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发展史

合集下载

中国银行的发展历史

中国银行的发展历史

中国银行的发展历史中国银行是中国最早成立的银行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发展经验。

下面将详细介绍中国银行的发展历程。

一、创立和早期发展(1912年-1949年)中国银行成立于1912年,是中国第一个由政府创办的国家性银行。

当时的中国正处于动荡的时期,国家经济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中国银行的创立旨在为国家提供金融支持,促进经济发展。

在此期间,中国银行积极参与国内外贸易和投资,为国家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改革开放时期(1978年至今)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中国银行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在这一时期,中国银行积极参与国内外金融市场的竞争,不断推出创新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中国银行逐步实现了从传统银行向综合金融服务提供商的转型,拓宽了业务领域,提高了服务水平。

三、国际化发展中国银行在国际化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银行积极开展国际业务,与世界各国的金融机构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

中国银行的国际业务涵盖了贸易融资、外汇交易、国际结算等多个领域,为中国企业的对外经济活动提供了全方位的金融支持。

四、数字化转型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中国银行积极推动数字化转型,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

中国银行通过建设智能化的金融服务平台,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

同时,中国银行还加强了网络安全保护,确保客户的资金和信息安全。

五、社会责任中国银行一直秉持着社会责任感,积极参与公益事业。

中国银行通过设立慈善基金、开展扶贫帮困活动等方式,回报社会,关爱弱势群体。

同时,中国银行还致力于推动绿色金融发展,支持环保产业和可持续发展。

六、未来展望中国银行将继续秉持“服务实体经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发展理念,不断提升金融服务质量和水平。

中国银行将进一步加强与国内外金融机构的合作,推动金融创新和国际化发展。

同时,中国银行还将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推动数字化转型,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

总结:中国银行作为中国最早成立的银行之一,经历了百年的发展历程。

中国银行的发展历史

中国银行的发展历史

中国银行的发展历史中国银行是中国的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之一,也是中国最早成立的银行之一。

下面将详细介绍中国银行的发展历史。

一、创建和早期发展(1912年-1949年)中国银行成立于1912年,当时的名字是“中华民国银行”。

它是中国第一个由民主革命政府创办的银行,并且是中国第一家发行国家货币的银行。

在成立初期,中国银行的主要任务是支持国家的经济建设和财政运作。

在早期的发展阶段,中国银行积极推动国内金融体系的建设和现代化。

它在各地设立了分支机构,提供贷款和存款服务,支持了许多国内企业和个人的发展。

此外,中国银行还与国际金融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促进了国际贸易和投资。

二、社会主义时期(1949年-1978年)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银行成为国有银行,并且在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下继续发展。

在这一时期,中国银行的主要任务是为国家的经济建设提供金融支持。

中国银行积极参与国家的经济计划和金融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它为国家重点项目提供融资支持,促进了国家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同时,中国银行还为个人和企业提供各类金融服务,包括贷款、储蓄、汇款等。

三、改革开放时期(1978年至今)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中国银行积极响应国家的改革政策,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创新。

它逐步实行了市场化经营,加强了内部管理和风险控制,提高了服务质量和效率。

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中国银行加强了与国际金融机构的合作和交流,引进了先进的金融理念和技术,提高了国际竞争力。

它还积极发展电子银行和互联网金融,提供更加便捷的金融服务。

中国银行在改革开放后也积极扩大了在国际市场的业务。

它在全球范围内设立了分支机构和代表处,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

中国银行还参与了一系列国际金融合作和项目投资,推动了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经济交流和合作。

四、未来发展展望展望未来,中国银行将继续秉持“服务国家、服务社会”的宗旨,推动中国经济的发展。

它将继续加强内部管理和风险控制,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中国银行的发展历史

中国银行的发展历史

中国银行的发展历史中国银行(Bank of China)是中国最早成立的大型国有商业银行之一,也是中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之一。

下面将详细介绍中国银行的发展历史。

一、创立与早期发展(1912年-1949年)中国银行成立于1912年,最初的目标是为中国的贸易和金融提供支持。

在成立初期,中国银行的主要任务是发行货币、提供贷款和促进国内外贸易。

在此期间,中国银行积极参与了中国的经济建设和金融改革,为中国的工业化进程提供了资金支持。

二、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发展(1978年-至今)1978年,中国银行积极响应中国改革开放的号召,开始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和创新。

在改革开放的背景下,中国银行逐步实施了市场化经营和国际化发展战略。

它成为中国第一家在海外设立分支机构的银行,也是中国第一家在海外上市的银行。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银行不断扩大其业务范围和规模。

它增加了个人金融服务,包括储蓄账户、贷款、信用卡等,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金融需求。

同时,中国银行还积极拓展企业金融服务,为国内外企业提供融资、结算、投资和风险管理等全方位的金融服务。

此外,中国银行还开展了国际间的贸易融资、外汇交易和跨境人民币业务等,为中国的对外贸易和国际金融合作做出了重要贡献。

为了适应数字化时代的发展趋势,中国银行积极推进信息技术的应用。

它推出了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等便捷的金融服务平台,方便客户随时随地进行金融交易和查询。

此外,中国银行还加强了风险管理和合规监管,提高了金融安全性和稳定性。

三、国际化发展与全球影响力(2004年-至今)2004年,中国银行成功在香港联交所上市,成为第一家在境外上市的中国大陆银行。

这标志着中国银行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地位和影响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随后,中国银行相继在伦敦、纽约、东京等国际金融中心设立了分支机构,进一步扩大了其国际化业务。

作为中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之一,中国银行在国内外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

它与全球各大银行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为中国的对外贸易和国际投资提供了强大的金融支持。

中国银行业发展史

中国银行业发展史

--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在河北省石家庄市宣布成立,并首次发行第一批人民币--1949年5月5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出收兑旧币通令--1949年,中国银行成为国家指定外汇外贸专业银行--1954-1955年,中国人民银行,商业部,财政部协商,统一清理了国营工业间,以及国营工业与其他国营企业间的贷款,贷款与资金往来一律通过中国银行办理,到一五计划末,一切信用统一于国家银行的目的已经实现。

--1962年3月10日,做出“加强银行工作的集中统一,严格控制货币发行的决定”--1969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总行与财政部合署办公--1979年3月,中国农业银行恢复,打破了大一统的传统金融体制格局--1979年3月,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独立,迈出了专业银行体系的建设步伐--1983年9月,国务院作出《关于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的决定》,央行制度框架初步确立--1984年1月,中国工商银行成立,专业银行体系得到初步发展--1986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管理暂行条例》正式发布--1986年7月,第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交行组建--1987年,中信实业银行组建--1987年4月8日,招商银行正式成立--1987年12月28日,深圳发展银行正式宣告成立--1988年8月,兴业银行成立--1988年9月,广东发展银行成立--1992年8月18日,中国光大银行成立--1992年8月28日,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设立--1992年10月14日,华夏银行成立--1994年3月,国家开发银行成立--1994年4月,中国进出口银行成立--1994年11月,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成立--1996年1月12日,中国民生银行成立,这是我国第一家主要由民营企业投资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1997年11月,中央召开第一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随后陆续出台措施包括:中央财政定向发行2700亿元特别国债,专门用于补充四家银行资本金;将13939亿元资产剥离给新成立的四家资产管理公司--2000年5月,中国银行业协会成立--2003年4月,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成立--2003年9月,国务院成立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周小川担任办公室主任--2003年12月,中央汇金公司向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分别注资225亿美元--2004年8月26日,中行股份公司成立--2004年9月21日,建行股份公司成立--2005年4月18日,国务院正式批准工行改制方案--2005年4月21日,汇金公司向工行注资150亿美元--2005年6月,建设银行与美国银行签署战略投资与合作协议--2005年6月23日,交通银行H股上市--2005年8月,中国银行与苏格兰皇家银行集团签署战略性投资与合作协议,引入首家战略投资者--2005年10月27日,建行在港交所挂牌上市--2005年10月28日,工行股份公司成立--2006年1月27日,工行宣布引进高盛集团、安联集团及美国运通公司三家战略投资者--2006年6月1日,中行H股上市--2006年7月5日,中行A股上市--2006年9月22日,招行H股上市--2006年10月27日,工行在沪港两地同时挂牌上市--2007年1月,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确定农行改革“面向…三农‟、整体改制、商业运作、择机上市”十六字方针--2007年3月6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有限责任公司依法成立--2007年5月15日,交行A股上市--2007年7月19日,南京银行、宁波银行分别在上证所和深交所挂牌上市,拉开城商行上市序幕--2008年2月02日,全国规模最大村镇银行长丰科源村镇银行开业--2008年2月03日,工行收购南非标准银行20%股权获银监会批准--2008年2月25日,农行成立我国首个农民工养老金管理中心--2008年2月26日,三峡银行正式挂牌,注册资本金为20.1179亿元,共有36个股东,重庆国投为第一大股东,持股34.79%--2008年2月27日,首家台资背景银行——华一银行落户深圳,该行将以深圳为中心,业务面向华南地区,为台资和整个珠三角客户提供服务--2008年10月27日,招商银行斥资363亿港元共收购永隆银行2.27亿股股份,约占永隆银行全部已发行股份的97.82%--2008年12月16日,国家开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挂牌,我国政策性银行改革取得重大进展。

中国银行的发展历史

中国银行的发展历史

中国银行的发展历史中国银行是中国最早成立的大型国有商业银行之一,其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1912年。

以下是中国银行的发展历史概述。

一、创立和早期发展阶段(1912-1949年)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不久,中国银行正式创立。

当时,中国正处于政治动荡和社会变革的时期。

中国银行的主要任务是为国家提供金融支持,促进国内贸易和经济发展。

在这一时期,中国银行设立了多个分支机构,扩大了其业务范围,并开始发行自己的货币。

二、社会主义改造和国有化阶段(1949-1978年)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银行作为国家银行被纳入社会主义国家银行体系。

在这一时期,中国银行的主要任务是为国家提供金融服务,支持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中国银行积极参与国家的五年计划,为国家重点项目提供资金支持。

同时,中国银行也开始扩大对外经济合作和国际金融交流。

三、改革开放和市场化发展阶段(1978年至今)1978年,中国启动了改革开放政策,中国银行也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在这一时期,中国银行积极推动金融体制改革,加强内部管理,提高服务质量。

中国银行逐渐实现了市场化运作,扩大了对外开放,吸引了外国投资和国际金融机构的合作。

同时,中国银行也积极参与国家的金融创新和金融市场建设,推动中国金融业的发展。

近年来,中国银行继续加强内部管理,提高风险防控能力,加强对小微企业和农村地区的金融支持,推动金融科技创新,加强金融服务的普惠性和便利性。

中国银行在国内外的业务规模和影响力不断扩大,成为中国乃至全球金融业的重要参与者和推动者。

总结:中国银行的发展历程见证了中国金融业的发展和变革。

从创立之初的国家银行角色,到社会主义国有化时期的国家经济建设支持者,再到改革开放时期的市场化运作和国际合作推动者,中国银行始终秉持服务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宗旨,不断适应时代的变化和需求的变化,为中国经济的稳定和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未来,中国银行将继续秉承稳健经营、服务实体经济的原则,推动金融业的创新和发展,为实现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银行的发展历史

中国银行的发展历史

中国银行的发展历史中国银行是中国最早成立的银行之一,其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1908年。

下面将详细介绍中国银行的发展历程。

一、创立与早期发展阶段(1908-1949)中国银行的前身可以追溯到1908年,当时清朝政府创立了一个名为“中国通商银行”的金融机构,旨在促进国内外贸易和金融业务的发展。

该银行的主要任务是发行货币、提供贷款和支付结算等金融服务。

在中国银行的早期发展阶段,该银行积极参与了国内外的金融活动,并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一系列分支机构。

此外,中国银行还在上海、北京等主要城市设立了办事处,以加强与国内外商业机构的合作。

二、改革与发展(1949-1978)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银行成为国家的主要金融机构之一。

在这一时期,中国银行积极参与了国家经济建设和金融改革的进程。

在1950年代初,中国银行开始实行国有化,成为全国性的国有银行。

该银行的主要任务是为国家提供金融支持,支持国家的经济建设和发展。

中国银行在这一时期积极推动国内贷款和支付结算等金融服务,为国家的工业化和农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改革开放与国际化发展(1978至今)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中国银行开始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在这一时期,中国银行积极响应国家的改革政策,加强了与国内外金融机构的合作,推动了金融体制的改革和创新。

中国银行在改革开放后,逐渐实现了国际化发展。

该银行积极扩大海外业务,开设了伦敦、纽约、东京等国际金融中心的分支机构,为国内外客户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

此外,中国银行还加强了与国际金融组织和银行的合作,提升了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银行逐渐成为了全球最大的商业银行之一。

该银行在国内外市场上拥有广泛的客户群体,提供了各种金融产品和服务,包括个人储蓄账户、企业贷款、国际贸易融资、资本市场业务等。

同时,中国银行还积极参与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

该银行关注环境保护、教育支持、扶贫帮困等社会问题,并通过各种公益活动和项目来回馈社会。

中国银行的发展历史

中国银行的发展历史

中国银行的发展历史引言概述:中国银行作为中国最大的银行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其发展历程承载了中国银行业的发展脉络,见证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改革开放的历程。

本文将从中国银行的发展历史出发,逐步探讨其发展过程及其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一、建立初期1.1 1840年前后,清政府开始设立银号,进行货币兑换和贷款业务,标志着中国银行业的雏形开始形成。

1.2 1905年,光绪帝颁布《银行章程》,确立了中国第一家现代银行——中国银行的地位,成为中国近代银行业的开端。

1.3 1912年,辛亥革命成功,中华民国成立,中国银行开始逐步发展成为国家银行,承担了国家金融业务的重任。

二、抗战时期2.1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中国银行在战火中艰难前行,为国家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

2.2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银行被国有化,成为国家银行体系的中坚力量。

2.3 1952年,中国银行开始实行人民银行管理,成为国家金融政策的执行主体,为国家经济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三、改革开放以来3.1 1978年,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中国银行积极响应,推动银行业改革,加强国际金融合作。

3.2 1994年,中国银行在香港上市,开启了国有银行走向国际化的新篇章。

3.3 2001年,中国加入WTO,中国银行积极融入国际金融体系,为中国经济的全球化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持。

四、国际化进程4.1 2006年,中国银行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成为全球最大的市值银行之一。

4.2 2013年,中国银行成为全球金融稳定系统重要参与者,为国际金融体系的稳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4.3 2019年,中国银行在巴黎设立欧洲总部,进一步扩大了其国际化业务版图,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了金融支持。

五、未来展望5.1 面对新时代新挑战,中国银行将继续秉承“服务国家经济建设,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宗旨,不断提升金融服务水平,推动金融业务创新。

5.2 加强国际金融合作,积极参与全球金融治理,推动中国金融机构走向世界,实现更高水平的开放发展。

中国银行的发展历史

中国银行的发展历史

中国银行的发展历史1912-19951912年1月初,大清银行“商股联合会”正式上书孙中山,建议“就原有之大清银行改为中国银行,重新组织,作为政府的中央银行。

1912年,大清银行副监督陈锦涛经时任政府司法总长的伍廷芳提名,出任临时政府财政总长并且常驻上海,开始借助大清银行“商股联合会”的力量,着手将大清银行改为中国银行,建立政府中央银行。

1912年1月24日由孙中山总统下令批准成立中国银行,中国银行应运而生。

1912年1月28日大清银行“商股联合会”召开股东大会,大会决定由股东会职员组成中国银行临时理监事会,负责与正副监督筹订章程,并管理全行事务。

1912年2月5日,中国银行正式开业。

1912年—1928年中国银行成为南京临时政府和北洋政府的中央银行,行使当时政府中央银行的职能。

1916年,抗拒袁世凯政府停兑令,全力维护中行信用。

1916年-1923年,中行历近十年之久,全面整理京钞问题。

1917年,则例之争——官商争夺中行领导权的斗争。

1927年,武汉国民政府集中现金,汉口中行损失惨重。

1928年,中行重要转折点——改组为国际汇兑银行。

1929年,中国银行在伦敦设立中国金融业第一家海外分行。

1930年-1937年,兴建外滩中行大厦,抗衡上海外资银行。

1932年,发起成立中国征信所,开创中国征信事业。

1929年-1936年,中行开设海外机构,拓展中国外汇业务。

1929年-1936年扩大贷款规模,转变贷款结构,支持国内生产发展。

1931年,组建中国保险公司,推动保险业务发展。

1932年,平息公债风潮,推动整理公债。

1932年-1933年,中国银行力主废两改元,积极参与币制改革工作。

1933年-1935年,世界银市剧烈动荡,中行力阻白银外流。

1935年4月,国民政府再次修订中国银行条例,试图以强迫中行再次改组的方式垄断金融,导致中国银行的实际控制权事实落入四大家族中,成了官僚资本主义聚敛财富的工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ank of China Limited),总行(Head Office)
街1号。

是中国内地五大国有商业银行之一。

和保险领域,旗下有中银香港、在全球范围内为个人
2008
家》杂志“世界1000家大银行”排名中列第10位。

该金融品牌在世界品牌价值实验室(World
Brand Value Lab)编制的2010
1035.77亿元。

中国银行于1912年经孙中山先生批准在上海成立,是我国历史最为悠久的银行之一。

1912~1928年,中国银行履行中央银行职能,负责代理国库、承汇公款、发行钞票等。

1928~1942年,中国银行作为政府特许的国际汇兑银行,积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改革管理机制,在中国金融界率先走向国际市场,先后在伦敦、新加坡、纽约等国际金融中心设立分行。

1942~1949年,中国银行作为国际贸易专业银行,负责政府国外款项收付,发展国外贸易并办理有关贷款与投资。

1949年12月,中国银行总管理处由上海迁至北京。

1950年中国银行总管理处归中国人民银行总行领导。

1953年10月27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公布《中国银行条例》,明确中国银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特许的外汇专业银行。

1979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中国银行从中国人民银行中分设出来,同时行使国家外汇管理总局职能,直属国务院领导。

中国银行总管理处改为中国银行总行,负责统一经营和集中管理全国外汇业务。

1983年,中国银行与国家外汇管理总局分设,中国银行成为国家外汇外贸专业银行。

1994年,中国银行由外汇外贸专业银行转为国有商业银行。

1994年5月,中国银行在香港发行港元钞票,成为香港三家发钞行之一;1995年10月在澳门发行澳门元,成为澳门两家发钞行之一。

2001年10月,由中银集团10家银行重组而成的中国银行(香港)有限公司挂牌成立。

2002年7月,中国银行(香港)有限公司在香港联交所上市。

2003年底,中国银行启动股份制改革。

2004年8月26日,中国银行整体改制为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2006年6月1日和7月5日,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分别在香港联合交易所和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成为第一家同时在境内外资本市场上市的国内银行。

年元月28日(1903
年3月14日)“”。

经过一年多的筹备,中国历史上
第一家国家银行——户部银行于1905年81906年,户部更名为度支部。

1908
年21911
35处,成为清末规模最大的银行。

1000
爆发后,作为清政府中央银行的大清银行,除上海分行外,分支机构绝大部分已经停业。


1911年11月5日成立了
股东联合会,并于11月14
误认大清银行全系官股,取去现洋庄折等要件,甚至将行员拘留,账款紊乱,事机万急;要
求股东于11月18
1911年12月4日,股东联合会改名为“商股联合会”。

1912
年1月1
府的中央银行,是非常紧迫的事情。

大清银行本来就是清政府的国家银行,实力雄厚,将大
清银行改为中央银行是再合适不过了,“借已有之基
股东两得兼利之道。

”于是陈锦涛常驻上海,于汉口路大清银行楼上专门筹划此事。

陈锦涛开始借助大清银行“商股联合会”的力量,着手将大清银行改为中国银行,建立政府中央银行。

发展战略
发展年表
1912年中华民国顺势成立,中国银行应运而生
1912年—1928年
1916年
1916年-1923年中行历近十年之久,全面整理京钞问题1917年则例之争——
1927年
1928年中行重要转折点——改组为国际汇兑银行
1930年-1937年
1932年发起成立中国征信所,开创中国征信事业
1929年-1936年中行开设海外机构,拓展我国外汇业务
1929年-1936年
1931年组建中国保险公司,推动保险业务发展
1932年平息公债风潮,推动整理公债
1933年-1935年世界银市剧烈动荡,中行力阻白银外流
1932年-1933年
1935年国民政府垄断金融,强迫中行再次改组
1939年
1938年-1942年加强钞券调运,供应抗战需要
1939年-1941年平衡上海汇市,全力维持汇价
1939年-1943年坚持进行货币斗争,抵制日伪金融侵略
1939年-1945年努力争取侨汇,积极支持抗战
1946年-1949年“粒米百元
1947年-1948年南京政府勒令外汇移存,中行迫于压力抵制未果
1949年各地职工迎接解放,中行被顺利接管
1949年-1952年
1949年-1950年
1950年-1952年反封锁、反禁运、反冻结,促进对外贸易发展
1964年-1976年加强外汇资金运用,支持远洋运输船队建设
1968年-1976年试用人民币计价结算,实现出口收汇保值
1973年
1978年顺应改革开放需要,开创中国信用卡先河
1979年-1980年中国银行进行体制改革,国家外汇管理总局成立
1979年-1989年加强外汇管理,发行外汇兑换券
1979年
1979年-1992年
1979年-1980年
1987年-1992年取得港币澳门币发行权,利于港澳经济繁荣稳定
1994年中国银行改为国有独资商业银行
2004年中国银行稳步推进股改工作,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成立
2004年-2008年百年中行——北京奥运会唯一银行合作伙伴2006年中行实现精彩上市,开启百年历程新篇章
2009(第六届)中国25新出炉的“2009中国25家
最受尊敬上市公司全明星榜”
调查共涉及17个行业,457 家候选公司。

中银行凭借良好的信誉度入选明星榜。

2010年在《巴菲特杂志》、《世界经济学人周刊》和世界企业竞争力实验室联合举办“巴菲特杂志年度金融大奖”评选中,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入围“2010年(第七届)中国25家最具投资价值上市公司”,位列第7位。

2011年国际金融监督和咨询机构金融稳定理事会在法国戛纳发布全球29家具有系统性影响力的银行名单,中国银行成为中国乃至新兴经济体国家和地区中唯一入选的机构。

中国银行荣获2009年”
中国银行获2008年度“最佳融资银行”奖
中国银行荣获“2008年度中国银行业文明规范服务示范单位”全部名单
“2008年度亚洲银行竞争力排名”十佳商业银行之“最佳财富管理品牌奖”
2008年财资“2008中国最佳贸易融资银行”
2009“世界1000家大银行”排名中列第十一位。

2010年8月2
“2010年全球契约·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典范报告奖”
晓,中国银行2009“2010年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典范报告”。

2010年(第七届)中国上市公司100强,排名第2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