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名著导读--(完美版)ppt

合集下载

朝花夕拾名著导读 ppt课件

朝花夕拾名著导读 ppt课件

表现了对旧民主革命的失望和对这位
正直倔强的爱国者的同情和悼念。
2021/2/5
19
解读《朝花夕拾》
2021/2/5
20
《朝花夕拾》是鲁迅所写的一本回忆性散文 集。作者说,这些文章都是“从记忆中抄出 来的”“回忆文”,作者对自己的童年生活 和青年生活,充满了深深的怀念之情。请结 合具体内容说说,作者在这部集子中怀念了 哪些内容?
长妈妈——有愚昧迷信的一面,但她身 上保存着朴实善良的爱,令作者永生难 忘。从长妈妈身上,我们看到鲁迅对底 层劳动人民的感情:他既揭示他们身上 愚昧麻木的一面,也歌颂他们身上美好 善良的一面。
2021/2/5
8
藤野先生——一位异国医学教授,因为表现 出平等待人的态度,因为关心弱国子民的学 业,他朴素而伟大的人格令人肃然起敬。他 所做的一切都很平凡,如果我们不设身处地 地想象鲁迅当时的处境,便很难感受到这位 老师的伟大之处。
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
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
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
趣味。”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2021/2/5
22
怀念家乡的事:
“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支短棒支起一面大的 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 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 拉,便罩住了。”
“我的保姆,长妈妈即阿长,辞了这人世,大概也有 了三十年了罢。我终于不知道她的姓名,她的经历;仅知 道有一个过继的儿子,她大约是青年守寡的孤孀。
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 ——阿长与《山海经》
“但不知怎地,我总还时时记起他,在我所认为我师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名著导读《朝花夕拾》课件(共19张ppt)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名著导读《朝花夕拾》课件(共19张ppt)

人物形象简析2:
范爱农——一位觉醒的知识分子,但是无法在黑暗社 会立足。他无法与狂人一样,最终与这个社会妥协,也无 法像N先生一样忘却,所以他的内心痛苦、悲凉,我们和 鲁迅先生一样,疑心他是自杀的。
父亲——父亲曾让童年鲁迅困惑过,因为在他兴高采 烈地要去看五猖会时,勒令他背书。但是,鲁迅从来没有 指责过自己的父亲,他忏悔的是自己没有让父亲安静地死 去,这让他的心灵永远不安永远痛苦。我们感到鲁迅先生 强烈的爱。
文章围绕阿长写了哪些事?重点写了什么?
1.“谋杀”我的隐鼠。 2.“切切察察的毛病”。 3.摆“大”字的睡相。 4.令人厌烦的“种种规矩”。 5.“长毛”的故事。 6.买《山海经》。(重点)
阿长是一位怎样的旧中国劳动妇女?
阿长是个饶舌、多事、有许多繁文缛节,愚 昧无知、略带粗野,但又爽朗、热情、乐于 帮助别人,她有着淳朴、宽厚、仁慈的美德。
二曰“疑”。有道是“于无疑处生疑,方是进 矣”。疑,可以消除误解,使真义得以从遮蔽中敞 亮起来。通过“疑”,透过表层文字,对文章的意 义作深层次的开拓,才能见人所未见,感人所未感。 三曰“评”。是一种创造性活动。在深层探索的 基础上,对文章做出理性的判断,写出评价性文 字,这是阅读能力的质的表现。
艺术手法归纳:
⑴把记叙、描写、抒情和议论有机地融合 为一体,充满诗情画意。
⑵在对往事深情的回忆时,插入一些“杂 文笔法”
⑶以小见大,写人则写出人物的神韵,写 事则写出事件的本质。
⑷字里行间处处蕴含着作者激愤的批判和 讽刺。
⑸运用对比手法。
读书方法介绍:
读 书 “三功”
一曰“诵”。诵把眼、口、耳、脑诸感官都调动起 来,在思而不得其解的时候,反复诵读几遍,其意 便能了然于心。

名著导读《朝花夕拾》ppt课件完整版

名著导读《朝花夕拾》ppt课件完整版
丰富了现代文学的表现手法
《朝花夕拾》通过独特的叙事手法、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丰富了现代文学的表现手法, 提高了散文的艺术水平。
展现了鲁迅的人文关怀
《朝花夕拾》不仅是对个人经历的回忆,更是对人性、社会和文化的深刻反思,体现了鲁迅 作为一位伟大作家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
跨文化对比:东西方回忆性散文比较
关键人物形象塑造及其意义
01
长妈妈
她是一个平凡而又朴素的人物,但她的身上却闪耀着人性的光辉。作者
通过长妈妈的形象,表达了对底层劳动人民的同情和敬意。
02 03
藤野先生
他是一位严谨、正直、热诚、没有民族偏见的教育家。作者通过藤野先 生的形象,歌颂了中日两国人民的友好情谊,并表达了对藤野先生的深 切怀念之情。
出生于浙江绍兴一个传统家庭,早年留学日本学医,后因痛感医治心灵比医治肉体 更为重要,弃医从文。
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等多个领域具有重 大贡献。
《朝花夕拾》创作动机与目的
创作动机
鲁迅在经历了多年的沉默和思考后, 决定通过回忆自己的童年和青年时 期,来探讨中国传统文化、社会习 俗以及人性的问题。
范爱农
他是一位觉醒的知识分子,但是无法在黑暗社会立足。作者通过范爱农 的形象,揭示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和知识分子的悲剧命运。
03 思想内涵与价值 观念
对封建礼教批判和反思
揭露封建礼教吃人本质
01
通过描述封建礼教对妇女的压迫和束缚,揭露其吃人的本质,
表达对封建礼教的深刻批判。
批判封建家庭制度
02
对封建家庭制度中的家长制、族权制等进行批判,揭示其对人
作品记述了作者童年的生活和青年时 求学的历程,追忆那些难以忘怀的人 和事,抒发了对往日亲友和师长的怀 念之情。

第三单元名著导读《朝花夕拾》(35张PPT)

第三单元名著导读《朝花夕拾》(35张PPT)
重要考点
《无常》
无常:是个具有人情味的鬼,作者借此深刻又巧妙地讽刺了现实生活中虚伪的“正人君子”。
对比手法:人鬼对比,用鬼的善良公正反衬人的冷漠自私。
关键词:《玉历钞传》、迎神赛会、活无常、城隍庙、东岳庙、“阴司间”、吊死鬼、科场鬼
6.《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描述了儿时在家中百草园得到的乐趣和在三味书屋读书的乏味生活,揭示了儿童广阔的生活趣味与束缚儿童天性的封建私塾教育之间的尖锐矛盾,表达了应让儿童健康活泼地成长的合理要求。
重要考点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第一部分:写的是“我”在百草园的生活。
第二部分:作者回忆了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
百草园的趣味和三味书屋的乏味形成鲜明对比。
寿镜吾:方正、质朴、博学、严而不厉。
关键词:何首乌、赤练蛇、“美女蛇”、“张飞鸟”、捕鸟、画画
人物
出处
关系
典型情节及人物形象
作者态度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衍太太:自私自利,多嘴多舌,心术不正,喜欢使坏捉弄人的妇人。
关键词:衍太太、吃冰、《天演论》、《时务报》、中国袜
人物
出处
关系
典型情节及人物形象
作者态度
《琐记》《父亲的病》
①挑唆“我”偷母亲的首饰卖钱并散布谣言(《琐记》);催促“我”在父亲弥留之际呼喊,让父亲不能安心离世(《父亲的病》)。——多嘴多舌、心术不正②鼓励孩子吃冰、打旋子,怂恿“我”看不健康的书籍,对自己的孩子却要求严格。(《琐记》)——自私虚伪、表里不一
1.《狗·猫·鼠》
字里行间也流露出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恨。
重要考点
《狗.猫.鼠》
猫的形象:欺负、玩弄弱者; 媚态十足
猫的象征意义:反语,喻指当时社会上的一些“正人君子”、军阀统治者的帮凶。

名著导读《朝花夕拾》课件(共47张ppt)

名著导读《朝花夕拾》课件(共47张ppt)
种弊端,批判了洋务派办学的“乌烟瘴气”。
分篇梳理
《 思考探究:你认为衍太太是一个怎样的人? 琐
记 从她冬天怂恿孩子们吃冰,让“我”看不健康的 》
书,唆使“我” 偷拿母亲的钱,然后又放出流言
说“我”偷了家里的东西去变卖的事可以看出
她是个表里不一,喜欢搬弄是非、造谣生事的人。
分篇梳理
《 五 内容概括:本篇记叙了我儿时盼望到东关看迎神 猖 赛会前,却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故事,表现了 会 父亲对儿童心理的无知和父子之间的隔膜,含蓄地批 》
中考链接
(1)《狗·猫·鼠》中有一个神往于“老鼠成亲 ”的充满童趣的“我”。 (2)《藤野先生》《范爱农》中有一个苦苦寻求 救国救民真理爱国的“我”。
中考链接
4.(2023黑龙江齐齐哈尔)《朝花夕拾》中《父亲的病 》和《藤野先生》两文分别写到了“庸医害人”和“看 电影事件”,这两个事件触发了鲁迅怎样的思想变化?
受民众的喜欢。在夹叙夹议中国对打着“公理”“正
义”旗号的“正人君子”予以辛辣的讽刺。
分篇梳理

思考探究:为什么无常受到民众的喜欢?


因为人间没有公正,恶人得不到恶报,公

正的裁判在阴间,无常句代表了公正的裁
判这一形象;同时无常也讲人情味儿。
教育思想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述了鲁迅儿时在百 草园得到的乐趣,借此表达了教育应当尊重孩子天性, 保护并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孩子在接受教 育的同时,也要快乐成长的教育思想。
怀念师长故友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父亲的病》 《琐记》 《五猖会》 《无常》
分篇梳理

内容概括:本文追忆了童年时救养了一只隐鼠 狗
且遭到迫害的经历,集中探讨了猫和鼠的不同秉

初中语文鲁迅朝花夕拾名著导读PPT教学课件

初中语文鲁迅朝花夕拾名著导读PPT教学课件
《朝花夕拾》是鲁迅从自我生命的底蕴里,寻找光明的力量, 以抵御由外到内的漫漫黑暗;是鲁迅在“战斗”的间歇期,以一 种特殊的“休息”方式,去“更深刻地思考”人生的问题;亦是言 志与载道的结合,将中国现代散文的写作拓展进一个新的境界。
孙郁 柳斌杰
《朝花夕拾》在文体上别有创意,小 说笔法与随笔韵致交融在一起,行文 别是一番境地。
《朝花夕拾》虽然是散文,但它追忆 “往事”,却不忘现实,丝毫没有减少 其昂扬斗志,同样是鲁迅用来抨击社 会黑暗势力的工具利器。
作品影响
《朝花夕拾》写的虽然是个人的生活经历和心路历程,是对亲 人和师友的缅怀、眷念,但同时又超越于此而表现了一个特定 历史时代中国社会的面貌,提供了丰富、详实的文献资料。
《朝花夕拾》由于作者具有远大的志向和博大的襟怀,这就使 作品显示了抒写个人遭遇与关注民族命运的紧密关联,不仅展 现了作者个人的足印也展示了一个历史时代的行迹。
父亲的病:1926年10月7日
后记:1927年7月11日
第二部分
阅读准备
主要内容
《狗·猫·鼠》
《阿长与<山海 经>》
《二十四孝图》
《五猖会》
描写了作者仇猫的原因, 取了“猫”这样一个类 型,讽刺了生活中与猫 相似的人。
记述作者儿时与阿长相 处的情景,表达了对她 的怀念感激之情。

重点描写了在阅读“老 莱娱亲”和“郭巨埋儿” 两个故事时所引起的强 烈反感,揭露了封建孝 道的虚伪和残酷,揭示 了旧中国儿童的可怜的 悲惨处境。
《二十四孝图》中揭露了封建孝道的 虚伪、丑恶和残忍;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五猖会》 中鞭挞了封建的教育制度、教育内容、 教育方法对儿童活泼可爱的天性的束 缚、压制和摧残;
《无常》一文中采用《聊斋志异》的 讽刺笔法,揭露了人间没有公正的裁 判,嘲讽了那些打着“公理”、“正义” 旗号的“正人君子”;

名著导读《朝花夕拾》ppt课件

名著导读《朝花夕拾》ppt课件
《朝花夕拾》是鲁迅创作的唯一一部散文集,收录了十篇回忆性 散文,通过描绘他童年的生活和青少年时期求学的经历,展现了 清末民初的社会风貌和人情世态。
创作背景
• 1926年,鲁迅在厦门大学任教期间,回忆起自己童年的生活和青少年时期求学的经历,创作了这十篇回忆性散文。当时中国正处于社会动 荡时期,民族危机深重,人民生活困苦。鲁迅通过回忆往事,表达了对旧社会的批判和对新生活的期望。
人物形象
01
人物形象
02
03
描述了多个鲜活的人物 形象,如善良的保姆阿 长、严格的父亲、慈爱 的母亲以及求学时期的 老师等。这些人物形象 生动地展现了当时社会 的风土人情和人际关系。
具体人物
04
05
阿长:一个没有文化、 粗俗的农村妇女,但心 地善良,对鲁迅有深厚 的感情。她为他买来了 《山海经》,成为鲁迅 一生中难以忘怀的人。
04
作品影响
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提供了散文创作的新范式
促进了文学的普及
《朝花夕拾》以其独特的叙事方式和 文学风格,影响了后来的散文创作, 使散文更加注重个体情感和人文关怀。
《朝花夕拾》以其平易近人的语言和 深入浅出的表达方式,吸引了广大读 者,促进了文学的普及和推广。
丰富了现代文学的题材
《朝花夕拾》涉及的题材广泛,从社 会批判到文化反思,从家庭琐事到人 生哲理,为现代文学提供了丰富的素 材和灵感。
对社会的影响
引发了对传统文化的反思
01
《朝花夕拾》中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和反思,引发了社会对传统
文化的重新审视和思考。
促进了思想解放
02
《朝花夕拾》所表达的思想观念和人文精神,对于打破封建束
缚、推动思想解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名著导读《朝花夕拾》课件(共37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名著导读《朝花夕拾》课件(共37张PPT)

1、“无常”这个“鬼而人,理而情”的形象受
四、《五猖会》
《五猖会》—
五猖会是一个迎神赛会,在童年的我的 心目中是一个节日。记述儿时盼望观看迎 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而父亲却要
“我”背出“一字也不懂的”《鉴略》的内 容, “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表现了 家长与儿童在心理上的隔膜,批判了强制性 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摧残。
五、《无常》
卧冰求鲤
古时候,有一个叫王祥的小孩子,他的生母去世 了,父亲再娶了一个妻子,就是王祥的后母。后
母不喜欢王祥,可是,王祥很听后母的话,后母
叫他做的事,他都尽力做好。 一个寒冷的冬日, 后母生了病,想吃活鱼,要王祥到河捉鱼。天下 着大雪,北风呼呼地吹着,河水早已结冰,哪有 鱼呢? 王祥想:我可以用体温使冰块溶化啊!他 脱掉衣服,卧在冰上,刺骨的寒冰冷得他牙关打 颤,全身颤抖,但他仍然强忍着、忍着……突然
1、鲁迅起名“朝花夕拾”,有何含义?原题叫什么?
早上的花晚上拾起,成年之后回忆往事之意, 鲁迅是想从这些回忆中感受到心灵的闲静,感受 情感的慰藉。《旧事重提》。 2、《朝花夕拾》写于哪一年?是本什么集?共多少篇?
1926年间。回忆性散文集。共10篇。
《朝花夕拾》收录了十篇散文: 依次为:
写于北京五篇:1《狗•猫•鼠》、2《阿长与〈山海 经〉》、 3《二十四孝图》、4《五猖会》、 5《无常》
1、鲁迅起名“朝花夕拾”,有何含义?原题叫什么?
早上的花晚上拾起,成年之后回忆往事之意,鲁迅 是想从这些回忆中感受到心灵的闲静,感受情感的慰 藉。《旧事重提》。
2、《朝花夕拾》写于哪一年?是本什么集?共多少篇?
1926年间。回忆性散文集。共10篇。
3、《朝花夕拾》中第一篇作品是什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州市流花中学 骆凤瀛
我好像是一只 牛,吃的是草 ,挤出的是牛 奶。
时间,就像海棉 里的水,只要愿 挤,总还是有的 。 —— 鲁迅
《阿长与<山海经>》
思维导图阅读法:
1、展示自己的思维导图,按老师的坐标图把主要事 件贴在相应的位置。 2、从这些负面的事件,你觉得阿长是个怎样的人?
谋害隐鼠
《鉴略》——又名《五字鉴》
《五猖会》
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抢答时间:
1、《朝花夕拾》是( 鲁迅 )(填作者)写的一 篇回忆性( 散文 )(填体裁)。 2、《朝花夕拾》中怀念长妈妈又哀其不幸,怒其 不争的( 《阿长与<山海经>》 )(填文章名) 3、《朝花夕拾》中最使鲁迅感激的日本老师是 ( 藤野先生 ) 4、下面哪篇文章不是选自《朝花夕拾》( D )
A《狗· 猫· 鼠》 B《琐记》 C《五猖会》 D《故乡》
《朝花夕拾》创作于 1926年,是鲁迅所写的 唯一一部回忆性散文集, 原名《旧事重提》,《朝 花夕拾》是鲁迅后来修改 的名字。“朝”表示早年 时候,“夕”表示晚年时 期,意思是早上的花晚上 来捡,这里指鲁迅先生在 晩年回忆童年时期、少年 时期、青年时期的人和事。
《朝花夕拾》——温馨的回忆与理性的批判。 书中的作品都是回忆性散文,但它们不是对往事的单调记录, 而是用娴熟的文学手法写成的优美的散文珍品。《朝花夕拾》不 是为少年儿童写的,但写了许多关乎少年儿童的事。 《朝花夕拾》共收入十篇作品。包括:表现了鲁迅对弱小者 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恨的《狗· 猫· 鼠》;怀念长妈妈又哀其不 幸,怒其不争的《阿长与<山海经>》;批判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的《二十四孝图》;表现封建家长制阴影的《五猖会》;描绘迷 信传说中的勾魂使者《无常》;写童年之事的《从百草园到三味 书屋》;揭露这些人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 实质的《父亲的病》;描写一个心术不正,令人憎恶的衍太太形 象的《琐记》;最使鲁迅感激的日本老师《藤野先生》;潦倒一 生的同乡好友《范爱农》。《朝花夕拾》将往事的回忆与现实的 生活紧密地结合起来,充分显示了作者关注人生、关注社会改革 的巨大热情。 本书里面的每一篇文章都展现当时的世态人情、民俗文化, 流露了鲁迅先生对社会的深刻观察和对家人师友的真挚感情。叙 述亲切感人,又有机地糅进了大量的描写、抒情和议论,文笔优 美清新,所以被堪称现代文学史上最高水平的回忆散文。总体来 看,《朝花夕拾》写到他年少时代以至于到日本前后的若干生活 片段同时也是鲁迅先生唯一一部散文集。
• 在《狗· 猫· 鼠》一文中,说到隐鼠:“这类小鼠 大抵在地上走动,只有拇指那么大,也不很畏惧 人,我们那里叫它‘隐鼠’,与专住在屋上的伟 大者是两种。”这种隐鼠“时时 跑到人面前来, 而且缘腿而上,一直爬到膝髁。给放在饭桌上, 便捡吃些菜渣,舐舐碗沿;放在我的书桌上,则 从容地游行,看见砚台便跟吃了研着的墨汁。这 使我非常惊喜了”。有一回,隐鼠“缘着长妈妈 的腿要爬上去,被她一脚踢死了”。幼时的鲁迅 以为阿长是故意“谋死”隐鼠的。
3、“我”对阿长的感情、态度先是怎样,后是怎样 呢? 4、这种先写不好的方面,后表扬赞美的写法叫……?
先抑后扬
鲁迅的画作和设计
鲁迅画的“活无常图” 鲁迅设计的北大校徽
鲁迅收藏的版画
阅读方法:
1、思维导图阅读法 2、批注式阅读法
共学:《五猖会》
小组合作学习:
8min 6min 4min 2min 0
1、展示课前搜集《五猖会》的资料; 2、小组完成《五猖会》的思维导图; 3、选取“父亲要‘我’背书”的片段,做批 注。
温馨提示:紧扣文本,说出理据,关注人物 描写。
《五猖会》
盼望观看 五猖会 父亲要“我”背 《鉴略》
背完书后,“我”去 看五猖会
乡百姓云集海阳烧香,祈求五猖神主驱鬼祛邪,消凶 化吉。青白黑红黄绿蓝各色旗子飘扬,十景担、肃静 牌、万民伞、纸扎猪马牛羊偶像、牌楼跟上、接下是 地方戏队伍、杂耍队伍。
批注式阅读法:
小组合作学习:学习阿长买来《山海经》的片 段:
体会阿长是个怎样的人?对“我” 的感情是怎样的?找出精妙的句子,做批注。
温馨提示:
3min 2min 1min 0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关注人物描写的句子; 2、关注文中标点符号、修辞手法; 3、紧扣文本,说出理据。
她穿着新的蓝布衣衫回来了, 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 兴地说道: “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 我给你买来了!”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 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 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 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 蛇,……果然都在内。
《山海经》是先秦古籍,是一部富于神话传说的最古老的地理书。它主要记 述古代地理、物产、神话、巫术、宗教等,也包括古史、医药、民俗、民族 等方面的内容。除此之外,《山海经》还以流水帐方式记载了一些奇怪的事 件,对这些事件至今仍然存在较大的争论。最有代表性的神话寓言故事有, 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鲧禹治水等。
《鉴略》
鉴略
《鉴略》,又称《五字鉴》,明代李廷机根据我 国古史资料所撰。是一部几百年来流传较广的蒙学 读物。此书大略是以五言诗句韵文的形式,按时代 顺序将我国上自远古传说,下至元明的社会历史, 进行了简单扼要的总述和概括。所以,可以说这是 一部专述我国社会政治历史发展的蒙学读物。 全书仅万余字,行文言简意赅,叙事条理分明, 赢得了旧时读书人的喜爱,并成为蒙馆中与《三字 经》《增广贤文》《幼学琼林》并列的蒙学读物, 且被称之为《五字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