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跌倒坠床风险评估流程防范措施

合集下载

跌倒坠床风险评估与措施

跌倒坠床风险评估与措施

评估结果:患者服 用某些药物,如镇 静剂、降压药等, 容易发生跌倒坠床
评估结果:患者缺 乏照顾和监护,容 易发生跌倒坠床
物理环境改善
保持地面干燥,防止滑倒 增设防滑地毯和防滑扶手 调整室内光线,避免夜间跌倒 合理布局病房和走廊,方便通行
安全防护设备
床边护栏:确 保患者安全,
防止坠床
地面防滑垫: 降低摔倒风险,
案例效果评估与总结
评估指标:跌倒坠床发生率、患者满意度、护士工作效率 评估方法:对比分析法、问卷调查法、数据统计法 评估结果:案例实施后跌倒坠床发生率下降、患者满意度提高、护士工作效率提升 总结:案例实施有效,建议在其他科室推广应用
汇报人:XX
隐患。
培训医护人员:加 强医护人员的安全 意识培训,提高他 们对跌倒坠床风险 的认知和应对能力。
风险监控指标
患者年龄:高龄、低龄患者易发生跌倒坠床 患者疾病状态:病情严重、意识障碍、行动不便等患者易发生跌倒坠床 药物影响:服用镇静药、降压药等易导致患者跌倒坠床 环境因素:地面湿滑、无扶手等环境因素易导致患者跌倒坠床
紧急处理流程
立即评估患者情况,确定是否需要紧急处理。 根据患者情况,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如心肺复苏、止血等。 通知医生,并协助医生进行进一步处理。 记录整个处理过程,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
伤情评估与救治
评估:根据患者情况,进行伤情评估,确定治疗方案 救治:根据伤情,采取相应的救治措施,如止血、固定、搬运等 注意事项:及时救治,避免伤情恶化,同时注意保护患者隐私 培训:医护人员应接受相关培训,提高救治能力
汇报人:XX
目录
CONTENTS
01. 跌 倒 坠 床 风 险 评 估
02.
跌倒坠床风险预防措 施

跌倒坠床的护理防范措施

跌倒坠床的护理防范措施

跌倒坠床的护理防范措施跌倒和坠床是医院、养老院和其他医疗机构中常见的意外事件,容易导致严重的伤害。

针对老年人和体弱者特别是患有脑血管疾病、骨质疏松、失眠等的患者,跌倒和坠床的风险更高。

因此,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护理防范措施,以保证患者的安全。

下面将从建立风险评估系统、环境改善、合理用药、定期综合评估等五个方面介绍一些护理防范措施。

第一,建立风险评估系统。

这一步是指通过合理的问卷调查、观察和体检等手段,对患者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

包括患者的年龄、认知和平衡能力、使用助步器或拐杖的能力、就寝时是否多次起夜、过去是否有跌倒和坠床的经历等等。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对高风险患者采取更严格的监护措施。

第二,环境改善。

为了保证患者的安全,医护人员应把环境中的潜在危险因素最大程度地减少。

比如,保持走廊和病房内的干燥,防止地面湿滑;减少物品堆积,保持过道畅通;将病床的高度调整为合适的高度,方便患者上下床;在病床周围铺设防滑垫;在床边放置护理钟和护理呼叫装置等等。

同时,要及时清理掉地板上的水渍、残留物和电线等,以免患者绊倒。

第三,合理用药。

药物的不良反应可能导致患者头晕、视力模糊、肌肉无力等不适症状,增加其跌倒和坠床的风险。

因此,护士应仔细查看患者的用药情况,特别是老年人需特别注意。

如果有必要,应当调整药物的种类、剂量和用药时间,以减轻不良反应的可能性。

第四,定期综合评估。

跌倒风险的评估不是一次性的工作,需要在入院时进行初步评估,并在康复过程中和康复出院后进行定期的综合评估。

通过评估,发现和解决问题,可以及时采取措施,预防患者的跌倒和坠床事件的发生。

第五,提供个性化的护理计划。

每位患者都有不同的病史、疾病和护理需求。

因此,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

比如,卧床患者可在卧床期间做床上康复运动,增强肌肉力量和平衡能力;老年人患者可通过药物管理、家属陪护等方式减少患者夜间起床的频率;晚上安排夜间护士巡视,确保患者的安全等等。

跌倒坠床的防范措施

跌倒坠床的防范措施

跌倒坠床的防范措施一、跌倒的防范措施1. 评估患者风险(1)对新入院的患者进行跌倒风险评估,包括年龄、性别、病史、药物使用、营养状况、步态和平衡能力等。

(2)对有跌倒风险的患者进行定期评估,动态调整防范措施。

2. 健康教育和宣传(1)向患者及家属宣传跌倒的危害和防范知识,提高他们的防范意识。

(2)在病房、走廊等显眼位置悬挂跌倒防范的宣传标语和海报。

3. 环境改善(1)保持病房地面干燥、整洁,避免使用湿滑的地面材料。

(2)确保病房内的照明充足,特别是在夜间。

(3)合理设置病房内的家具,避免摆放过多的障碍物。

4. 设备和辅助工具(1)为有跌倒风险的患者提供拐杖、助行器等辅助工具。

(2)在病房内安装扶手、呼叫铃等设施,方便患者起身和求助。

5. 药物管理(1)合理使用抗凝药、降糖药等可能引起跌倒的药物,密切观察患者用药后的反应。

(2)教育患者遵医嘱用药,不得擅自增减剂量或停药。

6. 人员培训(1)加强对医护人员跌倒防范知识的培训,提高他们的防范意识和能力。

(2)定期组织跌倒防范的演练和考核,确保医护人员掌握相关技能。

二、坠床的防范措施1. 评估患者风险(1)对新入院的患者进行坠床风险评估,包括年龄、病史、意识状况、药物使用等。

(2)对有坠床风险的患者进行定期评估,动态调整防范措施。

2. 环境改善(1)保持病房床铺整洁,避免床单、被套等物品滑落。

(2)确保床铺高度适中,方便患者上下床。

(3)在床边安装防护栏,防止患者不慎坠床。

3. 人员陪护(1)对有坠床风险的患者,安排专人陪护,特别是夜间。

(2)教育家属加强看护,防止患者独自行动。

4. 设备和辅助工具(1)为有坠床风险的患者提供床栏、约束带等辅助工具。

(2)在病房内安装呼叫铃,方便患者求助。

5. 药物管理(1)合理使用镇静药、抗焦虑药等可能引起意识模糊的药物。

(2)教育患者遵医嘱用药,不得擅自增减剂量或停药。

6. 人员培训(1)加强对医护人员坠床防范知识的培训,提高他们的防范意识和能力。

患者坠床或跌倒防范制度与措施

患者坠床或跌倒防范制度与措施

患者坠床或跌倒防范制度与措施患者坠床或跌倒是医疗机构管理中常见的安全问题之一,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医疗机构的声誉都会造成不良影响。

因此,制定患者坠床或跌倒的防范制度和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以一家医疗机构为例,详细介绍患者坠床或跌倒的防范制度与措施。

一、患者坠床或跌倒的防范制度:1.制定患者坠床或跌倒的风险评估标准:确定评估指标,包括患者的年龄、病情、身体状况、卧床天数、药物使用情况等,并按照评估结果划分患者的风险等级。

2.建立患者坠床或跌倒的风险预警机制:根据患者的风险等级,制定相应的预警机制。

比如,高风险患者应配备专人定时观察,中风险患者应定时巡视,低风险患者每日记录一次体温、血压等基本生命指标。

3.设立患者坠床或跌倒的登记制度:对医院内发生的每起患者坠床或跌倒事件都要进行登记,包括患者的姓名、住院号、所在科室、事件发生时间、坠床或跌倒的原因、采取的应急措施等。

4.实施风险警示标志和警示语:在医院内的危险区域、门窗、楼梯口等明显位置,设置坠床或跌倒的风险警示标志,并配备相应的警示语,提醒患者按时按规定行动。

5.建立坠床或跌倒事故的调查和处理机制:对发生的坠床或跌倒事件进行调查,找出事故的原因和责任人,并进行相应的处理,包括纪律处分和事故赔偿。

二、患者坠床或跌倒的防范措施:1.对高风险患者实施特殊照护:高风险患者是坠床或跌倒的重点防护对象,应指定专人对其进行特殊照护,定时观察和掌握患者的活动情况,确保其安全。

2.保持病房的清洁整洁:保持病房的干净整洁,及时清理地面上的杂物,避免患者因为地面滑倒或绊倒而受伤。

3.保持走廊和楼梯的畅通:保持走廊和楼梯的畅通,不放置障碍物,确保患者和其他工作人员的安全。

4.提供合适的辅助设施: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需要,为其提供合适的辅助设施,如餐车、坐便椅、手杖等,帮助他们行动时更加稳定和安全。

5.提供专业培训和教育:医疗机构应定期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患者坠床或跌倒防范的培训,包括医生、护士、护工等,提高他们的意识和能力,以便及时发现和应对患者坠床或跌倒的情况。

防范患者跌倒、坠床的相关制度、风险评估、相关处置方法

防范患者跌倒、坠床的相关制度、风险评估、相关处置方法

防范患者跌倒、坠床的相关制度、风险评估、相关处置方法一、引言医院是患者治疗和康复的重要场所,然而,在医院环境中,患者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时有发生,给患者带来了额外的身体和心理负担,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为了保障患者的安全,医院需要建立健全防范患者跌倒、坠床的相关制度,进行风险评估,并采取相应的处置方法。

二、相关制度1. 防范意识教育医院应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防范患者跌倒、坠床的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防范意识和能力。

教育内容包括跌倒、坠床的原因、风险因素、预防措施等。

2. 风险评估医院应制定风险评估表,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识别跌倒、坠床的高危患者。

评估内容包括患者的年龄、疾病状况、药物使用情况、活动能力等。

3. 防护措施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对高危患者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例如,使用床栏、约束带保护,加强夜间巡视,提供防滑鞋等。

4. 沟通与协作加强医患沟通,告知患者及家属跌倒、坠床的风险因素和预防措施。

同时,加强各科室之间的协作,共同防范患者跌倒、坠床事件的发生。

5. 定期检查与改进医院应定期对防范患者跌倒、坠床的相关制度进行检查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改进。

同时,收集患者跌倒、坠床事件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总结,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三、风险评估1. 评估工具医院应使用专业的评估工具,如Morse跌倒风险评估表,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

评估内容包括患者的年龄、疾病状况、药物使用情况、活动能力等。

2. 评估时机对新入院的患者进行首次评估,对病情发生变化的患者进行定期评估,对发生过跌倒、坠床的患者进行再次评估。

3. 评估内容评估内容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疾病状况、药物使用情况、活动能力、认知状况等。

重点关注跌倒、坠床的高危因素,如老年患者、使用镇静剂的患者、活动受限的患者等。

四、相关处置方法1. 发生跌倒、坠床事件的处置一旦发生患者跌倒、坠床事件,立即进行现场处置,包括检查患者的伤情、提供必要的急救措施,并通知医生进行进一步的处理。

跌倒坠床的处理流程及预防措施

跌倒坠床的处理流程及预防措施

跌倒坠床的处理流程及预防措施跌倒和坠床是医院、养老院等机构中常见的安全问题,对患者和工作人员都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

因此,制定有效的跌倒坠床处理流程和预防措施至关重要。

一、处理流程1. 发现患者跌倒或坠床时,立即通知医生和护士,迅速评估患者的生命体征和受伤情况。

2. 根据患者的受伤情况,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如果患者出现生命危险,立即进行心肺复苏等急救措施。

3. 将患者抬上病床,保持平躺,避免二次伤害。

检查患者的意识、呼吸、心跳等生命体征,观察是否有外伤或骨折。

4. 医生根据患者的症状和检查结果,制定治疗方案。

根据患者的病情,可能需要进行CT、X光等影像学检查,以确定是否有内脏损伤或出血。

5. 患者恢复意识后,及时与其沟通,了解跌倒或坠床的原因,并向患者及其家属解释情况,消除他们的恐慌和担忧。

6. 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帮助患者建立信心,鼓励他们积极配合治疗。

7. 做好患者的饮食和生活护理,保证患者的营养和休息。

8. 护士长或科室负责人应组织科室人员对跌倒或坠床事件进行分析和讨论,找出原因,制定改进措施,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二、预防措施1. 对患者进行风险评估,识别可能导致跌倒或坠床的高危因素,如年龄、疾病、药物等。

对高危患者进行重点监护,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2. 对患者进行安全教育,告知他们如何预防跌倒或坠床,如保持地面干燥、使用扶手、使用拐杖等。

3. 改善医院环境,如保持地面干燥、安装扶手、设置警示标志等,以降低跌倒或坠床的风险。

4. 加强护理人员对跌倒或坠床的防范意识,定期进行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应急处理能力。

5. 建立完善的报告和反馈机制,对跌倒或坠床事件进行记录和分析,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安全问题。

6. 加强与患者家属的沟通,告知他们患者的病情和可能存在的风险,鼓励他们参与患者的护理和监护。

总结:跌倒和坠床是医院等机构中常见的安全问题,对患者和工作人员都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

因此,制定有效的跌倒坠床处理流程和预防措施至关重要。

坠床与跌倒报告制度及防范措施范文(4篇)

坠床与跌倒报告制度及防范措施范文(4篇)

坠床与跌倒报告制度及防范措施范文坠床和跌倒是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生的意外事件,特别是对于年长者、儿童和患有特殊需求的人群来说,更具有危险性。

为了有效预防坠床和跌倒事件的发生,建立坠床和跌倒报告制度及相应的防范措施非常重要。

本文将提供一个坠床和跌倒报告制度及防范措施的范本,希望能够对相关单位和个人有所帮助。

一、坠床和跌倒报告制度范本:1. 报告标准a. 坠床事件:指睡眠中个体从床上掉落的事件。

b. 跌倒事件:指个体在行走、站立或转身时失去平衡而摔倒的事件。

c. 报告人员:包括目击者、受伤者、护理人员等。

d. 报告内容:事件的时间、地点、受伤情况、可能的原因等。

2. 报告流程a. 发生坠床或跌倒事件后尽快进行报告,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b. 目击者或护理人员应尽快向主管或上级报告事件。

c. 主管或上级应立即记录事件,并根据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如提供紧急救助、安排医疗检查等。

d. 事件报告应上报至相关部门或机构,以便分析原因、采取预防措施并记录统计数据。

e. 上级或相关部门应对事件进行跟踪,确保采取的措施有效并及时调整。

3. 报告记录与分析a. 坠床和跌倒事件应分别记录,并进行归档保存。

b. 报告记录应包括事件的基本信息、受伤情况、事件原因、采取的措施和效果等。

c. 定期对事件进行分析,总结常见原因和场所,提出预防措施和改进建议。

d. 根据分析结果,制定相关培训计划和宣传教育活动,提高相关人员的意识和能力。

二、防范坠床和跌倒的措施范本:1. 环境改善措施:a. 提供安全、稳定的床铺和床垫,避免坠床。

b. 在行走区域设置防滑地板或地毯,以减少跌倒事故。

c. 安装扶手、栏杆等辅助设施,提供行动方便和支持。

2. 安全设施和装备:a. 根据需要提供辅助器具,如手杖、拐杖、助行器等,帮助行动不便的人群。

b. 在需要时使用安全带等固定装置,避免坠床事件发生。

c. 在危险区域设置警示标识或警告装置,提醒人们注意。

患者跌倒、坠床风险评估、流程、防范措施

患者跌倒、坠床风险评估、流程、防范措施

患者跌倒、坠床风险评估制度一、加强安全意识,及时发现存在导致患者跌倒、坠床的高危因素,其中包括:1、意识不清、躁动不安、精神异常、肢体活动受限、视觉障碍的患者;2、体质虚弱、需搀扶行走或者坐轮椅患者;生活不能彻底自理且无专人看护患者;年老和婴幼儿无约束或者无效约束患者;3、服用特殊药物、近期有跌倒史(1 周内)、以晕厥、黑蒙为主要症状者、时常发生体位性低血压者。

4、病室地面潮湿或者有积水未设防滑标志等;5、患者穿的鞋底易滑跌等;二、对具有跌倒、坠床危(wei)险因素的患者,护士应对病人或者家属进行安全教育并采取相应防范措施。

三、对有跌倒、坠床的危(wei)险因素的患者,需实施逐级上报和监控。

四、加强病情观察,及预防跌倒、坠床措施的落实,并加以记录。

各护理单元对已发生“患者坠床、跌倒”事件的,即将通知值班医生、科护士长,并向护理部汇报备案。

xx 县人民医院护理部2022 年 9 月制定按护理部标准,新病人入院时,对存在发生跌倒、坠床危(wei )险 因素的高危患者,根据《住院病人意外事件危(wei )险因素评估表》 进行评估,并采取相应预防措施。

护士在护理意识不清、躁动不安、癫痫发作、老年痴呆、精神异常的患者,及无陪伴的 3 岁以下婴幼儿时必须用床栏或者 约束带保护,床尾挂标识,并做好交班。

做好安全宣教工作,对长期卧床的体质虚弱者、近期有跌倒史(1 周内);以晕厥、黑蒙为主要症状者、时常发生体位性 低血压者、肢体活动受限、视觉障碍及年老体弱等患者,护 士应告知其起床或者行走时应由家属或者护士(按铃呼叫护士) 陪伴,如需沐浴必须在家属陪伴下进行。

给婴儿测体重和沐浴时,护士必须守护在旁,不得擅自离开。

必要时开启陪护证,先告知家属留院陪护。

做好入院宣教,告知病人住院期间、起床活动时穿防滑鞋。

外出检查有专人陪同,检查前更换外出鞋,行动不便者准备 轮椅。

不存在危(wei )险因加强观察患者发生跌倒、坠通知值班医生评估患者伤情 报告科室护士长 报告护理部 护理部备案、分析存在危(wei )险因素加强观察 安全教育落实措施填写风险 重点观察 重点交接2. 4.5.6. 3. 1.7.8.9.夜间应开启地灯,保持病室、走廊和地面清洁、干燥、平整、完好、通道内不随便堆放物品,以免影响人、车通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患者跌倒、坠床风险评估制度
一、加强安全意识,及时发现存在导致患者跌倒、坠床的高危因素,其中包括:
1、意识不清、躁动不安、精神异常、肢体活动受限、视觉障碍的患者;
2、体质虚弱、需搀扶行走或坐轮椅患者;生活不能完全自理且无专人看护患者;年老和婴幼儿无约束或无效约束患者;
3、服用特殊药物、近期有跌倒史(1周内)、以晕厥、黑蒙为主要症状者、经常发生体位性低血压者。

4、病室地面潮湿或有积水未设防滑标志等;
5、患者穿的鞋底易滑跌等;
二、对具有跌倒、坠床危险因素的患者,护士应对病人或家属进行安全教育并采取相应防范措施。

三、对有跌倒、坠床的危险因素的患者,需实施逐级上报和监控。

四、加强病情观察,及预防跌倒、坠床措施的落实,并加以记录。

各护理单元对已发生“患者坠床、跌倒”事件的,立即通知值班医生、科护士长,并向护理部汇报备案。

xx县人民医院护理部 2012年9月制定
患者跌倒、坠床风险评估工作流程
二、预案
1.
按护理部标准,新病人入院时,对存在发生跌倒、坠床危险因素的高危患者,根
据《住院病人意外事件危险因素评估表》进行评估,并采取相应预防措施。

2
.护士在护理意识不清、躁动不安、癫痫发作、老年痴呆、精神异常的患者,及无陪伴的3岁以下婴幼儿时必须用床栏或约束带保护,床尾挂标识,并做好交班。

3.做好安全宣教工作,对长期卧床的体质虚弱者、近期有跌倒史(1周内);以晕厥、黑蒙为主要症状者、经常发生体位性低血压者、肢体活动受限、视觉障碍及年老体弱等患者,护士应告知其起床或行走时应由家属或护士(按铃呼叫护士)陪伴,如需沐浴必须在家属陪伴下进行。

4.给婴儿测体重和沐浴时,护士必须守护在旁,不得擅自离开。

5.必要时开启陪护证,先告知家属留院陪护。

6.做好入院宣教,告知病人住院期间、起床活动时穿防滑鞋。

外出检查有专人陪同,检查前更换外出鞋,行动不便者准备轮椅。

7.夜间应开启地灯,保持病室、走廊和地面清洁、干燥、平整、完好、通道内不随便堆放物品,以免影响人、车通行。

工勤人员拖地或打蜡后应放置“小心地滑”
的警示牌。

8.中夜班加强巡视,必要时为病人准备床栏并拉起。

9.对服用特殊药物者(如安眠药、降糖药、降压药等),加强观察。

10.一旦患者出现跌倒、坠床等事件,应及时通知医师,并遵医嘱落实各项治疗和护理。

患者坠床、跌倒处理流程
1.患者发生跌倒或坠床事件后,护士应立即赴现场及时了解发生跌倒或坠床的经
过,并在第一时间通知医生。

2.医生赶到现场后,护士应向医生详细描述事件的经过,并协助医生对患者进行救
治及伤情的判断。

3.医生到场后应立即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神志、意识等生命体征,并根
据患者的伤情实施必要的体格检查,以便对其伤情做出初步的判断。

4.如病情许可,护士和医师可将病人移至病床/推车,并进行后续治疗及必要的辅
助检查和检验。

5.执业医师应当依据患者的情况,结合检验、检查结果,依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等相关法律、法规,对患者的伤情如实、科学、合理地作出轻、中、重程度的判定;必要时请相关的科室医生会诊,共同判断患者的
伤情。

6.当班护士立即通知患者家属,告知患者发生跌倒或坠床的经过、目前的伤情、治
疗措施、预后等,并向家属做好解释工作。

7.立即报告:
a)口头报告时间节点:发生或发现者立即(1小时内)报告护士长或当班主管护
士、相关医生;护士长或当班主管护士接报后立即(1小时内)报告科护士长、科主任;科护士长接报后立即(1小时内)将该事件报告护理部分管副主任及相关职能部门汇报。

b)书面报告时间节点:发现者8小时内完成并交予护士长;护士长在24小时内交
予科护士长;科护士长在接单后的24小时内交予护理部。

8.认真记录患者坠床或跌倒的经过,伤情与抢救记录。

9.如患方不能认同院方的伤情判定结果,可通过司法鉴定等相关法律程序依法主张
其合法权利。

处理流程(图1)
图1患者坠床或跌倒的伤情认定处理流程
防范患者跌倒、坠床的措施
一、防范患者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的有效措施
1、主动告知患者及其家属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风险的原因、危害和预防方法;
2、走廊扶手、卫生间及地面设有防滑设备;洗手间有“小心地滑”的警示标识;刚拖过的地面应放上警示标志;
3、对特殊患者(儿童、老年人、孕妇、行动不便及残疾人士和意识不清、特殊治疗的患者)主动搀扶或请人帮助;
4、对容易发生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的患者(如意识不清、躁动的病人等)要求家属留陪进行检查;
5、推床患者用好安全带及床栏;
二、防止患者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发生的监管措施
1、防范意识的教育:使科室每个医务人员自觉建立防范的安全理念,重视预防
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的发生,并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来保证患者的安全;
2、要求科室人员及患者注意保持科内地面干燥;
3、每位当班医务人员必须对每位患者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进行风险评估,对
有跌倒、坠床高危因素的患者,应加强防护措施;
4、加强医患沟通,保证患者安全;
5、每月一次对发生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进行数据收集和事件分析,组织科内
讨论,提出预防与整改措施,减少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发生的几率.
xx县人民医院护理部
2012年9月制定
跌倒/坠床风险护理评估表
科室: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
责任护士:评估时间:护士长:
分数高表示危机增加:轻度危机:3-8分;中度危机:9-14分;高度危机:15-20分神经精神状况:主要指患者的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或存在认知障碍如痴呆等。

活动情况:主要指患者自主活动能力和平衡功能。

疾病因素:主要指患有某些疾病的患者易发生跌倒或坠床,这些疾病包括:低血压(包含体位性低血压)、眩晕症、帕金森综合症、癫痫发作、贫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严重
营养不良等。

药物因素:主要指患者使用某些药物易发生患者跌倒或坠床。

感觉功能:主要指患者的视觉功能缺陷情况。

跌倒史:指患者入院前3个月内曾经有跌倒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