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心得-中科院

合集下载

中科院电工所考研心得

中科院电工所考研心得

中科院电工所考研心得电气学院的学弟学妹们:中科院电工所(在北京)的研究方向主要是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和电工理论与新技术(具体方向请去官网看),建议想一直读博搞科研的同学来,如果想硕士毕业去局子考重大本校更合适。

本人本科GPA2.94,大学四年玩过来的,只考前突击一下,没有任何获奖、竞赛、论文。

是一个十足的屌丝。

断断续续复习了6个月,2014年考电工所,初试390分排名第1,复试后综合成绩排第2,最终录取电工所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学硕。

数学:李永乐李正元复习全书7月初开始做,一直到9月中旬才做完。

第一遍的时候特别痛苦,基本上什么都不会,理解不了的东西就翻一下课本,一边看一边自己演算,不会的看答案,记住一定要自己动手算,草稿纸用的数不计数。

有很多需要记忆的东西,我们不求全都记住,但至少要知道在全书哪个部分出现的。

做完第一遍全书,就做了李永乐李正元的数学一真题详解,和全书一样,每道题都自己动手做,不会的看答案,书前面的套卷部分暂时留着不做,大概要到10月中旬了。

把真题详解做完之后,复习全书第二遍,和第一遍一样,认认真真的一个字一个字的看,一道题一道题的在草稿纸上计算,这一遍我没有做每一章的最后习题,建议大家也要做,而且注意尽量把该记住的公式都记住,大概要到11月下旬了。

之后,拿出那本真题详解,把前面的套卷严格按照考场的三小时,在白纸上认真规范的答题,然后自己对答案,改正。

做完这十几套真题,预计要到12月中旬了,买一本李永乐440题,那是10套模拟试卷,花十天时间,每天一套。

剩下的日子,每天做点数学保持竞技状态。

把全书、真题和440题模拟这三本书吃透,足矣。

有的人能把全书做三遍那就更好了。

本人数学129分。

英语:7月初到9月初每天做一篇张剑黄皮书阅读180篇基础版,把里面经常出现的单词划出来写上汉语意思,题干和选项中常出现的生词有的也要记住,但说实话,记单词很难,总是忘,我划的那些词,80%我没有记住,但是剩下记住的20%是非常珍贵的,它们是出现频率很高的一些词。

中科院广州生物院考研经验心得

中科院广州生物院考研经验心得

2020考研干货带你走向远方先自我介绍,本科山西医科大学生物制药,成绩还行,挂了一科丢了保研机会,不过也不后悔,因为一个二本学校可能保不上我想去的学校,自己努力考研别有一番风味,可以经历保研享受不到的体验。

我报的是中科院广州生物院,考的是612生物与分子,852细胞,目前已经成功上岸,苦逼的是硕博连读了。

废话不多说,能遇见我写的东西是幸运,不过更重要的是看完之后有所思所想,转化成自己的想法才是长久动力。

1、选学校选专业选择和努力是同等重要的,所以当你有了一点点想考研的念头后,第一件事情不是纠结,而是去选择,同时去评估自己。

先说如何评估自己,无非实虚两方面,实的就是自己学习成绩如何,英语成绩如何,获过多少次奖学金,拿过什么证书,做过什么大创,参加过什么比赛等等,虚的就是自己学习的热情度,能不能做到自律,坚持,内心愿不愿意学习,自己学习最终的目的是什么等等。

这个评估不是说证书多的成绩好的就能考上,证书少的成绩差的就没戏,评估的目的是为了选择一个合适的目标学校。

再谈选学校专业,专业视个人情况定,但是可以参考本专业考上的学姐学长。

选学校呢就先去官网看学校专业简介,招生简章,专业目录,觉得心仪的呢,就继续查看详情数据(3年左右),复试通知名单,录取名单,对比两表,看刷多少人,是不是随机刷,要多少人,录取的最低分多少,是学硕专硕还是硕博连读。

了解初复试占比,怎么计算最终成绩的,该专业是否为一级学科。

可以先选上3个学校,保守的,中等的,冲刺的以便备选。

一定要自己去分析学校数据,才能给自己考上这个学校的把握和信心,拥有好心态。

2、找资料找学姐学长选好学校后,尽快找真题,找学姐学长,可以先看看真题题型是否能接受,跟本科期末试题肯定是不太一样的,但是不要急于否决,大概有个谱就行,实在有不能克服的题型可以考虑换学校。

尽量去找到学姐学长,加各种群厚脸皮问,买上她们的资料,或者她们推荐买的资料。

3、时间规划正式启动复习大概在4月左右。

考研心得经验

考研心得经验

考研心得——中科院华南植物园植物学专业15届考研生经过1年多的努力,终于在愚人节那天得到了想要的结果。

当时大家都在想园里也是蛮幽默的,在4月1号进行复试面试。

废话不多说。

现在给大家讲讲我这一年多备战,自己的一些小建议。

初试准备:一、英语英语无非就是完型、阅读(4+1)、翻译、作文(大+小)这四块。

1、完型很多人都说这块应该舍弃掉,20个空,才10分。

我觉得吧,没必要舍弃,但是你最开始在做真题的时候,不用特别去练习这一块,等你把阅读给练好了,这一块自然就会写了。

我那个时候就是这样。

因为阅读的时候你已经把该背的单词,对语句的理解,这些给练好了。

到后面,来写完型的时候,会比较轻松。

可以对个10几个。

所以,完型这一块的练习,不用太早准备,放在阅读后面。

2、阅读我想很多师姐师兄都有建议的,直接做真题,不需要去买其他的一整本模拟阅读来做。

因为真题里,包含了阅读里会出现的高频词汇,你通过做真题可以强化对这些单词的记忆。

所以,阅读这一块,直接拿真题来训练。

3、翻译4、作文我个人认为,作文这部分,最好在平时就能多练练。

特别是英文底子不好的同学,到最后要写作文时,发现什么都写不出来的滋味,真的是死的心都有了。

练习归练习,最后关头,我觉得还是要背背模板,因为当场发挥,免不了会出错。

背了模板,再把背的素材套进去,能尽量减少错误。

这里建议,模板正反面的都需要背。

可以关注一下海文考研的微信号,在最后几天他们会发布模板,还有比较可能考的几个话题的素材,把模板背背,素材背背。

就差不多了。

此外,关于英语作文可能考的话题,多年来经验显示,六级考的作文主题,一般都和考研作文的主题相关。

所以也要关注一下六级作文。

接下来,讲讲英语大体的复习步骤。

首先,在暑假结束以前,你最好能把单词给背熟,这个很重要,词汇量在阅读里的重要性,已经有很多神人的事例在证明着。

有师兄也有同届的,把单词本给背烂了,在写阅读的时候基本无压力。

阅读在试卷中比值很大。

我的中科院考研经历

我的中科院考研经历

我的中科院考研经历我的中科院考研经历我的中科院考研经历我2021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经历了几个月的工作之后决定辞职考研,所以我考研复习完全是在家完成的。

我的家在东北的一个小镇,那里地广人稀,淡泊宁静,每天的复习就是完全的周而复始的工作。

所以,若要说这其中发生的故事,我还真讲不出来,只记得以前我从不喝咖啡,但为了能全天保持清醒,我每天早起和中午都要喝一杯咖啡。

再外加屋外寒冷无比,我从不出家门,也不活动,几个月下来我的体重增加了不少,不过好在后来我又变回了正常的体重。

后来,每当有人问我考研复习期间的感受时,通常他们想得到的答案是"痛苦极了",但是说实话,不管我怎么仔细地回忆,我已经忘了那段时间痛苦的感受,我只记得我应该珍惜那段时间,因为在记忆深处,那是一段确实发生了但是以后却恐怕永远都不会再发生的阶段,所以我的回答是"我忘了痛苦,我只记得珍惜"。

下面的叙述,是我对考研岁月的回忆,希望对报考中国科学院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关于单词和复习资料:我英语六级是大二时过的,之后也考了托福和GRE,最后虽然分数都不太高,但收获就是词汇量有了很大的提高,这样,我考研时就再没背过单词。

所以,我建议在正式复习考研英语之前应该背好单词,六级和考研单词有些不太够,最好能再背一下托福的核心单词(前提是六级和考研单词都背好了),这三个结合起来应该就足够了。

之后就开始正式的复习。

所谓正式的复习也就是做历年英语真题,别的题就没什么意思了,而真题一定要选择一本解释和分析最详细的书,而且是最好每篇阅读理解之后都有生词表的,这样做完阅读后顺便就能复习一遍重点词和难词。

关于做题顺序:有了单词基础和一本好的复习资料,那么正确的做题顺序就很重要了。

我认为英语的试卷是安排得最好的,所以大家还是老老实实地按照原来的顺序即完形阅读翻译写作来做,用完形来热身,之后的阅读是高潮,最后用写作来收尾。

原因在于完形可以带你找到语感,之后的阅读就会渐入佳境,到了最后的写作你甚至可以用到一些阅读中出现的好的词汇和短语,这样做题就会发挥出你最大的英语潜能。

中科院心理所之考研经验谈

中科院心理所之考研经验谈

中科院心理所之考研经验谈人生充满变数,谁会知道一直不想考研的我,最终却已经是研究生了,所以说,人生不能安排,改变随时发生。

本着一颗回馈大家的心,我把自己的经验总结了一下,其实和多数帖子应该大同小异,若出现雷同,绝非抄袭,只是考研和高考一样,人不同,是一样,难有新花样。

首先介绍下我自己的资料。

我本科是读市场营销的,跨专业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的发展与教育方向。

总分353,英语60,政治70,专业课223。

分数不是很高,由于英语刚好够线,所以很侥幸的通过了。

2012年的7月21日,我终于下定决心考研。

那时候我毕业回家没多久,母亲身体不好,我在家里陪她。

一开始有些亲朋好友劝我考公务员。

我把书买了回来,翻了翻,却始终没有兴趣。

想想自己在大学里学了个自己并不喜欢的专业,白白浪费几年光阴。

而现在,我起码可以再努力一次。

人生太短暂,为了不留下太多遗憾,我写下了考研的誓言。

很多人觉得考研很辛苦,其实真正复习的过程并没有什么。

特别是对于一门统考的课程来说,复习资料很容易搜集。

你所需要付出的,只是时间和精力而已。

很多人之所以没有走到最后,是因为受到太多干扰了。

典型的就是老想着如果我没考上怎么办。

我想说就算没考上,你在这个过程中也升华了自己。

如果认真付出了的话,无论有没有上,这种经历都是一笔财富。

我是去年这个时候下决心考的,但是正式复习却到八月份才开始。

之前我手头只有一本星火英语词汇。

所有的复习资料我都是从网上买来的。

感谢卓越和当当,虽然你们的送货速度实在太慢。

有些朋友问我有没有上过辅导班,我这里虽是个小县城,但我还是选择了一个辅导班-------凯程的远程教学,小班授课,老师经验丰富,深入浅出,这对于像我这种跨专业的人尤其重要。

我一直一个人在家复习。

许多人说在家里复习一个人看不进去,其实对于考研来说,这本就是一个人孤独的历程。

一个人复习有很多好处,起码没人打扰你。

想象下你在复习的时候他或她却在旁边做别的事情,你能保证自己不受影响吗?而且很多人一听到别人看了多少多少遍就开始着急,不能按部就班的完成自己的计划。

中科院计算机研究所考研必看的经验

中科院计算机研究所考研必看的经验

中科院计算机研究所考研必看的经验经过一年多的复习艰辛,初试的失望,等待成绩的焦躁不安,复试的忐忑,最终终于如愿以偿考上自己向往的中科院,心中有喜悦也有感恩。

一路走来真的不容易,在这里把自己的一些经验和感悟给大家说一下,希望能够帮助后来的考研学子,也是对曾经给过我指导和帮助的热心人的感恩。

首先自我介绍,我是来自一个普通二本里的三本学生,软件工程专业,至于学费我想大家都知道。

我今年的考研分数:数学105 英语61 政治70 专业课92 报考学校:中科院计算所。

如果你是大牛考名校那就不要参考了,因为,我很平庸,报的也不是大学。

而如果你也像我一样不是很优秀,又希望考上全公费另外还有零花钱去旅游得同学,你可以参考。

我的基本情况就是以上那些,在一个普通二本里的三本学习,大家可以想想学习环境,但是我想说,事在人为,只要努力就能改变命运。

大学期间担任班长创建社团,连续2年国家励志和一次学校一等奖学金,大学前三年积极参加各种活动,数学建模大赛,IT创新大赛,河南省863软件大赛等活动。

专业上领导社团成员并参与三个软件的开发工作。

各类级别证书二十多项。

我说这些不是炫耀自己,我只是证明,出身在那里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努力没有,你奋斗没有,你有没有被现实屈服。

我不聪明但我一直在努力。

我相信努力可以改变一些命运。

所以不论你在那里上学,学校如何,都不要抱怨,而是要问自己是否努力过。

Q1:为何选择中科院?第一全公费,我的目的很明确,每月1000-2000的补助。

远远领先名校奖学金。

第二,就业好,北京的计算所最好也最难考,对我们这样的有点出身歧视。

而京外所好点。

我报的沈阳计算所,每年毕业不到50人,全部百分之百就业,就在前几天复试时。

公寓老师说,你们毕业月薪过万没啥了不起。

最好的今年有几个签百度的,据说年薪22w。

第三,复试容易。

大学要选导师,这里不用,第一年在中国科技大学或者北京中科院学习一年再回来选导师。

复试这几年几乎是百分之百接受。

中科院自动化考研经验分享(模版)

中科院自动化考研经验分享(模版)

中科院自动化考研经验分享(模版)第一篇:中科院自动化考研经验分享(模版)看到论坛上关注自动化所或者有报考意向的同学不少,自己备考时的那些影像又浮现在眼前,百感交集。

自动化所的同学们都很忙,而且一向踏实低调,几乎没什么时间来这里逛论坛,这可能是为什么可以参考的经验贴比较少。

我距离进入实验室还有一段时间,所以就让我来谈谈复试的心得体会吧,一方面给同学们提供些可能有用的信息,另一方面尽可能客观地介绍关于自动化所的一些情况。

实际上14级的一位学长写过一篇很详实的帖子,在这个论坛上应该能找得到。

我主要来补充一些今年的情况,并且结合与导师的几次沟通,谈谈我本人对一些问题的看法。

如有不妥,欢迎交流。

在这个帖子里,我不打算按照初试和复试的模式来叙述,因为对于一些问题,比如学习方法,本身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所以就不再赘述,但如果必要的话,我们可以私下交流经验。

我主要挑选一些大家可能关心的问题,尽可能客观地谈谈自己的理解。

1我的情况:我本人毕业于985高校,一战失败后转战中科院自动化所。

今年非常幸运地录取到模式识别国家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模式国重”)。

这不是重点,我主要想说的是,报考自动化所的往届生很多,很多人都是辞职考研或者再战考研,大家的经历五花八门。

自动化所的老师们非常开明,他们一般情况下不会介意你的过去(犯过罪就另当别论了),在我面试时,一个老师亲口谈到这个问题,因为他本身就是工作后考进来的。

所以无论是辞职还是再战,作为往届生的你不用担心被歧视的问题。

如果你是应届生,那么你很可能要面对身经百战的大叔们的挑战,很刺激哈哈。

2出身的问题:先说下今年的情况,34人被分为两组参加面试,我们模式这个大方向一共19人。

我大致看了一下名单,985的考生应该能占到6成以上,其中不乏名校,比如中科大、北航、北理、哈工大、南开、中南、华南理工、西工大、北邮等(排名不分先后)。

19个人之中只能录取13人,在这13人之中复试排名前5名有资格进入模式国重。

中科院在读硕士谈谈对考中科院的想法

中科院在读硕士谈谈对考中科院的想法

俗话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问问自己,你到底为什么要考中科院?1。

为了证明自己牛,有面子!对不起,牛的地方多了,比如说北大。

中科院未必适合每一个人。

2。

为了找一个好的工作。

中科院毕业的,未必好找工作。

信不信由你!3。

真心想做科研(考虑清楚哦)。

恭喜你,你的选择是对的,为此而奋斗吧!考中科院的优势:1.中科院系统没有本科生,所有要考的人机会是均等的,不存在照顾本校生的问题。

2.补贴还可以,基本上让你自己能养活自己,不用到了研究生阶段还处于家里不给钱日子就没法过的地步。

3.中科院系统没有公费非公费之分,只要你考进来了。

就是公费。

4.出国比较方便,学术交流也不错。

考中科院的劣势:1.很多所都是硕博连读,五年。

想想自己五年青春耗费在研究所里,到底值得不值得。

来了之后又觉得读五年不值得的大有人在,这一点要考虑清楚。

2.交往圈子比较小。

就这么巴掌大的地方,认识的人,都是一类的。

和大学里还能见到本科生比,差别很大。

而且大学里有各种学生会、社团,中科院系统里不是没有,但是,少。

如果你想做科研,来吧;如果你是一个超级活跃分子,我觉得,你最好还是再考虑一下。

中科院需要的,是能够静下心来真正做科研的人,而不是三天两头不去实验室的人。

3.保送生较多,名额有限,竞争比较激烈。

这一些,一定要考虑清楚。

至于有些人问要不要和导师联系。

我觉得,要,但是适可而止。

要让导师知道你在考他的研究生,而且关键要知道他今年的招生名额是不是已经由报送生占满了,这个很重要。

剩下的,就靠你自己了。

不要指望在你考研的过程中他会对你有什么帮助,因为导师也很忙。

如果你初试过了,那就要勤快一些,多联系,了解你报考的导师的研究方向,并表示出你对这个研究方向的强烈的兴趣,给导师一个很好的印象,对你复试也有帮助的。

同学,人生面临无数选择,这一个也许是最重要的之一,请一定要考虑清楚。

至于考试的应付方法,我原来发过一篇帖子:致考研的兄弟姐妹们,估计已经沉了,我把一些觉得有用的附在下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研心得一.考研前的几个问题1.考研?保研?今年政策变化最大就是保研了,从今年起我们学校有推免资格的学生可以保送到其他学校(简称外保)并且学校不得任何阻拦。

这就意味着成绩优秀的同学可以走保研路线,当然你必须确保你有保研资格毕竟保研名额有限,我不是保送生在此我不多说以免误人子弟。

2.坚持与耐力考研贵在坚持,考研过程中你会有种种想放弃的理由,有的是因为自己突发事件耽误了,有的因为研友放弃了,有的因为到后期发现自己什么都不会,甚至有些人考试了一两科以为没考好......请记住考研是选拔性考试,只要你比你对手多付出了你就成功了,一定要相信天道酬勤,这是考研人的信念.4.学校与专业至于专业最主要看自己兴趣,其次是就业。

其实,在这方面我们也有必要咨询下学院的老师,学院老师对专业选择及发展还是懂的。

主动去问老师。

当然也可以咨询上一届的师兄师姐。

选学校呢,最好的不一定适合自己,适合自己的最好,量力而行。

根据自己所选的专业去查学校排名,再根据自己心仪的城市进行筛选学校,此外要查查这学校试卷的难度(像华东师大试卷特难很容易过不了国家线),从今年起一定要关注推免信息,有些好学校好专业推免生太多,甚至不招统考生了,不要还没考就被刷了。

同时关注我们学校有没有老师是报考学校毕业的,学长学姐曾经考那,这些是很重要的信息。

5.研友单独讲讲研友吧,考研阶段一个或好几个好的研友也相当重要。

一个很实际的问题是我们几乎都在图书馆看书,图书馆资源紧,每天都得早起排队占位置,大多数人并不能保证我们每天都能按时早起占到一个属于自己的位置(当你固定在一个位置看书一段时间后你会发现自己喜欢某个位置,或是说习惯某个位置,以致你只有坐那个位置你才有状态看书,坐那个位置才能静下心,图书馆的位置到后期基本都固定了,虽然前后左右不一定认识,但都是熟悉的面孔,后期大家占位置基本都只是为了占那个自己一直坐的位置~只因为在那有状态有感觉)。

好的研友我们也可以一起讨论一些专业难题,共同进步,可以互相交流复习心得,相互监督,相互督促,有些时候我们好容易走神,或是开开小差,在一旁的研友可以督促我们静心学习,在一起探讨更好的复习方法,相互沟通,相互借鉴好的学习方法,此外还能相互激励相互鼓励,在我们遇到不顺心时,我们也可以找他们诉说,倾诉我们的苦恼,倾诉我们的不快…这对于我们及时调整状态是很有帮助的。

一起看书,一起背书,一起占位置,一起吃饭,一起锻炼,一起做很多事,当然我们选择研友时也要注意,如果性格不太合就尽量不要在一起考研,难免会产生矛盾,而且我们要找一个毅力坚定的研友,试想如果他中途开溜那我们怎么办呢…多少还是会对我们造成一定影响的。

6.恋爱与考研对于这个问题,有成功的案例,当然也有失败的案例,关键看自己如何处理。

在我的考研路上我是和我女朋友一起度过的,最终都考上了理想的学校。

可以这么说我能考上她的功劳最大。

我每天7点去占座位(考研之前我7点是起不来),每当我累了我抬头看到她还在学习,我顿时精力充沛又继续学习了,也许这就是爱情的力量。

当然怎会有吵架的时候,对方在气头时尽量别说话,想想她陪你过考研的苦日子,相比其他单身的你幸福多了。

一起看书,一起背书,一起吃饭,一起锻炼.....这一切会是一段美好回忆。

二.初试1.考研政治政治最重要的是选择题,前期报个班(我们学院启航还不错,便宜并且课上得还好),辅导班推荐的书基本可以不买,要上课就去上,之后就别管了。

9月份开始做选择题我做的是石磊的1500,十一月十二月做各大辅导机构的押题卷的选择题,背肖4大题(几乎每个考研人都背)。

最重要的是要背大题答题模板,这样大题才能写满,写满至少30分(50分满分)。

这样政治轻松达到平均水平,当然想要靠政治拉分得多花时间,但我觉得不划算。

2.考研英语对于很多人来说,英语是一个门槛。

很多人都说考研英语与四六级无关,其实不是这样的,四六级分数多少决定你对英语投入时间的多少。

英语是典型的投入多产出小的科目,投入少甚至导致你不过线。

我的英语很差,四次才过四级。

本来我不想多说英语,但我说说可能对一些英语较差的学弟学妹有些帮助。

在准备考研英语中最重要的作文总分30分,如果你坚持每周写两篇三月份开始你刚好80篇,你的作文差不多可以拿25分,因为每年的作文难度和话题差不多,这25分相对其他容易;有些亲也许会质疑我听学长学姐说考研英语主要抓阅读,的确阅读也很重要(总分50分),关键是最终阅读50分钟也许你25分都拿不到,但然我没有让你不重视阅读的意思,阅读也要花大量时间,我在英语上花的时间占考研时间的一半,最终英语刚过线(可能是我英语太差了),主要是今年的阅读太难。

此外有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很多同学包括一些辅导班的老师都不重视完形,这个不能太绝对了,其实完形中有三到四分比较简单的(特别说明此部分只适合英语太差者,目标50分左右)3.专业课(数学二+物理化学)A数学二a.用书方案一《永乐复习全书》+《永乐历年真题十年》+历年真题87-最近一年+《宇命题人8套卷》+《宇最后四套卷》方案二“三剑客”+历年真题87-最近一年+《宇命题人8套卷》+《宇最后四套卷》方案三辅导班用书+历年真题87-最近一年+《宇命题人8套卷》+《宇最后四套卷》说明:三个方案选一个,没报班的基本选一或二(我选一),报班的选三。

其实数学主要靠自己报不报没什么关系,当然基础差可以报班(个人不建议考化工类专业,数学是化工类的基础),《宇命题人8套卷》+《宇最后四套卷》这十二套卷至少两道题几乎一模一样。

b.安排前期每天至少三小时,复习全书每题必做9月份之前完成历年真题+12套卷至少一遍近十年真题至少三遍,每题三秒必有思路十月开始每周两次定时专项练习(用12套卷测试难度较大效果好,不要太在意分数,如果结果太惨,可用其他但12套卷一定要做完)c.误区1.先看教材在看其它考研数学二教材上有许多知识点不考,特别是你看不懂的那些,建议你以复习全书为主,里面不懂的概念和章节再看教材。

2.多本复习书有些人会用各种复习全书,花的时间多而且容易漏知识点,其实一本经典的就够了,一定要一道一道做完。

3.没有定时训练很多人有平时感觉能考130,140考下来100都没有,其实大多数没有进行严格的3小时套题偏难训练,再次强调这个很重要。

B.物理化学a.用书《物理化学简明教程》印永嘉(容精辟,编写最好)《物理化学》傅献彩上下册+习题指导较厚的那本(中科院物理化学甲指定)《物理化学》大学出版+习题指导(中科院物理化学乙指定)《物理化学选择题1300》图书馆可借(适合考中科院)《物理化学1100例》德生编(适合考中科院,判断题)《物理化学学习及考研指导》文霞编(建议所有考研)《物理化学核心教程学习指导》文霞, 淳远, 王喜章编《物理化学学生笔记》第三版《物理化学概念辨析》(中科院物理化学指定参考书)中科院物理化学甲历年真题中科院物理化学乙历年真题我们学校熊丽华老师物理化学课笔记说明:以上这些是我所知道中科院物理化学考研的资料,所有书我都看了看,基本没看完,这些书写得确实很好。

我是9月份开始复习,我是应用化学专业,没学过统计热力学和表面化学,可想而知我的复习时间有多少,到考试前我真题一遍都没做完,傅献彩看了一遍,习题没做,《物理化学简明教程》印永嘉一遍,最后专业课第一名。

讲这些就是为了鼓励那些没有考试总想放弃的人。

b.误区1.物理化学甲和物理化学乙物理化学甲和物理化学乙大体相同,甲偏重理论(一般理学考)乙偏重实践,应用(工学类),百度上的真题基本是物理化学乙的,我建议甲乙真题都看看,真题重复概率很小。

要求我们基础扎实。

2.中科院物理化学难度大家都知道中科院试卷难,仔细分析它的难点在于题量大(54道题),题型多,知识面广,基本上是你认为考的他不考,你认为不考的他偏考。

这决定了他小题很简单,特别是大题。

这要求你的基本功要扎实。

三.复试复试由于各种原因我只有10天准备时间,最终在11进4的比例胜出。

简单说说我的体会,现在许多高校特别重视复试,基本上是初试复试各占一半,有些学校甚至初试不占比例。

这让分低的有逆袭的机会,分高的也有可能被刷。

如果你有复试机会一定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准备:1.认真阅读复试办法,列出复试有几项,所占比例,哪些项有否决权(有些学校实验失败必被刷),哪些是自己能短时间改变的,哪些不能。

2.打听我们学校老师有没有你考学校认识的老师,如果有学长学姐让他们推荐导师,一定要先找好老师,至少要确保他今年还招生,可发之类的询问。

3.找好老师后提前一两天去找导师所带的师兄师姐了解老师喜欢什么样的学生,去年复试的问题以及导师研究方向。

4.一定要背老师的个人简历,那里有研究方向,找一篇导师最近发的文章,弄懂机理,实验方法。

5.百度找些复试要注意事项,礼仪方面,回答问题技巧上。

附我复试问的问题及回答1.你先自我介绍一下?(从成绩,实践,科学实验方面回答扬长避短)2.你英语为什么这么差?(刚自我介绍完就问这个,有点无语,从专业课优秀,来自教育落后地区,将来如何补救方面回答)3.我对生物质精细化工了解多少?(亲可以背老师简历了,然后举老师最近发的论文为例,说个十来分钟)4.后面十多分钟问的基本上是你家有几个人之类的问题。

最后感曾经在考研中关心、鼓励和帮助我的老师们,还有在一起备研的研友和各位同学朋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