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油品质检验与分析第3章粮油检验技术概论
粮油检验技术培训教材

粮油检验技术培训教材一、粮油检验的概念粮油检验是以粮油及产品为研究对象,采用科学、系统的分析检测手段,全面、客观的研究与评定其品质及品质变化的一门学科,是建立在分析化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仪器分析、微生物学及技术、生物化学及技术、食品化学、粮食学、统计学等多种学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独立并注重实验技术的学科。
粮油检验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粮食研究和工作中有极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学科本身的特点,它的发展离不开相关学科及技术的发展,在检验技术上,它依赖于各种分析方法的基础理论和技术手段的进步,实际工作中它依据国际、国内的各种法律、法规(产品质量法、计量法、食品卫生法、……)以及各种产品的质量标准和技术标准,它涉及的对象主要是粮食、油料、食用油脂、饲料、以及其它相关产品,包括这些物质的原料、半成品、成品、辅助材料等。
粮油检验的意义在于保证党和国家一系列法律法规的贯彻实行,维护社会的稳定;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保护国家、企业、消费者的合法利益;也为生产、管理、科研等部门提供必要的分析结果和数据,为科学管理、安全储藏、改进生产工艺、合理利用和开发粮油资源、研究新产品服务。
二、粮油检验的方法根据粮油检验的内容和任务,主要采用以下几类方法:1. 理化分析方法2. 生物学方法3. 感官评定方法三、稻谷GB^三50-2009标准2009年3月28日国家质检总局与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了GB-三50-2009《稻谷》强制性国家标准,用以取代原国家标准局1986年5月6日发布、1987年4月1日实施的GB^三50-198《稻谷》标准。
该标准规定了稻谷的相关术语和定义、分类、质量要求和卫生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签标识,以及包装、储存和运输要求,适用于收购、储存、运输、加工和销售的商品稻谷,但不适用于标准分类中规定的早籼稻谷、晚籼稻谷、籼糯稻谷、粳稻谷、粳糯稻谷以外的特殊品种稻谷。
该标准于2009年7月1日实施。
粮油品质分析详解

1.全面客观地研究与评定其品质变化的一门学科。
2.粮油品质检验的性质:①是粮食工作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②是开展粮油及其加工品质量管理的主要技术手段③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技术④具有多样性,系统性,灵活性和发展性⑤是一项政策性,社会性很强的工作,同时又具有高度统一性3.粮油品质检验涉及的主要环节有粮油收购,销售,调运,储藏,加工等4.粮油收购、销售、调运环节检验的目的:①为粮油定等作价提供依据②为更好的贯彻优质优价的价格政策提供依据5.粮油轮入环节检验的目的:①判定粮油是否符合储备粮油的入库质量标准②检查粮油的新陈程度以及储存品质指标是否适宜储存③为粮食分类储存提供科学依据6.粮油储存时定期检验:①探索粮食储存指标的变化规律,指导科学储粮②为“推陈储新适时轮换”提供科学依据不定期检验:探查局部粮情异常的原因。
7.粮油轮出时检验的目的:①检测粮油的综合品质②对储存期间曾经使用的熏蒸剂进行残留检测,看其是否符合卫生标准,是否能投放市场8.粮食:以收货成熟果实为目的,经去壳,碾磨等加工程序而成为人类基本粮食的一些作物。
9.粮食根据领域和作用对象的不同分为:原粮、成品粮、混合粮、贸易粮;根据化学成分的含量及用途分为:谷类、豆类、油料、薯类10.稻谷的分类:按品种分为籼稻,粳稻;按生长期分为早稻、中稻、晚稻;按淀粉性质分为粘稻和糯稻。
国家标准按其收获季节粒形,粒质分为:⑴早籼稻:生长期较短,收获期较早,米粒腹白较大,角质部分较少⑵晚籼稻:生长期较长,收获期较晚,米粒腹白较小或无⑶籼糯稻:糙米呈长椭圆形或细长形,米粒乳白色,不透明,粘性大⑷粳糯稻:椭圆形,米粒乳白色,不透明,粘性大⑸粳稻谷:长椭圆形,粘性较大胀性较小11.小麦的分类:按播种期分为春小麦和冬小麦;按皮色分为红皮麦和白皮麦;按硬度指数分为硬质小麦和软质小麦(不低于60为硬质,不高于45为软质)。
国标按皮色硬度指数分为:⑴硬质白小麦:种皮为白色或黄色的麦粒不低于90%,硬度指数不低于60⑵软质白小麦:. 不高于45⑶硬质红小麦:种皮为深红色或红褐色的麦粒不低于90%,硬度指数不低于60⑷软质红小麦:不高于45⑸混合小麦:不符合上述规定的小麦12.玉米的分类:按粒色分为黄玉米和白玉米;按生育期长短分为早熟,中熟和晚熟;按用途分为食用,饲用和食饲兼用。
粮油检验知识培训

详细描述
应根据检验项目和标准要求对结果进行评价,并注意结 果的完整性和规范性。同时,应加强评价人员的培训和 能力提升,确保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05
粮油检验的案例分析与实践
粮油加工企业检验案例分析
01
粮油加工企业检验案例
某大型面粉加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对原料和成品进行质量检验,确保
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02
粮油检验的基本方法
感官检验法
总结词
通过观察、嗅闻、品尝等方法对粮油 进行初步的质量评估。
详细描述
感官检验法是一种快速、简便的检验 方法,通过观察粮油的颜色、气味、 口感等特征,初步判断粮油的新鲜度 、品种、加工质量等。
物理检验法
总结词
通过测量粮油的物理特性,如粒度、容重、透明度等,评估粮油的质量。
粮油检验结果的记录与报告
粮油检验结果记录
准确、完整地记录各项检测指标的数值 和数据,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VS
粮油检验报告编写
根据记录的数据和结果,编写粮油检验报 告,对检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提供准 确的结论和建议。
04
粮油检验的常见问题与对策
粮油样品不具有代表性
总结词
样品代表性是粮油检验准确性的基础,如果 样品不具有代表性,检验结果将失去意义。
微生物检验法
总结词
通过检测粮油中的微生物种类和数量,评估粮油的安全性。
详细描述
微生物检验法可以对粮油中的细菌、霉菌、酵母菌等进行检测,以判断粮油是否受到污染,是否符合食品安全标 准。
03
粮油检验的流程与操作
粮油样品的采集与制备
粮油样品采集
根据检验目的和要求,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粮油样品,确保样品的质量和数量满足检验要求。
粮油品质检验

粮油品质检验一、粮油品质检验的依据粮油检验技术标准经历了从无到有,由粗到细的发展过程,而且已经形成了较多的国家标准,这些标准就是产品品质检验的依据,具有高度的统一性,它体现着国家对粮油质量的集中管理和监督。
粮油标准是国家的一项重要的技术政策和技术法规,它是保证产品质量可靠的重要措施。
粮油品质检验工作,必须以粮油质量标准和操作规程为依据。
二、粮油检验的方法与质量标准的分类㈠粮油质量检验方法分类粮油检验可分为:物理检验、化学检验、动物试验、色谱分析四个方面。
但目前对粮油品质鉴定的常规检验,仍是以物理检验和化学检验为主。
1.物理检验:就是用人体感觉器官或科学仪器,从粮油的外部形态特征或粮油的不同物理特征、特性来鉴别粮油的品质。
检验后的粮油基本不改变原有性状。
包括以下两个方面:⑴.感官检验:就是利用人体感觉器官,从粮食的外部形态特征或不同的物理特性来鉴别粮食的品质。
主要是根据长期工作积累的经验,用眼看、手摸、耳听、鼻嗅、牙咬等方法,来检验粮食的成熟度或者说饱满程度、水分、杂质.不完善粒、虫蚀、霉变、色泽、气味等。
这种方法虽然简便,不需要携带任何仪器,但没有一定的实践经验不易掌握,检验结果也不够准确。
因此,某些项目的检验一定要结合仪器检验的结果,反复地进行练习比照,才能够不断地提高感官检验的准确性。
它的优点是检测速度快,缺点是不够十分准确,这种方法适用范围比较广泛,可用作为判定粮食品质的初检或粗检,属于粗略估测、参考数字,不可作为出证数据。
⑵.仪器检验:是根据粮油需要检验的项目,使用科学仪器进行检验,这种方法结果较为正确,取得的数据可作为出证依据。
2.化学检验:就是通过比较复杂的仪器,配以必须的化学药剂,来测定粮油的化学成分及有毒、有害物质含量的检测方法。
3.动物试验:利用动物对毒物的敏感性,通过动物饲养结果的病状得知毒物毒性,即动物试验。
4.气相色谱法:根据不同物质在由两相,一固定相和流动相构成的体系中,具有不同的分配系数,当两相作相对运动时,这些物质也随流动相一起运动。
粮油检验技术培训

粮油检验技术培训教材一、粮油检验的概念粮油检验是以粮油与产品为研究对象,采用科学、系统的分析检测手段,全面、客观的研究与评定其品质与品质变化的一门学科,是建立在分析化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仪器分析、微生物学与技术、生物化学与技术、食品化学、粮食学、统计学等多种学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独立并注重实验技术的学科。
粮油检验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粮食研究和工作中有极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学科本身的特点,它的发展离不开相关学科与技术的发展,在检验技术上,它依赖于各种分析方法的基础理论和技术手段的进步,实际工作中它依据国际、国内的各种法律、法规(产品质量法、计量法、食品卫生法、……)以与各种产品的质量标准和技术标准,它涉与的对象主要是粮食、油料、食用油脂、饲料、以与其它相关产品,包括这些物质的原料、半成品、成品、辅助材料等。
粮油检验的意义在于保证党和国家一系列法律法规的贯彻实行,维护社会的稳定;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保护国家、企业、消费者的合法利益;也为生产、管理、科研等部门提供必要的分析结果和数据,为科学管理、安全储藏、改进生产工艺、合理利用和开发粮油资源、研究新产品服务。
二、粮油检验的方法根据粮油检验的内容和任务,主要采用以下几类方法:1.理化分析方法2.生物学方法3.感官评定方法三、稻谷GB1350-2009标准2009年3月28日国家质检总局与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了GB1350-2009《稻谷》强制性国家标准,用以取代原国家标准局1986年5月6日发布、1987年4月1日实施的GB1350-1986《稻谷》标准。
该标准规定了稻谷的相关术语和定义、分类、质量要求和卫生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签标识,以与包装、储存和运输要求,适用于收购、储存、运输、加工和销售的商品稻谷,但不适用于标准分类中规定的早籼稻谷、晚籼稻谷、籼糯稻谷、粳稻谷、粳糯稻谷以外的特殊品种稻谷。
该标准于2009年7月1日实施。
粮油检验技术

粮油检验技术一、粮油储存品质判定规则1 稻谷、小麦、玉米、大豆储存品质控制指标国家粮食局、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联合颁发粮油储存品质判定规则(试行)规定了储备粮品质控制指标,(见表3、表4、表5)表3 稻谷储存品质控制指标表4 小麦和玉米储存品质控制指标表5 大豆储存品质控制指标2 回归评分值(Y)计算公式:Y籼稻=70.7+0.07X发芽率-0.25X脂肪酸值+1.70X粘度Y粳稻=86.3+0.005X发芽率-0.61X脂肪酸值Y玉米=80.5+0.10X发芽率-0.34X脂肪酸值说明:为了计算回归评分值,需要检验发芽率3 储存品质控制指标的使用与宜存、不宜存、陈化的判定3.1 储存品质控制指标适用于安全水分条件下正常储存的无污染的粮油。
3.2 储存品质控制指标的划分把储存品质控制指标划分为两部分:品尝评分值作为品尝指标部分,其它指标作为理化指标部分。
3.3 宜存、不宜存、陈化的判定3.3.1 稻谷有一项储存品质控制指标符合“不宜存”规定的,即判定为不宜存稻谷;有一项储存品质控制指标符合“陈化”规定的,即判定为陈化稻谷。
3.3.2 小麦有一项理化指标符合“不宜存”规定的,即判定为不宜存小麦;判定小麦是否陈化,则以品尝指标为准。
“宜存”和“不宜存”的品尝指标是参考指标,不是判定指标。
3.3.3 玉米回归评分值是参考指标,不是判定指标;其它储存品质控制指标,有一项符合“不宜存”规定的,即判定为不宜存玉米;判定玉米是否陈化,则以脂肪酸值为准。
3.3.4 大豆有一项储存品质控制指标符合“不宜存”规定的,即判定为不宜存大豆;有一项储存品质控制指标符合“陈化”规定的,即判定为陈化大豆。
3.3.5 食油有一项储存品质控制指标符合“不宜存”规定的,即判定为不宜存食油;有一项储存品质控制指标符合“陈化”规定的,即判定为陈化食油。
3.4 除每年两次常规性的检测储存品质控制指标外,还应根据储存过程中粮油的具体情况,随时扦样检测其品质,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减少粮油损失。
谷物品质分析 第三章

2、小麦检验
(1)小麦粒色鉴别: 小麦粒色鉴别: 分取小麦100粒,感官检验小麦粒色。 分取小麦100 100粒 感官检验小麦粒色。 种皮深红色或红褐色的麦粒达90粒及以 种皮深红色或红褐色的麦粒达90粒及以 90 上者为红麦 红麦。 上者为红麦。 种皮白色、乳白色或黄白色的麦粒达90 种皮白色、乳白色或黄白色的麦粒达90 粒及以上者为白麦 白麦。 粒及以上者为白麦。 均不足90粒为花麦。 均不足90粒为花麦 90粒为花麦。
(4)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 ①检大样杂质时样品要充分均匀,以分样器 检大样杂质时样品要充分均匀, 分取到接近规定的数量后称重, 分取到接近规定的数量后称重,否则测得的 杂质结果会偏高; 杂质结果会偏高;
原因:这是因为样品在进入分样器的接料 原因: 斗时,受到自身的重力影响会分层, 斗时,受到自身的重力影响会分层,一般 不饱满的颗粒在上面, 不饱满的颗粒在上面,而手拿着接料斗将 样品倒人称样盘称量的过程是边抖动边将 样品倒人称样盘的, 样品倒人称样盘的,其抖动过程中又进一步 地将样品分层, 地将样品分层,使得留在接料斗中未称完 的样品是最播种时由于种子不纯,混杂异种粮粒 播种时由于种子不纯, 或病害。 或病害。 (2)粮食收获后在脱粒、扬场、清理筛选 粮食收获后在脱粒、扬场、 等环节中作业粗糙,使得植物的根、 等环节中作业粗糙,使得植物的根、茎、 杂草种子残留在粮食中。 叶、杂草种子残留在粮食中。
(3)储存期间被害虫蛀食,失去食用价值。 储存期间被害虫蛀食,失去食用价值。 (4)鼠害把粮食嗑成粉末,成为杂质。 鼠害把粮食嗑成粉末,成为杂质。 (5)粮食在整晒、加工、运输等环节中,机 粮食在整晒、加工、运输等环节中, 械损伤造成的过碎小粒。 械损伤造成的过碎小粒。
(2)染色检验法(粳稻和糯稻检验) 染色检验法(粳稻和糯稻检验) 将糙米去掉米皮后, 将糙米去掉米皮后,不加挑选地取出 200粒 小碎米除外),用清水洗后, ),用清水洗后 200粒(小碎米除外),用清水洗后,再用 1g/L碘酒浸泡1min左右 碘酒浸泡1min左右, 1g/L碘酒浸泡1min左右,然后洗净 糯米呈棕红,非糯性米呈蓝色。 糯米呈棕红,非糯性米呈蓝色。
粮油检验技术培训教材

粮油检验技术培训教材一、粮油检验的概念粮油检验是以粮油及产品为研究对象,采纳科学、系统的分析检测手段,全面、客观的研究与评定其品质及品质变化的一门学科,是建立在分析化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仪器分析、微生物学及技术、生物化学及技术、食品化学、粮食学、统计学等多种学科基础上进展起来的独立并注重实验技术的学科。
粮油检验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粮食研究和工作中有极重要的意义,然而,由于学科本身的特点,它的进展离不开相关学科及技术的进展,在检验技术上,它依靠于各种分析方法的基础理论和技术手段的进步,实际工作中它依据国际、国内的各种法律、法规(产品质量法、计量法、食品卫生法、……)以及各种产品的质量标准和技术标准,它涉及的对象要紧是粮食、油料、食用油脂、饲料、以及其它相关产品,包括这些物质的原料、半成品、成品、辅助材料等。
粮油检验的意义在于保证党和国家一系列法律法规的贯彻实行,维护社会的稳定;保障人们的躯体健康;爱护国家、企业、消费者的合法利益;也为生产、治理、科研等部门提供必要的分析结果和数据,为科学治理、安全储藏、改进生产工艺、合理利用和开发粮油资源、研究新产品服务。
二、粮油检验的方法依照粮油检验的内容和任务,要紧采纳以下几类方法:1.理化分析方法2.生物学方法3.感官评定方法三、稻谷GB1350-2009标准2009年3月28日国家质检总局与国家标准化治理委员会联合公布了GB1350-2009《稻谷》强制性国家标准,用以取代原国家标准局1986年5月6日公布、1987年4月1日实施的GB1350-1986《稻谷》标准。
该标准规定了稻谷的相关术语和定义、分类、质量要求和卫生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签标识,以及包装、储存和运输要求,适用于收购、储存、运输、加工和销售的商品稻谷,但不适用于标准分类中规定的早籼稻谷、晚籼稻谷、籼糯稻谷、粳稻谷、粳糯稻谷以外的专门品种稻谷。
该标准于2009年7月1日实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
粮油检验技术概论
第二节 样品及样品处理
(一)样品
3 样品登记
样品登记项目包括(但不限于)样品编号、样品名称(种类、品种)、 产地、代表数量、生产年度、储存时间、扦样地点(车、船、仓库、 堆垛)、包装或散装、扦样单位及人员姓名、扦样日期等。
15
粮油检验技术概论
第二节 样品及样品处理
据,因此结果的正确性是至关重要的。 ③ 采样的不正确可能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不应有的损失,也可能导致有
危险的粮食及食品、饲料进入市场,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 12
粮油检验技术概论
第二节 样品及样品处理
(一)样品
2 样品的分类
2.1 按照扦样、分样和检验过程的不同,可以分为: ① 点样:按规定的方法,使用规定的扦样工具,从被检粮油的一个采
第一节 粮油检验的一般规则(二)粮油检验的一般源自则1 粮油检验程序目的
任务 决策
采样
结果评价 作出结论
检验
数据处 理
5
粮油检验技术概论
第一节 粮油检验的一般规则
(二)粮油检验的一般规则
2 粮油检验的一般规则
2.1 检验方法选择 根据相关标准检验方法进行实验。
6
粮油检验技术概论
2.2 试剂要求
① 检验用水,未注明其他要求时,系指蒸馏水或去离子水。未芝麻溶 液用何种溶剂配制时,均为水溶液。
(一)样品
4 样品要求 ① 扦样应按有关规定执行: NY/T 5344.1-2006 无公害食品 产品抽样规范 第1部分:通则 NY/T 5344.2-2006 无公害食品 产品抽样规范 第2部分:粮油 GB/T 5491-1985 粮食、油料检验 扦样、分样法 GB/T 5524-2008 动植物油脂 扦样 GB/T 10360-2008 油料饼粕 扦样
测试次数,是平均值还是中位数;样品的全部信息;采样方法 (如果已知);测试方法。
11
粮油检验技术概论
第二节 样品及样品处理
(一)样品
1 样品的意义
正确取样的意义如下: ① 正确取样是所采取样品是否具有代表性的关键。样品是否具有代表
性又是是否能否反映出该批受检粮食质量的真实性的关键。 ② 由于检验的结果是上级以及委托单位处理问题和进行贸易的重要依
⑤ 对检验中可能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如中毒、爆炸、腐蚀、燃烧等)
应有防护措施。
9
粮油检验技术概论
2.5 原始记录和检验单 ① 试样检验必须有完整的原始记录。应具有原始性、真实性和可追
溯性。 ② 原始记录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样品编号、样品名称(种类、
品种)、检验依据、检验项目、检验方法、检验环境条件(温度、 湿度等)、主要仪器设备(名称、型号及编号)、原始数据、计 算公式及计算结果、检测人及校核人、检验日期。 ③ 检验人员应按照原始记录正确填写质量检验单。
8
粮油检验技术概论
2.4 检验要求
① 按照标准方法中规定的分析步骤进行检验:称取、准确称取、恒 重、量取、吸取……
② 为减少随机误差的影响,测试应进行平行试验,以获得相互独立 的测定值,由相互独立的测定值得到可靠的最终测定结果。
③ 对测试存在本底以及需要计算建议方法的检出限时,应进行空白 试验。
④ 判断分析过程是否存在系统误差,以及验证测试方法的可靠性、 准确性时,应进行回收试验。
② 检验中需用的试剂,除基准物质和特别注明试剂纯度要求外,均为 分析纯;未指名具体浓度的硫酸、硝酸、盐酸、氨水,均指市售试 剂规定的浓度。
③ 标准滴定溶液的制备按GB/T 601-2016,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的制 备按GB/T 602-2002执行,实验室中所使用的制剂及制品的制备按 GB/T603-2002执行。
10
粮油检验技术概论
2.6 结果计算与处理 ① 测定值的运算和有效数字的修约应符合GB/T 8170-2008的规定。 ② 最终测试结果按重复性条件和再现性条件下测试结果的确定方法
进行。 ③ 如果测试结果在方法的检出限以下,可用“未检出”表述测试结
果,但应注明检出限数值。 ④ 测试报告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最终测试结果,并说明
第一节 粮油检验的一般规则
(一)粮油检验的分类
• 物理检验:简便易行、快速、设备简单、容易普及。 • 化学检验:准确度较高。 • 生物学检验:技术要求较高,测定周期较长,但不可替代。 • 感官检验:主观因素影响大、结果准确性差,但由于数据统
计和评定的科学性,使其成为完整的检测手段。
4
粮油检验技术概论
2.2 按照样品的用途,可以分为: ① 送检样品:按规定的方法,使用分样工具,将集合样充分混匀并缩
分到一定数量,送至实验室的样品。 ② 保留样品:按规定保留,以备复检之用的样品,亦称复检样品。 ③ 标准样品:由主管部门制备或复制的成品粮加工精度标准样品。 ④ 标本样品:将名贵品种、优良品种制成标本陈列于实验室内,以作
16
粮油检验技术概论
② 送检样品数量应能满足检验项目的要求,原则上不少于2kg。 ③ 根据检验项目的要求,选用适当的容器和包装运送和保存样
品。 ④ 运送、保存过程中必须使用适当措施(如密封、低温等),
样点扦取的少量样品。 ② 集合样:按规定的代表数量,把扦取所得的全部点样聚集、混匀所
得到的样品。 ③ 实验样品:按规定的方法,使用分样工具,将集合样充分混匀并缩
分到一定数量,送至实验室的样品。 ④ 试样:按规定方法制备的用于实验室检验的样品。
13
粮油检验技术概论
第二节 样品及样品处理
(一)样品
2 样品的分类
第三章 粮油检验技术概论
1
粮油检验技术概论
学习要求
• 熟悉和掌握粮油检验技术相关内容,重点包括 粮油检验的分类,粮油检验的一般程序、规则。
• 熟悉粮油检验中正确取样的意义,掌握样品的 定义、分类及要求。
• 熟悉样品采集的类型。 • 学会如何根据检测指标进行样品预处理。
2
粮油检验技术概论
小节
粮油检验技术概论
④ 液体的滴是指蒸馏水自标准滴管流下一滴的量,在20℃时,20滴约 1mL。
7
粮油检验技术概论
2.3 仪器设备要求 ① 所选一起设备应符合标准中规定的量程、精度和性能要求。 ② 对设及计量的一起设备及量具(包括玻璃量具)应按国家有关规
定进行检定或校准。 ③ 玻璃量具和玻璃器皿应按有关要求洗净后使用。 ④ 检验方法中所列一起为主要一起,实验室常用仪器可不列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