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倒坠床风险评估与措施

合集下载

跌倒坠床危险因素评估防范措施与应急预案

跌倒坠床危险因素评估防范措施与应急预案

跌倒坠床危险因素评估防范措施与应急预案跌倒坠床是老年人常见的意外事件之一,可能导致严重的身体损伤和生命危险。

因此,对老年人进行跌倒坠床危险因素评估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非常重要。

下面将详细阐述该主题。

一、跌倒坠床危险因素评估1. 年龄因素:老年人年龄增长,身体机能下降,容易出现跌倒坠床事故。

2. 健康因素:老年人有慢性疾病、视力、听力下降、平衡能力差等健康问题,容易导致跌倒坠床。

3. 智力因素:老年人认知功能减退,容易走错路、打翻东西,导致跌倒坠床。

4. 环境因素:室内光线暗、地面松动、地毯摆放不当、家具放置不合理等因素都可能导致老年人跌倒坠床。

二、跌倒坠床的防范措施1. 室内安全:老年人居住的房间要保持明亮,特别是在夜晚和清晨。

在容易滑倒的地面铺设防滑垫,摆放稳固且高度适当的家具,可以放置在床边的护栏、扶手椅等。

2. 居住设施:老人居住的房间可以安装应急呼叫设备,如电话、呼叫器等。

在卫生间、厨房等易滑倒的地方,应安装扶手。

3. 运动锻炼:老年人可以适应自己的身体状况进行一定的锻炼。

如游泳、慢跑、散步、太极拳、瑜伽等运动,提高身体免疫力和抗风险能力。

4. 药物管理:老年人常年服药,要养成正确用药的习惯,按医生的指示服药,不可以自己随便停药或者增加药量。

5. 家庭照顾:家人和照顾者要经常查看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及时发现异常情况,避免跌倒。

三、跌倒坠床的应急预案1. 发现老年人跌倒后应先开口询问是否需要救助,了解跌倒原因和是否受伤。

2. 给予现场急救: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

如果老年人没有严重的受伤,可以扶起老人,放置在稳固的椅子或床上。

3. 进行疏散:如果发生火灾或其它突发事件,要帮助老年人迅速进行疏散。

4. 计划好日常护理:为老人准备好日常护理用品和医疗器材,如卫生纸、尿布、电动轮椅等。

与老年人家庭的医生保持紧密联系,随时了解老年人的身体状况。

综上所述,对老年人进行跌倒坠床危险因素评估并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非常必要。

跌倒坠床风险评估与措施

跌倒坠床风险评估与措施

评估结果:患者服 用某些药物,如镇 静剂、降压药等, 容易发生跌倒坠床
评估结果:患者缺 乏照顾和监护,容 易发生跌倒坠床
物理环境改善
保持地面干燥,防止滑倒 增设防滑地毯和防滑扶手 调整室内光线,避免夜间跌倒 合理布局病房和走廊,方便通行
安全防护设备
床边护栏:确 保患者安全,
防止坠床
地面防滑垫: 降低摔倒风险,
案例效果评估与总结
评估指标:跌倒坠床发生率、患者满意度、护士工作效率 评估方法:对比分析法、问卷调查法、数据统计法 评估结果:案例实施后跌倒坠床发生率下降、患者满意度提高、护士工作效率提升 总结:案例实施有效,建议在其他科室推广应用
汇报人:XX
隐患。
培训医护人员:加 强医护人员的安全 意识培训,提高他 们对跌倒坠床风险 的认知和应对能力。
风险监控指标
患者年龄:高龄、低龄患者易发生跌倒坠床 患者疾病状态:病情严重、意识障碍、行动不便等患者易发生跌倒坠床 药物影响:服用镇静药、降压药等易导致患者跌倒坠床 环境因素:地面湿滑、无扶手等环境因素易导致患者跌倒坠床
紧急处理流程
立即评估患者情况,确定是否需要紧急处理。 根据患者情况,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如心肺复苏、止血等。 通知医生,并协助医生进行进一步处理。 记录整个处理过程,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
伤情评估与救治
评估:根据患者情况,进行伤情评估,确定治疗方案 救治:根据伤情,采取相应的救治措施,如止血、固定、搬运等 注意事项:及时救治,避免伤情恶化,同时注意保护患者隐私 培训:医护人员应接受相关培训,提高救治能力
汇报人:XX
目录
CONTENTS
01. 跌 倒 坠 床 风 险 评 估
02.
跌倒坠床风险预防措 施

跌倒坠床风险评估与措施

跌倒坠床风险评估与措施
睡觉前2小时勿饮用太多水,睡前如厕。夜间需要如厕时, 可寻求护士或家属帮助。夜间如厕应有人陪同。
使用频率较高的生活用品,如水杯、餐纸 Nhomakorabea眼镜等置于易 取处,需要帮助时使用呼叫铃呼叫。
2.D——落实预防跌倒措施(卧)
病床高度降至适度、床柄归位、床轮刹车制动。 卧床时拉起床栏,起床时放下床栏,勿跨越床栏或从床尾
2.D——落实预防跌倒措施(衣)
住院期间,穿着大小合适的衣裤及包跟、橡胶底、鞋底纹 路深的防滑鞋,严禁穿着一次性拖鞋或已磨损的塑料或泡 沫拖鞋,沐浴时禁忌赤脚沐浴。

×
2.D——落实预防跌倒措施(食)
宣教所用药物的作用、副作用,如服用镇静、安眠、精神 类、降压、利尿、调节血糖等药物后应及时上床休息,不 要轻易下床,以免引起头晕、步态不稳而跌倒。
1. P——如何做好风险评估?
特别关注——高风险因素患者!
年龄大于65岁 有跌倒病史 无家属陪伴 步态不稳 视力模糊 营养不良、虚弱、头晕、颈椎病、尿失禁等 贫血或体位性低血压、低血糖 睡眠障碍 意识障碍(失去定向感、烦躁不安、意识模糊等) 肢体功能障碍 使用特殊药物,如:①利尿药物 ②止痛药物 ③缓泻剂 ④镇静
夜间将物品收于柜内,无障碍物,保持走道宽敞,打开地 灯。
跌倒发生高风险地点:病床边、厕所、面盆边、走廊及人 员较多处,请注意防范。
1. D——发生跌倒时该怎么办? 住院患者发生坠床/跌倒
通知医生,立即赶到现场
上报护士长、科主任
护士长根据情况逐级上报
组织科内讨论,将讨论结果 及改进方案报送护理部
安眠药 ⑤心血管用药等
1. P——如何做好风险评估?
评估做到5W1H原则! Why(为什么用Morse?)

患者跌倒与坠床风险评估及处置

患者跌倒与坠床风险评估及处置
卧: ◆病床高度降至最低、床摇柄归位、床轮刹车制动。 ◆卧床时拉起床栏,起床时放下床栏,勿跨越床栏或从床尾下床, ◆从卧位至下床做到“3个半分钟”醒来不要马上起来,在床上躺半分 钟,两腿下垂在床沿再坐半分钟;站立半分钟后再行走。
◆跌倒高风险患者,家属应陪伴在病人身边,勿与病人同睡一张床,避免病人坠床。 行: ◆尽快熟悉病区环境,少在人员较多的地方走动。 ◆使用合适的防滑助行器具,掌握正确的使用办法,感到头晕、乏力、虚弱时暂缓下 床。体位转移或行走时,请通知护士帮忙。 ◆勿穿着拖鞋外出检查。
3、对于精神异常、意识障碍、烦躁不安的患者加强管理,挂防坠床、防跌倒、 防外伤标识并加用护栏床档,必要时使用保护性约束带并签知情同意书,向家 属交代必须24小时有陪伴守护,重点交班。
4、对年老、行走不稳患者需在家属或专人陪护下行走,严防跌倒。
二、患者跌倒、坠床外伤防范制度
5、对小儿、术后意识未恢复的患者需采取防护措施,有专人监护或家属 陪伴。
环: ◆保洁员打扫拖地、清洗浴室、面盆、厕所时或地面有水、汤、果汁时,请勿下地走 动。◆夜间请将物品收于柜内,无障碍物,保持走道宽敞,打开地灯。 ◆跌倒发生高风险地点:病床边、厕所、面盆边、楼梯、走廊及人员较多处,请注意 防范。以上内容已宣教告知。
患者(家属)签名: 士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责任护
● 20分: 因神经功能损伤或骨关节疾病等原因造成的一侧 或双侧肢体运动感 觉功能下降或残疾(包含视力、听力障碍等)
评估项目
精神 自主行为能力 状态 无控制能力
分值
0 15
评估日期
0分:患者神志清楚,遵医行为好,重视跌倒风险,量力而行 15分:病人表现为意识障碍、躁动不安、沟通障碍、认知障碍 (记忆力、判断力下降)或病人非常自 信,对护士的评估提醒漠视

跌倒坠床整改措施

跌倒坠床整改措施

跌倒坠床整改措施跌倒坠床是医疗机构中常见的意外事件,严重情况下可能导致患者受伤甚至死亡。

为了有效预防和减少跌倒坠床事件的发生,医疗机构需要采取一系列整改措施。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介绍跌倒坠床整改措施。

一、建立跌倒坠床风险评估机制1.1 制定跌倒坠床风险评估标准: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行动能力等因素,制定相应的风险评估标准。

1.2 建立跌倒坠床评估流程:明确跌倒坠床评估的流程和责任人,确保每位患者都进行风险评估。

1.3 定期评估和更新:定期对患者进行风险评估,及时更新患者的风险等级。

二、改善环境设施2.1 安全床铺和床栏:确保患者使用安全床铺和床栏,减少跌倒坠床的风险。

2.2 安装防滑地板和扶手:在走廊和卫生间等易滑倒的地方安装防滑地板和扶手,提高患者行动的安全性。

2.3 视觉和听觉提示:在关键位置设置标识和提示,提醒患者注意安全。

三、加强人员培训3.1 培训医护人员:对医护人员进行跌倒坠床风险评估和预防培训,提高他们的意识和应对能力。

3.2 培训患者及家属: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跌倒坠床风险的教育培训,让他们了解风险并采取相应措施。

3.3 制定应急预案:建立跌倒坠床事件的应急预案,明确医护人员的处置流程和责任分工。

四、加强监测和反馈4.1 实施跌倒坠床事件监测:建立跌倒坠床事件的监测系统,及时发现和处理患者的风险。

4.2 分析跌倒坠床事件原因:对发生的跌倒坠床事件进行深入分析,找出原因并制定相应改进措施。

4.3 定期汇报和评估:定期对跌倒坠床事件的发生情况进行汇报和评估,及时调整整改措施。

五、营造安全文化氛围5.1 强化安全意识:通过宣传教育等方式,提高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安全意识,共同维护医疗机构的安全环境。

5.2 建立激励机制:建立跌倒坠床事件的激励机制,鼓励医护人员积极参与预防和整改工作。

5.3 定期检查和评估:定期对整改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

综上所述,跌倒坠床整改措施需要从建立风险评估机制、改善环境设施、加强人员培训、加强监测和反馈以及营造安全文化氛围等多个方面入手,全面提升医疗机构的安全水平,有效预防和减少跌倒坠床事件的发生。

防范患者跌倒、坠床的相关制度、风险评估、相关处置方法

防范患者跌倒、坠床的相关制度、风险评估、相关处置方法

防范患者跌倒、坠床的相关制度、风险评估、相关处置方法一、引言医院是患者治疗和康复的重要场所,然而,在医院环境中,患者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时有发生,给患者带来了额外的身体和心理负担,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为了保障患者的安全,医院需要建立健全防范患者跌倒、坠床的相关制度,进行风险评估,并采取相应的处置方法。

二、相关制度1. 防范意识教育医院应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防范患者跌倒、坠床的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防范意识和能力。

教育内容包括跌倒、坠床的原因、风险因素、预防措施等。

2. 风险评估医院应制定风险评估表,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识别跌倒、坠床的高危患者。

评估内容包括患者的年龄、疾病状况、药物使用情况、活动能力等。

3. 防护措施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对高危患者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例如,使用床栏、约束带保护,加强夜间巡视,提供防滑鞋等。

4. 沟通与协作加强医患沟通,告知患者及家属跌倒、坠床的风险因素和预防措施。

同时,加强各科室之间的协作,共同防范患者跌倒、坠床事件的发生。

5. 定期检查与改进医院应定期对防范患者跌倒、坠床的相关制度进行检查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改进。

同时,收集患者跌倒、坠床事件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总结,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三、风险评估1. 评估工具医院应使用专业的评估工具,如Morse跌倒风险评估表,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

评估内容包括患者的年龄、疾病状况、药物使用情况、活动能力等。

2. 评估时机对新入院的患者进行首次评估,对病情发生变化的患者进行定期评估,对发生过跌倒、坠床的患者进行再次评估。

3. 评估内容评估内容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疾病状况、药物使用情况、活动能力、认知状况等。

重点关注跌倒、坠床的高危因素,如老年患者、使用镇静剂的患者、活动受限的患者等。

四、相关处置方法1. 发生跌倒、坠床事件的处置一旦发生患者跌倒、坠床事件,立即进行现场处置,包括检查患者的伤情、提供必要的急救措施,并通知医生进行进一步的处理。

跌倒坠床风险评估与措施(PPT课件)

跌倒坠床风险评估与措施(PPT课件)
夜间将物品收于柜内,无障碍物,保持走道宽敞,打开地 灯。
跌倒发生高风险地点:病床边、厕所、面盆边、走廊及人 员较多处,请注意防范。
1. D——发生跌倒时该怎么办? 住院患者发生坠床/跌倒
通知医生,立即赶到现场
上报护士长、科主任
护士长根据情况逐级上报
组织科内讨论,将讨论结果 及改进方案报送护理部
护士站 床边 走廊
正确掌握各评估条目和分数, 询问观察相结合
1. P——如何做好风险评估?
评估做到5W1H原则! When?
入院时 有特殊治疗、用药时:例如静脉输液、口服扑尔敏、
导致乏力、晕厥的药物等,人流术后、平板试验后 病情变化时:已发生跌倒、认知状态改变常规每周
评估一次
1. P——如何做好风险评估?
1. P——如何做好风险评估?
特别关注——高风险因素患者!
年龄大于65岁 有跌倒病史 无家属陪伴 步态不稳 视力模糊 营养不良、虚弱、头晕、颈椎病、尿失禁等 贫血或体位性低血压、低血糖 睡眠障碍 意识障碍(失去定向感、烦躁不安、意识模糊等) 肢体功能障碍 使用特殊药物,如:①利尿药物 ②止痛药物 ③缓泻剂 ④镇静
>45分—高度风险------------高危防跌倒措施 床头挂“预防跌 倒”警示牌、列入交班内容、特别关注加强宣教,采取针 对性预防措施,发放健康教育手册,按住院患者预防跌倒 告知单内容告知并签字(一份床头一份病历)。 一般情况下,每周评估一次风险,患者转科、病情变化、 使用特殊药物(镇静/止痛/安眠/降压/利尿/调血糖)或发生跌 倒后及时再评估,并再次宣教。 患者一旦发生跌倒立即启动跌倒/坠床紧急处置预案,每季 度进行分析和总结,制订防范措施,不断改进护理工作。
安眠药 ⑤心血管用药等

跌倒、坠床的风险评估制度及报告程序

跌倒、坠床的风险评估制度及报告程序

跌倒、坠床的风险评估制度及报告程序一、引言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跌倒、坠床事件在医院中的发生率逐渐升高。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跌倒、坠床事件的发生,提高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医院应建立健全跌倒、坠床的风险评估制度及报告程序。

本文将就跌倒、坠床的风险评估制度及报告程序进行详细阐述。

二、风险评估制度1. 评估对象新入院患者、转科患者、手术后患者、意识不清、躁动不安、精神异常、肢体活动受限、视觉障碍的患者;体质虚弱、需搀扶行走或坐轮椅患者;生活不能完全自理且无专人看护患者;年老和婴幼儿无约束或无效约束患者;服用特殊药物、近期有跌倒史(1周内)、以晕厥、黑蒙为主要症状者、经常发生体位性低血压者。

2. 评估内容(1)患者基本信息:包括年龄、性别、身高、体重、疾病诊断、住院时间等。

(2)患者病情:包括意识状态、活动能力、视力、听力、睡眠质量、饮食状况等。

(3)药物使用:包括抗精神病药物、安眠药、降糖药、降压药等。

(4)病室环境:包括地面状况、床栏使用、防滑措施、照明情况等。

3. 评估方法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患者进行跌倒、坠床风险评估。

根据《住院病人意外事件危险因素评估表》进行评分,总分越高,跌倒、坠床风险越大。

4. 评估频率新入院患者在24小时内进行首次评估,之后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和治疗措施调整进行动态评估。

对于高风险患者,应增加评估频率,确保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措施。

三、报告程序1. 发现跌倒、坠床事件后,当事人应立即向护士长汇报,并将发生经过、患者状况及后果及时上报科护士长、护理部。

2. 护士长接到报告后,应立即组织相关人员开展调查,了解事件发生的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3. 护理部接到报告后,应组织相关部门对事件进行分析和总结,提出改进措施,并向全院通报。

4. 医院应定期对跌倒、坠床事件进行统计和分析,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完善风险评估制度及报告程序。

四、防范措施1. 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医护人员对跌倒、坠床风险的认识,确保每位医护人员都能熟练掌握防范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下床 从卧位至下床做到“3个30秒”:醒来不要马上起床,在床
上躺半分钟;两腿下垂在床沿再坐半分钟;站立半分钟后 再行走。 跌倒高风险患者,家属应陪伴在病人身边,勿与病人同睡 一张床,避免病人坠床。
2.D——落实预防跌倒措施(行)
尽快熟悉病区环境,少在人员较多的地方走动。 使用合适的防滑助行器具,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 感到头晕、乏力、虚弱时暂缓下床。体位转移或行走时,
评估做到5W1H原则! Who?
病人 家属 长期照护者 医生 资料
1. P——如何做好风险评估?
评估做到5W1H原则! How?
询问 查阅 观察
1. P——如何做好风险评估?
评估做到5W1H原则! What?(注意?)
1.跌倒史
有跌倒,但未倒在地上,而是倒在椅子上或病床上(用手及时 扶住),属于跌倒吗? (牢记定义:一个平面向另一个平面的跌落) 警惕病人可能有跌倒,但无任何损伤,有不服老的心理,或因记 忆力下降已忘记!
责任护士每日晨间护理时,应重点检查高风险患者病床刹 是否制动、高度降至适宜、床栏及时归位及其他因素。
跌倒/坠床风险评估与措施
神经内科 吕娇
CONTENTS
1 跌倒概况
2 如何做好风险评估?
3
预防跌倒措施
一、跌倒概况
跌倒是指由一个平面到另一个平面的跌落,有时是身体部分对抗导致 的跌倒。按国际疾病分类(ICD2)对跌倒的分类包括 a.从一个平面至另一 个平面的跌落 b.同一平面的跌倒。通常急性事件的发生(中风、癫痫)或 意外的环境危害(比如移动物体的跌落或击中)不考虑为跌倒。临床研究 表明, 神经内科的住院患者跌倒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科室的住院患者。 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主要是神经内科的住院患者普遍存在神经功能损 伤和肢体功能障碍。
安眠药 ⑤心血管用药等
1. P——如何做好风险评估?
评估做到5W1H原则! Why(为什么用Morse?)
缺乏评估/评估不准确
高风险评为低风险 病例漏报
患者得不到有效预防措施 失去关注、监控和巡查
跌倒意外事件
低风险评为高风险 增加工作量
1. P——如何做好风险评估?
评估做到5W1H原则! Where?
>45分—高度风险------------高危防跌倒措施 床头挂“预防跌 倒”警示牌、列入交班内容、特别关注加强宣教,采取针 对性预防措施,发放健康教育手册,按住院患者预防跌倒 告知单内容告知并签字(一份床头一份病历)。 一般情况下,每周评估一次风险,患者转科、病情变化、 使用特殊药物(镇静/止痛/安眠/降压/利尿/调血糖)或发生跌 倒后及时再评估,并再次宣教。 患者一旦发生跌倒立即启动跌倒/坠床紧急处置预案,每季 度进行分析和总结,制订防范措施,不断改进护理工作。
4.认知状态
可能忽略脑损伤患者可能伴有记忆力、判断力下降等认知障 碍,健康教育依从性及遵义行为不够。
1. D——预防跌倒/坠床管理制度
所有患者入院4h内使用首评单进行跌倒/坠床风险评估。 有高风险因素者采用Morse跌倒评分表进行评分: 0-24分—低度风险---一般措施 25-45分—中度风险-----标准措施
一、跌倒概况 如何判断跌倒风险有多大?
二、跌倒—PDCA管理循环在身边!
P
预防跌倒管理制度和措施、跌倒风险评估
凝聚力
D
落实预防跌倒措施 — 病人、护士、护士

C
每日督导、主动发现隐患与不足
A
形成标准化作业与工作常态
1. P——风险评估
Morse跌倒风险评分项目
跌倒史
输入标题
>1个医学诊断 步态 静脉输液/置管/特殊药物 行走辅助 步态 认知跌状倒史态
1. P——如何做好风险评估?
特别关注——高风险因素患者!
年龄大于65岁 有跌倒病史 无家属陪伴 步态不稳 视力模糊 营养不良、虚弱、头晕、颈椎病、尿失禁等 贫血或体位性低血压、低血糖 睡眠障碍 意识障碍(失去定向感、烦躁不安、意识模糊等) 肢体功能障碍 使用特殊药物,如:①利尿药物 ②止痛药物 ③缓泻剂 ④镇静
请通知护士帮忙。 外出需有陪同,勿穿拖鞋外出检查。
2.D——落实预防跌倒措施(护)
跌倒高风险患者床头悬挂预防跌倒标识,警示工作人员、 患者及家属,加强巡视,家属更换做好交接班;白板、交 班本应做标注,熟练掌握药物作用及副作用。
床边有预防跌倒相关宣教资料,及住院患者预防跌倒告知 单(一式两份,一份挂于床边,一份放在病人病历,两份 告知单应清晰签署护士及患者/家属全名。)
睡觉前2小时勿饮用太多水,睡前如厕。夜间需要如厕时, 可寻求护士或家属帮助。夜间如厕应有人陪同。
使用频率较高的生活用品,如水杯、餐纸、眼镜等置于易 取处,需要帮助时使用呼叫铃呼叫。
2.D——落实预防跌倒措施(卧)
病床高度降至适度、床柄归位、床轮刹车制动。 卧床时拉起床栏,起床时放下床栏,勿跨越床栏或从床尾
2.D——落实预防跌倒措施(衣)
住院期间,穿着大小合适的衣裤及包跟、橡胶底、鞋底纹 路深的防滑鞋,严禁穿着一次性拖鞋或已磨损的塑料或泡 沫拖鞋,沐浴时禁忌赤脚沐浴。

×
2.D——落实预防跌倒措施(食)
宣教所用药物的作用、副作用,如服用镇静、安眠、精神 类、降压、利尿、调节血糖等药物后应及时上床休息,不 要轻易下床,以免引起头晕、步态不稳而跌倒。
2.超过一个医学诊断?
要求有2个及以上的不同系统的医疗诊断,如冠心病/高血压 (同属于心血管系统疾病)+糖尿病
1. P——如何做好风险评估?
评估做到5W1H原则! What?(注意?)
3.步态
通过观察患者行走的步态评估平衡及活动能力。常混淆虚弱 乏力和功能障碍、残疾概念。双下肢虚弱乏力的患者并不一定出 现肌力及功能下降,而可能因年老、疾病或卧床时间长久未下地 行走等原因影响体能感觉到双下肢力量不足。或将正卧床休息的 可下床活动患者与被动卧床患者混淆。
护士站 床边 走廊
正确掌握各评估条目和分数, 询问观察相结合
1. P——如何做好风险评估?
评估做到5W1H原则! When?
入院时 有特殊治疗、用药时:例如静脉输液、口服扑尔敏、
导致乏力、晕厥的药物等,人流术后、平板试验后 病情变化时:已发生跌倒、认知状态改变常规每周
评估一次
1. P——如何做好风险评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