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固性粉末涂料标准
涂料检测之粉末涂料检测的主要项目及标准

涂料检测之粉末涂料检测
一、概述:
粉末涂料是一种新型的不含溶剂100%固体粉末状涂料,具有无溶剂、无污染、可回收、环保、节省能源和资源、减轻劳动强度和涂膜机械强度高等特点。
科标无机检测中心专做粉末涂料成分检测、粉末涂料相关性能检测,下面就以科标检测为例来简单介绍下粉末涂料检测的主要项目及主要标准。
主要检测产品为热塑性粉末涂料和热固性粉末涂料。
二、检测项目:
1、物理性能:外观、透明度、颜色、附着力、粘度、细度、灰分、PH值、闪点、密度、体积固体含量等;
2、施工性能:遮盖力、使用量、消耗量、干燥时间(表干、实干)、漆膜打磨性、流平性、流挂性、漆膜厚度(湿膜厚度、干膜厚度)等;
3、化学性能:耐水性、耐酸碱性、耐腐蚀性、耐候性、耐热性、低温试验、耐化学药品性;
4、有害物质:VOC、苯含量、甲苯、乙苯、二甲苯总量、游离甲醛含量、TDI 和HDI含量总和、乙二醇醚、重金属含量(铅、汞、铬、镉等)。
三、检测标准:
GBT 21776-2008 粉末涂料及其涂层的检测标准指南
HGT 2006-2006 热固性粉末涂料
GBT 21774-2008 粉末涂料烘烤条件的测定
GB/T 18593-2010 熔融结合环氧粉末涂料的防腐蚀涂装。
涂料HGT2006-2006

HG/T2006-2006Thermosettingpowdercoatings编者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工行业标准HG/T2006-2006于2006年7月26日发布,2007年3月1日执行。
该标准代替原HG/T2006-91和HG/T2597-94。
0前言本标准非等效采用日本工业标准JISK5981-1992《热塑性和热固性粉末涂料》。
本标准是由HG/T2006-91《电冰箱用粉末涂料》和HG/T2597-94《环氧-聚酯粉末涂料》两个标准合并修订而成。
本标准与以上两个标准的主要技术差异为:—适用于所有通用型热固性粉末涂料,较前两个标准适用范围广;—增加了产品分类和产品分级;—增加了在容器中状态、粒径分布、胶化时间、流动性、耐沸水性、耐人工气候老化性、重金属等检验项目;—“光泽”项目由规定具体指标改为商定;—按光泽高低分别规定了耐冲击性、弯曲试验和杯突项目的要求—部分项目技术指标与前两个标准相比有所变化;—与HG/T2006-91相比,删除了固化温度、固化时间和耐划痕性检验项目。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涂料和颜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化工建设总公司常州涂料化工研究院、阿克苏?诺贝尔?长诚涂料(宁波)有限公司、杜邦华佳化工有限公司、广州擎天粉末涂料实业有限公司、南宝树脂(中国)有限公司、廊坊市燕美化工有限公司、杭州中法化学有限公司、奉化南海药化集团宁波南海化学有限公司、巴陵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环氧树脂事业部。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中国化工学会涂料涂装专业委员会、氰特表面技术(上海)有限公司、DSM涂料树脂公司、佛山市顺德新松美化工有限公司、深圳松辉化工有限公司、江苏华光粉末有限公司、东营鲁能方大精细化学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广东格兰仕企业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美的集团制冷家电集团、裕东机械工程公司、美国Q-PanellabProducts公司、北京圣联达金属粉末有限公司。
涂料HGT2006-2006

HG/T 2006-2006 Thermosetting powder coatings编者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工行业标准HG/T 2006-2006于2006年7月26日发布,2007年3月1日执行。
该标准代替原HG/T2006-91和HG/T2597-94。
0 前言本标准非等效采用日本工业标准JIS K 5981-1992《热塑性和热固性粉末涂料》。
本标准是由HG/T2006-91《电冰箱用粉末涂料》和HG/T2597-94《环氧-聚酯粉末涂料》两个标准合并修订而成。
本标准与以上两个标准的主要技术差异为:—适用于所有通用型热固性粉末涂料,较前两个标准适用范围广;—增加了产品分类和产品分级;—增加了在容器中状态、粒径分布、胶化时间、流动性、耐沸水性、耐人工气候老化性、重金属等检验项目;—“光泽”项目由规定具体指标改为商定;—按光泽高低分别规定了耐冲击性、弯曲试验和杯突项目的要求—部分项目技术指标与前两个标准相比有所变化;—与HG/T2006-91相比,删除了固化温度、固化时间和耐划痕性检验项目。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涂料和颜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化工建设总公司常州涂料化工研究院、阿克苏•诺贝尔•长诚涂料(宁波)有限公司、杜邦华佳化工有限公司、广州擎天粉末涂料实业有限公司、南宝树脂(中国)有限公司、廊坊市燕美化工有限公司、杭州中法化学有限公司、奉化南海药化集团宁波南海化学有限公司、巴陵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环氧树脂事业部。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中国化工学会涂料涂装专业委员会、氰特表面技术(上海)有限公司、DSM涂料树脂公司、佛山市顺德新松美化工有限公司、深圳松辉化工有限公司、江苏华光粉末有限公司、东营鲁能方大精细化学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广东格兰仕企业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美的集团制冷家电集团、裕东机械工程公司、美国Q-Panel lab Products公司、北京圣联达金属粉末有限公司。
粉末涂料标准介绍

化工行业标准《热固性粉末涂料》编制情况介绍冯世芳(全国涂料颜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1、修订标准的必要性及简要工作过程1.1、修订标准的必要性粉末涂料因具有不含有机溶剂、生产施工安全、过喷粉末可回收再利用、涂装易实现自动化及涂膜性能优异等优点,而广泛应用于家用电器、室内外构件及交通运输等多个领域。
我国粉末涂料行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粉末涂料生产国,其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也在不断提高。
20世纪90年代初制定的两项化工行业标准HG/T2006-91《电冰箱用粉末涂料》和 HG/T2597-94《环氧-聚酯粉末涂料》已不能满足对现有粉末涂料品种产品质量水平评价的需求。
加之目前粉末涂料生产企业已近2000家,企业的技术水平和质量管理水平差异较大,产品质量良莠不齐,中国粉末涂料行业“急需标准”的呼声很高。
为此,全国涂料和颜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及时向行业主管部门申报了化工行业标准《合成树脂粉末涂料》项目,希望通过该标准的制定和实施,达到行业自律、规范市场、促进粉末涂料健康发展的目的。
1.2简要工作过程在上报标准制定计划之前,标委会秘书处做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收集了国内外粉末涂料的相关标准,调查了市场中粉末涂料产品的主要品种,对国内外粉末涂料的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研究。
在接到主管部门批准文件后,全国涂料和颜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经与中国化工学会涂料涂装专业委员会协商,充分考虑了企业性质、规模、地域等因素,邀请具有代表性的粉末涂料、树脂、助剂生产单位、粉末涂料使用单位以及涂装设备和检验仪器经销单位等组成了标准制定工作组,共同完成《热固性粉末涂料》化工行业标准的制定工作。
标委会秘书处于2005年1月18日在常州组织召开了第一次标准制定工作会议,除一个单位因故未出席会议外,其余参加标准制定工作的单位均派代表参加了会议。
会上成立了标准制定工作组,讨论并确定了标准制定的工作原则、标准名称及标准适用范围、设置项目及相应的试验方法,安排了下步验证试验及工作进度。
粉末涂料的MSDS

粉末涂料(塑粉)的MSDS1 产品产品名称热固性粉末涂料应用静电喷涂2.成分构成/信息在1997化学品(危险品知识与包装)规章的范围内体现健康危害的物质:名称含量范围代表符号R-术语(*)异氰尿酸三缩水0.1至<5.0% T R46 R23/25 R48/22甘油酯(TGIC) R41 R43(*)详见16小节3.危害识别该产品因含有TGIC被定为具有毒性。
可能会有损害遗传基因的风险。
可能引起皮肤接触性过敏。
吸入和误食均有伤害。
4.急救措施一般:若有任何疑问或有症状持续出现,请寻医助。
保证失去意识的患者口中无任何东西。
吸入:移到通风处,保持患者体温和静止。
如果患者呼吸不规律或停止,进行人工呼吸急救。
保证口中无异物。
如果失去意识,安置在恰当位置并寻医助。
眼睛接触:取下隐形眼睛。
用大量干净的清水冲洗至少十分钟,保证眼皮张开并寻医助。
皮肤接触:脱下被污染的衣物。
用肥皂和水或者是合适的皮肤清洁剂彻底清洗。
切忌使用溶剂或稀释剂。
吞服:如不慎吞食,立即寻求医助。
保持患者静躺,切勿导吐。
5.消防措施灭火媒介:建议:水,泡末,干粉,CO2,水喷淋或水雾禁止使用:高压惰性气体(如CO2),水枪喷射建议:火灾现场浓厚的黑烟包含很多由于燃烧产生的有害物质(参看第10小节)。
暴露于这种分解的物质中对健康有害。
需要自带呼吸器的器械。
用水喷的方式冷却暴露在火中的密闭容器。
切勿把灭火器的流出物直接排到下水道或河道中。
6.应急意外泄露排除火源,保证场地通风。
无关人员远离现场。
避免吸入灰尘。
涉及到的保护措施列在7、8小节。
打扫溢出粉末应使用防静电的真空清洁器或湿的清洁刷,并根据废物处理规则(参看13小节)收集在密闭容器中待处理。
切勿使用扫把,以免形成灰尘层和静电积累。
请勿直接排放到下水道或河道中。
如果产品进入下水道或河道,应立即联系当地自来水公司;如果污染了河流、小溪或湖泊,应求助当地环保部门。
7.处置和存储处置采取措施以预防灰尘积聚到高于爆炸或偶然爆炸极限。
涂料HGT2006-2006

精心整理
HG/T2006-2006Thermosettingpowdercoatings
编者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工行业标准 HG/T2006-2006于2006年7月26日发布,2007年3月1日执行。该标准 代替原 HG/T2006-91和 HG/T2597-94。
0前言 本标准非等效采用日本工业标准 JISK5981-1992《热塑性和热固性粉末涂料》。 本标准是由 HG/T2006-91《电冰箱用粉末涂料》和 HG/T2597-94《环氧-聚酯粉末涂料》两个标准合并修订 而成。 本标准与以上两个标准的主要技术差异为: —适用于所有通用型热固性粉末涂料,较前两个标准适用范围广; —增加了产品分类和产品分级; —增加了在容器中状态、粒径分布、胶化时间、流动性、耐沸水性、耐人工气候老化性、重金属等检验项目; —“光泽”项目由规定具体指标改为商定; —按光泽高低分别规定了耐冲击性、弯曲试验和杯突项目的要求 —部分项目技术指标与前两个标准相比有所变化; —与 HG/T2006-91相比,删除了固化温度、固化时间和耐划痕性检验项目。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涂料和颜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化工建设总公司常州涂料化工研究院、阿克苏?诺贝尔?长诚涂料(宁波)有限公司、 杜邦华佳化工有限公司、广州擎天粉末涂料实业有限公司、南宝树脂(中国)有限公司、廊坊市燕美化工有限公 司、杭州中法化学有限公司、奉化南海药化集团宁波南海化学有限公司、巴陵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环氧树脂事 业部。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中国化工学会涂料涂装专业委员会、氰特表面技术(上海)有限公司、DSM 涂料树脂公司、 佛山市顺德新松美化工有限公司、深圳松辉化工有限公司、江苏华光粉末有限公司、东营鲁能方大精细化学工业 有限责任公司、广东格兰仕企业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美的集团制冷家电集团、裕东机械工程公司、美国 Q-PanellabProducts 公司、北京圣联达金属粉末有限公司。
热固性粉末涂料标准

热固性粉末涂料标准热固性粉末涂料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涂料,具有优异的耐候性、耐腐蚀性和装饰性能,被广泛应用于金属制品、建筑材料、家具等领域。
为了确保热固性粉末涂料的质量和性能,制定了一系列的标准来规范其生产和应用。
本文将就热固性粉末涂料标准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热固性粉末涂料标准主要包括产品质量标准和测试方法标准两大类。
产品质量标准主要包括颜色、光泽、硬度、附着力、耐腐蚀性等指标,以确保涂料的质量稳定和性能可靠。
而测试方法标准则是为了对产品质量进行检测和评定,包括颜色测定、光泽度测定、硬度测试、附着力测试、耐腐蚀性测试等。
其次,热固性粉末涂料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涂料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制定统一的标准,可以避免因为各地区、各厂家生产的涂料质量差异而导致的产品质量不稳定的问题,提高涂料产品的整体质量水平,增强产品的竞争力。
同时,标准的执行也能够保障消费者的权益,确保他们购买到的产品符合国家标准,具有一定的质量保障。
再次,热固性粉末涂料标准的制定过程需要充分考虑行业的实际情况和发展趋势,结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国际标准,制定出既符合国情又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标准。
同时,标准的制定还需要吸收行业内专家的意见和建议,确保标准的科学性和实用性,为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最后,热固性粉末涂料标准的执行需要相关部门的监督和检查,以确保标准得到有效执行。
同时,还需要加强对生产企业和产品的监管,对不符合标准要求的产品进行处罚和整改,保障市场秩序的正常运转,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总之,热固性粉末涂料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行业的发展和产品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通过严格执行标准,才能够确保热固性粉末涂料产品的质量和性能达到国家标准要求,为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和产品的国际竞争提供有力支持。
希望各相关部门和企业能够共同努力,促进热固性粉末涂料标准的完善和执行,推动涂料行业的健康发展。
热固性粉末涂料标准

HG/T2006-2006热固性粉末涂料标准HG/T2006-2006热固性粉末涂料标准将于2007年3月1日起实施。
本标准全文已经刊登在《粉末涂料与涂装》2006年第6期上,请广大业内人士认真执行。
标准全文登载如下。
热固性粉末涂料HG/T 2006-2006 Thermosetting powder coatings编者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工行业标准HG/T 2006-2006于2006年7月26日发布,2007年3月1日执行。
该标准代替原HG/T2006-91和HG/T2597-94。
前言本标准非等效采用日本工业标准JIS K 5981-1992《热塑性和热固性粉末涂料》。
本标准是由HG/T2006-91《电冰箱用粉末涂料》和HG/T2597-94《环氧-聚酯粉末涂料》两个标准合并修订而成。
本标准与以上两个标准的主要技术差异为:—适用于所有通用型热固性粉末涂料,较前两个标准适用范围广;—增加了产品分类和产品分级;—增加了在容器中状态、粒径分布、胶化时间、流动性、耐沸水性、耐人工气候老化性、重金属等检验项目;—“光泽”项目由规定具体指标改为商定;—按光泽高低分别规定了耐冲击性、弯曲试验和杯突项目的要求—部分项目技术指标与前两个标准相比有所变化;—与HG/T2006-91相比,删除了固化温度、固化时间和耐划痕性检验项目。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涂料和颜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化工建设总公司常州涂料化工研究院、阿克苏•诺贝尔•长诚涂料(宁波)有限公司、杜邦华佳化工有限公司、广州擎天粉末涂料实业有限公司、南宝树脂(中国)有限公司、廊坊市燕美化工有限公司、杭州中法化学有限公司、奉化南海药化集团,宁波南海化学有限公司、巴陵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环氧树脂事业部。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中国化工学会涂料涂装专业委员会、氰特表面技术(上海)有限公司、DSM涂料树脂公司、佛山市顺德新松美化工有限公司、深圳松辉化工有限公司、江苏华光粉末有限公司、东营鲁能方大精细化学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广东格兰仕企业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美的集团制冷家电集团、裕东机械工程公司、美国Q-Panel lab Products公司、北京圣联达金属粉末有限公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G/T2006-2006热固性粉末涂料标准
HG/T2006-2006热固性粉末涂料标准将于2007年3月1日起实施。
本标准全文已经刊登
在《粉末涂料与涂装》2006年第6期上,请广大业内人士认真执行。
标准全文登载如下。
热固性粉末涂料HG/T 2006
-2006 Thermosetting powder coatings
编者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工行业标准HG/T 2006-2006于2006年7月26日发布,2007
年3月1日执行。
该标准代替原HG/T2006-91和HG/T2597-94。
前言
本标准非等效采用日本工业标准JIS K 5981-1992《热塑性和热固性粉末涂料》。
本标准
是由HG/T2006-91《电冰箱用粉末涂料》和HG/T2597-94《环氧-聚酯粉末涂料》两个标
准合并修订而成。
本标准与以上两个标准的主要技术差异为:
—适用于所有通用型热固性粉末涂料,较前两个标准适用范围广;
—增加了产品分类和产品分级;
—增加了在容器中状态、粒径分布、胶化时间、流动性、耐沸水性、耐人工气候老化性、
重金属等检验项目;
—“光泽”项目由规定具体指标改为商定;
—按光泽高低分别规定了耐冲击性、弯曲试验和杯突项目的要求
—部分项目技术指标与前两个标准相比有所变化;
—与HG/T2006-91相比,删除了固化温度、固化时间和耐划痕性检验项目。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涂料和颜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化工建设总公司常州涂料化工研究院、阿克苏•诺贝尔•长诚涂
料(宁波)有限公司、杜邦华佳化工有限公司、广州擎天粉末涂料实业有限公司、南宝树
脂(中国)有限公司、廊坊市燕美化工有限公司、杭州中法化学有限公司、奉化南海药化
集团,宁波南海化学有限公司、巴陵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环氧树脂事业部。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中国化工学会涂料涂装专业委员会、氰特表面技术(上海)有限公司、DSM涂料树脂公司、佛山市顺德新松美化工有限公司、深圳松辉化工有限公司、江苏华光
粉末有限公司、东营鲁能方大精细化学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广东格兰仕企业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美的集团制冷家电集团、裕东机械工程公司、美国Q-Panel lab Products公司、北京圣
联达金属粉末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冯世芳、黄俊锋、汪鹏、高庆福、林永正、陈君、董亿政、胡宁先、
邓海波、刘泽曦、蒋文群、贾林、朱鹏、钱锦林、潘剑亮、马迎春、高敏坚、张恒、滕景军。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同时代替HG/T2006-91、HG/T2597-94。
本标准委托全国涂料和颜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热固性粉末涂料产品的分类、分级、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
装和贮存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以合成树脂为主要成膜物,并加入颜料、填料、助剂等制成的热固性、涂膜
呈平面状的通用型粉末涂料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
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
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
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
本
适用于本标准。
GB/T 1250 极限数值的表示方法和判定方法GB/T 1732-1993
漆膜耐冲击测定法GB/T 1733-1993
漆膜耐水性测定法GB/T 1740
漆膜耐湿热测定法GB/T 1766-1995
色漆和清漆涂层老化的评级方法(neq ISO 4628:1980)GB/T 1771
色漆和清漆耐中性盐雾性能的测定(GB/T 1771-1991,eqv ISO 7253:1984) GB/T 1865-1997
色漆和清漆人工气候老化和人工辐射暴露(滤过的氙弧辐射)(eqv ISO 11341:1994) GB/T 6742 漆膜弯曲试验(圆柱轴)( GB/T 6742-1986,neq ISO 1519:1973) GB/T 9271-1988
色漆和清漆标准试板(eqv ISO 1514:1984) GB/T 9274-1988 色漆和清漆
耐液体介质的测定(eqv ISO 2812:1974) GB 9278
涂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温湿度(GB 9278-1988,eqv ISO 3270:1984,Paint and Varnish and their raw materials
—Temperatures and humidities for conditioning and testing) GB/T 9286-1998
色漆和清漆漆膜的划格试验(eqv ISO 2409:1992) GB/T 9750
涂料产品包装标志GB/T 9753
色漆和清漆杯突试验(GB/T 9753-1988,eqv ISO 1520:1973)GB/T 9754
色漆和清漆不含金属颜料的色漆漆膜之20°、60°和85°镜面光泽的测定(GB/T 9754-1988,eqv ISO 2813:1978) GB/T 13491
涂料产品包装通则GB/T 16995-1997
热固性粉末涂料在给定温度下胶化时间的测定(eqv ISO 8130-6:1992) GB 18581-2001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溶剂型木器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ISO 8130-5:1992
粉末涂料—第5部分:粉末/空气混合物流动性的测定ISO 8130-13:2001
粉末涂料—第13部分:激光衍射法分析粒径分布ISO 15184:1998
色漆和清漆—铅笔法测定漆膜硬度ISO 15528:2000
色漆、清漆和色漆与清漆用原材料—取样
3 产品分类、分级
本标准根据粉末涂料涂装产品的使用场合分为室内用粉末涂料和室外用粉末涂料两种类
型;每种类型又根据涂膜性能分为优等品和合格品两个等级。
4 要求产品应符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