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考试试卷

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考试试卷
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考试试卷

新疆实验中学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高二语文

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期末试卷

出题人:张华审题人:张美荣

试卷说明:

1、本试卷由甲卷、乙卷两部分组成,甲卷分值为100分,乙卷分值为50分,试

卷总分值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甲卷为学业水平测试卷,乙卷为学习能力水平测试卷。

3、模块考试成绩按甲、乙合卷成绩计分(得分超过100分的按100分认定最高学分)。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答案必须写在答案卷的相应位置上。

4、甲卷成绩的50%加乙卷成绩作为学校对学生综合评价的依据之一。

甲卷(100分)

一、基础运用(每题2分,共20分)

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读音无误的一项是(2分)()

A. 霓裳(ni chang)凝脂(zhi)血泪(xue)创伤(chuang)

B. 踌躇(chou chu)薄衾(qin)衰鬓(bin)辟易(bi)

C. 踯躅(zhi zhu)揣度(duo)斟酌(zhuo)庖丁(pao)

D. 潺湲(chan yuan)洞穴(xue)垓下(gai)唱和(he)

2.下列选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 舟辑绰约修茸联袂

B. 精湛乌椎出师未捷颠沛琉离

C. 藤曼钗擘肯綮寂莫

D. 潦缩麾下所向披靡炉火纯青

3.下列选项中加点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可怜光彩生门户(值得怜悯)

B.聊逍遥兮容与(从容自在的样子)

C.善刀而藏之(通“缮”,擦拭)

D.田父绐曰“左”(欺骗)

4.下列选项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

A.罔薜荔兮为帷 B.技盖至此乎

C.砉然向然D.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5.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没有古今异义的一项是(2分)()

A.与江山相发挥

B.信造化之尤物也

C.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

D.以故汉追及之

6.下列选项中词类活用现象分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

A.良庖岁更刀(名词作状语)

B.项王军壁垓下(名词作动词)

C.直夜溃围南出(名词作动词)

D.令诸君知天亡我(动词的使动用法)

7.下列选项中文言句式特点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骑能属者百余人(定语后置)

B.我何渡为 (宾语前置)

C.而刀刃若新发于硎(状语后置)

D.籍独不愧于心乎(被动句)

8.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无误的一项是(2分)()

9.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

A.巴金的伟大就在于真诚。这就是为什么有很多人以敬重的目光凝望他,把他称为“世纪良知”、“知识分子的良心”的原因。

B.晚年梁启超学贯中西,在清华大学就任导师,深受欢迎,“每逢上课,教室不但座无虚席,而且走廊、过道、门外都挤满了学生”。

C.我又觉得我不但不曾甩掉什么,反而背上了更加沉重的包袱。

D.睡眠三忌:一忌睡前不可恼怒,二忌睡前不可饱食,三忌卧处不可当风。

10.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

A.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他的诗歌通俗自然,流畅自然。《长恨歌》是一首具有感伤色彩的叙事诗。

B.屈原,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人。《楚辞》是我国浪漫主义诗歌的源头。C.《庄子》是庄周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者的著作。庄周,战国时思想家,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

D.《史记》是由西汉的司马迁撰写的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是二十四史的第一部,全书分为12本纪、30世家、70列传、10表、8书,共130篇。

二、名句默写(每空1分,共20分)

(1),六宫粉黛无颜色。

(2)在天愿作比翼鸟,。天长地久有时尽,。

(3)帝子降兮北渚,。,洞庭波兮木叶下。

(4)鸟何萃兮蘋中,?

(5)沅有芷兮澧有兰,。

(6)九嶷缤兮并迎,。

(7)时不可兮骤得,。

(8)泻水置平地,。人生亦有命,?

酌酒以自宽,。心非木石岂无感?。

(9)丞相祠堂何处寻?。,隔叶黄鹂空好音。,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

(10)楼船夜雪瓜州渡,。塞上长城空自许,

。,千载谁堪伯仲间!

三、诗歌鉴赏(10分)

1、杜甫的《蜀相》一诗中颔联是哪两句?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其中哪两个字用的精妙?有怎样的表达效果?(5分)

2、屈原的《湘夫人》一诗开头两段中有一些问句,如“鸟何萃兮蘋中,…….?”“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这些问句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表面上描写自然界怎样的现象?实际上比喻诗中主人公怎样的遭遇?(5分)

四、文言文翻译(10分)

高二化学选修4期中考试试题含答案

高二化学选修4期中考试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Al 27 S 32 Cl 35.5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9小题,每小题3分,共27分。每小题只是一个 ....选项符合题意) 1、在25℃、101 kPa下,1 g甲醇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热22.68 kJ,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CH3OH(l)+O2(g)===CO2(g)+2H2O(l);ΔH=+725.8 kJ/mol B.2CH3OH(l)+3O2(g)===2CO2(g)+4H2O(l);ΔH=-1452 kJ/mol C.2CH3OH(l)+3O2(g)===2CO2(g)+4H2O(l);ΔH=-725.8 kJ/mol D.2CH3OH(l)+3O2(g)===2CO2(g)+4H2O(l);ΔH=+1452 kJ/mol 2、已知反应:①101kPa时,2C(s)+O2(g)==2CO(g);ΔH=-221 kJ/mol ②稀溶液中,H+(aq)+OHˉ(aq)==H2O(l);ΔH=-57.3 kJ/mol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碳的燃烧热大于110.5 kJ/mol B.①的反应热为221 kJ/mol C.稀硫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的中和热为-57.3 kJ/mol D.稀醋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生成1 mol水,放出57.3 kJ热量 3、将a g块状碳酸钙跟足量盐酸反应,反应物损失的质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下图的实线所示。在相同的条件下,将b g (a>b)粉末状碳酸钙与同浓度盐酸反应,则相应的曲线(图中虚线所示)正确的是() 1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期中考试.docx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 鼎尚图文收集整理 包屯高中2015—2016学年度期中考试 高二化学试题 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 友情提醒: 化学试题共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请将本试卷答案按规定填入答题纸相应的位置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S-32 Cl-35.5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 1.下列对化学反应的认识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过程中,分子的种类和数目一定发生改变 B.如果某化学反应的ΔH和ΔS均小于0,则反应一定能自发进行 C.化学反应过程中,一定有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 D.反应物的总焓大于反应产物的总焓时,ΔH>0 2、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硫酸镁溶液跟氢氧化钡溶液反应: SO2-4+Ba2+===BaSO4↓ B.过量的NaHSO4与Ba(OH)2溶液反应: Ba2++2OH-+2H++SO2-4===BaSO4↓+2H2O C.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 Cu+Ag+===Cu2++Ag D.澄清石灰水中加入盐酸: Ca(OH)2+2H+===Ca2++2H2O 3、下列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已知2H2(g)+O2(g)===2H2O(g)ΔH=-483.6 kJ· mol-1说明2 mol H2(g)和 1 mol O2(g)的能量总和小于 2 mol H2O(g)的能量 B.已知C(s,石墨)===C(s,金刚石)ΔH>0,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C.已知NaOH(aq)+HCl(aq)===NaCl(aq)+H2O(l)ΔH=-57.4 kJ·mol-1,

化学选修4期中考试试题(含答案)

化学选修4期中考试试题(二)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14 一.选择题: 1.对于放热反应2H2(g)+O2(g)= 2H2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产物H2O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反应物H2和O2所具有的总能量 B.反应物H2和O2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产物H2O所具有的总能量 C.反应物H2和O2所具有的总能量等于产物H2O所具有的总能量 D.反应物H2和O2比产物H2O稳定 2.升高温度能加快反应速率的主要原因是 A.活化分子的能量明显增加 B.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 C.增加了活化分子的百分数 D.改变了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 3.已知H2(g)+Cl2(g)= 2HCl(g)⊿H= —184.6 kJ/mol ,则反应HCl(g)=1/2 H2(g)+1/2Cl2(g)的⊿H为 A.+184.6 kJ/mol B.—92.3 kJ/mol C.—369.2 kJ/mol D.+92.3 kJ/mol 4.已知反应A+3B=2C+D在某段时间内以A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1mol/(L ·min),则此段时间内以C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 A.0.5 mol/(L ·min) B.1 mol/(L ·min) C.2 mol/(L ·min) D.3 mol/(L ·min) 5.如图,横坐标表示加水量,纵坐标表示导电能力,能表示冰醋酸(即无水醋酸)加水稀释的图是 6.体积相同、pH相同的HCl溶液和CH3COOH溶液,与NaOH溶液中和时两者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 A.中和CH3COOH的多B.中和HCl的多 C.相同D.无法比较 7.一定温度下, 向a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2molNO2(g), 发生如下反应:2NO22NO+O2,此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A.单位时间内生成2nmolNO同时生成2nmolNO2 B.混合气体中NO2、NO和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2:1 C.单位时间内生成2nmolNO同时生成nmolO2 D.混合气体的颜色变浅 8.下列不属于自发进行的变化是 A.红墨水加到清水使整杯水变红B.冰在室温下融化成水

最新高中化学选修4期中考试试题

2014春学期高二化学选修4段考试题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原子相对质量: H:1 C:12 N:14 O:16 S:32 Cl:35.5 Fe:56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需要加热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B.所有的化学反应都有能量变化 C.所有的放热反应都可以在常温常压下自发进行 D.核能作为一种反应热,是理想的新能源 2.对于可逆反应:2SO 2+O 2 2SO 3 ,下列措施能使反应物中活化分子百分数、化学反应速 率和化学平衡常数都变化的是 ( ) A.增大压强 B.升高温度 C.使用催化剂 D.多充O 2 3.从如右图所示的某气体反应的能量变化分析,以下判断错误的是()A.这是一个放热反应 B.该反应可能需要加热 C.生成物的总能量低于反应物的总能量 D.反应物比生成物更稳定 4.强酸和强碱的稀溶液中和热可表示为:H+(aq) + OH-(aq)H2O(l) ΔH=-57.3kJ/mol 以下4个化学方程式中, ①H 2SO 4 (aq)+2NaOH(aq)=Na 2 SO 4 (aq)+2H 2 O(l) ②H 2SO 4 (aq)+Ba(OH) 2 (aq)=BaSO 4 (aq)+2H 2 O(l) ③NH 3·H 2 O(aq)+HCl=NH 4 Cl(aq)+H 2 O(l) ④NH 3·H 2 O(aq)+CH 3 COOH(aq)=CH 3 COONH 4 (aq)+H 2 O(l) 其中反应热为-57.3kJ/mol的是() A.①② B.③ C.④ D.均不符合 5.25℃和1.01×105Pa时,反应:2N 2O 5 (g)=4NO 2 (g)+O 2 (g) △H=+56.76kJ/mol, 自发进行的原因是() A.是吸热反应 B.是放热反应 C.是熵减少的反应 D.熵增加效应大于能量效应6.反应A(g)+3B(g) 2C(g)+2D(g)在不同情况下的反应速率如下,反应速率最快的()A.υ(D)=0.4 mol / (L·s) B.υ(C)=0.5 mol / (L·s) C.υ(B)=0.6 mol / (L·s)D.υ(A)=0.15 mol / (L·s) 7.下列反应中,熵减小的是() A. (NH 4) 2 CO 3 (s)=NH 4 HCO 3 (s)+NH 3 (g) B. 2N 2 O 5 (g)=4NO 2 (g)+O 2 (g) C. MgCO 3(s)=MgO(s)+CO 2 (g) D. 2CO(g)=2C(s)+O 2 (g) 8.下列方法中可以说明2HI(g)H2(g)+I2(g)已达到平衡的是: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H2的同时生成n mol HI;②一个H–H键断裂的同时有两个H–I键断裂;③百分含量 ω(HI)=ω(I 2);④反应速率υ(H 2 )=υ(I 2 )=1/2υ(HI)时;⑤ c(HI):c(H 2 ):c(I 2 )=2:1:1时; ⑥温度和体积一定时,容器内压强不再变化;⑦温度和体积一定时,某一生成物浓度不再变化;⑧条件一定,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⑨温度和体积一定时,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变化;⑩温度和压强一定时,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A.②③⑤ B.①④⑥ C.②⑦⑨ D.⑤⑧⑩ 9. 在密闭容器中进行X 2(g)+4Y 2 (g)2Z 2 (g)+3Q 2 (g)的反应,其中X 2 、Y 2 、Z 2 、Q 2 的起始浓度 分别为:0.1 mol/L、0.4 mol/L、0.2 mol/L、0.3 mol/L,反应达到平衡,各物质的浓度不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期末试卷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 (精心收集**整理制作) 安阳市第36中学20160125期末试卷—— 高二化学试题 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2016年1月 C-12 O-16 Na-23 Al-27 S-32 Mn-55 Mg-24 Cl-35.5 N-14 Fe-56 H-1 Cu-64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要求,每题2分,共50分) 1.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Ba(OH)2溶液中加NaHSO4溶液至中性:Ba2++OH-+H++SO42-=BaSO4↓+H2O B.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Cu 2++2Na = 2Na++Cu C.用食醋检验水垢中碳酸钙的存在:CaCO3+2H+= Ca2++CO2↑+H2O D.KI溶液与H2SO4酸化的H2O2溶液混合:2I-+H2O2+2H+= 2H2O+I2 2.25℃时,水的电离达到平衡:H2O H++OH-,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向水中加入稀氨水,平衡逆向移动,c(OH-)降低 B.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硫酸氢钠,c(H+)增大,Kw不变 C.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CH3COONa,平衡逆向移动,c(H+)降低 D.将水加热,Kw增大,pH不变 3.下列各组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A.同位素:1H、D+、T2 B.电解质:CaCO3、CH3COOH、NH4HCO3 C.胶体:饱和氯化铁溶液、淀粉溶液、牛奶 D.硅酸盐产品:晶体硅、水泥、陶瓷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①C2H6分子中既含极性键又含非极性键; ②若R2-和M+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则原子序数:R>M ③F2、Cl2、Br2、I2熔点随相对分子质量增大而升高; ④NCl3、PCl3、CO2、CS2分子中各原子均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 ⑤若X的质子数为a,中子数为b,则该原子可表示为a b X; ⑥由于非金属性Cl>Br>I,所以酸性HCl>HBr>HI; ⑦由于氨和水分子之间能形成氢键,NH3极易溶于水; ⑧原子序数为34号的元素属于长周期的副族元素 A.②⑤⑥⑧ B.①③④⑦ C.②④⑤⑦ D.③⑤⑦⑧ 5. 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①用乙醇和浓硫酸除去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②用NaOH溶液除去苯中的少量苯酚; ③用饱和NaHCO3溶液除去CO2中的少量SO2;④用酒精萃取碘水中的碘;

(完整版)化学选修四期末测试题(含答案)

化学选修四期末测试题 本卷可能所需相对原子质量:N 14 O 16 Fe 56 Ag 108 Ⅰ选择题(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选对的得3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已知:H 2(g)+F 2(g)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2HF(g) △H =-270kJ/mol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1个氢气分子与1个氟气分子反应生成2个氟化氢分子放出270kJ B .1mol 氢气与1mol 氟气反应生成2mol 液态氟化氢放出的热量小于270kJ C .在相同条件下,1mol 氢气与1mol 氟气的能量总和大于2mol 氟化氢气体的能量 D .2mol 氟化氢气体分解成1mol 的氢气和1mol 的氟气放出270kJ 热量 3.可逆反应2SO 2+O 2 2SO 3,如果SO 2的起始浓度为2mol ·L -1,2min 后SO 2的浓度为 1.8 mol ·L -1,则用O 2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A .0.1mol ·L -1·min -1 B .0.9mol ·L -1·min -1 C .0.2 mol ·L -1·min -1 D .0.05mol ·L -1·min -1 5.已知汽车尾气无害化处理反应为 2()2()N O g C O g +22()2()N g C O g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升高温度可使该反应的逆反应速率降低 B .使用高效催化剂可有效提高正反应速率 C .反应达到平衡后,N0的反应速率保持恒定 D .单位时间内消耗CO 和CO 2的物质的量相等时,反应达到平衡 6.25 ℃,101 k Pa 时,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中和热为57.3 kJ/mol ,辛烷的燃烧热为5518 kJ/mol 。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2H +(aq) +24SO -(aq)+2Ba +(aq)+2OH - (aq)=BaSO 4(s)+2H 2O(1);?H=-57.3 kJ/mol B.KOH(aq)+ 12H 2 SO 4(aq)= 12 K 2SO 4(aq)+H 2O(1); ?H=-57.3kJ/mol C.C 8H 18(1)+ 252 O 2 (g)=8CO 2 (g)+ 9H 2O; ?H=-5518 kJ/mol D.2C 8H 18(g)+25O 2 (g)=16CO 2 (g)+18H 2O(1); ?H=-5518 kJ/mol 8.用pH 均为2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分别中和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当 氢氧化钠恰好被完全中和时,消耗盐酸和醋酸溶液的体积分别为V l 和V 2,则V l 和V 2的关系正确的是( ) A .V 1>V 2 B .V 1<V 2 C .V 1=V 2 D .V 1≤V 2 7.已知:4NH 3(g)+5O 2(g) 4NO(g)+6H 2(g). △H=-1025kJ/mol 该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若反应物起始物质的量相同,下列关于该反应的示意图不正确的是( )

广东省干部培训网络学院 2类 《三国演义》与中国智慧 考试 答案 (中)(93分)

《三国演义》与中国智慧(中)(93分) 一、单选 ( 共 6 小题,总分: 40 分) 1. “吾为天下计,岂惜小民哉?”,这是《三国演义》中哪位人物说的话? A.袁绍 B.曹操 C.袁术 D.董卓 2. “吾为天下计,岂惜小民哉?”这是《三国演义》中下列哪位人物说的? A.董卓 B.曹操 C.刘备 D.孙权 3. “使人杀其母而吾用其子不仁也;留之不使去以绝其子母之道不义也”,刘备此话中的“其母”指的是谁的母亲? A.徐庶 B.庞统 C.蒋干 D.诸葛亮 4. “此间有一奇士,只在襄阳城外二十里隆中。使君何不求之?”这是徐庶向刘备推荐的哪位《三国演义?中的人物? A.庞统 B.诸葛亮 C.单福

D.荀彧 5.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出自于谁? A.荀子 B.孔丘 C.庄子 D.孟子 6.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出自于() A.《尚书·五子之歌》 B.《荀子·王制》 C.《孟子·尽心下》 D.《孟子·公孙丑下》 二、多选 ( 共 3 小题,总分: 20 分) 1. 下列哪些属于新加坡倡导的八德的“共同价值观”范畴? A.礼 B.义 C.廉 D.耻 2. 梅敬忠教授指出,《三国演义》中刘备集团的智囊成员为() A.孔明 B.庞统 C.法正 D.关羽 3. 我国古代的“四大奇书”包括以下哪些?

A.《三国演义》 B.《金瓶梅》 C.《西游记》 D.《红楼梦》 三、判断 ( 共 6 小题,总分: 40 分) 1. 梅敬忠教授指出,《三国演义》作者的主旨是盼和平、求统一、安民生,推崇的是“仁政德治”和忠义,反的是暴力统治,主张以“王道”、“仁政”治理天下。 正确 错误 2. 在《三国演义》中,刘备为关羽报仇,置国家大局于不顾,反映出了忠义观念的内在矛盾。 正确 错误 3. 梅敬忠教授指出,帝王作为实践“仁政德治”的主体,应该有怎么样的政治追求,具备怎么样的政治品质,就是实行王道,反对霸道,讲求人道。 正确 错误 4. 梅敬忠教授指出,历史上的曹操是一个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诗人,对统一中国北方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正确 错误 5. 梅敬忠教授指出,“仁政德治”是一个标杆,是一个要害,是根本的判断标准。对于老百姓、对于作者来说,是否刘姓血统,是否是汉王玄孙都在其次,仁政德治是标杆。 正确 错误

化学选修4期中测试卷.docx

1.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A2(s) + 3B2(g)二2AB3(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A.容器内每减少1 molAz,同时生成2mol AB3 B.容器内每减少1 mol A2,同时消耗3mol B2 C.混合气体总的物质的量不变 D.密闭容器内的物质的质量不再改变 4.对于可逆反应2AB3(g) == A2(g) + 3B2(g) AH>0,下列图像正确的是: 5.某反应2AB (g) 二C (g) +3D(g)在高温下能自发进行,其逆反应在低温下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 AH、AS应为 A.Z\H <0, AS>0 B. AH <0, AS<0 C. AH >0, AS>0 D. AH >0, AS<0 &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存在下列平衡:C(s)+H20(g)^C0(g)+H2(g)o CO(g)的平衡物质的量浓度c(CO)与温度T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该反应的AH>0 B.若T]、丁2时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i、则?二? C.通过加热可以使B点变到C点 D.在T2时若反应进行到状态D,则一定有v (正)

C.500°C左右比在室温时更有利于提高合成氨的转化率 D.配制氯化铁溶液时,将氯化铁加入盐酸中,然后加水稀释 14.已知反应A(g) + B(g)二C(g) + D(g)的平衡常数K值与温度的关系如表所示,830 °C时,向一个2 L 的密闭容器中充入0.20 mol A和0.20 mol B,10 s时达平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达到平衡后,B的转化率为50% B.增大压强,正、逆反应速率均加快 C.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 D.反应初始至平衡,A的平均反应速率v(A) = 0.005 mol-L_,-s_1 15.温度为卩时,向4.() 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2.0 mol PC15,反应PCl5(g)^PCl3(g) + Cl2(g)^-段时间后达 到平衡。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见下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在前5() s 的平均速率为v(PC13)=0.006 4mol-L_,-s_l B.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平衡时c(PCl3)=0.11mol L_,,则反应的AHO C.相同温度下,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4.0 mol PCl3s 4.0 mol Cl2,达到平衡时,则此反应的化学 D.相同温度下,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2.0 mol PC15> 0.40 mol PC13和040 mol Cb,达到平衡前 v(正)G(逆) c (COJ ?c ( HJ 1、已知某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二——,在不同的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 c (COJ ?c ( H o0; 数如表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O(g)+H2O(g) CO2(g)+H2(g)

最新化学选修4期末测试试卷与答案

化学选修4期末测试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O 16 Cu 64 Ag 108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40分) 1.将铁粉和硫粉混合后加热,待反应一发生即停止加热,反应仍可持续进行,直到反应完全生成新物质硫化亚铁。这一现象说明了 A.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B.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C.铁粉和硫粉在常温下容易反应 D.硫化亚铁的总能量高于铁粉和硫粉的总能量 2. 25o C时若体积为Va,pH=a的某一元强酸与体积为Vb, pH=b的某一元强碱混合,恰好中和,且已知 Va<Vb和a=0.5b,则下列符合a值的是 A.3 B.4 C.5 D.6 3.pH=a某电解质溶液中,插入两支惰性电极通直流电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a,则该电解质可能是 A.Ba(OH)2 B.HCl C.Na2SO4 D.AgNO3 4.把分别盛有熔融的氯化钠、氯化镁、氧化铝的三个电解槽串联,在一定条件下通电一段时间后,析出钠、镁、铝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1︰2︰3 B.3︰2︰1 C.6︰3︰1 D.6︰3︰2 5.0.1mol/L HF溶液的pH=2,则该溶液中有关浓度关系式不正确 ...的是 A.c(H+)>c(F-) B.c(HF) >c(H+) C.c(OH-)>c(HF) D.c(HF)>c(F-) 6.以铁为电极电解U形管中的氯化钠溶液,液面上覆盖一层苯,电解一段时间后,在阴极周围溶液中加入酚酞,在阳极周围加入KSCN和K3[Fe(CN)6]溶液,则阴、阳极周围溶液颜色变为 A.红色、血红色 B.红色、蓝色 C.无色、红色 D.蓝色、红色 7.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三种酸HX、HY、HZ的溶液,其pH依次为4、5、6,则KX、KY、KZ的碱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KX、KZ、KY B.KX、 KY、KZ C.KZ、KY 、KX D.KY、KZ、KX 8.在100mL0.1mol/LCH3COOH溶液中,欲使CH3COOH的电离程度和溶液的pH都增大,可 A.加少量的NaOH(1mol/L)溶液 B.加少量1mol/L盐酸 C.加少量CH3COONa固体 D.微热 9.不考虑水的电离,在H2CO3溶液中,下列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c(H+)=c(HCO3-)+2c(CO32-) B.c(H+)=c(HCO3-)+c(CO32-) C.2c(CO32-)=c(H+) D.c(CO32-)=c(HCO3-) 10.以MnO2为原料制得的MnCl2溶液中常含有Cu2+、Pb2+、Cd2+等金属离子,通过添加过量难溶电解质MnS,可使这些金属离子形成硫化物沉淀;经过滤除去包括MnS在内的沉淀,再经蒸发、结晶得纯净的MnCl2。 根据上述实验事实,可推知MnS具有的相关性质是 A.溶解度与CuS、PbS、CdS 等相同 B.溶解度大于CuS、PbS、CdS C.溶解度小于CuS、PbS、CdS D.具有吸附性 11.右图是可逆反应A+2B2C+3D的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随外界条件改变(先降温后加压)而变化的情况,由此可推断 A.反应物的转化率先降低后增大 B.若A、B是气体,则D是液体或固体 C.逆反应是放热反应 D.A、B、C、D均为气体 12.Mg-AgCl电池是一种能被海水激活的一次性贮备电池,电池反应方程式为: 2AgCl+Mg=Mg2++2Ag+2Cl-。有关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A.Mg为电池的正极 B.负极反应为AgCl+e-=Ag+Cl- C.不能被KCl 溶液激活 D.可用于海上应急照明供电

广东省干部培训网络学院 2类 《三国演义》与中国智慧 考试 答案 (下)(100分)

《三国演义》与中国智慧(下)(100分) 一、单选 ( 共 4 小题,总分: 40 分) 1. 在《三国演义》中,占有“地利”,经略江东的是下列哪位? A.董卓 B.曹操 C.刘备 D.孙权 2. 《菊与刀》的作者是以下哪位? A.赖斯 B.伊藤宪一 C.时殷弘 D.本尼迪克特 3. 在世界三大兵书中,出自日本的是() A.《孙子兵法》 B.《战争论》 C.《五轮书》 D.《菊与刀》 4. 中国大智慧包括外王和内圣两个层面,下列不属于外王层面的是() A.格物 B.齐家 C.治国 D.平天下

二、多选 ( 共 2 小题,总分: 20 分) 1. 根据梅敬忠教授所讲,以下哪些属于《三国演义》中刘备的“旗帜”? A.以“挟天子以令诸候”为旗帜 B.有“地利”,以经略江东为旗帜 C.自封汉室之胄,以兴复汉室为旗帜 D.谋“人和”,以“仁政德治”、“以人为本”为旗帜 2. 中国古典四大名著指的是()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西游记》 D.《红楼梦》 三、判断 ( 共 4 小题,总分: 40 分) 1. 毛泽东主席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指出,我们要分辨真正的敌友,不可不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经济地位及其对于革命的态度,作一个大概的分析。 正确 错误 2. 法国思想家德?托克维尔曾指出,有多少道德体系和政治体系经历了被发现、被忘却、被重新发现、被再次忘却、过了不久又被发现这一连续过程,而每一次被发现都给世界带来魄力和惊奇,好象它们是全新的,充满了智慧。 正确 错误 3. 梅敬忠教授指出,《三国演义》在展示谋略文化中,特别推崇具有战略思维眼光的大谋略。 正确 错误 4. 梅敬忠教授指出,诸葛亮的隆中决策,分析天下大事,提出据蜀、联吴、抗魏的大战略,奠定了蜀汉崛起的基础,意义非常深远。

(新人教版)高二化学选修4期中考试试题附答案

(新人教版)高二化学选修4期中考试试题附答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Al 27 S 32 Cl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9小题,每小题3分,共27分。每小题只是一个 ....选项符合题意)1、在25℃、101 kPa下,1 g甲醇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热 kJ,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l)+O2(g)===CO2(g)+2H2O(l);ΔH=+ kJ/mol (l)+3O2(g)===2CO2(g)+4H2O(l);ΔH=-1452 kJ/mol (l)+3O2(g)===2CO2(g)+4H2O(l);ΔH=- kJ/mol (l)+3O2(g)===2CO2(g)+4H2O(l);ΔH=+1452 kJ/mol 2、已知反应:①101kPa时,2C(s)+O2(g)==2CO(g);ΔH=-221 kJ/mol ②稀溶液中,H+(aq)+OHˉ(aq)==H2O(l);ΔH= kJ/mol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碳的燃烧热大于 kJ/mol B.①的反应热为221 kJ/mol C.稀硫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的中和热为 kJ/mol D.稀醋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生成1 mol水,放出 kJ热量 3、将a g块状碳酸钙跟足量盐酸反应,反应物损失的质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下图的实线所示。在相同的条件下,将b g(a>b)粉末状碳酸钙与同浓度盐酸反应,则相应的曲线(图中虚线所示)正确的是() 4.在密闭容器中,一定条件下,进行如下反应:NO(g)+CO(g)1/2N2(g)+CO2(g);ΔH=- kJ/mol,达到平衡后,为提高该反应的速率和NO的转化率,采取的正确措施是( ) A 加催化剂同时升高温度 B 加催化剂同时增大压强 C 升高温度同时充入N2 D 降低温度同时增大压强 5、对可逆反应4NH3(g) + 5O2(g) 4NO(g) + 6H2O(g),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达到化学平衡时,4v正(O2) = 5v逆(NO) B.若单位时间内生成x mol NO的同时,消耗x mol NH3,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高二化学选修4期中考试试卷

期中测试模拟题 一、不定项选择题 1.在25℃、101 kPa下,1 g甲醇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热2 2.68 kJ,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CH3OH(l)+O2(g)===CO2(g)+2H2O(l);ΔH=+725.8 kJ/mol B.2CH3OH(l)+3O2(g)===2CO2(g)+4H2O(l);ΔH=-1452 kJ/mol C.2CH3OH(l)+3O2(g)===2CO2(g)+4H2O(l);ΔH=-725.8 kJ/mol D.2CH3OH(l)+3O2(g)===2CO2(g)+4H2O(l);ΔH=+1452 kJ/mol 2.已知反应:①101kPa时,2C(s)+O2(g)==2CO(g);ΔH=-221 kJ/mol ②稀溶液中,H+(aq)+OHˉ(aq)==H2O(l);ΔH=-57.3 kJ/mol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碳的燃烧热大于110.5 kJ/mol B.①的反应热为221 kJ/mol C.稀硫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的中和热为-57.3 kJ/mol D.稀醋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生成1 mol水,放出57.3 kJ热量 3.将a g块状碳酸钙跟足量盐酸反应,反应物损失的质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下图的实线所示。在相同的条件下,将b g(a>b)粉末状碳酸钙与同浓度盐酸反应,则相应的曲线(图中虚线所示)正确的是()

4.在密闭容器中,一定条件下,进行如下反应:NO(g)+ CO(g)1/2N2(g)+CO2(g);ΔH=-373.2 kJ/mol,达到平 衡后,为提高该反应的速率和NO的转化率,采取的正确措施是( ) A 加催化剂同时升高温度 B 加催化剂同时增大压强 C 升高温度同时充入N2 D 降低温度同时增大压强

化学选修4期中考试试题(含详细答案)

化学选修4期中考试试题(含详细答案)

————————————————————————————————作者:————————————————————————————————日期: 2

化学选修4期中考试试题(二)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14 一.选择题: 1.对于放热反应2H2(g)+O2(g)= 2H2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产物H2O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反应物H2和O2所具有的总能量 B.反应物H2和O2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产物H2O所具有的总能量 C.反应物H2和O2所具有的总能量等于产物H2O所具有的总能量 D.反应物H2和O2比产物H2O稳定 2.升高温度能加快反应速率的主要原因是 A.活化分子的能量明显增加 B.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 C.增加了活化分子的百分数 D.改变了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 3.已知H2(g)+Cl2(g)= 2HCl(g)⊿H= —184.6 kJ/mol ,则反应HCl(g)=1/2 H2(g)+1/2Cl2(g)的⊿H为 A.+184.6 kJ/mol B.—92.3 kJ/mol C.—369.2 kJ/mol D.+92.3 kJ/mol 4.已知反应A+3B=2C+D在某段时间内以A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1mol/(L ·min),则此段时间内以C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 A.0.5 mol/(L ·min) B.1 mol/(L ·min) C.2 mol/(L ·min) D.3 mol/(L ·min) 5.如图,横坐标表示加水量,纵坐标表示导电能力,能表示冰醋酸(即无水醋酸)加水稀释的图是 6.体积相同、pH相同的HCl溶液和CH3COOH溶液,与NaOH溶液中和时两者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 A.中和CH3COOH的多B.中和HCl的多 C.相同D.无法比较 7.一定温度下, 向a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2molNO2(g), 发生如下反应:2NO22NO+O2,此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A.单位时间内生成2nmolNO同时生成2nmolNO2 B.混合气体中NO2、NO和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2:1 C.单位时间内生成2nmolNO同时生成nmolO2 D.混合气体的颜色变浅 8.下列不属于自发进行的变化是 A.红墨水加到清水使整杯水变红B.冰在室温下融化成水 3 / 8

广东省干部培训网络学院-2类-《孙子兵法》与领导管理艺术--考试-答案-(上)(93分)

《孙子兵法》与领导管理艺术(上)(93分) 一、单选 ( 共 6 小题,总分: 40 分) 1. 美国人把在第一次海湾战争中所运用的战术称之为()。 A.左勾拳战术 B.右勾拳战术 C.左直拳战术 D.右直拳战术 2. 四渡赤水战役发生在哪一年? A.1934年 B.1935年 C.1936年 D.1937年 3. “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中的“令”是什么意思? A.命令 B.法令 C.使 D.假如 4. 刘邦曾说过,“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 A.陈平 B.子房 C.萧何 D.韩信

5.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是以下哪位先贤讲的? A.老子 B.孔子 C.孟子 D.荀子 6. 以下哪位人物曾经“月下追韩信”? A.张良 B.萧何 C.陈平 D.彭越 二、多选 ( 共 3 小题,总分: 20 分) 1. 孙子提出,一个优秀的将领应该具备哪些方面的能力? A.智 B.勇 C.严 D.信 2. 薛国安教授从哪几个层面来分析领导者“智”的能力素质? A.领导者要以智为上 B.领导者要勇大于智 C.领导者要善用智谋 D.领导者要智随职迁 3. 以下哪些思想是属于孙子的? A.“古之所谓善战者,胜于易胜者也”

B.“兵之形,避实而击虚” C.“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 D.“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三、判断 ( 共 6 小题,总分: 40 分) 1. 根据薛国安教授所讲,巴西足球队的教练在悉尼奥运会前运用《孙子兵法》排兵布阵。 正确 错误 2. 宋朝“杯酒释兵权”的皇帝是宋太宗赵匡义。 正确 错误 3. 孔子曾说过,“进不求名,退不避罪,唯人是保,而利合于主,国之宝也”。 正确 错误 4. 根据薛国安教授所讲,在执行层面主要是斗力,在决策层面主要是斗智。 正确 错误 5. 根据薛国安教授所讲,领导的关注点要放在寻求全能型的人才,而不在于如何营造有利的态势。 正确 错误 6. 薛国安教授认为,外国人学习研究《孙子兵法》的特点是取其精华,灵活地运用到实践之中。 正确 错误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期中考试

揭阳市第二中学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化学科试题(专业) 本试卷由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主观题)组成,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请用黑色笔答题,选择题请把正确答案在答题卡的相应信息点上涂黑,主观题请答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 相关元素相对原子量:Cl:35.5 H:1 O:16 Br:80 F:19 Na:23 N:14 C:12 Al:27 第Ⅰ卷(选择题共7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30分) 1、下列反应中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的是()A.碳酸钙受热分解B.乙醇燃烧 C.铝粉与氧化铁粉末反应D.氧化钙溶于水 2、可逆反应A(g)+3B(g)2C(g)+2D(g),在四种不同的情况下的反应速率分别为: ①υ(A)=0.15 mol/(L·s),②υ(B)=0.6 mol/(L·s),③υ(C)=0.3 mol/(L·s),()④υ(D)=0.2 mol/(L·s)。该反应进行最快的是 A.①B.②C.③D.④ 3、在一可变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C(固) + H2O(气)= CO(气) + H2(气),下列条件的改 变对反应速率几乎无影响的是() A.增加C的量 B.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 C.保持体积不变,充入H2O(气),使体系的压强增大 D.保持压强不变,充入N2,使容器的体积变大 4、一定量的盐酸跟过量的铁粉反应时,为了减缓反应速度,且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向 盐酸中加入适量的() ①NaOH固体②H2O ③NH4Cl固体④CH3COONa固体 ⑤NaNO3固体⑥KCl溶液 A.②④⑥ B.①② C.②③⑤ D.②④⑤⑥ 5、某学生的实验报告所列出的下列数据中合理的是() A.用10mL量筒量取7.13mL稀盐酸 B.用托盘天平称量25.20g NaCl C.用广泛pH试纸测得某溶液的pH为2.3 D.用25mL滴定管做中和滴定时,用去某浓度的碱溶液21.70mL 6、由硫酸钾、硫酸铝和硫酸组成的混合溶液,其pH=1,c(Al3+)=0.4mol·L-1,c(SO42-)=0.8mol·L-1,

广东省干部培训网络学院 1类 加强政德修养 第1讲 考试 答案 (100分)

政德修养第一讲(100分) 一、单选 ( 共 2 小题,总分: 40 分) 1. 本讲提到,保持党的()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的要求。 A.先进性 B.纯洁性 C.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D.实践性 2. 本讲提到,加强政德(官德)修养,是新时期我党进一步赢得()的必要条件。 A.人民拥护 B.小康社会建设 C.民主建设 D.执政合法性 二、多选 ( 共 1 小题,总分: 20 分) 1. 根据本讲,“四个考验”是()。 A.金钱考验 B.改革开放考验 C.市场经济考验 D.外部环境考验 三、判断 ( 共 2 小题,总分: 40 分) 1.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将干部的德放在首要位置。 正确 错误 2. 根据本讲,先进性是纯洁性的前提和基础。

正确 错误 政德修养第一讲(100分) 一、单选 ( 共 2 小题,总分: 40 分) 1. 本讲提到,加强政德(官德)修养,是新时期我党进一步赢得()的必要条件。 A.人民拥护 B.小康社会建设 C.民主建设 D.执政合法性 2. 为民、务实、清廉的官德标准是()提出的。 A.司马迁 B.李世民 C.胡锦涛 D.习近平 二、多选 ( 共 1 小题,总分: 20 分) 1. 中央提出的“四个危险”是()。 A.精神懈怠的危险 B.能力不足的危险 C.脱离群众的危险 D.消极腐败的危险 三、判断 ( 共 2 小题,总分: 40 分)

1.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将干部的德放在首要位置。 正确 错误 2. 司马懿的官德标准是行教、清廉、守法 正确 错误

高中化学选修四期末试卷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学分认定考试 高二化学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 100分。 2.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3. 请将第I卷的答案用2B铅笔涂到答题卡,将第II卷的答案用黑色中性笔答在规定位置 处。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O-16 S-32 N-14 Na-23 Al-27 第Ⅰ卷(选择题共54分) 一、选择题(每个小题只有一个答案,共18个题,每题3分,共54分) 1.为了保护环境,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 ①开发新能源,减少矿物燃料的燃烧②关闭所有的化工企业③提倡使用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和塑料袋④开发、生产无汞电池⑤机动车安装尾气净化器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④ D.②③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碱性锌锰电池是二次电池 B.铅蓄电池是二次电池 C.二次电池又叫蓄电池,它放电后可以再充电使活性物质获得再生 D.燃料电池的活性物质没有储存在电池内部

3.化学电池可以直接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化学电池的本质是 ( ) A .化合价的升降 B . 电子的转移 C .氧化还原反应 D .电能的储存 4. 下列物质中,属于强电解质的是( ) A. 2CO B. NaOH 溶液 C. O H NH 23 D. HCl 5.升高温度,下列数据不一定增大的是( ) A. 化学反应速率v B. 3KNO 的溶解度S C. 化学平衡常数K D. 水的离子积常数W K 6. 下列式子中,属于水解反应的是( ) A .H 2O+H 2O H 3O ++OH ― B .CO 32―+H 2O HCO 3―+OH ― C .NH 3+H 2O NH 3·H 2O D .HCO 3—+ OH ― H 2O+CO 32― 7.反应A(g)+3B(g)2C(g)+2D(g),在四种不同情况下用不同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分 别如下,其中反应速率最大的是( ) A .v (C)=·(L·s)-1 B .v (B)=·(L·s)-1 C .v (A)=·(L·s)-1 D .v (D)=·(L·s)-1 8.下列事实中,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A .对熟石灰的悬浊液加热,悬浊液中固体质量增加 B .实验室中常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式收集氯气 C .打开汽水瓶,有气泡从溶液中冒出 D .向稀盐酸中加入少量蒸馏水,盐酸中氢离子浓度降低 9.在下列的各种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在任何条件下,纯水的PH=7 B.在任何条件下,纯水都呈中性 C.在100℃时,纯水的PH>7 D.在100℃时,纯水中c(H+)<10-7mol/L

高二化学选修4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新化六中2015年下学期高二理科班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班级_________学号_________姓名_________ 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4分) 1. 李克强总理在全国人大会议上提出“要大力抓好节能降耗、保护环境”,下列举措与这一主题不相符的是( ) A .用“绿色化学”工艺,使原料完全转化为目标产物 B .开发新能源,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减少污染 C .开发新型电池,推广废旧电池的回收、处理经验 D .大量使用农药化肥,减少病虫害,提高粮食产量 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凡是放热反应都是自发的,吸热反应都是非自发的 B .自发反应一定是熵增大,非自发反应一定是熵减小或不变 C .熵增加且放热的反应一定是自发反应 D .非自发反应在任何条件下都不能实现 3.己知氯气、溴蒸气分别跟氢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H 2(g)+Cl 2 (g)=2HCl(g)+Q 1 H 2(g)+Br 2(g)=2HBr(g)+Q 2 有关上述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Q 1>Q 2 B .生成物总能量均高于反应物总能量 C .生成1mol HCl 气体时放出Q 1的热量 D .1molHBr(g)具有的能量小于1molHCl(g)具有的能量 4. 沼气是一种能源,它的主要成份是CH 4,常温下完全燃烧生成CO 2和水时,放出445kJ 热量,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 .2CH 4(g)+4O 2(g)=2CO 2(g)+4H 2O(g) ΔH=+890kJ·mol - B. CH 4(g)+2O 2(g)= CO 2(g)+2H 2O(g) ΔH=+445kJ·mol - C. CH 4(g)+2O 2(g)= CO 2(g)+2H 2O(l) ΔH=-890kJ·mol - D. 2CH 4(g)+4O 2(g)=2CO 2(g)+4H 2O(l) ΔH=-890kJ·mol - 5. 对平衡体系CO 2 (g) CO 2(aq) ΔH=·mol -,为了减小温室效应的产生,增大二氧化碳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应采取的方法是( ) A .升温增压 B .降温减压 C .升温减压 D .降温增压 6. 反应A(g)+3B(g)2C(g)+2D(g ),在不同情况下测得反应速率,其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 ( A .v (D)= mol / L·s B .v (C)= mol / L·s C .v (B)= mol / L·s D .v (A)= mol / L·s 7. 可逆反应2NO 22NO+O 2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可以作为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 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1 O 2的同时生成2nmol NO 2 ②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 O 2的同时生成2nmolNO ③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 ④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 ⑤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的状态 A .①③⑤ B .②④⑤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⑤ 8.下列关于反应能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101kPa 时,2H 2(g)+O 2(g)=2H 2O(l) ΔH= kJ·mol -,H 2的燃烧热为 kJ·mol - B .Zn(s)+CuSO 4(aq)=ZnSO 4 (aq)+Cu(s) ΔH=-216 kJ·mol -,反应物总能量>生成物总能量 ~ C .H +(aq)+OH -(aq)=H 2O ΔH= kJ·mol -,含1molNaOH 的氢氧化钠的溶液与含的浓硫酸混合后放出的热量。 D .相同条件下,如果1molH 所具有的能量为 E 1,1molH 2所具有的能量为E 2,则2 E 1= E 2 9.改变反应条件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时,下列变化中正确的是( ) A .生成物浓度一定增大 B .生成物的物质的量分数一定增大 C .反应物的转化率一定增大 D .某生成物的产率可能提高 10. 某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X(g)+3Y(g)2Z(g);ΔH <0。下图表示该反应的速率(v )随时间(t )变化的关系,t 2、t 3、t 5 时刻外界条件有所改变,但都没有改变各物质的初始加入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t 5时增大了压强 B .t 3时降低了温度 C .t 2时加入了催化剂 D .t 4~t 5时间内转化率一定最低 \ 11. 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状态时的可逆反应2A(g) 2B(g)+C(g)(正反应 为吸热反应),要使B 的物质的量增大,而正反应速率降低,可采取的措施是( ) 0 1 2 3 4 5 6 A .增加A 的物质的量 B .减小A 的物质的量 C .升高体系的温度 D .减小体系的压强 12. 对可逆反应4NH 3(g) + 5O 2(g) 4NO(g) + 6H 2O(g),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达到化学平衡时,4v 正(O 2) = 5v 逆(NO ) B .若单位时间内生成x mol NO 的同时,消耗x mol NH 3,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C .达到化学平衡时,若增加容器体积,则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 : v (逆) v (正) * v (正) v (逆) v (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