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改革应真正贯彻育人为本的理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改革应真正贯彻“育人为本”的理念

——2013年暑期省培的思考与感悟

新课程《品德与社会》的突出特点表现在:一是以育人为本,重在儿童文明行为习惯、良好道德品质和健康的社会性发展的培养,目的是把儿童培养成为热爱生活、乐于探究、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性发展的好学生;二是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密切联系儿童的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组织、安排教学内容和要求,努力克服成人化倾向;三是倡导学生的主动参与,通过学生的体验、参与和实践,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培养道德情感,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避免简单说教;四是突出综合性,强调活动性。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师,尤其是本学科的老师总是注重过程教育,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忽视了学生的主动参与与实践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出现了以教师为主体,少了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教育的痕迹十分明显。那么,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怎样才能体现“育人为本”呢?下面就暑期省培说说心中的想法。

一周的省培之行匆匆结束了,感触良多,思想震动很大。说实话,刚到的第一天,看到满满的听课任务安排,有些人多少有点怨言,尤其是听讲座,大家觉得意义不大,都想去武大好好欣赏一下。没想到刚听了第一讲,就给大家的思想带来了极大的震动。冯教授从中国国民素质的世界倒数排名和诚信、感恩、公德、法制四大缺失讲起,指出了中国的德育缺体验这一主要问题,而且上升到育人的层面,提出了“合适比标准更重要,给有差异的学生不能提供无差别的教育”,“课堂里是享受,德育就是为幸福人生奠基;课堂里是忍受,就会产生问题学生。”这些旗帜鲜明的观点。这些问题促使我们每一个人深思,我们的教育到底出了什么问题?为什么我们培养不出杰出的创新型的人才?为什么我们的公民素质全球倒数?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又连续听了三天的讲座,第四天参观了三所独具特色的学校,大家边学习,边讨论,感想很多,触动很大。

学习结束了,但思考远没有结束,带着很多没有解决的困惑,我进行了精神的洗礼,也促使我对教育问题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一、德育与教学的关系问题。

冯恩洪教授说:“课堂里是享受,德育就是为幸福人生奠基;课堂里是忍受,就会产生问题学生。”教学一线的优秀教师也说:“教学的任务是怎样培养学生爱学习,而不是怎么

去教学生知识。”这些理念都把德育问题引申到了课堂教学中,课堂教学有问题,德育也不可能搞好。所以要想抓好德育,首先要解决课堂的问题。

每一门课程应该体现社会发展的要求、人发展的要求以及学科体系本身的要求,而过去我们的课程过多重视学科体系本身的要求,而忽略了社会、人的需求。课程改革就从关注人的发展着手,提出了“按最佳发展期设课,创最近发展区教学”的理念:即课程设置要充分考虑学生学习这门学科效益最高的年龄段——最佳发展期。

根据“按最佳发展期设课”的理念,在转制年级的课程设置上进行了“两个重心移位”的改革:一是把抽象思维比较强的学科,如:数学等“重心”往“上”移。小学一年级不开数学必修课,考虑幼、小衔接和数、形概念的前期渗透,一年级开设用准英语教学的数学活动课。二是把形象思维比较强的学科,如外语、语文等“重心”往“下”移。一年级就开设外语课,语文扩大识字量等;这是考虑了6-7岁的孩子发音器官柔软,语言模仿能力最强,是学习听、说语言的“最佳发展期”。

这才是真正以育人为主导思想,推行全员德育,所有学科的教学都由育人这一最终目标统领,以培养能力、素质、意志品格为目的,关注学生个体发展,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在潜移默化中进行德育教育。尤其是思品课进行了更加大胆的改革,放弃了现有的教材,推行完全的校本化,称之为“新德育课”。

新德育课的授课操作流程如下:

(1)教师学习国家课程标准,关注本年龄段学生的具体要求。

(2)拟订大的研讨方向。

(3)根据大的研讨方向,进行学生、家长调查。采取问卷调查、小组座谈、个别访谈的形式,了解学生中存在的问题。

(4)进行集体备课,根据调查情况确定教学专题,研究教学方法、途径、手段、评价等。

(5)教学实践。一人上课、集体听课,全程录像。

(6)教学反思。授课教师与其他教师共同完成。

(7)经验总结。指导下一步研讨方向,以及下一轮同一研讨主题,进行教学调整。

新德育课由教师结合学生熟悉、关注的和社会热点的问题,在交流和讨论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和价值观,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每一课的教学资料形成动态的德育资料包,

全校交流共享。新德育课针对性、实效性强,深受学生喜爱,教育效果显著。

二、关于德育实效性的思考。

为什么中国的公民素质世界倒数,为什么学校德育教育的实效性不强?除了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外,学校的德育教育本身是不是也存在问题呢?经过学习和反思,我认为当前德育缺乏实效性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1、说教、管束多,体验、感受少。

冯恩洪教授说:“中国的德育缺体验。”还有很多专家也都多次讲:“德育的最高境界不是把学生管住,而是让学生感动。”“德育是一个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过程,而不是说教和灌输。”“德育抓内化,要给学生积极情感享受,变要我为我要。”“投入越多、感受就越多。”

反思现在我们的德育,也有感受和体验,但总的来说还是太少太少,更多的还是说教和管束,是要学生去做,而没有内化成学生我要去做。举一个常见的例子,学生乱扔的问题。现在一般就是教育学生不能乱扔,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然后学校进行检查和考核,这样学生是因为害怕扣分、批评而不乱扔,并不是发自内心地感到乱扔给环境乱成了破坏,是一种不文明的行为而自觉地不乱扔。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学生缺乏一种高雅环境的长期熏陶和体验,一些学生平时周围的环境包括家里面就不讲卫生,到处脏乱差,随手乱扔对他来说司空见惯、习以为常,所以就不会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在没人注意时,在一些偏僻的角落,乱扔的现象就屡禁不止。如果孩子从小就生活在一个整洁、优美、高雅的环境中,在环境的熏陶感染下,他就会对脏乱差产生一种自觉的厌恶和抵触,也更容易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所以我们在教育学生不能乱扔的同时,要努力营造一个整洁优美的教室和校园环境,也可以多让学生欣赏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优雅的室内外景观,培养他的审美情趣,使他自觉地讲卫生、爱清洁,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乱扔、不讲卫生的老大难问题。

再比如周老师讲他们开展民族精神教育,就围绕“鲁迅的民族情怀”这一个主题,安排了一个学期的时间,先让学生复习学过的鲁迅先生的作品,再查阅了解其它没有学过的作品,然后上网搜索鲁迅先生的生平事迹、他当时生活的社会环境等方方面面的资料,让学生对鲁迅先生有了一个长期深入的了解,最后利用周末带领学生到鲁迅故居、纪念馆进行实地寻访,进一步加深学生的直观体验。在整个活动过程中让学生谈感受、谈体会。通过长时间、全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