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油品质检验与分析 第2章 粮油检验基础知识共59页
粮油品质检验与分析粮油检验技术概论PPT课件

3 粮油、油料扦样工具 根据扦样目的、扦样对象的种类、堆装方式、包装形式、批
量及质量状况等,以便准备适当的扦样工具,选择正确的扦样方 法。
19
第19页/共83页
粮油检验技术概论
第二节 样品及样品处理
(二)样品采集
3 粮油、油料扦样工具
3.1 包装扦样器
A.大粒粮扦样器:全长75cm,探口长55cm,口宽1.5~1.8cm,头分尖
进行。 ③ 如果测试结果在方法的检出限以下,可用“未检出”表述测试结
果,但应注明检出限数值。 ④ 测试报告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最终测试结果,并说明
测试次数,是平均值还是中位数;样品的全部信息;采样方法 (如果已知);测试方法。
10
第10页/共83页
粮油检验技术概论
第二节 样品及样品处理
(一)样品
(二)样品采集
3 粮油、油料扦样工具
3.1 包装扦样器 扦取包装粮食和油料的样品时,手握器柄,探口朝下,从袋口一
角沿对角线插入包装袋中,转动器柄使探口朝上,粮食、油料即落入 槽内,平直地抽出扦样器,将器柄下端对着样品容器倒出样品。然后 用扦样器尖端拨打麻袋,使扦样口恢复原状。
注意扦样时不能抖动,每包扦取次数要一致。
粮油检验技术概论
第二节 样品及样品处理
(二)样品采集
3 粮油、油料扦样工具
3.6 扦样单 扦样单项目包括:扦样日期、样品编号、粮油名称、代表数量、产
地、生产年代、扦样处所(车、船、仓库堆垛号码)、包装或散装、 加工工艺(等级)、扦样员姓名等。
25
第25页/共83页
粮油检验技术概论
第二节 样品及样品处理
危险的粮食及食品、饲料进入市场,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
粮油品质检验与分析粮油检验基础知识课件

粮油新鲜度分析
过氧化值
检测粮油的新鲜度,评估其氧化 程度。
酸价
检测粮油的酸价,评估其新鲜度。
气味和色泽
通过感官评价粮油的新鲜度,评估 其品质。
05 粮油品质检验案例分析
大米品质检验案例
检验目的
评估大米的新鲜度、卫生状况和营养成分。
检验方法
感官检验、理化检验和微生物检验。
检验项目
色泽、气味、口感、水分、蛋白质、脂肪等。
分光光度计 用于测定样品中的物质含量。
气相色谱仪
用于测定粮油中的挥发性物质和脂肪 酸组成。
高效液相色谱仪
用于测定粮油中的复杂组分和营养成 分。
03 粮油品质检验技术
粮油感官检验技术
感官检验定义
通过人的感觉器官(视觉、嗅觉、味觉、 触觉)对粮油产品进行检验的一种方法。
感官检验应用
判断粮油的新鲜度、品种、等级等质量特性。
促进国际贸易
粮油品质检验是国际贸易中的 重要环节,符合国际标准的粮
油产品能够提高出口竞争力。
02 粮油检验基础知识
粮油检验的指标
01
02
03
04
水分含量
表示粮油中含有的水分比例, 是衡量粮油品质的重要指标。
杂质含量
指粮油中非目标成分的含量, 如沙粒、尘土等,影响粮油的
质量和加工品质。
脂肪含量
脂肪是粮油的主要营养成分之 一,其含量高低直接影响粮油
01
碳水化合物
测定粮食中淀粉、纤维素等碳水化 合物的含量,评估粮食品质。
蛋白质
分析粮油中蛋白质的组成和含量, 评估其营养价值。
03
02
脂肪
检测粮油中脂肪的含量,判断其营 养价值。
粮油检验常识

GB/T 5497水分
• 水分检验按GB/T 5497执行。该检验方法规定了105℃
恒重法、定温定时烘干法、隧道式烘干法、两步烘干法等 测定玉米水分的仪器和用具、试样的制备方法、操作方法 以及结果计算等。其中105℃恒重法,也是仲裁方法;定 温定时烘干法为经验方法,因时间相对较短,其检测结果 与105℃恒重法差0.1%左右,多为使用者采用;隧道式 烘干法已经淘汰;两次烘干法是对玉米水分超过16.0% 的采用两次烘干法。
杂质、不完善粒检验法(GB/T5494)
• 1.1仪器和用具 • 1.1.1天平:感量0.01g、0.1g; • 1.1.2谷物选筛; • 1.1.3电动筛选器; • 1.1.4分样器和分样板; • 1.1.5分析盘、镊子等。
杂质、不完善粒检验法(GB/T5494)
• 1.2试样
– 检验杂质的试样分大样小样两种:大样是用于 检验大样杂质,包括大型杂质和绝对筛层的筛 下物;小样是从检验过大样杂质的样品中分出 少量试样,检验与粮粒大小的并肩杂质。检验杂 质的试样用量见下表
粮食油料检验水分测方法 ( GB/T 5497 )
• 1.1 仪器和用具 • 1.1.1 电热恒温箱: • 1.1.2 分析天平:感量0.001克; • 1.1.3 实验室用电动粉碎机; • 1.1.4 谷物选筛; • 1.1.5 备有变色硅胶的干燥器(变色硅胶
一经呈现红色就不能继续 使用,应在130140C温度下烘干至全部呈蓝色再用)。
– 扦样时,用包装扦样器槽口向下,从包的一端 斜对角插入包的另一端,然后槽口向上取出。 每包扦样次数一致。
粮食、油料检验 扦样、分样法 (GB5491)
• 2.4 流动粮食扦样法
– 机械运输粮食、油料的取样,先按受检粮食、 油料数量和传送时间,定出取样次数和每次应 取的数量,然后定时从粮流的终点横断接取样 品
[精品文档]粮油检验基础知识
![[精品文档]粮油检验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dd940ca76529647d272852c8.png)
粮油检验基础知识(P87)【学习重点】1、了解常用仪器设备的基本结构,掌握常用仪器设备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2、熟悉粮食扦样方法和基本规则(一)常用的化学分析仪器1. 托盘天平托盘天平一般用于精确度要求不高的称量。
用托盘天平称量前,应先调节天平的零点,即在托盘天平不载重的情况下,向左或向右调节天平托盘下的平衡螺丝,使指针恰好停在刻度盘中间的位置上。
称量时,通常将称量物放在托盘天平左边的托盘里,砝码则放在右边的托盘里。
大的砝码放在托盘的中间,小的砝码放在大砝码的四周。
10g以下的质量可以移动标尺上的游码来计量。
通过加减砝码和来回移动游码使托盘天平平衡(指针停在刻度盘中间位置),此时砝码和游码的质量之和就是被称量物品的质量。
托盘天平不宜称量热的物品,称量物应根据其性状放在纸上、表面皿上或称量瓶等容器中,然后再放在托盘上进行称量。
(四)托盘天平构造和使用方法(P410)托盘天平又叫台天平,主要用于粗略称量,它的精确度不高,分度值(即称量的精确程度)是0.1g。
1.托盘天平的结构托盘天平是利用杠杆原理设计的,如图2—19。
架在托盘天平座上的横梁两边固定位置上有两个托盘,横梁中部的指针与刻度盘相对应,由指针在刻度盘左右摆动情况,可判断台秤是否处于平衡状态,达到平衡时两端质量相等。
2. 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1)调零点。
托盘天平放置好后,将游码拨到游码标尺的“零”处,调节平衡螺丝,使托盘天平的指针停在刻度盘中间位置。
此时状态为托盘天平零点状态,又称该托盘天平的零点,在称量物品前必须首先调好零点。
(2)称量。
称量物品时,左盘放被称物品,右盘放砝码(10g或5g以下的质量可用游码)。
当砝码添加到托盘天平的指针停在刻度盘的中间位置时,托盘天平处于平衡状态,此时砝码的质量总和就是被称物品质量。
【注意事项】使用托盘天平时不能用手直接拿砝码,应该用镊子夹取砝码,增添砝码时应该由大到小。
2. 分析天平分析天平是粮油化学分析常用的称量仪器,化验室里使用的分析天平有光电天平和电子天平。
粮油品质检验

粮油品质检验一、粮油品质检验的依据粮油检验技术标准经历了从无到有,由粗到细的发展过程,而且已经形成了较多的国家标准,这些标准就是产品品质检验的依据,具有高度的统一性,它体现着国家对粮油质量的集中管理和监督。
粮油标准是国家的一项重要的技术政策和技术法规,它是保证产品质量可靠的重要措施。
粮油品质检验工作,必须以粮油质量标准和操作规程为依据。
二、粮油检验的方法与质量标准的分类㈠粮油质量检验方法分类粮油检验可分为:物理检验、化学检验、动物试验、色谱分析四个方面。
但目前对粮油品质鉴定的常规检验,仍是以物理检验和化学检验为主。
1.物理检验:就是用人体感觉器官或科学仪器,从粮油的外部形态特征或粮油的不同物理特征、特性来鉴别粮油的品质。
检验后的粮油基本不改变原有性状。
包括以下两个方面:⑴.感官检验:就是利用人体感觉器官,从粮食的外部形态特征或不同的物理特性来鉴别粮食的品质。
主要是根据长期工作积累的经验,用眼看、手摸、耳听、鼻嗅、牙咬等方法,来检验粮食的成熟度或者说饱满程度、水分、杂质.不完善粒、虫蚀、霉变、色泽、气味等。
这种方法虽然简便,不需要携带任何仪器,但没有一定的实践经验不易掌握,检验结果也不够准确。
因此,某些项目的检验一定要结合仪器检验的结果,反复地进行练习比照,才能够不断地提高感官检验的准确性。
它的优点是检测速度快,缺点是不够十分准确,这种方法适用范围比较广泛,可用作为判定粮食品质的初检或粗检,属于粗略估测、参考数字,不可作为出证数据。
⑵.仪器检验:是根据粮油需要检验的项目,使用科学仪器进行检验,这种方法结果较为正确,取得的数据可作为出证依据。
2.化学检验:就是通过比较复杂的仪器,配以必须的化学药剂,来测定粮油的化学成分及有毒、有害物质含量的检测方法。
3.动物试验:利用动物对毒物的敏感性,通过动物饲养结果的病状得知毒物毒性,即动物试验。
4.气相色谱法:根据不同物质在由两相,一固定相和流动相构成的体系中,具有不同的分配系数,当两相作相对运动时,这些物质也随流动相一起运动。
粮油检验知识

粮油检验知识1、对于废气、废水、废渣排放量很小的实验室,必须遵守我国环境保护的规定。
2、原始记录应由校核员负责校核。
3、粮食质量检验员应该学法、知法、守法、用法。
4、根据有关规定,标准实施后需要适时进行复审,标准的复审周期一般不超过5 年5、市场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经济利益导向的经济,由此增强人们的义利并重道德观念。
6、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和食品摊贩,必须先取得卫生行政部门发放的卫生许可证方可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登记。
未取得卫生许可证,不得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
7、粮油调运时,质量检验报告单随货同行;若收发双方发生质量争执时,本着实事求是的、互相谅解的原则,进行协商、会检或仲裁解决。
8、进行有危险性的工作时,必须按有关定采取防护措施,现场至少应有2 人进行操作。
以防万一发生事故,能够得到及时的救助。
9、检验目的抽样分为:验收抽样、监督抽样、周期检验抽样、定型检验抽样和仲裁检验抽样。
10、粮油出库检验时,下述作法不当的是采用选择性的扦样方法扦样。
11、数字36000 有不确定位有效数字12、剧毒品应锁在专门的毒品柜中,应双人双锁,缺一不可开启,建立领用申请、审批制度。
13、按相关规定储备粮检验样品应保留二个月。
14、取用浓盐酸、浓硝酸、浓氨水、乙醚等具有挥发性的试剂时,操作应在通风柜进行,操作者尽可能带上防护眼罩和手套,操作后应立即洗手。
15、高压气瓶是用于贮存压缩气体,液化气体、溶解气体的压力容器。
16、《粮食流通管理条例》规定,产品质量监督部门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对粮食加工过程中的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掺杂使假等违法行为进行监督检查17、在当今国内外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新形势下,企业要在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必须要加强质量管理,必须要有科学的经营理念和质量管理办法,GB/T19000 组标准是科学质量管理的指南。
18、总体范围和扦样单元是制定扦样方案的重要内容。
19、D 类火灾是指可燃性金属(如钾、钙、钠、镁、铝、钛等)着火可燃性金属(如钾、钛等)20、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用重铬酸钾记住物质进行标定。
粮油检验一般规则及基础知识

• (三)标准的分类 • 为了更好地开展标准化工作,需要对标准
进行分类。 • l、按标准的适用范围分 • 可将标准分为国际标准、区域性标准、国 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 六个层级。 • (1)国际标准:指国际上统一适用的标准 。如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电工委 员会(IBC)所制定的标准。 • (2)区城性标准:指在一个地区内的各国 统一适用的标准。如西欧国家组成的欧洲 标准化委员会制定的标准。
• (一)远古时代标准化思想的萌芽阶段 远
古时代的人类,萌发了初步的、朴素的标准 化活动思想,这一点已为近代考古发现所证 实。例如,从不同地方发掘的用于刮削树枝 和兽皮的刮削器,其形状、大小基本一致。 可以想见,最初制造的刮削器,其形状和大 小是多种多样的,经过在劳动中无数次使用 和不断改进,逐渐淘汰了不适合使用的刮削 器,而将最适于使用的保留下来。这些保留 下来的刮削器,被作为实物标样互相模仿、 制造,一直流传于后世。人类正是在这样漫 长的过程中,逐渐认识了客观世界的规律性 ,懂得了“选优”、“统一”的道理。这就 是人类最初的、朴素的标准化萌芽。
• (三)近代标准化阶段 近代标准化是伴随
机器大工业生产而产生的。机器大工业的 特点是规模大、分工细、协作广泛。生产 部门、企业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 互联系、相互影响、不可能孤立存在,这 就必须有一种手段,使各个独立的、分散 的工业部门或工业企业之间保持必要的技 术统一,建立起稳定的技术联系,使生产 过程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而建立这种关 系的主要手段就是标准化。
• 2.按照专业领域分 • 可将标准分为综合,农业,林业,医药卫
生,劳动保护,矿业,石油、能源和核技 术,化工,冶金,机械、电工,电子元器 件与信息技术,通信、广播、仪器仪表, 工程建设,建材,公路、水路运输,铁路 、车辆,船舶,航空航天,纺织,食品, 轻工,文化与生活用品,环境保护等。
粮油检验一般规则及基础知识PPT课件

黑第一节 标准化概述 标准化是一门年轻而有发展前途的科学, 它是组织现代化生产的一种重要手段。同 其他学科一样,它有自己的发生和发展过 程。 一、标准化的产生和发展 标准化是随着人类生产劳动的开始而开始 的,随着生产的发展而发展的,它大体上 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 (三)近代标准化阶段 近代标准化是伴随
机器大工业生产而产生的。机器大工业的 特点是规模大、分工细、协作广泛。生产 部门、企业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 互联系、相互影响、不可能孤立存在,这 就必须有一种手段,使各个独立的、分散 的工业部门或工业企业之间保持必要的技 术统一,建立起稳定的技术联系,使生产 过程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而建立这种关 系的主要手段就是标准化。
• 从定义可以看出,标准的本质是统一,不统一就不成其为
标准,不统一就不能成为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依据。标准的 对象是重复性的事物和概念,即对反复出现的事物才有必 要作出统一的规定。制定标准的基础是科学技术和实践经 验的综合成果,因而合乎客观规律和客观需要,在实践中 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标准是经有关方面协商一致,由主 管机关批准,以特定形式发布的,所以才能在一定的范围 内发挥作用,它表明了标准的可行性和法律性。
• (四)现代标准化阶段 手工业生产方式的
时代,标准简单。大机器工业时代的标准 化活动大都是一个个地制订标准,缺乏系 统观点。现代工业中,由于生产过程高度 现代化、综合化,一项产品往往涉及几十 个行业、几百个企业和多门科学技术,这 就是工程的系统性。因此,标准化则以系 统的最优为目标,建立与经济技术发展水 平相适应的标准体系,并且与产品系统、 生产系统和整个国家的经济管理系统相协 调。
统一适用的标准。如西欧国家组成的欧洲 标准化委员会制定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