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锤计算

水锤计算
水锤计算

第九章水电站的水锤及调节保证计算

本章重点内容:水电站有压引水系统非恒定流现象和调节保证计算的任务、单管水锤简化计算、复杂管路的水锤解析计算及适用条件、机组转速变化的计算方法和改善调节保证的措施。

第一节概述

一、水电站的不稳定工况

由于负荷的变化而引起导水叶开度、水轮机流量、水电站水头、机组转速的变化,称为水电站的不稳定工况。其主要表现为:

(1) 引起机组转速的较大变化

丢弃负荷:剩余能量→机组转动部分动能→机组转速升高

增加负荷:与丢弃负荷相反。

(2) 在有压引水管道中发生“水锤”现象

管道末端关闭→管道末端流量急剧变化→管道中流速和压力随之变化→“水锤”。

导时关闭时,在压力管道和蜗壳中将引起压力上升,尾水管中则造成压力下降。

导叶开启时则相反,将在压力管道和蜗壳内引起压力下降,而在尾水管中则引起压力上升。

(3) 在无压引水系统(渠道、压力前池)中产生水位波动现象。

二、调节保证计算的任务

(一) 水锤的危害

(1) 压强升高过大→水管强度不够而破裂;

(2) 尾水管中负压过大→尾水管汽蚀,水轮机运行时产生振动;

(3) 压强波动→机组运行稳定性和供电质量下降。

(二) 调节保证计算

水锤和机组转速变化的计算,一般称为调节保证计算。

1.调节保证计算的任务:

(1) 计算有压引水系统的最大和最小内水压力。最大内水压力作为设计或校核压力管道、蜗壳和水轮机强度的依据;最小内水压力作为压力管道线路布置,防止压力管道中产生负压和校核尾水管内真空度的依据;

(2) 计算丢弃负荷和增加负荷时转速变化率,并检验其是否在允许的范围内。

(3) 选择调速器合理的调节时间和调节规律,保证压力和转速变化不超过规定的允许值。

(4) 研究减小水锤压强及机组转速变化的措施。

2.调节保证计算的目的

正确合理地解决导叶启闭时间、水锤压力和机组转速上升值三者之间的关系,最后选择适当的导叶启闭时间和方式,使水锤压力和转速上升值均在经济合理的允许范围内。

第二节 水锤现象及其传播速度

一、 水锤现象

1.定义

在水电站运行过程中,为了适应负荷变化或由于事故原因,而突然启闭水轮机导叶时,由于水流具有较大的惯性,进入水轮机的流量迅速改变,流速的突然变化使压力水管、蜗壳及尾水管中的压力随之变化,这种变化是交替升降的一种波动,如同锤击作用于管壁,有时还伴随轰轰的响声和振动,这种现象称为水锤。

2.水锤特性

(1) 水锤压力实际上是由于水流速度变化而产生的惯性力。当突然启闭阀门时,由于启闭时间短、流量变化快,因而水锤压力往往较大,而且整个变化过程是较快的。

(2) 由于管壁具有弹性和水体的压缩性,水锤压力将以弹性波的形式沿管道传播。 注:水锤波在管中传播一个来回的时间t r =2L /a ,称之为“相”,两个相为一个周期2t r =T

(3) 水锤波同其它弹性波一样,在波的传播过程中,在外部条件发生变化处(即边界处)均要发生波的反射。其反射特性(指反射波的数值及方向)决定于边界处的物理特性。

二、水锤波的传播速度

水锤波速与管壁材料、厚度、管径、管道的支承方式以及水的弹性模量等有关,其计算公式为:

)/(11435

1s m E DK E

DK g

K a δδγ

+

=

+

=

式中 K ——水的体积弹性模量,一般为2.06×103MPa ;

E ——管壁材料的纵向弹性模数(钢村E =2.06×105MPa ,铸铁E =0.98×105MPa ,混凝

土E =2.06×104MPa);

γKg

为声波在水中的传播速度,随温度和压力的升高而加大,一般取1435m/s 。

一般情况下,露天钢管的水锤波速可近似地取为1000m/s ,埋藏式钢管可近似地取为1200m/s 。钢筋混凝土管可取900m/s~1200m/s 。

第三节 水锤基本方程及边界条件

基本方程+相应的边界条件——用解析方法和数值计算方法求解水锤值及其变化过程。

一、水锤基本方程

(一) 基本方程

对有压管道而言,不论在何种情况下都应满足水流的运动方程及连续方程。当水管材料、厚度及直径沿管度不变,且不计及水力摩阻损失时,其简化方程为(取阀门端为原点,x 向上游为正)

t V

x H g

??=?? x V

g a t H ??=??2

上述方程为一组双曲线型偏微分方程, 其通解为:

)

()(0a x t f a x t F H H H ++-=-=? ??????+---

=-=?)()(0a x t f a x t F a g V V V

注:F 和f 为两个波函数,其量纲与水头H 量纲相同,故可视为压力波。任何断面任何时刻的水锤压力值等于两个方向相反的压力波之和;而流速值为两个压力波之差再乘以-

g/a 。

)(a x t F -为逆水流方向移动的压力波,称为逆流波;)

(a x

t f +为顺水流方向移动的压

力波,称为顺流波。

(二) 水锤计算的连锁方程

水锤连锁方程给出了水锤波在一段时间内通过两个断面的压力和流速的关系。前提应满足水管的材料、管壁厚度、直径沿管长不变:

()A t B

t t A

t B t t V V g a H H -=

-?+?+ ()B t A t t B

t A t t V V g a H H --

=-?+?+

用相对值来表示为

)(2B t t A t B t t A t v v ?+?+-=-ρξξ )(2A t t B t A t t B t v v ?+?+--=-ρξξ

式中

00

2gH aV =

ρ为管道特性系数;

000H H H H H i -=?=ξ为水锤压力相对值;0V V v =

为管道相对流速。

二、

应用水锤基本方程计算水电站压力管道中水锤时,首先要确定其起始条件和边界条件。 (一) 起始条件

当管道中水流由恒定流变为非恒定流时,把恒定流的终了时刻看作为非恒定流的开始时刻。即当t=0时,管道中任何断面的流速V =V 0;如不计水头损失,水头H=H 0。

(二) 边界条件

1.管道进口

管道进口处一般指水库或压力前池。水库和压力前池水位变化比较慢,在水锤计算中不计风浪的影响,一般认为水库和前池水位为不变的常数是足够精确的。

即进口边界边界条件为: H p =H 0 2.分岔管

分岔管的水头应该相同, H p1=H p2=H p3=…=H p 分岔处的流量应符合连续条件, ΣQ =0 3.分岔管的封闭端

在不稳定流的过程中,当某一机组的导叶全部关闭,或某一机组尚未装机,而岔管端部用闷头封死,其边界条件为:Q p =0

4.调压室

把调压室作为断面较大的分岔管,其边界条件为: 调压室内有自由水面,而隧洞、调压室与压力管道的交点和分岔管相同。

5.水轮机

水电站压力管道出口边界为水轮机,水轮机分冲击式和反击式,两种型式的水轮机对水锤的影响不同。

(1) 冲击式水轮机

冲击式水轮机的喷嘴是一个带针阀的孔口,符合孔口出流规律,水轮机转速变化对孔口出流没有影响。阀门处A 点的边界条件:

A

i i A i A i q v ξτ+==1

式中:

max ωωτi i =——称为相对开度;ω

max ——喷嘴全开时断面积

0/H H i ?=ξ ——为任意时刻水锤压力相对值。

A

i A i i

i q v FV FV Q Q ===max

max ——为任意时刻相对流速及相对流量。

(2) 反击式水轮机

反击式水轮机的过水能力与水头H 、导叶开度a 和转速n 有关。即 Q=Q(H,a,n) 反击式水轮机与冲击式水轮机的不同之处是要考虑水轮机转速变化的影响,因此增加了问题的复杂性。为了简化计算,常假定压力管道出口边界条件为冲击式水轮机,然后再加以修正。

第四节 简单管水锤的解析计算

简单管是指压力管道的管径、管壁材料和厚度沿管长不变。

解析法的要点是采用数学解析的方法,引入一些符合实际的假定,直接建立最大水锤压力的计算公式。简单易行,物理概念清楚,可直接得出结果。

一、直接水锤和间接水锤

水锤有两种类型:直接水锤和间接水锤。

(一) 直接水锤

当水轮机开度的调节时间T S ≤2L /a 时,由水库处异号反射回来的水锤波尚未到达阀门之前,阀门开度变化已经终止,水管末端的水锤压力只受开度变化直接引起的水锤波的影响,这种水锤称为直接水锤。

)(00V V g a

H H H --

=-=?

注:水锤波在管道中传播一个来回的时间为2L /a ,称为“相”。

(1) 当阀门关闭时,管内流速减小,V -V 0<0为负值,△H 为正,产生正水锤;反之当开启阀门时,即V -V 0>0,△H 为负,产生负水锤。

(2) 直接水锤压力值的大小只与流速变化(V -V 0)的绝对值和水管的水锤波速a 有关,而与开度变化的速度、变化规律和水管长度无关。

当管道中起始流速V 0=4m/s ,a =1000m/s ,终了流速V =0时,压力升高值为:

7.40781.9/)40(1000)(0=--=--

=?V V g a

H m ,因此在水电站中应当避免发生直接

水锤。

(二) 间接水锤

若水轮机开度的调节时间T S >2L /a 时,当阀门关闭过程结束前,水库异号反射回来的降压波已经到达阀门处,因此水管末端的水锤压力是由向上游传播的水锤波F 和反射回来的水锤波f 叠加的结果,这种水锤称为间接水锤。降压波对阀门处产生的升压波起着抵消作用,使此处的水锤值小于直接水锤值。

间接水锤是水电站中经常发生的水锤现象,也是要研究的主要对象。

二、 计算水管末端各相水锤压力的公式

工程中最关心的是最大水锤压力。由于水锤压力产生于阀门处,从上游反射回来的降压波也是最后才达到阀门,因此最大水锤压力总是发生在紧邻阀门的断面上。应用前面的水锤连锁方程及管道边界条件,推求阀门处各相水锤压力计算公式 。

(一) 计算公式

阀门关闭情况:

ρξτξ

τ21101

1A

A

-

=+ 第一相末的水锤压力

ρξρξτξ

τ212102

2A

A A -

-=+ 第二相末的水锤压力

…………………………..

ρξξρτξ

τ21

11

11

0A

n n A

A n

n -

-=+∑- 第n 相末的水锤压力

阀门或导叶开启:管道中压力降低,产生负水锤,其相对值用y 表示。

ρττ211

011y y +

=-

……

ρρ

ττ21

111

0n

n i i i n n y y y +

+

=-∑-==

利用上述公式,可以依次解出各相末的阀门处的水锤压力,得出水锤压力随时间的变化关系。

(二)计算公式的条件

(1) 没有考虑管道摩阻的影响,因此只适用于不计摩阻的情况;

(2) 采用了孔口出流的过流特性,只适用于冲击式水轮机,对反击式水轮机必须另作修改;(3) 这些公式在任意开关规律下都是正确的,可以用来分析非直线开关规律对水锤压力的影响。

三、开度依直线变化的水锤

进行水锤计算,最重要的是求出最大值。在开度依直线规律变化情况下,不必用连锁方程求出各相末水锤,再从中找出最大值,可用简化方法直接求出。

(一) 开度依直线变化的水锤类型

当阀门开度依直线规律变化时,根据最大压强出现的时间可归纳为两种类型:

第一类:当0ρτ<1时,最大水锤压力出现在第一相末, A A 1max ξξ=,称第一相水锤。

第二类:当0ρτ>1时,最大水锤压力出现在第一相以后的某一相,其特点是最大水锤压力接近极限值

m ξ,即m ξ>1ξ,称为极限水锤。

注:第一相水锤是高水头电站的特征;极限水锤常发生在低水头水电站上。

(二) 开度依直线变化的水锤简化计算

1.第一相水锤计算的简化公式

关闭阀门时

σρτσ

ξ-+=

0112A

开启阀门时

σρτσ

++=

0112A y

发生第一相水锤的条件是

0ρτ<1,对于丢弃负荷情况,0τ=1,有

12/0m a x <=gH aV ρ,若a =1000m/s ,V max=5m/s ,则H 0>250m ,故在丢弃负荷的情况下,只有高水头电站才有可能出现第一相水锤。

2.极限水锤计算简化公式

()

4

2

2+±

=

σσσ

ξA

m

当水锤压强

A

m ξ

≤0.5

时,可得到更为简化的近似公式:

σσ

ξ-=

22A m σσ+=

22A

m y

3.间接水锤类型的判别条件

仅用

0ρτ大于还是小于1作为判别水锤类型的条件是近似的。水锤的类型除与0ρτ有

关,还与σ 有关。

水锤类型判别图中,曲线表示极限水锤和第一相水锤的分界线,直线0ρτσ=表示第一

相水锤和直接水锤的分界线。

σ

0ρτ

I 区为极限正水锤;

II 区为第一相正水锤; III 区为直接水锤; IV 区为极限负水锤;V

区为第一相负水锤;

简单判别方法:

0ρτ<1.0时,常发生第一相水锤; 0ρτ>1.5时,常发生极限水锤;

1.0<

0ρτ<1.5时,

则随σ值的不同而发生第一相或极限水锤,个别情况下发生直接水锤。

此时按图判别。

四、起始开度对水锤的影响

水电站可能在各种不同的负荷情况下运行,当机组满负荷运行时,起始开度0τ=1;当

机组只担任部分负荷运行时,0τ<l 。因此机组由于事故丢弃负荷时的起始开度0τ可能有各

种数值。

起始开度对水锤压强的影响

由极限水锤σσ

ξ-=

22A m 只与σ有关,而与0τ无关,图中A

m ξ是一根平行于0τ轴的水平

线。

对第一相水锤

σρτσ

ξ-+=

0112A ,随着0τ的减小而增大,所以在图中表示为一根曲线。

对直接水锤,02ρτξ=A d

,为一通过坐标轴原点的直线,其斜率为2ρ。图中三条曲

线的交点为:

(1)直接水锤和第一相水锤:

令02ρτξ=A d

和σρτσ

ξ-+=

0112A 相等,可以解出:ρστ/0=

(1) 第一相水锤和末相水锤

σρτσξ-+=

0112A 和

σσ

ξ-=

22A m 相等,可以解出:ρτ/10=

因此可得出以下结论: (l) 当起始开度ρτ/10>,0ρτ>1时,1ξξ>m ,最大水锤压强发生在阀门关闭的终了,

即极限水锤;

(2) 当起始开度ρτρσ/1/0<<时,m ξξ>1最大水锤压强发生在第一相末;

(3) 当起始开度

ρστ/0<时,发生直接水锤,但非最大的水锤值;

(4) 当阀门起始开度为临界开度ρστ/0=时,发生最大直接水锤:由

02ρτξ=A

d ,得 五、开度变化规律对水锤压力的影响

前面有关第一相或极限水锤的一些概念及计算公式是在假定阀门开度按直线变化条件推得的,在水电站运行实践中,阀门的启闭规律不完全是直线而往往采用非直线的。

注:阀门启闭时间相同,但启闭规律不同,水锤压强变化过程也不相同。

曲线Ⅱ表示开始阶段关闭速度较快,因此水锤压强迅速上升到最大值,而后关闭速度减慢,水锤压强逐渐减小;曲线Ⅲ的规律与曲线Ⅱ相反,关闭速度是先慢后快,而水锤压强是先小后大。水锤压强的上升速度随阀门的关闭速度的加快而加快,最大压强出现在关闭速度较快的那一时段末尾。从图中可以看出,关闭规律Ⅰ较为合理,最不利的是规律Ⅲ。

1

2

3

4

5

6

7

8

0.0

0.10.20.3

0.4

0.5

II I

III

ζ

t(Phase)

τ

t(Phase)

由此可见,通过调速器或针阀等设备,采取比较合理的启闭规律,可以作为减小水锤压力和解决调节保证问题的措施之一。在高水头电站中常发生第一相水锤,可以采取先慢后快的非直线关闭规律,以降低第一相水锤值;在低水头水电站中常发生极限水锤,可采取先快后慢的非直线关闭规律,以降低末相水锤值。

六、水锤压力沿管长的分布

在进行压力管道强度设计时,不仅需要计算管道末端的压强,而且需要管道沿线各点的最大正水锤压力和最大负水锤压力的分布情况,以便进行管道的强度设计及检验管道内部是否有发生真空的可能。

水锤压强沿管道的分布

(一) 极限水锤压力的分布规律

理论研究证明,极限水锤无论是正、负水锤,管道沿线线的最大水锤压强均按直线规

律分布,如图中实线所示。若管道末端A 点的最大水锤为A m ξ和A m y ,则任意点C 点的最大

水锤为

A m C L l ξξ=

max ; A m C

y L l y =max

(二) 第一相水锤压力的分布规律

第一相水锤压力沿管线不依直线规律分布,正水锤压力分布曲线是向上凸的,负水锤压力分布曲线是往下凹的。任意点C 近似表达式为

AC AC

C σρτσσ

ρτσξ-+-

-+=

00max 1212

式中

s T gH LV 0max =

σ;s AC s AC T gH V l T gH V l L 0max

0max )(=

-=σ

上面的两式可以看出,等号右端的第一项为管长为L 时A 点第一相末A 点的水锤压强,第二项为管长为L-l (相当于水库移至C 点)时A 点第一相末A 点的水锤压强,C 点最大水锤压强为两者之差。

对于第一相负水锤,任意点C 的最大水锤降压为

BC BC

C

y σρτσ-+=

0max 12

式中

s BC BC T gH V l 0max

=

σ

绘制水锤压力沿管线分布图时,应根据管线的布置情况,选择几个代表性的断面,求出各断面上的最在正、负水锤压力。当丢弃负荷时可不计管路的水损失,在上游最高静水位上绘制水锤压力分布图;当增加负荷时,必须计算开启终了时管路的水头损失与流速水头,在上游最低水位线以下,考虑水头损失、流速水头与负水锤压力,绘制水锤压力分布图。

第五节 复杂管道水锤计算

在实际工程中,这种简单管是不多见的,常见的是复杂管路系统,共有三种类型: (1) 管壁厚度、直径和材料随水头增加自上而下逐段改变,这种复杂管称为串联管。 (2) 分岔管,这在分组供水和联合供水中经常遇到。

(3) 装有反击式水轮机的管道系统,应考虑蜗壳和尾水管的影响,而且其过流特性与孔口出流不一样,流量不仅与作用水头有关,而且与水轮机的机型和转速有关。

一、串联管水锤的简化计算

一般把串联管转化为等价的简单管来计算,即将串联管转化为简单管后应满足管长、相长和管中水体动能等与原管相同的原则。这种简化计算方法称为“等价水管法”。

设一根串联管的管道特性为:

L 1,V 1,a 1; L 2,V 2,a 2; …… ;L n ,V n ,a n

(1) 等价管的总长为:

∑==n

i i

L L 1

(2) 根据管中水体动能不变的要求,则 L V m =L 1V 1+L 2V 2+……L n V n =∑L i V i ,由此可得

加权平均流速:

L

V

L V n

i i

i m ∑==

1

(3) 根据相长不变的要求,水锤波按平均波速由断面A 传到断面B 所需的时间等于水锤波在各段传播时间的总和,即

∑==+++=n

i i i n n m a L a L a L a L a L 122

11

由此可得波速的加权平均值:∑==

n

i i i m a L L

a 1

对于间接水锤,管道的平均特性常数为

02gH V a m m m =

ρ; s m m T gH LV 0=σ ;

m r a L t 2=

求出管道平均特性常数后,可按简单管的间接水锤计算公式求出复杂管道的间接水锤值。

二、分岔管的水锤压力计算

分岔管的水锤计算方法之一是截肢法。这种方法的特点是:当机组同时关闭时,选取总长为最大的一根支管,将其余的支管截掉,变成串联管道,然后用各管段中实际流量求出各管段的流速,再用加权平均的方法求出串联管中的平均流速和平均波速,最后采用串联管的简化公式相应地求出水锤值。

分岔管的截肢法

三、蜗壳、尾水管水锤压力计算

反击式水轮机的过流部件包含有蜗壳和尾水管。

(1) 首先将蜗壳视作压力水管的延续部分,并假想把导叶移至蜗壳的末端,尾水管也作为压力管道的一部分。把压力管道、蜗壳和尾水管组合视为一串联管,再将该串联管简化为等价简单管进行计算。

设压力水管、蜗壳及尾水管长度、平均流速和水锤波速分别为L T 、V T 、a T ;L c 、V c 、a c ;L b 、V b 、a b ,则

L =L T +L c + L b

)/(

b b

c c T T m a L a L a L L a ++=

V m =( L T V T +L c V c + L b V b )/L

求出等价管的特性系数

m ρ、m σ,计算出管道末端最大水锤压力ξ值。

(2) 以管道、蜗壳、尾水管三部分水体动能为权,将水锤压力值ξ进行分配,求出压力管道、蜗壳末端和尾水管进口的水锤压力。

压力水管末端最大压力上升相对值为:

ξ

ξm b c T T

T T V L L L V L )(++=

蜗壳末端最大水锤压力上升相对值:

ξ

ξm b c T c

c T T c V L L L V L V L )(+++=

尾水管进口处压力下降相对值为:

ξ

m b c T b

b b V L L L V L y )(++=

注:尾水管在导叶或阀门之后,水锤现象与压力管道相反

(3) 求出尾水管的负水锤后,应校核尾水管进口处的真空度H r ,以防水流中断。

m

g V H y H H b b s r 9~822

0<++=

式中 Hs — 水轮机的吸出高度;V b — 尾水管进口断面在出现y b 时的流速。

注:对于中高水头水电站,压力管道较长,蜗壳和尾水管的影响较小,通常可略去不计。对于低水头水电站,必须考虑蜗壳和尾水管的影响,而尾水管的影响往往较蜗壳更为显著。

第六节 机组转速变化计算

水轮机调节机构开始关闭导叶,水轮机的引用流量逐渐减小,机组出力逐渐下降,同时在引水系统产生水锤压力。当关闭到空转开度时出力变为零。导叶关闭过程中所产生的能量,完全被机组转动部分所消耗,造成机组转速的升高。

在机组调节过程中,转速变化通常以相对值表示,称为转速变化率β。

丢弃负荷

0max n n n -=

β ; 增加负荷 0min

n n n -=β

一、机组转速变化率计算近似公式

(一) 列宁格勒金属工厂公式

丢弃负荷时: 136512

2

010-+=GD n f

T N s β

增加负荷时:

2

201036511GD n f T N s -

-=β

T s1 —— 导叶关闭至空转的时间;对于冲击式和混流式水轮机T s1=0.9T s ;对于轴流式水轮

机T s1=0.7T s ;

N 0 —— 机组丢弃负荷前的出力,以kW 计。

G ——转动部分重量(t);D ——是转动部分惯性直径(m),如果以kg 计,

2

2

41000kgms g GD J =。

f ——水锤修正系数。

(二)《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公式

列宁格勒工厂公式未考虑迟滞时间的缺点,我国“长办”提出修正公式。当水电站突丢负荷后,由于调速系统惯性的影响,导叶经过一小段迟滞时间T c 以后才开始关闭动作,机组转速经历T c 和升速时间T n 。(T n 定义为水轮机出力自N 0降到零时的历时)后达到最大

值n max 。

1)2(.36512

2

00

-++

=f T T GD n N n c β

式中 T c ——调节迟滞时间,T c = T A +0.5δT a ,T A 是导叶不动作时间,电调调速器取0.1s ,

机调调速器取0.2s ;δ是调速器残留不均衡度,一般为0.02~0.06;T a 为机组时间常数,以s 计,0

2

20365N GD n T a

;;

T n ——升速时间,T n =(0.9-0.00063n s )T s ,n s 为比转速;

f ——水锤影响系数。

第七节 调节保证计算标准和改善调节保证的措施

一、调节保证计算标准和计算条件

所谓调节保证计算标准,是指水锤压力和转速变化在技术经济上合理的允许值。这种标准在技术规范中有所规定,但这是在一定时期和一定技术水平和经济条件下制定的,应用时应结合具体情况加以确定。

(一) 水锤压力的计算标准

1.压力升高

水锤压力的最大升高值通常以相对值ξmax =(H max -H 0)/H 0表示。

当H 0>100m 时,ξmax =0.15~0.30 当H 0=40~100m 时,ξ

max =0.30~0.50

当H 0<40m 时,ξmax =0.50~0.70

2.压力降低

在压力引水系统的任何位置均不允许产生负压,且应有2~3m 水柱高的余压,以保证管道尤其是钢管的稳定和防止水柱分离。尾水管进口的允许最大真空度为8m 水柱高。

(二) 转速变化的计算标准

限制机组转速过大的变化主要是为了保证机组正常运行和供电的质量。在丢弃全负荷的情况下,主要是防止机组强度破坏、振动和由于过速引起过电压而造成发电机电气绝缘的损坏。

最大转速变化值通常以相对值βmax =(n max -n 0)/n 0

表示。考虑到目前国内机组的设计、

制造、运行等情况,其允许值β

max 可按以下情况考虑:

1.当机组容量占电力系统总容量的比重较大,且担负调频任务时,宜小于45%; 2.当机组容量占电力系统总容量的比重不大或担负基荷时,宜小于55%;对斗叶式水轮机,宜小于30%。

注:当大于上述值时,应有所论证。

(三) 调节保证的计算条件

1.水锤压强计算条件

管道中的最大内水压强一般控制在以下两种工况:

(1) 上游最高水位时电站丢弃负荷。此时电站流量和水锤压强都不是最大值,但由于管道中的静水压较高,叠加的结果可能成为控制工况。

(2)设计水头下电站丢弃负荷。管道中的静水压较低,但电站的流量和水锤压力较大,叠加的结果也可能成为控制工况。

当压力管道为单元供水时,一般按丢弃全负荷考虑;当压力管道为联合供水时,若与管道连接的所有机组由一个回路出线,则应按这些机组同时丢弃全负荷考虑;若这些机组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回路出线,则应根据具体情况分析而定。

管道中的最小内水压强一般控制在以下两种工况:

(1) 上游最低水位时电站丢弃负荷。导叶关闭后的正水锤经水库和导叶反射而成的负水锤;

(2)上游最低水位时,电站最后一台机组投入运行。

2.转速上升率的控制工况

设计水头+水电站丢弃全负荷。

二、减小水锤压强的措施

(一) 缩短压力管道的长度

缩短压力管道长度,使从进水口反射回来的水锤波能够较早地回到压力管道末端,从而减小水锤值。从管道特性系数σ=L V max/g H0T s中可看出,减小L可以减小σ,再从水锤

计算近似公式中可看出,σ减小可使

A

m

ξ

A

1

ξ减小。在较长的引水系统中,设置调压室,

是缩短压力管道的常用措施。

(二) 减小压力管道中的流速

减小流速可减小压力管道中单位水体的动量,从而减小水锤压力。但是水电站在运行中要求流量是一定的,要减低流速势必要加大管径,增加管道造价。因此用加大管径办法降低水锤压强,往往是不经济的,但在一定条件下,如果适当加大管径后便可不设调压室,还是比较合理的。

(三) 延长有效的关闭时间

延长有效的关闭时间T s,可使管道内水体动量的变化率减小,从而降低水锤压力。但增大T s会使机组转速变化率β值增加,甚至超过允许值。要解决这个矛盾,可采取以下措施:

1.反击式水轮机设置减压阀(空放阀):在蜗壳的进口附近装设减压阀。在关闭过程中,导叶按照保证转速变化率不超过允许值所要求的关闭时间T s关闭,同时,受到同一调速器控制的减压阀及时打开,向下游泄放部分流量。导叶完全关闭时,减压阀的流量达最大值,以后减压阀逐渐地关闭。整个泄水历时为T,因而水锤压力可以减小。

注:减压阀在机组增加负荷时不起作用。

减压阀装置示意图

2.冲击式水轮机的机组装置偏流器(折流器)

在喷嘴出口装置偏流器,丢弃负荷时,它能以较快速度在l~2s 内动作,将射流偏折,离开转轮,防止机组转速变化过大。针阀以较慢速度关闭,从而减小水锤压力。

注:偏流器在增荷时不起作用。

偏流器构造简单,造价便宜,且无需增加厂房的尺寸,在水斗式水轮机的机组经常采用。

3.设置水阻器

水阻器是一种利用水阻消耗能量的设备,它与发电机母线相联,用调速器操作。当机组丢弃负荷时,调速器使水阻器投入,将机组原来输入系统的功率消耗于水阻之中,也就是用水阻代替机组原有的负荷,然后调速器在一个较长时间内将水轮机导叶逐渐关闭。

注:水阻器对于增加负荷时不起作用。

(四) 选择合理的调节规律

采用合理的关闭规律能有效地降低水锤压力值。

1

2

3

4

5

6

7

8

0.0

0.10.20.3

0.4

0.5

II

I III

ζ

t(Phase)

τ

t(Phase)

中低水头电站:最大水锤压强常出现在调节过程终了,水轮机导叶可采取先快后慢的关闭规律,以提高开始阶段的水锤压强,降低终了阶段的水锤值;

高水头电站:最大水锤压强通常出现在调节过程开始阶段,可采用先慢后快的调节规律。注:采用合理的关闭规律减小水锤压强,简单易行,又比较经济,应优先考虑。

第四节 水锤计算的特征线法

第四节水锤计算的特征线法 前面介绍了水锤计算的解析法。解析法的优点是应用简便,但难以求解较为复杂锤问题。水锤计算的特征线法原则上可以解决任何形式的边界条件问题,可以较合理应水轮机的特性,能较方便地计人摩阻的影响,也便于用数字计算机计算。 特征线法有两种,一种以ζ-v(或H-V)为坐标场,一种以x-t为坐标场,两法的结果是一致的。 图14-12 简单管示意图 一、以ζ-v为坐标场的特征线法 图14-12表示一特性沿管长不变的水管,P为管中任意一点,距A点和B点的距离分为和。根据基本方程式(14-5)和式(14-6)可导出求解P、B、A三点水锤压强时征线方程。 (一)任意断面P的水锤求解 根据基本方程式(14-5)和式(15一6),P点在时刻t的压强和流速变化为 式中上标“P”表示地点,下标“t”表示时间,例如,表示P点在时刻t的水头,余类推。对于某一确定的断面P,为一常数,为便于书写,在波函数F和f中略去了。 对于A点,在时刻可写出下列相似的方程 因F是由A向P传播的反向波,故。由于水管特性不变,。考虑以上关系,将式(a)和式(b)两组方程相减,得 以上二式消去f,并将ζ=△H/Ho、v=V/Vmax和ρ=cVmax/2gHo。 对于B点,在时刻可以写出与式(b)相似的方程

因f是由B向P传播的正向波,故,将式(c)与(a)两组方程相减,以上法处理,得 从形式上看,式(14-35)是反x向写出的,称之为反向方程,在ζ-v坐标场上是一根斜率为2ρ的直 线,如图14-13中的线;式(9-36)是顺x向写出的方程,成为正向方程,在ζ-v坐标场上是一根斜率为-2ρ的直线,如图14-13中的线。 图14-13 ζ-v坐标场上得特征线 在式(14-35)和式(14-36)中,如已知A点在时刻和B点在时刻的压强和流速 ,即可求出P点在时刻t的压强和流速。和为图14-13中Pt的坐标值,可用 和两条直线的交点求出。用特征线法求解压强和流速的方法就是过去广为采用的水锤计算的图解法。 (二)进口B点的水锤求解 已知P点在时刻t的压强和流速,列出PB间反向方程 压力水管进口为水库或平水建筑物,,故由上式可确定未知量。 (三)管末A点的水锤求解 已知P点在时刻t的压强和流速,列出PA间的正向方程

循环水系统水锤过程分析

循环水系统水锤过程分析 2月11日A值白班,#1、2机组同时停运,循环水系统仅启动了#1机循泵A,通过循化门联通#1、2机组循环水系统以保证闭冷水的冷却。启动变恢复操作需要停止#1机组的循泵A。当循泵A停止时集控楼、生产楼及循泵房均出现剧烈的振动;循泵A出口连接橡皮圈被顶出且撕裂。基于此现象可以初步判断循环水系统出现水锤现象。【水锤(Water Hammer),或称水击,意指水流于长管路中流动,此时若将管路下游之阀门快速关闭,水流之流动具有惯性之动量,因此水流之惯性动量持续往前推挤,造成管内压力急速上升,造成管路受到破坏】水锤能量全过程分析可能是由于循泵出水往凝器方向传递,并逐渐停止水流,一部分水由凝器循环水管排出至回水管,另一部分水由动能变为重力势能。此为水回流的第一股能量;当水停止流动时系统中仍然存在着压力势能,此时压力较高的凝器侧循环水母管需要想压力较低的循泵侧泄压。#2机循环水系统也出现这样的过程。此为水回流的第二股能量。由于循泵停泵逻辑为先关门至70%左右,再停泵,最后将门全部关闭。当门全部关闭后,由于水流不断往凝器方向流动,而循泵侧又没有工质补入,直接导致管路中有真空出现。此为水回流的第三股能量;Ⅰ、Ⅱ期循泵联络运行,虽然联络管路较之循环水母管比略小,但是毕竟Ⅱ期循泵供水母管仍有压力存在必然会产生流动。此为水回流的第四股能量(在系统中未明显显现)。 以上四股能量在下面详细分析主次方面: 1、重力势能主要存在于#1、2机组凝器循环水进水管(4根)。仅从泵出口 管和凝器循环水进水管高度差来比较不会大于3米。这股能量不可能为 循环水回流提供过大的动能。可以认为是造成水锤作用的次要方面。 2、压力势能主要存在于#1、2机组循环水母管中间。#1机循环水母管压力 0.48bar,#2机循环水母管压力0.28bar。这样的压力远远低于双循泵运行 的工作压力。循泵停止后压力逐渐卸去,压力势能转化为水回流的动能。 这个方面的转化不可避免,但即使此过程能量100%转换且无摩擦力,那 么在水回到循泵出口蝶阀时提供的压力也应该小于0.48bar。这一能量应 该是造成水锤作用的次要方面。 3、真空出现主要由于关门作用引起,循泵蝶阀关闭越快则真空越大。对于

水电站的水锤及调节保证计算

第九章水电站的水锤及调节保证计算 本章重点内容:水电站有压引水系统非恒定流现象和调节保证计算的任务、单管水锤简化计算、复杂管路的水锤解析计算及适用条件、机组转速变化的计算方法和改善调节保证的措施。 第一节概述 一、水电站的不稳定工况 由于负荷的变化而引起导水叶开度、水轮机流量、水电站水头、机组转速的变化,称为水电站的不稳定工况。其主要表现为: (1) 引起机组转速的较大变化 丢弃负荷:剩余能量→机组转动部分动能→机组转速升高 增加负荷:与丢弃负荷相反。 (2) 在有压引水管道中发生“水锤”现象 管道末端关闭→管道末端流量急剧变化→管道中流速和压力随之变化→“水锤”。 导时关闭时,在压力管道和蜗壳中将引起压力上升,尾水管中则造成压力下降。 导叶开启时则相反,将在压力管道和蜗壳内引起压力下降,而在尾水管中则引起压力上升。 (3) 在无压引水系统(渠道、压力前池)中产生水位波动现象。 二、调节保证计算的任务 (一) 水锤的危害 (1) 压强升高过大→水管强度不够而破裂; (2) 尾水管中负压过大→尾水管汽蚀,水轮机运行时产生振动; (3) 压强波动→机组运行稳定性和供电质量下降。 (二) 调节保证计算 水锤和机组转速变化的计算,一般称为调节保证计算。 1.调节保证计算的任务: (1) 计算有压引水系统的最大和最小内水压力。最大内水压力作为设计或校核压力管道、蜗壳和水轮机强度的依据;最小内水压力作为压力管道线路布置,防止压力管道中产生负压和校核尾水管内真空度的依据; (2) 计算丢弃负荷和增加负荷时转速变化率,并检验其是否在允许的范围内。 (3) 选择调速器合理的调节时间和调节规律,保证压力和转速变化不超过规定的允许值。 (4) 研究减小水锤压强及机组转速变化的措施。

Hammer软件在输水管道水锤分析中的应用

Hammer软件在市政管道中的应用 田文军(Bentley 软件(北京)有限公司) 摘要:本文介绍了水锤的基本概念,危害和工程中的预防。根据建设工程中的问题提出预防水锤发生的措施,以提高供水系统的运行安全和可靠性,进而降低投资成本简化运行。并通过Bentley Haestad HAMMER 展示电算法在水锤预防当中的应用。 关键词:Hammer 水锤供水系统长距离输水爆管建设成本运行管理水力计算计算机模拟 1.水锤危害及其防控 1)水锤的定义 水锤是指在压力管道中由于液体流速的急剧变化,造成管中的液体压力显著、反复、迅速地变化,(例如水泵骤停、突然关闭阀门),由液体的压缩性和管道的弹性引起的输送系统中的压力波动,在压力急剧升高的位置产生破坏。水锤的破坏力惊人,对管网的安全平稳运行是十分有害的,容易造成爆管事故。 防止水锤爆管事故的方法有:输水系统中加调压装置,改变管网布置和构成,以达到改变水锤冲击波频率和强度的目的。 2)水锤的危害 水泵启动和停机、阀门启闭、工况改变以及事故紧急停机等动态过渡过程造成的输水管道内压力急剧变化和水锤作用等,常常导致泵房和机组产生振动。由于水锤的产生,使得管道中压力急剧增大至超过正常压力的几倍甚至十几倍,其危害很大,会引起管道的破裂,影响生产和生活。因此必须在长距离压力管段输送系统中安装安全装置。 水锤有正水锤和负水锤之分,它们的危害有: 正水锤时,管道中的压力升高,可以超过管中正常压力的几十倍至几百倍,以致管壁产生很大的应力,而压力的反复变化将引起管道和设备的振动,管道的应力交变变化,将造成管道、管件和设备的损坏。 负水锤时,管道中的压力降低,应力交递变化,出会引起管道和设备振动。同时负水锤时,管中产生不利的真空,造成水柱断流,和再次结合形成的弥合水锤,对管道破坏更为严重。 目前我国泵站相关设计规范(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泵站设计规范GB/T 50265-97)中对水锤防护的计算已经做以相应的规定。 3)管道系统设计和规划中的水锤因素 工程师在设计给水管网过程中需要考虑预算和技术因素,包括运行成本、概算、建设地点和地形条件等因素。在设计管网和消除水锤设备中需要不断进行复杂的风险评估和方案比选,以降低建设成本和运行风险。通常管线规划在平坦地区。在这些系统中需要调整管线平面走向和剖面位置,防止管道在高点积气或压力过低。

停泵水锤的计算方法详解

停泵水锤计算及其防护措施 停泵水锤是水锤现象中的一种,是指水泵机组因突然断电或其他原因而造成的开阀状态下突然停车时,在水泵及管路系统中,因流速突然变化而引起的一系列急剧的压力交替升降的水力冲击现象。一般情况下停泵水锤最为严重,其对泵房和管路的安全有极大的威胁,国内有几座水泵房曾发生停泵水锤而导致泵房淹没或管路破裂的重大事故。 停泵水锤值的大小与泵房中水泵和输水管路的具体情况有关。在泵房和输水管路设计时应考虑可能发生的水锤情况,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避免水锤的发生,或将水锤的影响控制在允许范围内。我院在综合国内外关于水锤的最新科研成果并结合多年工程实践的经验,以特征线法为基础开发了水锤计算程序。这一程序可较好地模拟各种工况条件下水泵及输水管路系统的水锤状况,为高扬程长距离输水工程提供设计依据。 1 停泵水锤的计算原理 停泵水锤的计算有多种方法:图解法、数解法和电算法。其基本原理是按照弹性水柱理论,建立水锤过程的运动方程和连续方程,这两个方程是双曲线族偏微分方程。 运动方程式为:

连续方程式为: 式中H ——管中某点的水头 V——管内流速 a——水锤波传播速度 x——管路中某点坐标 g——重力加速度 t——时间 f——管路摩阻系数 D——管径 通过简化求解得到水锤分析计算的最重要的基础方程: H-H0=F(t-x/a)+F(t+x/a) (3) V-V0=g/a×F(t-x/a)-g/a×F(t+x/a) (4) 式中F(t-x/a)——直接波 F(t+x/a)——反射波 在波动学中,直接波和反射波的传播在坐标轴(H,V)中的表现形式为射线,即特征线。它表示管路中某两点处在水锤过程中各自相应时刻的水头H与流速V之间的相互关系。为了方便计算机的计算,将上述方程组变

900MW压水堆堆芯稳态热工分析及一回路系统水锤计算

900MW压水堆堆芯稳态热工分析及一回路系统水锤计算 作为人类所使用的重要能源之一的核能,因其突出的环保性和经济性,是各个国家重点发展的对象,因其在利用过程中产生的放射性,安全性在核能利用方面占据尤为重要的地位。压水堆是目前世界核电站所采用的主流堆型,占据当前全世界运行机组的60%;在我国运行的核电机组中,压水堆所占的比例更是高达87%。本文针对核反应压水堆堆芯和一回路系统的两个重要的安全因素:堆芯热工和一回路水锤进行了深入的理论研究和数值计算。 结果不仅为核反应堆的设计及安全运行提供理论依据,且为反应堆一回路系统设计时消除或减轻水锤危害提供理论借鉴。本文以900MW压水核电站的堆芯为模拟对象,利用COBRA-IV子通道模型堆芯分析软件,将堆芯燃料组件及冷却剂流道截面由内至外划分为子通道,并考虑相邻子通道之间冷却剂质量及动量的交混,对反应堆进行热工分析。得到了冷却剂在各子通道在轴向不同高度上不同截面的冷却剂质量流速的分配;并利用质量、能量和动量以及其离散方程求得冷却剂在各子通道轴向的温度分布;利用堆芯导热模型,进一步计算得到各子通道燃料棒包壳外表面轴向温度分布和各子通道燃料芯块轴向不同高度处的温度分布,验证其是否达到了热工设计准则中所要求的标准;根据各子通道临界热流密度和实际热流密度得到堆芯各点的DNBR值,并分析反应堆堆芯的安全裕度;最后,将计算结果与运行结果进行比较,验证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本文采用特征线法,针对900MW压水堆一回路系统设备特点建立了完整的数学物理方程和相关边界条件。结合水头平衡方程,阀门运动曲线,以及泵的全特性曲线等分别建立了启泵和停泵以及止回阀运动的模型;并利用FORTRAN语言开发了水锤计算程序,对含止回阀的3泵并联在启动及切换工况下的水锤特性进行

水锤理论及其应用综述

水锤理论及其应用综述 对封闭管道水力瞬变主题的理论和现实利益的研究已超过一百多年的历史。虽然管网的一维性研究是简单的,但是瞬态流体流动的完整描述是流体动力学理论中一个有趣的问题。例如,目前对管道中瞬态的波湍流结构和强度响应和管道中由于水动力不稳定因素引起的流轴对称损失尚无法了解。然而,这种了解对于瞬态管子流动中的能量耗散和水质模型是重要的。这篇文章在历史发展状况以及目前在水利瞬边领域的研究和实践两个方面做了回顾。特别是,这篇文章论述了一维流动的质量和动量方程,波速,数值求解一维问题,以及一维问题的壁面剪应力模型;二维流动的质量和动量方程,湍流模型,数值求解二维问题,边界条件,瞬态分析软件,和水锤理论和实践未来的研究方向。报告着重介绍了各种方程的假设和限制条件,从而阐明了这些方程运动的范围以及这些方程运用的局限性。了解这些方程是局限性是非常重要的(1)可以用来解释结果,(2)判断从他们获得的数据的可靠性,(3)尽量减少在研究和实践的滥用水锤模型,和(4)可以划分影响数值结果和水锤模型物理过程的影响因素。 1 引言 实际上物理知识方面的增长不能被当做一个积累的过程。这种知识的基本格式改变是不时的……,在累计期间,科学家按照他们知道的方法去研究,除了缺少细节和精度的改进。他们依照自然界的规律

思考问题,例如在一定的时间里用简单的模型去解释他们现实的经验。后来的科学家通常发现这些现实体现某些隐含的假设和假设的观念,后来验证竟然是不正确的。范德堡。 中国古代,中部美洲玛雅印第安人,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尼罗河,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系统接壤,和整个历史上的许多其他社会已经开发出传达的水,主要用于农业灌溉用途广泛的系统,但也为国内旅游业议会供水。古人在“传统,”文化为基础的高科技技术的背景下理解和运用流体流动的原则。随着科学时代的到来和数学中牛顿的原理的发展,我们对流体流动理论有了一个抽象飞跃。到二十世纪中叶,这一飞跃已推动整个水利工程的发展。高速计算机的出现,促使了另一种流体工程原理的研究和应用的离散改造。今天,在液压系统等领域,工程师发现随着技术的迅速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知识和信息的积累阶段,他们的任务有了更大的广度和深度。 引述科学革命的结构中的话,库恩称这样激进的时期和我们物理观念的迅速改变真的是一种革命和非累积的过渡时期。而他所持有的科学的观念是真实的,他的言论也同样适用于我们运用的技术能力去涉及一个修改过的或更复杂的物理领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封闭管道瞬态流动,甚至更普遍,液压分析,设计,管道系统的运作,才会被发现。 计算机时代充满着希望,它带来了巨大的发展和新知识和新技术的应用。以前接受的设计方法,标准和准则正在受到挑战,在某些情况下,过时和修订也在被挑战。计算机辅助分析和设计造成这些改变的主要

第三节水锤计算的解析法

第三节水锤计算的解 析法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第三节水锤计算的解析法 一、直接水锤和间接水锤 (一)直接水锤 若水轮机开度的调节时间≤ 2L/c,则在水库反射波到达水管末端之前开度变化已经结束,水管末端只受因开度变化直接引起的水锤波的影响,这种现象习惯上称为直接水锤。由于水管末端未受水库反射波的影响,故基本方程式(14-5)和式(14-6)中的函数f(t-x/c),用以上二式消去F(t+x/c)的直接水锤公式 从式(14-13)可以看出,当开度关闭时,管内流速减小,括号内为负值,△H为正,发生正水锤,反之,当开启时,△H为负,发生负水锤。直接水锤的压强界与流速变(V -Vo )和水管特性(反映在波速c 中)有关,而与开度的变化速度、变化规律和水管长度无关。 若管道中的初始流速Vo=5m/s,波速c=1000m/s,在丢弃全负荷时若发生直接水锤,△H将达510m,因此在水电站中直接水锤是应当绝对避免的。 (二)间接水锤 若水轮机开度的调节时间>2L/c,则在开度变化终了之前水管进口的反射波已经到达水管末端,此反射波在水管末端将发生再反射,因此水管末端的水锤压强是由向上游传播的水锤波F和反回水管本端的水锤波f叠加的结果,这种水锤现象习惯上称为间接水锤。显然,间接水锤的计算要比直接水锤复杂得多。间接水锤是水电站中经常发生的水锤现象,也是我们要研究的主要对象。 二、水锤的连锁方程 利用基本方程求解水锤问题,必须利用已知的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 初始条件是水轮机开度未发生变化时的情况,此时管道中为恒定流,压强和流速都是已知的。 对于图14-1的简单管,边界条件是利用A、B两点。B点的压强为常数,令ζ=△H/Ho,则=0,水锤波在B点发生异号等值反射。 A点的边界条件较为复杂,决定于节流机构的出流规律。从《水力学》中我们知道水斗式水轮机喷嘴的边界条件可表达为

水锤计算例题9-2

天津大学,水电站249页水锤压力例题9-2 某水电站压力管道长L=400m ,直接自水库引水,上下游水头差120m ,水击波速度a=1000m/s 。阀门全部开启(τ0=1)时,管道流速Vmax=4.5m/s 。(1)设阀门在0.5s 中全部关闭,求阀门断面最大水击压力。(2)设阀门按线性规律关闭,有效关闭时间Ts=4.8s 。①若阀门由全开到全关,求阀门断面最大水击压力。②若阀门由部分开启(τ0)到全关,求阀门断面最大水击压力。 解: 1判断水击类型 计算相长, s a L t r 8.01000 40022=?== (1)阀门在0.5s 中全部关闭, a L t 2<,发生直接水锤,)(4595.48 .910000m v g a H =?==? (2)阀门按线性规律关闭 ①有效关闭时间Ts=4.8s ,阀门由全开到全关,a L t 2> =0.8s ,发生间接水锤。 ②若阀门由部分开启(τ0=0.5)到全关,Ts=4.8s ×0.5=2.4(s ),a L t 2>=0.8s ,发生间接水锤。 2计算管道特性常数ρ、σ 91.1120 8.925.4100020max =???==gH av ρ 32.08.48.95.44000max =??== s T gH Lv σ 3判断何种间接水锤、计算水锤压力值 ①有效关闭时间Ts=4.8s ,阀门由全开到全关,ρτ0=1.91×1=1.91>1,为极限水锤。 采用表9-1中简化公式 38.032 .0232.0222=-?=-=σσξA m ; )(6.4512038.00m H H A m =?==?ξ ②若阀门由部分开启(τ0=0.5)到全关,Ts=4.8s ×0.5=2.4(s ) ρτ0=1.91×0.5=0.96<1,按照第一相水锤近似公式 32.05.091.1132.021201-?+?=-+=σ ρτσ ξA =0.39 )(8.4612039.001m H H A =?==?ξ

第三节 水锤计算的解析法

第三节水锤计算的解析法 一、直接水锤和间接水锤 (一)直接水锤 若水轮机开度的调节时间≤ 2L/c,则在水库反射波到达水管末端之前开度变化已经结束,水管末端只受因开度变化直接引起的水锤波的影响,这种现象习惯上称为直接水锤。由于水管末端未受水库反射波的影响,故基本方程式(14-5)和式(14-6)中的函数f(t-x/c),用以上二式消去F(t+x/c)的直接水锤公式 从式(14-13)可以看出,当开度关闭时,管内流速减小,括号内为负值,△H为正,发生正水锤,反之,当开启时,△H为负,发生负水锤。直接水锤的压强界与流速变(V -Vo )和水管特性(反映在波速c中)有关,而与开度的变化速度、变化规律和水管长度无关。 若管道中的初始流速Vo=5m/s,波速c=1000m/s,在丢弃全负荷时若发生直接水锤,△H将达510m,因此在水电站中直接水锤是应当绝对避免的。 (二)间接水锤 若水轮机开度的调节时间>2L/c,则在开度变化终了之前水管进口的反射波已经到达水管末端,此反射波在水管末端将发生再反射,因此水管末端的水锤压强是由向上游传播的水锤波F和反回水管本端的水锤波f叠加的结果,这种水锤现象习惯上称为间接水锤。显然,间接水锤的计算要比直接水锤复杂得多。间接水锤是水电站中经常发生的水锤现象,也是我们要研究的主要对象。 二、水锤的连锁方程 利用基本方程求解水锤问题,必须利用已知的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 初始条件是水轮机开度未发生变化时的情况,此时管道中为恒定流,压强和流速都是已知的。 对于图14-1的简单管,边界条件是利用A、B两点。B点的压强为常数,令ζ=△H/Ho,则=0,水 锤波在B点发生异号等值反射。 A点的边界条件较为复杂,决定于节流机构的出流规律。从《水力学》中我们知道水斗式水轮机喷嘴 的边界条件可表达为 式中v-管道中的相对流速,V=V/Vmax., V为管道中任意时刻的流速,Vmax为最大流速; τ-喷嘴的相对开度,, w为喷嘴任意时刻的过水面积,为最大面积;ζ-水锤相对压强,ζ=(H-Ho)/Ho,H为管末任意时刻的压力水头,Ho为初始水头。 式(14-14)所表达的出流规律对反击式水轮机并不适合,根据这一边界条件导出的水锤计算公式,只适用于水斗式水轮机,对反击式水轮机,只能用于水锤的粗略计算。 在《水力学》教材中已经证明,根据基本方程式(14-5)、式(14-6)和边界条件式(14-14),可导出丢、弃负荷时压力管道末端第一相、第二相和任意相末之水锤方程

不同泵阀开启方式下水泵起动水锤计算分析

文章编号:1007-2284(2005)06-0107-02 不同泵阀开启方式下 水泵起动水锤计算分析 赵红芳 (上海市水务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 200063) 摘 要:针对某循环水供水系统的特点,应用水锤基本理论和特征线方法,对泵出口阀不同开启方式对应的泵出口阀后起动水锤压力进行了比较分析,得出了较合理的泵阀开启方式。从计算结果看,最大起动水锤压力发生在泵吸水室最高水位对应的工况,本系统采用泵起动后再60s 开阀这种泵阀开启方式,无大的起动水锤问题。 关键词:循环水供水系统;泵阀开启方式;起动水锤;特征线法 中图分类号:T U 991.39 文献标识码:B 某循环水供水系统由循环水泵经供水管道向用水设备供水,为确定系统在水泵起动水力过渡过程中,是否会产生较大的起动水锤压力,结合该循环水供水系统的实际情况,对4种吸水室水位条件下,泵及出口阀按不同方式开启的水泵满管起动工况进行了计算机模拟数值分析。泵系统详细资料如下:水泵额定流量11m 3/s,额定扬程17.8m,额定转速329r /min,额定效率88%,机组转动惯量664kg.m 2 ,泵出口阀选用可控液控蝶阀,系统管线纵剖图如图1所示。针对该系统的具体条件,重点对泵起动后再开阀、泵阀同时开启、阀开到15 时泵起动这三种方式对应的起动过程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得出了比较 合理的泵阀开启方式。 图1 系统管线纵剖图 1 供水管道水力过渡过程分析的数学模型 1.1 水力过渡过程计算的特征线法 描述管道瞬变流的基本方程为由运动方程和连续方程组成的非线性偏微分方程,在特征条件d x /d t =V a 的约束下,偏微分方程可转化为常微分方程,通过一阶近似的有限差 分,管道瞬变流基本方程可以简化为如下形式: 收稿日期:2005-01-18 作者简介:赵红芳(1978-),男,助理工程师。 H p i =(C P +C M )/2 Q p i =(C P -H pi )/B =(H pi -C M )/B (1) 式中:C P =H i-1+BQ i-1-RQ i-1|Q i-1|;C M =H i+1+BQ i+1-RQ i+1|Q i+1|;管道的特征常数B =a/(g A );管道的摩阻特性常数R =f x /(2g D A 2);V 、H 和Q 分别表示管道的瞬态流速、瞬态压力水头和瞬态流量;D 为管道直径;A 为管道断面面积;a 为水锤波速。 1.2 单泵起动的水泵端边界条件 设水泵转速由零线性升高到额定转速所需时间为T S ,则水泵起动过程中任意瞬时的相对转速 可以由下式确定: =T /T S T T S =1 T >T S (2) 同时,在起动过程中,水泵的水头平衡条件方程可用下式 表示: F 1=E s -C M -BQ R V +H R (a 2+v 2)[A 0+A 1( +arctan (v/a))]-H f 0v |v | 2 =0 (3)式中:E s 为上游水位;Q R 、H R 分别为水泵额定流量、额定扬程;H f 0为阀门全开时的水头损失; 为阀门的无量纲开度系数;A 0,A 1为水泵全特性曲线的插值系数。 2 起动水锤过程数值模拟 根据水泵厂家提供的资料,泵起动时间为5~10s,这里假定泵6s 可以完成起动。泵出口蝶阀均采用匀速开启,开启时间分别选取30s 和60s,蝶阀不同开启角度的特性如表1。 表1 蝶阀不同开启角度的特性 开启角度90 81 72 63 54 45 36 27 18 9 0 开度系数 1 0.9010.7540.5910.4530.3380.2380.1630.0850.025 图2~图7绘制了4种泵吸水室水位-2.627m 、-0.667m 、2.463m 、3.253m 情况下,阀全开时间分别为30s 和60s,三种泵阀开启方式对应的泵出口阀后的起动水锤压力变化曲 107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05年第6期

水锤计算方法

第一节概述 一、水电站的不稳定工况 机组在稳定运行时,水轮机的出力与负荷相互平衡,这时机组转速不变,水电站有压引水系统(压力隧洞、压力管道、蜗壳及尾水管)中水流处于恒定流状态。 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电力系统的负荷有时会发生突然变化(如因事故突然丢弃负荷,或在较短的时间内启动机组或增加负荷),破坏了水轮机与发电机负荷之间的平衡,机组转速就会发生变化。此时水电站的自动调速器迅速调节导叶开度,改变水轮机的引用流量,使水轮机的出力与发电机负荷达到新的平衡,机组转速恢复到原来的额定转速。由于负荷的变化而引起导水叶开度、水轮机流量、水电站水头、机组转速的变化,称为水电站的不稳定工况。其主要表现为: (1) 引起机组转速的较大变化 由于发电机负荷的变化是瞬时发生的,而导叶的启闭需要一定时间,水轮机出力不能及时地发生相应变化,因而破坏了水轮机出力和发电机负荷之间的平衡,导致了机组转速的变化。丢弃负荷时,水轮机在导叶关闭过程中产生的剩余能量将转化为机组转动部分的动能,从而使机组转速升高。反之增加负荷时机组转速降低。 (2) 在有压引水管道中发生“水锤”现象 当水轮机流量发生变化时,管道中的流量和流速也要发生急剧变化,由于水流惯性的影响,流速的突然变化使压力水管、蜗壳及尾水管中的压力随之变化,即产生水锤。导叶关闭时,在压力管道和蜗壳中将引起压力上升,尾水管中则造成压力下降。反之导叶开启时,在压力管道和蜗壳内引起压力下降,而在尾水管中引起压力上升。 (3) 在无压引水系统(渠道、压力前池)中产生水位波动现象。无压引水系统中产生的水位波动计算在第八章已介绍。 二、调节保证计算的任务 水锤压力和机组转速变化的计算,一般称为调节保证计算。调节保证计算的任务及目的是: (1) 计算有压引水系统的最大和最小内水压力。最大内水压力作为设计或校核压力管道、蜗壳和水轮机强度的依据之一;最小内水压力作为压力管道线路布置、防止压力管道中产生负压和校核尾水管内真空度的依据。 (2) 计算丢弃负荷和增加负荷时的机组转速变化率,并检验其是否在允许范围内。 (3) 选择水轮机调速器合理的调节时间和调节规律,保证压力和转速变化不超过规定的允许值。

一起停泵水锤事故分析及其防止

编号:AQ-Lw-03738 ( 安全论文)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一起停泵水锤事故分析及其防 止 Analysis and prevention of a water hammer accident caused by pump stop

一起停泵水锤事故分析及其防止 备注: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是确保企业生产安全的重要举措,也是培育安全生产文化之路。安全事故的发生, 除了员工安全意识淡薄是其根源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员工的自觉安全行为规范缺失、自我防范能力不强。 摘要:结合银山前区热电工程循环水泵房水锤破坏事故,介绍 了水锤的危害及其防止,重点介绍了多功能水泵控制阀的水锤防护 过程。 关键词:停泵水锤危害防止多功能水泵控制阀 1停泵水锤及其危害 银前区热电工程循环水泵房6台60032T循环水泵出口止回阀 采用ZDFQ807YX-1,DN800液力自动止回阀,在试车过程中,该 止回阀不能实现缓闭,巨大的停泵水锤对水泵和管路造成严重损害。 2005年9月17日,1#、5#循环泵在停泵过程中,先后由于停泵水 锤而遭到严重损害,具体表现是:(1)水泵基础出现裂缝;(2)联轴器分 别出现3mm和8mm错位,弹性垫圈严重磨损。 水锤是指在有压管路中,由于流速的剧烈变化而引起的一系列 急剧的压力交替升降的水力冲击现象。水锤引起的压强升高,可达

管道正常工作压强的几倍,甚至数十倍。这种大幅度的压强波动往往引起管道的强烈振动,造成阀门损坏、水泵损坏、管道接头断开和管道爆裂等事故。据调查,全国各地区都曾发生过停泵水锤事故,有记录的在200次以上。一般的事故造成“跑水”、停水;严重的事故造成泵房被淹,有的还引起冲毁铁路等次生灾害,还有的设备被打坏,伤及操作人员,甚至造成伤亡事故。 2发生停泵水锤的主要原因 停泵水锤大多是由于电力系统故障或水泵机组机械故障导致水泵机组突然停运,造成开阀停车时,在水泵管路中水流速度发生递变而引起压力递变。近年来,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水泵的启停往往实现了远程操作,由于自动化部件故障、电动阀故障、液力自动阀故障等引起的停泵水锤现象出现的概率大大增加。 压水管中的水在停泵后的最初瞬间主要靠惯性以逐渐减慢的速度继续向前流动,然后逐渐降至零。管道中的水在重力作用下开始向水泵倒流,速度由零逐渐增大,当管路中倒流速度达到一定程度时,止回阀很快关闭,因而引起很大的压力上升,即形成水锤。而

水锤计算

第九章水电站的水锤与调节保证计算 第一节概述 一、水电站的不稳定工况 机组在稳定运行时,水轮机的出力与负荷相互平衡,这时机组转速不变,水电站有压引水系统(压力隧洞、压力管道、蜗壳及尾水管)中水流处于恒定流状态。 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电力系统的负荷有时会发生突然变化(如因事故突然丢弃负荷,或在较短的时间内启动机组或增加负荷),破坏了水轮机与发电机负荷之间的平衡,机组转速就会发生变化。此时水电站的自动调速器迅速调节导叶开度,改变水轮机的引用流量,使水轮机的出力与发电机负荷达到新的平衡,机组转速恢复到原来的额定转速。由于负荷的变化而引起导水叶开度、水轮机流量、水电站水头、机组转速的变化,称为水电站的不稳定工况。其主要表现为: (1) 引起机组转速的较大变化 由于发电机负荷的变化是瞬时发生的,而导叶的启闭需要一定时间,水轮机出力不能及时地发生相应变化,因而破坏了水轮机出力和发电机负荷之间的平衡,导致了机组转速的变化。丢弃负荷时,水轮机在导叶关闭过程中产生的剩余能量将转化为机组转动部分的动能,从而使机组转速升高。反之增加负荷时机组转速降低。 (2) 在有压引水管道中发生“水锤”现象 当水轮机流量发生变化时,管道中的流量和流速也要发生急剧变化,由于水流惯性的影响,流速的突然变化使压力水管、蜗壳及尾水管中的压力随之变化,即产生水锤。导叶关闭时,在压力管道和蜗壳中将引起压力上升,尾水管中则造成压力下降。反之导叶开启时,在压力管道和蜗壳内引起压力下降,而在尾水管中引起压力上升。 (3) 在无压引水系统(渠道、压力前池)中产生水位波动现象。无压引水系统中产生的水位波动计算在第八章已介绍。 二、调节保证计算的任务 水锤压力和机组转速变化的计算,一般称为调节保证计算。调节保证计算的任务及目的是: (1) 计算有压引水系统的最大和最小内水压力。最大内水压力作为设计或校核压力管道、蜗壳和水轮机强度的依据之一;最小内水压力作为压力管道线路布置、防止压力管道中产生负压和校核尾水管内真空度的依据。

一起停泵水锤事故分析及其防止(新版)

( 安全论文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一起停泵水锤事故分析及其防 止(新版) Safety is inseparable from production and efficiency. Only when safety is good can we ensure better production. Pay attention to safety at all times.

一起停泵水锤事故分析及其防止(新版) 摘要:结合银山前区热电工程循环水泵房水锤破坏事故,介绍了水锤的危害及其防止,重点介绍了多功能水泵控制阀的水锤防护过程。 关键词:停泵水锤危害防止多功能水泵控制阀 1停泵水锤及其危害 银前区热电工程循环水泵房6台60032T循环水泵出口止回阀采用ZDFQ807YX-1,DN800液力自动止回阀,在试车过程中,该止回阀不能实现缓闭,巨大的停泵水锤对水泵和管路造成严重损害。2005年9月17日,1#、5#循环泵在停泵过程中,先后由于停泵水锤而遭到严重损害,具体表现是:(1)水泵基础出现裂缝;(2)联轴器分别出现3mm和8mm错位,弹性垫圈严重磨损。 水锤是指在有压管路中,由于流速的剧烈变化而引起的一系列

急剧的压力交替升降的水力冲击现象。水锤引起的压强升高,可达管道正常工作压强的几倍,甚至数十倍。这种大幅度的压强波动往往引起管道的强烈振动,造成阀门损坏、水泵损坏、管道接头断开和管道爆裂等事故。据调查,全国各地区都曾发生过停泵水锤事故,有记录的在200次以上。一般的事故造成“跑水”、停水;严重的事故造成泵房被淹,有的还引起冲毁铁路等次生灾害,还有的设备被打坏,伤及操作人员,甚至造成伤亡事故。 2发生停泵水锤的主要原因 停泵水锤大多是由于电力系统故障或水泵机组机械故障导致水泵机组突然停运,造成开阀停车时,在水泵管路中水流速度发生递变而引起压力递变。近年来,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水泵的启停往往实现了远程操作,由于自动化部件故障、电动阀故障、液力自动阀故障等引起的停泵水锤现象出现的概率大大增加。 压水管中的水在停泵后的最初瞬间主要靠惯性以逐渐减慢的速度继续向前流动,然后逐渐降至零。管道中的水在重力作用下开始向水泵倒流,速度由零逐渐增大,当管路中倒流速度达到一定程度

简单管水锤计算及演示程序说明-程永光

简单管水击计算及演示程序说明 (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水电站教研室,武汉430072) 1 程序名称及使用方法 1.1 程序名称 执行程序Singlep.exe,原代码文件Singlep.dpr和Single.pas。 1.2 使用方法 该程序是用面向对象编程环境Delphi 4.0编制而成的,可直接在Windows环境下运行。使用界面见图1和图2。 程序使用方法:程序启动后,自动进入图1中,首先填入“水库-管道-阀门”系统的原始参数;之后用鼠标单击数据确定接受数据;然后单击进行计算获得结果;接着可击“波动过程”页标进入图2;单击开始演示观察压力变化和传播过程;得到压力极值和压力分布过程。单击打印屏幕可将屏幕上的内容打印出来,单击打印曲线可将阀端压力变化过程线、最大最小压力沿程分布线打印出来。 图1 参数输入界面

图2 结果输出和参数变化过程显示界面 2 程序功能 能对“水库-管道-阀门”这样的简单引水系统的水力过渡过程进行计算和演示。计算功能可满足初步设计要求。演示功能,作为辅助教学手段,可加深学生对水击物理实质的理解。该程序能配合教材,对下列内容进行分析和演示教学: ①水击波的传播和反射; ②直接水击和间接水击; ③一相水击和末相水击; ④起始开度对水击的影响; ⑤开度变化规律对水击压力的影响; ⑥阀门启闭终了后的水击现象。 3 数学模型及参数说明 3.1 数学模型 采用特征线法。特征方程和特征线方程为 C g a dH dt dV dt f V V D dx dt a C g a dH dt dV dt f V V D dx dt a + - ++==+?? ? ????- ++==-?? ?????: : 2020 在特征线上将特征方程积分并整理有 C H C B Q C H C B Q P P P P P M M P + - =-=+:: 由这两式可解出未知量H p 和Q P 。式中

案例解析如何解决水锤问题

案例解析如何解决水锤问题 水锤效应,在有压力管路中,由于某种外界原因(如阀门突然关闭、水泵机组突然停车)使水的流速突然发生变化,从而引起水击,这种水力现象称为水击或水锤。本文将分析案例,带给你一些解决水锤现象的办法,并通过系统性的经验分享,帮你强化技术基本功,成为工程上解决问题的高手。 01要小心,水锤发生常见场景 1 阀门关闭太快的情况下,后续水流在惯性的作用下,迅速达到最大,并产生破坏作用,这就是流体力学当中的“水锤效应”,也就是正水锤。 2 关闭的阀门又突然打开后,也会产生水锤,叫负水锤,也有一定的破坏力,但没有前者大。 3 电动水泵机组突然停电或启动时,同样也会引起压力的冲击和水锤效应,冲击波沿管道传播,极易导致管道局部超压而造成管道破裂、损坏设备等。 4 输水管道过长,高差过大,管道中水流速度过大等。 02要重视,水锤现象的危害水锤引起的局部压强升高,可达管道正常工作压强的几倍,甚至几十倍。这种大幅度的压强波动,对管路系统造成的危害主要有: 1 引起管道强烈振动,管道接头断开; 2 破坏阀门,严重的压强过高造成管道爆管,供水管网压力降低;

3 压强过低又会导致管道的瘪塌,还会损坏阀门和固定件; 4 引起水泵反转,破坏泵房内设备,严重的造成泵房淹没等事故,影响生产和生活。在膜项目中,严重时会将膜元件击的粉碎,带来不可恢复的损失。所以,解决水锤效应的方案、防护成为水处理工程中关键性的工艺技术之一。 03要学习,从案例看解决办法案例:在某项目现场,由于现场空间问题,超滤膜水平安装。经常出现两端开裂,渗漏等多种问题。 最终原因:发现是开泵开阀瞬间排气不净,产生水锤和气锤造成。解决方案:每个端盖加装了排气阀,进水阀门从气动改电动慢开阀门。 总结“水锤现象”的解决办法,要注意“防范在先、预防为主”,一般措施有:1 高压泵采用软启动方式避免,如降压启动、变频调速启动、带自动控制器的串电阻启动。 2 在操作方式上避免,如在启动时将进口阀门关闭或关小,然后缓慢打开阀门,直到达到系统工作压力时为止。 3 利用控制防止避免,如用 PLC 控制一电动慢开门,在几十秒的时间内打开阀门。 4 利用安装工艺防止,如在浓水排放口设一回流管道,使得管道的最高点超过反渗透装置中最高的压力容器,这样在装置停止运行时就会在压力容器内存满水。

LNG接收站中的水锤分析

流体分析与管道应力分析 软件在LNG接收站项目设 计、运营和维护方面的应用 点击数:2172010-07-16 14:13:09来源: Beijing AECsoft,艾思弗,CAESARII, 管道,应力分析,PVElite,压力容器,CADWorx,三维,工厂设计,AFT,流体 分析,电力,热力,市政,燃气,电缆敷设,钢结构 1、LNG项目的特点: 对于LNG接收站,主要管道系统的流体(稳态\瞬态)分析,管道应力(稳态和动态)分析十分重要,这将影响到系统的运行,能耗,安全等诸多方面.L NG接收站是高投资,高技术,设计难度大,设备、管道要求高,运行工况多的大型工程项目。在整个装置中无论是LNG的输送系统,还是气化冷却系统都涉及到稳态的流体输送(压降和流量分布计算)和动态的流体分析(水锤计算)分析的内容。LNG具有较高的饱和压力易气化,当LNG接收系统有阀门关闭或开启,泵启停等操作时,会致使阀门前后泵前后出现剧烈的压力波动。当瞬态压力低于LNG饱和压力时有气体析出,如不加以控制将导致空穴产生(空穴水锤超压往往要比正压水锤要严重得多),瞬态压力可能远远高于管道设计压力,引起爆管,导致严重后果。 另一方面由于瞬态压力波动导致系统一对弯头之间压力不平衡,形成水锤力瞬间冲击管道,支架或管口,可能导致管道偶然应力超标,管口和支架瞬时推力过大,支架失效和管口失等严重后果。因此我们既要分析水锤发生时瞬态压力是否超过管道设计压力,并设计响应的抑制水锤措施;另外应将水锤力加载到CAESARII中进一步分析水锤力对整个管道系统的影响以设置对应的防水锤支架。管道系统详细的应力分析,确保管道系统的强度,柔性和抵抗偶然冲击载荷的能力,精确确定支架的形式和位置,帮助您降低材料费用. 检查法兰泄露情况,确保您法兰不会发生泄露,影响您的生产和安全。 2、LNG接收站设计必须解决的三类问题 流体稳态问题: 1、节能降耗—优化泵选型(优化设计节省投资费用和运行费用为业主最大限制地节省投资和后期运行维护费用) 2、保证LNG输送和气化冷却系统满足所有操作、切换、检修、紧急切断……等工况输送要求; 3、设计正确的管道系统,确定合适的管径、泵和阀门选型。 流体瞬态问题: LNG 接收站深冷管道水击分析; LNG气化冷却水系统水击分析; 1、系统中阀门的操作和泵的启停是否会引发正压水锤或气穴水锤? 2、瞬态冲击压力是否超过管壁设计压力? 3、如何抑制水击的产生预防超压? 4、水锤发生瞬间产生的水锤力是否会导致管道偶然应力超标,支架和管口过载? 管道应力分析: 持续载荷(管道重量、压力),二次载荷(温度)和偶然载荷(地震,水击)等这三大类载荷对管道的作用和影响,设计合适的管道走向,正确的支架形式和位置,确保管道的强度和结构安全。还可以帮助您降低材料费用,节约您的投资成本!

停泵水锤的基本理论及计算方法

停泵水锤的基本理论及计算方法 一、停泵水锤的基本理论 在压力管流中因流速剧烈变化引起水分子动量转换,从而在管路中产生一系列急骤的压力交替变化的水力撞击现象,称为水锤现象。它是流体的一种非稳定流动,在液体运动中所有空间点处的一切运动要素不仅随空间位置而改变,而且随时间而改变。水锤可从多个方面进行分类,根据不同的划分方法分为以下四种: (1)直接水锤和间接水锤; (2)起泵水锤、停泵水锤和关阀水锤; (3)刚性水锤和弹性水锤; (4)无水柱分离产生的水锤和水柱分离产生的水锤。 停泵水锤是指水泵机组因突然断电或其他原因而造成开阀突然停车时,在水泵及管路系统中,因流速突然变化而引起一系列急骤的压力夺替升降的水力冲击现象。 停泵水锤发生的主要特点是:突然停泵后,水泵由稳态进入水力过渡过程,主动力矩的消失使水泵机组失去了正常运转时的力矩平衡状态,在惯性的作用下继续保持正转,但转速降低。广一水泵机组突然降低的转速导致压力降低和流量减少,所以压力降低先在泵站处产生。此降压波由泵站及管路首端向管路末端的高位水池传播,并在高位水池处产生升压波,此升压波由高位水池向泵站及管路首端传播。压力管路中的水,在停泵后的最初瞬间,主要依靠惯性作用,向高位水池以逐渐减慢的速度继续流动,在重力和阻力的作用下,使其流速降低至零,但这样的状态是不稳定的;管路系统中的水因重力水头的作用又开始向水泵站倒流,且速度逐渐增大,以后的技术特点,由水泵压出口处不同的边界条件来决定。 水柱分离产生的水锤现象,是指在管路系统中出现了大空腔,当大空腔溃灭,即两股水柱重新弥合时,大空腔内的水蒸气会迅速凝结,两股水柱互相猛烈碰撞,造成升压很高的断流弥合水锤现象。关于水柱分离产生的原因,有两种论点,分别为:“拉断说”和“汽化说”。 “拉断说”认为:当水锤波在管路系统中传播时,水体质点呈现出周期性的疏密变化,水体质点群时而受压,时而受拉,由于水体的承拉能力非常差,当承受不住拉力时,连续水柱就会断裂,并彼此分离开,产生一些大空腔,破坏了水流的连续性,造成水柱分离。 “汽化说”认为:当管路上某点的水压降到汽化压以下时,液态水将迅速汽化,并产生大空腔,破坏了水流的连续性,造成水柱分离。 将连续水流截成两段的大空腔内均充满水蒸气,空腔中压强保持为小于或等于汽化压,产生的水柱分离现象称为水柱分离(汽)或水柱分离(V);当管路中出现真空,经空气阀将空气吸入管内并形成充满空气的大空腔,产生的水柱分离现象称为水柱分离(空)或水柱分离(A)。 水柱分离(汽)产生的前提是密封非常完好的管路,但实际的输水管路并非如此,沿途会设有一定数量的空气阀,因此,在水力过渡过程中,水柱分离(空)产生的可能性并不比水柱分离(汽)小。在相同的技术条件情况下,因水柱分离(空)而形成的充满空气的空气腔的最大长度比传统的以水蒸气为主充填的蒸汽腔的最大长度要大得多。如果在空气腔缩小乃至消失的过程中,即两股水柱重新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