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气体检测制度

空间气体检测制度
空间气体检测制度

有限空间气体检测制度

1目的

为进一步加强有限空间作业管理,规范有限空间气体检测实施程序,防止火灾爆炸、中毒窒息等安全生产事故发生,根据《城镇排水管道维护安全技术规程》(CJJ6-2009)和《化学品生产单位特殊作业安全规范》(GB30871-2014)和浙江省《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规程》(DB33/707-2013)等有关技术标准、规定要求,结合本公司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本制度规定的气体检测适用于进入有限空间内部作业或对有限空间进行动火作业的场合。

3定义

3.1本制度所指的有限空间作业是指作业人员进入或探入有限空间进行的作业。

3.2有限空间的危险一般来自于空间内可燃性、爆炸性、有毒有害的气体;过浓的或是极度缺乏氧气等。

4检测实施

4.1作业部门在进行有关密闭、有限空间作业时,在无法确认内部情况时,向安全管理部门申请进行气体检测,检测的实施和结果由安全管理部门进行管理。

4.2安全管理部门气体检测员负责作业部门对公司内有关有限空间作业场所的气体检测,并对所测数据负责。

4.3检测结论应告知现场作业人员,并履行签字手续。

5气体检测标准

5.1气体检测应测定有限空间内空气含氧量和常见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气体的浓度。

5.2有限空间的作业场所空气中的含氧量应为19.5%~23%,若空气中含氧量低于19.5%或高于23%,应有报警信号。

5.3有限空间空气中可燃气体浓度应低于可燃烧极限或爆炸极限下限的10%。对储罐、管道的检修,空气中可燃气体浓度应低于可燃烧极限下限或爆炸极限下限的1%。

5.4有限空间内有毒有害气体的浓度除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外,按《城镇排水管道维护安全技术规程》(CJJ6-2009)中规定要求,常见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气体容许浓度还应符合下表规定:

常见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气体的浓度和爆炸范围

注:最高容许浓度指工作地点、在一个工作日内、任何时间有毒化学物质均不应超过的浓度。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指以时间为权数规定的8h工作日、40h工作周的平均容许接触浓度。短时间按触容许浓度指在遵守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前提下容许短时间(15min)接触的浓度。

6气体检测要求

6.1应采用专用气体检测仪检测气体。

6.2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前30分钟应重新取样检测,严格控制可燃气体、有毒气体浓度及含氧量在安全指标范围内,分析合格后才允许进入作业。

6.3如在有限空间内作业时间长,应至少每隔15分钟取样分析一次,并做好记录(见附件1)。如发现超标,应立即停止作业,迅速撤出人员。

7检测方法

检测要有代表性、全面性,当有限空间容积较大时要对上、中、下各部位取样分析。

7.1有限空间气体检测应在人员进入作业之前进行,检测人员应首先在密闭有限空间外进行检测,当进入密闭有限空间检测时,应有一人在密闭有限空间外进行观察监控。

7.2进入有限空间作业过程中,对其中的气体成分应进行连续不断的检测,并有一人在有限空间外进行观察监控,以避免由于人员进入、突发泄漏、温度等变化引起挥发性有机物或其它有毒有害气体的浓度变化。

7.3根据检测气体的性质,考虑可能悬浮、沉积或积聚的死角,合理选择检测点。

7.4密闭有限空间内部进行气体浓度检测,应配戴使用相应的防护用品。

8检测人员的资格

进行气体检测的人员必须经专项技术培训,具备检测设备操作能力。

9检测结果不合格的处理

9.1检测结果超过允许值时,应分析原因,采取通风等措施。

9.2经再次检测达到允许值后,才可进行相关的作业。

10检测设备校验

安全管理部门应按“气体检测仪使用规范”对气体检测仪进行定期检定,检定合格后方可使用。

11记录管理

气体检测人员对连续气体检测的结果进行记录,有限空间作业结束后交作业部门、安全管理部门保存。

附件:有限空间作业气体连续检测记录表

附件:

有限空间作业气体连续检测记录表

注:一式二份作业部门、安全管理部门各执一份,随有限空间作业审批表一同保存,存档期三年。

有限空间作业管理规定

精心整理 有限空间安全作业管理规定 1.目的 为了进一步确保有限空间作业安全,防止事故发生。 2.范围 浙江恒逸聚合物有限公司厂区内的有限空间作业均需按此规定执行 3 3.1 3.2 表” 4. 4.1 1.2 m 4.2 4.2.1 4.2.2 A B C D E、存在缺氧或富氧、易燃气体和蒸汽、有毒气体和蒸汽、冒顶、高处坠落、物体打击、各种机械伤害等危险有害因素。 4.3本公司涉及有限空间作业范围 聚酯区域各反应釜。 4.4安全技术要求 4.4.1检测

实施有限空间作业前,项目部严格执行“先检测、后作业”的原则,根据作业现场和周边环境情况,检测有限空间可能存在的危害因素。在作业环境条件可能发生变化时,对作业场所中危害因素进行持续或定时检测。 对随时可能产生有害气体或进行内防腐处理的有限空间作业时,每隔30分钟进行分析如有一项不合格以及出现其他情况异常,立即停止作业并撤离作业人员;现场经处理检测符合要求后,项目部重新进行审批并安排继续作业。 实施检测时,检测人员必须处于安全环境,未经检测或检测不合格的,严禁作业人员进入有限 4.4.2 控制危 第1 4.4.3 检测 检 4.4.4应急救援装备 施工单位配备全面罩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或长管面具等隔离式呼吸器具,应急通讯报警器材,现场快速检测设备,大功率强制通风设备,应急照明设备,安全绳,救生索,安全梯等。 4.4.5其他技术措施 进入密闭空间作业时,至少有两人同行和工作。若空间只能容一人作业时,监护人须随时与正在作业的人取得联系,做预防性防护。 4.5安全管理

4.5.1 作业前准备 A、对有限空间作业应做到先检测后监护再进入的原则。 B、对有限空间作业应确认无许可和许可性识别。 C、先检测确认有限空间内有害物质浓度,未经许可的人员不得进入有限空间。 D、分析合格后编制施工方案,再办理《进入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审批表》,施工作业中涉及到其他危险作业时应办理相关审批手续,《进入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审批表》格式见附录A。 E、作业前30分钟,应再次对有限空间有害物质浓度采样,分析合格后方可进入有限空间。 F G H A B C D E A B C D、有限空间安全设施监管制度; E、检测制度。 4.5.3.2应按作业工种建立安全操作规程。 4.5.4 作业人员及安全教育 4.5.4.1有限空间作业人员应具备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身体无妨碍从事相应工种作业的疾病和生理缺陷,符合相应工种作业需要的资质。 4.5.4.2生产经营单位对从事有限空间危险作业的人员应进行培训,内容包括:

有限空间作业检测标准

有限空间有毒、有害气体检测标准 1、有限空间的作业场所空气中的含氧量应为 19."5%~21%,若空气中含氧量低于 19."5%,应采取通风措施。 2、有限空间空气中可燃气体浓度: 氢气小于 0."4%、柴油小于 0."2%。 3、有限空间粉尘浓度小于20g/m3。 4、有限空间硫化氢最高容许浓度10mg/m3。 5、一氧化碳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20mg/ m3、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30mg/ m3。 6、二氧化碳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9000mg/ m3、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18000mg/ m3。 7、氨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20mg/ m3、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30mg/m3。 8、氯最高容许浓度1mg/ m3。 9、"氰化氢(按CN计)最高容许浓度1mg/ m3。 10、"氰化物(按CN计)最高容许浓度1mg/ m3。 1 1、"溴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 0."6mg/ m3、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2mg/m3。

1 2、"溴化氢最高容许浓度10mg/ m3。 1 3、"液化石油气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1000mg/ m3、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1500mg/m3。 14、"一氧化氮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15mg/ m3。 1 5、"乙醚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300mg/ m3、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 500mg/m3。 16、"乙醛最高容许浓度45mg/ m3。 1 7、"苯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6mg/ m3、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10mg/m3。 1 8、"二氧化氮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5mg/ m3、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 10mg/m3。 19、"二氧化硫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5mg/ m3、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 10mg/m3。 20、"甲苯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50mg/ m3、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 100mg/m3。 2 1、"甲醇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25mg/ m3、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 50mg/m3。 2

完整版有限空间试题答案.doc

有限空间作业理论试卷(含答案) 一、判断题 (共 25 题,每题 1 分,满分 25 分。正确的选择“ A ”,错误的选择“B'。 ) 1.清理、疏通下水道、粪便池、窑井、污水池、地窖等作业容易产生硫化氢。(A) 2.在污水池、排水管道、集水井、电缆井、地窖、沼气池、化粪池、酒槽池、发酵池等 可能存在中毒、窒息、爆炸的有限空间内从事施工或者维修、排障、保养、清理等的作业统 称为有限空间作业。 (A) 3.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部分封闭,进出口较为狭窄有限,未被设计为固定工作场所,自然 通风不良,易造成硫化氢、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甲烷、氰化氢等有害气体中毒、爆炸危险 或氧含量不足(低于 18%)的空间。 (A) 4.有限空间中有机物分解所产生的甲烷、一氧化碳、硫化氢等可燃气体,易导致爆炸和 燃烧。 (A) 5.危害告知就是要将所从事有毒有害危险有限空间作业场所从整个有毒有害危险场所的环 境中分隔出来,然后在有限的范围内采取安全防护措施,确保作业安全。(B) 6。在有限空间内进行某些涂刷、切割等作业,作业中会产生的有毒有害物质只是少量的, 不会对人体产生太大影响,因此在作业期间不用对有限空间持续通风。(B) 7.由于有限空间作业的情况复杂,危险陛大,所以无论检测结果合格与否,都必须派专人监 护。 (A) 8.置换密闭设备内有毒有害气体前,应先放空设备内残留的物质。(A) 9.对污水井进行通风时,应打开与之临近的污水井盖,使排风效果更佳。(B) 10.将风管放在有限空间出入口进行通风。(A) 11.存在可燃气体的有限空间,应使用防爆风机进行通风。(A) 12.对于污水管道、合流管道和化粪池等地下有限空间,作业人员进入时可以使用过滤式防毒 面具。 (B) 13.作业人员发现情况异常或感到不适,呼吸困难时,必须坚持完成作业,方可离开(B) 。 14.安全带属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因此应到有生产许可证厂家或有特种防护用品定点经营证的 商店购买。 (A) 15.安全帽在使用时受到较大冲击后,若帽壳没有明显的断裂纹或变形,则可继续使用。(B) 16。高处作业人员佩戴的安全帽,要有下颏带和后颈箍并应拴牢,以防帽子滑落与脱掉。(A) 17.在没有防护的情况下,任何人不应暴露在能够或可能危害健康的空气环境中。(A) 18.使用前应对使用者进行培训,确保每个使用者了解所使用的呼吸防护用品的局限性, 并有能力正确使用。(A) 19.使用前应检查呼吸防护用品的完整性、过滤元件的实用性、气瓶的储气量,提供动力的 电源电量等,消除不符合有关规定的现象后才能使用。 A 20.安全生产责任制是企业保障安全生产的最基本、最重要的管理制度。 A 21.安全操作规程是安全生产的行为规范,是搞好安全生产的有效手段。 A 22.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定期演练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每年不得少于两次。 A 23.监护人员应该确认作业人员及气体检测人员的职业安全培训及上岗资格。 A 24.对昏迷伤病人员进行意识判断时,旌救人员应使劲拍打伤病人员肩膀,并高声呼喊使其恢复 意识。 B 25.发生事故后应立即拨打119 和 110,以尽快得到消防队员和急救专业人员的救助。 A 2 分,满分 50 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 二、单项选择题(共 25 题,每题 项是正确的。 ) 26.立即威胁生命和健康浓度是指有害环境中空气污染物浓度达到某种危险水平, 如可致命,或可永久损害健康,或可使人立即丧失(B)。

4.有限空间气体检测制度教学内容

4.有限空间气体检测 制度

有限空间气体检测制度 1目的 为进一步加强有限空间作业管理,规范有限空间气体检测实施程序,防止火灾爆炸、中毒窒息等安全生产事故发生,根据《城镇排水管道维护安全技术规程》(CJJ6-2009)和《化学品生产单位特殊作业安全规范》(GB30871-2014)和浙江省《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规程》(DB33/707-2013)等有关技术标准、规定要求,结合本公司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本制度规定的气体检测适用于进入有限空间内部作业或对有限空间进行动火作业的场合。 3定义 3.1本制度所指的有限空间作业是指作业人员进入或探入有限空间进行的作业。 3.2有限空间的危险一般来自于空间内可燃性、爆炸性、有毒有害的气体;过浓的或是极度缺乏氧气等。 4检测实施 4.1作业部门在进行有关密闭、有限空间作业时,在无法确认内部情况时,向安全管理部门申请进行气体检测,检测的实施和结果由安全管理部门进行管理。 4.2安全管理部门气体检测员负责作业部门对公司内有关有限空间作业场所的气体检测,并对所测数据负责。 4.3检测结论应告知现场作业人员,并履行签字手续。 5气体检测标准 5.1气体检测应测定有限空间内空气含氧量和常见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气体的浓度。 5.2有限空间的作业场所空气中的含氧量应为19.5%~23%,若空气中含氧量低于19.5%或高于23%,应有报警信号。

5.3有限空间空气中可燃气体浓度应低于可燃烧极限或爆炸极限下限的10%。对储罐、管道的检修,空气中可燃气体浓度应低于可燃烧极限下限或爆炸极限下限的1%。 5.4有限空间内有毒有害气体的浓度除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外,按《城镇排水管道维护安全技术规程》(CJJ6-2009)中规定要求,常见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气体容许浓度还应符合下表规定: 常见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气体的浓度和爆炸范围 注:最高容许浓度指工作地点、在一个工作日内、任何时间有毒化学物质均不应超过的浓度。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指以时间为权数规定的8h工作日、40h 工作周的平均容许接触浓度。短时间按触容许浓度指在遵守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前提下容许短时间(15min)接触的浓度。 6气体检测要求 6.1应采用专用气体检测仪检测气体。 6.2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前30分钟应重新取样检测,严格控制可燃气体、有毒气体浓度及含氧量在安全指标范围内,分析合格后才允许进入作业。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规范(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规范 (正式)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6092-45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规范(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进行设置固定的规范,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规范。 本标准适用于山东省内工商贸企业的有限空间作业。其他行业有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标准的,执行其规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2893 安全色

GB 2894 安全标志 GB 3787 手持式电动工具的管理、使用、检查和维修安全技术规程 GB/T 13869 用电安全导则 GB/T 3805 特低电压(ELV)限值 GB 3836.1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 4053.1 固定式钢直梯安全技术条件 GB 4053.2 固定式钢斜梯安全技术条件 GB 4053.3 固定式工业防护栏杆安全技术条件 GB 4053.4 固定式工业钢平台 GB 8958 缺氧危险作业安全规程 GB 9448 焊接与切割安全 GB 5001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140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附条文说明) GBZ 2.1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 GBZ 2.2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

有限空间考试试卷

有限空间作业考试试题姓名: 一、填空题(每题 分) 、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前,作业单位必须向安卫部提出申请,并填写《有限空间作业许可证》,安卫部人员进行文件审核及现场审核后,经安卫部主管确认签字后方可作业 、凡要进入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场所作业,必须按照( 先检测,后作业 )的原则。 、有限空间气体监测应采用( 气体检测仪 )进行检测。 、有限空间内氧的浓度应保持在( )。 、在有限空间作业时应在有限空间外设置(醒目的安全警示标志 ),有限空间出入口应保持畅通。 、作业中断超过( 分钟 )应重新进行监测分析,对人员重新进行清点,情况异常时应立即停止作业,车里、清点作业人员,经对现场处理并取样分析合格后方可恢复作业。 、在有限空间作业前,监护人员应对作业人员和作业工具进行( 安全检查 )。 、建立、健全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有限空间作业负责人、(作业者)、监护者职责。 、进入有限空间的作业人员对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安全措施未落实等情况下,( 有权提出拒绝作业 )。 、有限空间作业前,作业单位现场负责人应对有限空间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

培训 )。 二、选择题(可多选,每题 分) 、有限空间,是指( ),与外界相对隔离,出入口较为狭窄,作业人员不能长时间在内工作,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者氧含量不足的空间 、封闭或半封闭 、完全封闭 、部分封闭 、密闭 、作业单位应当按照有限空间作业方案,明确( )及其安全职责。 、作业现场负责人 、监护人员 、作业人员 、作业现场负责人、监护人员、作业人员 、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必须采取通风措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打开人孔、手孔、料孔、风门、烟门等于大气相通的设施进行自然通风 、必要时可采取强制通风。 、氧含量不足时,可以向有限空间充纯氧或富氧空气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采取正想通风即送风方向可使作业人员有限接触新鲜空气。 、有毒有害气体主要有( 、 ) 、硫化氢 、一氧化碳 、氧气 、二氧化碳 、实施检测时,检测人员应处于( ),检测时要做好检测记录,包括监测时间、地

有限空间管理制度

北京市XXXX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编制人: XXX 审核人: XXX 签发人: XXX 北京市XXXX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二〇一八年六月一日 1?目的 为了规范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管理,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作业人员的安全与健康,防止伤亡事故的发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与监督暂行规定》(总局59号令)等法律法规结合公司《安全管理制度》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应公司范围内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与监督检查。 3?定义 本制度所称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者半封闭,与外界相对隔离,出入口较为狭窄,作业人员不能长时间在内工作,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集聚或者氧含量不足的空间。 有限空间分为三类。

(1)密闭设备:如贮罐、车载槽罐、反应塔(釜)、冷藏箱、压力容器、管道、烟道、锅炉等; (2)地下有限空间:如地下管道、地下室、地下仓库、地下工程、暗沟、隧道、涵洞、地坑、废井、地窖、污水池(井)、沼气池、化粪池、下水道等; (3)地上有限空间:如储藏室、发酵池、垃圾站、温室、料仓等。 有限空间作业:是指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进行作业活动。 4职责 有限空间作业场所的安全管理。生产单位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有限空间作业全面负责;相关部门负责人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本区域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负责。 办公室负责作业场所危险作业工作场所的安全检查,督促工作。 5工作内容和要求 凡进入有限空间进行施工、检修、清理作业的,作业单位应实施作业审批工作制度。作业单位或负责部门提出申请,经生技科和安监科审批同意,并办理《有限空间作业审批表》后方可工作。未经审批,任何人不得进入有限空间作业。 实施有限空间作业前,作业单位须严格执行“先检测、后作业”的原则,根据作业现场和周边环境情况,检测有限空间可能存在的危害因素。检测指标包括氧浓度值、易燃易爆物质(可燃性气体、爆炸性粉尘)浓度值、有毒气体浓度值等。未经检测,严禁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 在作业环境条件可能发生变化时,作业单位应对作业场所中危害因素进行持续或定时检测。作业人员工作面发生变化时,视为进入新的有限空间,应重新检测后再进入。

有限空间作业场所管理制度标准范本

管理制度编号:LX-FS-A78178 有限空间作业场所管理制度标准范 本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The Operation Standards Are Restricted, And Relevant Personnel Are Required To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s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Can Reach The Specified Standards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有限空间作业场所管理制度标准范 本 使用说明:本管理制度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既定操作标准、规范进行约束,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有限空间作业现场应遵照以下规定: 一)保持有限空间出入口通畅; 二)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和警示说明; 三)作业前清点作业人员和工器具; 四)作业前告知作业人员危险有害因素、防控措施; 五)现场采取可靠的隔断(隔离)措施,将可能危及作业安全的设备设施、存在有毒有害物质的空间与作业地点隔开; 六)保证空气检测是在作业前30分钟内进行

七)作业人员与外部有可靠的通讯联络; 八)监护人员不得离开作业现场,并与作业人员保持联系; 九)存在交叉作业时,采取避免互相伤害的措施; 十)现场应急救援措施已落实。 请在该处输入组织/单位名称 Please Enter The Name Of Organization / Organization Here

有限空间安全试卷含答案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教育试卷 单位:姓名:分数: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4分) 1、硫化氢是一种的气体,比空气略重,在含量时,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可以 引起急性中毒、呼吸中枢麻痹,在含量达到%时,数分钟内能致人死亡,是排 水管道中危险性最大的有毒有害气体。 A.无色无味、不可燃 B. 无色无味、可燃 C.无色有臭鸡蛋味、可燃 D. 无色有臭鸡蛋味、不可燃 2、污水处理过程中会产生沼气,“沼气”的最主要成分是。 A.硫化氢 B. 一氧化碳 C. 二氧化碳 D. 甲烷 3、硫化氢的最高容许浓度为。 A.8mg/m3 B. 10mg/m3 C. 15mg/m3 D. 20mg/m3 4、如果井下有毒有害气体超标,而因工作需要或紧急情况必须立即下井作业时, 必须经单位领导批准后佩戴下井。 A.正压式空气呼吸器 B. 长管式空气呼吸器 C.过滤式呼吸器 D. 氧气呼吸器 5、对比重比空气重的有毒有害气体存在的有限空间使用风机进行通风换气时, 通风时应选择有限空间的。 A.中下部 B. 中上部 C. 上部 D. 以上均正确 6、对作业人员进入排水管道内进行检查、维护作业的管道,其管径不得小于。 A. B. C. D. 1m 7、下井作业前必须至少提前分钟打开井盖进行通风。 A.10 B. 20 C. 30 8、无论气体检测合格与否,对有限空间作业场所进行都是必须做到的。 A.安全隔离 B. 封堵 C. 清洗置换 D. 通风换气 9、进入有限空间作业,作业人员必须使用。 A.防火工具 B. 防水工具 C. 防爆工具 D. 一般工具 10、对安全带使用注意事项描述错误的是。 A.挂点应位于工作平面上方 B.使用2m以上的安全绳应采用自锁器或速差式防坠器 C.检查安全带各部位是否完好无损 D.只要安全带无破损就可一直使用

zz有限空间气体检测实施细则

(目的) 第1条本细则以规范有限空间(含密闭空间)气体检测实施程序,防止发生火灾爆炸、中毒窒息事故为目的。 (适用范围) 第2条气体检测适用于进入有限空间内部作业或对有限空间进行动火作业的场合。 (定义) 第3条1)本细则所指的有限空间是指存在缺氧、火灾爆炸、有毒气体或粉尘中毒危险等危险有害因素且受到限制和约束、通风不良的封闭、半封闭设备、设施及场所。如炉、塔、储罐、槽 车以及管道、烟道、下水道、阴沟、地坑、污水池、船舱、储藏室等。 2)有限空间内的危险一般来自于空间内的可燃性、爆炸性、有毒有害的气体;过浓的或 是极度缺乏氧气等。 (检测的实施) 第4条1)新造船舱室内涂装作业,由制造部门(涂装科)实施作业中、作业后可燃气体浓度检测,对检测的实施和结果进行管理。 2)其他相关部门在进行有关密闭、有限空间作业时,在无法确认内部情况时,向安全担当 部门申请进行气体检测,检测的实施和结果由安全担当部门进行管理。 3)安全担当部门对公司内有关作业场所进行不定期的气体检测。 (气体检测标准) 第5条1)氧气浓度应在19%-23%内。 2)可燃气体浓度应小于爆炸下限的10% 3 )对船舶的货油舱、燃油舱和滑油舱的火工等作业,可燃气体浓度应小于爆炸下限的1%。(检测方法) 第6条1)有限空间气体检测应在人员进入作业之前进行,检测人员应首先在密闭有限空间外进行检测,当进入密闭有限空间检测时,应有一人在密闭有限空间外进行观察监控; 2)进入有限空间作业过程中,对其中的气体成分应进行连续不断的检测,并有一人在有限 空间外进行观察监控,以避免由于人员进入、突发泄漏、温度等变化引起挥发性有机物或其 它有毒有害气体的浓度变化; 3)根据检测气体的性质,考虑可能悬浮、沉积或积聚的死角,合理选择检测点;

GBZT2062007密闭空间直读式仪器气体检测规范

密闭空间直读式仪器气体检测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使用直读式气体检测仪检测密闭空间空气中有毒有害气体的技术要求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使用直读式气体检测仪检测密闭空间空气中有毒有害气体。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同时,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3836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 GB8958缺氧危险作业安全规程 GB12358作业环境气体检测报警仪通用技术要求 GBZ/T205密闭空间作业职业危害防护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直读式仪器direct-reading detectors 能够瞬间或近于瞬间检测空气中的有毒或有害气体并显示其浓度的分析仪器。 3.2仪器检测范围detection range 正常状态下,仪器所能检测出空气中被测气体浓度的范围。 3.3仪器分辨率resolution of detector 仪器能够识别的被测气体浓度变化的最小值。 3.4检测误差detection error 仪器的指示值与标准气浓度值之差,以相对误差表示。 4密闭空间气体检测的基本要求 4.1检测方法和仪器能满足密闭空间中有毒有害气体的现场快速定性和定量检测。 4.2进行密闭空间有毒有害气体检测时,检测人员应做好个人防护。 4.3检测仪器应按规定进行计量检定。 5密闭空间气体检测的种类 5.1准入检测 人员进入密闭空间前,对其空气中的有毒有害气体进行的检测,为准入密闭空间提供依据。 5.2监护检测 人员在密闭空间内作业时,对空气中有毒有害气体进行的连续的或定时的检测,以保障准人者的安全。 5.3事故检测 发生事故后对密闭空间进行的检测,为处理事故、抢救人员和保障抢修提供有毒有害气体的信

复合气体检测仪规格参数

复合气体检测仪产品目录 复合气体检测仪产品目录:复合气体检测仪是石化、钢铁、化工等行业工作人员在日常生产中经常接触到的安全仪表,它可以在有毒气体泄漏时及时报警提醒,保障人员在工作中的安全。复合气体检测仪作为个人防护仪表在工业生产安全工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复合气体检测仪体积小,便于携带,能随时随地检测气体浓度值,既可用于车间巡检测漏,也可用于动火检修等密闭空间。目前市面便携式气体检测仪品类繁多,艾伊科技作为专业生产厂家,为您分享如何选择复合气体检测仪。 一、采样方式选择 根据不同的应用场合便携式气体检测仪可分为扩散式和泵吸式两种。 扩散式气体检测仪是直接在被测环境中检测气体浓度,多用于佩戴在身上进行车间巡检测漏。泵吸式气体检测仪则需要配备一个采样泵,对被测环境中的气体进行抽气采样,然后再送进报警器内部进行检测,目前市面上分为内置泵和外置泵两种。配置采样泵主要用于入釜、入罐等有限空间气体检测。 根据现场要检测的气体不同,可分为单一型气体检测仪和复合气体检测仪。当环境中仅需检测一种气体或不同气体处于不同工作区时,可选择小巧轻便的单一型气体检测仪。而现场存在多种有毒有害气体时,则可配置复合气体检测仪,市面上以四合一为主。 二、检测气体选择 对于不同的气体,应选择不同的检测原理,艾伊科技常见检测气体参数如下:

三、产品介绍 1、AGH6200型四合一复合气体检测仪 可燃气、氧气、一氧化碳、硫化氢四种气体同时检测。 IP66防护等级,防尘防水,坚固耐用。 报警记录功能,支持数据导出。

可配置AGH1000B吸气泵用于受限空间检测。 规格参数 2、AGH6100型组合式复合气体检测仪 内置4个传感器插槽,可自由选择气体。 IP66防护等级,防尘防水,坚固耐用。 报警记录功能,支持数据导出。 可配置AGH1000B吸气泵用于受限空间检测。

有限空间安全管理制度-通用版2018

有限公司 有限空间安全管理制度 1 .目的 为了规范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管理,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作业人员的安全与健康,防止伤亡事故的发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与监督暂行规定》(总局59号令)等法律法规,结合公司《作业安全管理制度》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2. 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应浙江电器有限公司范围内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与监督检查。 3.定义 3.1 本制度所称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者部分封闭,与外界相对隔离,出入口较为狭窄,作业人员不能长时间在内工作,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者氧含量不足的空间。 3.2 公司有限空间由各生产车间,交安全生产管理部汇总、确定、调整并下发各部门。 3.3 有限空间分三类:封闭、半封闭设备,地上有限空间,地下有限空间。如窑内、磨机内部、各类储罐内、锅炉、除尘室等。 3.4 有限空间作业:是指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实施的作业活动。 4职责 4.1有限空间作业工作场所的安全管理,由生产车间负责,生产单位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全面负责,相关负责人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本单位区域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负责。 4.2生产技术部负责有限空间作业工作场所的消防监护和后勤保障工作。 4.3安全部负责危险作业工作场所的安全检查、督促工作。 5 工作内容和要求 5.1有限空间作业分级审批程序

5.1.1凡属非突发性的受限空间作业均应有下达作业任务部门和具体执行作业任务部门共同制订安全作业程序、防护措施,填写《有限空间作业审批表》,按分级审批要求进行审批。 5.1.2 突发性的有限空间作业,是指在生产过程中遇到突发性的,为做好安全防范或抢救人员,避免、减少人身伤害及公司重大财产损失的事件,可立即电话汇报公司领导、安全部,并指定专人在现场指挥作业。有限空间作业结束后,由安全部负责组织相关部门进行事件调查、原因分析等。 5.1.3 有限空间作业危险分级及审批按照公司《作业安全管理制度》第4.1项内容执行。 5.2危险作业分级监控或安全督查程序 5.2.1施工前,施工单位要检查现场,落实《有限空间作业审批表》制订的各项安全措施,按作业程序,对参加作业的所有人员进行安全教育,作业中除专(兼)职安全员到现场外,公司负责人,所在车间领导必须到现场监护或安全督查。 5.2.2根据分级审批,A级有限空间作业公司总经理或在公司主持工作的领导必须到现场指挥作业,B级有限空间作业公司分管领导或在公司主持工作的领导必须到现场指挥作业,C、D级有限作业审批人员必须到现场监护或指派同级别其它人员现场监护。 5.2.3作业前要清理好现场,保持现场清洁整齐,消除不安全因素。 5.2.4不执行有限作业审批制度,私自从事危险作业,任何人员都有权制止,并按违章论处,如发生伤亡、火灾、爆炸等事故,或给公司造成较大经济损失等,应追查单位领导和操作者的责任。 5.3 有限空间作业控制 5.3.1 各单位对本部门的有限空间进行辨识,确定有限空间的数量、位置以及危险有害因素等基本情况,建立有限空间管理台账,并及时更新。 5.3.2 各车间实施有限空间作业前,应当对作业环境进行评估,分析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提出消除、控制危害的措施,制定有限空间作业方案,并经公司负责人批准;未经许可任何人禁止入内。

4.有限空间气体检测制度

有限空间气体检测制度 1目的 为进一步加强有限空间作业管理,规范有限空间气体检测实施程序,防止火灾爆炸、中毒窒息等安全生产事故发生,根据《城镇排水管道维护安全技术规程》(CJJ6-2009)和《化学品生产单位特殊作业安全规范》(GB30871-2014)和浙江省《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规程》(DB33/707-2013)等有关技术标准、规定要求,结合本公司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本制度规定的气体检测适用于进入有限空间内部作业或对有限空间进行动火作业的场合。 3定义 3.1本制度所指的有限空间作业是指作业人员进入或探入有限空间进行的作业。 3.2有限空间的危险一般来自于空间内可燃性、爆炸性、有毒有害的气体;过浓的或是极度缺乏氧气等。 4检测实施 4.1作业部门在进行有关密闭、有限空间作业时,在无法确认内部情况时,向安全管理部门申请进行气体检测,检测的实施和结果由安全管理部门进行管理。 4.2安全管理部门气体检测员负责作业部门对公司内有关有限空间作业场所的气体检测,并对所测数据负责。 4.3检测结论应告知现场作业人员,并履行签字手续。 5气体检测标准 5.1气体检测应测定有限空间内空气含氧量和常见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气体的浓度。 5.2有限空间的作业场所空气中的含氧量应为19.5%~23%,若空气中含氧量低于19.5%或高于23%,应有报警信号。 5.3有限空间空气中可燃气体浓度应低于可燃烧极限或爆炸极限下限的10%。对储罐、管道的检修,空气中可燃气体浓度应低于可燃烧极限下限或爆炸极限下限的1%。 5.4有限空间内有毒有害气体的浓度除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

的规定外,按《城镇排水管道维护安全技术规程》(CJJ6-2009)中规定要求,常见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气体容许浓度还应符合下表规定: 注:最高容许浓度指工作地点、在一个工作日内、任何时间有毒化学物质均不应超过的浓度。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指以时间为权数规定的8h工作日、40h工作周的平均容许接触浓度。短时间按触容许浓度指在遵守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前提下容许短时间(15min)接触的浓度。 6气体检测要求 6.1应采用专用气体检测仪检测气体。 6.2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前30分钟应重新取样检测,严格控制可燃气体、有毒气体浓度及含氧量在安全指标范围内,分析合格后才允许进入作业。 6.3如在有限空间内作业时间长,应至少每隔15分钟取样分析一次,并做好记录(见附件1)。如发现超标,应立即停止作业,迅速撤出人员。 7检测方法 检测要有代表性、全面性,当有限空间容积较大时要对上、中、

有限空间作业现场安全管理制度

有限空间作业现场安全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目的 为加强对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管理,保证进入有限空间人员的安全与健康,预防和控制中毒、窒息、火灾、爆炸等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根据国家有关法规标准和公司相关文件,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术语 (一)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者部分封闭,与外界相对隔离,出入口较为狭窄,作业人员不能长时间在内工作,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者氧含量不足的空间。 (二)有限空间分为以下三类: 1、封闭、部分封闭设备,如:贮罐、压力容器、管道、烟道、锅炉、除尘器、磨机、预热器、回转窑、篦冷机、选粉机、罐车等。 2、地下有限空间,如:地下管道、电缆沟、地下工程、暗沟、地坑、水井、污水坑(井)、化粪池等。 3、地上有限空间,如:沉淀池、料仓、储藏室、温室、冷库、封闭房间、试验场所、烟道等。 (三)有限空间作业:是指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实施的作业活动。 第三条相关制度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危险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安全技术措施管理制度》 《安全警示标志及安全防护管理制度》 《事故应急救援管理制度》 《安全生产检查制度》 《安全检修制度》 《安全教育培训管理制度》 《相关方安全管理制度》 第四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属各单位及外协单位对有限空间及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管理。 第二章职责 第五条总工程师负责公司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措施审批工作。 第六条安监部是公司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监督管理单位,负责对有关检测设备及应急设备的配备、管理和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负责组织制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负责制定有关应急预案,负责对检测单位开展检测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管理,负责对有限空间及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与考核。 第七条培训中心负责组织各单位进行有限空间作业人员专项安全培训。培训内容应包括国家有关规定。 第八条设备部负责组织配备、管理、检定和维护有关检测设备及应急设备,负责组织配置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告知牌,负责协助、指导各单位开展日常有关检测工作,负责对外协单位施工过程中有关有限空间作业的

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规范标准

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规范 ICS G 01 DB37 山东省地方标准 DB 37/T 1933-2011 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规范 2011-11-22发布2012-1-1实施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山东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提出。 本标准由山东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省安全生产协会、济南艾克斯博特安全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罗新军、赵华、张革成、朱殿卿、潘国军、赵国忠。 引言 本标准是依据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标准规程,在分析和汲取大量有限空间伤亡事故教训及事故预防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省安全生产实际状况编制而成。制定本标准的目的是为规范我省工贸企业在生产及检修作业过程中发生的有限空间作业,强化有限空间作业过程中安全防范措施的制定和落实,最大限度地降低有限空间作业事故风险,保障作业人员的职业安全与健康,实现安全生产。

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要求、职责要求和《有限空间安全作业证》的管理。本标准适用于山东省内工贸企业的有限空间作业。其他行业有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标准的,执行其行业规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3787 手持式电动工具的管理、使用、检查和维修安全技术规程 GB/T 3805 特低电压(ELV)限值 GB 爆炸性环境第1部分:设备通用要求 GB 3869 体力劳动强度分级 GB/T 4200 高温作业分级 GB 8958-2006 缺氧危险作业安全规程 GB/T 13869 用电安全导则 GB/T 14440 低温作业分级 GBZ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 GBZ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 AQ 3022-2008 化学品生产单位动火作业安全规范 AQ 3025-2008 化学品生产单位高处作业安全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有限空间作业试卷(答案)

有限空间作业试卷 岗位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_ 一、判断题(共15题,每题2分,满分30分。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清理、疏通下水道、粪便池、窑井、污水池、地窖等作业容易产生硫化氢。( ) 2.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部分封闭,进出口较为狭窄有限,未被设计为固定工作场所,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硫化氢、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甲烷、氰化氢等有害气体中毒、爆炸危险或氧含量不足(低于19.5%)的空间。( ) 3.危害告知就是要将所从事有毒有害危险有限空间作业场所从整个有毒有害危险场所的环境中分隔出来,然后在有限的范围内采取安全防护措施,确保作业安全。() 4。在有限空间内进行某些涂刷、切割等作业,作业中会产生的有毒有害物质只是少量的,不会对人体产生太大影响,因此在作业期间不用对有限空间持续通风。() 5.由于有限空间作业的情况复杂,危险陛大,所以无论检测结果合格与否,都必须派专人监护。() 6.置换密闭设备内有毒有害气体前,应先放空设备内残留的物质。() 7.存在可燃气体的有限空间,应使用防爆风机进行通风。() 8.安全带属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因此应到有生产许可证厂家或有特种防护用品定点经营证的商店购买。() 9.安全帽在使用时受到较大冲击后,若帽壳没有明显的断裂纹或变形,则可继续使用。() 10。高处作业人员佩戴的安全帽,要有下颏带和后颈箍并应拴牢,以防帽子滑落与脱掉。() 11.使用前应对使用者进行培训,确保每个使用者了解所使用的呼吸防护用品的局限性,并有能力正确使用。() 12.安全操作规程是安全生产的行为规范,是搞好安全生产的有效手段。() 13.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定期演练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每年不得少于两次。() 14.监护人员应该确认作业人员及气体检测人员的职业安全培训及上岗资格。() 15.发生事故后应立即拨打119和110,以尽快得到消防队员和急救专业人员的救助。() 二、单项选择题(共15题,每题2分,满分3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6.立即威胁生命和健康浓度是指有害环境中空气污染物浓度达到某种危险水平,如可致命,或可永久损害健康,或可使人立即丧失( )。 A、知觉 B、逃生能力 C、自救能力 D、以上都不是 17.化粪池、污水井容易发生( )中毒事故。 A、硫化氢 B、一氧化碳 C、苯 D、甲苯 18.有限空间作业的许多危害具有( )并难以探测。 A、隐蔽性 B、随机性 C、临时性 D、多变性 19.硫化氢在常温下为( )。 A、气体 B、液体 C、固体’ D、混合物 20.在有限空间中作业,由于人数多、时间长,可造成()气体蓄积。 A、一氧化碳 B、二氧化碳 C、氮气 D、甲烷

有限空间作业考试习题带答案

精心整理 XXXXXXXXXXXXX 公司 XXXX 厂有限空间作业知识考试试卷 姓名: 年 月 日 阅卷人: 单位: 工种: 得分: 一、 1、间和(2、则。 345、6、7、在进行(8(二、 选择题(可多选,每题4分,共20分) 1、有限空间是( ),进出口较为狭窄有限、未被设计为固定工作场所,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抚养不足的空间。 A 、封闭或半封闭 B 、完全封闭 C 、部分封闭 D 、密闭 2、下列不属于有限空间的是( )。 A 、管道 B 、垃圾站 C 、粮筒仓 D 、生活房间 3、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必须采取通风措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打开人孔、手孔、料孔、风门、烟门等于大气相通的设施进行自然通风 B、必要时可采取强制通风。 C、氧含量不足时,可以向有限空间充纯氧或富氧空气 D、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采取正想通风即送风方向可使作业人员有限接触新鲜空气。 4、有毒有害气体主要有() A、硫化氢 B、一氧化碳 C、氧气 D、二氧化碳 5 A 三、 1、 ( 2、,。( 3、 4、 5 四、 1 2 XXXX厂有限空间作业知识考试试卷(带答案) 姓名:年月日阅卷人: 单位:工种:得分: 五、填空题(每题5分,共40分) 1、有限空间分为三类,分别为密闭设备、地下有限空间和(地上有限空间)。

2、凡要进入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场所作业,必须按照(“先检测,后作业”)的原则。 3、有限空间气体监测应采用(气体检测仪)进行检测。 4、有限空间内氧的浓度应保持在( 19.5%?- 23.5%? )。 5、在有限空间作业时应在有限空间外设置(醒目的安全警示标志.),有限空间出入口应保持畅通。 6、作业中断超过( 30分钟)应重新进行监测分析,对人员重新进行清点, 7、)。 8、(作业者 六、 1 A 2 A 3 A B C D、 4、有毒有害气体主要有( A、B) A、硫化氢 B、一氧化碳 C、氧气 D、二氧化碳 5、实施检测时,检测人员应处于( B ),检测时要做好检测记录,包括监测时间、地点、气体种类和检测浓度等。 A、现场位置 B、安全环境 C、指定位置 D、有限空间内 七、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题4分,共20分) 1、在人(手)孔工作时,如感觉头晕呼吸困难,必须离开人孔,采取通风措施。

有限空间气体检测制度

有限空间气体检测制度 一、总则 进行有限空间作业前,施工单位应严格执行“先检测、后作业”的原则,未经检测合格,严禁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 二、检验程序 (一)实施检测时,检测人员应处于安全环境,检测时要做好检测记录,包括检测时间、地点、气体种类和检测浓度等。 (二)在取样分析要有代表性、全面性。有限空间容积较大时,要对上、中、下各部位分别取样分析。应保证有限空间内部任何部位的可燃气含量不超过该介质与空气混合物的爆炸下限的10%(体积)。有毒有害物质含量不超过国家规定的部门空气中有害物质最高容许浓度指标。氧气浓度在19.5%—23.5%(体积)之间,容器内温度宜在常温左右。作业期间应每隔2小时取样复查一次(特殊情况下,根据实际确定检测频率),如有一项不合格时,应立即停止作业。 (三)检测指标包括氧浓度值、易燃易爆物质(可燃性气体、爆炸性粉尘)浓度值、有毒气体浓度值等。最低限度应检测下列三项:氧浓度(应在19.5-23.5%范围内),易燃/可燃气体浓度(应< 最低爆炸极限的10%),一氧化碳浓度(应<20mg/m3 )。 (四)有限空间内盛装或者残留的物料对作业存在危害时,作业人员应当在作业前对物料进行清洗、清空或者置换。经

检测,有限空间的危险有害因素符合《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一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2.1)的要求后,方可进入有限空间作业。 (五)在作业环境条件可能发生变化时,应对作业场所中危害因素进行持续或定时检测。 (六)实施检测时,检测人员应处于安全环境,检测时要做好检测记录,包括检测时间、地点、气体种类和检测浓度等。 (七)连续检测作业2天后,作业环境条件无变化时,可以不用检测。 三、通风 (一)生产经营单位实施有限空间作业前和作业过程中,可采取强制性持续通风措施降低危险,保持空气流通; (二)严禁用纯氧进行通风换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