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抗心律失常药杨丹莉
治疗心律失常的首选药物

治疗心律失常的首选药物
井上博;于佩瑶
【期刊名称】《日本医学介绍》
【年(卷),期】2005(026)007
【摘要】现在,除了β受体阻断剂以外,在日本还有很多抗心律失常药物可以使用。
各种各样的药物经许多开发试验证实对心律失常有效,但是,对于目前特定的患者选择哪种抗心律失常药还有许多疑惑。
当判断某种心律失常需要治疗,选择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时候,应该注意如下基本事项(见表1)。
【总页数】3页(P300-302)
【作者】井上博;于佩瑶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7
【相关文献】
1.发笑性癫痫首选药物治疗 [J], 任榕娜;
2.发笑性癫痫首选药物治疗 [J], 任榕娜
3.米非司酮可作为非手术治疗子宫肌瘤首选药物 [J], 陈熔
4.2型糖尿病治疗的首选药物-二甲双胍 [J], 于波
5.抗癫痫的治疗策略和首选药物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浅谈倍他乐克在心脏病中的使用效果

发表时间:2020-08-24T1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44:03.607Z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2期 作者: 盛雪丹
[导读] 摘要:倍他乐克是一种无内在拟交感神经活性的选择性βΙ受体阻滞剂在治疗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心脏病中发挥重要作用。
哈药集团哈尔滨医药商业有限公司 黑龙江哈尔滨 摘要:倍他乐克是一种无内在拟交感神经活性的选择性βΙ受体阻滞剂在治疗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心脏病中发挥重要作用。国外倍索 洛尔治疗心功能不全的临床研究(The Cardial Insufficiency Bisoprolol Study CIBIS)和倍他乐克治疗心力衰竭的随机干预临床试验 The Metoprolol CR/XL Randomized Intervention Trial in Heart Failure MERIT-HF 提供的证据显示在目前标准疗法中加用β受体阻滞剂可产生明显 的降低死亡率的效果。这些结果都强调了β受体阻滞剂在CHF治疗中有效的作用。 关键词:倍他乐克;治疗;心脏病 倍他乐克系β受体阻滞剂经过十几年多方面严格对照研究在国际范围内肯定了其对心律失常的疗效。因其对心肌有负性肌力作用长期以 来在国内其对充血性心力衰竭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CHF 的治疗被视为禁忌。但心力衰竭长期交感神经兴奋伴有较差的预后为β受体 阻滞剂的应用提供了基础。国外倍索洛尔治疗心功能不全的临床研究 The Cardial Insufficiency Bisoprolol Study CIBIS 和倍他乐克治疗心 力衰竭的随机干预临床试验 The Metoprolol CR/XL Randomized Intervention Trial in Heart Failure MERIT-HF 提供的证据显示在目前标准疗 法中加用β受体阻滞剂可产生明显的降低死亡率的效果。这些结果都强调了β受体阻滞剂在CHF治疗中有效的作用。现对其做如下综述。 1倍他乐克在治疗心脏病中的作用机制 1.1抑制过高的交感神经系统SNS活性降低血浆儿茶酚胺CA浓度3CHF时代偿性交感神经激活使患儿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E增高并高于正 常2 3倍。过高的CA可促使心肌细胞膜慢钙通道开放Ca2+内流增加心肌细胞内Ca2+超负荷钙依赖的ATP酶过度反应能量贮存耗竭线粒体损 伤。大量CA还可使心肌微血管痉挛导致心肌细胞缺血坏死。Santostasi-G等用倍他乐克治疗CHF1月后血浆去甲肾上腺素水平下降了 27.57±18.03%P<0.05临床症状改善结果提示倍他乐克通过直接抑制交感神经降低血清NE浓度5表明倍他乐克对抗上述病理生理变化使心肌细 胞免受损伤。 1.2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3CHF时心脏收缩力下降心排出量降低SNS兴奋血浆CA水平高以及肾血流灌注减少均可兴奋肾小球 球旁装置的β1受体使肾素释放激活RAS通过血管紧张素ⅡAⅡ使外周血管阻力增加引起水钠潴留。SNS与RAS相互作用可加重心脏损害。β 受体阻滞剂可直接或间接抑制RAS扩张周围血管减轻水钠潴留降低心脏前后负荷减少AⅡ对心脏的损害有利于心衰的纠正和逆转。 1.3使β-受体密度上调 upregulatingβ -receptor densiˉty 时高CA水平伴随着β1受体密度下调增加了心肌胶质抑制剂 gum Inhibitory GI 该物质可抑制腺苷酸环化酶的活性降低心肌对CA的敏感性。β受体阻滞剂倍他乐克能够使β1受体密度上调而降低GI浓度导致心肌对CA敏感 性升高提高心脏功能使射血分数升高。 1.4保护心肌降低心肌耗氧量CHF时心率增快是心肌耗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38倍他乐克可减慢心率使舒张期相对延长降低射血阻力减轻 心脏后负荷从而降低心肌耗氧量节约能量。 1.5抗心律失常作用3倍他乐克抗心律失常作用可通过其他公认作用机制可参考《药理学》。 1.6预防和治疗左心室在心衰之前的心肌细胞重构特发性扩张型心肌病慢性心力衰竭时心脏重量增加及几何形状出现改变而倍他乐克可 减轻心脏重量使心脏几何形状趋向正常。根据国外报道定量检查19例 特发性扩张型心肌病移植及尸检的心脏发现其总的胶原纤维和Ⅰ型/Ⅲ型胶原纤维比值明显增高。Ⅰ型与心肌硬度有关Ⅲ型与心肌弹性 有关。心肌内的这些变化使心肌硬度增加顺应性降低。倍他乐克可通过减慢心率使舒张期相对延长改善心脏的顺应性预防和逆转心脏肥 厚、心脏扩大减轻心脏重量。此外倍他乐克还可减低血管内皮细胞切变应力;减少低密度脂蛋白在血管壁沉积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减少血栓 形成。 2、倍他乐克治疗CHF的临床应用 倍他乐克是一种无内在拟交感神经活性的选择性βΙ受体阻滞剂。自1975年Waagxtin首次报道采用倍他乐克对于非缺血性心力衰竭可产生 有益的血流动力学和临床效应以来国外众多学者实验和临床研究已证实其在慢性心衰中的治疗作用。Shaddy-RE倍他乐克治疗儿童严重心力 衰竭0.5 1年结果表明倍他乐克可以明显提高左室射血分数从19.8%±11%升高到40.8%±21%和改善临床症状。Fowler-MB报道倍他乐克可改 善心力衰竭的疾病进展提高生命质量减少住院的心脏移植的人数改善症状。MERIT-HF对CHF病人在常规抗心衰治疗基础上加用单剂倍他乐 克进行随机干预临床试验证明可以降低CHF死亡率34%2。 2.1用药适应证慢性心衰、心率较快、收缩压在正常低限以上者。 2.2剂量与疗程临床上在常规强心、利尿、扩血管治疗基础上待心衰基本控制后1 2周复查心电图、胸片加用倍他乐克从小剂量开始逐 步增至最大耐受量参照MERIT-HF2用药剂量和用法起初6.25mg/次一日2 3次以后视临床情况每数日至一周增加6.25 12.5mg/次一日2 3次 最大剂量可用至50 100mg/次一日两次。最大剂量不应超过300mg~400mg/天。 3倍他乐克在心律失常中的应用 3.1用药适应证:倍他乐克为Ⅱ类抗心律失常药可能对缺血性心脏病和由运动、情绪变动所引发的室性心律失常效果良好。 3.2剂量与疗程:倍他乐克对β1受体选择是普萘洛尔的10 20倍口服一般一次25 50mg一日2 3次。快速心律失常紧急治疗美托洛尔成 人剂量5mg用葡萄糖溶液稀释后缓慢静脉注射如病情需要可相隔10分钟重复注射视病性而定总剂量10mg(静脉注射后4 6小时心律失常已 经控制用口服维持一日2~3次每次剂量不超过50mg。疗程取决于原发病能否根治及早搏症状体征有无缓解。 4倍他乐克在应用中的不良反应 4.1负性肌力作用须首先用洋地黄及利尿药、扩血管药减轻呼吸困难后才加用小剂量倍他乐克否则其负性肌力作用可加重心衰。 4.2诱发哮喘倍他乐克βΙ受体选择是相对的即当浓度增加到10-6M左右时可产生显著的β2受体阻滞作用。剂量大时或在个别敏感病人选 择性随之降低。故存在诱发哮喘的可能。正在发作和近期发作的哮喘病人禁用。 4.3心动过缓、低血压见于个别病人也应注意。 4.4停药反应长期应用β受体阻滞可增加β受体增量骤然停药β效应升高。因此心衰患者长期服用必须逐渐减量否则可加重心衰。减药过 程以2周适宜在1周内全部停药者常不能避免停药反应。
稳心颗粒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早搏的临床研究

稳心颗粒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早搏的临床研究郑彩云【期刊名称】《中成药》【年(卷),期】2009(031)005【摘要】目的:评价稳心颗粒防治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早搏的临床疗效并评价其安全性.方法:64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稳心颗粒+常规治疗)32例,对照组(常规治疗)32例,经12周治疗后,观察6 min步行距离、超声心动图、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室性早搏发作次数.结果:治疗后两组心功能都有好转,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或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超声心动图心搏量(SV)、心指数(C1)、左心室射血分数(EF)等心功能参数有显著性改善,左心室收缩期末内径和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缩小,运动耐量增加;室性早搏发作次数减少,与对照组相比,P<0.01;治疗组患者心悸乏力、气短心烦等改善和生活质量提高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稳心颗粒联合常规治疗能更有效地控制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早搏的次数,有效地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总页数】3页(P667-669)【作者】郑彩云【作者单位】河南省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河南,焦作,454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7【相关文献】1.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高血压心脏病合并室性早搏的临床研究 [J], 陈瑜2.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治疗高血压心脏病室性早搏的临床研究 [J], 曾宪辉;郝爱华;田建华3.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治疗高血压心脏病室性早搏的临床研究 [J], 曾宪辉;郝爱华;田建华;4.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治疗高血压心脏病室性早搏的临床研究 [J], 曾宪辉;郝爱华;田建华;;;5.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治疗老年缺血性心律失常(频发室性早搏)临床研究 [J], 蓝勇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医药保护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内皮细胞研究进展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中医学, 2020, 9(2), 115-121Published Online March 2020 in Hans. /journal/tcmhttps:///10.12677/tcm.2020.92018Progress of Traditional ChineseMedicine in Protecting Atherosclerotic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Jie Wu1, Yaohong Song2*1Nanjing Hospital of Chinese Medicine Affiliated to Nan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Nanjing Jiangsu 2Department of Cardiology, Nanjing Hospital of Chinese Medicine Affiliated to Nan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Nanjing JiangsuReceived: Feb. 6th, 2020; accepted: Mar. 2nd, 2020; published: Mar. 13th, 2020Abstract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 injury is an important pathological mechanism for the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of atherosclerosis. Protecting the function of 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 has become a research hotspot in the field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as obvious advantages and potentials in protecting 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 A varie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r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escriptions have good clinical effects in the treatment of atherosclerosis. This article mainly reviews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protecting 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KeywordsAtherosclerosi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Endothelial Cells中医药保护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内皮细胞研究进展吴洁1,宋耀鸿2*1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南京市中医院,江苏南京2南京市中医院心内科,江苏南京*通讯作者。
体外循环在局部晚期中心型肺癌中的应用

体外循环在局部晚期中心型肺癌中的应用随着环境污染的日严重,肺癌发病率逐年增加,中心型肺癌患者也明显增多。
而此类患者就诊时肿瘤多已侵犯心包、肺静脉,乃至胸降主动脉,但远处脏器未见转移灶,常规手术切除无法切除干净,同时在处理心脏大血管时出血风险明显增加。
我院于2011年在体外循环下经心包内行左全肺切除+主肺动脉成形+隆突成形术2例,获得较好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资料均为男性患者,年龄45~50岁,经胸部CT增强扫描、肝胆脾腹膜后淋巴结彩超、头部CT、纤支镜以及活检明确诊断为中心型鳞状细胞癌,无远处转移,肿瘤侵犯压迫或者包绕肺动静脉、侵犯降主动脉等。
常规侧开胸手术无法彻底切除或手术出血风险极高,遂采用体外循环下经心包内全肺切除+主肺动脉成形+隆突成形术。
1.2术前准备本组2例患者,术前肺功能评估,轻度通气功能障碍1例,中度通气功能障碍1例,换气功能正常2例。
无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
1.3体外循环的实施预充体外循环装置,排除管道内气体,适当的稀释血液,调节患者体内的酸碱平衡和电解质平衡,并对体外循环患者的生理指标进行检测和抗凝。
1.4手术经过患者取左侧抬高位,垫胸枕,常规行左桡动脉、右侧锁骨下深静脉穿刺,建立桡动脉及中心静脉压监测,常规消毒、铺巾。
经胸部正中作一长约15cm切口,纵形劈开胸骨(其中1例经第2肋间处横断左侧胸骨进入胸腔),纵形切开心包悬吊,全身肝素化后,常规建立体外循环,于主动脉根部用1:4氧合血直接灌注,心脏停跳后,在心包内游离主肺动脉、左上肺静脉以及左下肺静脉,切断并缝扎,其中1例侵犯心包以及左房底部,与左肺动脉、降主动脉、食管、左肺静脉以及左侧主支气管侵犯粘连,左上、下肺静脉已压闭,左肺动脉受压变窄,左侧主支气管受压变窄,左下肺支气管被压闭,侵犯膈神经、迷走神经,隆突下淋巴结融合成团,遂行左全肺切除+主肺动脉成形+隆突成形+部分左房切除术+部分心包切除术,1例侵犯心包,与左肺动脉、主动脉弓、降主动脉、左上肺静脉紧密粘连,左肺动脉、左上肺静脉已压闭,行左肺全切除+主肺动脉成形+隆突成形+部分心包切除术。
丹松生脉饮治疗房性期前收缩的临床研究——高才达运用丹松生脉饮治疗气阴两虚型心悸经验

丹松生脉饮治疗房性期前收缩的临床研究——高才达运用丹松生脉饮治疗气阴两虚型心悸经验张勇;王继东;李立华;王巍;仇军【摘要】目的:探讨丹松生脉饮治疗气阴两虚型房性期前收缩的临床疗效.推广高才达老先生治疗心悸的临床经验.方法:将80例符合中医气阴两虚证的房性期前收缩患者按照1:1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采用丹松生脉饮为主加减治疗,对照组使用稳心颗粒对照.疗程4周.结果:治疗组脱落1例,对照组脱落2例.中医证候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9.7%和68.4%.治疗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丹松生脉饮治疗气阴两虚型房性期前收缩疗效满意.治疗组比对照组中医证候总积分改善更好(P<0.05),且无明显不良反应.【期刊名称】《世界中医药》【年(卷),期】2016(011)004【总页数】4页(P622-625)【关键词】丹松生脉饮;益气养阴;心律失常;学术思想;高才达【作者】张勇;王继东;李立华;王巍;仇军【作者单位】北京中医医院顺义医院,北京,101300;北京中医医院顺义医院,北京,101300;北京中医医院顺义医院,北京,101300;北京中医医院顺义医院,北京,101300;北京中医医院顺义医院,北京,1013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49.2心悸是指阴阳失调,气血失和,心神失养,出现心中悸动不安,甚则不能自主的一类病证,是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多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心律失常,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
积极有效治疗心悸有助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
高才达主任医师为全国第五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医数十载,其在心悸的诊治中学验俱丰。
高老认为,心悸在发生、发展过程中极易形成“气阴两虚,血脉瘀滞”,治疗应以“益气养阴,活血通脉”为法。
近年来,他运用经验方丹松生脉饮治疗房性心律失常等疾病引起的心悸疗效显著。
笔者侍诊左右,将高老治疗心悸的经验进行总结,并对采用丹松生脉饮为主方治疗房性期前收缩患者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2014黑龙江医药卫生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一览表

23
2014-075
AngII和PDGF-BB对内皮祖细胞向平滑肌细胞分化的协同作用研究
牡丹江医学院
郭素芬、房秋菊、宋彬彬、牛秀艳、成永霞、杨伟振、王洪伟、郑慧哲、颜彬
二等奖
24
2014-033
声动力疗法杀伤脑胶瘤的生物学机制研究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
李建华、徐延斌、詹奇、刘爽、杨红、
岳武、王智、王宏伟、谢晨
原慧萍、宋武莲、单丽、李元媛、曲巍、程方、周欣荣、樊攀、蒙博
一等奖
5
2014-064
抑郁障碍发生机制、早期预警及干预策略
哈尔滨医科大学
杨艳杰、程、邱晓惠、杨秀贤、李龙飞、
王琳、于蕴淼、乔正学
一等奖
6
2014-027
鞣花酸预防及抑制乳腺癌生长的基因组学研究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
刘明、李国东、陈洪生、张涛、张津宁、白明瀚、赵金璐、张春鹏、魏九峰
二等奖
31
2014-077
Ccbe1基因对喉癌淋巴管生成的机制研究
牡丹江医学院
李文媛、王莹、王彬,孙平、李智刚、赵微、刘贵波、冯玉宽、郭素芬
二等奖
32
张艳桥、李志伟、黄小义、张纯慧、刘丽娟、毛银玲、娄长杰、高玉艳、杨明
一等奖
3
2014-013
脂联素对子宫内膜癌生长抑制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的研究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丛丽、王敏楠、李刚、赵宏、邹洪达、
王萍、王薇、李强
一等奖
4
2014-060
中国北方农村地区青光眼流行病学和致病基因研究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一等奖
7
2014-026
上皮间质转化调控机制在肿瘤侵袭转移中的作用
比索洛尔联合丹丽心脉通治疗特发性室性期前收缩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中图分类号:R541.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8351(2020)01-0150-02
室性期前收缩是临床上发病率较高的心律失常疾病,临床 上表现为气短、眩晕、胸闷,病症严重者可发生心动过速性心肌 病。特发性室性期前收缩是指发生于无明显诱因或器质性心脏 病的室性期前收缩,临床治疗难度大[1-3],目前临床上多采用药 物治疗,但治疗药物的选择关系到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本 次研究以我院收治的 62 例特发性室性期前收缩患者为主要对 象,旨在评价比索洛尔联合丹丽心脉通的治疗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选取 62 例特发性室性期前收缩患者,在 我院接受治疗,纳入时间段为 2017 年 6 月耀2019 年 6 月。采用 分组对照的方法开展研究,分组方法为随机数表法,将 62 例患 者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31 例。观察组男性 18 例,女性 13 例;年龄 43耀76 岁,平均年龄(60.23依1.58)岁;病程 8 个月耀10
排除标准[5]:淤有用药禁忌;于合并肝肾、脑、肺等重要器官 功能障碍;盂合并言语、认知或精神障碍。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比索洛尔(岳阳新华达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 H20173037,5mg)口服治疗,1 次/d,5mg/次,而后根据 病情适量增加用药剂量,增加至 1 次/d,10mg/次,连续治疗 3 个
P
0.7259 0.5573 0.6458 0.7483 0.6447 0.4597 0.6944 0.6944
3讨论 先兆流产是妊娠早期出现的一种并发症,一般指发生于怀
孕 28 周内的阴道少量出血,但无妊娠物排出、宫口未开、胎膜未 破症状。
统计结果表明,我国发生先兆流产的几率高达 15%,且出 现先兆流产症状的孕产妇数量逐年上升[1]。一些孕产妇出现的 先兆流产症状会在经过休息后自行消失,但也有一部分阴道流 血症状会加重,甚至流产。因此,必须在出现先兆流产症状时对 其进行及时干预,只有这样才能有效规避流产,确保孕产妇与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遵义医学院药理学教研室
第四节 常用抗心律失常药
一、Ⅰ类药——钠通道阻滞药
(一)Ⅰa类——奎尼丁 为金鸡纳树皮所含的生物碱, 是奎宁的右旋体。
低浓度可阻滞INa、 IKr, 较高浓度阻滞IKs、Ito、IK1、ICa(L)
35
遵义医学院药理学教研室
【药理作用】
1、适度抑制Na+内流,轻度抑制Ca2+内流和K+外流。
室性早搏的反复机制
21
遵义医学院药理学教研室
折返激动可发生在心脏的任何部位 单个折返—早搏; 连续折返—心动过速、扑动; 多个微型折返—颤动。 凡能消除单向传导阻滞(改善传导)或使其变为双 向传导阻滞(加强传导抑制)以及延长ERP的药物均可 消除折返,具有抗心律失常作用。
22
遵义医学院药理学教研室
是细胞内钙超载时,发生在动作电位完全或接近完全复极时的 一种短暂的震荡性除极 诱发因素:强心苷中毒、细胞外高钙、心肌缺血等
激活钠钙交换电流
钙超载 滞后除极
迟后除极触发活动
26
遵义医学院药理学教研室
三、其他 1. 基因缺陷
离子通道缺失或减少
2. 心律失常的离子靶点假说
各离子通道的功能或表达异常,通道间平衡被打破,将 出现心律失常
二、心肌的生理特性:
遵义医学院药理学教研室
1.传导性:与膜反应性有关,即与0相除极速度和 幅度有关(与最大舒张电位有关)
2.自律性:与最大舒张电位、阈电位、4相自动除 极速度有关。
3.兴奋性:与ERP长短有关。 4.收缩性:与工作心肌细胞内钙含量有关。
11
影响自律性的因素:
遵义医学院药理学教研室
2.膜电位水平(兴奋前的静息电位或舒张电位水平):
膜电位上移→传导↓; 膜电位下移→传导↑ 。
(0相除极的离子通道门控状态有关)
3.阈电位水平:下移→传导↑;上移→传导↓。
13
遵义医学院药理学教研室
膜反应性和传导速度 膜反应性:指膜电位水平与其所激发的0相最大上 升速率(Vmax)之间的关系。
膜反应性是决定传导速度 的重要因素,成正比。
之间的这一段时间。
15
遵义医学院药理学教研室
ERP反映钠通道复活所需的最短时间 ERP长短与动作电位时程(APD )相对应 ERP值大(适当延长),不易发生快速型心律失常
ERP绝对延长 ERP相对延长
16
遵义医学院药理学教研室
第二节 心律失常发生机制
1. 折返(reentry) 2. 自律性增高 3. 后除极与触发活动
24
遵义医学院药理学教研室
早后除极(early afterdepolarization EAD): APD过度延长时易发生,
如过度延长APD药物、胞外低钾等存在诱发早后除极危险
以尖端扭转型心动过速常见
平台期延长 早后除极
25
遵义医学院药理学教研室
滞后除极 (delayed afterdepolarization DAD):
1.抗心律失常作用相似于利多卡因
2.能与强心苷竞争Na+-K+-ATP酶,抑制强心苷中毒所
致的滞后除极。
3.治疗强心苷中毒所致的心律失常效好 (室性、房性均可,室性首选)
4.其他原因(心梗、心脏手术、麻醉、电转律术、心 导管术等)引起的室性心律失常也有效。 (疗效不如利多卡因)
43
遵义医学院药理学教研室
4
遵义医学院药理学教研室
缓慢型:用阿托品及异丙肾上腺素治疗
心律失常
快速型:包括房性心动过速、房性早搏、 房颤、 房扑、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 速、室性颤动等
5
遵义医学院药理学教研室
第一节 心脏的电生理学基础
心脏细胞的跨膜电流 动作电位
心脏细胞动作电位活动 的整体协调平衡
心脏正常的电活动
维持心脏正常功能 6
40
遵义医学院药理学教研室
(二)Ⅰb类 利多卡因
【药理作用】
轻度抑制Na+内流 (1)降低自律性:抑制4相钠离子内流 (2)改善病区传导 (3)相对延长ERP :,促进K+外流,抑制2相的 少量钠内流→缩短APD>ERP→ERP相对 延长
对激活和失活状态的钠通道均有阻滞作用,当恢复至静息态时,
阻滞作用解除→对除极化组织(如缺血区或强心苷中毒)作用强;
18
(1)解剖性折返:
三个决定因素: (1)心脏两点间有两条解剖上互 相隔开的传导途径; (2)回路中的一部分必须具有单 向阻滞的性质; (3)环路中各部位的不应期不一致
遵义医学院药理学教研室
如预激综合症(WPW syndrome)
19
折返现象
遵义医学院药理学教研室
单向传导阻滞
B A 蒲氏纤维 心室肌
【不良反应】 多,重。
1.胃肠道反应(早期) 2.心血管反应:低血压、各种心律失常(如心动 过缓、传导阻滞等)(中毒浓度) 3.奎尼丁晕厥或猝死 4.金鸡纳反应(长期应用) 5.过敏反应:血小板减少,发热,皮疹等
39
遵义医学院药理学教研室
普鲁卡因胺
抗心律失常作用与奎尼丁类似 可注射给药,抢救危急病例 长期应用,少数患者出现红斑狼疮综合症 无明显阻断胆碱和α 受体的作用
遵义医学院药理学教研室
mV
遵义医学院
一、心肌细胞膜电位
1
2
浦肯野细胞 0
快反应心肌细胞膜电位
0
3
• 心房肌细胞、心室肌细胞、
希-普细胞
4
• 0相除极由钠离子内流介导,
-90
除极速度快
If
0
慢反应心肌细胞膜电位
• 窦房结、房室结细胞
窦房结细胞
• 0相除极由钙离子内流介导,
-60
0
3
4
除极速度慢、振幅小
离子
细胞内 (mmol/L)
细胞外 (mmol/L)
平衡
电位 (mV)
静息电位
4
阈电位
Na+
10
145
+70
细胞外
K+
140
4
-94
Ca2+
10-4
Cl-
9
2
+132 细胞内
104
-65
Iki INa Ito ICa-L Ik Ik1 静息电位及动作电位8
钠离子 内流
遵义医学院药理学教研室
钾离子外流 钾离子外流和钙离子内流 钾离子外流
33
遵义医学院药理学教研室
二、抗心律失常药的分类
Ⅰ类药——钠通道阻滞药 ⅠA类 适度阻钠 奎尼丁、普鲁卡因胺等 ⅠB类 轻度阻钠 利多卡因、苯妥英钠等 ⅠC类 重度阻钠 氟卡尼、普罗帕酮等
Ⅱ类药——β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普萘洛尔
Ⅲ类药——选择性延长复极过程的药 胺碘酮
Ⅳ类药——钙拮抗药 维拉帕米
-早后除极(early afterdepolarization EAD): 发生在2或3相,APD过度延长易于发生。 –滞后除极 (delayed afterdepolarization DAD): – 细胞内钙超载时发生在动作电位完全或接近完 全复极时的一种短暂振荡性除极。
胞内Ca2+过多诱发短暂Na+内流引起。
-90mV
快反应细胞自律细胞离子通道的门控特性
9
遵义医学院药理学教研室
慢反应细胞自律细胞离子通道的门控特性
ICa(T)
0期去极化
-40mv -50mv
-70mv
Ca2+内流
INa/Ca, If
ICa(L)
L型Ca2+通道开放 自动去极化达-40mv
加速4期后半部分自动去极化
T型Ca2+通道开放
Ca2+内流 10
4. 基因缺陷 5. 心律失常的离子靶点假说 各离子通道的功能或表达异常,通道间平衡被打破,将出 现心律失常
17
遵义医学院药理学教研室
1. 折返激动(reentry)
指一次冲动下传后,又可顺着另一环路折回,再 次兴奋原已兴奋过的心肌(反复运行)。
解剖性折返: 功能性折返: 急性心肌细胞梗死后细胞偶联改变(cell-cell coupling)
27
遵义医学院药理学教研室
第三节 抗心律失常药的基本作用
28
遵义医学院药理学教研室
一、抗心律失常药的基本电生理作用
1.降低自律性 2.减少后除极 3. 消除折返
29
1.降低自律性:
减慢4相自动除极速度 增加/下移最大舒张电位
B
遵义医学院药理学教研室
上遵移义阈医电学位院药理学教研室 延长动作电位时程
延长ERP
遵义医学院药理学教研室 折返形成
终止折返激动
减慢传导,消除折返
加快传导,消除折返
32
遵义医学院药理学教研室
延长ERP而减少折返 延长ERP,终止及防止折返的发生,影响ERP 的三种情况如下:
• 延长APD、ERP,而以延长ERP更为显著——绝对延长ERP; • 缩短APD、ERP,而以缩短APD更为显著——相对延长ERP; • 使相临细胞不均一的ERP趋向均一化。
显著抑制异位起搏活动和除极化组织的传导性、兴奋性
(1)降低自律性:抑制4相Na+内流 (2)减慢传导速度:抑制0相Na+内流 (3)延长不应期:抑制3相K+外流→ERP和ADP 均延长(ERP更明显) 2、抑制心肌收缩力(弱) 3、其他:抗胆碱;阻断血管α受体作用
36
遵义医学院药理学教研室
【体内过程】 吸收:口服吸收迅速而完全,生物利用度约70-80%。 分布:心肌中药物浓度约为血药浓度的10倍,
心房肌APD短,故对心房肌的影响小。 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