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字花科蔬菜病害PPT课件
合集下载
十字花科蔬菜病虫害课件

温度20℃左右 相对湿度在85%以上
连作
地势低洼 密植
偏施氮肥
第二十七页,本课件共有74页
第五章 蔬菜病虫害
4.防治措施 (1)轮作或深耕 与禾本科作物或百合科等实行2~3年轮作; 收获后深耕,将菌核埋入深土层(12㎝以下)中。 (2)精选种子,汰除菌核 播前用10%盐水或10%~20%硫铵水
选种。
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
4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进行拌种 (5)喷药防治 发病初期或出现中心病株及时喷雾防 治。
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 69%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2000~2500倍液 72.2%霜霉威水剂800倍液
第十七页,本课件共有74页
第五章 蔬菜病虫害
三、十字花科蔬菜软腐病
别名:烂葫芦、烂疙瘩、水烂 寄主;白菜、菜心、甘篮、花椰菜、芥菜、萝卜、
,控制苗期病情的发展。
第十六页,本课件共有74页
第五章 蔬菜病虫害
5.防治措施 (1)选用抗病品种
青帮品种比白帮品种抗病 疏心直筒型品种比圆球型品种抗病 一般抗病毒病的品种一般也抗霜霉病。
(2)合理轮作 (3)栽培防病 秋菜应适当晚播,合理密植。 (4)药剂拌种 用药量为种子重量的0.3%~0.4%。
别名:孤丁病、抽疯病
寄主:萝卜、大白菜、白菜、甘蓝等多种十字花
科作物。 危害特点:幼苗、成株、留种株都可发病,危害
严重。 地理分布:我国各地普遍发生。
第三页,本课件共有74页
(一)症状
第五章 蔬菜病虫害
第四页,本课件共有74页
明脉
坏死斑点
一、十字花科蔬菜病毒病
(一)症状
第五章 蔬菜病虫害
叶片皱缩不平扭曲畸形
及时进行倒垛,防止烂窖。
连作
地势低洼 密植
偏施氮肥
第二十七页,本课件共有74页
第五章 蔬菜病虫害
4.防治措施 (1)轮作或深耕 与禾本科作物或百合科等实行2~3年轮作; 收获后深耕,将菌核埋入深土层(12㎝以下)中。 (2)精选种子,汰除菌核 播前用10%盐水或10%~20%硫铵水
选种。
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
4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进行拌种 (5)喷药防治 发病初期或出现中心病株及时喷雾防 治。
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 69%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2000~2500倍液 72.2%霜霉威水剂800倍液
第十七页,本课件共有74页
第五章 蔬菜病虫害
三、十字花科蔬菜软腐病
别名:烂葫芦、烂疙瘩、水烂 寄主;白菜、菜心、甘篮、花椰菜、芥菜、萝卜、
,控制苗期病情的发展。
第十六页,本课件共有74页
第五章 蔬菜病虫害
5.防治措施 (1)选用抗病品种
青帮品种比白帮品种抗病 疏心直筒型品种比圆球型品种抗病 一般抗病毒病的品种一般也抗霜霉病。
(2)合理轮作 (3)栽培防病 秋菜应适当晚播,合理密植。 (4)药剂拌种 用药量为种子重量的0.3%~0.4%。
别名:孤丁病、抽疯病
寄主:萝卜、大白菜、白菜、甘蓝等多种十字花
科作物。 危害特点:幼苗、成株、留种株都可发病,危害
严重。 地理分布:我国各地普遍发生。
第三页,本课件共有74页
(一)症状
第五章 蔬菜病虫害
第四页,本课件共有74页
明脉
坏死斑点
一、十字花科蔬菜病毒病
(一)症状
第五章 蔬菜病虫害
叶片皱缩不平扭曲畸形
及时进行倒垛,防止烂窖。
十字花科蔬菜主要病害65页PPT

•
29、在一切能够接受法律支配的人类 的状态 中,哪 里没有 法律, 那里就 没有自 由。— —洛克
•
30、风俗可以造就法律,也可以废除 法律。 ——塞·约翰逊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华盛顿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罗素·贝克 18、最大的挑战和突破在于用人,而用人最大的突破在于信任人。——马云 19、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雷锋 20、要掌握书,莫被书掌握;要为生而读,莫为读而生。——布尔沃
END
十字花科蔬菜主要病害
•
26、我们像鹰一样,生来就是自由的 ,但是 为了生 存,我 们不得 不为自 己编织 一个笼 子,然 后把自 己关在 里面。果不讲道理,即使延续时 间再长 ,也还 是没有 制约力 的。— —爱·科 克
•
28、好法律是由坏风俗创造出来的。 ——马 克罗维 乌斯
十字花科蔬菜主要病害PPT课件

第12页/共63页
四、发病条件
3、虫害 由于昆虫为害白菜造成伤口,这些伤口既较深入又凹 凸不平,伤口木栓化速度较慢,并且不少昆虫还传带 病原细菌,使细菌在伤口未愈合前便侵入了,因此虫 多之处此病往往严重。在多雨和气温偏低时,害虫向 白菜内部钻藏,所以白菜心部往往成为发病的起点。
第13页/共63页
四、发病条件
• 河南:田间杂草“车前草” 是油菜花叶病的病毒和蚜 虫的主要寄主。
• 长江流域及华东油菜区: 病毒可在田间生长的十 字花科蔬菜,菠菜以及 杂草上越冬,引起次年 十字花科蔬菜发病,再 传到夏秋季的小青菜和 萝卜等,最后再传到秋 冬种的油菜上。
• 广州地区:此病的毒源很 广,晚秋及初春期间大 量种植的十字花科蔬菜 以及周年种植的菜心、 小白菜和西洋油菜成为 此病整年不断的侵染源。
❖有潜伏侵染现象
第10页/共63页
四、发病条件
病害的发生与愈伤能力、温湿度、虫害及栽培管理有关。
1、 伤口种类及愈伤能力 裂口及虫伤对病害的影响最大。 愈伤能力强、速度快发病轻,反之则重。 不同生育期愈伤能力不同。一般以苗期较强,而生长 后期减弱,所以苗期发病较少而到生长后期特别是莲 座期发病较多。 不同品种的愈伤能力不同。
第29页/共63页
三、病害循环disease cycle
TuMV和CMV均可由蚜虫和汁液接触传染。 在田间病毒传播的主要介体是蚜虫。 各地的传毒蚜虫不尽相同,多数地区以桃蚜 和菜缢管蚜为主;新疆则以甘蓝蚜为主。 土壤和成熟的种子不能传播病毒。
第30页/共63页
四、发病条件
1、气候条件 2、生育期 3、栽培条件 4、播种期 5、品种
第25页/共63页
一、症状
萝卜、小白菜、菜心、芫菁、芥菜等
四、发病条件
3、虫害 由于昆虫为害白菜造成伤口,这些伤口既较深入又凹 凸不平,伤口木栓化速度较慢,并且不少昆虫还传带 病原细菌,使细菌在伤口未愈合前便侵入了,因此虫 多之处此病往往严重。在多雨和气温偏低时,害虫向 白菜内部钻藏,所以白菜心部往往成为发病的起点。
第13页/共63页
四、发病条件
• 河南:田间杂草“车前草” 是油菜花叶病的病毒和蚜 虫的主要寄主。
• 长江流域及华东油菜区: 病毒可在田间生长的十 字花科蔬菜,菠菜以及 杂草上越冬,引起次年 十字花科蔬菜发病,再 传到夏秋季的小青菜和 萝卜等,最后再传到秋 冬种的油菜上。
• 广州地区:此病的毒源很 广,晚秋及初春期间大 量种植的十字花科蔬菜 以及周年种植的菜心、 小白菜和西洋油菜成为 此病整年不断的侵染源。
❖有潜伏侵染现象
第10页/共63页
四、发病条件
病害的发生与愈伤能力、温湿度、虫害及栽培管理有关。
1、 伤口种类及愈伤能力 裂口及虫伤对病害的影响最大。 愈伤能力强、速度快发病轻,反之则重。 不同生育期愈伤能力不同。一般以苗期较强,而生长 后期减弱,所以苗期发病较少而到生长后期特别是莲 座期发病较多。 不同品种的愈伤能力不同。
第29页/共63页
三、病害循环disease cycle
TuMV和CMV均可由蚜虫和汁液接触传染。 在田间病毒传播的主要介体是蚜虫。 各地的传毒蚜虫不尽相同,多数地区以桃蚜 和菜缢管蚜为主;新疆则以甘蓝蚜为主。 土壤和成熟的种子不能传播病毒。
第30页/共63页
四、发病条件
1、气候条件 2、生育期 3、栽培条件 4、播种期 5、品种
第25页/共63页
一、症状
萝卜、小白菜、菜心、芫菁、芥菜等
植物病理学十字花科PPT课件

4
二、内容
十字花科病毒病 白菜霜霉病 白菜软腐病 十字花科黑腐病 白菜黑斑病 白菜白斑病
白菜炭疽病 十字花科白锈病 十字花科根肿病 十字花科菌核病 十字花科细菌性黑斑
病
5
三、作业
1、列表比较十字花科病害症状特点。 2、绘制实验提供材料病害的病原物
的形态图。
6
十字花科病毒病
66
十字花科根肿病
十字花科根肿病是一种世界性的 重要病害,我国早在1936年在台湾的 大白菜上有报道,1955年大陆也有发 生。目前,该病在全国均有分布。
67
症状
苗期受害主要发生在根部,成株 期植株发育不良、矮化、叶片发黄、 萎蔫,重者全株枯死;根部形成形 状不整、大小不一的根瘤,后期肿 瘤可龟裂、腐烂。
40
病原
野油菜黄单胞 杆菌野油菜黑 腐致病变种 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 campestris
45
白菜黑斑病
黑斑病是十字花科常见病害之一, 全国各地分布广泛,流行年份可减产 20%-50%,感病后蔬菜茎叶变苦,品 质下降。
46
症状
主要危害叶片,叶片上病斑近圆 形,灰白色至灰褐色,有明显的纶 纹;潮湿时产生黑色霉层。
主要发生在叶片上。叶片正面 病斑黄绿色、边缘不清晰;叶背病 斑为近圆形、稍突起的白色庖斑, 具光泽,成熟时庖斑表皮破裂,散 出白色粉末;花器也可受害出现庖 斑。
62
63
十字花科白锈病病原
属鞭毛菌亚门白锈菌属真菌。拉丁文为
Albino candid
64
十 字
十字花科白锈病
花
科
白
锈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病
65
十字花十科字白花锈科病白锈病
二、内容
十字花科病毒病 白菜霜霉病 白菜软腐病 十字花科黑腐病 白菜黑斑病 白菜白斑病
白菜炭疽病 十字花科白锈病 十字花科根肿病 十字花科菌核病 十字花科细菌性黑斑
病
5
三、作业
1、列表比较十字花科病害症状特点。 2、绘制实验提供材料病害的病原物
的形态图。
6
十字花科病毒病
66
十字花科根肿病
十字花科根肿病是一种世界性的 重要病害,我国早在1936年在台湾的 大白菜上有报道,1955年大陆也有发 生。目前,该病在全国均有分布。
67
症状
苗期受害主要发生在根部,成株 期植株发育不良、矮化、叶片发黄、 萎蔫,重者全株枯死;根部形成形 状不整、大小不一的根瘤,后期肿 瘤可龟裂、腐烂。
40
病原
野油菜黄单胞 杆菌野油菜黑 腐致病变种 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 campestris
45
白菜黑斑病
黑斑病是十字花科常见病害之一, 全国各地分布广泛,流行年份可减产 20%-50%,感病后蔬菜茎叶变苦,品 质下降。
46
症状
主要危害叶片,叶片上病斑近圆 形,灰白色至灰褐色,有明显的纶 纹;潮湿时产生黑色霉层。
主要发生在叶片上。叶片正面 病斑黄绿色、边缘不清晰;叶背病 斑为近圆形、稍突起的白色庖斑, 具光泽,成熟时庖斑表皮破裂,散 出白色粉末;花器也可受害出现庖 斑。
62
63
十字花科白锈病病原
属鞭毛菌亚门白锈菌属真菌。拉丁文为
Albino candid
64
十 字
十字花科白锈病
花
科
白
锈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病
65
十字花十科字白花锈科病白锈病
十字花科蔬菜病害课件

②有的昆虫体内外携带病菌后接起到了传染和接种 的作用。
5.3、气候因素
气候条件中以雨水与发病的关系最大。白菜包心 以后多雨,往往发病严重。原因是多雨易使气温偏低, 不利于白菜伤口愈合,同时促使害虫向菜内钻藏,软 腐病菌随害虫进入而引起发病。
5.4、栽培措施
①高畦与平畦 高畦土壤发病比平畦土壤发病轻。
②间作与轮作 白菜与禾本科、豆类等作物轮作发病 轻,与茄科和瓜类等蔬菜轮作发病重。
③播种期 播种期早,白菜包心早,感病期也提早, 发病一般都较重。但也与当年雨水有关,在雨水多, 雨水早的年份,影响更为明显。
④施肥 氮肥过多,白菜含水量较大而发病较重。
5.5、品 种
①疏心直筒的品种,由于外叶直立,垄间不荫蔽,通 风良好,在田间发病比外叶近地的品种发病轻。
大白菜霜霉病病叶正面
田间受害
症 状(二)
采种株花轴受害呈“龙头”状
花轴受害后弯曲肿胀呈 “龙头”状,故有“龙头 病”之称。花器受害后畸 形,花瓣肥厚,不凋落, 不能结实。种荚受害后瘦 小,淡黄色,结实不良。 空气潮湿时,花轴、花器 和种荚表面产生白色至灰 白色霜状霉层。
三、病 原(一)
卵菌门、霜霉属、寄生霜霉
二、症 状(一)
幼苗受害,首先心叶 出现明脉及沿脉失绿, 继呈花叶及皱缩。植 株矮化.
花叶型
症 状(二)
皱缩型
成株被害,轻重不同。重病 株叶片皱缩成团,叶变硬脆, 上有褐色斑点,叶背叶脉上 亦有褐色坏死条斑,并有裂 痕。病株矮化、畸形,不结 球。受害较轻的,病株畸形、 矮化较轻,有时只半边皱缩。 结实果荚瘦小,籽粒不饱满, 发芽率低。
③病株在腐烂过程中还可遭受其他腐败细菌的破坏, 分解细胞蛋白质,产生吲哚。因而病部发出臭味。
5.3、气候因素
气候条件中以雨水与发病的关系最大。白菜包心 以后多雨,往往发病严重。原因是多雨易使气温偏低, 不利于白菜伤口愈合,同时促使害虫向菜内钻藏,软 腐病菌随害虫进入而引起发病。
5.4、栽培措施
①高畦与平畦 高畦土壤发病比平畦土壤发病轻。
②间作与轮作 白菜与禾本科、豆类等作物轮作发病 轻,与茄科和瓜类等蔬菜轮作发病重。
③播种期 播种期早,白菜包心早,感病期也提早, 发病一般都较重。但也与当年雨水有关,在雨水多, 雨水早的年份,影响更为明显。
④施肥 氮肥过多,白菜含水量较大而发病较重。
5.5、品 种
①疏心直筒的品种,由于外叶直立,垄间不荫蔽,通 风良好,在田间发病比外叶近地的品种发病轻。
大白菜霜霉病病叶正面
田间受害
症 状(二)
采种株花轴受害呈“龙头”状
花轴受害后弯曲肿胀呈 “龙头”状,故有“龙头 病”之称。花器受害后畸 形,花瓣肥厚,不凋落, 不能结实。种荚受害后瘦 小,淡黄色,结实不良。 空气潮湿时,花轴、花器 和种荚表面产生白色至灰 白色霜状霉层。
三、病 原(一)
卵菌门、霜霉属、寄生霜霉
二、症 状(一)
幼苗受害,首先心叶 出现明脉及沿脉失绿, 继呈花叶及皱缩。植 株矮化.
花叶型
症 状(二)
皱缩型
成株被害,轻重不同。重病 株叶片皱缩成团,叶变硬脆, 上有褐色斑点,叶背叶脉上 亦有褐色坏死条斑,并有裂 痕。病株矮化、畸形,不结 球。受害较轻的,病株畸形、 矮化较轻,有时只半边皱缩。 结实果荚瘦小,籽粒不饱满, 发芽率低。
③病株在腐烂过程中还可遭受其他腐败细菌的破坏, 分解细胞蛋白质,产生吲哚。因而病部发出臭味。
十字花科蔬菜病害.ppt

辣椒疫霉Phytophthora capsici
辣椒炭疽病
Pepper anthracnose
辣椒炭疽病是一种世界性病害,是辣椒上的主要病害之一。 我国各辣椒产区几乎都有发生。
黑色炭疽病、黑点炭疽病和红色炭疽病三种。 黑色炭疽病在东北、华北、华东、华南、西南等地区发生
普遍;黑点炭疽病发生在浙江、江苏、贵州等地;红色炭疽 病发生较少。 此病危害叶片和近成熟的果实,造成落叶和烂果,对辣椒 生产的威胁很大。 炭疽病除危害辣椒外,还可危害茄子和番茄。
果实多从果柄处向果面扩展。致病果皮呈灰白色、软腐,病部长出大量灰绿色霉层,
Botrytis cirerea
番 茄 青 枯 病
细菌青枯假单胞菌Pseudomanas solanacearum
番茄根结线虫病 Tomato root-knot nematode
茄病害 Eggplant diseases
茄子上常见的病害有:茄黄萎病、茄褐纹 病、茄绵疫病。
茄黄萎病
Eggplant Verticillium wilt
症状:病害多在门茄坐果后开始发生。 植株半边下部叶片近叶柄的叶缘部及叶脉间发黄,渐渐发
展为半边叶或整叶变黄,叶缘稍向上卷曲,有时病斑仅限 于半边叶片,引起叶片歪曲。 晴天高温,病株萎蔫,夜晚或阴雨天可恢复,病情急剧发 展时,往往全叶黄萎,变褐枯死。 症状由下向上逐渐发展,严重时全株叶片脱落,多数为全 株发病,少数仍有部分无病健枝。 病株矮小,株形不舒展,果小,长形果有时弯曲,纵切根 茎部,可见到木质部维管束变色,呈黄褐色或棕褐色。
茄科病害 Solanceous vegetables diseases
茄科蔬菜主要种类有番茄、辣椒、茄子。
十字花科蔬菜病害课件全套ppt

症状
主要危害叶片,叶片上病斑近圆 形,灰白色至灰褐色,有明显的纶 纹;潮湿时产生黑色霉层。
病原
病原为芸薹链格胞Alternation brassica 和芸薹生链格胞Alternaria brassicola
病害循环与发病因素
(disease cycle and epidemic factor)
防 治(control)
4.药剂防治:
时间:发生初期 时期:莲座期→定心期,莲座期开始喷药,6-7 天一次,连续3-4 次,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 粉剂3000-4000倍液,新植霉素4000倍液,14%络氨 铜水剂350倍液
十字花科黑腐病
十字花科黑腐病俗称“半边瘫” ,各菜区均有发生,此病在不同年份 间发生程度有异,重病地区可造成严 重损失,在储藏期可继续危害,损失 加重。
病害控制(control)
加强栽培管理 1、适期播种,不要播种过早,使幼苗期避开高温干旱
气候。
2、合理间、套、轮作。尽量不与十字花科作物邻作 ,与早、中甘蓝地保持一定距离。
3、铲除田间杂草。及时清除田间及周围的十字花 科杂草。
4、选留无病种株:秋季选留采种株时,要严格挑 选,春季在采种田汰除病株,减少毒源。
病害控制
1、使用无病种子:种子消毒。 温汤浸种:50度温水浸30分钟。 药剂浸种:72%农用链霉素浸种2小时。
2、加强栽培管理:与十字花科蔬菜轮作 ,施用腐熟肥料,适时播种,合理施肥 ,雨后及时排水,及时防虫,清除病残 体,消灭菌源。
3、药剂防治
白菜黑斑病
黑斑病是十字花科常见病害之一 ,全国各地分布广泛,流行年份可减 产20%-50%,感病后蔬菜茎叶变苦, 品质下降。
十字花科蔬菜病害课件
十字花科蔬菜主要病害病害循环ppt课件

1 十字花科蔬菜软腐病
十字花科软腐病又称腐烂病,烂葫芦等,是一种世界性分布病害。在大 白菜贮藏期和运输过程中,软腐病可造成严重的损失。
1.1 症状
大白菜和甘蓝在田间多在包心期开始发病。通常外叶基部先发病,病部 呈水浸状微黄色病斑,后扩大呈黄褐色而腐烂,呈黏滑软腐状,并发出 恶臭味之后,外叶萎垂脱落,叶球外露,病组织内充满污白色或灰黄色 粘稠物质。发病严重时,叶柄基部和根茎处心髓组织完全腐烂,造成整 株死亡。腐烂病叶在干燥环境下失水变成透明薄纸状。
4.3 发病条件 病菌抱子囊在6一30℃均可发芽,但以18一25℃为最宜温度,当温度低于或高 于此范围时不发病或发病轻,发病最适土温为21一22℃[l0]。土壤条件以pH 值最具影响力,pH值4.0一7.0皆发病,但以5.4一6.5为最适发病pH值,一般pH 值7.0或7.2以上不发病,但余汉清等认为土壤pH值与发病率无关。土中可交 换性钙离子浓度达到1200mg吨时也不发病。除此以外,土壤相对湿度60%一 98%的情况下,也易导致根肿病的发生,适宜土壤相对湿度为70%一90%, 当土壤的含水量达到100%时休眠抱子则不能萌发。
▪ 2 十字花科蔬菜霜霉病 ▪ 霜霉病是十字花科作物的重要病害之一,全国各地发生普遍。在沿江,
沿海和气候潮湿,冷凉地区易流行。流行年份大白菜株发病率可达 80%~90%,减产 30%~50%,且病株不耐贮存,除白菜外,油菜,花椰 菜,甘蓝,萝卜,芥菜和荠菜上也有发生,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 ▪ 2.1 症状 ▪ 十字花科作物整个生育期都可以发生霜霉病.一般以晚秋和早春时的蔬 菜发病较普遍.主要为害叶片,其次为害茎,花梗和种荚等.叶片被害时, 初期在叶正面产生淡绿色的病斑.病斑逐渐扩大,色泽由淡绿转为黄色 至黄褐色,并受叶脉限制而成多角形或不规则形,在叶片背面的病斑 上则出现白色霉层. ▪ 2.2 病害循环 ▪ 在北方,病菌以卵孢子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越夏.春季环境适宜卵 孢子萌发,侵染小白菜,油菜,萝卜等春菜.在发病中,后期的病组织内产 生卵孢子越夏,当年秋季可萌发侵染大白菜等秋菜.所以,卵孢子是北 方地区春,秋两季十字花科蔬菜发病的初侵染源.在南方,田间终年种 植十字花科作物,病菌借助不断产生的大量孢子囊在多种植物上辗转 为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 原(三) 10 寄生霜霉菌为专性寄生菌,存在明显的寄生专化性
。国内分为三个专化型: ①芸薹专化型 对芸薹属蔬菜侵染力强,对萝卜侵染 力极弱,不侵染芥菜。
②萝卜专化型 对萝卜侵染力强,对芸薹属蔬菜侵染 力极弱,不浸染芥菜。
③芥菜专化型 只浸染芥菜,不侵染萝卜属和芸薹属 蔬菜。
四、侵染循环
11
越冬场所
孢囊梗、孢子囊和卵孢子
病 原(二)
9
病菌产生孢子囊最适温度为8~12℃,相对湿度 低于90%时不能萌发,在水滴中和适宜温度下,孢 子囊3-4h即可萌发。侵入寄主最适温度为16℃。菌 丝在植株体内生长发育最适温度为20~24℃。卵孢 子形成最适温为10~15℃,相对湿度为70%~75 %。因此,霜霉菌生长发育需要凉爽高湿的环境条 件。
5.3、栽培措施
15
①地块选择:连作的田块土中菌量积累多,往往是病 害早发和重发田块。
②播种时间:秋季播种早,大白菜包心期提前利于发 病。
③肥水情况:基肥不足,追肥不及时会导致植株营养 不良,抗病力下降 ;氮肥施用过量生长茂密。通风不 良排水不良或过分密植的田块,株间湿度大发病重。 移栽田病害往往重于直播田。
花轴受害后弯曲肿胀呈 “龙头”状,故有“龙头 病”之称。花器受害后畸 形,花瓣肥厚,不凋落, 不能结实。种荚受害后瘦 小,淡黄色,结实不良。 空气潮湿时,花轴、花器 和种荚表面产生白色至灰 白色霜状霉层。
三、病 原(一)
8
卵菌门、霜霉属、寄生霜霉
Peronospora parasitica
( pers.) Fries。 无性繁殖产生孢囊梗从气孔 或表皮细胞间隙侵入。有性 繁殖产生卵孢子,多发生在 发病后期的病组织内形成, 在花轴皮层内形成最多。
十字花科蔬菜软腐病
16
分布与为害 症状 病原
侵染循环 发病条件
一、分布与为害
17
十字花科蔬菜软腐病,也称“烂葫芦”、“烂疙瘩” 或“水烂”等,我国种植大白菜的地区都有发生。在 田间,可以造成白菜成片无收。该病除危害十字花科 蔬菜外,还危害茄科、豆科、伞形科和葫芦科多种蔬 菜。
二、症 状(一)
18
风雨传播 孢子 囊
环境条件不适宜
健康植株
孢风
子
雨 传
囊播
发病植株
病菌主要以卵孢子随病残体在土壤中,或以菌丝体在采种母株 或窖贮白菜上越冬。病菌也可附着在种子上越冬,播种带菌种 子可直接侵染幼苗,引起苗期发病。从气孔或表皮直接侵入。
五、发病条件
12
病害的发生与下列因素有关
气候条件
品种抗病性
栽培措施
5.1、气候条件
②蛋白酶降解寄主细胞壁和膜上的蛋白质。
③病株在腐烂过程中还可遭受其他腐败细菌的破坏, 分解细胞蛋白质,产生吲哚。因而病部发出臭味。
四、侵染循环
23
病株和病残体
越冬场所
带病土壤和堆肥 带病采种株
昆虫、雨水和灌溉水传播
寄主伤口侵入
寄主发病
五、发病条件
24
5.1伤口的种类 5.2昆虫的危害程度 5.3气 候 因 素 5.4栽 培 措 施 5.5品 种
13
病害与温、湿度关系:温度决定病害出现的早迟, 雨量决定病害的轻重;在适温范围内,湿度越大,病 害越重。昼夜温差大或忽冷忽热的天气有利于病害发 生。这是因为孢子囊萌发和侵入需要的温度较低(萌 发7~13℃,侵入16℃)而菌丝生长发育需要的温度 较高(20~24℃)。孢子囊形成、萌发和侵入均需较 高的湿度,最好有水滴。因此,田间湿度大,夜间结 露或多雾,即使雨量少,病害也会发生较快。
小白菜软腐病为害状
三、病 原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20
菌体的形态和植物组织内的细菌
薄 壁菌门、欧文氏菌属、 胡萝卜软腐欧文氏菌 胡萝卜亚种
[Erwinia carotovora subsp. Carotovora Dye]。
3.1病原习性
21
①病原细菌生长温度为4~36℃,最适为25~30℃。
②对氧气的要求不严格。在缺氧条件下也能生长。
5.1、伤口的种类
25
白菜生育后期植株上的伤口有自然裂口、虫伤、病 伤和机械伤4种,引起软腐病发病率最高的是叶柄上 的自然裂口,其次为虫伤。这些自然裂口又以纵裂为 主。多发生在久旱以后降雨,病菌从这种裂口侵入后, 造成的损失最大。其他多数则以虫伤侵入为主。
③ph5.3~9.3范围都能生长,但以ph7.0~7.2为最好。 致死温度为50℃,不耐干燥和日光。
④病菌脱离寄主单独存在于土壤中只能存活15天左右。
3.2致病作用
22
软腐病细菌的致病作用与其分泌胞壁降解酶包括果 胶酶和蛋白酶有关。
①果胶酶降解寄主细胞间的中间层(果胶层),使细 胞分离,组织崩溃。
十字花科蔬菜病害 1 十字花科蔬菜霜霉病 十字花科蔬菜软腐病
十字花科蔬菜病毒病
十字花科蔬菜霜霉病 2
分布与为害 症状 病原
侵染循环 发病条件
一 、分布与为害 3
霜霉病是十字花科蔬菜的重要病害之一。全国 均有发生。主要为害白菜、油菜、甘蓝、萝卜等蔬 菜。一般以温度较低、湿度较大的早春和晚秋发病 较重;在气候潮湿、冷凉地区或沿江、沿海地区易 于流行。
二、症 状(一)
萝卜霜霉病
4
主要为害叶片。其次为 茎杆、花梗和果荚。叶片 发病,多从下部或外部叶 片开始。初期叶面出现淡 绿或黄色斑点然后黄色或 黄褐色最后枯死。病斑呈 多角形或不规则形。空气 潮湿时,在相应叶背面布 满白色至灰白色霜状霉层。
5
大白菜霜霉病病叶正面
6
田间受害
症 状(二)
7
采种株花轴受害呈“龙头”状
大白菜软腐病为害状
症状多在植株生长中后 期,特别是包心期或花球 形成增长期发生,可见到 受害植株下部叶片发黄萎 垂,叶柄或茎基部出现湿 润状淡褐色病斑,初期萎 垂的老叶早晚可恢复,但 反复数天后萎蔫加重就不 能再恢复。
症 状(二)
19
植株基部的病斑扩大并逐渐 变软腐烂,用手触压病组织内 充满黄褐色粘滑物质,并发出 难闻的恶臭。腐烂部位逐渐向 上发展,可使整个包心或花球 软腐。有时从心叶顶端先发病 然后逐渐向下。
5.2、品种抗病性
14
①寄主的汁液:不同品种的抗病性差异显著。孢子囊 在感病品种汁液的萌发率高于抗病品种的汁液。
②寄主发育阶段:苗期子叶最感病,真叶较抗病,但 进入包心期后,随着菜株加速生长,外叶开始衰老, 进人感病阶段,因此,该病多在生长后期发生。
③是否感染有病毒病:抗病毒病植株抗霜霉病,感染 病毒病植株也易感染霜霉病。故病毒病流行时,霜霉 病也容易大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