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地下商业已经成为连接地铁和地面商业的重要的渠道和人气来源
国内外火车站成功地下商业案例分析

人民广场地下商城
25000平方米
左区:大百货商场、世界服饰名品店、休闲服饰店、超市。 右区:西式快餐店、婚纱摄影广场、女装、童装店、游乐场和美食广场。
长150米、宽12米的地下大道,把商场一分为二
上海地下商城有限公司
地下商业街经典案例
上海铁路南站地下商业街区
成功商业模式——国内火车站
优点——是能确保整体地下街的使用按原本规划进行; 缺点——是由于政府单位本身对于商业的管理并不十分专业,因此不易有效经营与管理地下街。
模式一 由政府单位直接对地下街商家进行管理与招商
模式二 地下街由主管单位进行对经营权的招标
地下商业街经典案例
让与地铁地下街连通的地面商圈经营者参与地下街的经营,可以有效让地下街与地面商业的关系强化,像台北市的太平洋SOGO百货,便有意取得台北东区地下街的经营权,使其卖场延伸到东区地下街,藉此巩固SOGO在台北东区商圈的地位。唯有采用打破地上商圈与地下街界限的规划模式,才有可能创造出具有经济效益的城市商业空间。
南商场
一个大容量的城内休闲运动品牌折扣旗舰店,吸引Nike 、adidas、New Balance、Puma、K-swiss、Mizuno、Columbia、The NorthFace、Tony Wear 等品牌入驻,售价全年低至一折。 其中NIKE、Adidas、三叶草等都在南商场中开出其在上海面积最大或折扣最高的品牌店。
地下街名称
日用品商品
饮食店
数量(个)
年营业额(亿日圆)
百分比
数量(个)
年营业额(亿日圆)
百分比
八重洲
地下
191
175
18.3
120
108
国内外 地下空间案例

国内外地下空间案例分析报告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地下空间作为一种宝贵的资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国内外许多城市都开展了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本文将对国内外地下空间案例进行分析,以期为相关领域的发展提供参考。
二、国内地下空间案例1.北京地铁北京地铁是中国最早的地铁系统之一,自1969年开通以来,已经发展了多条线路。
北京地铁不仅缓解了城市交通压力,还为城市地下空间开发提供了重要支撑。
例如,北京地铁10号线连接了多个商业中心和居民区,为周边地区提供了便捷的交通服务。
2.上海地下商城上海是中国最大的城市之一,地下商城是上海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重要形式之一。
上海地下商城通常与地铁站点相连,方便市民购物、休闲。
同时,地下商城的开发还提高了城市土地利用率,缓解了地面商业中心的人流压力。
三、国外地下空间案例3.日本东京地下街日本东京是世界上最繁忙的城市之一,为了缓解交通压力,东京开展了大规模的地下空间开发。
其中,东京地下街是最具代表性的项目之一。
东京地下街连接了多个地铁站和商业中心,为市民提供了便捷的交通和购物环境。
同时,地下街还设置了各种设施,如餐厅、咖啡厅、书店等,丰富了市民的生活。
4.法国巴黎大拱门法国巴黎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为了保护城市风貌和文化遗产,巴黎在城市中心区域开展了地下空间开发。
其中,巴黎大拱门是巴黎最著名的地下空间项目之一。
巴黎大拱门位于卢浮宫附近,连接了多个地铁站和商业中心。
大拱门内部设有各种设施,如电影院、餐厅、博物馆等,为市民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娱乐活动。
同时,大拱门还采用了先进的建筑设计和技术手段,如穹顶、玻璃幕墙等,使地下空间与地面建筑融为一体。
四、结论与建议通过对国内外地下空间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地下空间开发对于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提高土地利用率、丰富市民生活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进一步推动地下空间开发工作的发展,我们建议:1.加强政策引导和支持:政府应加大对地下空间开发的投入和支持力度,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为地下空间开发提供有力保障。
国内外 地下空间案例

国内外地下空间案例地下空间是指在地下建造的设施或空间,可以用于各种不同的目的,包括住宅、商业、交通、文化和娱乐等。
下面将介绍一些国内外的地下空间案例。
国内案例:1.上海地下商城:上海地下商城位于南京东路地铁站地下,是全球最大的地下商业街之一。
地下商城内有各种各样的商店和餐馆,成为上海市民和游客购物和休闲的热门选择。
2.北京地下城:北京地下城是一条地下通道,连接了北京天安门广场和天坛公园。
这条地下通道提供了便利的交通环境,同时也是一个重要的旅游景点,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3.深圳地下铁路:深圳地下铁路是中国最大的地铁系统之一,为深圳市居民提供了便利的交通选择。
铁路穿越了整个城市,连接了各个重要区域和景点。
4.成都华氏地下城:成都华氏地下城是一个地下购物中心,位于成都市中心。
地下城内有各种商店和餐馆,成为年轻人和家庭的热门去处。
国外案例:1.东京地下商城:东京地下商城是日本东京的一个地下购物区,拥有众多的商店和餐馆。
地下商城内的购物中心和百货公司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消费者。
2.纽约地铁系统:纽约地铁系统是世界上最大的地铁系统之一,为纽约市居民和游客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方式。
该系统连接了整个城市,并且通过地下通道与许多建筑物相连。
3.巴黎地下墓地:巴黎地下墓地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下墓地之一,也是一个重要的旅游景点。
墓地内有许多著名的墓碑和纪念碑,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历史爱好者。
4.伦敦地下博物馆:伦敦地下博物馆是一个地下博物馆,展示了伦敦的历史和文化。
博物馆内有各种展览和活动,吸引了国内外的游客和学者。
总结:地下空间在国内外都有广泛的应用,不仅提供了便利的交通和娱乐选择,还展示了城市的历史和文化。
随着人们对空间的需求不断增加,地下空间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并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和乐趣。
地下商业,是天堂还是地狱

线的地 上物业价 值 ,也 激活城 市 的地 下
商业 。 地 下 街 、地 下 娱 乐 中 心 、地 下 停 车 场 等
超 市 、餐 饮 、停车场甚 至 图书馆一 应俱 全 。而在 新一轮 上海城 市地下 空 间的开 发 和利用 的高潮 中 ,世 博 园区将成 为建
设重点 。
有 关 专 家 表 示 ,随 着 城 市 中心 的 “ 地上地”紧张 ,转 而发展到 “ 地下地 ” , 这无 可厚非 !但是 ,需要 立法规 范 “ 地 下地 ”利用 问题 。例 如 ,大幅度 对地 下
现在地 下空 间土地 出让是参 照地 上土地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出让进 行 ,因为 国内还没有 一个统 一 的 规定 。 目前关键 就是产 权 的问题 .地下 空 问拍卖 的是使用 权 ,使用年 限是 参照 商业办公定的 ,为 4 0年。 据称 .我 围现行 法律仍 未 明确 地 下 建筑物 和构 筑物的产权 关 系 国 内现在 大部 分地 下商铺 或依托 地铁 .或庇 护于
许多 “ 瓶颈” 问题 。
有 识 人 士 认 为 , 开 发 地 下 空 间 已 成
地 下 商 业 价 值 凸现
据 了解 .纽约 、东 京等 国际大 都市
普 遍存在 人 口拥挤 、土 地资 源稀缺 等 问 题 ,所 以在建设 地铁 的同时 开发大 量 的 地下 商业 。如东京 地下街 遍布 全城 ,面
空 间 的 开 发 正 遭 遇 相 关 法 规 的 缺 失 , 地 下 设 施 的所 有 权 确 认 正 成 为 一 个 瓶 颈 。
在各 大 中城市 纷纷涌 现 .甚 至数 万平方 米 的大 型地下 建筑也 在一些 城市 相继 建 成 。这些 工程 的建设 ,不仅 具有 战时 防
我国二线城市地铁吸引客流与增值业务的思考

我国二线城市地铁吸引客流与增值业务的思考徐政【摘要】The paper has analyzed passenger flow pattern in secondary city metro and the main factors to affect their passenger traffic volume. It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n how metro can attract passengers. Furthermore, it discusses the importance of attracting key passenger flows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increase value-added service generating metro operational revenue. The author has pointed out the necessary focus, level position and method in providing value-added services. It proposes some references to metros in secondary cities in a way of attracting passengers, increasing operation, and value-added service to generate revenues.%介绍了对二线城市地铁客流的特点,对影响地铁客流量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从线路规划、完善公交接驳、票价和票制方案、提高运营服务水平等方面提出了二线城市地铁吸引客流的措施。
从地铁商业、地铁广告等方面介绍地铁增值业务,以增加地铁运营收入。
【期刊名称】《现代城市轨道交通》【年(卷),期】2012(000)004【总页数】3页(P64-66)【关键词】地铁;二线城市;客流;增值业务【作者】徐政【作者单位】无锡市轨道交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江苏无锡21413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231.3目前,我国地铁建设进入了一个空前高涨的时期,除了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有较长地铁建设历史的一线城市以外,一些二线城市也在大规模地兴建地铁。
上海地下商业星火燎原

徐 家 汇地 铁 商 城 . 从 大 食 代 、游 艺厅 、
溜 冰 场 、茶 坊 .到 太 平 洋 东 方 、港 汇
上 海 一 些 比较 成 功 的地 下 商 街 .
1 什 t9 0/ ltBd- 06 6。cut 2 8 一 个 稍 成 气 候 的 购 物 场 所 都 有 地 铁 相 连 ,据 徐 汇 区经 济 委
员会 经 济 运 行 科 的 负 责 人 反 映 . 因不 像
人 民 广 场 那 样 有现 成 的 大 型 民防 设 施 做 地 下 商 城 .故 徐 家 汇 地 下 商 业 的 主 力 军 是 地 面 大 型 商 厦 开 发 的地 下 楼 层 部 分 。 虽 然 这 里 的 商 圈一 直 受 惠 于 地 铁 经 济 . 但 地 下经 济 并 没有 得到 充分 、深入 的 开发 。 在经 营格 局上 .地下 楼层 多数 还 是 做 超 市 或 停 车 场 之 用 .功 能 较 为 单 一 。 和徐 家 汇 遥遥 相 望 的东 北 角 五 角场 . 这 儿 落成 的 上 海 最 大 的 立体 式 下 沉 广 场
至 20 0 7年底 .上海 已 开 发 的地 下商 业 面
已 经 形 成 了 各 自 的 经 营 特 点 . 比 如 人
民 广 场 迪 美 购 物 中 心 .称 得 上 是 一 座 百 货 商 店 .可 以找 到 O L N Y、E P I 达 S RT 芙 妮 等 品 质优 良的 百 货 公 司 常 驻 品 牌 :
了无 限 的 商 机 。
做 规 划 时 就 必 须 把地 下 空 间 的开 发 考 虑
进 去 忽 视 地 下 是 短 视 的 .等 地 面 一 切
尽 管 开 发 地 下 一 层 , 其 成 本 是 地 上 一 层 的 3倍 以 上 但 是 从 长 远 来 看 .这 是 一 笔决不会 亏的投资 。
静安寺地下枢纽

三条地铁线路及站点位置示意
上海静安寺地下枢纽——项目简介Βιβλιοθήκη 综合发展、节约土地、文物保护
静安寺地区地下空间开发应坚持: 节约土地资源的生态原则;
文物古树的有效保护原则。
结合地铁站进行地下空间开发能促进城市的综合发 展,包括有序的交通组织、商业的集约系统化和地 面绿色化等。 土地资源在此要立体使用。规划特别注重地下公共 空间开发,通过地下公共空间将城市的地下要素和 地上要素整合成一体,包括地铁站、地下车库、地 下商场、地下过街道等和地上的道路、园林绿化、 商场、公和私的建筑等。 现代城市应力求城市要素的相互渗透和有机整合。 特别要注意地下与地上空间,以及自然生态、交通 和商业等要素系统的整合。
上海静安寺地下枢纽——项目设计构思
规 划 地 下 商 业 平 面
规 划 过 街 通 道
规 划 地 下 商 业 轴 测
• 公园地下负二层建立地铁三站的持票换乘系 统 • 公园地下负一层建立地铁进站、购物和过街 的公共活动空间网络层 • 地下空间由静安公园的地下向四周扩展,组 织地下公共空间网络 • 以32棵成行古树为轴,创造地面地下结合、 地形起伏、立体化生态景观环境 • 运用下沉广场以增加地下空间的地面感
静安寺地下空间开发具体目标如下: 建立地铁R2、M6和M7三站之间的换乘体系。 组织地区有序的交通体系:以地铁站为中心组织 过街人车分流,组织公共停车与地铁换乘。 建立地铁站通勤购物体系,促进地区商业网络形 成。 构筑地下地上一体化的休闲、商业购物空间。 改建静安公园,形成立体化的生态型城市公共绿 地。
上海静安寺地下枢纽——背景简介
静安寺地区位于上海中心城 的西侧,是上海中心城西区 的中心。静安寺地区的发展 有诸多有力条件,同时存在 很多弱点,首先是商业空间 严重不足,其次是交通严重 超负荷。区域地下空间的综 合开发旨在解决上述问题。 静安寺地区有3条地铁线路 通过,现状R2线在静安公 园北侧设站;规划M7线在 常德路设站;规划M6线沿 华山路通过并设站。这三条 线路分别位于静安公园的北 侧、东侧和西侧,都在南京 路相交。三个地铁站的换乘 问题必然要提到议事日程。
地下商业街的名词解释

地下商业街的名词解释地下商业街,作为城市中一种特殊的商业街区,是指位于地下的商业街道,通常由一系列商铺、餐饮场所、娱乐设施和其他商业服务组成,以满足人们的多样化需求。
地下商业街的兴起与城市的发展紧密相关,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市中心地段的土地资源日益紧张,地下空间成为商业发展的新疆域。
本文将着重探讨地下商业街的发展动因、特点和未来发展趋势。
一、地下商业街的发展动因1. 土地资源有限:城市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土地资源的日益稀缺,传统的地面商业街已经无法满足不断增长的商业需求,地下空间成为商业发展的新选择。
2. 城市交通网络的完善:随着城市交通网络的发展,地下商业街和地铁站、地下通道等交通设施相互连接,方便了人们的出行,也提高了商业街的流量。
3. 商业多样化需求:现代人们的购物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地下商业街提供了一个集中多样商业品牌和服务的场所,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二、地下商业街的特点1. 隐藏性与独特性:地下商业街由于其位于地下,往往被外界所忽视,因此总能给人一种亲近自然、放松心情的感觉。
地下商业街的独特性也是吸引消费者的重要因素之一。
2. 多功能性:地下商业街集购物、餐饮、娱乐等多种功能于一体,为消费者提供了便利的购物环境。
在这里,人们可以享受购物的乐趣,品尝美食,感受文化艺术的氛围。
3. 抗风险性:相比传统的地面商业街,地下商业街具有更高的抗风险能力。
由于其相对独立的经营环境,即使气候恶劣或者市场波动,地下商业街依然能够正常运营。
三、地下商业街的未来发展趋势1. 智能化与创新: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未来地下商业街将更加智能化,各种科技应用将为商业运营提供更多便利。
例如,通过智能导航系统提供定位和路线引导,方便消费者找到目标商店;利用虚拟现实技术为顾客提供个性化的购物体验。
2. 混合业态与文化融入:地下商业街将进一步发展为多元化的商业集聚地,不仅仅局限于购物、餐饮。
文化、娱乐、展览等元素的融入将增加商业街的吸引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休闲地下层带活商场人气
都市人的休闲活动中,逛街是绝对少不了的选项。
24岁的上海小白领雁子最喜欢逛与商场的地下层。
“和小姐妹接头时,搭地铁最方便了。
我们常逛的久光、美罗城、上海国金中心、来福士这几家,都是一出站直接就进了地下层。
要说好玩,当然是地下那层喽,美食点心、精品超市、美妆店……用小姐妹的话说,地下层的笑声都比楼上多。
”
在过去,商场的地下楼层往往是不起眼的角落,管理方未必肯花心思好好打理。
如今借力于四通八达的地铁网,它摇身一变成了风水宝地。
商业地产业内有种说法,地下层好比“地基”,是吸客的法宝,进而提升楼上的人气。
它还能重塑购物中心的形象,使豪华奢侈的变得平易近人,使严肃端庄的变得轻松活泼。
与此同时,地下层还引领着一种崭新的生活方式,催生了一大批喜欢泡在其中的年轻人。
地下层的吸客大法
“如果不是对地下两层的精心安排,大家十之八九会以为我们只是一座专卖奢侈品的商场。
”上海国金中心租务部总监黄智晟感叹地对记者说。
坐落于陆家嘴金融核心区的上海国金中心汇聚了25家世界顶级品牌旗舰店,从数量来看,按照黄智晟的说法“在内地找不到第二家”。
“也正因为这样,它让很多人产生了奢侈感和距离感,而我们对商场的定位是国际性,既要有世界顶级品牌,更少不了海外二三线的潮流品牌。
”在国金中心转了一圈,记者明显感觉功能分区非常清晰,且越往下走人气越旺。
三四层是高级餐厅,一二层照例是顶级珠宝钟表和服饰,落位于地下一二层的有云集各国风味小食的“筷食通”、百丽宫影院、高级超市city' super等等,中国首家苹果全球旗舰店也在地下二层。
记者走访沪上多家购物中心后发现,地下楼层俨然成了招揽人气、凝聚商气的福地。
“其通用法则就是引入大卖场、快时尚和美妆店这类带动人流的主力店,当然,美食广场更是不可或缺,它们可视作次主力店。
”商业地产和品牌服务机构龙乐浩柏集团总裁丁利国告诉记者。
中山公园的龙之梦,地下的家乐福、永乐电器和麦当劳是当之无愧的主力店,再点缀以“三步一岗、五步一哨”的美食铺子,聚客能力惊人,并形成“喷泉效应”,带活了楼上的购物氛围。
来福士广场地下层以美妆连锁屈臣氏为主力店,加上杯子布丁、赛百味等异域美食,就连工作日也是人头攒动。
久光地下层的主力店是日式精品超市和美食名店街,人气更是没话说,这里的泡芙店和港式茶餐厅基本上任何时候都大排长龙。
“地下楼层对整座购物中心的最大贡献不是利润,而是人气。
国金中心就是一个好例子,地下二层改变了人们觉得商场过于昂贵的印象。
白领一族觉得他们去那儿消费没问题,中午常有不少陆家嘴的工薪阶层和老外来地下一层的麦当劳吃15元的套餐。
如果只是从租金考虑,电影院和小吃铺子的获利跟品牌店是没法比的。
但我们希望给不同收入水平的消费者都有可逛的地方,牺牲点租金博得人气是值得的。
”黄智晟说。
掀起新生活运动
雁子还记得几年前商场地下层的状况,那是她最不爱逛的地方:“地铁线没有现在这么多,没有洗手间、不设问讯台,空间逼仄压抑,购物环境只能说糟糕。
”如今地下层经营得是有声有色,俨然成了休闲娱乐的新地标,人们在这里聚会、逛街、感受着时尚潮流。
“现在,百货公司越来越小而专,而商场则向一站式休闲消费发展,人们将按照所需选择楼上还是地下,正式一些的去高层区,闲暇的可以选择地下层。
”黄智晟说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在一楼买了香奈儿包的年轻女孩,会走到地下一层吃碗30元的日式乌冬面。
在国金中心地下一层的外文书店,坐在地板上悠闲翻阅图书的澳大利亚女孩艾什丽笑着对记者说:“上面的楼层太严肃了,我基本就泡在地下两层,逛累了喝杯咖啡,吃饱了可以看场电影,看完之后还能做个
美容护理。
平时衣服脏了也会拿到这里的干洗店,生活娱乐全部搞定。
也许不久的将来,商场的地下层会成为都市人一个新的社交场所。
”
无论是雁子还是艾什丽都向记者强调,地下层的上佳环境是让她们一来再来的重要原因。
艾什丽说,国金中心在细微处的公共服务达到了国际水准:有舒适的座椅、提供WIFI随时可上网,问讯时保安会亲自带路,空气中也散发着淡淡的幽香。
“我们外国人最重视洗手间,上海商场的洗手间很少提供卫生纸,而这里与五星级酒店一样考究:有卫生纸和一次性垫纸、地面瓷砖亮得能照出人影,还有小尺寸的儿童马桶。
最贴心的是,单个的马桶间里都配了洗手台和洗洁用品。
”
在丁利国看来,地下楼层的风生水起,根本原因在于生活方式购物中心的大行其道。
上海商场的发展早期,往往用太多空间陈列商品,餐饮、休闲娱乐等“生活方式”类严重不足。
近年来,很多商场下大力气引进各种服务性业态,朝着“打造极富魅力的新社交场所”方向发展。
“在购物中心发源地的欧美城市,消费者已不再把商场简单看作是购物场所,而是能满足各种社交的地方。
人们想得到的是全方位、高品质的生活体验。
”丁利国对记者说。
这一新兴商业形态表现为传统零售业比重下降,餐饮、文化、休闲及娱乐比重上升,消费者从购买有形商品转为体验生活享受。
而地下层只是整体转型的一步棋,哪怕是不通地铁的商场,也在努力营造这一氛围。
地下层升级进行时
在地铁出现之前,上海的商业设施主要是百货公司和街边商铺。
地铁的开通带来了快速和大量的人流量,挨着地铁的商场占尽了地利,也变得更具活力和生机。
在香港,70%的商场选址时会考虑地铁因素,有些商场还会自掏腰包引入地铁。
上海国金中心投了一大笔钱,把地铁到商场的导向宣传做到了极致,从地铁2号线陆家嘴站6号口一出来,两边通道就是一幅幅国金中心的巨大灯箱广告牌,隔几步就是专属的问讯台,而人们则在不知不觉间就进入国金中心的地下空间。
沪上多家商场的地下层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集体大变脸,龙之梦从2006年起开始大换血,淡化“百货概念”,成功转型为“一站式生活中心”。
来福士于2008年底进行了租户调整和品牌升级,以异域美食和快时尚聚拢人气。
去年8月,美罗城迎来开业10多年最大规模的业态调整,大食代搬到顶层,地下层取而代之的是汇集20多家日本潮牌专卖店的“五番街”,百脑汇则从地下登陆地面,迎合了最潮流的数码消费。
同年,一街之隔的港汇广场地下层也在升级换代,联华大卖场变身为华润万家精品超市Ole’;原本肯德基的地盘让位于风头正劲的快时尚品牌ZARA。
而开业以来一直人气欠旺的新天地时尚中心,也请来日本人把地下一层做成了3200平方米的生活方式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