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木]西安市灞桥区灞河公园景观规划设计(106页)2008

[禾木]西安市灞桥区灞河公园景观规划设计(106页)2008
[禾木]西安市灞桥区灞河公园景观规划设计(106页)2008

西安免费旅游景点

西安免费旅游景点 金丝猴自然保护区陕西历史博物馆丹凤花庙环城公园革命公园劳动公园 张学良公馆曲江池遗址公园莲湖公园唐长安城遗址八路军办事处西汉长陵 渭水园温泉度假村大慈恩寺遗址公园兴庆公园玉泉院云盖寺咸阳城遗址 汉长安城遗址 金丝猴自然保护区 金丝猴自然保护区位于周至县南部秦岭北坡,面积为 547 平方公里,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区内珍贵动物以金丝猴为主(大约有 1000 多只),还有一定数量的大熊猫和羚牛等。金丝猴被视为“ 国宝” ,是我国独产珍贵动物之一。它相貌奇特,一般体重 20 —30 公斤,体长 55 — 80 厘米,尾巴长度几乎等于身体,其背肩及前肢上臂披金丝长毛,光亮如丝,故称金丝猴。动作灵敏,攀跃如飞,一次可跃 40 米左右。性格温和,活泼好动,喜欢群居,多则数百,少则数十,一同生活,亲密无间。这里森林茂密,气候优越,最适合金丝猴的栖息。现在保护区内设有保护站,接待中外专业人员考察学习,是发展特种旅游的良好资源。 景点简拼: JSHZRBHQ 景点类型:自然保护区 景点等级: 4A 景点门票:免费 景点位置:位于周至县南部秦岭北坡 景点交通:乘坐西安至周至的长途汽车 陕西历史博物馆 1991 年 6 月 20 日在西安建成并正式开馆的陕西历史博物馆,无论在博物馆的建筑、内部设施或陈列的展品面都是高水平的,堪称我国博物馆之最。陕西省是中国古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西安曾是 13 个王朝的都城,历时达 1100 多年之久,被认为是中国历史的中心舞台,因此地面、地下有着极为丰富的文化遗存,仅帝王陵墓就有 70 多座。 早在 1973 年,周恩来总理陪同外宾来西安参观设在碑林的陕西省博物馆时就指出:陕西文物很多,展室铗小,在适当时候新建一个博物地点可选在大雁塔附近。根据周总理的遗愿,这座规模为原陕西省博物馆10倍的新馆,经过4 年多的建设,终于落成了。突出唐风的建筑的艺术这座同我国著名女建筑师张锦秋设计的、建筑面积达 5.6 万平方米的巨大建筑物,既反映13古都的帝王气势,又兼收并蓄传统园林和民居的设计手法,整体采用黑、白、灰等淡雅的色调,创造了一个庄严、质朴、宏伟,具有浓郁传统文化气氛的现代空间环境。张锦秋曾设计了西安的唐华宾馆、唐歌舞餐厅、唐代艺术博物馆等突出唐代风格的大型建筑。她在设计隘西历史博物馆时,也着意突出唐风,反映一个博大、辉煌的时代风貌。这座博物馆将在建筑艺术上成为中国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象征 . 展览厅是全馆的主体部分,由基本陈列、专题陈列、临时陈列三部分组成,整个陈列展线总长 1500 米。 2000 多件文物皆是珍品基本陈列包括序言大厅、地方史陈列及中央厅,面积 6000 平文米。参观者来到高大明亮的展览厅门前,犹如置身历史的入口中。展出的 2000多件文物,是从馆藏的 11.3 万件文物中精选出来的,大部分属于国家一、二、级文物,其中不少是刚刚从全省各地征调来的精华,首次与观众见面。空荡荡的中央在大厅放置一站立雄狮的巨型雕塑,也有深的含意,过去狮子的雕塑一般是卧狮或坐狮,很少有四足站立的。这具站狮雕塑,寓意中国这头雄狮站起来了。

现代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理念

现代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理念 1、景观功能结构与空间布局 公园作为划分城市功能结构与空间布局的结构单元,随着城市不断地扩张开发、结构的调整,城市公园的功能作用越来越重要。在公园建设中,要善于利用城市原有的地理地貌、人文景观、水系和植被等客观条件,使公园景观与城市各个空间相互融合渗透、优势互补、和谐统一。所以,在设计中要充分考虑景观的空间结构特点,尽量创造一种让人心旷神怡、豁然开朗的意境。此外,在公园的景观设计中,还要提倡景观与周围建筑的协调一致,通过垂直层次的植物群落和衬托出地势的变化,使其成为整体景观的一部分,同时还可以借助于建筑的颜色基调丰富景观空间上的色彩,使得整个景观充分体现了自然和谐的设计主题,创造公园新空间。在公园景观设计中,还要注重景观设计与城市的良好的互动关系,公园是个开放的多层次、多方面的熔炉,而不是一个固步自封建筑小品,景观设计必须关注公园与周边街区在空间方面的开放、功能设施方面的共享和文化取向方面的一致,从而在最大限度上提高公园的使用价值、观赏价值,与城市建设、历史文化基调相呼应。在城市不断发展可谓是寸土寸金的今天,城市公园作为一个对外开放的空间,在景观设计中要合理利用城市可以利用的道路、站台、排水沟、集市等空间,使其成为公园景观可以利用的一部分。综上所述,城市公园作为城市开放空间,与传统公共空间构成要素相比,其外向型的空间风格和生活化公共空间之间的综合化、

多样化将吸引尽可能多的使用者,并随时代变化而不断更新。 2、体现地方特色及历史文化特色 每座城市都有其特定的地域性和独特的历史文化背景,因此,在进行公园景观设计的时候注重城市地域特点和历史文化背景的再现,将富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风情、宗教信仰、历史古迹等融入景观设计之中,突出公园景观的地域文化主题,使其彰显独特的个性与魅力。把握城市历史文化发展的主流方向,重视对景观的建设与城市旅游开发的结合,以自然生态、历史文化为基调,将城市"和谐可持续的发展"主题融入公园景观设计中,从而将城市打造成具有独特历史文化和艺术氛围的旅游景点。 3、体现人性化 在景观设计中,突出人性化是公园景观设计的一个趋势,社会的进步推动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不断发展。当今社会,人们越来越重视城市公园景观环境对人们生活的重要作用,对公园景观建设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在公园景观设计时,必须突出"人"的价值,全方位、多层次的从人性化角度入手,整体上考虑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中包含的各种问题充分分析和研究,使得景观设计和人们生活节奏和需求向协调,让人们在欣赏景观的时候感觉更加舒适,还能陶冶情操、缓解压力。还需要考虑人们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不同生理特点,设置明确的功能分区,构建多层次动静结合的空间结构,从而更好地满足居民需求,为人们提供更多的服务。此外,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还要顾及人的感官理性评价。充分利用景观设计出来能引起人们思维变迁

[江苏]国家级湿地公园景观规划设计

自然之吻.宁鹭碧滩 -------一个对话自然的大课堂 Nanjing Yuzui Wetland Park Landscape Design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2013年12月

1 方案回顾 3深化要点4 分区深化设计 5 专项设计6技术经济指标 ?总体定位 ?功能分区 ? 定位的内涵植入? 湿地水域的实施论证? 交通的系统梳理? 竖向的因地制宜? 植栽的多样变化?设施的合理布局?生态专项?种植专项?入口专项?小品专项?大堤专项?建筑专项?白鹭塔专项?铺装专项?云天鹭影——广场区 ?曲水长汀——湿地区 ?柳岸芳综——自行车公园 0 目录 2理念提升 ?设计构思 ?设计定位 ?设计理念

方案回顾 PLAN REVIEW 照片?总体定位 ?功能分区

四大定位: ?湿地示范—成为国家级湿地公园,全国重点湿地生态典范 ?鸟类栖息—成为多种鸟类的生物栖息地,生境的多样体系 ?城市绿洲—城市和自然的交汇点,CBD的绿色客厅 ?科普基地—为人们提供亲身了解自然生态系统,水净化系统的展示体验

鱼嘴广场湿地区自行车公园 鱼嘴广场湿地区自行车公园

1、按照展现大江湿地风貌的要求,结合南京市风道设计对植物种类进行研究,形成符合植物生长和鸟类栖息的生地系统,同时加强对湿地教育和科普功能的考虑; 2、通过新技术和合理设计优化,对水体进行保护、净化,形成独具特色的湿地水环境; 3、对公园交通可达性需要在深化设计中作进一步研究,按照市滨江风光带建设的统一要求,对过街通道和绿道等做好规划布局。 4、在后期设计中对公园交通、停车、铺装等系统做深入研究测算,形成完整的公园规划设计指标体系; 5、可结合航道标志塔有关技术要求,对景观标志塔位置、高度、功能进一步优化,将航标功能整合进景观标志塔; 6、对公园内的建筑小品进行深化设计,增强可实施性。 7、结合公园游客设计容量,充分考虑服务配套设施的布局和数量。03 专家意见回顾总结:分别从功能设计、生态设计深化、交通规划以及专项设计四大方面进行具体深化。专项深化交通规划的深化生态设计的深化功能设计的深化

大树树木牌

中文别名:白花泡桐,大果泡桐,空桐木,水桐,桐木树,紫花树毛拉丁文名:Paulownia 科名:泡桐科 属名:泡桐属 生态分类:落叶乔木 西安环城公园 臭椿 中文别名:臭椿皮、大果臭椿 拉丁文名:Ailanthus altissima 科名:苦木科 属名:臭椿属 生态分类:落叶乔木 西安环城公园 皂角 中文别名:皂荚 拉丁文名:Gleditsia sinensis 科名:豆科 属名:皂荚属 生态分类:落叶乔木 西安环城公园 大叶女贞 中文别名:桢树、高杆女贞 拉丁文名:Ligustrum lucidum Ait. 科名:木樨科 属名:女贞属 生态分类:常绿乔木 西安环城公园 合欢 中文别名:夜合树、绒花树、鸟绒树、马缨花、绒仙树。 拉丁文名:Albizzia julibrissin Durazz 科名:豆科含羞草亚科 属名:合欢属 生态分类:落叶乔木 西安环城公园

中文别名:满条红 拉丁文名:Cercis chinensis Bunge 科名:苏木科 属名:紫荆属 生态分类:落叶灌木 西安环城公园 银杏 中文别名:白果,公孙树,鸭脚树,蒲扇 拉丁文名:Ginkgo biloba 科名:银杏科 属名:银杏属 生态分类:落叶乔木 西安环城公园 白蜡 中文别名:青榔木、白荆树 拉丁文名:Fraxinus chinensis Roxb. 科名:木犀科 属名:白蜡树属 生态分类:落叶乔木 西安环城公园 榆树 中文别名:白榆、家榆、榆钱、春榆、粘榔树家榆、白榆等。 拉丁文名:Ulmus pumila L. 科名:榆科 属名:榆属 生态分类:落叶乔木 西安环城公园 垂柳 中文别名:柳树、清明柳、吊杨柳、线柳、倒垂柳、青龙须、垂枝柳、倒挂柳、倒插杨柳 拉丁文名:Salix babylonica L. 科名:杨柳科 属名:柳属 生态分类:落叶乔木 西安环城公园

海滨公园景观设计

海滨公园景观设计 摘要:现代城市滨水地带是万物生命环境的源头,滨水环境孕育了从原始到现代的人类文明;滨水景观是诸多类型景观中最具持久吸引力的景观。在各类景观规划设计中,滨水景观规划设计是景观学专业最为综合、最具挑战性的实践。在其设计过程中,它的综合性很强,考虑到整体统一性、人性化、生态性以及可持续发展等因素。所以城市滨水景观环境规划极具其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设计原则、发展、变化、方法 随着当今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也越来越离不开现代城市景观空间的享受。尤其是人们对于现代城市滨水空间景观的要求越来越高,正因如此背景,在景观设计创新过程中就必须着眼于现在,放眼于未来,既要有传统的文化内涵,又要富于时代感。在其设计时必须以“人”为中心的思想观念作为总指导和总的中心思想,针对现代城市滨水景观,在设计中就应遵循景观设计的准则、原则:即它的安全性、生态性、审美性以及时代性。具体到城市滨水公园景观空间,还应该考虑到它的:共享性、亲水性、生态保护性及可持续发展等原则,从而充分体现人性化这一中心理念。 首先,现代城市滨水区设计的人性化是不容忽视的,因为在景观中任何一种设计的目的都是为人服务的,如果不考虑其多方面的因素,其任何设计都是没有意义和结果的。由于当今生态环境的破坏越来越严重,所以在景观设计过程中,也应充分考虑到生态与环保的问题,绝不能因为盈利或只图美观而破坏了生态平衡。而滨水空间景观赋予自身的特殊性,因此,在其设计过程中应服从于人类生存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以生态和环保为原则进行综合设计。 景观设计的发展和变化 通过有关资料调查显示:“景观设计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以后,尤其是在现代城市滨水景观规划设计中,人们对景观设计的研究已经不再停留在风格、流派、以及细部的安装上,由于城市不停的发展和变化,它开始强调设计的功能与使用、行为与心理、环境艺术与技术等,以及人性化设计理念在城市景观规划和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应该说后者是当今景观设计发展的一个方向;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的目的就是整体优化和可持续发展,然而,要保证一个区域各组成元素达到最优美的配置,就必须正确定位该地区的历史背景、文化,经济以及现状背景等,综合整体的研究其空间功能布局和公共基础设施组织等。例如,在滨水公园设计的过程中,由于这里面涉及的因素很多,所以首先要以满足人的不同行为需要考虑大的分区,比如:亲水区、活动娱乐区、景观休闲区等,例:(图1-1、图1-2、图1-3)

森林公园总体设计规范

森林公园总体设计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行业标准 森林公园总体设计规范 Standard for Overall Design of Forest Parks LY/T5132—95 主编单位:林业部调查规划设计院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部 施行日期:1996年1月1日 林业部关于颁发《森林公园总体设计规范》行业标准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林业(农林)厅(局),东北、内蒙古国有森工(集团)总公司(总局): 根据林业部林计通字[1993]73号文下达的编制任务,由林业部调查规划设计院编制的《森林公园总体设计规范》业经有关单位和专家进行审查通过,现批准为林业行业推荐性标准,代号LY/T5132—95,自1996年1月1日起施行。 本《设计规范》的管理及解释工作由林业部负责。林业部调查规划设计院负责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部 一九九六年一月二十一日 目次 1 总则 2 总体布局 2.1 一般规定 2.2 森林公园区划 3 环境容量与游客规模 3.1 环境容量 3.2 游客规模 4 景点与游览线路设计 4.1 景点设计

4.2 游览线路设计 5 植物景观工程 5.1 一般规定 5.2 植物景观设计 6 保护工程 6.1 一般规定 6.2 生物资源保护 6.3 景观资源保护 6.4 生态环境保护 6.5 安全、卫生工程 7 旅游服务设施工程 7.1 一般规定 7.2 餐饮 7.3 住宿 7.4 娱乐 7.5 购物 7.6 医疗 7.7 导游标志 8 基础设施工程 8.1 一般规定 8.2 道路交通 8.3 给、排水 8.4 供电 8.5 供热 8.6 通信 8.7 广播电视 8.8 燃气 9 设计文件组成 9.1 一般规定 9.2 设计说明书 9.3 设计图书 9.4 附件 附录A 术语解释 附录B 森林旅游资源调查 附录C 森林旅游资源与开发建设条件评价附录D 容量测算推荐公式

塘沽郊野公园规划设计说明

塘沽郊野公园规划设计说明 (该设计方案均在天津市规划院中完成并属于实际实践项目)项目名称: “绿野沽城”塘沽郊野公园设计 项目区位分析: 该规划区域为东至京山铁路,西至塘汉路,南至北环铁路,北至杨北公路,总面积为25.9平方公里。起步区用地面积:8.2平方公里 郊野公园一期建设: 一期依托现状芦苇和森林资源,集中打造森林公园和核心生态区域,配套修建荷花淀和观鸟亭等设施;结合现状土路修筑官港湖北路和森林公园路串联各景观节点,同时新植树林30公顷。一期初步形成954公顷的郊野公园。一期新增建设用地60公顷。一期集中在现状树林北侧新植树林30公顷,扩大原有种植规模,并将林地引向水岸。 郊野公园二期建设: 二期结合旅游配套和地产开发,集中打造南湖千米堤区域。新植树林80公顷。结合一期道路修筑南湖环路串联各景观节点。在一期的基础上扩充222公顷,二期形成1176公顷的郊野公园。二期新增建设用地37公顷。 郊野公园三期建设: 三期搬迁外围厂房,同时新植大面积树林240公顷,三期增加建

设用地43公顷。三期完成后形成1600公顷的郊野公园。 植栽统计: 片林: 491公顷,乔木54万株林网: 312公顷,乔木11万株补植: 685公顷,乔木15万株种植乔木80万株 乔木:河南桧、北京桧、桧柏、龙柏、蜀桧等、毛白杨、白蜡、刺槐、国槐、火炬树、栾树、香花槐、合欢、竹柳、垂柳、绦柳、馒头柳、臭椿、千头椿、红叶椿、美国白蜡、构树、青桐、泡桐、柿树、苹果树、枣树、山杏、山楂、金叶槐、金叶榆、金枝槐、红花洋槐、速生法桐、法桐、五角枫、杜梨、紫玉兰、白玉兰、丝绵木、杜仲等;花灌木:山桃、金银木、红碧桃、白碧桃、樱花、白丁香、紫丁香、花石榴、紫叶矮樱、紫叶李、黄刺玫、木槿、紫薇、连翘、棣棠、红瑞木、猥实、珍珠梅、平枝栒子、紫穗槐、红王子锦带、西府海棠、垂丝海棠、绣线菊、紫荆、天目琼花、柽柳、毛樱桃、太平花、胡枝子等; 地被:金叶莸、金叶女贞、紫叶小檗、品种月季、丰花月季、地被月季、黄花美人蕉、红花美人蕉、宿根天人菊、波斯菊、金光菊、黑心菊、大花金鸡菊、八宝景天、矮景天、费菜、千叶蓍、大花秋葵、美国紫苑、射干、鸢尾、虞美人、蜀葵、大花萱草、金娃娃萱草、酢酱草、二月兰、马蔺、松果菊、大滨菊、鼠尾草、玉带草狼尾草、大麦草、白晶菊、砂地柏、铺地柏等; 水生植物:水葱、香蒲、黄菖蒲、千屈菜、水生美人蕉、花叶芦竹、菖蒲、红廖、水蓼、红毛稗子、凤眼莲、睡莲、芦苇、荻、荷花等;

西安环城公园调研报告

西安环城公园调研报告 篇一:西安环城西苑公园园林景观规划设计调研报告 西安市环城西苑园林景观调查报告 公园存在的意义无异于钢筋森林里 的世外桃源。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公园 应该都不陌生。茶余饭后,休闲娱乐、同 学聚会、逢年过节、畅游古迹等等都离不 开公园的陪伴,总之公园对我们普通老百 姓来说是个休闲放松之地。但是,我们作 为一名景观环艺学生,身处公园,玩耍嬉戏,更多的时候我们都是一个游园者的角度来看待它,并不会做过于深入的设计规划方面的探讨。今天我们有计划地走进西安市环城西苑,从多方面了解调查这样一个综合性公园是如何得到规划和利用。 一、规划背景 西安历次的城市总体规划和历年的城市建设中都把“突出 、保护旧城的完整格局”“深化明城的保护与改造,严格保护城墙等标志性古建筑以及周围的环境,保护和开发古城传统文化带”作为西安弘扬历史文化,彰显城市特色的重要内予以贯彻。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西安环城建设工程,特别是西安环城西路

南段护城河外沿一带,长期以来一直处于无序的混乱状态,阻碍了西安环城建设工程的整体推进。由此,1983年,西安市政府结合市政建设整体规划,开始营建环城西苑公园。这是一个集城市绿地、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城市景观园林。 在环城西苑公园的规划工作中,根据环城西苑狭长的特点及公园所在地的自然条件,如地形、土壤状况、水体、原有植物、已存在并要保留的建筑物或历史古迹、文物情况,尽可能的“因地、因时、因物”而“制宜”,结合各功能分区本身的特殊要求,以及各区之间的相互关系、公园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来进行分区规划。根据公园规划中所要开展活动项目的服务对象,即游人的不同年龄特 征,儿童、老人、年轻人等各自游园的目的和要求;不同游人的兴趣、爱好、习惯等游园活动规律来进行规划。必须指出,分区规划绝不是机械的区划,尤其大型综合性公园中,地形多样复杂。所以,分区规划不能绝对化,应因地制宜,有分有合,全面考虑。 二、规划要点 环城西苑公园功能区域主要分四大块,由北到南分别是关中八景园、环城工程馆、唐诗林景区、唐韵广场。 1.关中八景园 沿景观园林路依次再现关中八景,利用现代和抽 象的设计手法,表现关中八景的历史内涵。整个区域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规划设计解读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规划设计解读 让我们把时间追溯到2007年3月,奥林匹克森林公园项目荣获第五届意大利托萨罗伦佐国际风景园林奖(TorsanlorenzuoInternationalPrize)城市绿色空间类奖项的一等奖。该奖是由国际建筑师协会(UIA)、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IFLA)认可的国际风景园林奖,这是我国作品第一次获此殊荣。12月,奥林匹克森林公园项目荣获北京市第十三届优秀工程设计一等奖。而后的2008年,奥林匹克森林公园项目再次荣获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亚太地区风景园林规划类的总统奖(一等奖)。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认为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是21世纪世界显著成就之一,是在大都市中完全人工建造的大型城市公园,其大胆的、富有挑战性的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成为耀眼的亮点。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是距离北京市民最近的森林公园,占地面积680公顷,有10个北海公园那么大。位于北京南北中轴线的北端,奥林匹克公园的北区,是目前北京市最大的城市公园,被称作第29届奥运会的后花园。 一、生态战略下的人文成果 “通往自然的轴线”理念是奥林匹克森林公园规划设计的灵魂。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磅礴大气的自然生态系统延伸了北京古城中轴线,使这条代表城市历史、承载古老文明的轴线完美地消融在自然山水园林之中,以丰富的生态系统、壮丽的自然景观诠释着“通往自然的轴线”理念。 ]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规划设计秉承了中华文明优秀而深厚的传统,以中国传统山水格局为特色,以地域文化和场地特色为根基,形成开阔豁朗的景观控制体系,重点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奥林匹克森林公园追求“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中国传统造园境界;山水错落、负阴抱阳的山水空间具有“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人文意境;绵延山水,跌宕起伏,凸显“一峰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的气魄,表达人与自然相生共荣的和谐;“龙形水系”,取“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的文化含义,将中国龙图腾传向世界。奥林匹克森林公园闪耀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光芒,使“通往自然的轴线”理念不仅仅体现在空间概念上,更具有历史人文意义,成为对中国传统文化浓缩而精确的总结。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作为规模最大的在建奥运工程,从规划设计伊始,就将所有的工作纳入到“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三大理念体系中,以绿色为基础,展开全方位、近自然的生态体系规划;以科技为依托,展开各项综合课题的研究与实践;以人文为灵魂,营造富有中国文化气质的山水格局,架构现代公园多功能公共服务体系。森林公园全面应用当代最先进的景观建造技术和生态环境科技,制定出一系列重要的生态战略,形成大量生态设计成果,用科技营造和谐自然的生态公园,力求达到中国传统园林意境、现代景观建造技术与环境生态科学技术的完美结合。 二、完美的人工生态

湿地公园的景观设计

湿地公园的景观设计 摘要:城市湿地公园植物景观的营造,既要考虑到湿地的保护,又要满足城市公园功能上的要求,包括游憩、观赏和教育等。城市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营造时,主题公园景观设计应根据原有植被现状,结合该场地的历史、文化内涵,发现、选择该公园内最具地方特色的植物景观作为重点来营建,营造出一个具有该地区特色的城市湿地公园。本文从城市湿地公园的规划出发,结合树木学、花卉学、生态学相关理论,从植物选择、整体和局部景观几个方面全面阐述了植物景观营造的要点。 一湿地及湿地公园 (一)城市湿地公园的定义及其分类 湿地公园是以具有一定规模的湿地景观为主体,在对湿地生态系统及其功能进行充分保护的基础上,对湿地进行适度开发,可供人们开展科学研究、科普教育,以及适度的生态旅游的湿地区域。 根据原有的场地状况,城市湿地公园大致可以分为天然湿地公园和人工湿地公园两类。前者是指利用原有的天然湿地所开辟的城市湿地公园,如荣成桑沟湾国家湿地公园;后者是指人工开挖兴建的城市湿地公园,如北京的翠湖国家湿地公园。人工湿地主题公园设计主要是以自然湿地为蓝本,采用人工挖填的方式创造一个湿地来进行公园建设。人工湿地公园考虑的主要问题是如何使得公园内的湿地景观更加接近自然,因此它的规划方式与自然湿地当然不同。人工湿地公园的面积较小,功能比较单一,主要满足的是城市居民的休闲娱乐和净化污水的功能。 按其功能分,城市湿地公园可分为生产型湿地(养鱼塘、稻田、沟渠等)、水利型湿地(水库、水坝)、生态保护型湿地(自然保护区中野生湿地部分)、环保型湿地(污水处理区)、游憩型湿地(生态展示型、仿生型湿地)。 (二)城市湿地公园与传统意义上的公园的区别 城市湿地公园是一种独特的公园类型,是指纳入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具有湿地生态功能和典型特征,以生态保护、科普教育、自然野趣和休闲游览为主要内容的规划(《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导则(试行)》,2005)。由上述定义可以看出城市湿地公园应纳入绿地系统规划的范畴,与其它绿地类型共同形成完整的城市绿地系统。 城市湿地公园不是简单的湿地+公园,它包含了湿地和公园的特性。首先,城市湿地公园的选址一般是在基底条件较好的区域(即当地本来就保留有部分自然湿地)。其次,由于城市湿地公园处于城市中,不可避免地会受到许多人为干扰(即其地域范围内有部分湿地已遭破坏,因而需要进行修复),此时便可参考和借鉴人工湿地营造的方法和理论。另外,在城市湿地公园范围内,虽然主要以体现湿地景观为主,水域或水陆交界地占很大比例,但仍有一部分陆上区域,该区域的植物景观营建是城市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营建的重要内容之一。 (三)湿地的定义及分类 湿地的中英文原意是“过度湿润的土地”。《拉姆萨湿地保护公约》1982年3月12日修正后对湿地定义的文字表述是:“湿地系指不论其为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之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或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半咸水或咸水水体者,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湿地是融合自然、园林景观、历史文化等要素的绿色空间,具有生态、景观、游憩、科普教育和文化等多种功能。湿地的类别有很多,其中《湿地公约》的分类方法较为常用,它将湿地分为两大类:天然湿地和人工湿地。

我为西安点赞叙事作文

我为西安点赞叙事作文 西安,我生活的城市。说到她,我的内心就无比自豪,她是历史悠久的三朝古都,她虽然没有北京的繁华,没有洛阳的绚丽,没有南京的壮丽,但是她风韵独特,除了耳熟能详的名胜古迹,她还有巍巍的古城墙、鸟语花香的环城林、碧波荡漾的护城河、平整宽阔的道路、绿树如茵的绿化带……,美的浑然天成,我为她点赞!不仅仅是因为随处可见的灿烂历史文化,更是因为她环保、文明的转变。 每次放假回去陪姥姥、姥爷到含光门去遛弯的时候,我感受着城墙脚下散步的惬意,他们总会和我说起护城河的变化、含光门的变化,”那时,河水都是黑色的,一年四季臭气熏天,蚊子苍蝇满天飞,河道两边垃圾堆成山,河中什么都有,就是没鱼。”看着现在碧波绕城的护城河,河中鲤鱼肥美,怡然自得,闻着阵阵花香、徜徉在花草树木间,还真的是很难将两个场景联系起来。西安的环城公园是西安的文明、进步的缩影,文明、环保的景象随处可见,我也是其中一份子。 “文明是城市之魂,美德是立身之本”,我也坚持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做一个爱干净的交通出行者:不在公交车上吃东西,,不随地吐痰、不大声喧哗,不往车窗外扔垃圾,从心里体谅环卫的叔叔阿姨;做一个文明有礼的交通出行者:过马路走斑马线,遵守交通规则,看到主动“车让人”的叔叔、阿姨对他

们点赞、致谢;做一个环保出行的倡导者:劝导爸爸、妈妈绿色出行,少开车、多走路,温馨、健康又开心;做一个西安环保的守护者:看到路面垃圾随手捡起来扔进垃圾桶、看到乱贴的、小广告撕下来、看到倒在路边的共享单车扶起来、去超市拿自己的小布兜、对不文明行为说“不”……。有一次,我和小伙伴在曲江南湖玩,路面上乱贴的小广告映入我的眼帘,我不由自主地伸出手把它撕掉。小伙伴说:“你刚把它撕掉,不一会儿,又有人贴上去,你这样做都是白费力气的。”但我说:“少一块小广告,西安的名片就更靓丽。”话音刚落,小伙伴们纷纷加入我的行列,我们的欢声笑语洒满路面。 美丽的西安,到处是美景,到处新气象,到处是看不够的绚丽风光。我为环保、文明行为点赞!传播正能量,我为西安点赞!让金戈铁马帝王都换发欣欣向荣新景象。 【我为西安点赞叙事作文】 【全文结束,小雅为您整理】

滨海体育公园设计说明

第一章设计总说明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滨海园区体育公园,A-104-a号地块,地块位于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滨海园区滨海大道东南侧,明珠路东北侧,滨海一道西北侧,总用地面积为13765.3m2,总建筑面积为:2617.6m2。 二、设计依据 1.甲方设计要求及委托书,设计任务书及工程设计合同 2.温州市规划建设局规划设计条件通知书及详细规划批复 3.温州市发展和改革局文件 4.《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 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 6.《体育建筑设计规范》JGJ 31-2003 7.《城市建筑工程停车场(库)设置规则和配建标准》2013版 8.国家相关设计法律、规范 三、设计思想、原则及目标 1、有机处理建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1)尊重用地周边的环境,努力保存现有地形以及可利用的环境,创造宜人的外部空间环境。2)合理布置使用功能,组织恰当的空间序列使建筑充满文化底蕴又不乏体育建筑的趣味性。3)突出园区特色的现代建筑风格和体现园区文化的地区特色,富有创新形象的空间标识;“以人为本”的人性思想,“结合自然”的环境观;同时反映温州体育建筑特点,发挥新材料、新技术的建筑表现力。4)重视协调建筑的高科技化、人文化之间的关系;而结合地域文化特征与时代氛围的建筑形式能给人富有情感体验的建筑艺术享受,建筑的个性特征也随之而生。 2、确保使用功能合理 功能是建筑生成机制的主要控制因素,形式与内容的统一是建筑设计的至高原则,以牺牲使用功能来换取简单的形式上的虚华是本末倒置的做法。建筑应综合地区发展,协调周边相关地段,合理确定功能布局,建立方便的交通系统及完善的配套设施,这都直接影响项目的开发质量及经济收益。 本设计方案主要从人性化角度出发,重视健康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展现新时代,新运动精神。 四、经济技术指标 1. 建设总用地面积:13765.3 ㎡ 2. 建筑占地面积:2148.16㎡ 3. 总建筑面积:2441.1㎡ 其中:运动场地:1718.06 ㎡ 附属用房:239.37 ㎡ 夹层用房:312.02 ㎡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景观规划设计LH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景观规划设计 作者:洁、吴宜夏、吕璐珊、辉 摘要: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围绕“通往自然的轴线”理念展开规划设计,将“城市的绿肺和生态屏障、奥运 的中国山水休闲后花园、市民的健康森林和休憩自然”作为设计目标,以丰富的自然生态系统、壮丽的传统山水园林景观终结这条举世无双的城市中轴线,力求达到中国传统园林意境、现代景观建造技术、环境生态科学技术的完美结合,为奥运会服务,为市民百姓营造休闲乐土。 关键词: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通往自然的轴线人文绿色科技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位于奥林匹克公园的北部,城市中轴线的北端,占地680公顷,是奥林匹克中心区的重要景观背景,是市最大的公共公园,因此,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景观规划与设计备受社会各方瞩目。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区位图中轴线示意图 2002年,市规划委员会组织奥林匹克公园规划设计方案征集活动,美国SASAKI景观设计公司所提交的方案荣获一等奖。2003年11月,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与中心区景观规划设计方案征集活动评选出A01、A02、A04 3个优秀方案,A02号方案为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与美国SASAKI景观 设计公司合作的方案,主题为“通往自然的轴线”。2003年12月,根据市规划委[2003]943号文《关 于奥运森林公园及中心区景观规划设计方案征集工作请示批复》的精神,决定由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以A02号方案为基础进行深化整合。2005年10月27日,市委常委原则上批准了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景观规划设计最终方案。 1.规划设计理念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以“通往自然的轴线”为规划设计理念,奥林匹克中心区代表着现代城市,而森林公园则代表着自然式空间格局,磅礴大气的自然生态系统赋予了古城中轴线新的延伸,使这条代表城市历史、承载古老文明的轴线完美地消融在自然山水园林之中,以丰富的生态系统、壮丽

郑州市郊野公园专项规划(2018-2035)

郑州市郊野公园专项规划(2018-2035) 1、项目背景 为落实中央生态文明战略、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实现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发展目标,解决市民亲近自然和游憩休闲需求,迫切需要研究以郊野公园为主的大型游憩空间,以指导下一阶段公园的规划设计与建设。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2018年3月,我局组织编制《郑州市郊野公园专项规划(2018-2035)》,该规划于2019年5月6日经郑州市人民政府批复。 《郑州市郊野公园专项规划(2018-2035)》是从全域范围内系统性研究解析郑州都市区生态空间,对以郊野公园为核心的大型生态游憩空间进行体系构建,对郊野公园进行布局和选址规划,明确各郊野公园功能、规模和建设要求,制定建设时序和实施策略。 2、规划范围与期限 本次规划范围为郑州市域,总面积7446平方公里。 规划期限为2018-2035年,其中近期至2020年,远期至2035年。 3、规划目标 规划总体目标为复合郊野创新示范公园城市。 规划按照全域城乡一体的绿地建设要求,对接都市区风景游憩体系,综合确定郊野公园的建设目标和功能定位。近期至2020年,结合现有的风景游憩绿地,新增建设郊野公园,构建湿地公园、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郊野公园四类风景游憩空间,规划期末,应全面建成以郊野公园为主导的风景游憩空间,形成生态郊野、多彩郊野、诗意郊野的复合郊野系统,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田园都市、公园城市,风景游憩空间与都市区国家中心城市目标相匹配。 4、功能定位

郊野公园建设成为“生态文明、绿色发展的示范之区”和“休闲旅游、创新发展的服务之区”。 以郊野公园建设为路径,形成“都市郊野、融合发展的城乡治理系统”和“山水田园、内涵发展的风貌提升系统”。通过郊野公园的建设,促进城郊地区进行风貌提升和城乡治理,最终形成“无序的城乡结合部”到“具有诗意的郊野绿色空间”的转变。 5、大郊野游憩空间体系规划 (1)空间结构 规划形成“一河一山大生态、三带一环大郊野”的大郊野游憩结构。 一河一山大生态:黄河、嵩山为郑州市生态资源本底,规划应整合现状资源,形成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新增郊野公园三类风景游憩用地,构建郑州都市区范围内大生态基底。 三带一环大郊野:依托现状的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等游憩绿地,结合规划新建的郊野公园,共同构建“三带一环”的都市区大郊野游憩空间格局。三带一环包括黄河生态文化游憩带、嵩山-浮戏山历史文化游憩带、大熊山-具茨山生态休闲发展带、环城近郊休闲游憩环。 (2)体系布局 规划最终形成61个大郊野游憩空间,包括1个湿地公园、4个风景名胜区、13个省级以上森林公园和43个新增郊野公园。 6、郊野公园体系和布局规划 (1)郊野公园规模控制 郑州市郊野公园按照小型、中型、大型进行控制。其中小型郊野公园面积为50-500公顷,中型郊野公园面积为500-2000公顷,大型郊野公园面积为2000公顷以上。 (2)郊野公园规划类型 根据郑州市现有的景观资源,按照景观特色对郊野公园分型分

湿地公园设计说明

湿地公园设计说明 一、项目概述 某某县位于xx中部偏xx,xx地区南部。地处xx经116.01--116.28,北纬27.03--27.43。xx接xx,xx,南接xx,xx。西毗xx,北靠xx。地理位置的气候风貌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分,雨量充沛,全年气候温和湿润,非常适宜景观水景的设置和各类大中型灌木,xx,地被的种植。 “某某湿地公园”位于某某县城xx某某头两侧,南靠xx大道,xx 某某xx,规划总面积: 33万余平米;其中,陆地xx滩面积约206亩,约14万余平米;规划区域内某某xx水域面积约:19万余平米。 二、项目设计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绿化条例》 2、国家《公园设计规范》 3、《xx湿地公园规划设计导则(试行)》 4、政府对该项目的批文批示, 5、建设方提供的水文地质和地形图等基础资料;

6、建设主管单位的指导意见 7、对现场初步踏勘后收集的资料 三、规划设计基本原则 1、人性化设计原则 湿地公园是位于某某xx内,其建设目地之一是为了提高和改善市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质量,因此不仅需要注意物质性的硬环境,还需注意精神文化的软环境。不但应具有景观环境,而且要具有浓郁的人文气息和xx的感情色彩,使之成为市民放松身心,融合自然,享受生活的场所。充分利用环境的心里学,行为学和人体学等原理,从人的角度上寻求行为上的舒适,视觉上的xx和心灵上的愉悦。 2、和谐共存和持续发展的原则 把自然、人、社会紧密结合,相互渗透,让生态服务功能和历史文化信息继续随着某某xx流淌,使市民生活在一个充满生机并富有文化精神的环境中。 3、因地制宜的原则 根据现有的地形,地貌特点,因势利导地引导某某县湿地公园的建设,合理组织游憩空间,并根据当地的气候和资源条件合理进行绿化环境建设。

(精品)景观设计主题与概念要点

【公园篇】 湿地公园 与鱼共乐,忘情山水——无锡五蠡湖 生长型的湿地——新疆克拉玛依东湖公园 以力学策略为向导的Xochimilco 生态公园 “边界共生”——沈阳浑河湿地公园 现代简约风的典范——悉尼5 号湿地生态设计与景观设计水力设施与园区景观和谐共处——查普尔科湖百年纪念公园旋转、继承——Laagland 公园 互动式的流水景色——默塞德公园 “地球天书”——大鹏半岛地质公园 修复与保护——铁岭莲花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二期设计方案穿越时空的绿廊——张家口城西河湿地公园 蓝河之心——石河湿地公园景观规划设计 梦幻中国风——光明新城中央滨河公园 滨水公园 漕运文化与当代生活的交融——京杭大运河北京通州城市段滨海旅游风情带——南澳月亮湾海岸带景观改造深化设计蜿蜒的生态景观——多伦多当河下游滨水公园

“人在画中以作画”——内蒙古锡林浩特锡林湖景观规划 雄鹰落地,诗意飞行——天津空港加工区东西湖及中心广场景观江山依旧多娇——融侨?淮安环岛公园景观设计 城市与艺术,运动与生态——融侨公园景观设计 都市活力长廊——融侨江南水都?南滨江景观设计 极简风格与历史轨迹的统一——悉尼Pirrama 公园 再造城市滨水景观:东莞石龙绿道公园设计 多种唯一性原则——福州滨江马尾东江滨公园 “绿色海洋”的农耕景观——河北省徐水县滨河公园 都市生态商务花园——重庆永川兴龙湖总体景观概念规划 “一心、一岛、一环”——东营荟萃园 大地艺术式的造景——江宁河定桥城市公园 网趣生境,荡漾乐活——吴江市顾家荡景观方案设计 飘落的“绿色丝带”——波托马克河滨水公园 美学式滨水设计——东南佛斯港湾滨水公园一期工程 环境正义的呼唤者——猎人角滨水公园 对大地的记忆——长崎海滨公园 水边的梦幻桥——里肯公园 城市复兴的完美畅想——BP 公司遗址公园

森林公园规划设计方案

编者按:德清县塔山森林公园规划设计方案、余英溪丰桥港改造工程规划设计方案和德清县人防中心文化中心规划设计方案,这三个项目县建设局已分别邀请杭州园林规划设计院、北京土人景观与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进行规划设计,并召开了专家评审会进行论证,在充分完善的基础上,三个项目已上报县城市规划管理委员会会议、县政府常务会议及县委常委会议进行审议,会议原则同意,同时提出了调整完善意见,并要求广泛征求市民意见。为使这三个项目建设成为我县的精品工程和标志性景观与建筑,进一步提升城市品位和档次,现将三个规划方案进行刊登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并将于9月1日-2日晚6:00-8:30在武康千秋广场对三个规划方案进行公开展示,欢迎广大市民提出宝贵意见。 联系电话:8063441 联系单位:县建设局规划科 城乡规划网:https://www.360docs.net/doc/76312053.html, 规划结构功能分区图

烟霞阁效果图 烟霞坞效果图

孟郊故里效果图 山林休息亭效果图 德清县塔山森林公园规划设计方案 一、规划范围 本次塔山森林公园规划的范围位于塔山与城市关系最为密切的西北角区块,东至烟霞坞,南至石溪坞,西侧以规划玉屏路为界,北隔舞阳街与德清县城已建成区域相对,规划总面积约为1.46平方公里。

二、规划结构、功能分区 规划结构可概括为:一心、两带、四片区。 一心:屹立山顶上的视觉中心——烟霞阁。 两带:与城市相接的两条公园边缘地带——自然风光带、公共活动带。 四片区:山坞中不同特征的四个功能区块——烟霞洞天、石溪竹韵、山村农趣、孟郊故里。 三、景点规划 1、烟霞洞天(位于烟霞坞内,是武康古八景之一,据传当时山坞内大树参天、雾气朦朦,进入其中别有洞天) 主要由入口广场、“烟霞洞天”石牌坊、滨水走廊和亲水平台、“梅庄”、“激水亭"、“挂云桥”、“藏春亭”、摩崖石刻、“木鱼岩”、中型度假酒店等组成。 2、石溪竹韵(位于石溪坞的上段,现状竹林茂密) 主干道穿行于竹海之中,途中少有开阔空地。为减少沿路大片竹林景观可能导致的单调感,结合地形设置了三处休憩场所。山坞最深处为林泉小居,一组竹制小屋掩映在竹林之中,竹居四周通过开挖蓄水成塘,形成石溪的源头。中间结合现有山林土屋及房前菜地、茶田规划一处竹海茶苑,尽享世外桃源般的生活意境。沿路而下,利用一片空地布置服务建筑,形成山林驿站。 3、山村农趣(位于石溪坞下段,现状为一自然村) 村内农居散布在竹林之中,形成了富有趣味的村落空间。规划对农居建筑进行整治,统一村落形象。结合山涧溪流的水系疏通,整理村落空间,强化现有特色,开辟公共活动场地,开展各种民俗活动、乡野游戏。同时利用村落周边的竹园和林中空地,开展参与性的农业劳

西安城墙论文

西安城墙的职能与危机 作者:张淑媛杨佳宇蔡雨欣 摘要: 关键词:城墙、生态化、排水系统、裂缝、污染、持续发展 驱车游览西安,你总能看见那一片灰黑色的砖瓦堆砌成高高的城墙,屹立在城区中。西安,提到这座历史悠久的具有独特气息的千年古城,就不得不想到那代表性建筑物——西安城墙。人们往往只是仅于观赏美景,却忽略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如今现代化飞速发展的西安,城墙这种古代用于防御的军事城垣建筑是否还有存在的必要?西安 城墙如今究竟对西安的生态发展起着怎样重要的作用?而它又面临 着怎样的危机呢? 目的:

我们通过实地考察,材料分析等方法进行探究。 1、探究西安城墙的现实用途,列举西安城墙的现实状况; 2、下发调查问卷,检测市民对西安城墙的了解情况 3、实地采访游客,了解大家面对城墙保护的看法 4、探究西安城墙面临的危机及危机原因,做出小范围的调查与相关部门交流方案; 5、自己动手制作模型模拟现实城墙, 6、提出我们客观完整的解决方案,向有关部门提议完善城墙生态区的保护措施 一、研究方法 1.调查法:通过问卷调查人们看待城墙的问题 2.实验法:通过模型解释城墙裂缝原因 问卷调查: 设计问卷共五题(见附件1)共发出问卷200份,共收回有效问卷170份,结果如下: 通过统计,我们发现,只有一少部分人关注到城墙的发展,其余人没有关注城墙的发展,更没有考虑到城墙的职能与危机。在170人中,有34人关注城墙,136人没有关注城墙;20人对城墙裂缝成因略有了解,150人对此一无所知;仅有8人了解城墙的主要职能,162人对此一无所知;仅有3人对保护城墙提出了有建设性的建议。可见我们这个实验的必要性。

主题公园景观设计

主题公园景观设计 主题公园是为了满足旅游者多样化休闲娱乐需求,选择而建造的一种具有创意性活动方式的现代旅游场所。国内主题公园景观设计虽然在形式和内容上比较丰富,但是大部分一味的追求形式,而缺乏了功能,也没有处理好与环境的融合。 通过调研找出主题公园设计的不足与缺陷,利用所学景观理论与设计手法,使主题公园脱离形式问题,体现主题更为重要。能有机的与周边环境相结合。 有助于在景观方面中回归传统文化和人性本质。既是对传统文化的有效继承,也是对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 对现代主题公园设计的尺度、设计的原则、空间的分析、绿化设计和人文传承等进行思考和研究。以明月镇婚庆主题公园景观设计为主要研究内容。 主要论述了项目研究背景与意义,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主题公园的概述等。以婚庆主题公园的规划设计和延边州明月镇婚庆主题公园景观设计案例来进行阐述。 本文从景观规划设计的角度出发,并结合明月镇婚庆主题公园景观设计项目方案,以中国传统文化和各种民俗为主题的公园开始不断的兴建起来,国内婚庆文化的发展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以婚庆文化为主题的公园景观设计理论和设计手法的研究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论文先总结婚庆主题公园的特点,然后从整体规划和设计角度出发,结合景观设计学、园林美学、景观生态学、旅游学和环境心理学等理论支撑,使其既能保护景区生态,既满足游客的心理需求,体现主题公园的主题和地区的生态效应。探索如何将其改善和转变,使其向更加生态方向发展。 使得明月镇丰富的旅游资源得以健康和有机的发展。为政府规划和景观规划

设计人员能正确的思考和设计主题公园尽绵薄之力。 能使主题公园为城市居民提供一套其它机构无法提供的环境。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质,树立共同的城市价值观,成为城市的名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