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欧电力市场发展概论

合集下载

从北欧模式看我国电力现货发展路径

从北欧模式看我国电力现货发展路径

从北欧模式看我国电力现货发展路径电力现货市场是指电力交易实现即期成交和按需供应的市场。

北欧现货市场是全球最活跃的电力现货市场之一,其市场运作模式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建立有效的市场机制。

北欧电力现货市场采用了狭义现货市场和宽义现货市场相结合的模式。

狭义现货市场主要是指按需供应的市场,即电力交易实现即期成交;宽义现货市场则包括日前市场、近月市场和远期市场。

我国应该借鉴北欧模式,在电力现货市场中引入不同层次的市场机制,以满足电力交易的灵活性和多样化需求。

推动电力市场化改革。

北欧电力现货市场的发展得益于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推动。

我国应积极推进电力市场化改革,通过建立市场化的电力定价机制和交易平台,引入竞争机制,加强市场监管,推动电力价格的形成和市场的透明度,进一步推动电力现货市场的发展。

加强跨区域协调。

北欧电力现货市场由多个国家和地区组成,各国之间的电力交易和输电需要进行协调。

我国的电力市场也面临着跨区域协调的问题,特别是东西部电力供需差异较大的情况。

我国应加强不同地区之间的电力交易和输电协调,构建统一的电力市场,提高电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效率。

加强市场监管与管理。

北欧电力现货市场的健康运行得益于有效的市场监管和管理。

我国电力现货市场也需要加强对市场的监管与管理,加强市场监测和监管力度,防范价格操纵和不正当交易行为,保障市场的公平、公正和透明。

从北欧模式看我国电力现货市场的发展路径,包括建立有效的市场机制、推动电力市场化改革、加强跨区域协调和加强市场监管与管理等方面的借鉴意义。

我国应积极借鉴北欧模式,不断完善电力现货市场的运行机制和监管体系,促进电力市场的健康发展。

从北欧模式看我国电力现货发展路径

从北欧模式看我国电力现货发展路径

从北欧模式看我国电力现货发展路径1. 引言1.1 北欧模式对我国电力现货发展的借鉴意义北欧模式对我国电力现货发展的借鉴意义在于其先进的市场机制和成熟的管理经验可以为我国电力现货市场的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北欧国家在电力现货市场领域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市场运行稳定、透明度高、竞争性强,为保障电力供应和需求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北欧模式注重市场化改革和政府监管相结合,能有效推动市场主体参与和市场机制的完善,有效提高市场效率和竞争力。

2. 正文2.1 北欧电力现货市场的发展历程北欧地区是世界上电力现货市场最为成熟和成功的地区之一。

其电力市场改革起步较早,经过多年发展,已建立起相对完善的电力市场体系。

北欧电力现货市场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初。

当时,挪威和瑞典率先开展电力市场改革,实施了分权化、竞争化和市场化的改革措施。

随后,丹麦、芬兰等国也相继跟进,建立了自己的电力市场系统。

在发展过程中,北欧电力现货市场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电力市场的逐步开放和竞争化阶段,主要是通过引入市场竞争模式,推动电力市场的多元化和规范化发展。

第二个阶段是电力市场的完善和深化阶段,包括建立电力市场运行机制、制定市场规则和监管措施,推动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

第三个阶段是电力市场的国际化和跨境合作阶段,北欧国家之间通过互联互通和市场统一等方式加强合作,实现了电力市场的整合与协同发展。

北欧电力现货市场的发展历程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其成功经验对我国电力现货市场的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通过借鉴北欧模式,我国可以更好地推动电力市场改革,促进市场竞争和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

2.2 北欧电力现货市场的运行机制1. 交易规则:北欧电力现货市场采用统一的交易规则,如交易时间、交易品种、交易方式等都有明确的规定。

市场参与者必须按照规定的交易规则进行交易,确保市场交易的公平和透明。

2. 交易平台:北欧电力现货市场有专门的电力交易平台,提供便捷的交易服务和信息透明度。

国外电力市场最新发展动向及其启示

国外电力市场最新发展动向及其启示

国外电力市场最新发展动向及其启示一、清洁能源发展成为主流在全球范围内,清洁能源如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发展越来越成为电力市场的主流。

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开始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加大对清洁能源的投资和开发。

以北欧国家为例,丹麦已经实现了大部分电力来自风能的情况,而德国也在加大对太阳能和风能的利用。

这种新趋势对于我国电力市场也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我国应该加大对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促进能源转型。

二、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化在一些发达国家,电力市场已经实现了市场化改革,实施了电力市场的自由竞争。

这意味着电力市场的供求关系将更加灵活,市场参与主体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和价格制定自己的发电计划,从而提高市场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

这种市场化改革对于我国电力市场的启示在于,我国应该加快电力市场的市场化改革步伐,实行更加灵活的发电机制,吸引更多的市场主体参与竞争,提升市场效率。

三、智能电网建设加速推进智能电网是电力领域的一大创新,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将电力系统的传统模式转变为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的模式,实现了电力系统的高效、安全、清洁和经济运行。

目前,一些国外已经开始大规模推进智能电网建设,如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纷纷加大投入力度。

这种趋势对于我国的启示在于,我国应该紧跟国外发展步伐,加速推进智能电网建设,提升电力系统的智能化水平,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

四、电力市场的国际化日益加深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电力市场的国际化也日益加深。

一些国外电力公司开始跨国合作,参与国际电力市场的竞争。

在这种背景下,我国的电力企业也应该积极主动地参与国际化竞争,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增加国际合作,提升企业实力和竞争力。

以上就是国外电力市场最新的发展动向及其启示。

可以看到,国外电力市场正在朝着清洁能源发展、市场化改革、智能电网建设和国际化竞争四个方向不断发展,这些发展动向对于我国的电力市场有着一定的启示意义。

从北欧模式看我国电力现货发展路径

从北欧模式看我国电力现货发展路径

从北欧模式看我国电力现货发展路径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电力市场化的加速推进,电力现货交易作为电力市场化的一种重要形式,正逐渐成为我国电力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北欧地区一直以其成熟的电力市场和先进的电力现货交易制度而著称,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借鉴北欧模式,来探索我国电力现货发展的路径。

本文将从北欧地区的电力现货模式和经验中,探讨我国电力现货发展的具体路径和方向。

一、北欧地区电力现货模式北欧地区的电力市场主要由挪威、瑞典、芬兰和丹麦构成,其中挪威和瑞典合作组成了北欧联合电力市场(Nordic Power Exchange, Nord Pool)。

1. Nord Pool电力市场Nord Pool是北欧地区最大的电力市场,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成立的跨国电力市场,其电力现货交易于1996年启动。

Nord Pool电力市场采用跨区域交易的方式,将挪威、瑞典、芬兰和丹麦等国家地区的电力市场整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统一的电力市场。

在这个市场中,电力现货交易是最主要的交易方式,也是市场的核心。

2. 电力现货交易Nord Pool电力市场中的电力现货交易采用集中竞价撮合(Centralized Market Clearing)的方式进行,即所有的交易都通过市场平台进行,其中包括日前市场和实时市场。

在日前市场中,交易商可以提前一天进行交易,以满足电力购买和出售的短期需求;而在实时市场中,交易商可以即时进行交易,以应对电力交易的需求。

3. 调度交易北欧地区的电力市场还设置了调度交易功能,用于保障市场的运行和电力的实时供应。

通过调度交易,市场管理者可以对电力需求和供应进行实时调整,以应对市场的变化和突发情况。

二、我国电力现货发展路径通过对北欧地区电力现货模式和经验的分析,可以为我国电力现货的发展提供一些启示和借鉴。

我国电力现货市场的建设和发展可以按照以下路径和方向进行。

我国可以借鉴北欧地区的做法,通过整合不同地区的电力市场,建立统一的电力现货交易市场。

从北欧模式看我国电力现货发展路径

从北欧模式看我国电力现货发展路径

从北欧模式看我国电力现货发展路径近年来,我国电力市场改革不断深化,电力市场化程度逐步提升。

与此北欧国家的电力现货市场已经比较成熟,具有一定的发展经验,可以为我国电力现货市场发展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本文将从北欧模式的角度出发,探讨我国电力现货市场的发展路径。

一、北欧电力市场概况北欧国家包括丹麦、挪威、瑞典和芬兰等,这些国家在能源领域的合作和市场整合始于20世纪90年代。

目前,北欧电力市场已经形成了统一的电力市场,实行跨国交易,采取统一的市场规则和清算机制。

北欧电力市场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跨国交易:北欧国家之间实行电力市场一体化,充分发挥各国的电力资源优势,实现跨国交易,提高市场效率和竞争力。

2. 市场规则和清算机制:北欧电力市场实行统一的市场规则和清算机制,保证市场的公平、透明和高效运行。

3. 电力现货市场:北欧国家建立了成熟的电力现货市场,通过竞价交易和即期交易等方式进行电力交易,为电力企业和用户提供交易渠道。

4. 绿色能源发展:北欧国家积极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鼓励绿色能源发展,通过市场机制实现可再生能源的合理定价和市场化交易。

二、我国电力现货发展现状目前,我国的电力市场改革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电力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电力交易方式也在不断创新。

电力现货市场作为市场化交易的核心环节,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我国电力现货市场主要包括上海电力交易所、华东电力交易所、华北电力交易所等几大电力交易中心。

这些交易中心通过竞价交易和双边交易等方式,为电力企业和用户提供了多样化的交易渠道,促进了电力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利用。

我国还在不断探索电力市场化改革的路径,推动电力现货市场的发展。

近年来,我国不断完善交易规则和市场监管制度,促进电力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

三、借鉴北欧模式的启示就我国电力现货市场的发展路径而言,北欧模式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北欧国家在能源合作上始终秉持开放和包容的态度,不断拓展市场范围,发挥各国资源优势,形成了跨国统一的电力市场。

从北欧模式看我国电力现货发展路径

从北欧模式看我国电力现货发展路径

从北欧模式看我国电力现货发展路径北欧国家是西方经济体中经济发达、文化先进的地区之一。

它们在经济发展方面采用了一种独特的模式,即联合竞争式市场经济。

这种经济模式通过建立以竞争和合作为基础的市场机制,推动了各个行业的发展,为国家和民众创造了巨大的福利。

在能源领域,北欧国家采用了一种名为“北欧模式(Nordic Model)”的市场经济模式,该模式将电力市场分为两个层次:发电侧和消费侧。

发电侧主要由国有和私有公司控制,而消费侧则由消费者和零售商控制,这些零售商可以根据其需求从发电侧或市场侧购买电力。

本文旨在从北欧模式的角度探讨我国电力现货发展的路径。

北欧模式中,电力的交易是由竞争性的市场机制驱动的。

发电侧必须在发电时提供足够的产能,以满足消费者和零售商的需求。

然而,在电力交易市场中,发电侧需要和市场侧议定价格,以实现电力供应和购买之间的平衡。

这个过程通常通过一个中央交易平台来实现,在这个平台上经纪人代表不同的需求方进行电力交易。

市场侧可以购买来自发电侧或其他市场参与者的电力,价格由市场竞争决定。

这种市场机制减少了政府对电力市场的干预,提高了效率,促进了电力行业的发展。

在我国,由于国家控制了大部分电力资源,电力市场已被严格管制,电力供应和定价不是由市场机制而是由政府机构控制。

这种控制模式导致了电力市场的低效,且市场缺乏动力进行技术和管理方面的创新和改进。

与此同时,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加大了对电力的需求,这引起了我国政府对电力行业进行改革的呼声。

电力现货市场模式是我国电力市场改革的一种尝试,其基本思想是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改变政府对电力市场的管制,提高市场效率。

电力现货市场的主体分为发电侧和消费侧。

发电侧由国有和私有企业组成,他们可以将自己的产能出售给市场侧的消费者和零售商。

市场侧则由电力用户和零售商组成,他们可以在市场中购买来自发电侧的电力,来满足自己的需求。

然而,我国电力现货市场仍然面临着许多难题。

首先,电力市场的交易结构不够灵活,使得市场的运营成本较高。

调研报告北欧电力市场情况

调研报告北欧电力市场情况

调研报告北欧电力市场情况北欧地区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电力市场,以其可再生能源和高度电离度的电力网络而闻名。

这个地区的电力市场采用了一种全面的电力贸易模式,以确保高效和可靠的电力供应。

北欧地区的电力市场采用了一种独特的结构,称为区域电力市场(Nordic Power Market)。

这个市场由于拥有丰富的水力、风力和生物质能源资源,使得可再生能源在电力产能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根据欧洲能源机构(IEA)的数据,北欧地区约有50%的电力来自可再生能源。

这使得北欧地区成为欧洲最低二氧化碳排放的地区之一。

为了实现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部署和有效利用,北欧地区采用了一种名为瑞典-挪威-芬兰-丹麦-冰岛电力互联交易体系(Nordic Power Exchange)的机制。

这个交易体系允许不同国家的电力系统之间进行跨境交易,以平衡供需和确保电力供应的可靠性。

同时,这个机制还为投资者提供了一个公平和透明的市场,使得电力价格可以根据供需情况进行调整。

在北欧地区,电力市场还采用了一种称为负荷平衡市场(Balancing Market)的机制。

这个市场的作用是通过调节实际需求和发电能力之间的差异来平衡电力系统。

参与负荷平衡市场的参与者包括发电厂、负荷方和可再生能源发电设施。

他们会根据实际需求和供应情况来调整产能或者购买和出售电力资产,以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此外,北欧地区还注重实施能源市场的竞争和开放性政策。

这意味着任何合格的电力供应商都可以进入市场,以提供电力服务。

这种竞争和开放性政策促使供应商提供更好的服务,并降低电力价格。

然而,北欧地区的电力市场也面临一些挑战。

一个主要挑战是如何在高比例的可再生能源电力系统中确保可靠的电力供应。

因为可再生能源的不稳定性,这可能导致电力供应不足或者波动。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北欧地区正在推进能源存储技术和智能电力系统的发展,以提高电力系统的弹性和可靠性。

另一个挑战是如何平衡跨境电力交易和国内供应。

电力市场概论-1

电力市场概论-1

第一章绪论一、电力工业为什么要引入竞争1. 电力工业的发展历史竞争--垄断--竞争91882年,纽约珍珠街电站,600kW91887~1893,芝加哥有24家电站91882年,德国慕尼黑国际博览会,57km,1kV直流,密示巴赫水电站-现场91886年,美国开始使用变压器91891年,德国建立了最早的三相交流输电系统,鲁劳镇-法兰克福,95V-15kV-110V91898年,Samuel Insull当选National Electric LightAssociation主席91907年,纽约州管制委员会2、为什么要竞争三方面的问题:9电力工业的垄断模式会抑制其高效率运营的积极性,会滋生一些不必要的投资;9电力工业运营不当所带来的失误、产生的损失不应该由用户来全部承担;9电力公司作为公用事业部门与政府联系太密切,往往受到不必要的干预,失去投资的活力。

竞争与管制下的垄断最大的不同在于由谁承担风险背景:社会大环境,电力技术现状二、相关公司与机构的定义¾垂直一体化集团公司(Vertically Integrated Utilities):发电、输电及配电均由一个电力公司完成。

在传统管制方式下,这样的公司会在一定地理区域内对电力商品实施垄断。

¾发电公司(Generating Companies,Gencos):生产与销售电力商品的公司。

也出售如系统频率调节、电压控制及备用等支撑的服务,以使系统能保持电力供应的质量和安全。

一个发电公司可以拥有一个发电厂或多个发电厂。

独立于垂直一体化部门的发电公司又称为独立的发电运营商,简称IPP。

¾配电公司(Distribution Companies,Discos):拥有并运营配电网的公司。

在传统情况下,配电公司对直接接入他们网络上的用户拥有垄断权。

在全面解除管制环境下,电力商品的销售从配电网的运行、维护及规划中分离出来。

¾零售商(Retailers):从批发市场上购买电力商品并销售给不愿意或者不被允许在批发市场参与交易的用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① 税金,占销售电 价的32%左右,其中: 能源税占13 %左右, 增殖税占19 %;
用 户 电 费
② 电能价格,即上网 电价,占销售价格的 35 %左右 ③过网费,占销售电 价的33%左右,其中: 主干网的过网费占 4% ,地区网占10 %,配网 占19 %
4 北欧电力市场的市场力评估
市场设计
• • • • • • • • • 市场的开放程度(欧盟委员会:没达到100%不完善 输配电与其他环节分离模式 批发市场模式 平衡电价设定 发电公司的市场份额 HHI指数(市场集中度) 垂直一体化管理 Lerner指数 转换供电商的用户
北欧电力市场化改革源于娜威。
• 1991 年1月1 日,挪威能源法案正式实施 • 1992 年,挪威国家电力公司拆分为挪威电网公司(Statnet)和挪威发电公 司(stankraft) • 1993 年1 月,挪威电力交易所(Statnett Marked AS,即现在的Nord pool ASA)建立。 • 1995年10月挪威和瑞典决定建立一个电力联合运营中心,于1996年1 月投入运行,成为第一个跨国界交易的电力市场。 • 芬兰和丹麦分别于1998年和1999年加入,由此形成了现在的北欧电力 市场。
3 北欧电力市场的运行机制
3.1 组织机制和市场成员 北欧电力市场组织者包括:
• 北欧电力交易公司(Nord Pool ASA, 简称电交所) • 娜威电网公司 • 瑞典电网公司 • 芬兰电网公司 • 丹麦电网公司 北欧电力市场要求发电侧和零售侧开展竞争,但是,输电、配电仍然垄断 经营,维持其固有的格局,因此,市场成员的身份经常是重叠的
1 北欧电力工业概况
北欧四国的发电构成 具有以下特点:在丹麦和 芬兰的装机容量与发电量 中,火电所占比重较大; 挪威几乎完全依靠水力发 电;而瑞典的水电、火电 和核电的装机容量与发电 量均占一定比重。 因此从电源结构上看 北欧四国间具有一定的互 补性国与国之间存在电力 交换的潜在需要
2 北欧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演变和发展趋势
3 北欧电力市场的运行机制
3.2 北欧电力市场的运行机制 北欧电力金融市场(Nord Pool Financial Market简称 Eltermin和Eloption)
北欧电力现货市场(Nord Pool Spot Market简称Eloption)
北欧电力平衡市场(Nord Pool Elbas Market简称Elbas)
北欧电力市场的市场成员包括
• 市场交易机构(Power Exchange,即 交易所) • 输电系统运营机构(TSO) • 市场主体(发电商、电网拥有者、零 售商、交易商和用户)
3 北欧电力市场的运行机制
市场主体
发电商就是并网发电的电厂。 一般10 MW及以上电厂按个体 参与市场竞争,10 MW 以下电 厂通过代理参与。
30%

特点: 买卖双方在现货市场平台双向竞价 利用分区定价方法解决北欧各联络线的堵塞问题 品种: 小时合同 分段合同 灵活小时合同
3 北欧电力市场的运行机制
3.2.3北欧电力平衡市场(占年交易量3.4%)
特点: ①基于连续竞价的拍 卖模式。市场全天候 开放 , 全天 24h 连续竞 价,有购、售电需求的 市场成员可以通过基 于Web 方式的电子系 统或电话备用系统,对 符合自己意愿的购售 出价申报反向的售购 电报价。 ②确保现货市场闭市 后价区间联络线不超 限。
北欧电力市场发展概况
姓名: 学号: 专业: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北欧电力市场

1 北欧电力工业概况 2 北欧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演变和发展趋势 3 北欧电力市场的运行机制



4 北欧电力市场的市场力评估
1 北欧电力工业概况
北欧电网由北欧四国 (丹麦、芬兰、挪威、瑞典)联 网组成。表 1和表2 分别是 2008年年底北欧四国的装机 容量和 2008年北欧四国发电情况 。
北欧各国要求电网公 司不能进行期货和现 货电力交易,不能拥有 发电厂及向用户供电
电网拥有者负责发电商和用户 之间的电力传输,分别通过国家 电网、区域电网和本地电网3 个层次进行
零售商,是指向最终用户销售电力的 公司,它可具有2 种职能:供电商和 交易商 (或)平衡提供商。供电商与用户签 • 一种拥有地区供电网络的电力公司。 (这种电力公司一般拥有自己的发电厂、 订电力买卖合同,为用户销售电能 ;平衡提供商,在市场中进行电力买 中低压输配电网络和用户) 卖平衡交易 • 一种电力公司不拥有输配电网络,通过 自己的电厂发电或签订外购电量合同, 用户:工业用户或家庭个人 向用户供电,同时与拥有输配电网络的 用户电费中除了缴纳用电费,还需 电网公司签订合同,向拥有输配电网络 缴纳用于联接电网和电力传输的 并提供电力转运服务的电网公司交付转 电网费 运费。
3 北欧电力市场的运行机制
3.2.1北欧电力金融市场
短期期货合同 日期货合同 周期货合同 月度期货合同 季度期货合同 年度期货合同
北 欧 电 力 金 融 市 场
期货合同
远期期货合同
差价合同
期权合同
3 北欧电力市场的运行机制
3.2.2北欧电力现货市场
( 场 欧 占 年 整电 交 个 易 力 北 量 现 欧 货 电 )力 市 市场
电力平衡市场允许交易成 员在每日 14:00 以后 , 交易 履行的1 h 之前进行平衡交 易 , 最长交易时间可达 34h 。
3 北欧电力市场的运行机制
3.3 北欧电力零售市场 北欧的电力零售市场已经向全部的 电力用户开放 , 实现了配售分开。 在电力零售市场中 ,大用户, 如:工业、 商业和服务业用户 , 一般通过现货 市场、平衡市场和电力零售商签订 合同。而小用户 , 如居民用户 , 则主 要在零售市场中选择自己满意的零 售商 , 并选择合适的合同类型进行 签约。
北 评欧 价电 体力 系市 场
市场势力
市场监管
• 监管的形式 • 监管的过程 • 监管的结果 • 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指标 • 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指标 • 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指标
可持续发展谢谢!源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