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展开尺寸计算标准

合集下载

产品展开计算标准

产品展开计算标准

精心整理一.产品展开计算标准一.目的统一公司内部标准,使产品展开快速标准,使公司内部产品制作,测量标准统一.二.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各类薄板的展开计算.三.展开计算原理板料在弯曲过程中外层受到拉应力,内层受到压应力,理论上内外层之间有一既不受拉也不受压的过渡层------中性层.中性层为一假想层,在弯曲过程中中性层被假想为与弯曲前状态保持一致,即长度始终不变,所以中性层是计算弯曲件长度的基准.中性层位置与变形程度有关,当弯曲半径较大,折弯角度较小时,变形程度较小,中性层位置靠近板料厚度的中心处;当弯曲半径变小,折弯角度增大时,变形程度随之增大.中性层位置逐渐向弯曲中心的内侧移动.中性层到板料内侧的距离用A表示。

(图1)四.折弯方法的确定2.3.压死边.此种折弯也须用特殊模来完成.(如图4)4的NCV形度W1及3.Z形折弯如图9.第一道弯曲后,折第二道弯曲时,折弯线到折弯机定位挡块的距离须大于等于V形槽中心到模具外侧距离L1和板厚t之和.故H值为:H≥5t+R(R在1mm以下)五.展开计算方法1.90°折弯(一般折弯)展开的长度为:L=LL+LS-2t+系数a(根据一个弯等于两个厚度,在solidworks钣金中折弯半径R取值1.83X厚度展开图就刚好,再加上个系数a)系数a2.压死边图11如图11.压死边是两层重叠在一起的折弯形状,通常用来起加强作用,因此2.0mm以上的板很少见压死边。

它也需要用特殊折弯模具成形,而且要分为两道以上的工序才能成形,压死边折弯的展开长度计算公式为:3.压筋1)倾斜压筋图12如图12.此压筋为一斜面,一般H值较小,其展开长的计算式为:L=A+B+C+0.2平行压筋图14K=0.4txδ/90°(t<2.5)但当t≥2.5时,应用下列公式:K=0.5txδ/90°(t≥2.5)故展开计算式为:L=L1+L2+K注:L=展开长度L1、L2=内径尺寸K=展开系数5.钝角折弯图16如图16,外尺寸b实际上等于内尺寸a加上内侧角顶点到外侧顶点的一段平行距离l。

折弯展开计算标准[详]

折弯展开计算标准[详]

一.产品展开计算标准一.目的统一公司部标准,使产品展开快速标准,使公司部产品制作,测量标准统一.二.适用围本标准适用于各类薄板的展开计算.三.展开计算原理板料在弯曲过程中外层受到拉应力,层受到压应力,理论上外层之间有一既不受拉也不受压的过渡层------中性层.中性层为一假想层,在弯曲过程中中性层被假想为与弯曲前状态保持一致,即长度始终不变,所以中性层是计算弯曲件长度的基准.中性层位置与变形程度有关,当弯曲半径较大,折弯角度较小时,变形程度较小,中性层位置靠近板料厚度的中心处;当弯曲半径变小,折弯角度增大时,变形程度随之增大.中性层位置逐渐向弯曲中心的侧移动.中性层到板料侧的距离用A表示。

(图1)折弯方法的确定折弯方法有单发冲床模具折弯和折弯机模具折弯两种方法.单发冲床模具折弯的方式及精度是由模具来实现的.因此只要做出合格的模具,就能够生产出合格的折弯产品.而采用折弯机折弯不仅需要选用合适的折弯模,还必须调试折弯参数.因此,如采用折弯机折弯,计算展开尺寸时就必须考虑折弯机的折弯方法.1.一次一道弯.此种折弯由普通通用折弯模来完成.包括折直角,钝角和锐角.(如图2)2. 一次折两道弯--------压锻差.此种折弯由专用特殊模来完成,但折弯难度比普通折弯大.(如图3)3. 压死边.此种折弯也须用特殊模来完成.(如图4)4.大R圆弧折弯。

些种折弯如R在一定围,可用专用R模压成形,如R值过大,则须用小R模多次压制成形。

(如图5)图5这四种折弯的展开计算是不同的。

因此在看图时,要根据零件的折弯尺寸来确定使用何种折弯方法。

一般使用的NC数控折弯设备都是日本AMADA(天田)公司所生产的。

其折弯机所配套的普通通用折弯模具V形槽宽度通常为适用该折弯模的板厚的5-6倍.如采用一次折一道弯的方法,必须考虑到折弯模的V形槽的宽度W1及V形槽一边到模具外侧的宽度L1。

如图6:折弯高度H的经验值根据产品形状有如下三种(以90度为例,钝角和锐角与直角相近相似):1.简单的90度单边折弯。

展开尺寸的计算方法

展开尺寸的计算方法

展开尺寸的计算方法展开尺寸是指将原本折叠的平面图形展开成一个连续的平面图形。

在设计、制作纸箱、纸板等产品时,展开尺寸的计算非常重要。

下面将介绍一种计算展开尺寸的常用方法。

首先,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几何知识。

平面图形通常由直线段和曲线段组成,而展开尺寸的计算需要考虑这些线段的长度和形状。

在计算展开尺寸时,常用的几何图形包括矩形、三角形、圆形等。

矩形的展开尺寸计算相对简单。

矩形的展开尺寸等于矩形的周长加上矩形的宽度。

例如,一个长20厘米、宽10厘米的矩形的展开尺寸为20+10=30厘米。

三角形的展开尺寸计算稍微复杂一些。

展开尺寸等于三角形的周长加上三角形的高度。

首先,需要计算三角形的周长。

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度已知,可以直接相加得到周长;如果已知三角形的两边长和夹角,可以使用三角函数计算出第三边的长度然后再相加得到周长。

然后,需要计算三角形的高度。

如果三角形的底边已知,高度可以通过底边长度乘以三角形对应顶点的高度比例系数得到;如果已知三角形的两边长和夹角,可以使用三角函数计算出高度。

最后,将周长和高度相加即可得到展开尺寸。

圆形的展开尺寸计算相对较复杂。

因为圆形没有直边,所以无法直接进行长度的计算。

常用的方法是将圆形等分为多个小扇形,并计算每个小扇形的弧长,最后累加得到总的周长。

首先,需要确定等分圆形的份数,这决定了每个小扇形的夹角大小。

然后,可以使用圆的公式C=πd(其中C为周长,d为直径)计算出圆的周长。

将圆的周长除以等分份数,即可得到每个小扇形的弧长。

最后,将所有小扇形的弧长累加,即可得到展开尺寸。

对于其他曲线形状,可以使用类似的方法进行展开尺寸的计算。

根据具体图形的形状,需要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计算,可能涉及到曲线的长度、角度等参数的计算。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展开尺寸计算时,需要考虑到材料的厚度。

如果需要在展开尺寸中考虑材料的厚度,可以在原始图形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调整。

例如,在计算矩形的展开尺寸时,需要将矩形的周长和宽度都加上材料的厚度。

折弯展开计算标准

折弯展开计算标准

折弯展开计算标准一.产品展开计算标准一.目的统一公司内部标准,使产品展开快速标准,使公司内部产品制作,测量标准统一.二.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各类薄板的展开计算.三.展开计算原理板料在弯曲过程中外层受到拉应力,内层受到压应力,理论上内外层之间有一既不受拉也不受压的过渡层------中性层.中性层为一假想层,在弯曲过程中中性层被假想为与弯曲前状态保持一致,即长度始终不变,所以中性层是计算弯曲件长度的基准.中性层位置与变形程度有关,当弯曲半径较大,折弯角度较小时,变形程度较小,中性层位置靠近板料厚度的中心处;当弯曲半径变小,折弯角度增大时,变形程度随之增大.中性层位置逐渐向弯曲中心的内侧移动.中性层到板料内侧的距离用A表示。

(图1)折弯方法的确定折弯方法有单发冲床模具折弯和折弯机模具折弯两种方法.单发冲床模具折弯的方式及精度是由模具来实现的.因此只要做出合格的模具,就能够生产出合格的折弯产品.而采用折弯机折弯不仅需要选用合适的折弯模,还必须调试折弯参数.因此,如采用折弯机折弯,计算展开尺寸时就必须考虑折弯机的折弯方法.1.一次一道弯.此种折弯由普通通用折弯模来完成.包括折直角,钝角和锐角.(如图2)2. 一次折两道弯--------压锻差.此种折弯由专用特殊模来完成,但折弯难度比普通折弯大.(如图3)3. 压死边.此种折弯也须用特殊模来完成.(如图4)4.大R圆弧折弯。

些种折弯如R在一定范围内,可用专用R模压成形,如R值过大,则须用小R模多次压制成形。

(如图5)图5这四种折弯的展开计算是不同的。

因此在看图时,要根据零件的折弯尺寸来确定使用何种折弯方法。

一般使用的NC数控折弯设备都是日本AMADA(天田)公司所生产的。

其折弯机所配套的普通通用折弯模具V形槽宽度通常为适用该折弯模的板厚的5-6倍.如采用一次折一道弯的方法,必须考虑到折弯模的V形槽的宽度W1及V形槽一边到模具外侧的宽度L1。

如图6:折弯高度H的经验值根据产品形状有如下三种(以90度为例,钝角和锐角与直角相近相似):1.简单的90度单边折弯。

牙膏盒展开尺寸计算公式

牙膏盒展开尺寸计算公式

牙膏盒展开尺寸计算公式牙膏盒作为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商品之一,其设计和制作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展开尺寸的计算。

展开尺寸计算公式是一种重要的工具,它能帮助我们准确计算出牙膏盒展开后的尺寸,从而在设计和制作过程中提供参考。

本文将介绍牙膏盒展开尺寸计算公式的原理和应用。

牙膏盒的展开尺寸是指将牙膏盒展开后所占据的平面面积。

在计算展开尺寸时,我们需要考虑到牙膏盒的形状和尺寸。

一般来说,牙膏盒的展开尺寸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得出:展开尺寸 = (宽度 + 两侧折边宽度) × 高度 + 底部折边宽度× 高度其中,宽度是指牙膏盒展开后的左右两边的长度,高度是指牙膏盒展开后的上下两边的长度,两侧折边宽度是指牙膏盒两侧的边缘向内折叠的宽度,底部折边宽度是指牙膏盒底部向内折叠的宽度。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根据牙膏盒的设计图纸或实际尺寸,将这些数值代入公式中进行计算。

通过计算得出的展开尺寸,可以帮助我们在设计和制作过程中预估牙膏盒所需的纸张面积,从而合理安排材料和减少浪费。

除了展开尺寸的计算,我们还需要考虑到牙膏盒的结构和制作工艺。

牙膏盒通常由纸板或塑料材料制成,制作过程中需要进行剪裁、折叠和粘合等操作。

展开尺寸的计算是制作过程中的一项重要步骤,它能够使制作人员更好地掌握材料的使用和工艺的控制,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根据牙膏盒的展开尺寸计算公式,结合牙膏盒的设计要求和制作工艺,灵活调整参数,以满足不同需求。

例如,如果需要制作更宽的牙膏盒,可以增加宽度和折边宽度的数值;如果需要制作更高的牙膏盒,可以增加高度的数值。

通过合理调整参数,我们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制作出符合要求的牙膏盒。

展开尺寸计算公式是牙膏盒设计和制作过程中的重要工具,它能够帮助我们准确计算出牙膏盒展开后的尺寸,从而提供参考和指导。

在应用公式时,我们需要考虑牙膏盒的形状、尺寸和制作工艺,并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参数的调整。

展开尺寸的准确计算可以提高牙膏盒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为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更好的使用体验。

展开尺寸计算方式

展开尺寸计算方式

羟品展十算方法7.190°辗内R刺J形展^K值取值檄型:a∙tW0.8mm,K=0.45b.0.8mm<t=1.2mm^K=0.5c. 1.2mm<t=3.0mm,K=O.56d.t>3.0mm材料展^^度不易型碓言十算,鹰先t⅞⅛j,得出展^系数后再飘整展^尺寸.e.软料片1.601111,1€=0.5(主要有^料,铜料).注意:辗内R是指客户封内R辗要求,或要求不高畤,∙⅛i便于材料的折管成形,我FJ的下模做成尖角的形式.有畤客户的部品Ia中有内R,一般客户JS有特别指出的脩件下我什号均以尖角起模.非90°辗内R事L形展^1.=A+B+Kt(C°∕90°)K值取值檄型:a.t≤0.8mm,K=0.45b.0.8mm<t=1.2mm,K=0.5c. 1.2mm<t=3.0mm,K=0.56d.t>3.0mm材料展度不易型碓言十算,鹰先就得出展^系数后再飘整展^尺寸.e敷料音1.6mm,K=05(主要有料制料).注意:辗内R是指客户封内R辗要求,或要求不高畤,∙⅜便于材料的折管成形,我FJ的下模做成尖角的形式.有畤客户的部品Ia中有内R,一般客户JS有特别指出的脩件下我什号均以尖角起模.7.2有内R事L形展^借注:常客户部品屑I中没有特别要求做事L形内R畤,我俨1儒量按尖角^言十.有要求畤按以上方式迤行展中性唇系数碓定:粤曲鹿的中性唇是假IS的一值IJi面.首先符材料延厚度方向划分出瓢鳄多他厚度超于O的眉面,那么在材料粤曲的谩程中是度方向尺寸不燮的眉面即卷材料管曲虑的中性眉.由上述可知中性的尺寸等于部品的展^尺寸.^料/AI料中性唇系数2)SPCeSEeC,SUS301,SUS304,SUS430,SPTE,SK5,SK7蒯料中性系数根撼我fl驰勺言糕鹦由常库品的材料厚度two.3畤,羟品管曲龙中性眉系数K∙⅞0.5;常羟品的材料厚度t>0.3畤,羟品^曲龙中性唇系数卷1/3.此畤只需优管曲的内值IJ向材料方向偏移kt即卷管曲度的中性雇7.3Z审I展^7.3.1雨次Z曲J成形H中t卷材料厚度,H Z审L折粤高度,在^言十畤材料厚度≤L2mm,2.0mmw审L 形高度H≤3.5mm的畤,我凭通常采用雨次Z 勺方式完成材料的Z刺J成形.道日寺事L形展^公式卷:借注:采用此Z事L成形法,要求由L形高度∙⅛2mm以上3.5mm以下,材料厚度在1.2mm以下.7.3.2一次成形”Z嚏L1)审L形高度在一倍料厚之内畴,一般采用一次成形弹L形展^尺寸卷:2)审L形高度在1倍料厚以上2mm以下畤,采用一次成形,展^尺寸卷:屋平展1.=A+B+@=A'+B,+@'@=1.33t@=0.42tC=0.7t(有里幺泉)C=0.9t(MS^)上材料厚度在模具∙B⅞推平展^按以下公式暹行1.=A+B+133t(t∙⅛材料厚度)12.2CNC刺J形展^求,刖展方法另th常材料规格不在此表畤可以用@=O.35t(t 材料的厚度)做衲僧暹行初步展再根撼寅除情沂!暹行^整.U形^曲的展^1.=A+B+(R+0.43t)t:卷材料厚度12.3曲拉伸徨合结情展^展^原用J:先聘直遏局部按粤曲展^,剧角局部按拉伸展然彳爰用三黠切Iil(PA-PC-PB)的方式作一段舆雨直遏和直^∙⅜D∣a心典ι三角ι三心重合的Ia(Ia形拉伸的展^形状)相切的ι三弧.常[W1.5t11⅜,求D值言十算公式如下:富r>1.5t11⅜,求D值言十算公式如下:借注:拉伸龙鹰按等醴殖法暹行言十算.12.4^尺寸^整12.4.1者主公差不封穗尺寸整檄注公差不封稠尺寸展^畤取尺寸公差的中^值.见下例:12.4.2位加工尺寸的^整∙¾防止因冲^的磨损而造成孔尺寸因小而超差.我fl三l在15言十一般符孔尺寸(所有^型的孔)做到上公差的60%~80%.例:Ia纸檄注中5±0.1,起模畤符此孔做到①5.06;Ili条照票注①5±0.2,起模畤符此孔做到中5.15.但封装⅞T底孔∙⅛保^装配^量,15言十畤只做大0.06mm(舆装型,材料厚度辗β9,但封需要暹行特^特性要求的羟品鹰根撼寅除情*兄而定,如装前需暹行外表隔椀氧化鹿鹿理的装$1底孔可以再做大O02~O.O3mm,但一般也不外表虑理暹行再做大鹿理).12.4.3特^特性要求羟品展^尺寸^整1)需要暹行甯羟品:原料∙⅜覃光料(光泊)的J l品一般需要甯威理在^言十畤鹰根撼客户厚度的要求适常的做小外形尺寸,做大孔尺寸(此畤JS根撼公差的大小舆的厚度封尺寸逛行相JS飘整,且僮暹行一次^整),使品甯^之后,能满足Hl纸的公差要求崩于需羟品^前尺寸虞理(封客户来Ili公差鹿理):m纸Iil孔(及方.孔)①±0.1的,做大0.06mm;Hl纸l三孔(及方孔)①±0.05的,做大0.04mm;IS纸剧孔(及方孔)①±0.1以上的,做大(Hmm;特别是胸仔,IM纸檄注公差卷±0.1的,做小0.06mm,角仔公差±0.1以上的,做小(Hmm.2)需要选行外表隔椀氧化^羟品,符羟品上的孔做大0.02mm(在孔一般放大之后再做大),其余尺寸(如外形尺寸)不需要迤行特别的^整.3)需要暹行噫油喷粉的羟品,在⅛f崖品展不暹行一般飘整,只需符孔做大2倍的最大喷眉厚度,揩其他有影^的外形尺寸用2倍的最大喷眉厚度暹行^整(喧后尺寸燮大的做小,喷后尺寸建小的做大.。

产品展开计算标准(doc 34页)

产品展开计算标准(doc 34页)

产品展开计算标准一.目的统一公司内部标准,使产品展开快速标准,使公司内部产品制作,测量标准统一.二.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各类薄板的展开计算.三.展开计算原理板料在弯曲过程中外层受到拉应力,内层受到压应力,理论上内外层之间有一既不受拉也不受压的过渡层------中性层.中性层为一假想层,在弯曲过程中中性层被假想为与弯曲前状态保持一致,即长度始终不变,所以中性层是计算弯曲件长度的基准.中性层位置与变形程度有关,当弯曲半径较大,折弯角度较小时,变形程度较小,中性层位置靠近板料厚度的中心处;当弯曲半径变小,折弯角度增大时,变形程度随之增大.中性层位置逐渐向弯曲中心的内侧移动.中性层到板料内侧的距离用A表示。

(图1)产品展开计算标准一.目的统一公司内部标准,使产品展开快速标准,使公司内部产品制作,测量标准统一.二.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各类薄板的展开计算.三.展开计算原理板料在弯曲过程中外层受到拉应力,内层受到压应力,理论上内外层之间有一既不受拉也不受压的过渡层------中性层.中性层为一假想层,在弯曲过程中中性层被假想为与弯曲前状态保持一致,即长度始终不变,所以中性层是计算弯曲件长度的基准.中性层位置与变形程度有关,当弯曲半径较大,折弯角度较小时,变形程度较小,中性层位置靠近板料厚度的中心处;当弯曲半径变小,折弯角度增大时,变形程度随之增大.中性层位置逐渐向弯曲中心的内侧移动.中性层到板料内侧的距离用A表示。

(图1)三.折弯方法的确定折弯方法有单发冲床模具折弯和折弯机模具折弯两种方法.单发冲床模具折弯的方式及精度是由模具来实现的.因此只要做出合格的模具,就能够生产出合格的折弯产品.而采用折弯机折弯不仅需要选用合适的折弯模,还必须调试折弯参数.因此,如采用折弯机折弯,计算展开尺寸时就必须考虑折弯机的折弯方法.1.一次一道弯.此种折弯由普通通用折弯模来完成.包括折直角,钝角和锐角.(如图2)2. 一次折两道弯--------压锻差.此种折弯由专用特殊模来完成,但折弯难度比普通折弯大.(如图3)3. 压死边.此种折弯也须用特殊模来完成.(如图4)4.大R圆弧折弯。

产品展开计算标准

产品展开计算标准

产品展开计算标准一.目的统一公司部标准,使产品展开快速标准,使公司部产品制作,测量标准统一.二.适用围本标准适用于各类薄板的展开计算.三.展开计算原理板料在弯曲过程中外层受到拉应力,层受到压应力,理论上外层之间有一既不受拉也不受压的过渡层------中性层.中性层为一假想层,在弯曲过程中中性层被假想为与弯曲前状态保持一致,即长度始终不变,所以中性层是计算弯曲件长度的基准.中性层位置与变形程度有关,当弯曲半径较大,折弯角度较小时,变形程度较小,中性层位置靠近板料厚度的中心处;当弯曲半径变小,折弯角度增大时,变形程度随之增大.中性层位置逐渐向弯曲中心的侧移动.中性层到板料侧的距离用A表示。

(图1)四.折弯方法的确定折弯方法有单发冲床模具折弯和折弯机模具折弯两种方法.单发冲床模具折弯的方式及精度是由模具来实现的.因此只要做出合格的模具,就能够生产出合格的折弯产品.而采用折弯机折弯不仅需要选用合适的折弯模,还必须调试折弯参数.因此,如采用折弯机折弯,计算展开尺寸时就必须考虑折弯机的折弯方法.1.一次一道弯.此种折弯由普通通用折弯模来完成.包括折直角,钝角和锐角.(如图2)2. 一次折两道弯--------压锻差.此种折弯由专用特殊模来完成,但折弯难度比普通折弯大.(如图3)3. 压死边.此种折弯也须用特殊模来完成.(如图4)4.大R圆弧折弯。

些种折弯如R在一定围,可用专用R模压成形,如R值过大,则须用小R模多次压制成形。

(如图5)图5这四种折弯的展开计算是不同的。

因此在看图时,要根据零件的折弯尺寸来确定使用何种折弯方法。

一般使用的NC数控折弯设备都是日本AMADA(天田)公司所生产的。

其折弯机所配套的普通通用折弯模具V形槽宽度通常为适用该折弯模的板厚的5-6倍.如采用一次折一道弯的方法,必须考虑到折弯模的V形槽的宽度W1及V形槽一边到模具外侧的宽度L1。

如图6:折弯高度H的经验值根据产品形状有如下三种(以90度为例,钝角和锐角与直角相近相似):1.简单的90度单边折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4 R=0 θ ≠ 90° λ =T/3
L=[A-T*tan(a/2)]+[B -T*tan(a/2)]+T/3*a (a 单 位 为 rad,以 下 相 同)
2.5 R≠ 0 θ ≠ 90°
L=[A-(T+R)* tan(a/2)]+[B -(T+R)*tan(a/2)]+(R+λ )*a
当 R ≧ 5T 时 λ=T/2 1T≦ R <5T λ =T/3 0 < R <T λ=T/4
∵ T*AB=(H -EF)*EF+π*(EF)2/4 ∴ AB={H*EF+(π/4-1)*EF2}/T ∴预冲孔孔径=D – 2AB T≧0.8 时,取 EF=60%T. 在料厚 T<0.8 时,EF 的取值请示上 级.
2.9 方形抽孔
方形抽孔,当抽孔高度较高时 (H>Hmax),直边部展开与弯曲一致, 圆角 处展开按保留抽高为 H=Hmax 的大小套 弯曲公式展开,连接处用 45 度线及圆角 均匀过渡, 当抽孔高度不高时(H≦Hmax) 直边部展开与弯曲一致,圆角处展开保留 与直边一样的偏移值.
公差时除外,例:Φ3.80 +00.05取Φ3.84.
c 产品图中未作特别标注的圆角,一般按 R=0 展开.
附件一:常见抽牙孔孔径一览表
料厚
类型
0.6
0.8
1.0
1.2
M3
3.5
3.7
4.0
4.2
M3.5
3.9
4.2
4.4
4.7
M4
4.4
4.6
4.9
5.1
#6-32
3.8
4.1
4.3
4.6
附件二:常见预冲孔孔径一览表
2.6 Z 折 1.
计算方法请示上级,以下几点原则仅供参 考: (1)当 C≧ 5 时,一般分两次成型,按两个 90 °折弯计算.(要考虑到折弯冲子的强度)
L=A-T+C+B+2K (2)当 3T<C<5 时<一次成型>:
L=A-T+C+B+K (3)当 C≦ 3T 时<一次成型>:
L=A-T+C+B+K/2
以下 Hmax 取值原则供参考. 当 R≧4MM 时:
材料厚度 T=1.2~1.4 取 Hmax =4T 材料厚度 T=0.8~1.0 取 Hmax =5T 材料厚度 T=0.7~0.8 取 Hmax =6T 材料厚度 T≦0.6 取 Hmax =8T 当 R<4MM 时,请示上级.
R=EF H
T H
B + 0.2T
2.13 侧 冲压 平 图 (a): 展 开 长 度 L=A+B-0.4T 图 (b): 压 线 位 置 尺 寸 A-0.2T 图 (c): 90 °折 弯 处 尺 寸 为 A+1.0T 图 (d): 侧 冲 压 平 后 的 产 品 形 状
L = A + B -0.4T A -0.2T
上 式 中 取:λ =T/4
90.0°
K=λ *π/2
=T/4*π/2 =0.4T
B
2.2 R=0, θ =90 ° (T≧1.2,含 1.2mm)
L=(A-T)+(B-T)+K
=A+B-2T+0.5T
上 式 中 取:λ =T/3 K=λ *π/2
90.0°
=T/3*π/2
=0.5T
B
T<1.2m m
料厚
类型
0.6
M31.2M3Fra bibliotek51.2
M4
1.2
#6-32
1.2
0.8
1.0
1.2
1.5
1.5(1.8)
1.8
1.5
1.5(1.8)
1.8
1.5
1.5(1.8)
1.8
1.5
1.5(1.8)
1.8
说明:
1 以上攻牙形式均为无屑式.
2 抽牙高度:一般均取 H=3P,P 为螺纹距离(牙距).
3.内径:M3 Φ2.75 M3.50 Φ3.20 M 4 Φ3.65 # 6-32 Φ3.10
当 Rd≦ 1.5T 时 ,求 D 值 计 算 公 式 如下:
D/2=[(r+T/3)2+2(r+T/3)*(h
+T/3)]1/2
Rd l
PA
R' P
D
r PB
T l
2.11 压 缩 抽 形 2 (Rd>1.5T)
原 则 :直 边 部 分 按 弯 曲 展 开 ,圆 角 部 分 按 拉 伸 展 开 ,然 后 用 三 点 切 圆 (PA-P-PB)的 方 式 作 一 段 与 两 直 边和直径为 D 的圆相切的圆弧.
当 Rd>1.5T 时: l 按相应折弯公式计算.
D/2={(r+T/3)2 +2(r+T/3)*(h+T/3) -0.86*(Rd-2T/3)*[(r+T/3) +0.16*(Rd-2T/3)]}1/2
Rd l
R'
D
r
1
2.12 卷 圆压 平 图 (a): 展 开 长 度 L=A+B-0.4T 图 (b): 压 线 位 置 尺 寸 A-0.2T 图 (c): 90 °折 弯 处 尺 寸 为 A+0.2T 图 (d): 卷 圆 压 平 后 的 产 品 形 状
1
常规产品展开尺寸计算标准
1. 展开计算原理
板料在弯曲过程中外层受到拉应力,内层受到压应力,从拉到压之间有一既不
受拉力又不受压力的过渡层--中性层,中性层在弯曲过程中的长度和弯曲前一样,
保持不变,所以中性层是计算弯曲件展开长度的基准.中性层位置与变形程度有关,
当弯曲半径较大,折弯角度较小时,变形程度较小,中性层位置靠近板料厚度的中心
A + 1.0T B
A
2.14 综合计算如图:
A AA
L=料内+料内+补偿量
=A+B+C+D
B
D T /3
+中性层弧长(AA+BB+CC)
(中性层弧长均按 “中性层到板料内
CC
侧距离λ=T/3”来计算)
BB
T /3 C T
1
备注:
a 标注公差的尺寸设计值:取上下极限尺寸的中间值作为设计标准值. b 孔径设计值:一般圆孔直径小数点取一位(以配合冲头加工方便性),例:3.81 取 3.9.有特殊
A
B
G
C
D
EF
D
R
135.0°
45.0°
T l
h
h
1
2.10 压 缩 抽 形 1 (Rd≦ 1.5T)
原 则 :直 边 部 分 按 弯 曲 展 开 ,圆 角 部 分 按 拉 伸 展 开 ,然 后 用 三 点 切 圆 (PA-P-PB)的 方 式 作 一 段 与 两 直 边和直径为 D 的圆相切的圆弧.
处,当弯曲半径变小,折弯角度增大时,变形程度随之增大,中性层位置逐渐向弯曲
中心的内侧移动.中性层到板料内侧的距离用λ表示.
2. 计算方法
展开的基本公式: 展开长度=料内+料内+补偿量
2.1 R=0, 折 弯 角 θ =90 ° (T<1.2, 不 含
1.2mm)
L=(A-T)+(B-T)+K
=A+B-2T+0.4T
中性層
A
T>=1.2m m
中性層
A
T /3 T
T /4 T
1
2.3 R≠ 0 θ =90°
L=(A-T-R)+(B-T-R)+(R+λ )*π/2
当 R ≧ 5T 时 λ=T/2
1T≦ R <5T λ =T/3
0 < R <T
λ =T/4
(实 际 展 开 时 除 使 用 尺 寸 计 算 方 法 外 ,也 可 在 确 定 中 性 层 位 置 后 ,通 过 偏 移再实际测量长度的方法 .以下相同)
2.7 Z 折 2. C≦ 3T 时<一次成型>:
L=A-T+C+B+D+K
a B
λ
R 90.0°
A
B A
λ
λ
T
T
中性層 中性層
中性層
1
2.8 抽 芽 抽芽孔尺寸计算原理为体积不变原
理,即抽孔前后材料体积不变;ABCD 四边 形面积=GFEA 所围成的面积.
一般抽孔高度不深取 H=3P(P 为螺纹 距离),R=EF 见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