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造瘘术及护理

合集下载

膀胱造瘘及护理课件

膀胱造瘘及护理课件
其他原因导致的排尿困难
如前列腺增生、膀胱颈硬化等。
膀胱造瘘术的禁忌症
严重的泌尿系统感染
由于手术本身可能导致感染加重,因 此严重感染时应避免手术。
严重的出血性疾病
由于手术本身可能导致出血,因此有 严重出血性疾病时应避免手术。
无法控制的全身感染
由于手术本身可能导致全身感染加重 ,因此有无法控制的全身感染时应避 免手术。
清洁手部
更换前先清洁手部,避免细菌感染。
3
更换引流袋
将旧的引流袋轻轻旋转拔出,将新的引流袋正确 插入造瘘口,确保引流袋放置平稳。
如辛辣、油腻、煎炸、烟酒等 ,以免影响伤口愈合。
运动与休息
适量活动
在医生允许的范围内,逐步增加 活动量,促进身体恢复。
避免剧烈运动
避免剧烈运动或突然用力,以免 造成伤口撕裂或造瘘管脱落。
保证充足休息
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 睡眠和休息,有助于身体康复。
总结词
适当的运动与休息对于膀胱造瘘 术后的恢复同样重要,患者应根 据自身情况合理安排运动与休息 时间。
结石
如出现排尿困难、血尿等症状,应及 时就医,进行尿道镜检查及取石治疗 。
康复指导
饮食指导
保持清淡饮食,多饮水,减少辛 辣刺激性食物的摄入。
活动指导Βιβλιοθήκη 逐渐增加活动量,避免剧烈运动 ,防止造瘘管脱落或损伤。
心理指导
保持良好心态,增强康复信心, 积极配合康复治疗。
04
膀胱造瘘术患者生活注意 事项
饮食调整
术后处理
观察和护理
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 体征、尿液引流情况和伤 口情况,及时处理异常情 况。
抗感染治疗
使用抗生素等药物预防感 染。

膀胱造瘘术及护理医学课件

膀胱造瘘术及护理医学课件

术后护理
术后观察
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包括 血压、心率、呼吸等,及时发
现异常情况。
造瘘管护理
保持造瘘管通畅,避免弯曲、折叠 ,防止感染。
疼痛护理
根据患者疼痛情况,采取必要的疼 痛护理措施,如使用止痛药等。
04
膀胱造瘘术术后并发 症及护理
出血及护理
总结词:术后出血是膀胱造瘘术常见的 并发症之一,严重时可危及患者生命。
详细描述
1. 感染原因:手术过 程中无菌操作不严格 、患者自身免疫力低 下等导致细菌进入膀 胱引发感染。
2. 感染症状:患者表 现为发热、膀胱区域 疼痛、引流液浑浊等 。
3. 护理措施:严格遵 守无菌操作原则,保 持造瘘口周围皮肤清 洁干燥,遵医嘱使用 抗生素预防感染,加 强营养支持以提高免 疫力。
05
膀胱造瘘术的家庭护 理与康复指导
造瘘管自我护理
造瘘管清洁
保持造瘘管及周围皮肤的清洁, 防止感染。
造瘘管固定
避免造瘘管移位或脱落,确保管 道通畅。
造瘘管更换
根据医生建议定期更换造瘘管, 防止堵塞和感染。
饮食与活动指导
饮食调整
增加水分摄入,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预防脱水 。
活动选择
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以免引起造瘘管移 位或脱落。
护理技术研究
技术的改进
01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膀胱造瘘术的护理技术也在不断改
进,如使用更先进的导尿管材料和更科学的护理方法等。
技术的创新
02
为了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研究者们不断探索新的护理技术
,如开发出能够更好地预防感染的护理产品等。
技术的推广
03
为了使更多的患者受益,研究者们致力于将新的护理技术推广

【精编】膀胱造瘘护理查房

【精编】膀胱造瘘护理查房


03
术后护理常规
伤口观察与护理
伤口清洁与消毒
保持伤口周围皮肤清洁干 燥,定期进行消毒处理, 防止感染。
敷料更换
定期更换伤口敷料,根据 伤口愈合情况选择合适的 敷料,如纱布、棉垫等。
疼痛护理
关注患者疼痛情况,采取 适当的疼痛缓解措施,如 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
引流管的护理
引流管固定
确保引流管妥善固定,防止滑脱 、扭曲、压迫等现象。
介绍手术及术后护理相关知识
01
向患者及家属详细介绍膀胱造瘘手术的过程、术后护理要点及
注意事项,以减轻其焦虑和恐惧。
鼓励患者表达感受
02
耐心倾听患者的担忧和顾虑,鼓励其表达内心感受,给予理解
和支持。
提供心理支持
03
根据患者的心理状况,给予适当的心理疏导和鼓励,帮助其树
立信心,积极面对手术及术后护理。
术前指导
避免过度饮酒和咖啡因类饮品 ,以免刺激膀胱。
适量摄入高纤维食物,预防便 秘。
根据医生的建议,适当补充营 养素和矿物质。
康复锻炼与随访安排
定期进行膀胱功能训练,如提肛运动 等,以促进膀胱功能的恢复。
定期随访复查,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 并发症和异常情况。
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必要的康复锻 炼和运动。
如有任何不适和异常症状,应及时就 医。
引流液观察
定期观察引流液的颜色、量、性 状,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引流管更换
根据引流管使用情况及时更换, 确保引流管的通畅性和安全性。
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感染预防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保持伤口和 引流管的清洁,预防感染的发生

出血处理
如发现出血现象,立即报告医生, 采取适当的止血措施。

膀胱造瘘术护理常规

膀胱造瘘术护理常规

膀胱造瘘术护理常规
患者准备
- 在手术前,患者需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包括遵循医嘱禁食禁饮的要求。

- 确保患者理解手术的目的、风险和预期结果,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术前准备
- 进行必要的检查和实验室检测,以确保患者的身体状况适合手术。

- 清洁患者膀胱和周围区域,以减少手术感染的风险。

- 为患者准备手术所需的物品和设备,例如导尿管、尿袋等。

术中操作
- 按照医生的指示,协助将患者置于手术台上,并保持患者的舒适和安全。

- 在手术期间,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和呼吸情况。

- 保持手术室的清洁和无菌,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 在手术结束后,将患者转移到恢复室,并继续监测患者的生
命体征。

术后护理
- 在患者恢复期间,密切观察并记录患者的尿量、颜色和质地。

- 定期更换导尿管并对导尿管周围皮肤进行清洁,以防止感染。

- 为患者提供适当的镇痛和抗生素治疗,以减轻疼痛和预防感染。

- 教育和指导患者及其家属关于膀胱造瘘术后的自我护理,包
括如何正确清洁尿袋、如何观察并报告任何异常情况。

随访和复诊
- 安排患者进行定期复诊,以评估手术效果和患者的健康状况。

- 在复诊期间,定期进行尿液检查和相关实验室检测,以监测
患者的肾功能和尿路健康状态。

- 向患者提供持续的支持和教育,以帮助其适应和管理膀胱造
瘘术后的生活。

以上是膀胱造瘘术护理的常规内容,具体的护理操作应根据医生的指示和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执行。

尽量确保患者的舒适和安全,并积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护理规范耻骨上膀胱造瘘术护理护理规范护理规范

护理规范耻骨上膀胱造瘘术护理护理规范护理规范

耻骨上膀胱造瘘术护理
术前准备
1.按泌尿外科手术前常规护理。

2.协助做好腹部平片和静脉肾盂造影,以了解有无合并膀胱占位、结石等。

3.按医嘱应用抗生素控制膀胱内感染。

4.如有留置导尿管,应加强冲洗。

5.患者送手术室后,备好膀优冲洗用物一套及消毒引流瓶。

术后护理:
1.按泌尿外科手术后常规护理及麻醉后常规护理。

2.耻骨上膀胱造瘘管接消毒引流瓶,妥善固定,保持引流管通畅。

3.按医嘱定时用1:5000 呋喃西林行膀胱冲洗,每次注入量为20~50ml,反复低压冲先,至冲出液澄清为止。

4.经常观察尿色及尿量变化,鼓励患者多饮水,以利冲洗尿路。

5.观察瘘口处有无尿液渗漏,保持局部切口干燥,如冲洗通畅,而无尿液引出时,可能为造病管深度不宜所致,可适当调整位置。

6.拔除造瘘管后,如有漏尿,应留置导尿数日,待造瘘口愈合后,再行拔管。

健康指导:
1.指导患者学会膀胱冲洗,告知其操作注意点,以便带管出院者自行冲洗。

2.多饮水,以利冲洗尿路。

3.保持晨四周围清洁、干燥。

4. 每月来院更换造瘘管一次。

膀胱造瘘术后护理课件

膀胱造瘘术后护理课件

06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本课程重点内容回顾总结
01
02
03
04
膀胱造瘘术的基本概和注意事项
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患者心理护理和家庭护理指导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及应对策略探讨
膀胱造瘘术技术的不断改进和创新
术后护理理念和方法的更新和完善
患者自我管理和家庭护理能力的提升
膀胱造瘘术简介
定义
膀胱造瘘术是一种通过膀胱造瘘 管将尿液引流至体外的手术方法 ,常用于治疗尿道狭窄、尿道损
伤、膀胱肿瘤等疾病。
手术过程
在膀胱造瘘术中,医生会在膀胱 壁和腹壁之间建立一个通道,将 尿液引流至体外。手术通常采用
微创技术,创伤小,恢复快。
术后护理要点
术后护理对于患者的恢复至关重 要。本课件将详细介绍术后护理 的要点,包括如何正确清洁造瘘 口、更换引流袋、预防感染等方
02
随访内容包括了解患者的病情、指导患者正确使用造瘘口、评
估患者的心理状况等。
随访频率
03
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确定随访的频率,一般建议至少每周一
次。
遇到问题时的求助途径和资源整合
求助途径
家属可以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与医护人员保持联系,及时 咨询和解决问题。
资源整合
医护人员可以为家属提供相关的医疗资源,如专家咨询、药 品购买等,帮助家属更好地照顾患者。
感染预防
定期更换引流袋,保持引流系统的清 洁和干燥。遵医嘱使用抗生素,预防 感染。加强会阴部护理,保持皮肤清 洁干燥。
尿瘘与尿失禁处理方法
尿瘘处理
如发生尿瘘,应保持引流管的通畅,避免尿液外渗。根据尿瘘的位置和大小, 可能需要进行修补手术。
尿失禁处理

膀胱造瘘术并发症及护理查房

膀胱造瘘术并发症及护理查房

依照个体差异定时夹闭、开放引流管,以保证膀胱功能。
二、持续膀胱冲洗的目的
清洁膀胱,清除膀胱内的血凝块、粘液、细菌等异物,防止血液凝固阻塞尿管,预防感染,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
三、持续膀胱冲洗的适应症
持续膀胱冲洗是泌尿外科常用的治疗手段,主要用于膀胱、前列腺手术后的患者。
1、进行核对,做好准备。 2、洗手,戴口罩。 3、将膀胱冲洗液悬挂在输液架上,将冲洗管与冲洗液连接,Y形管一头连接冲洗管、另外两头分别连接导尿管和尿袋。连接前对各个连接部进行消毒。 4、打开冲洗管,夹闭尿袋,根据医嘱调节冲洗速度。 5、夹闭冲洗管,打开尿袋,排出冲洗液。如此反复进行。 6、在持续冲洗过程中,观察患者的反应及冲洗液的量及颜色。评估冲洗液入量和出量,膀胱有无憋胀感。 7、冲洗完毕,取下冲洗管,消毒导尿管口接尿袋,妥善固定,位置低于膀胱,以利引流尿液。 8、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
五、持续膀胱冲洗注意事项
冲洗时,冲洗液瓶内液面距床面约60厘米,以便产生一定的压力,利于液体流入 。 冲洗过程应注意观察记录尿色、形状、出水量及患者自觉症状。
五、持续膀胱冲洗注意事项
冲洗时若患者感觉不适,应当减缓冲洗速度及量,必要时停止冲洗,密切观察,若患者感到剧痛或者引流液中有鲜血时,应当停止冲洗。前列腺切除术后随着时间的延长血尿颜色逐渐变浅,反之则说明有活动性出血,应及时通知医师处理。
开放性耻骨上膀胱造瘘术
可同时了解或治疗膀胱病变,置管粗,引流通畅,能准确缝合止血,出血及尿外渗发生率少。
耗时,需在麻醉下完成。
永久性膀胱造瘘多采用此手术方式
两种手术方式优缺点对比
以下情况需选择开放性耻骨上膀胱造瘘术:
膀胱空虚,术前无法使之充盈; 有下腹部及盆腔手术史,穿刺膀胱估计有损伤腹腔脏器的危险; 膀胱内充满血块或黏稠脓液,穿刺造瘘管周径小,不能满意引流; 出血性疾病; 膀胱挛缩; 过于肥胖腹壁太厚。

膀胱造瘘术及护理医学课件

膀胱造瘘术及护理医学课件

复查建议
对于有结石形成或尿路感染症 状的患者,建议定期进行尿液
分析和肾功能检查。
造瘘管维护及自我护理指导
造瘘管清洁
01
指导患者保持造瘘管的清洁,每天用温水和无刺激性肥皂清洗
造瘘口周围皮肤,并确保造瘘管固定牢固。
造瘘管更换
02
告知患者造瘘管需要定期更换,更换时要注意无菌操作,避免
感染。
自我护理指导
03
感染及发热
感染预防
术前做好皮肤准备,术中严格无菌操作,术后保持造瘘 口周围皮肤清洁干燥。
感染处理
如出现局部红肿、疼痛、有分泌物,提示有感染可能, 需及时行抗感染治疗;如出现发热症状,可给予物理降 温或药物降温。
其他并发症及处理措施
膀胱刺激征
由于造瘘管刺激或膀胱内尿液外渗刺激膀胱壁引起,可给予解痉 药物缓解症状。
2. 麻醉:根据患者情况和手术要求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如局部麻醉、硬膜外麻 醉或全身麻醉。
手术流程与注意事项
3. 手术操作
在腹壁或耻骨上选择合适位置,切开皮肤和皮下组织,进入膀胱腔,放置尿管并 固定。
4. 术后处理
观察引流情况,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定期更换尿管及护理。
手术流程与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 1. 术前应充分评估患者情况和手术风险,做好术前准备和心理疏导。 2. 术中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避免感染。
膀胱造瘘术通常用于治疗前列腺增生、尿道狭窄、神经源性 膀胱等泌尿系统疾病,以及在尿道损伤或重建手术中作为辅 助手术。
手术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
尿道梗阻、尿潴留、神经源性膀胱、前列腺增生等。
禁忌症
急性尿路感染、腹部或盆腔手术史、肿瘤浸润膀胱周围组织等。
手术流程与注意事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在急诊时应 暂时性膀 用,受穿刺针 胱造瘘或 限制,造瘘管 急诊处理 周径相对较小,多采用此 会影响引流。 手术方式
开放性耻 骨上膀胱 造瘘术
耗时,需在麻 永久性膀 醉下完成。 胱造瘘多 采用此手 术方式
以下情况需选择开放性耻骨上膀胱 造瘘术:
• 膀胱空虚,术前无法使之充盈; • 有下腹部及盆腔手术史,穿刺膀胱估计有 损伤腹腔脏器的危险; • 膀胱内充满血块或黏稠脓液,穿刺造瘘管 周径小,不能满意引流; • 出血性疾病; • 膀胱挛缩; • 过于肥胖腹壁太厚。
注意:
• 对于一些终身带管患者及已经膀胱有萎缩 的患者,则无需将夹闭尿管,否则反而会 引起尿液外渗出造瘘口。
四、造瘘口周围皮肤炎
• 原因分析: • 留臵造瘘管是一项侵袭性操作,管道会对周围组 织产生炎性刺激,加上体位频繁变动,管道与周 围组织产生摩擦,易引起周围组织不同程度的损 伤,导致炎性反应。 • 另外,造瘘口分泌物、造瘘管包裹等物理刺激, 都可产生刺激症状。 • 注意保护造瘘口周围皮肤清洁,如出现潮红、湿 疹时可以外涂氧化锌软膏,2次/d。
四、膀胱萎缩
• 原因分析: • 长期留臵膀胱造瘘管长期开放尿管,持续 放尿可因膀胱长期处于空虚状态,引起膀 胱逼尿肌萎缩,最终形成膀胱挛缩。
训练膀胱功能:
• 指导患者自己或家属要定时放尿,用夹子 夹住造瘘管,每2~4小时放尿一次,以膀 胱不觉胀为准。定时放尿,使膀胱内贮尿 量不至于太少,既可预防膀胱缩小或过度 膨胀,又有利于自律或反射性膀胱的建立。 • 白天大部分时间里将尿管夹闭, 晚上则不 必夹闭, 以免憋尿太多使尿液从尿管旁流 出或影响睡眠。
术后常见并发症 原因分析及护理
一、感染护理
无严格无菌操作
• 原因分析:
长期置管病人 知识缺乏 观察不及时, 无发现感染征象
感染
滥用抗生素
逆行感染
抵抗力低下, 或有内科疾病
严格无菌操作是关键
• 造瘘管及皮肤消毒尤为重要,造瘘口周围皮肤消 毒面积要达到15cm以上,造瘘管消毒长度10cm以 上。 • 造瘘管与引流袋连接处保证由管腔内向外螺旋消 毒。 • 更换造瘘管时要严格无菌操作。 • 造瘘口每日换药,发生漏尿、浸湿或脱落则及时 更换。若造瘘口窦道已基本形成,无出血、肉芽, 则每周消毒,平时应保持局部清洁干燥,尽量避 免出汗,用热毛巾擦洗清洁即可。
美国国疾病控制中心推荐的实践原则是: 应尽量减少更换导尿管的次数,以避 免尿路感染,导尿管只是在发生堵塞 时才更换。 研究发现一般硅胶导尿管在使用3~4周 后才可能发生硬化现象。因此膀胱造 瘘管一般在1个月左右更换1次。
• 另外,随机控制设计的实验性研究结果表 明,留臵导尿管的病人可根据尿液pH值分 为高危堵塞类(pH>6.8)和非堵塞类 (pH<6.7)两种,高危堵塞类病人更换导尿 管的最佳时间间隔是2周,非堵塞类病人更 换导尿管的最佳时间间隔是4周。 • 因此,根据系统文献回顾和实证查寻,推 荐的做法是在临床护理过程中动态监测留 臵导尿病人尿液的pH值,并根据尿液pH值 把病人分类,对高危堵塞类病人,更换导 尿管的时间为2周,对非堵塞类病人,更换 导尿管的间隔时间为4周甚至更长。
永久性膀能长期留 臵导尿管,或留臵导尿管后反复出现 睾丸炎或附睾炎者。 • 下尿路梗阻伴尿潴留,因年老体弱及 重要脏器有严重疾病不能耐受手术者。 • 尿道肿瘤行全尿路切除术后。
常见的手术方法
• 耻骨上穿刺膀胱造瘘术。 • 开放性耻骨上膀胱造瘘术
耻骨上穿刺膀胱造瘘术
如何更换造瘘管?
• 方法: • 在严格无菌操作下,更换膀胱造瘘管,选 取双腔气囊导管尿,根据造瘘口大小选择 l8~22F尿管,插入8~10cm,注入生理盐 水l0~12ml,往外轻拉,使气囊顶住膀胱 造瘘口,观察周围是否有渗尿,发现渗尿 可以再行注入2ml左右生理盐水,造瘘管连 接引流袋。
• 8、依照个体差异定时夹闭、开放引流管, 以保证膀胱功能。 • 9、每周做尿常规检查1次,每月做尿培养1 次,如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滥用抗生素
• 有关使用抗生素与预防尿路感染关系的研 究进展,多数学者提出,临床上使用抗生素 要有针对性,应根据药敏实验选择合适的 抗生素,滥用抗生素可引起二重感染。 • 长期预防性使用抗生素使真菌性尿路感染 增多。 • 对于长时间使用抗生素的病人要提醒医生 有无必要性,注意停用。
知识缺乏
• 生活不能自理,需要他人协助和照顾的患者,尤 其臵管后生活方式发生改变,不能保证每日清洗 等。而且患者由于带管,不敢活动,拒绝每日的 外阴清洗,消毒,尿道口的分泌物不让及时清理, 更不敢洗澡,造成感染。 • 由于是长期留臵尿管,甚至是终身带管, 所以就 不应该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做成不便,在保护好造 瘘口的基础上允许患者洗澡,以淋浴为最佳。但 考虑到老年患者较多,也允许洗盆浴,前提是要 用密封胶保护好造瘘口,洗完澡后消毒造瘘口并 更换纱布。
基础病多
• 病人抵抗力低 老年病人大多身体抵抗力低下,同 时患有多种疾病,主要是冠心病,脑血管病,糖 尿病,前列腺增生、肥大,高血压等。 • 长期服药治疗,对药物不敏感,容易耐药。其他 部位的感染,不及时治疗,容易诱发泌尿系感染、 呼吸道感染等。由于服药时间长引起菌群失调, 易引发真菌感染。感染前几位的病原菌有:大肠 埃希菌、真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 铜绿假单孢菌等。 • 感染前几位的病原菌有:大肠埃希菌、真菌、金 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铜绿假单孢菌等。
二、膀胱痉挛和膀胱三角区激惹
• 症状:留臵造瘘管即感到持续排尿、排便欲望, 30分钟后多自行缓解。或阵发性阴茎和会阴部剧 痛,每次持续几分钟至数小时,原因为造瘘管蘑 菇头部对膀胱三角区和膀胱后壁毗邻的直肠刺激 所致。 • 可轻调整蘑菇头部位臵和深度,刺激症状消失必 要时,可服用解痉药,疼痛明显时,用0.9%生 理盐水+2%利多卡因5ml,从造瘘管注入膀胱,或 从造瘘管注入0.9 生理盐水500 ml加山莨菪碱1O ml行膀胱冲洗,以缓解疼痛。
两种手术方式优缺点对比
手术方式 优点 缺点 选择
耻骨上膀 胱穿刺造 瘘
耗时少,创伤小,并 发症少,操作简便, 可在急诊室或病房下 施行。对麻醉要求不 高,病人恢复快。常 于紧急情况下采用, 能及时解除尿潴留。 可同时了解或治疗膀 胱病变,臵管粗,引 流通畅,能准确缝合 止血,出血及尿外渗 发生率少。
感染征像观察
• 观察造瘘口局部皮肤有无红肿热痛发 炎症状,体温有无异常。 • 如引流管内有絮状物出现,引流液浑 浊且坏死脱落组织较多,提示有膀胱 炎或尿路感染发生,应及时报告医生 处理,可做尿常规及尿培养。
患者如何自我观察?
• 教会正确观察尿液的颜色、性质,正常尿液应是 淡黄色、清亮。如发现尿液颜色变深,要多饮水; 发现尿液浑浊,造瘘口和尿道口分泌物增多、黄 色、有异味,有尿急、尿痛,低热等均要及时来 院检查,及时留取送检。如发现造瘘管内尿液颜 色变深变红,提示有可能膀胱出血,应立即去医 院就诊。 • 有感染不要自行服用抗生素,要在医生的指导下 正规治疗。不可出现不适症状,自己在家吃药, 不送尿液化验,延误了治疗。 • 出院后定期进行尿液检查。
• 手术步骤: • 1.于耻骨联合上方一横指处用穿刺针做膀 胱穿刺,抽到尿液后,于此部位做1cm长的 皮肤切口,切开腹白线。 • 2.拔出穿刺针,更换套针,依同一方向穿 刺膀胱,拔出套针芯,可见有尿液流出, 用相应管径的导尿管从套针腔插入膀胱, 退出套针,将导尿管留于原位,用丝线将 其固定于皮肤。
开放性耻骨上膀胱造瘘术
膀胱造瘘术及护理
膀胱造瘘术
概念: 因尿道梗阻,在耻骨上膀胱作造瘘 术,使尿液引流到体外,用以暂时性 或永久性尿流改道。
暂时性膀胱造瘘术
• 目的: 为了消除长期存在的尿路梗阻对上 尿路的不利影响,或下尿路手术后 确保尿路的愈合。
适应症:
• 梗阻性膀胱排空障碍所致之尿潴留, 如前列腺增生症、尿道狭窄、尿道结 石等,且导尿管不能插入者 • 阴茎和尿道损伤 • 泌尿道手术后确保尿路的愈合,如尿 道整形、吻合手术和膀胱手术后 • 化脓性前列腺炎、尿道炎、尿道周围 脓肿等。
五、尿路结石
• 原因分析: • 饮食习惯不当是导致尿路结石发生的原因之一 • 患者应多饮水,保证尿量在2000ml / 日以上。通 过尿液将尿路的细菌排除,达到“内冲洗”作用, 预防尿路感染和导管表面结晶的形成。 • 另外过量食用动物蛋白可增加尿钙排出和尿酸水 平,还可形成草酸从尿中排出,食用过量的含草 酸食物如菠菜、巧克力、豆腐及长期饮用浓茶等, 均可致结石形成。因而此类食物应适量摄入。 • 如造瘘管内有砂石形成,可在医生指导下适当服 用排石药物。
逆行感染
• 术后护理造瘘管与尿袋应衔接紧密,不要随意拔 开,尽可能地减少衔接处的污染,防止逆行感染。 • 每日必须更换集尿袋,造瘘管与尿袋的位臵切忌 高于膀胱区,造瘘管经前面裤门引出连接尿袋, 尿袋应臵于膀胱区下方,不可高于膀胱水平面, 防止尿液逆流引起逆行感染。 • 注意妥善放臵造瘘管,避免其牵拉以防脱落。一 般可用小绳将尿管固定在裤腰上,将尿袋放臵在 裤袋中或做一个专用的尿袋罩佩戴。万一脱落的 话,必须在24 h内到医院重新插管,以防造瘘口 堵塞,给造痿管重插造成困难。
抵抗力差
• 多为老年病人,由于机体功能减退,原发 疾病多,抵抗力差, 应鼓励适当活动,来 提高机体抵抗力。 • 但由于带管,改变了多年的生活方式,更 不愿意参加活动。 • 对此要给老年病人讲解一些必要的注意事 项,如带尿袋活动时尿袋不要高于腰部, 平卧时不要高于身体等,协助制定活动计 划,必要时可以请一些治疗成功的病人现 身说法。
三、造瘘管堵塞
• 原因分析: • 长期留臵膀胱造瘘管,由于各种药物的解 析、尿碱的沉淀、黏膜的脱落等原因,易 导致造瘘管阻塞。
• 临床上常规使用挤压引流管、膀胱冲洗等 方法处理,或无菌注射器向管内注射生理 盐水50ml/次,并抽吸,一般即可通畅。 并定期更换造瘘管。 • 微生物繁殖和尿液沉淀是尿管堵塞的两个 的重要因素。因此,对于长期卧床病人, 应使其勤翻身,以防止尿液沉淀形成,从 而预防尿管堵塞和尿路感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