫,卫为寒风所并,则不为营气之并而与之和,故汗出也。唯桂枝辛甘能散肌表寒风,又通血脉,故合于白芍,由卫之固以达营,使其相和而肌解汗止也。

7.《本经逢原》:麻黄外发而祛寒,遍彻皮毛,故专于发汗;桂枝上行而散表,透达营卫,故能解肌。世俗以伤寒无汗不得用桂枝者,非也。桂枝辛甘发散为阳,寒伤营血,亦不可少之药。麻黄汤、葛根汤未尝缺此.但不可用桂枝汤,以中有芍药酸寒,收敛表腠为禁耳。

8.《长沙药解》:桂枝,入肝家而行血分,定经络而达荣郁。善解风邪,最调木气。升清阳之脱陷,降浊阴之冲逆,舒筋脉之急挛,利关节之壅阻。入肝胆而散遏抑,极止痛楚,通经络而开痹涩,甚去湿寒。能止奔豚,更安惊悸。

9.《本经疏证》:凡药须究其体用,桂枝能利关节,温经通脉,此其体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味厚则泄,气厚则发热,辛以散结,甘可补虚。故能调和腠理,下气散逆,止痛除烦,此其用也。盖其用之之道有六:曰和营,曰通阳,曰利水,曰下气,曰行痰,曰补中。其功之最大,施之最广,无如桂枝汤,则和营其首功也。

[保存方法-KinGreen]: 通风干燥,阴凉,避强光。

[产品包装-KinGreen]: 1KG/灭菌铝箔袋;25KG/纸板桶;西安金绿生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可根据客户要求对产品具体包装。

[有效期限-KinGreen]: 24个月

卢崇汉老师讲稿 2

卢崇汉老师第四届扶阳论坛暨首届国际扶阳论坛讲稿 2 从卢氏来讲,我从事中医几十年,虽然从郑钦安到我祖父,到我大伯父。卢铸之,卢永定,他们没有明确提出桂枝法,四逆法。但是七十年代初,通过整理家里的病案,就发现了,在临床对疾病的处理,可以说无论什么疾病,到我们手上都是采取这样的方法治疗。 首先看起来用了桂枝汤的加减,但又不完全是。最后,看起来用了四逆汤的加减,但又不完全是。1973年,我在南京做一个学术讲座,我将这个扶阳的思想在江南的应用。当时还没有深刻的认识一些问题。那时我接近三十岁了。所以到后来,我一步步地认识到,我提出了卢氏的桂枝法。桂枝汤有:桂枝,白芍,生姜,大枣,炙甘草。桂枝法呢,我开了一千条桂枝法的方子,都有哪些?有桂枝,有苍术,或者白术,有陈皮,法半夏,茯苓,生姜,炙甘草,在一千个方子里面都是这样,并且涉及的病种相当多,不但是外感病,也有不是外感病。当然,在这些方子里面,还有其他的一些药物,这样根据临证处方。 在中医药大学的时候,我就讲,一个中医,你现在是中医学生,以后要当中医大夫,如果你能够把张仲景的桂枝汤用活了,你就能够解决临床遇到的百分之七十以上,同学们不太相信,确实是,如果,你能够理解好桂枝汤,桂枝汤的机理,各家说法太多了。桂枝汤变成桂枝法就更加灵活了。 我就是在研究了伤寒论、金匮要略的桂枝汤的变化的基础上,

用桂枝汤的变化,仲景不外乎就是20多个方。那么用桂枝的,包括肉桂,仲景三百多个方子里面有70多个,但是还不是很广泛,如果你用桂枝汤,你可以演变出几千个方出来。我打比方,就像买彩票,虽然只有20多个,30多个号码,但是,可以有好多的排列。桂枝法中,如果有些药物不该选用,你选了,就是败了。桂枝法,这个有一定的难度,当然,通过努力可以达到很好的境界,对桂枝法的应用,例子很难举,因为变化太灵活了,它可以是为某一个人定做的,别人就绝对不能吃。但就这几味药物,你大胆的用了,会比你没有使用它之前效果好得多。 我们谈四逆法,这个四逆法是我们天天在用的一个法,它可以是一,附片,炙甘草,生姜,可以是,二,附片,白术,砂仁,生姜,炙甘草,可以是,三,附片,苍术,益智仁,仙灵脾,砂仁,炙甘草,姜,它都有,附片,姜,炙甘草,对于四逆法有这样的认识。 七十年代初,我积累了三年的病例,通过三年的病例,一个方,一个方地找,附片,炙甘草,生姜,后头百分之九十以上就这些药物,这就有了共性了,所以我当时提出,当时大伯父卢永定也在,卢氏有很多法,但实际上都是四逆法的基础上得来的,如果没有这三个,就没有四逆法的存在。当时大伯父认可我的说法,我们看了那么多的病,我们具备了几十年的治疗经验,从三十年代到五十年代,病例已经很齐全了。都是这样治疗的,虽然除了姜桂附,还有其他的药物。 六七年前,我讲过,我把1992年看病的资料做分析,总共用了多少桂枝,多少附片,多少姜。我对四逆法有很多研究,还在中医

桂枝茯苓胶囊治疗乳腺增生的临床观察

桂枝茯苓胶囊治疗乳腺增生的临床观察 目的评价桂枝茯苓胶囊治疗乳腺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80例患有乳腺增生女性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茯苓桂枝胶囊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乳块消胶囊进行治疗,6个月后以疼痛程度和肿块缩小程度为指标对疗效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治愈患者多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中显效患者人数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中治疗无效患者人数明显高于观察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大于92%,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将茯苓桂枝胶囊应用于乳腺增生治疗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關键词:茯苓桂枝胶囊;乳腺增生;临床疗效 乳腺增生是女性多发疾病,多见于中年妇女,同时随着环境和饮食影响,目前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同时开始呈现低龄化。主要症状表现为不同程度出现乳房肿块,有疼痛和异物感,会随月经周期疼痛发生变化。若不及时治疗容易引发乳腺癌,给患者和家属造成严重的经济和心理负担。本研究应用桂枝茯苓胶囊对患有乳腺增生的妇女进行治疗并观察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就诊的乳腺增生女性患者80例,年龄22~48周岁,平均年龄(31.34±4.7)周岁。病程4~25个月,平均病程(9.22±3.1)个月;单侧增生42例,双侧38例,已婚患者57例,未婚患者23例,主要临床症状为乳房出现与月经无关的胀痛,隐痛或钝痛,肩部,背部和腋下有牵引痛,严重者影响手臂活动。乳房有乳块,呈团块或结节状,大小不一,并通过乳房钼钯检查,核磁共振等手段进行最终确诊。进行病例筛选时,患有子宫,卵巢等相关疾病的患者不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患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治疗组采用桂枝茯苓胶囊(江苏康缘药业生产,批号需要客户自己填写),3次/d,3粒/次,饭后温水送服,若经期出血量大暂停服药,经期过后恢复治疗。对照组选用乳块消胶囊(安康正大制药生产,批号需要客户自己填写)。3次/d,4粒/次,饭后温水送服。两组患者均治疗6个月,并评定6个月后疗效情况。治疗期间患者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饮食并保持情绪平稳,保证充分休息。 1.3 疗效评定根据中国中医药学外科学会乳腺病专题组制定的疗效标准1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进行评定,具体标准为:治愈:肿块消失,疼痛缓解;显效:肿块缩小1/2以上,疼痛缓解;有效:肿块缩小不足1/2,疼痛减轻;无效:肿块无所小,疼痛未减轻。各组总有效率定义为治愈,显效,有效患者人数之和占每组患者总人数的比例。 1.4 统计学分析研究所得数据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治疗前

浅谈中药地黄(家种、野生、采收、鲜品、生品、炮制品、近似种)

浅谈中药地黄(家种、野生、采收、鲜品、生品、炮制品、 近似种) 原始药终中药图文标准查询关注温馨提示本文已超链 接至地黄图文中,公众号搜索地黄,随时查询! 采地黄者作者:白居易(唐)麦死春不雨, 禾损秋早霜。岁晏无口食,田中采地黄。采之将何用,持以易餱粮。凌晨荷锄去,薄暮不盈筐。携来朱门家,卖与白面郎。与君啖肥马,可使照地光。愿易马残粟,救此苦饥肠。这首诗创作于公元813年。诗人在下邽(今陕西渭南县内)渭村见到农民遭到春旱秋霜之灾后,入冬就断了口粮,而富贵人家却用粮食喂马,为此深有感触,于是以采地黄者的遭遇为题材,写下了这首同情贫民疾苦的诗歌。 人工种植的地黄说到地黄,几乎用过中药的人没有不认识的,这是最传统的中药之一,地黄也是我们身边最常见到的药用植物了。无论道旁路边,荒郊土坡,都可以看到,而不像人参、当归、黄芪那样,只闻其名,却难在身边可以看到原植物。地黄却朴实低调的默默的生活在我们身边。 地黄栽培品,叶片较硕大,较大的叶面积系数,保持光合产物的合成,助于促进块根的发育和膨大 地黄用药历史悠久,最早《神农本草经》便有用药的记载和收录。野生地黄虽然可以随处可见,但人工栽培可追溯到

1000多年前,“大宜肥壤,虚地则根大而多汁。”可见当时就有块根膨大的类型。野生地黄经过长期的栽培选育,才有了现在几十种的地黄优良品种。比如现在的优良品种“8525”.及“北京1号”等,为现主栽品种。 偶见的栽培品开花 栽培地黄像多种药材种植一样,生长期间,一般都会摘除花蕾,因为抽薹开花会消耗养分,因此打掉花蕾,以确保根茎正常生长发育,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对于植物开花是否对内源性激素,及药用干物质种类是否影响,也无研究。 地黄全株 地黄种植相对去其他中药品种,较为简单,周期短,回笼资金也快,又是大宗药材,使用量大。较受种植欢迎。地黄虽说是多年生植物,但在生产上生长周期很短。一般在每年的4月上旬至5月上旬种。10月上旬(寒露)便可收挖,只有5、6个月---150天左右。生产上多以根茎繁殖,生产上称’栽子’。在栽前,将’栽子’去头斩尾,取其中间段。然后截成3-6厘米长的小段,每段要留二至三个芽眼,切口沾以草木灰(杀菌,作肥),下种即可。 农民在田间收获地黄 虽说河南地黄种植历史悠久,并且自古以来河南怀庆府就形成怀地黄道地产区。但由于该品不能重茬,所以产地分布较广,但主要还是集中在河南、山西两地。但就目前来说,山

桂枝汤的功效与作用

xx 功效与作用 xx 的配方: 桂枝(去皮)三钱,芍药三钱,生姜三钱,大枣(切)十二枚(3枚),甘草二钱(炙),桂枝汤的功效是解肌发表,调和营卫,桂枝汤方歌: 桂枝汤治太阳风,芍药甘草姜枣同,解肌发表调营卫,表虚有汗此为攻。 xx xx 分类: 解表剂-xx 表 组成: 桂枝(去皮)三钱(9克)、芍药三钱(9克)、生姜(9克)三钱、大枣(切)十二枚(3 枚)、甘草二钱(炙,6 克) 方歌: 药枝枣xx(方剂速记法) 想象: 要支走蒋干;芍药、桂枝、大枣、生姜、甘草 方歌: 桂枝汤治太阳风,芍药甘草姜枣同,解肌发表调营卫,表虚有汗此为攻。 功效: 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出处: 伤寒论》xx 主治:

外感风寒表虚证。头痛发热,汗出恶风,鼻鸣干呕,苔白不渴,脉浮缓或浮弱者。本方不单可用于外感风寒的表虚证,对病后、产后、体弱而致营卫不和。证见时发热自汗出,兼有微恶风寒等,都可酌情使用。(本方常用于感冒、流行性感冒、原因不明的低热、产后及病后的低热、妊娠呕吐、多形红斑、冻疮、荨(qian)麻疹等属营卫不和者。) 用法: 水煎服。本方服法也极为讲究,首先是药煎成取汁,“适寒温”服,“服已须臾,啜热稀粥”,借水谷之精气,充养中焦,不但易为酿汗,更可使外邪速去而不致复感。(去渣温服,服后少停一二分钟,饮热稀粥一碗,以助药力。)同时稳覆令一时许,”即是避风助汗之意。待其遍身漐漐(zhe),微似有汗者,”是肺胃之气已合,津液得通,营卫和谐,腠理复固,所以说“益佳”。(服后用被子温覆取汗。以遍体湿润为度。不可如水淋漓,恐汗出过多,不但病不能除,且容易重感风寒。)至于服后汗出病瘥,停后服;不效,再服,“乃服至二、三剂”;。(若一服病已愈,不必再服。如不愈,仍可照前法服之.此药必须早午晚连续服用,时间不可拉长。每服一次,必须检查病情有无变化,最要紧的是必须注意口渴与不渴,或喜冷性饮食与否。如果有口渴,或喜冷现象,可以马上把药停止,或配合石膏一类的寒性药品,以免误犯阳盛之戒。如病情没有变化,可以继续服用,虽二三剂也可。)以及禁食生冷粘腻,酒肉臭恶等,尤其是“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是服解表剂后应该注意的通则。(除此以外,注意避风,饮食方面可吃些有营养的流动性食物。忌食生冷、油腻、酒肉、五辛、臭恶等不易消化或带刺激性的食物,以免影响疗效。) 表实无汗,或表寒里热,不汗出而烦躁,以及温病初起,见发热口渴,咽痛脉数时,皆不宜使用。(凡外感风寒表实无汗者禁用。服药期间禁食生冷、粘腻、酒肉、臭恶等物。) xx 方歌: (一)桂枝汤治太阳风,芍药甘草姜枣同,解肌发表调营卫,表虚自汗正宜用。 (二)桂枝汤方治中风,发热汗出又恶风,芍姜草枣啜热粥,调和营卫建奇功。

刘力红老师治疗重症的一则医案

刘力红老师治疗重症的一则医案 莫某,女,87岁,有骨质增生病史,腰痛十余年,一直服用中西药治疗。病家于08年五月开始出现咳嗽,身体消瘦。于7月25日,于西医诊断为肺结核,8月7日入某医院住院治疗,9月4日拍片检查,发现左肺大面积发白,左肺功能丧失,疑为肺癌。病家于9月18号、21号、27 号三次收到病危通知单,诊断为:肺结核、肺炎、急性心衰、肺癌待排。21日出现呼吸急促,神智模糊。27日出现不明原因腹泻。医嘱以可能需要安排后事。病家于9月27日下午出院。卧床在家,保守治疗。 病家于06年时一直在刘力红老师处就诊,诸证平稳。于今岁7月25日发现结核又于师处就诊,症见咳嗽,痰粘,难咳,背痛、神疲。舌淡暗苔白,左脉偏大。处方紫菀15克,生白术15克,云苓15克,陈皮15克,法夏20克,浙贝15克,桔梗15克,生姜30克,炙甘草5克,制附片75克,(先煎两小时)五剂。之后采用西医治疗,未来就诊。

9月14日又诊,其后一直在刘力红老师处诊治,刘师出差期间,于唐农院长处,刘师之学生黄靖处调治。刻下病人未至,家属代诉病情,咳嗽,痰少,偶发热,纳不佳,呕吐,下利,舌脉未察,处以方一:桂枝15克,生苍术15克,白芷15克,陈皮15克,法夏20克,云苓15克,南山楂20克,小茴香20克,生姜30克,炙甘草6克,广藿香15克,三剂,先服。方二:制附片75克,(先煎两小时)生白术15克,干姜30克,生姜30克,党参30克,桂枝15克,炙甘草10克,三剂 9月27日二诊,家属代诉仍咳,痰粘而少,难咳,纳少,胃脘时痛,下利溏薄,日八九次,低热,神疲倦怠,舌脉未察,处以制附片90克,(先煎两小时)生白术15克,干姜80克,砂仁15克,高丽参15克,油桂15克,云苓15克,炙甘草15克,五剂。其间未诊,病家自主服用本方六剂。 10月7日三诊,家属代诉,药后症缓,神较旺,难入眠,于10月5日服西药易蒙停止泻,便次减少,守上方加生龙牡各30克,。三剂。

天然植物提取液除臭原理

天然植物提取液除臭原理 臭气中的异味分子被分散在空间的植物提取液液滴吸附,在常温下发生各种反应,生成无味无毒的分子,植物提取液除味剂分解臭气分子的除臭原理如下: QF-L天然植物提取液浓缩型垃圾除味剂从各种植物根、茎和花果中提取的有效成份,在高能射线激活作用下产生具有强大作用力的高活化的天然植物液,能与各种有害、异味分子迅速发生聚合、取代、置换、吸附等化学反应,使原有污染气体异味分子结构发生改变,使之变成无毒、无味分子。 天然植物提取液采用全球先进的垃圾除臭技术——重合法新型技术,不但吸收了森林自然净化的效果,还结合恶臭分子中和相刹的原理。启菲特QF-L高效垃圾除味剂采用进口原材料空气净化技术处理的高效天然植物提取液。在快速吸附垃圾臭味的同时抑制各种异味生成,如:硫化氢、硫醇、挥发性脂肪酸和氨气,是专为垃圾异味净化而开发的新研究成果。经上海化工研究院检测中心、国家安全生产上海危险化学品分类检测检验中心(MSDS)和上海市疾控中心认证,为无爆炸危险性,不属易燃危险品;无氧化剂危险性,不属腐蚀品;不属毒害品。 雾化表面能 启菲特QF-L天然植物提取液经过雾化形成雾状,液滴半径≤0.02mm,具有很大的比表面积和表面能,削弱异味分子的化合键,立体构型发生改变,不稳定性增加。功能群 酯、醚、双重粘合剂、乙醛、酮、酒精、酸等功能群。 共轭双键 含有多个共轭双键体系,具有较强的提供电子对的能力。 分解机制 破坏导致异味的化学物质 氧化/还原反应 硫化氢氧化成硫酸根离子 将硫化氢转化为硫酸根离子 R-NH2+H2S.R-NH3+SH- R-NH3+SH-+O2+H2O.R-NH3+SO42-+OH- R-NH3+SO42-+OH-.R-NH2+SO42-+H2O

桂枝汤

桂枝汤 开放分类:中医中医古代名方医学名词方剂 编辑词条分享 桂枝汤 组成及用量 桂枝(去皮)(9克)芍药(9克)生姜(9克)大枣(切)(3枚)炙甘草(6克) 方剂出处 出自东汉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为主治太阳病中风之方剂。 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 剂型 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 古法:上五味,?咀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

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 现代:上五味,哎咀三味。以水700毫升,微火煮取300毫升,去滓。适寒温,服100毫升。服已须臾,啜热稀粥适量,以助药力。温覆一时许,遍身微汗者为佳。若一服汗出病愈,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服 外感风寒表虚证。头痛发热,汗出恶风,鼻鸣干呕,苔白不渴,脉浮缓或浮弱者。本方不单可用于外感风寒的表虚证,对病后、产后、体弱而致营卫不和。证见时发热自汗出,兼有微恶风寒等,都可酌情使用。(本方常用于感冒、流行性感冒、原因不明的低热、产后及病后 解肌发汗,调和营卫。治外感风寒,发热恶风,头痛项强,身痛有汗,鼻呜干呕,苔白不渴, 表实无汗,或表寒里热,不汗出而烦躁,以及温病初起,见发热口渴,咽痛脉数时,皆不宜 (一)桂枝汤治太阳风,芍药甘草姜枣同,解肌发表调营卫,表虚自汗正宜用。 (二)桂枝汤方治中风,发热汗出又恶风,芍姜草枣啜热粥,调和营卫建奇功。 (三)头痛项强汗憎风,桂芍生姜三两同,枣十二枚甘二两,解肌还借粥之功。(陈修园《长沙方歌括》)

刘力红讲桂枝法

刘力红讲桂枝法——第二届扶阳论坛发言整理 我们知道,师父经常提到的两法,一个四逆法之外,还有一个桂枝法,桂枝法也是非常重要的,前面我们谈到四逆法的时候,钦安祖师论述姜有宣导之力,以为前驱。钦安祖师把四逆进行化解了。在三书里面,我们只看到桂枝汤,完全没有桂枝法的概念,所以我认为,卢氏是在这个基础上发展了、提出了桂枝法,桂枝法是了不起的研发。这也是跟师以后,我经常很感动的一个法。我理解实际上这就是把钦安祖师所论的宣导、前驱的作用移出来了,另外成立了一个桂枝法,桂枝法所起的作用就是这个前驱的作用,就是这个宣导的作用,所以说起来是二法,实际上是一法,这个就更加令人赞叹。 那么卢门别立的这个桂枝法,她的作用在很大程度就是起这个宣导涤荡的作用,就是为迎阳归舍做前驱的准备,或者说就是为了四逆做准备。《扶阳讲记》里面实际上也谈

得比较清楚了。但是可能我今天会更直接,因为跟师的过程,就是师父一点一滴在指导,这个时候该用什么,那个时候该用什么,所以这是一线贯穿的,不是一个方怎么怎么用。很多人提出要开一个方要看一个病,我是很抱歉,也勉为其难,可能也有得罪大家的地方。但是师父很慈悲,来者不拒。我认为不是一个方的问题,因为在师父这里从来没有说一方治一病的。然而这也是大家误解卢门,误解钦安的地方,一看方好象没什么差别,不过如此。实际上不是这样的,如果大家都觉得不过如此,那我就真的无地自容了。为什么?我也不知道用什么语言来形容。师父和我虽然不是朝夕相处,但每一个病师父都手把手的来教,直到现在我都觉得还是糊涂的,都还不是十分明了,比如为什么要加这味药,为什么要减这味药?如果大家看看就明白了,我想这就不称为学问了!所以,为什么我们一定要讲理?因为惟有在理上先贯通,我们这条线才能走,才能串起来。我们才能够理解桂枝、四逆,虽是二法,实际上是一法;坎离二卦,虽然是两卦,其实是一卦。钦安祖师反复这样说,我想他的研究

个植物提取物产品的生产工艺流程

个植物提取物产品的生产工艺流程 植提网为大家分享下,五羟、黄芪、当归、枳实、漆黄素、何首乌、生姜、绿茶、银杏提取物等34个植物提取物产品的生产工艺流程,希望能对从事植物提取物的同行们有所帮助。 二十八烷醇 原料→乙醇提取→浓缩→沉淀→溶剂→脱色→溶剂重结晶→干燥→粉碎、混合、包装→产品 5-hpt 五羟 原料→乙醇提取→浓缩→结晶→脱脂、脱色→重结晶→粉碎、混合、包装→产品 Fisetin 漆黄素 原料→乙醇提取→浓缩→浸膏→溶剂萃取→浓缩→结晶→干燥→粉碎、混合、包装→产品 Astragalus P.E 黄芪提取物 原料→水提→浓缩→浸膏→喷雾干燥→粉碎、混合、包装→产品 Citrus Aurantium P.E 枳实提取物 原料→乙醇提取→浓缩→浸膏→水沉→浓缩→浸膏→喷雾干燥→粉碎、混合、包装→产品 Epimedium P.E 霪羊藿提取物 原料→水提→浓缩→浸膏→溶剂萃取→萃取液浓缩→浸膏→喷雾干燥→粉碎、混合、包装→产品 Angelica P.E 当归提取物 原料→水提→浓缩→浸膏→喷雾干燥→粉碎、混合、包装→产品 Black Cohosh P.E 黑升麻提取物

原料→乙醇提取→浓缩→浸膏→喷雾干燥→粉碎、混合、包装→产品 Fo-Ti P.E 何首乌提取物 原料→水提→浓缩→浸膏→喷雾干燥→粉碎、混合、包装→产品 Ginger P.E 生姜提取物 原料→水提→浓缩→浸膏→喷雾干燥→粉碎、混合、包装→产品 Ginseeng P.E 人参提取物 原料→水提→浓缩→浸膏→喷雾干燥→粉碎、混合、包装→产品 GinkgioBiloba P.E 银杏提取物 原料→乙醇→提取→浓缩→大孔吸附→洗脱→洗脱液→浓缩→浸膏→喷雾干燥→粉碎、混合、包装→产品 Horse Chestnut P.E 娑罗籽提取物 原料→乙醇提取→浓缩→浸膏→溶剂萃取→浓缩→浸膏→喷雾干燥产品 Gynostemma Pentaphylum P.E 绞股蓝提取物 原料→水提→吸附→洗脱→洗脱液浓缩→浸膏→喷雾干燥→粉碎、混合、包装→产品 Horsetail P.E 问荆提取物 原料→水提→浓缩→浸膏→喷雾干燥→粉碎、混合、包装→产品 Milk Thistle P.E 水飞蓟提取物 原料→乙醇提取→浓缩→沉淀→脱脂→干燥→粉碎、混合、包装→产品 Polygonum Cuspidatum P.E 虎杖提取物 原料→乙醇提取→浓缩→浸膏→溶剂萃取→浓缩→结晶→水解→结晶→干燥→粉碎、混合、包装→产品 Pomegranate P.E 石榴皮提取物 原料→乙醇提取→浓缩→浸膏→喷雾干燥→粉碎、混合、包装→产品

逍遥丸,归脾丸,桂枝茯苓丸这些最熟悉的中成药还有这些不为人知的新作用!

逍遥丸,归脾丸,桂枝茯苓丸......这些最熟悉的中成药还有 这些不为人知的新作用! ?疾病查询、健康指导、养生经典、有病不求人 说起常用的中成药,诸如逍遥丸、健脾丸、知柏地黄丸等均是大家耳熟能详,甚至家中常备的“健康小卫士”,大家对其传统药效也都非常清楚,可以说是应用自如。但是随着临床用药经验的积累和现代研究的深入,这些经典的“老药”焕发出新的风采!事实证明,在传统应用之外,这些中成药还有一些让人意想不到的神奇作用!一起去看吧…… 1逍遥丸逍遥丸过去常用于治疗肝郁血虚、肝脾不和所致的口燥咽干、神疲乏力、食欲减退、两胁胀痛等症。近年来经科研和临床试用发现本品还有很多新用途。治高脂血症本品有良好的降低血脂功效,且疗程短、见效快,长期服用无毒副作用,停药后血脂也不会反弹。方法是每日3次,每次6克,15天为1疗程。治慢性肝炎本品具有使肝细胞糖原蓄积正常,又能抑制炎症反应的作用;有抑制脂肪肝的发生和纤维增生作用;抗肝细胞坏死的作用显著,是治疗慢性肝炎的好药。治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本品可促进消化夜分泌,增进食欲;有镇痛、解除痉挛功能;有疏肝解郁、缓急止痛作用,因此对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有较好疗效。方法是每日3次,每次9克,30天为1疗程,服至痊愈。2知柏地黄丸知柏地

黄丸由熟地黄、山茱萸、怀山药、知母、丹皮、茯苓、泽泻、黄柏8味中药组成,具有滋阴降火等功效。过去常用于阴虚火旺所致的骨蒸劳热、遗精、盗汗、咽喉肿痛等病症。近年来经科研及临床试用观察,发现本品还有很多新用途。治单发良性甲状腺结节有人用本品观察治疗单发良性甲状腺结节46例,总有效率为91.3%。方法是口服本品,每次9克,每日3次,或其浓缩丸,每次8粒,每日3次,90天为1疗程。治遗精有人用本品治疗遗精者45例,总有效率为93.3%。方法是口服本品,每次9克,早、晚各1次,20天为1疗程。同时,也有人用本品治疗男性不育症和不射精等病症,疗效均很好。治糖尿病有人用本品治疗阴虚火旺型糖尿病人36例,总有效率为94.4%。方法是每次口服9克,每日早、晚各1次,或其浓缩丸每次8粒,每日早、晚各1次,用温开水送服,每次8粒,每日早、晚各1次,用温开水送服,30天为l疗程。此外。还有人用本品治疗老年干燥症、肾病综合征、急性尿路感染、顽固性盗汗等,均收到满意疗效。 3健脾丸 健脾丸(糕)是一种历史悠久的常用中成药。过去主要用于脾胃虚弱所致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大便溏泻等病症。近年来经科研及临床试用表明,本品还有很多新用途。治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有人利用本方有兴奋中枢、促进消化液分

四十余中药生品、炮制品与临床疗效

四十余种中药生品、炮制品与临床疗效 覃勇 关键词:中药饮片;生品;炮制品;临床疗效 中药功效是中药药性在具体药物上的体现,又是药理作用的很好体现,也是临床处方用药的直接依据。 中药的化学成份组成相当复杂,往往由于加工炮制方法不同,对中药临床效果有很大影响,同一种中药生品、炮制品的临床疗效各不相同。 一、生品、炮制品对脾、胃、肾功能影响 1、补肾生精与补脾健胃 临床上中药有生用与熟用之分,这就是中医用药特点之一。汉代名医张仲景在《金匮玉函经》卷一:“症治总例”中明确指出“凡草木有根茎枝叶,皮毛花实,诸石有软硬消走,诸虫有毛羽甲角,头尾骨足之属,有须烧炼炮炙,生熟有定……”。中药生品和经炮制后制品,药性有变,功效两异,混淆不得,更替代不得。顺者,福也。 1、1薯蓣科植物山药性味甘、平,归脾、肺、肾经。具有生津益肺、补脾养胃、补肾涩精之功。其中的磷脂成份具有提高免疫功能,健脑,益精等活性。山药生用以补肾生精,益脾肺之阴为主,肾虚遗精、尿频、肺虚喘咳临床上常配人参,茯芩,白术等同用。制山药中的磷脂成份部分被破坏,而其主要有效成份薯蓣皂苷元的含量比生品增高约近三倍,故制怀山临床补脾止泻力胜,多用于脾虚久泻或大便泄泻,久痢不止等症。治疗脾虚久泻常与炒白术,龙眼肉同用。对久泄泻不止,气血俱虚,身体赢瘦,将成劳瘵之疾疗效俱佳,如扶中汤(《参西录》)。 1、2睡莲科植物莲子肉,具有补脾止泻益肾涩精之功,生用亦能补脾止泻,益肾生精,养心安神。莲子肉通过炒制后气味甘香,性平偏湿,长于补脾胃止泻。临床治疗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腹痛泄泻等,常与人参、白术(炒)、山楂(炒)、神曲、茯芩等同用,健脾和胃之功效显著,如启脾丸(《药典》)。 1、3益智仁为姜科植物的干燥成熟果实,主含挥发油,油中主要成份桉油精、姜烯等。其性味辛、温、具有温脾止泻,暖肾固精,缩尿的功能。生品性辛温而燥,以温脾止泻收摄涎唾力胜,盐制益智仁以后,挥发油含量与生品相比均有明显降低,其生品含量为0.79%而制品只含0.485%,故缓和生品益智仁辛燥之性,这与炮制缓和性味的理论相符,而制品专行下焦,长于固精缩尿。临床肾气虚寒的遗精、早泻、遗尿多用。如《修事指南》曰:“益智仁盐炒,止小便频数”。但若阴虚火旺或因热而致的遗精、

傅文录-治病次第医案讲解

傅文录治病次第医案解析 (2020-1-2整理) 序言 郑卢扶阳医学给傅老师最大的几点启发就是: 一、治疗任何病,都需要一个完整的治疗次第,一方一法不现实。扶阳医学治疗次第,用傅老师的话总结就是:有邪去邪、无邪建中理中、最后益肾填精。所以,我们的处方是“套方”,也就是一整套的处方,完全按照治疗次第来开具,并非一方一法来治病。 二、扶阳医学把治病提升到“法”的层次上面了。如:切脉表证阳虚桂枝法、切脉里证阳虚附子法、表里皆虚应用附桂法、其他情况非附桂法。还有近期临证过程中经常应用的“黄连阿胶汤法”、“镇八方之法”、“藿香化湿法”、“川乌法”、“乌梅综合填精法”、“四逆填精法”等等,都有其不同的舌脉证运用指征,效果显著。 三、在脉法药一体论的基础上,又糅合了舌诊,也就是所谓的“舌脉症药相应学”,这在临证中对于临床疗效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提升。我们中医四诊中的“望诊”颇为重要,其重中之重就是“望舌”。舌象的全息理论能够反映几乎人体所有五脏六腑生理病理变化,对于指导临床辨证、立法、遣药、处方也是至关重要的。这在傅老师近期的临床过程中非常多见,且病人信赖程度大大提升,医患皆满意。 根据一个外地朋友所做的统计:在傅文录老师这里开具的“套方”,经过病人二至三个月的服用,随访50个病人家属,反馈信息说八成以上疗效显著、达到预期目标;少数病人的处方略做调整以后,九成以上的病人都非常满意。在这些病人里面,好多都是久病多年、八方寻访名医治疗,疗效一般的患者。所以说:在我们这里,只要您有信心,大夫就有信心!!

1 傅文录治病次第医案解析(一) 原创:傅大夫中原火神傅文录 2019-05-28 早期并失眠案 孙某某,男,53岁,河南平舆县人,2019年4月6日就诊。 病症:多年乙肝大三阳,最近发现化验肝甲胎蛋白AFP14单位,在省市级医院检查确诊为早期肝癌,但目前只用抗乙肝病毒治疗,其余治疗方法尚未采用。患者多次提到睡眠比较差,每天晚上1~3点必醒,醒后难以入睡,吃饮正常,胃酸胃胀,大便每天如常,小便黄,出汗多,手脚不凉,冬天怕冷,身困乏力,胸闷气短;舌尖红伴有郁热点,右侧肝郁线上突起小块样物,心区凹陷,右手关脉浮,沉取滑弹指,寸滑,关湿滑滞,命门重按无力,左手脉滑浮滑,沉取滑稍劲,寸细滑弱滞,关洪无力,膀胱紧,尺弱短。证属阳虚郁滞、经络不通,治宜扶阳抑阴、温肝通络,处方用药:处方一:黄连10g,丹参20g,黄芩15g,木瓜20g,炙甘草15g,党参30g,制附片15g,肉桂10g,瓦楞子15g,柏子仁20g,生龙牡各45g,砂仁15g。3付。 处方排序:黄连、丹参、黄芩、木瓜。炙甘草+党参+制附片+肉桂、瓦楞子+柏子仁、生龙骨+牡蛎+砂仁。 处方点评:处方是扶阳医学黄连阿胶汤法(黄连、丹参、黄芩、木瓜),降离火、安心神;加炙甘草+党参+制附片+肉桂温坎水,以配全前面形成坎离既济、水火交融之态势;瓦楞子+柏子仁加化痰制酸、安神棕魄;生龙骨+牡蛎+砂仁协调阴阳、纳气归正,以使阴阳合二为一之功。 处方二:硃茯神30g,琥珀15g,砂仁15g,藿香15g,青皮15g,厚朴15g,淫羊藿20g,炙甘草15g,苍术15g,五灵脂15g,海螵蛸15g,瓦楞子15g,山萸肉20g,党参15g,鹿角霜30g。5付。 处方排序: 硃茯神+琥珀、砂仁、藿香、青皮、厚朴、淫羊藿、炙甘草、苍术。五灵脂+海螵蛸+瓦楞子、党参+山萸肉+鹿角霜。

谈改剂型

从立题依据谈中药改剂型品种 改变国内已上市销售药品剂型的制剂在《药品注册管理办法》(试行)的注册分类中属第9类,是指在给药途径不变的情况下改变剂型的制剂(不包括注射剂)。此类制剂又可分为工艺有质的改变的品种和工艺无质的改变的品种两大类。所谓工艺有质的改变,主要是指在生产过程中改变提取溶媒、纯化工艺或其他制备工艺条件等,使提取物的成分发生较大变化,或提取物的成分虽未发生较大变化,但辅料、成型工艺等制剂因素明显影响了药物的吸收而带来安全性或有效性担忧。对于工艺无质的改变的品种,新的注册管理办法允许其免报药理、毒理及临床研究资料,而一旦认定工艺有质的改变,则上述资料必须全部申报。 近两年来,中药改剂型品种成为一大申报热点,其中,大部分品种的工艺均无质的改变,这表明《药品注册管理办法》(试行)在改剂型品种注册要求上的改变对药物研发的方向起到了明显的导向作用。以某省今年2~7月份申报的中药新药的不完全统计数据为例,在总共36个新药中,改剂型品种多达31个,占86.1%。因此,有必要对目前改剂型品种这一申报热点给予关注。笔者以立题依据为切人点进行分析,以期能促进此类品种的研发沿着良性轨道发展。 1立法原意对立题依据的要求

首先回顾一下立法原意。从法规修订而言,其出发点是良好的,原因有三:一是鼓励对已上市中成药进行二次研究与开发;二是将改剂型的工艺区分为有无质的改变后,使工艺无质的改变品种的研发成本大大降低,避免了不必要的浪费;三是将新药研发与已上市药品的再评价结合起来。改变剂型应当说明新制剂的优势和特点,因为只有对上市药品与新制剂的优缺点有了充分的认识才可能说清后者的优势和特点,而这与药物研发的立题依据是密切相关的。上述要求是对改剂型品种的立题依据提出的总纲性的要求。换言之,新制剂若没有优势和特点,当不在鼓励研发之列。 2常见剂型改变及立题依据中存在的问题 从申报品种看(以妇科品种为例),口服制剂常见剂型改变主要有以下两类:同类剂型间改变,如胶囊改软胶囊,糖衣片或素片改分散片;不同类剂型间改变,如片剂与胶囊间互改,酊剂改片剂,片剂改水丸,片剂或大蜜丸或流浸膏或口服液改软胶囊,合剂改颗粒剂或胶囊,水丸改颗粒剂,颗粒剂改片剂,颗粒剂与胶囊剂互改等。外用制剂常见的剂型改变有栓剂改泡腾片,栓剂改凝胶剂,凝胶剂改洗液,洗液改软膏等。口服制剂各剂型间的改变见图1。 再从药物组成看,有的是从单味中药材中提取有效部位的改剂型品种,如苦参栓改苦参凝胶,有的是单味中药材的改剂型

分析升麻及其炮制品挥发性成分的异同点_472

分析升麻及其炮制品挥发性成分的异同 点 分析升麻及其炮制品挥发性成分的异同点本文关键词:升麻,挥发性,炮制,成分,分析 分析升麻及其炮制品挥发性成分的异同点本文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升麻及其炮制品挥发性成分的异同点。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S-SPME)结合气质联用技术(GC-MS)对升麻及其炮制品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鉴定,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从升麻生品挥发性成分中分离出43个峰,鉴定出31个成分,占总挥发性成分的93.70%,含 分析升麻及其炮制品挥发性成分的异同点本文内容: 摘要:目的:分析升麻及其炮制品挥发性成分的异同点。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S-SPME)结合气质联用技术(GC-MS)对升麻及其炮制品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鉴定,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从升麻生品挥发性成分中分离出43个峰,鉴定出31个成分,占总挥发性成分的93.70%,含量最高的是y-柠檬烯,占总挥发性成分的36.28%;从其炮制品中分离出36个峰,鉴定出28种成分,占总挥发性成分的97.11%,含量最高的是3-蒈烯,占总挥发性成分的42.14%.结论:升麻生品和炮制品挥发性成分总离子

流图的峰型较相似,但化学成分差异较大,含量大不相同。本研究可为升麻药材研发和综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升麻;炮制品;挥发性成分;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 升麻为毛茛科植物大三叶升麻Cimicifuga heracleifolia Kom.、兴安升麻Cimicifuga dahurica(Turcz.)Maxim.或升麻Cimicifuga foetida L.的干燥根茎[1].入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上品。属于多年生植物,主产于东北、四川、陕西、青海等省。性微寒,味辛、甘、无毒,归脾、肺、大肠、胃经。具有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的功效。临床主治风热头痛,齿痛,口疮,咽喉肿痛,麻疹不透,阳毒发斑,脱肛,子宫脱垂。升麻中的化学成分主要是环阿尔廷烷型三萜、苯丙素类、色原酮类、挥发油等[2],其中9,19-环阿尔廷型四环三萜(环菠萝蜜烷型四环三萜),是升麻属的特征成分[3],是近年来关于升麻成分研究的热点。

柴胡桂枝汤辨治疑难杂病验案举隅

始于怀疑终于信仰归于实用 ——柴胡桂枝汤辨治疑难杂症验案举隅 学号:20150931112 姓名:张徽题记:中医学术流派及其各家学说之间的争鸣与更替之路是一条始于怀疑、终于信仰、但必须归于实用之路。 摘要:柴胡桂枝汤立足于肝胆脾胃的脏腑功能,着眼于气血津液的盈虚通滞,用力于膜腠三焦的内外上下,可表、可里、可温、可清、可升、可降、可补、可泻,用于辨治疑难杂症,屡获佳效。 关键词:柴胡桂枝汤;疑难杂症。 柴胡桂枝汤集“柴胡法”和“桂枝法”于一身,寒热并调,正邪兼顾。其制方立足于肝胆脾胃的脏腑功能,着眼于气血津液的盈虚通滞,用力于膜腠三焦的内外上下。由此观之,仲景之匠心独运便展露无遗。余会其意,以此方用于辨治疑难杂症,竟屡获佳效,兹以验案为证,举隅于下,以飨同道。 1.情志内伤而致厥证 赵某,男,50岁,于2008年3月22日初诊。患者近一个月来,频繁在凌晨3点至上午9点之间出现昏倒而不省人事,每次都拨打120急往市医院,但各种检查均显示正常,值班医生无从下手,遂皆令回家观察。刻诊:昏倒前都会出现以胃脘部为中心的紧缩感并伴有汗出及短气,苏醒后一如常人,欲发作时急饮盐水而会稍舒,胃脘及左胁有不适感,自觉胃中似有物从左腹而下并伴有打雷声,大便首次必于五更之时且日计不少于2次而粗细不匀,小便正常,舌胖色淡苔白腻,因察动脉见关上,故追问此病由来,方知始于兄弟不和。处方:柴胡10g,黄芩10g,黄连5g,干姜10g,半夏10g,党参10g,桂枝10g,白芍10g,枳实10g,炙甘草10g,生姜5片,大枣10枚。6剂,每日1剂,水煮2次分2服。3月28日复诊,仅于昨日凌晨四点多发作一次,持续约半小时,早饭后常有困意,口干苦,舌上布有水珠,左脉较右脉为快。守上

医学讲授-桂枝法系列分类

1、(桂枝法)桂枝法中基本法是有汗无汗,有汗用白术加淫羊藿,无汗用苍术加陈皮 2、(桂楂法)桂枝法用山楂肉变化,桂枝法加山楂肉 3、(桂楂麦法)建中汤法:桂枝法加大麦芽,作用:补脾胃之虚,助消化,建中宫,使阳气上升,阴气下降,营卫调和,阴阳不偏,同时可治心悸、心烦。此法不用饴糖,因呕家、酒家不适合饴糖。此法适用范围广泛,凡胃弱饮食不消,完谷不化,久病体弱加黄芪,若阳虚加附子,扶阳、建中、理中。大麦芽气平微甘,富生生之能,肝之本谷,疏肝理脾。与楂肉合,化气滞,行血瘀,消肉食,通肠胃,有生生之能。 4、(桂楂苓法)桂楂法加茯苓(茯神),化气行水,心下逆满,气上冲胸,气则头眩,脉滞紧可服。湿重,无汗用苍术,但体弱、年老、易汗用白术。治血尿,加生蒲黄,蓄尿加吴茱萸、石菖蒲。 5、(桂楂麻法)祛外风镇内风法:桂枝法加天麻 6、祛痰法:桂枝法加法石神:石菖蒲通心窍,入水底而引微阳上升。得茯神,行浊水升清,得半夏,清浊可分,哮喘可定。得桂枝白术,行气化水,祛痰。 7、祛肺寒助肺气之法:桂枝法加法西石,西砂仁开上中下三膈,喉部干燥用油厚朴。 8、洁净肠胃之法:桂楂麦法加五灵脂官桂茯苓。 9、肝区:小茴香、公丁香、吴茱萸(镇痛,化凝聚痞块),元胡(肝区痛,加吴茱萸,痛彻背,加元胡。)脾区:白术、茯苓、大麦芽、楂肉、五灵脂、石菖蒲、法半夏、西砂仁、藿香;肾区:附子、淫羊藿、砂仁;肺区:半夏、石菖蒲、三子,心区:茯苓、茯神; 10、痛经:肝脾肾同调:桂枝法加肝(小茴香、青皮)加生蒲黄;月经时间长,上法加杜仲续断桑螵蛸陈艾,轻易不要用伸筋草、舒筋草,(当归活血,经量少可以用)。 11、皮肤病很难治,就用白檀香。 12、治皮肤燥、寒、湿、湿疹,桂枝法加小茴香加蛇床子、地肤子、白芷、花椒、苍耳子、陈艾。

植物提取物的生产过程

植物提取物的生产过程 陕西浩洋生物对五羟、黄芪、当归、枳实、漆黄素、何首乌、生姜、绿茶银杏提取物等34个植物提取物产品的生产工艺流程归纳如下,希望能对从事植物提取物的同行们有所帮助。 二十八烷醇原料→乙醇提取→浓缩→沉淀→溶剂→脱色→溶剂重结晶→干燥→粉碎、混合、包装→产品 5-hpt 五羟原料→乙醇提取→浓缩→结晶→脱脂、脱色→重结晶→粉碎、混合、包装→产品 Fisetin 漆黄素原料→乙醇提取→浓缩→浸膏→溶剂萃取→浓缩→结晶→干燥→粉碎、混合、包装→产品 Astragalus P.E 黄芪提取物原料→水提→浓缩→浸膏→喷雾干燥→粉碎、混合、包装→产品 Citrus Aurantium P.E 枳实提取物原料→乙醇提取→浓缩→浸膏→水沉→浓缩→浸膏→喷雾干燥→粉碎、混合、包装→产品 Epimedium P.E 霪羊藿提取物原料→水提→浓缩→浸膏→溶剂萃取→萃取液浓缩→浸膏→喷雾干燥→粉碎、混合、包装→产品 Angelica P.E 当归提取物原料→水提→浓缩→浸膏→喷雾干燥→粉碎、混合、包装→产品 Black Cohosh P.E 黑升麻提取物原料→乙醇提取→浓缩→浸膏→喷雾干燥→粉碎、混合、包装→产品 Fo-Ti P.E 何首乌提取物原料→水提→浓缩→浸膏→喷雾干燥→粉碎、混合、包装→产品 Ginger P.E 生姜提取物原料→水提→浓缩→浸膏→喷雾干燥→粉碎、混合、包装→产

品 Ginseeng P.E 人参提取物原料→水提→浓缩→浸膏→喷雾干燥→粉碎、混合、包装→产品 GinkgioBiloba P.E 银杏提取物原料→乙醇→提取→浓缩→大孔吸附→洗脱→洗脱液→浓缩→浸膏→喷雾干燥→粉碎、混合、包装→产品 Horse Chestnut P.E 娑罗籽提取物原料→乙醇提取→浓缩→浸膏→溶剂萃取→浓缩→浸膏→喷雾干燥产品 Gynostemma Pentaphylum P.E 绞股蓝提取物原料→水提→吸附→洗脱→洗脱液浓缩→浸膏→喷雾干燥→粉碎、混合、包装→产品 Horsetail P.E 问荆提取物原料→水提→浓缩→浸膏→喷雾干燥→粉碎、混合、包装→产品 Milk Thistle P.E 水飞蓟提取物原料→乙醇提取→浓缩→沉淀→脱脂→干燥→粉碎、混合、包装→产品 Polygonum Cuspidatum P.E 虎杖提取物原料→乙醇提取→浓缩→浸膏→溶剂萃取→浓缩→结晶→水解→结晶→干燥→粉碎、混合、包装→产品 Pomegranate P.E 石榴皮提取物原料→乙醇提取→浓缩→浸膏→喷雾干燥→粉碎、混合、包装→产品 Pine Back P.E 松树皮提取物原料→乙醇提取→回收乙醇→吸附→洗脱→洗脱液→浓缩→浸膏→喷雾干燥→粉碎、混合、包装→产品 Puerariae P.E 葛根提取物原料→水提→浓缩→浸膏→喷雾干燥→粉碎、混合、包装→产品 Rhodiola Rosea P.E 红景天提取物原料→乙醇提取→浓缩→浸膏→喷雾干燥→粉碎、混合、包装→产品 Red Clover P.E 红车轴提取物原料→醇提→浓缩→浸膏→盐酸水解→沉淀→溶剂脱脂

学扶阳医学 循火神之路 中

学扶阳医学,循火神之路(中)(接上篇) 三、医易互通学张景岳在《类经附翼》中指出:“虽阴阳已备于《内经》,而变化莫大于《周易》……,岂非医易互通、理无二致,可以医而不知易乎!”从中可知,医易是互通的,从《内经》中我们可以看到是如何应用易医互通经典的着作,从《内经》降世以来,除《伤寒论》曾经融汇了易医互通为一体之外,后世的医着虽然大量的谈到了医易互通之理,但在用的方面,却缺乏行之有效的紧密结合,使中医学的“道”与“术”无法紧密地结合起来,更无法用于指导临床实践,就连张景岳这样的临床大家,也无法完成这一系列的临床应用思路,后世医家虽然探索者不乏名仁志士,但多数医易互通结合者多处于水火难于交融汇合一起,仅仅是在理论上说说而已,而在用上更是无从下手,也不谈不上结合与系统的临床运用。在前面我们讲过,扶阳医学在她一开始的时候,就是站在道术合一、医易互通的支点上,指导着扶阳医学道术合一的学术思想体系,即医易互通方面理论与应用实践,并形成独特的脉法药三位一体治病风格,且回归到了仲景时代思维思想的原点。这我们从郑钦安的《医理真传》中就能知道了,其首篇文章就指出“乾坤大旨”,告诉我们扶阳医学是一门医易互通的应用实践学,把道与术紧密结合起来的一门扶阳医学,即医易互通学。扶阳医学是怎样医易互通的呢?这我们要从中华文化哲学思想探求天地人自然观点上,认识我们人类自身上开始。我们来看看郑钦安始祖《医理真传》卷一的坎离卦解,就可以清楚的认识这种思路。郑钦安认为:“人秉在天地之正气而生,此坎离所以为人生立命之极也”(《医理真传·乾坤大旨》)。他的这些观念并非是空穴来风,而是来源于他的老师刘沅刘芷唐的槐轩学说,因为“乾为性,坤为命,得

天然植物液除臭技术

天然植物液除臭技术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国外就开始了从纯天然植物液中提取汁液消除恶臭的研究工作,并成功的从多种可食用的天然植物中得到可以消除不同异味的、多种型号的植物提取液。自1975年取得专利核心技术——从350多种天然植物提取液配制成工作液来消除空气中的异味,在全球已经有超过四十个国家和地区在使用天然植物提取液异味控制技术消除各类环境异味,尤其是由有机物散发的恶臭。其重要特点是能够迅速消除臭味而不是暂时的掩盖臭臭味。 天然植物液产品由纯天然植物提炼,对人体无毒无害,不会引起皮肤或呼吸系统过敏等各种不良反应,是可靠的、符合国际健康标准的环保产品。 天然植物提取液可以根据各种不同的工作场合和公共场所,不同的异味源,有针对性的设计工艺,清除异味,保持空气环境清洁。 天然植物提取液的组成 在天然植物提取液异味控制技术中,所使用的工作液是一系列植物提取液复配而成的,这些植物提取液它们是从树、草和花等植物中提取的含有气味的有机物。 这些有味的有机化合物含有大量的复杂的化合物,它们都是绝大多数植物油的主要成份,可以分成四大类: ①萜烯类:这类天然存在的化合物是植物油中的最重要的成份。它们都有相同的 经验式C 10H 16 。例如,蒎烷、薄荷烷。 ②直链化合物:组成这一部分的化合物有醛、醇和酮。它们是存在一系列由水果中提取的可挥发的植物油中。如葵醇、月桂醇。

③苯的衍生物:这些化合物与从苯,特别是从丙苯衍生出来的化合物有相同的分子式。如乙酸酯。 ④其它化合物:第四类的例子有香草醛、肉桂酸和甲酸香叶酯工作液 天然植物除臭工艺原理简介 经过天然植物提取液除臭设备雾化,天然植物提取液形成雾状,在空间扩散液滴的半径≤0.04mm。液滴具有很大的比表面积,具有很大的表面能。平均每摩尔约为几十千卡。这个数量级的能量已是许多元素中键能的1/3-1/2。溶液的表面不仅能有效地吸咐在空气中的异味分子,同时也能使被吸附的异味分子的立体构型发生改变,削弱了异味分子中的化合键,使得异味分子的不稳定性增加,容易与其他分子进行化学反应,植物液中的酸性缓冲液发生反应,最后生成无味、无毒的有机盐。如硫化氢在植物液的作用下反应生成硫酸根离子和水;氨在植物液的作用下,生成氮气和水。 天然植物提取液中所含的有效分子是来自于植物的提取液,它们大多含有多个共轭双键体系,具有较强的提供电子对的能力,这样又增加了异味分子的反应活性。吸附在天然植物提取液溶液的表面的异味分子与空气中的氧气接触,此时的异味分子因上述两种原因使得它的反应活性增大,改变了与氧气反应的机理,从而可以在常温下与氧气发生反应。 天然植物提取液与异味分子的反应可以做如下表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