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世界地理错题精选

初中世界地理错题精选
初中世界地理错题精选

世界地理部分错题精选

读“竖版世界地图”,完成 1~2 题。

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沿①地出发一直向北行走可到达②地

B.从③地沿纬线向北再向东可到达④地

C.③和⑤两地经度相同,南北纬度相反

D.M 地处南太平洋的北部、南美洲东部

2.下列关于海陆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A.南北半球海陆比例均约为 7:3

B.陆地被海洋分割成不同的陆块

C.海洋集中分布在南半球、东半球

D.距南极洲最远的海洋是太平洋

3.下列不能体现“沧海桑田”现象的是

A.在喜马拉雅山的岩层中发现了海洋生物

的化石 B.在渤海海底发现了河流故道C.日本用垃圾填海,造就了18个小岛 D.印度的洪水淹没了万顷良田

日本有一座无人小岛(2013年因一次剧烈的火山喷发,自海平面上升了约25米,一年后面积已接近230万平方米。随着火山持续活动,该岛屿至今仍在自动“长高”“长大”。据此完成4~5题。

4.小岛不断“长高”、“长大”,体现了

A.海陆分布

B.海陆变迁

C.海平面上升

D.地球运动

5.“板块构造学说”之所以能得到大多数专家认可,是因为它能很好地解释

①地球上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②环太平洋地区多火山和地震

③非洲和南美洲有相同的动植物④世界上一些高大山脉的形成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学完海陆变迁后,小明查阅了很多文献,下列文献能说明海陆变迁的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和降水量分布示意图”,回答7~8题。

7.上图表示气温、降水随

A.经度变化的情况

B.纬度变化的情况

C.海拔变化的情况

D.时间变化的情况

8.关于全球年平均气温及年降水量分布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A.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年平均气温低、年降水量多

B.全球年平均气温和降水量均是从低纬向高纬递减

C.中纬度地区比低纬度地区年平均气温高、年降水量多

D.赤道附近地区年平均气温最高、年降水量最多

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回答9~11题

9.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是

A.从两极向赤道逐渐降低

B.从平原向高原逐渐升高

C.从陆地向海洋逐渐降低

D.从低纬向高纬逐渐降低

10.关于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亚洲大陆和北美大陆气温最低

B.世界七大洲中,非洲大陆20℃以上气温面积最大

C.澳大利亚大陆年平均气温都在20℃以上

D.每条等温线走向都是与纬线平行

11.关于甲地和乙地气温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和乙地纬度位置相近,年平均气温相差不大

B.甲地与乙地年平均气温相差不到10℃

C.如果乙地年平均气温比甲地高24℃,则甲地比乙地高近4000米

D.甲乙两地气温不同,主要原因是两地的海陆位置不同

12.非洲有一种奇特的鱼叫肺鱼,当河流中有水时它用鳃呼吸,当河流中没水时它用肺呼吸。这是为适应当地的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

D.热带季风气候

本州岛是日本最大的岛屿,自然环境独具特色。读图,回答13题。

13.比较富山和东京的气候,正确的是

A.富山受冬季风影响大,冬季降水天数多

B.东京受夏季风影响大,全年降水天数多

C.冬夏季风均经过大陆,两地气温年较差大

D.冬夏季风均经过海洋,两地全年温和湿润

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的小说《格兰特船长的儿女》讲述了英国公爵率

领探险队搜救格兰特船长的故事。探险队在10月到达南美大陆,沿着南纬37°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搜救活动,依次途经下图中的①、②、③、④四地。据此完成14~16题。

14.探险队在途中可能遭遇到的自然灾害是

A.①—寒潮冻害

B.②—地震灾害

C.③—暴雨洪涝

D.④—沙尘暴

15.小说里有如下描述:10月30日,太阳在热雾中升起,苦的是草原里没有可蔽荫的地方,干渴的探险队终于找到一个有淡水河流汇入的盐湖,但却发现,湖水完全干涸了。这个盐湖可能位于

A.①

B.②

C.③

D.④

16.①地和③地气候和景观迥异,主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半球位置

C.地形

D.季风

读图,完成17~18题。

17.该气候类型的特征是

A.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B.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C.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D.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18.该气候类型的分布特点是

A.分布在25°~35°之间的大陆东岸

B.分布在35°~55°之间的大陆东岸

C.分布在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

D.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

下图为某地的气温年变化曲线和月降水量图。读图完成第19~21题。

19.这种气候类型是

A.地中海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

20.这种气候的特征是

A.全年高温少雨

B.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少雨

C.冬季温和少雨,夏季炎热多雨

D.全年高温,降水分旱、雨两季21.该地可能位于

A.马来群岛

B.亚平宁半岛

C.四川盆地

D.中南半岛

开普敦是南非名城,被欧洲游客誉为“冬季避寒胜地”。由于连续三年干旱,2018年1月,开普敦市政府宣布4月12日为“归零日”(水库淡水归零,即无水可用的日子)。读图“南非区域图”和“开普敦气温曲线降水量柱状图”,完成第22题。

22.开普敦成为欧洲游客的“避寒胜地”,是因为地处

A.南半球,季节与欧洲相反

B.低纬度,有太阳直射现象

C.热带地区,全年热量充足

D.沿海地区,冬季温暖湿润

随着秋意渐浓,昼夜变化,人体生物钟也逐渐向休眠模式调整,而此时若无暖气护体,起床便更具挑战了。2019年10月31日中国天气网发布了一张全国“起床大作战”的趣味地图(如图所示)。据图完成23~24题。

23.此时已有暖气护体的城市有

A.沈阳

B.乌鲁木齐

C.武汉

D.广州

24.据图可知,深秋时节我国

A.青藏高原气温最低

B.东西气温差异小

C.自北向南全部进入供暖期

D.南北气温差异大

“廊桥”又称虹桥,是一种有屋檐的桥,多为木质结构,可遮阳避雨,保护桥梁,还可供人休憩。廊桥是能够反映区域地理特征的独特建筑。根据单跨式木拱廊桥景观图、各省廊桥数量占全国总量的比例图,完成25题。

25.廊桥数量居前两位的内陆省区依次是

A.浙、闽

B.桂、滇

C.贵、湘

D.黔、皖

贝都因人是主要生活在西亚沙漠的阿拉伯人,马赛人是生活在东非高原的著名游牧民族。读图,完成26题。

26.贝都因人和马赛人游牧的原因分别是

A.贝都因人主要生活在热带草原气候区,逐水草而居

B.贝都因人生活在沙漠里,终年炎热,分旱雨季

C.马赛人生活在高原高山气候区,海拔高,降水少

D.马赛人游牧于赤道两侧,同种气候类型下雨季恰好相反

智利中部是地中海气候,夏季炎

热少雨,气候干燥;2017 年,智利

中部广大地区山火频发,被烧毁的林

地超过15 万公顷,威胁多处城镇和

民众生活区。连续的森林大火造成智

利中部广大地区浓烟滚滚,遮天蔽日。

下图为 2017 年智利山火主要发生区

位置。据此完成 27题。

27.从气候角度考虑,该地山火易发

的时间为

A.12、1、2月

B.3、4、5月

C.6、7、8月

D.9、10、11 月

2019年 8月18日,冰岛官员及科学家前往首都东北面的奥克火山,为形成于700年前的OK冰川举行特殊葬礼,并在原址立下题为“为未来的信”纪念碑,以悼念因全球气候变化失去的这座冰川。读图,完成第 28题。

28.冰岛面积的 11.5%有冰川分布,是因该岛

①位于板块交界地带,多火山②外流河数量多,水源充足

③处于高纬地区,终年气温较低④气候湿润,全年降水较丰富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

29.形成世界各地区不同地理特征的原因中,不正确的是

A.自然条件存在不同 B.经济发展和社会状况不同

C.文化传统存在不同 D.地域面积的大小不同

30.北美洲和南美洲共划分为北美和拉丁美洲两个区域,它们之间的界线是A.和南美洲与北美洲的界线一样,为巴拿马运河

B.以美国南部的国界线作为其划分的分界线

C.以墨西哥南部的国界线作为其划分的分界线

D.以中美地峡的南部作为其划分的分界线

克利伯环球帆船赛是全球最具影响力和挑战性的业余航海赛事。图为07—08赛季青岛站参观券,时间为2008年2月14日,印有本赛季全部比赛站。读图,完成31题。

3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青岛位于太平洋东岸 B.参观券所示时间正值我国冬季

C.风平浪静最利于帆船比赛 D.公众开放日不利于帆船赛事的推广图a为“世界大洲大洋分布简图”,图b为“四大洲不同海拔面积比例及纬度范围”。读图,完成32~33题。

32.下列对应正确的是( )

32.据图可知正确的是

A.甲——北美洲,地形种类单一

B.乙——欧洲,高原面积最大

C.丙——亚洲,地势起伏最大

D.丁——非洲,地势最低平

33.甲大洲最北部的原住居民,有可能

①欣赏到极光②饲养驯鹿③身着毛皮服装④以渔猎生活为主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塔吉克斯坦大部分位于帕米尔高原上,境内山地和高原约占国土面积的90%,其中约一半在海拔3 000米以上,该国拥有整个中亚地区60%的水资源,读“塔吉克斯坦示意图”,完成第34~35题。

34.关于塔吉克斯坦自然环境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深居内陆②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

③境内有大量冰川分布④气候湿润,年降雨量较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35.塔吉克斯坦的城市集中分布在该国西南部,主要原因是这里

A.纬度较低,阳光充足B.地势较低,水源充足

C.气候温和多雨

D.平原面积广大

读中南半岛示意图,根据所学知识完

成第36题。

36.下列叙述符合该半岛自然环境特征

的是

A.生物资源匮乏

B.热带雨林气候为主

C.地震多发地

D.平原地区土壤贫瘠

路桥是指横贯大陆的铁路运输通道。一些学者认为,世界经济格局正在从“海岸经济”进入“路桥经济”阶段。读“亚欧大路桥示意图”,完成第37~38题。

37.三条亚欧大陆桥

A.均经过中亚地区

B.东起点均在中国

C.连接亚欧所有国家

D.多经过临海国家

38.亚欧大陆桥上多货运列车而少客运列车,其原因是铁路运输

①运输量大②对旅客而言,不如航空运输省时、舒适

③适宜运输大宗笨重货物④旅客出行成本低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2018年1月26日,

中国政府发表《中国

的北极政策》白皮书,

指出中国是北极事务

的积极参与者、建设

者和贡献者,愿与各

方共建“冰上丝绸之

路”。读图和材料,

完成39题。

39.共建“冰上丝绸之

路”的前提是开发和

利用“北极航道”。

若北极航道开通,距离将大幅缩短的航线是

A.北美东部至欧洲

B.美国至加拿大

C.东亚至欧洲西部

D.日本至巴西

2019年2月26日,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30岁“生日”。30年来,中山站已经发展成为中国南极内陆考察的枢纽,每年可以接待“度夏”和“越冬”考察人员。读图,完成第40~41题。

40.关于中山站的说法,正确的是

A.位于西半球、南半球

B.位于69°22'S,76°22'W

C.濒临印度洋,气候湿润

D.位于罗斯海新站的西北方

41.中山站迎来生日这天

A.南极圈上出现极昼现象B.长城站比中山站先迎来日出

C.泰山站白昼长黑夜短 D.正午时昆仑站人影朝北

42.下图示意科考队员某日在泰山站拍摄的一天太阳运动轨迹合成图,拍摄日期最接近我国的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43.下列保护南极环境的做法,合理的是

A.在岩石上刻“保护地球上最后一片净土”的标语

B.有条件的科考站安装污水与垃圾处理系统

C.禁止捕杀极地动物,禁止发展观光旅游业

D.只在夏季进行科考活动,冬季暂停,休养生息

北极航线的开通得益于北极

沿岸海冰的季节性融化范围扩大。

读图,完成第44题。

44.北极航道M至N段的航向大

致是

A.由南向北

B.由北向南

C.由东向西

D.由西向东

下图为美国本土主要农业区和“硅谷”地区示意图。读图文资料,回答45题。

45.图中反映美国农业的主要特征是

A.农业机械化程度高

B.地区专业化程度高

C.农业人口多

D.农业产量高

北美洲是世界上第二发达的大洲,其中美国经济位居世界前列,美国粮食产量居世界第二(全球占比例达16%),仅次于中国;美国出口的农产品占全球农产品贸易的1/4,其中玉米和大豆为美国生产和出口的优势品种。读“北美洲北部略图”。完成下面小题。

46.美国的农业

A.主要分布在东部和西部

B.农产品作为商品售卖并大量出口

C.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

D.生产地区地广人稀,精耕细作

大豆是一种经济作物。目前,巴西是我国进口大豆的国家之一。图9为巴西大豆产区及主要运输线路分布图,图10为巴西大豆主要种植区气温和降水量图。读图,完成第47题。

47.大豆喜温,生长周期长达半年,种子发芽适宜温度是20 ℃~22 ℃,要求土壤水分充足,开花期适宜温度是25 ℃~28 ℃,成熟期雨水不宜过多……推测该国播种大豆的最佳时间是

A.4月

B.5月

C.9月

D.10月

参考答案:

最新初中地理居民与聚落试题(含答案)

一、居民与聚落选择题 1.世界第二人口大国是() A. 印度 B. 巴西 C. 澳大利亚 D. 美国【答案】A 【解析】【分析】世界第二大人口大国是位于南亚的印度,人口总数超过10亿,仅次于中国,美国人口总数居世界第三。 故答案为:A。 【点评】根据世界银行人口数量预测最新数据显示,在世界人口排名2018中,中国人口数量14.09亿(国家统计局数据2015年,13.75亿人),依然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印度以13.39亿为人口第二多的国家,或许在不久的将来,印度很有可能超越中国成为世界第一人口国家。 2.某地的五个聚落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悠久,至今仍保留了大量的古建筑。读该地等高线与聚落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甲、乙、丙、丁四个聚落,其中发展条件最好、规模最大的一个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据调查,在五个古聚落中丁聚落保存得最为完好,其原因是丁聚落() A. 气候湿热 B. 地形平坦 C. 交通闭塞 D. 经济发展快(3)来到丙地的游客在地面上借助望远镜向其它四个聚落所在的方位观察,最可能见到的是() A. 甲地--海上明月 B. 乙地--炊烟袅袅 C. 丁地--小桥流水 D. 戊地--激流飞瀑 【答案】(1)A (2)C (3)D 【解析】【分析】(1)图中甲地等高线稀疏,地形平坦,且位于河流入海处和公路线的交汇处,水陆交通便利,水源充足,土壤肥沃,因此甲地是图中发展条件最好、规模最大的一个,故选A。(2)图中丁聚落位于河流支流的上游河谷之中,地形较为封闭,且只有乡道与外界沟通,交通闭塞,与外界交流较少,因此丁地的古聚落保存的最为完好,故选

2019中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五:世界的居民

2019中考地理汇编五世界的居民、发展与合作 世界的居民 (2019株洲) 【解析】21选B,22选B。本题组考查读图析图能力。第21题,读图可知,随着时间的变化,世界人口的数量先增后减,环境污染不断加重,人均粮食先增后减,自然资源数量持续减少。第22题,世界人口数量的激增很可能会导致土地资源利用过度,人均粮食持续减少,自然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加重,人口大量死亡乃至停止增长等问题。 (2019滨州)下图为2018年世界部分国家的人口状况统计图。读图完成9?10题。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 A.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国家是巴西 B.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是印度 C.发达国家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普遍较低 D.中国人口总量最大,自然增长率最低 10.中国人口密度比印度低的主要原因是(B ) A.经济发展水平更高 B.领土面积更大 C.人口自然增长率更低 D.人口总数更少 9.C 【解析】本题考查读图能力及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密度等知识点。读图可知,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国家是尼日利亚;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是日本;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普遍较低;中国人口总量最大,自然增长率较低,高于图中的英国、日本,综上所述,C项正确。 10.B 【解析】本题考查人口密度。人口密度是由该区域的人口数和面积决定的。由于中国领土面积更大,人口密度比印度低。人口密度与A、C两项无关,D项叙述错误,故选B 项。

5.(1分)(2019连云港)下列地区人口分布较为稠密的是() A.非洲的撒哈拉沙漠地区 B.俄罗斯的高纬度地区 C.赤道附近的热带雨林地区 D.欧洲西部的平原地区 【解答】解:非洲的撒哈拉沙漠地区过于干热; 俄罗斯的高纬度地区气候寒冷; 赤道附近的热带雨林地区气候湿热; 欧洲西部的平原地区地形平坦、气候适宜、经济发达,人口分布较为稠密。 故选:D。 5.(2019德州)读不同宗教风格建筑图,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有关世界宗教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甲是基督教堂,中东地区大多数居民信仰基督教 B. 乙是伊斯兰教清真寺,世界上信仰伊斯兰教的人数最多 C. 丙是佛塔,世界最大佛塔遗迹是印度尼西亚婆罗浮屠寺庙群 D. 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的发源地均位于世界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 5.【答案】C 【解析】 解:甲是基督教堂,中东地区大多数居民信仰伊斯兰教,A错误; 乙是伊斯兰教清真寺,世界上信仰基督教的人数最多,B错误; 丙是佛塔,世界最大佛塔遗迹是印度尼西亚婆罗浮屠寺庙群,C正确; 佛教起源于古印度,D错误。 (2019·衡阳)认识世界,读下组图3,回答6~8题。 6.(2019·衡阳)上组图3中表示马六甲海峡的是图 A.① B.② C.③ D.③ 7.(2019·衡阳)上组图3中的图②所示区域的主要人种、通用的语言和信仰的宗教分别是 A.黄色人种、英语、基督教 B.黑色人种、西班牙语、佛教 C.白色人种、阿拉伯语、伊斯兰敬 D.黄色人种、阿拉伯语、基督教 8.(2019·衡阳)上组图3中有关图②所示区域说法正确的是 A.该区域常住居民为因纽特人、拉普人

初中地理《世界的居民》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第三章《世界的居民》测试讲评课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思路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只有通过学生的自身操作或实践才是最有效的。根据上面的教学内容,结合这一需求,在本节课上,我采用分层次分小组,指导学生自行解决,教师辅助指导的教学方式,明确的责任分工,有助于因材施教,可以弥补一个教师教学难以顾及众多学生差异性的不足,真正体现教师为主导者,学生为主体的科学观点,实现教与学和谐发展。当遇到学生难以解决的问题时,教师可加以指导、示范。而对学生来讲,不论对与错,都有一个思维过程,所以为了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首先让学生课前进行试卷分析,在课堂上教师应善于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回到考试解决问题的情境中,重建学生思维,进而重建或完善解题思路。并有效地促使学生进行反思与自我评价。 【教学目标】 1、对试卷中自己所出现的错误进行归类。 2、通过小组讨论,总结做题方法。 3、针对考试中出现的典型错误,有的放矢的复习相关知识点; 4、总结经验,掌握考试方法。 【教学关键】 重视更改试卷中的错误,并对出错的知识点进行强化巩固,养成良好的审题、答题习惯。关注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问题方法的培养与应用,初步理解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的关系。 二、教学媒体和课前准备 【针对学生】 课前下发试卷及“卷后感悟”,查找自己易错题型,并完成通过努力可以改错的部分。【针对教师】 应对学生得失分情况进行统计、汇总,确定讲评重点。将学生分小组,使每组内有好,中,差三个层次学生。统计解答题的得分,计算各题的平均分,以此衡量全班对此类题的掌握情况。分析学生对相关知识、及相关方法的掌握情况,对学生错误较为集中或不会者较多的题目进行分析,找出错误根源,制订措施,并设计好针对训练题。将学生的错误进行分类,制作课件。 三、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课前纠错

初中地理《世界的居民》教案

初中地理《世界的居民》教案 第三章世界的居民世界的人口 内容与分析 内容:世界人口的增长、分布和人口问题。 内容分析:本节主要介绍世界人口的增长、分布和人口问题。重点是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世界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难点是人口的增长要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教材通过世界人口增长图,列举许多人口数据,让学生通过分析来认识世界人口的增长趋势。为了便于学生分析并把握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所给资料从1950年开始,并预测到2005年,问题设置突出世界人口达10亿整数倍的年份。课文中介绍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密度4个人口统计指标,要求学生对人口数据能够进行初步的计算和分析。世界人口的分布,课文与地图密切地结合起来,学生通过读图分析,可记住四大人口密集地区。在课文中,粗略介绍了这4个地区优越的自然地理环境,尤其是气候、地形、水文条件,进而说明人口分布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联系,在气候湿润的临河地带,往往形成人口稠密地区。世界的人口问题这一部分紧靠人地关系的主线,通过分析一系列实例来说明人口增长应与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人口过多、过少都不利于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正常发展,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控制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要性。本节教材既介绍了世界人口的地理分布,又

分析了人口分布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内在联系和人口预祝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密切关联,以此来培养学生透过数字看本质问题的能力和习惯。数据一般不要求学生死记硬背。 二教学目标与分析 1.教学目标 (1).运用资料和地图,分析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人口分布的特点。(2.结合地图分析人口分布的地区差异及其原因。 (3).运用材料和图片、引导学生分析世界人口问题的具体表现及其产生原因。 (4).了解人口计量分析的基本方法,学会计算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密度,并能对人口数据进行基本的计量分析。 2.目标分析 通过分析世界人口增长图,列举人口数据,认识世界人口的增长趋势,学会计算出生率、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密度。分析世界人口分布图,了解四大人口密集区和四大人口稀疏区,并适当分析其原因。 三.问题诊断分析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或困难、障碍)是人口出现负增长不是人口问题,产生这一问题(或困难、障碍)的原因是学生认为人口也少也好。要解决这一问题(或困难、障碍),就要通过分析人口一直处于负增长状态,会导致劳动力短缺人口老龄化等问题

七年级地理《世界的居民》习题及答案

第三章世界的居民 1.人口的增长速度在世界各地是不同的,一般地说,发达国家人口增长(慢),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快) 2.城市人口的比重,发达国家较(高),发展中国家较(低)。 3.控制人口增长动之过快而采取的主要措施及目标是:控制(数量),提高(质量),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经济)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4.全世界大约有( 2000 )多种语言,其中(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是联合国的工作语言。 5.到目前为止,无常住人口的大洲是:(南极洲) 6.城市人口迅速增加会产生( C ) A.就业机会增加 B.医疗卫生条件改善 C.住房、交通紧张 D.受教育机会增加 7.世界人口最密集的地区是(东亚和美国东北部) ①东亚②东欧、中欧③美国东北部④西亚、南亚 9.有关人口增长的叙述,正确的是( B.D. ) A.越慢越好 B.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C.越快越好 D.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10.世界人口最多的大洲是(亚洲) 13.拉丁美洲大多数国家通用的语言是:(西班牙语) 12.伊斯兰教教徒分布最多的地区是( B.C. ) A.北美洲东部和西部 B.亚洲的西部和东南部 C.非洲的北部和东部 D.欧洲的东部和西部 14.分布在非洲北部的主要人种是( B ) A.黄种人 B.白种人 C.黑种人 D.黄种人和白种人 15.阿拉伯国家居民大多信仰(伊斯兰)教。 16.关于人口分布与人口密度的叙述,最合理的是( C ) A.人口大国的人口密度一定大 B.人口自然增长率高的国家,人口密度一定大 C.人口多的地区,人口密度一定大 17从纬度位置看,世界人口稠密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地区) 18.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的主要人种是(白种人) 19.世界人口稀少地区主要是(全选) ①苔原带、冰原带②广大的亚寒带针叶林带③干旱的沙漠④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 20.下列语言不是联合国工作语言的是( C ) A.汉语 B.阿拉伯语 C.德语 D.法语 21.造成聚落景观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C ) A.居民人口的多少 B.当地面积的大小 C.劳动力生产方式的差异 D.交通方式的不同

2020-2021初中地理 居民与聚落(附答案)

一、居民与聚落选择题 1.(怀化)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1)南北美洲的分界线 A. 巴拿马运河 B. 苏伊士运河 C. 白令海峡 D. 德雷克海峡 (2)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和最小的大洲分别是 A. 印度洋、亚洲 B. 北冰洋、南极洲 C. 大西洋、非洲 D. 太平洋、大洋洲 (3)下列地区中人口较为稀疏的是 A. ①处 B. ②处 C. ③处 D. ④处(4)③处分布着因纽特人,他们属于()人种 A. 白色人种 B. 黄色人种 C. 黑色人种 D. 混血人种【答案】(1)A (2)D (3)C (4)B 【解析】【分析】(1)南北美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苏伊士运河是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白令海峡是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德雷克海峡是南美洲与南极洲的分界线;故选A。 (2)世界上最大的大洋是太平洋,最小的大洲是大洋洲;故选D。

(3)世界上绝大数人居住在中低纬度地区,而在气候温和、降水较多的平原和盆地地区,人口更为集中,中低纬度的临海地带往往形成人口稠密地区;干旱的荒漠,寒冷的极地,空气稀薄的高山高原,原始的热带雨林,人口稀疏;图中人口稀疏的是③处北冰洋沿岸地区,故选C。 (4)因纽特人属于黄色人种,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要理解答题。 2.读我国长白山区某地等高线地形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对图示地区开发利用方式的叙述,合理的是() A. 在图示地区的南部重点发展柑橘种植业 B. 在②地附近地区培育天然橡胶林 C. 在①地附近地区发展探险漂流运动 D. 在甲地建设全年日出观景平台 (2)甲、乙两地中,乙地聚落发展规模更大,对其主要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乙地()A. 地形更平坦开阔 B. 更接近水能资源富集地 C. 水陆交通更便利 D. 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威胁较小 【答案】(1)C (2)B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该地是长白山区某地等高线地形示意图,位于北方地区,在图示地区的南部不适合发展柑橘种植业,故A错;天然橡胶林是热带的经济作物,不适合在北方种植,故B错;探险漂流运动要求漂流速度快,故而河流水流要急,落差要大,①地附近等高线密集,落差大,最适合漂流,故C对;甲地位于盆地中,四周高,中间低,不适合建设全年日出观景平台,故答案选C.(2)读图可知,乙地位于河流与支流的汇合处,地形更平坦开阔,水陆交通更便利,水源充足,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威胁较小,聚落发展规模更大;由于这里地形平坦,落差小,水能资源不丰富,所以答案选B. 故答案为:(1)C;(2)B。 【点评】(1)该小题考查区域开发利用方式,需结合图示地区所在地的自然与人文地理环境特征综合分析解答,有一定难度。 (2)该小题考查聚落的形成原因,有一定难度,需结合所给图示提取相关解题信息,在此基础上结合所学内容分析作答。 3.小明计划到澳大利亚留学。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2021年七年级地理《世界的居民》教学设计

第三章2021年七年级地理《世界的居民》教学设计内容与分析 内容:世界人口的增长、分布和人口问题。 内容分析:本节主要介绍世界人口的增长、分布和人口问题。重点是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世界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难点是人口的增长要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教材通过世界人口增长图,列举许多人口数据,让学生通过分析来认识世界人口的增长趋势。为了便于学生分析并把握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所给资料从1950年开始,并预测到xx年,问题设置突出世界人口达10亿整数倍的年份。课文中介绍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密度4个人口统计指标,要求学生对人口数据能够进行初步的计算和分析。“世界人口的分布”,课文与地图密切地结合起来,学生通过读图分析,可记住四大人口密集地区。在课文中,粗略介绍了这4个地区优越的自然地理环境,尤其是气候、地形、水文条件,进而说明人口分布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联系,在气候湿润的临河地带,往往形成人口稠密地区。“世界的人口问题”这一部分紧靠“人地关系”的主线,通过分析一系列实例来说明人口增长应与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人口过多、过少都不利于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正常发展,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控制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要性。本节教材既介绍了世界人口的地理分布,又分析了人口分布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内在联系和人口预祝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密切关联,以此来培养学生透过数字看本质问题的能力和习惯。数据一般不要求学生死记硬背。 二教学目标与分析 1.教学目标

(1).运用资料和地图,分析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人口分布的特点。 (2.结合地图分析人口分布的地区差异及其原因。 (3).运用材料和图片、引导学生分析世界人口问题的具体表现及其产生原因。 (4).了解人口计量分析的基本方法,学会计算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密度,并能对人口数据进行基本的计量分析。 2.目标分析 通过分析世界人口增长图,列举人口数据,认识世界人口的增长趋势,学会计算出生率、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密度。分析世界人口分布图,了解四大人口密集区和四大人口稀疏区,并适当分析其原因。 三.问题诊断分析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或困难、障碍)是人口出现负增长不是人口问题,产生这一问题(或困难、障碍)的原因是学生认为人口也少也好。要解决这一问题(或困难、障碍),就要通过分析人口一直处于负增长状态,会导致劳动力短缺人口老龄化等问题的出现来解决。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指出工具使用在哪里),准备使用…(提出用什么工具)。因为使用…,有利于…(说明为什么要用)。 五.教学过程设计 问题一:当今世界人口有多少?人口增长的速度有什么变化?为什么?

初中地理居民与聚落试题(附答案)50

一、居民与聚落选择题 1.(盐城)聚落的建筑风格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密切相关。读下列四幅聚落景观图,完成小题。 (1)下列聚落与分布匹配正确的一组是() A. 蒙古包﹣青藏高原 B. 竹楼﹣西双版纳 C. 窑洞﹣云贵高原 D. 冰屋﹣东北平原 (2)目前,图中窑洞分布地区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A. 水土流失 B. 湿地破坏 C. 森林砍伐 D. 河流污染【答案】(1)B (2)A 【解析】【分析】(1)蒙古包是内蒙古高原地区的传统民居,竹楼是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的传统民居,窑洞是黄土高原地区的传统民居,冰屋是北极地区因纽特人的传统民居。故选:B(2)窑洞是黄土高原地区的传统民居,黄土高原主要的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故选:A 【点评】(1)我国各地民居的建筑风格有很大的不同,这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很大关系,这些民居既能适应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又与居民的社会经济生活密切联系。(2)窑洞主要分布在我国的黄土高原地区,当地居民依据黄土的直立性质,挖掘了冬暖夏凉适宜居住的窑洞,窑洞是黄土高原特有的一种民居形式。 2.留尼汪岛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区。读下面相关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该岛屿城市分布主要特点是() A. 在岛上均匀分布公路 B. 沿海、沿交通线分布 C. 沿河、沿海分布 D. 沿交通线、沿河分布 (2)该岛对外的最主要的交通方式是()

A. 公路运输、海洋运输 B. 铁路运输、航空运输 C. 海洋运输、航空运输 D. 铁路运输、公路运输 (3)下列有关该岛发展经济的做法,不符合本地实际情况的是() A. 广泛种植温带水果 B. 大力发展热带海洋旅游业 C. 加大对西部班瑚礁景区的合理开发 D. 大力发展服务业 【答案】(1)B (2)C (3)A 【解析】【分析】(1)由图示信息可知,留尼汪岛上的城市分布沿海、沿交通线分布,故选B。(2)岛屿被海洋所包围,因此该岛对外的最主要的交通方式是海洋运输、航空运输,故选C。(3)由图示及题干信息可知,留尼汪岛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区,不适宜广泛种植温带水果;留尼汪岛可加大对西部珊瑚礁景区的合理开发,大力发展热带海洋旅游业、服务业,故选A。 【点评】(1)影响城市分布的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自然因素如地形、气候。河流等,对早期城市的选址影响较大;社会经济因素如交通、政治、自然资源、宗教、科技和旅游等,对现代城市形成影响较显著。 (2)铁路运输能力大,成本低,受自然条件限制小,连续性强。但建设投资大,占地多;公路运输机动灵活,适应性强,短途运输速度快,受地形气候条件限制小,适合短途的客运、货运;水运运量大,运输成本低,适合于运输距离长、运量大的物品。但运输速度慢,受自然条件影响大,连续性差;航空运输速度快,适合长途旅客运输和体积小、价值高的物资以及鲜活产品等货物的运输。 (3)发展农业生产首先要根据本地气候特征、土壤条件等选择适宜的作物品种。从地形条件来看,平原适宜发展耕作业,山区适宜发展林业,低山丘陵地带可发展果林业,靠近河流或湖泊的地区可发展养殖业。 3.图中景观所在国家居民多信仰() A. 佛教 B. 伊斯兰教 C. 基督教 D. 犹太教【答案】 B 【解析】【分析】解:图中景观是埃及的狮身人面像,埃及主要以阿拉伯人为主,多信奉伊斯兰教。 故答案为:B。

地理试题练习题考试题教案初中高中四、世界的居民和国家 世界地理

四、世界的居民和国家--世界地理 人口 人口是在一定时期内,一定区域、一定社会制度下,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有生命个体的社会群体。 人口是由活的有生命的个体组成的群体。因此,人和动物一样具有自然属性,受自然环境影响、服从生物学规律。首先,人的生命过程在时间上是有限的,按照自然法则人有性别、年龄、生育、寿命、死亡等生物属性。其次,新陈代谢是人类生命活动的基础,而新陈代谢必须消耗物质和能量。为了源源不断的补充物质和能量的消耗,人们每天必须直接或间接地从自然界摄取一定数量的食物、水分和空气,同时把废弃物归还到环境中去。因此,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必备的物质基础和环境基础。 然而,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在于,人能够在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下,利用群体的力量从事物质资料的生产。这是因为人具有社会属性,作为社会的人从某种意义上讲,既是消费者,又是生产者。人可以利用自身的聪明才智进行创造性劳动,人的社会属性是区别于其它动物的本质属性。 人口出生率 人口出生率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出生的婴儿(存活的)在该国或该地区总人数中所占的比例,通常以千分率来表示。 计算公式为: 人口出生率= 同期活产婴儿数×1000。 一定时期内平均人口数 例如某地在一年中、平均1000人当中,出生并存活婴儿18人,该地的出生率为千分之十八。 出生率的高低与人口发展有密切的关系。如果某地出生率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上,就会导致人口的迅速发展,甚至使人的增长超过经济的增长。由于人口过剩,会产生一系列社会、环境问题。因此人类必须学会控制自己,做到有计划地生育,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并且要提高人口素质,使人类能够正常的良性循环。 人口死亡率 人口死亡率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死亡的人数在该国或该地区总人数中所占的比例。通常用千分比表示。 计算公式如下: 人口死亡率= 同期死亡人数×1 000。 一定时期平均人口数

初一地理世界居民练习题

世界居民1 时间:30分钟分值:20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基础过关: 1.中国2010年人口出生率为1.2%,死亡率为0.7%,总人口为13.7亿,则人口自然增长率和年净增人口数约为() A. 0.5% 685万 B. 1.9% 2603万 C. 1.2% 1644万 D. 0.7% 959万 2.关于世界人口的分布,叙述正确的是() A. 世界人口的稠密区都分布在发展中国家 B. 世界的大平原都是人口稠密地区 C. 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是大洋洲 D. 自然条件恶劣的地区,人口比较稀疏 近年来,由于大量农民进城务工,我国有些农村出现了“有房无人住,有地无人种”的空心化现象。据此完成3-4题。 3.这种空心化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 城市自然环境好 B. 城乡收入差距大 C. 农村人均居住面积小 D. 农村人口自然增长率低 4.“有房无人住,有地无人种”可能会带来() A. 土地资源浪费 B. 农业发展水平提高 C. 城乡协调发展 D. 农村老龄化程度降低 5.环境对人种的形成有较大影响.一般说来,黑人多分布在() A. 气温较高的热带地区 B. 气候比较温和的温带地区 C. 寒冷的极地地区 D. 季风气候区 二、综合题(共10分) 能力提升: 6.下图为“世界人口密度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每空1分,共5分)

(1)世界人口最稠密区位于亚洲的东部和__________部,这里存在的人口问题主要是() ①交通拥挤②人均资源多③环境污染④劳动力短缺⑤就业困难 A.①②④B.①③⑤C.②③⑤D.③④⑤ (2)A区域居民信仰的宗教多为__________,当地的语言以__________为主。 (3)B区域的原住居民印第安人属于__________人种。 7.家喻户晓的《西游记》中描述的是唐僧师徒四人到"西天"取经的故事,其背景来自于唐太宗贞观年间,僧人玄奘历尽艰难险阻去天竺国取经的真实事迹.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每空1分,共5分)(1)"天竺国"指_____,现在这里的人们多信仰_____教. (2)唐玄奘取回的"真经"是_____教的经典,现在该宗教的教徒以亚洲为最多,在亚洲又集中分布于_____. (3)唐玄奘信仰的宗教的代表建筑是( )

第三单元世界的居民(初中地理湘教版含答案)

第三单元世界的居民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叙述可由图分析得出的是( ) A.世界人口数量在不断增长 B.1900年以来,世界人口增长缓慢 C.世界人口的增长速度一直以来都比较均匀 D.人口数量的变化与自然因素无关 读“某地区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变化图”和“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图”,回答2~3题: 2.2000~2014年期间,该地区人口总量( ) A.不断下降 B.持续增加 C.保持不变 D.无法判断

3.按联合国标准,如果一个地区65岁及以上人口达到7%,则可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该地区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时间是( ) A.1992年 B.2000年 C.2010年前 D.2014年 读图,回答4~5题: 4.下列地区中人口较为稀疏的是( )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5.③处分布着因纽特人,他们属于的人种是( ) A.白色人种 B.黄色人种 C.黑色人种 D.混血人种 (2019株洲)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给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读图,回答6~7题: 6.图中各要素随时间的变化,解读正确的是( ) A.人口数量持续增加 B.环境污染不断加重 C.人均粮食不断上升

D.自然资源数量持续增加 7.人口激增很可能会导致( ) ①土地资源利用过度②人均粮食持续上升③自然资源枯竭④环境污染加重⑤人口大量死亡乃至停止增长 A.①②④⑤ B.①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⑤ 人口分布和地理环境密切相关。读“世界人口分布示意图”,回答8~10题: 8.下列地区人口分布较为稠密的是( ) A.非洲北回归线穿过的地区 B.南美洲赤道穿过的地区 C.欧洲的大部分地区 D.澳大利亚的大部分地区 9.下列大河主要流经地区人口相对稀少的是( ) A.密西西比河 B.恒河 C.刚果河 D.多瑙河

七年级地理上册《世界的居民》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地理上册《世界的居民》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地理上册《世界的居民》知识点总结 第三《世界的居民》复习要点 1、1999年,世界人口突破60亿,2011年10月31日,世界人口突破70亿,1800年以前世界人口增长慢,此后世界 人口增长快,目前世界人口仍以较快速度在迅速增长 2、出生率=出生人口/总人口数×100% 死亡率=死亡人口/总人口数×100% 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3、人口自然增长率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密切联系,一般说,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缓慢, 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较快

4、世界人口的地理分布很不均匀,人口的分布状况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世界上绝大多数人居住在中低 纬度地区,在气候温和、降水较多的平原地区和盆地地区,人口更为集中,中低纬度的沿海地带往往形成人 口稠密地区。 、世界四大人口密集区: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的西部、南美洲的东部、北美洲的东部 世界四大人口稀疏区:干旱的荒漠(如撒哈拉沙漠)、寒冷的极地(如南极洲)、空气稀薄的高高原(如 青藏高原)、原始的热带雨林(如亚马孙平原) 6、人口密度=总人口数/领土面积单位用人/千米2表示 7、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过快带的问题: ①自然方面:资短缺、环境污染、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引发自

然灾害 ②社会经济方面:就业、居住、医疗、教育、经济等矛盾突出 发达国家人口增长过慢带的问题: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国防兵不足 8、人口如何增长才是合理的:人口的增长应与资、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9、计划生育是控制人口的重要措施 10、近几十年,人口迅速增长的原因:生活和医疗水平的提高 11、人种:根据人类体质方面的特征划分,包括肤色、眼色、毛发、头型、脸型 12、填写世界的人种有关问题 人种 分布黄色人种 亚洲东部,美洲印第安人和北冰洋沿岸的因纽特人白色人种

初中地理复习:世界的居民与发展差异

初中地理复习:世界的居民与发展差异 1.世界人口的数量与增长(计算的选择题) 世界人口的数量:1999年10月12日世界人口总数突破_______大关。 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 1800年以前人口增长相当_______,1800年以后人口_______增长,目前世界人口仍以较快的_______持续增长。 世界人口的自然增长: 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的因素:由_______和_______决定的,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较_______,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较_______。 衡量指标: 出生率:一年内一定地区的_______与年平均人口数之比 死亡率:一年内一定地区的_______与年平均人口数之比 自然增长率:_______—死亡率 2.世界人口的分布 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自然环境:地理位置(纬度、海陆位置)、地形、_______、水源等 社会经济:农业、工业和_______等的发展对人口分布也有影响。_______人口分布: 世界上绝大多数的人居住在_______纬度地区,而在气候_______ 的_______和_______地区。_______人口密度(关注计算题):定义:平均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_______。公式:_______ 地理含义:反映一个地区的人口_______程度。 3.人口问题 ⑴.人口问题的表现形式:(关注人口问题的表现形式) ①.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①资源枯竭,破坏环境。如滥伐森林,滥垦草地,水土流失,土地沙化,自然环境进一步恶化。②社会问题进一步突出,经济发展赶不上人口的增长,出现医疗卫生、教育、交通、住房、就业等社会问题。 ②.世界人口增长过慢带来的问题:如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社会上用于老人退休、养老等费用增加,老年人生活困难、生活孤独等。 分布:欧洲如意大利、_______和_______③.城市人口急剧膨胀产生的问题:交通拥挤、环境污染、食品短

初中地理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上第五章 世界的居民第二节 世界的人种、语言和宗教-章节测试习题

章节测试题 1.【答题】下列关于世界人种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白色人种皮肤呈白色或棕色,头发卷曲,鼻型扁平 B.黑色人种皮肤眼睛呈黑棕色,头发呈波浪状,嘴唇较薄 C.黄色人种皮肤呈黄色或黄棕色,眼睛呈棕色,头发又黑又直,脸型宽平 D.白色人种眼睛呈棕黑色,头发呈波浪型,嘴唇厚且向外翻 【答案】C 【分析】本题考查世界主要人种及其分布地区。 【解答】白色人种皮肤呈白色或棕色,眼色发色较浅,头发呈波浪状,鼻梁细高,嘴唇较薄,身材较高;黑色人种皮肤、眼睛呈黑色,头发卷曲,鼻形扁平,嘴唇厚且向外翻,下巴较低,四肢较长;黄色人种皮肤呈黄色或黄棕色,眼睛呈棕色,头发黑直,脸型宽平,鼻梁和身材皆为中等高度。选C。 2.【答题】下列地区,以黄种人为主的是() A.欧洲及美洲的大部分 B.大洋洲 C.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D.亚洲东部 【答案】D 【分析】本题考查世界主要人种及其分布地区。 【解答】世界上的三大人种为:白色人种、黄色人种和黑色人种;黄种人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美洲印第安人和北冰洋沿岸的因纽特人也属于黄种人,故D正确;白种人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大洋州、非洲北部和亚洲西部和南部。故A、B错误;黑种人主要分布在非洲的中部和南部;故C错误;选:D。 3.【答题】黑种人主要分布的地区是()

A.东亚和东南亚 B.欧洲 C.大洋洲 D.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答案】D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世界人种的分布。 【解答】黄种人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美洲的印第安人和北冰洋沿岸的因纽特人也属于黄色人种.白色人种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非洲北部、亚洲西部和南部及大洋洲.黑色人种主要分布在非洲的中部和南部。 4.【答题】世界上有许多著名的黑人体育明星,如“飞人”乔丹、“拳王”泰森。虽然他们现在是美国人,但他们的祖先却是() A.南美洲人 B.大洋洲人 C.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人 D.欧洲人 【答案】C 【分析】本题是对非洲的黑人知识考查。 【解答】世界各地有许多黑人体育明星,如“飞人”乔丹、“拳王”泰森,他们的祖先都是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人,选C。 5.【答题】下列地区,属于以白色人种为主的人口稠密区的是() A.非洲北部 B.北美洲东部 C.亚洲东部 D.南美洲北部 【答案】B 【分析】本题是对人口稠密区的知识考查。 【解答】世界上人口稠密的地区是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以及北美洲东部地区,北美洲东部以白种人为主,亚洲东部以黄种人为主,所以正确的是B。

初中地理世界的居民导学案(5)(1)

第五章世界的居民 5-1 世界的人口 一、人口的增长 1.人口数量:2011年10月31日达到70亿。 2.人口增长特点 (1)18世纪以前增长十分缓慢: (2)18世纪以后,尤其20世纪以来,增长速度大大加快。 (3)目前增长速度有所下降.但人口总量仍在持续增长,每年平均增加约8 000万人。3.人口自然增长率 (1)概念:人口自然增长率一出生率一死亡率.反映一个地区人口增长的快慢。 (2)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大洲之最: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是非洲,最低的大洲是欧洲。 (3)人口自然增长率与经济发展:一般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率较低;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率较高。 (4)各大洲的人口数量:人口最多的大洲是亚洲,其次是非洲,人口最少的大洲是大洋洲(南极洲除外)。 二、人口的分布 1.人口密度:指某一地区平均每平方千米的人口数量,反映一个地区人口分布的疏密程度。(单位:人/平方千米) 2.人口稠密地区: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南北美洲东部等地区。 人口稠密区共同特点: 从纬度位置看,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从海陆位置看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从地形方面看,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区。 2.人口稀少地区:极端干旱的涉漠地区、过于潮湿的雨林地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等。

三、人口问题 1.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社会压力大等。 措施:控制生育。 2.增长过慢带来的问题:劳动力短缺,人口老龄化严重,国防兵源不足.社会养老负担加重等: 措施:鼓励生育、接纳移民等。 3.乡村人口大量涌向城市带来的问题:住房拥挤、交通堵塞、就业困难、环境污染等。4.正确的人口观:人口的增长应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5-2 世界的人种、语言和宗教 一、三大人种 1.分类:世界上有三大人种,即黄色人种、白色人种、黑色人种,他们是根据人类体质方面的差异划分的.其中,肤色是划分人种的主要依据之一;此外,由于不同人种间相互通婚,世界上还有一定数量的混血人种。 2.分布 (1)白色人种:欧洲、北美洲、大洋洲、亚洲的南部和西部、非洲的北部。 (2)黄色人种:亚洲东部和东南部、美洲的印第安人、北冰洋沿岸的因纽特人等。 (3)黑色人种:非洲中部和南部、大洋洲的原住居民、印度南部等。 (4)混血人种:拉丁美洲。 3.人种与环境:从地理分布来看,人种的肤色由赤道向极地逐渐变浅,这与各地太阳辐射的强度密切相关。 二、多样的话育 1.联合国六种工作语言:汉语、英语、俄语、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

初中会考地理知识点汇总世界地理

初中世界地理主要知识点 世界地理 第一单元世界地理概况 一、世界的陆地和海洋 (一)世界海陆分布1.陆地(29%) (1)大陆、大洲、半岛、岛屿(2)七大洲:名称与分布;大陆上的洲际分界线;地形特征亚洲:地形复杂,起伏很大,中高周低,高原山地面积广大非洲:以高原为主欧洲:以平原、山地为主,是世界海拔最低的大洲南极洲:冰岛大陆,世界海拔最高大洲北美洲:西部山地,中部平原,东部高原南美洲:西部山地,东部高原平原相间排列大洋洲:西部高原、中部平原、东部山地 (二)海洋(占71%) 1.洋、海、海峡 2.四大洋名称分布:太平洋(面积最大)印度洋、大西洋、北冰洋(面积最小) (三)陆地地形和海底地形 1.陆地地形:山地—海拔较高,地表起伏大,坡度陡;平原—海拔低,一般在200米以下,平坦广阔;丘陵:海拔较低,起伏不大,坡度和缓;高原—海拔较高,地面坦荡,边缘陡;盆地:周高中低 2.海底地形大陆架:大陆向海洋延伸部分大陆坡、海沟、海岭、洋盆 3.地形的变化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共同作用结果(1)内力作用:来自地球内部,表现为地壳运动、火山、地震等,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2)外力作用来自地球外部,表现形式:风、流水、冰川、海浪等,高山削低,低地填平,使地表形态趋于平坦。 二、世界的居民和国家 (一)世界的人种、语言和宗教 1.世界人种(1)白色人种分布:欧洲、北美洲、大洋洲(2)黄种人主要分布亚洲东部(3)黑种人:主要分布非洲、大洋洲、美国 2.世界语言和宗教(1)世界语言:汉语、英语、俄语、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等(2)世界的宗教三大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 (二)世界政治地图和分布 1.世界的国家(1)世界180多个国家和30多个地区(2)面积不等,前6位: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巴西、澳大利亚(3)人口不等最多中国,其次是印度(4)政治制度不同: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国家 2.国界和领土领土:国界线范围以内的陆地、领海、领水和领空 3.世界地理区域的划分按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北非、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欧洲西部、欧洲东部和北亚、北美、拉丁美洲、大洋洲、南极洲13个地区 4.重要国际组组: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 第二单元世界地理分区 一、东亚 (一)概述 1.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侧。 2.国家:中国、朝鲜、韩国、蒙古、日本 3.地形特征:海岸线曲折,多半岛和岛屿;地势西高东低:西部多高原、山地,东部沿海多平原和丘陵,半岛、岛屿上多山地和丘陵;主要大河向东注入太平洋 4.气候特征:(1)季风气候显著成因:海陆热力差异类型:亚热带季风、温带季风(2)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中国西北部、蒙古特点: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全年干燥少雨(3)东西部气候差异:东部气候海洋性明显,向西大陆性增强。 5.人口和居民:人口主要分布于沿海平原居民:大多数为黄色人种民族 6.经济:东西部差异 显著,东部自然条件优越,工农业发达,西部气候干旱,牧业为主 (二)日本

初中地理第五章世界居民真题训练

备战2020之中考地理真题分章汇总(商务版)(第1期)专题 5世界的居民 选择题 1.关于世界人种、语言、宗教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亚洲西部的居民以黄色人种为主 B.世界三大宗教都发源于西亚 C.非洲北部的居民以白色人种为主 D.英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如图为2018年世界部分国家的人口状况统计图。读图完成2~3题。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国家是巴西 B.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是印度 C.发达国家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普遍较低 D.中国人口总量最大,自然增长率最低 3.中国人口密度比印度低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发展水平更高 B.领土面积更大C.人口自然增长率更低 D.人口总数更少读漫画“苦难的母亲”,完成4~5题。 4.漫画反映的问题是() A.世界人口分布不均衡 B.世界人口增长过快 C.环境污染严重 D.社会抚养老人负担重 5.漫画反映的问题主要出现在下列哪些大洲() ①亚洲②欧洲③非洲④北美洲⑤南美洲⑥大洋洲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③⑤ D.②④⑥ 6.读不同宗教风格建筑图,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 列有关世界宗教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是基督教堂,中东地区大多数居民信仰基督教 B.乙是伊斯兰教清真寺,世界上信仰伊斯兰教的人数最多 C.丙是佛塔,世界最大佛塔遗迹是印度尼西亚婆罗浮屠寺庙群 D.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的发源地均位于世界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两图是哈桑通过微信分享的中东地区一些地方景观照片。 左图是城市贮水塔,最大球形贮水塔能储水约 100万加仑,右图是在沙漠里抽取地下水进行喷 灌的圆形农田,据此完成下题。 7.左图中的贮水塔是该国家的标志性建筑,在建筑上融入了当地宗教建筑的特征,该区域的主要宗教是() A. 佛教 B. 基督教 C. 伊斯兰教 D. 犹太教 近几十年,烟台不少酿酒企业建造了一些集酿酒、展销等活动于一体的酒庄,如图是烟台至蓬莱公路边上一座酒庄的照片,据此回答8~9题。 8.该酒庄照片与下列哪种宗教建筑的风格最相似() A.伊斯兰教的清真寺 B.基督教的教堂 C.东南亚佛教的佛塔 D.中国道教的道观 9.一般来说,习惯于这种宗教建筑风格的人最有可能属于() A.黑种人 B.黄种人 C.白种人 D.混血种人 如图是某地景观图,据图回答下题。 10.图中聚落的分布形态主要是受到() ①地形的影响;②气候的影响;③河流的影响;④资源的影响。

七年级地理上册世界的居民知识点总结范文整理

七年级地理上册《世界的居民》知识点总结 第三章《世界的居民》复习要点 1999年,世界人口突破60亿,XX年10月31日,世界人口突破70亿,1800年以前世界人口增长慢,此后世界人口增长快,目前世界人口仍以较快速度在迅速增长 出生率=出生人口/总人口数×100%死亡率=死亡人口/总 人口数×100% 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人口自然增长率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密切联系,一般来说,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缓慢,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较快 世界人口的地理分布很不均匀,人口的分布状况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世界上绝大多数人居住在中低纬度地区,在气候温和、降水较多的平原地区和盆地地区,人口更为集中,中低纬度的沿海地带往往形成人口稠密地区。 世界四大人口密集区: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的西部、南美洲的东部、北美洲的东部 世界四大人口稀疏区:干旱的荒漠、寒冷的极地、空气稀

薄的高山高原、原始的热带雨林 表示2千米/领土面积单位用人/总人口数=人口密度 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 ①自然方面:资源短缺、环境污染、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引发自然灾害 ②社会经济方面:就业、居住、医疗、教育、经济等矛盾突出 发达国家人口增长过慢带来的问题: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 人口如何增长才是合理的:人口的增长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计划生育是控制人口的重要措施 0、近几十年来,人口迅速增长的原因:生活和医疗水平的提高 1、人种:根据人类体质方面的特征划分,包括肤色、眼色、毛发、头型、脸型 填写世界的人种有关问题 人种 分布 黄色人种 亚洲东部,美洲印第安人和北冰洋沿岸的因纽特人 白色人种

深圳市初中地理居民与聚落试题(附答案)

一、居民与聚落选择题 1.(梧州)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但人口分布不均。图甲、乙、丙、丁中,人口相对稀少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答案】A 【解析】【分析】沙特阿拉伯有沙漠地带,所以人口稀少。 故选:A 【点评】从图中可知甲是西亚、乙是南亚、丙是东南亚、丁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再根据地形特点分析即可。 2.传统民居是人类适应自然环境的智慧杰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上面四幅景观图所展示的是不同区域的传统民居,判断其中描述有误的是() A. ①是位于东南亚的高脚屋 B. ②是位于北极地区的雪屋 C. ③是位于西亚地区的村庄 D. ④是位于非洲的茅草屋 (2)对上述四处民居的设计目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①所在地区终年高温潮湿,房屋的设计通风防潮 B. ②所在地区降雪多,房顶坡度大,便于及时排雪 C. ③所在地区气候干燥,房屋的材料多用土坯筑造 D. ④所在地区终年炎热,多台风,茅草屋便于拆卸 【答案】(1)B (2)D

【解析】【分析】(1)从图上来看,①是东南亚地区的高脚屋;②是日本的合掌屋;③是西亚的村庄;④是非洲的茅草屋,故选B。(2)①所在地区终年高温潮湿,房屋的设计通风防潮,A正确;②所在地区降雪多,房顶坡度大,便于及时排雪,B正确;③所在地区气候干燥,房屋的材料多用土坯筑造,C正确;④所在地区终年炎热,茅草屋便于就地取材,D错误。故选:D。 【点评】(1)不同地区充分利用当地的物产、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建造居住空间,形成了各异的民居特色,如节约土地资源且利用坡地的黄土高原地区的窑洞、适应草原游牧生活,便携易建的蒙古包、适应南方湿热多雨气候的干栏式吊脚楼等等。 (2)世界各地民居的建筑风格有很大的不同,这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很大关系,这些民居既能适应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又与居民的社会经济生活密切联系。聚落的民居建筑,是当地居民为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和便于从当地取得建筑材料而创造出来的,其不仅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也有显著的地方色彩。例如,北极地区的因纽特人用当地便于取得的冰块构筑的小冰屋,墙体很厚,有利于保持室内的温度;中国黄土高原有堆积很厚的黄土层,那里的气候相对比较干燥等。 3.人类传统民居深深地打上了环境的烙印。读我国各地传统民居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1)对各传统民居环境及成因描述不正确的是() A. ①多受台风影响,防风吹 B. ②气候湿热,多蛇虫 C. ③终年多雨,黄土广布 D. ④降水稀少,无需考虑房屋排水 (2)各民居所在地的降水由少到多的排列顺序是()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①④ C. ③④①② D. ④③②① 【答案】(1)C (2)D 【解析】【分析】(1)①台湾兰屿多受台风影响,地下屋防风吹,A正确;②云南气候湿热,多蛇虫,吊脚楼凉爽,防蛇虫,B正确;③黄土高原地区黄土广布,气候较干旱,C错误;④新疆降水稀少,无需考虑房屋排水,D正确,故选C。(2)受夏季风的影响,我国降水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依据省区的位置,各民居所在地的降水由少到多的排列顺序是④③②①,故选D。 【点评】(1)传统民居深受当地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自然地理环境对民居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选址、建筑材料,朝向等方面,我国的传统房屋建筑常用“南尖北平”来描述,我国南方地区降水丰富,房顶坡度大,利于雨季排水,而北方降水少,房顶坡度较小(平顶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