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网络2-1(概念及时参计算)
第三章__双代号网络图

i
工作持续时间
j
1、双代号网络图中工作的性质 双代号网络图中的工作可分为实工作和虚工作。
工作名称
双代号网络图中表示一项工作的基本形式
i
工作持续时间
j
i
0
j
双代号网络图中虚工作的表达形式 虚工作在双代号网络图中起着正确表达工序间逻辑关系的 重要作用
2.双代号网络图中工作间的关系
双代号网络图中工作间有紧前工作、紧后工作和平行工作 三种关系。 1. 紧前工作: 紧排在本工作之前的工作称为本工作的紧前工作。
切断前的逻辑关系
切断后的逻辑关系
(3)力求减少不必要的箭线和节点 双代号网络图中,应在满足绘图规则和两个节点一根箭 线代表一项工作的原则基础上,力求减少不必要的箭线和节点, 使网络图图面简捷,减少时间参数的计算量。 A B A B 2 2
1 C 3 D 4 F 7 6
1 C
E
3
D F
7
E
4 用虚箭线连接逻辑关系
(三)线路 网络图中,由起点节点沿箭线方向经过一系列箭 线与节点至终点节点,所形成的路线,称为线路。
在一个网络图中,从起点节点到终点节点,一般
都存在着许多条线路,每条线路都包含若干项工作,
这些工作的持续时间之和就是该线路的时间长度,即
线路上总的工作持续时间。
双代号网络图——线路
1.关键线路与非关键线路 :在一项计划的所有线路中,持续时
二、举例
工作 紧前工作 A —— B —— C —— D —— E A、B G H B、C、D C、D
解:列出关系表
工作 工作 点位置号 0 0 0 0 点位置号 (1)1 (1)1 (1)1 (1)1 (1+1)=2(1+1)=2(1+
powergui潮流计算课程设计

powergui潮流计算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潮流计算的基本概念、原理及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2. 掌握使用PowerGUI软件进行潮流计算的操作步骤。
3. 了解潮流计算结果的分析方法及其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1. 学会使用PowerGUI软件进行电力系统的潮流计算。
2. 能够分析潮流计算结果,判断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电力系统运行中遇到的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力系统运行管理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
2.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沟通协调能力。
3. 使学生认识到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电力系统自动化专业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潮流计算的基本方法,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电力系统基础知识,对实际操作有较高的兴趣。
教学要求:结合实际案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电力系统运行管理中。
教学过程中,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潮流计算基本概念:介绍潮流计算的定义、作用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教材章节:第二章第一节2. 潮流计算原理:讲解潮流计算的基本原理,包括潮流方程的建立与求解方法。
教材章节:第二章第二节3. PowerGUI软件介绍:介绍PowerGUI软件的功能、特点及其在潮流计算中的应用。
教材章节:第三章第一节4. 潮流计算操作步骤:详细讲解使用PowerGUI软件进行潮流计算的操作流程。
教材章节:第三章第二节5. 潮流计算结果分析:分析潮流计算结果,包括电压、电流、功率等参数,判断电力系统运行状态。
教材章节:第三章第三节6. 实际案例分析:结合实际电力系统案例,分析潮流计算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的应用。
教材章节:第四章7. 教学进度安排:共8学时,分配如下:- 潮流计算基本概念与原理(2学时)- PowerGUI软件介绍与操作步骤(3学时)- 潮流计算结果分析(2学时)- 实际案例分析及讨论(1学时)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在讲解潮流计算基本概念、原理及PowerGUI软件操作步骤时,采用讲授法,结合多媒体课件,使抽象的理论知识形象化、具体化,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网络计划技术

28
过 指向节点 桥 法
28
指 向 法
(7)网络图应条 理清楚,布局合 理。 箭线应以水平线 和竖线为主。
TJRAC
典型题析
某分部工程双代号网络图如下图所示,图中错误有( A.多个起点节点 答案:BD B.多个终点节点 C.工作代号重复 D.节点编号有误 E.存在循环回路 )。
TJRAC
绘图步骤
TJRAC
在网络图中,相对于某一项工作(称其为本工作) 来讲,紧挨在其前边的工作称为紧前工作,紧挨在其后 边的工作称为紧后工作; 与本工作同时进行的工作称为平行工作; 从网络图起点节点开始到达本工作之前为止的所有 工作,称为本工作的先行工作,从紧后工作到达网络图 终点节点的所有工作,称为本工作的后续工作。
1
D
6
3
E
5
G
第三节 双代号网络图的参数及计算
当工作数量不多时, 可直接在网络图上进行 计算。 常用的图上计算方法 有:
节点计算法 工作计算法
√
汕 尾 电 厂 炉 后 布 置 全 景
TJRAC
一、双代号网络图时间参数的类型
工作最早开始时间 ES ij (Early Start ) 工作最早完成时间 EF ij (Early Finish) 工作最迟开始时间 LS ij (Late Start ) 工作最迟完成时间 LF ij (Late Finish ) 总时差 TF ij (Total Float ) 自由时差(局部时差)FF ij (Free Float) 相干时差 I F ij (interference) 独立时差 D F ij (dependent) 节点最早可能实现时间 ETi 节点最迟必须实现时间 LTi
1
1 0 5
神经网络设计课程设计

神经网络设计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神经网络的基本概念,掌握其结构和工作原理。
2. 学生能描述神经网络在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的应用。
3. 学生能掌握神经网络的训练和优化方法,了解超参数调整对网络性能的影响。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编程工具(如Python、TensorFlow等)搭建简单的神经网络模型。
2. 学生能通过调整网络结构、参数等手段优化模型性能,解决实际问题。
3.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对神经网络进行调试、评估和改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对神经网络技术产生兴趣,培养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2. 学生在团队合作中学会相互尊重、沟通与协作,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学生认识到神经网络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关注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选修课,旨在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编程基础和数学知识,对新技术充满好奇心。
教学要求:结合理论讲解与实践操作,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独立完成神经网络模型的搭建和优化,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 神经网络基本概念:介绍神经元模型、网络结构,理解全连接网络、卷积神经网络、循环神经网络等不同类型的神经网络。
- 教材章节:第二章 神经网络基础2. 神经网络应用场景:分析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的神经网络应用案例,探讨神经网络的优势和局限性。
- 教材章节:第三章 神经网络应用3. 神经网络搭建与训练:学习使用Python、TensorFlow等工具搭建神经网络,掌握前向传播和反向传播算法,了解损失函数和优化器的选择。
- 教材章节:第四章 神经网络搭建与训练4. 神经网络优化策略:研究超参数调整、正则化、批量归一化等方法,探讨如何提高神经网络性能。
- 教材章节:第五章 神经网络优化5. 实践项目:结合所学知识,开展图像分类、文本情感分析等实践项目,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三章简单电力系统的潮流计算

~ S LDc
j
B2 2
U
2 N
S~b
S~LDb
j
B1 2
U
2 N
j
B2 2
U
2 N
由此将问题转化为:已知
U A ,
j
B1 2
U
2 N
,
S~b ,
S~c
的潮流计算。
~
A SA
~ S1
S~1
S~1
b
~ S2
S~2
S~2
c
U A
Z1
Z2
a.反推功率:
j
B1 2
UHale Waihona Puke 2 NS~bS~c
~ S1
①
S~1
S~2
I1
I1 Z
B j
S~Y 1
2
S~2 ②
I2
B j
2
~ S2
U 2
S~Y 2
求导纳中的功 率损耗S~Y1,S~Y 2;
末端:S~Y 2
U 2
(
j
B 2
U 2 )
j
B 2
U
2 2
首端:S~Y 1
U 1
(
j
B 2
U1 )
jB
~ S LD
30
j15MVA
2
~ SY 2
已知 r1 0.27 / km, x1 0.423 / km
b1 2.69 106 s / km, l 150km, 双回线路
解:R 1 0.27150 20.25 X 1 0.423150 31.725
第三章简单电力网络的计算和分析

2)、年负荷率:一年中负荷消费的电能W除以一年中 的最大负荷Pmax与8760h的乘积,即:
3)、年负荷损耗率:全年电能损耗除以最大负荷时的功 率损耗与8760h的乘积,即:
4)、线路年负荷损耗率与年负荷率的近似关系
K为经验数值。一般取K=0.1~0.4,kmy较低时取较小数值。 5)、计算过程:
A
j B1/2 j B1/2 ΔS0
j B2/2
j B2/2
➢ 开始时按L1侧额定电压计算,计算结果反 归算
方法三:用π型等值电路处理
L-1 b
A
Tc
d
L-2
SLD
A jB1/2
R1+ jX1 b jB1/2
Z’T/k
Z'T Z'T 1-k k²-k
c R’2+ j X’2
d
SLD
jB’2/2 jB’2/2
二、变压器运行状况的计算和分析
1、变压器中的电压降落、功率损耗和电能损耗 用变压器的 型电路
• 功率 A、变压器阻抗支路中损耗的功率
B、变压器励磁支路损耗的功率
C、变压器始端功率
2)、电压降落 (为变压器阻抗中电压降落的纵、横分 量)
注意:变压器励磁支路的无功功率与线路导纳支路的 无功功率符号相反
令:
其幅值为:
相角为 :
简化为 :
3、从末端向始端推导 已知:末端电压U2,末端功率S2=P2+jQ2,以及线路
参数。 求:线路中的功率损耗、始端电压和功率。
功率的求取与上相同,注意功率的流向。 电压的求取应注意符号,令:
4、电压质量指标 1)、电压降落:指线路始末两端电压的相量差。为相量
第三章 简单电力网络的计算和分析

U 1 U 2 U jU
设: U 2 U 200 参考电压
' ' P2' R Q2 X P2' X Q2 R U ' , U U2 U2
U1
U
2 U
' 2
U , tg
' 2
1
U '
' U 2 U 2
23
运行参数: U
二.辐射网潮流计算步骤:——手算潮流
1. 由已知电气接线图形成等值网络
2. 简化等值网络 3. 潮流计算(归纳为两类)
1)已知同一点功率、电压,求另一点的功率、电压。 2)已知送电端电压U1和受电端负荷功率S2以及元件参数。 求送电端功率S1和受电端电压U2 。
24
常用计算公式
18
b.
变压器励磁支路损耗的功率(固定损耗)
~ * U G jB U 2 G U 2 jB U 2 P jQ SYT YT U1 1 T T 1 T 1 T 1 YT YT
注意:变压器励磁支路的无功功率与线路导纳支路的 无功功率符号相反
方法2:直接利用变压器的四个参数Pk,Uk%、P0、I0%计算
' S2 S2 U 2 U N
上述公式可简化:
PZT PZT
2 2 PK S 2 U K %S N S2 , QZT 2 2 1000S N 100 S N
PK S12 U K %S N S12 , QZT 2 2 1000S N 100 S N
P0 I 0 %S N PYT , QYT 1000 100
~ U 1 SY1
Y/2
第三章网络计划技术习题集答案

第三章网络计划技术考纲要求了解:网络计划费用优化和资源优化。
熟悉:双代号、单代号网络图的绘图规则和绘制方法;网络计划时间参数的计算方法;工程费用与工期的关系;单代号搭接网络计划时间参数的计算方法。
掌握:网络计划时间参数;关键线路和关键工作的确定方法;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的绘制与应用;网络计划工期优化的方法;单代号搭接网络计划中的搭接关系。
试题分布高频考点一、网络图的绘制规则(熟悉P36~P38)1.某网络计划图如下图3-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应试指南P38【例3·多选题】)A.工作A的紧后工作是工作DB.工作C的紧后工作是工作GC.工作E的紧前工作是工作BD.工作D的紧后工作是工作HE.工作F的紧前工作是工作B『正确答案』ABCE『答案解析』该网络计划的工作逻辑关系表如表3-1所示:表3—1工作名称紧前工作紧后工作A \ DB \ E、FC \ GD A JE B H、IF B GG C、F KH E JI E KJ D、H \K G、I \2.某分部工程双代号网络图计划如下图所示,图中的错误有()。
(2010年)A.多个起点节点B.存在循环回路C.多个终点节点D.节点编号有误E.工作代号重复『正确答案』ABD『答案解析』节点1、2均为起点,存在多个起点节点。
(2)节点2、6、7;2、4、7之间存在循环回路。
(3)节点2、7;6、5指向,节点编号错误。
参见教材P35~P38。
3.某分部工程双代号网络计划如下图所示,图中的错误有()。
(2009、2008、2007年)A.工作代号重复B.节点编号有误C.多个起点节点D.多个终点节点E.存在循环回路『正确答案』BD『答案解析』(1)节点8、9指向,节点编号错误。
(2)节点8、10均为终点,存在多个终点节点。
参见教材P35~P38。
4.某分部工程中各项工作间逻辑关系见下表,相应的双代号网络计划如下图所示,图中错误有()。
(应试指南P40【例4·多选题】)(2005年)A.多个终点节点B.多个起点节点C.工作代号重复D.不符合给定逻辑关系E.节点编号有误『正确答案』BDE『答案解析』G的紧后仅有J。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Si,j ti,j TFi,j
EFi,j
LSi,j
A
LFi,j
ti,j
可利用的时间范围 ESi,j
A
EFi,j
ESj,k
B
EFj,k
ti,j
FFi,j
tj,k
可利用的时间范围
26
二、双代号网络计划时间参数的计算
双代号网络计划的时间参数既可以按工作计算,也可以按节点计算。
• • • • • • • • • (一)按工作计算法 一 按工作计算法 按工作计算法,是以网络计划中的工作为对象,直接计算各项工作的 时间参数。 为了简化计算,网络计划时间参数中的开始时间和完成时间都应以时 间单位的终了时刻为标准。如第3天开始即是指第3天下班时刻开始, 实际上是第4天上班时刻才开始。计算时间参数的过程: 1.计算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和最早完成时间 . 工作最早开始时间和最早完成时间的计算应从网络计划的起点节点开 始,顺着箭线方向依次进行。其计算步骤如下: (1)以网络计划起点节点为开始节点的工作,最早开始时间为零。 (2)工作的最早完成时间: EFi-J=ESi-j+Di—j (3—3) (3)其他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应等于其紧前工作最早完成时间的最大 值。 (4)计算工期等于以终点节点为完成节点的工作的最早完成时间的最 大值。
B
开始
B
C C
16
3、A、B、C三项工作,同时结束
A A B
B
结束
C
C
4、A、B、C三项工作,A完成后B、C才能开始
B A A C C
17
B
• 5、有A、B、C三项工作,A、B完成后C才 开始。
A A C C B B
6、有A、B、C、D四项工作,A、B完成 后C、D开始
A C A C
B
D
B
D
18
四、单双代号网络图的绘制(略) 单双代号网络图的绘制 略
24
第三节 网络计划时间参数的计算
一、网络计划时间参数的概念
序 号 参数名称 指一项工作从开始到完成的时间 知识要点 表示方法 双 Di-j Tc 单 Di
持续时间
计算工期 工 期
根据网络计划时间参数计算而得到的工期
要求工期
是任务委托人所提出的指令性工期
但当网络图的起点节点有多条箭线引出(外向箭线)或终点节点有多 条箭线引入(内向箭线)时,为使图形简洁,可用母线法绘图。
A B
1 2 3 4 5 6 75 76 77 78 79
I J L M N
80
C D E
图 3-9
母 线 法
12
(7)应尽量避免网络图中工作箭线的交叉。当交叉不可避免时,可以 采用过桥法或指向法处理,如图3—10所示。
挖土3 挖土
垫层1 垫层 B1
垫层2 垫层 B2
垫层3 垫层 B3
砖基础1 砖基础 C1
砖基础2 砖基础 C2
砖基础3 砖基础 C3
图错误
22
A1
A2
A3
B1
B2
B3
C1
C2
C3
图正确
23
• 三、双代号网络图与单代号网络图比较
1、两个节点一个箭杆代表一个施 工过程 2、箭杆反映消耗一定的资源 3、箭杆反映施工过程之间的逻辑 关系 4、有时会出现虚箭杆 5、箭杆的长短不反映时间的长短 6、节点不需要消耗时间和资源 1、一个节点代表一个施工过程 2、箭杆不反映消耗一定的资源 3、箭杆反映施工过程之间的逻辑 关系 4、不会出现虚箭杆 5、箭杆不表达时间 6、节点内消耗资源
7 7
8 4 5 4 7 5
8
8
(a) 图 3-10 箭 线 交 叉 的 表 示方 法 (a)过 桥 法 ;(b)批 向 法
(b)
(8)一幅网络图中应只有一个起点节点和一个终点节点,如图3-11。
13
3
7
1
2
5
8
4
6
图3-11 规则(8)一个起点、一个终点
14
【例题1】某分部工程双代号网络计划如下图所示,图中错误为( )。
29
[例]:
0
6
6
2
6
11
5
0
1
4
4 3
4
9
5 5
9
12
3 7
Tp = Tc = 15
0
2
2
4
4
10
6 6
10 15
5
步骤1:计算最早时间参数(顺箭线),计算工期
A.节点编号有误 B.工作代号重复 D.多个终点节点 E.存在循环回路 答案:A、D、E
C.多个起点节点
解析:工作9-8错;⑧节点,⑩节点为终点节点;存在循环回路: ⑤-⑥-⑨-⑤。
15
• 二、常见工序之间的逻辑关系 1、A、B两项工作,依次进行施工
A B A B
2、A、B、C三项工作,同时开始
A A
后续工作
线
路
关键线路
关键工作
7
第二节 网络图的绘制
一、双代号网络图的绘制规则 (1)网络图必须按照已定的逻辑关系绘制。
工 作 A — B — C A、B D B
紧前工作
A
1 1
A
B
2 3
C
4
B
C
2 3
D (a)
D
5 4
(b) 图3-4 按表3-1绘制的网络图 (a)错误画法;(b)正确画法
8
(2)网络图中严出现从一个节点出发,顺箭头方向又回到原出发点的循环回路。
第三章 网络计划技术
第一节 基本概念
一、网络图和工作 网络图是由箭线和节点组成,用来表示工作流程的有向、有序网 状图形。 网络图中的工作是计划任务按需要粗细程度划分而成的、消耗时 间或同时也消耗资源的一个子项目或子任务。工作可以是单位工程; 也可以是分部工程、分项工程; 网络图有双代号网络图和单代号网络图两种。 双代号网络图又称箭线式网络图,它是以箭线及其两端节点的编 号表示工作;同时,节点表示工作的开始或结束以及工作之间的连接 状态。 单代号网络图又称节点式网络图,它是以节点及其编号表示工作, 箭线表示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
1
2
1、双代号网络计划
1
支模板 1天
2
绑扎钢筋 1天
3
浇注混凝土 1天
4
由两个节点一个箭杆组成表达一个施工过程; 表达时,施工过程名称写在箭杆的上面,持续时间写 在箭杆的下面。
3
2、单代号网络图
1
支模板 1
2
绑扎钢筋 1
3
浇注混凝土 1
由一个节点表达一个施工过程。 节点里面最上面代表施工过程编号,中间代表施工过 程名称,最下面表达的是持续时间。
10、有A、B、C、D、E五项工作,A、B、C完成 后D开始,C完成后E开始
20
• 11、有A、B两项工作,按三个施工段进行 流水施工
A1 A2 A3 A1 B3 B1 B2 B3 A2 A3
B1
B2
12、有A、B、C三项工作,按三个施工段进 行流水施工
21
挖土1 A1 挖土
挖土2 A2 挖土
A3
• 7、有A、B、C、D四项工作,A完成后c开始,A、 B完成后D开始。
A C A C
B
D
B
D
8、有A、B、C、D、E五项工作,A、 B完成后D开始,B、C完成后E开始
A D A B D B
C
E
C
E
19
9、有A、B、C、D、E五项工作,A、B、C完成后D开始, B、C完成后E开始
A D A B C C E E B D
(b)
图3-7 错误的画法 (a)存在没有箭尾节点的箭线;(b)存在没有箭头节点的箭线
9
2
5
1
6
3
4
图3-6 规则(2) 不允许出现闭合回路
10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11
图3-6 规则(3) 箭头方向
(6)严禁在箭线上引入或引出箭线,图3—8即为错误的画法。
j j
i
k
i
k
(a)
(b)
图3-8 错误的画法 (a)在箭线上引入箭线;(b)在箭线上引出箭线
Tr
计划工期
指根据要求工期和计算工期所确定的作为实施目标的工期
Tp
最早开始时间
指在其所有紧前工作全部完成后,本工作有可能开始的最早时刻
ESi-j EFi-j LFi-j LSi-j TFi-j FFi-j
ESi EFi LFi LSi TFi
最早完成时间
指在其所有紧前工作全部完成后,本工作有可能完成的最早时刻
i k j
(3)网络图中的箭线(包括虚箭线,以下同)应保持自左向右的方向,不 应出现箭头指向左方的水平箭线和箭头偏向左方的斜向箭线(图3-6)。 (4)网络图中严禁出现双向箭头和无箭头的连线。 (5)网络图中严禁出现没有箭尾节点的箭线和没有箭头节点的箭线。图 3—7即为错误的画法。
ijBiblioteka kijk
(a)
逻 辑 关 系
紧后工作
网络图中,相对于某项工作而言,紧排在该工作之后的工作称为该工作的紧后工作。
平行工作
网络图中,相对于某项工作而言,可以与该工作同时进行的工作即为该工作的平行工作。
先行工作
相对于某项工作而言,从网络图的起点节点开始,顺箭头方向经过一系列箭线与节点到达该工 作为止的各条通路上的所有工作,都称为该工作的先行工作。 相对于某项工作而言,从该工作之后开始,顺箭头方向经过一系列箭线与节点到网络图的终点 节点的各条通路上的所有工作,都称为该工作的后续工作。 网络图中从起点节点开始,沿箭头方向顺序通过一系列箭线与节点,最后到达终点节点的通路 称为线路如图所示网络图有3条线路。 总持续时间最长的线路称为关键线路,关键线路的长度就是网络计划的总工期。如图3-3,线 路①一②一④一⑤一⑥为关键线路。 关键线路上的工作称为关键工作。 关键工作的实际进度是建设工程进度控制工作中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