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次科技人才的界定
合肥高层次人才认定标准细则

合肥高层次人才认定标准细则合肥市(以下简称“本市”)高层次人才认定标准细则(以下简称“本细则”),旨在鼓励和引进高层次人才,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进一步完善本市高层次人才认定政策和制度体系,提高本市高层次人才认定水平。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技术人才引进促进法》等法律法规及有关政策,结合本市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制定本细则。
一、高层次人才认定标准1.具有高级以上(含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或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且有较强的职业技能和科学研究能力的人员;2.具有博士及以上学历,且有较强的职业技能和科学研究能力的人员;3.具有国内外著名高校、知名科研机构、知名企业或创新型企业工作经历,且有较强的职业技能和科学研究能力的人员;4.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的学术团体、社会组织、行业协会任职,且有较强的职业技能和科学研究能力的人员;5.在国际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在国际重要学术会议上发表报告,获得国际学术研究成果奖,且有较强的职业技能和科学研究能力的人员;6.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且有较强的职业技能和科学研究能力的人员。
二、本细则所称的高层次人才指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1.有在本市经济社会重大发展领域有突出贡献的人才;2.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技术创新、文艺创作、社会服务等领域取得卓越成就的人才;3.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的人才;4.有较强的现代管理能力和人才培养能力的人才;5.具有影响本市经济发展的其他特殊能力和技术的人才。
三、本细则所称高层次人才应具备以下条件:1.符合本细则规定的高层次人才认定标准;2.符合本市高层次人才认定政策、制度,有能力推动本市经济、社会发展;3.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4.有较强的创新意识,致力于解决实际问题;5.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能够融入本市社会生活。
四、本细则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本细则自发布之日起正式实施,本细则所涉及的其他问题,参照本市高层次人才认定政策和制度执行。
科技人才结构层次

科技人才结构层次
科技人才结构层次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层次:
1. 高端科技人才:包括科学家、工程师、研究人员等具有高级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他们通常具有深厚的学术背景和专业知识,能够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创新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2. 中级科技人才:包括技术专家、项目经理、技术人员等具有一定专业技能和经验的人才。
他们通常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能够在具体技术领域中进行技术开发和应用。
3. 初级科技人才:包括实习生、助理工程师、技术员等刚刚从学校毕业或者缺乏经验的人才。
他们通常具有基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需要通过实践和培训来提高自己的能力。
4. 高级管理人才:包括科技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和技术顾问等。
他们通常具有丰富的管理经验和战略眼光,能够有效地组织和管理科技团队,推动科技创新和发展。
5. 跨学科科技人才:包括具有多领域知识和技能的人才,能够在不同学科领域进行交叉融合和创新。
他们通常具有广泛的知识背景和跨学科思维能力,能够解决复杂的科技问题和挑战。
这些层次的科技人才相互依存、相互作用,构成了科技人才结构的多层次和多元化特点。
不同层次的科技人才在科技创新和发展中发
挥不同的作用,共同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
临汾市高层次人才分类标准

临汾市高层次人才分类标准
1. 专业技术人才,包括具有博士学位或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
称的人才,他们在各自专业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造诣和专业技能,
能够在科研、技术创新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2. 创新创业人才,包括在创新创业领域有突出贡献或成就的人才,他们可能是成功的企业家、创业导师或者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
能力的人才。
3. 领军人才,包括在特定领域有深厚造诣和丰富经验的专家学
者或业界领袖,他们在该领域具有较高的影响力和知名度,能够引
领行业发展。
4. 国际合作交流人才,包括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交流经验的人才,他们可能是在国际上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学者、专家或者具有丰
富国际合作经验的专业人士。
5. 其他符合条件的高层次人才,包括其他具有特殊贡献或特殊
能力的高层次人才,可能涉及跨学科领域或者具有特殊技能的人才。
临汾市对高层次人才的分类标准可能还包括具体的学科领域要求、工作年限、成果贡献等方面的要求,具体标准可能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总的来说,高层次人才分类标准是为了更好地吸引和留住各类高层次人才,促进人才的流动和集聚,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广州市高层次人才认定标准

广州市高层次人才认定标准一、引言。
广州市高层次人才认定标准是为了吸引和留住高素质人才,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城市竞争力而制定的。
高层次人才是指在特定领域内具有较高科技水平或专业技能,并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人才。
因此,明确高层次人才认定标准对于优化人才结构,推动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认定标准。
1. 学术型人才。
(1)具有博士学位,并在相关领域内取得突出成就,或者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上发表过高水平的学术论文;(2)在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或企业从事高水平科研工作,并取得显著成果。
2. 创新创业型人才。
(1)在相关领域内具有较高的科技成果或创新成果,且具有较高的市场价值;(2)曾获得国家级或省级科技奖励,或者在创新创业领域内取得显著成就。
3. 领军型人才。
(1)在相关领域内担任过重要职务,具有较高的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2)曾在相关领域内取得重大成果,对行业发展有重要推动作用。
4. 急需紧缺型人才。
(1)具有相关领域内的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并在专业领域内取得显著成就;(2)在急需紧缺领域内从事工作满足一定年限,并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和实践经验。
三、认定程序。
1. 申报材料。
申报人需提交个人简历、学历证书、职称证书、科研成果、荣誉证书等相关材料。
2. 评审认定。
由专家组成的评审委员会对申报人的材料进行评审,根据认定标准进行综合评定。
3. 公示结果。
评审结果经过公示,公示期内接受社会监督,确保评审公正、公开、公平。
四、认定效益。
认定为广州市高层次人才的个人,将享受政府提供的各项扶持政策,包括人才引进补贴、科研经费支持、子女教育等多项优惠政策。
五、结语。
广州市高层次人才认定标准的制定,有利于激励人才创新创业,促进产业发展,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
同时,也有利于构建更加开放、包容、创新的人才发展生态,为广州市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希望各界人士积极申报,共同推动广州市高层次人才认定工作的顺利开展。
高层次人才是指

高层次人才是指:两院院士;国家级学术、技术带头人;享受国务院、省、州政府特殊津贴的专业技术人员;国家或省、州中青年突出贡献专家;拥有处于国际、国内领先水平的专利、发明或专有技术的人员;获得博士或硕士学位的人员;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
高层次科技人才定义是:在某一学科或专业领域有较深造诣或较高威望,在重要岗位上工作,承担重要任务,能对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创新发挥较大作用的人才。
一般情况下,这些人具有较高的学历或职称资格。
具体可以划分几个层次:两院院士;国家和省级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级学术、技术带头人;百千万工程人选;长江学者;863计划、973计划专家;国家和省级科学技术奖励获得者;优秀海外留学人员等。
高层次创新人才是指:知识层次高、创新能力强、社会贡献大的人才群体。
通常,高层次创新人才主要包括:两院院士,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队伍,国家和省、市重点学科负责人、学术、技术带头人,具有较深学术技术造诣的博士生导师、博士、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正高职称和海外优秀留学人员、高级管理人才、掌握先进技术的高科技人才等。
从不同层次划分,高层次创新人才有国家级、省级、市(地)级、县(区)级和系统内的,表现为金字塔飘移结构。
概括来讲,高层次创新人才是指在一定时间、区域、行业内的人才队伍中,那些具有较高知识层次、较强专业能力和创新能力,且有较大贡献的人才。
联系到社会实际需要,高层次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的根本目的在于大力选拔、培养和使用好优秀人才群体,充分开发、挖掘其潜能,使其为国家、社会乃至整个人类的文明与进步做出杰出的贡献。
柔性引才是指:在人才引进过程中,突破地域、户籍、身份、档案、人事关系等限制,不改变其户籍(不迁户口)或国籍,不改变人才与原单位关系(不转人事关系),将人才吸引到本地工作或创业的人才引进和使用方式。
柔性引才包括才智并进、智力兼职、人才租赁等方式。
高层次人才是指什么

高层次人才是指什么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直接认定为高层次人才:一、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二、近5年(时间排序以申报当年1月1日为减半,萨兰勒班县),出任以下职务、入围以下计划或赢得以下资助之一者:(一)国家“计划”领域专家组组长、副组长;(二)国家“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分担研究任务的项目专家组成员;(三)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总体组技术总师、副总师,项目负责人;(四)国家科技提振(科技攻关)计划项目负责人;(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重大项目主持人;(六)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学术委员会主任;(七)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资助者(须为学术带头人)。
三、近5年,赢得以下奖项之一者:(一)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特等奖获得者(第一完成人);(二)国家级杰出教学成果特等奖获得者(第一顺利完成人);(三)孙治方经济学奖获得者;(四)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奖获得者;(五)中国作协鲁迅文学奖、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六)长江编辑出版奖获得者。
申报“凤凰计划”的高层次人才,应在海外取得硕士及以上学位,年龄不超过55周岁,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1)在国外知名高校、研究机构出任相等于副教授、副研究员及以上职务的专家、学者;(2)在国际组织、国外政府机构、著名非政府组织中担任中高级管理职务的专家、学者;(3)在国际知名企业、跨国公司工作,熟识有关领域业务和国际规则,具备多样实践经验的中高级管理或技术人才;(4)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掌握核心技术,或具备先进的管理与专业知识的海外高层次人才。
申报工作类海外高层次人才判定的还应当满足用户:(1)申请人原则上应在年1月1日后来朝阳工作;(2)申报人原则上应当具备5年(不含)以上海外工作经验(博士及以上学位可以收紧至2年);(3)工作类海外高层次人才与工作单位签订劳动合同(聘用协议)或劳务合同的期限应在3年(含)以上。
高层次人才是指什么?

高层次人才是指:两院院士;国家级学术、技术带头人;享受国务院、省、州政府特殊津贴的专业技术人员;国家或省、州中青年突出贡献专家;拥有处于国际、国内领先水平的专利、发明或专有技术的人员;获得博士或硕士学位的人员;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
高层次科技人才定义是:在某一学科或专业领域有较深造诣或较高威望,在重要岗位上工作,承担重要任务,能对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创新发挥较大作用的人才。
一般情况下,这些人具有较高的学历或职称资格。
具体划分几个层次:两院院士;国家和省级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特色津贴专家;国家级学术、技术带头人;百千万工程人选;长江学者;836计划、973计划专家;国家和省级科学技术奖励获得者;优秀海外留学人员等。
高层次创新人才是指:知识层次高、创新能力强、社会贡献大的人才群体。
通常,高层次创新人才主要包括:两院院士,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队伍,国家和省、市重点学科负责人、学士、技术带头人、具有较深学术技术造诣的博士生导师、博士、猪业技术拔尖人才、正高职称和海外优秀留学人员、高级管理人才、掌握先进技术的高科技人才等。
从不同层次划分,高层次创新人才有国家级、省级、市(地)级、县(区)级和系统内的,表现为金字塔漂移结构。
概括来讲,高层次创新人才是指在一定时间、区域、行业内的人才队伍中,那些具有较高知识层次、较强专业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较大贡献的人才。
联系到社会实际需要,高层次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的根本目的在于大力选拔、培养和使用好优秀人才群体,充分发挥、挖掘其潜能,使其为国家、社会乃至整个人类的文明与进步做出杰出的贡献。
柔性引才是指:在人才引进过程中,突破地域、户籍、身份、档案、人事关系等限制,不改变其户籍(不迁户口)或国籍,不改变人才与原单位关系(不转人事关系),将人才吸引到本地工作或创业的人才引进和使用方式。
柔性淫才包括才智并进、智力兼职、人才租赁等方式。
国家高层次人才认定标准

国家高层次人才认定标准高层次人才是指具有较高学术水平、文化水平和技术技能、才能特长,能够在科技、文化、艺术等领域顶尖层次发挥引领带动作用,并具有特殊社会贡献和创造能力的人才。
对于高层次人才认定的标准,不同国家和地区有所不同,下面将介绍中国的国家高层次人才认定标准。
一、学术类人才认定标准1、学科带头人:连续5年以上(含5年)在国内外重要期刊上发表20篇以上SCI/EI 论文,其中1篇以上为ESI高被引论文;或者在国际会议上发表10篇以上精品论文,其中至少3篇为大会择优论文;或者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学术刊物上发表10篇以上精品论文。
3、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4、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在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或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或在国际科技合作项目,或领导和参与编写国家相关技术标准等活动中,起到突出的指导或组织作用或取得重要成果。
1、创新团队带头人:由科技部评定的国家级科技创新团队带头人,或在国内外相关领域中具有较高地位和知名度的科学家或工程技术专家。
2、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被列入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青年人才特聘专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等人才项目的人才。
3、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在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机构中具有卓越的技术创新能力和领导管理才能,有效地推动了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1、知名专家:国内外知名的科学家、学者、工程技术专家等。
2、知识产权领域发明专利获得者:按期完整申报发明专利,并获得授权的人才。
3、知识产权领域重要专利的贡献者:在申请、撰写和申请专利、专利复审、专利无效宣告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的人才。
以上就是中国国家高层次人才认定的标准,可以看出,中国对高层次人才的要求是相对严格的。
各类人才标准涵盖了不同领域的人才,其中学术类人才和创新类人才占据了主导地位。
中国正在大力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需要更多的创新型、高技能人才来支撑这个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层次科技人才的界定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服务挖掘
[娄伟,2019]认为:高层次科技人才是科技人才中的核心力量,主要是指院士、科学
家和工程师、获得硕士及以上文凭的科技人才,以及在科技领域做出突出成绩的优秀科技
人才。
[何巧云,2019]等认为:高层次科技人才是指科技人才中的核心力量,主要是指院士、科学家和工程师,获得硕士及以上文凭或具备副高以上职称的科技人才,以及在科技领域
做出突出成绩的优秀科技人才。
[邢新主,2019]“高层次”是指满足以下两个条件中的任意一个:第一,具有副高以
上的职称;第二,在某一学科或某一领域有突出贡献的人才。
科技人才的“科技”主要体
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从事科学和技术工作;第二,有较高的创造力。
[吴卫东,2019]认为:所谓高层次科技人才是指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拥有专门
知识和能力、能够为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重大战略、关键技术等问题提供理论
支持和解决方案的高级人才。
[唐蓉华,2019]高层次科技人才具有高尚的思想品格,富有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的精神,在所从事科技领域中具有精湛学术造诣和广阔的国际视野,通常掌握核心技术,能够
进行创新性劳动并在科技创新创业活动中做出突出贡献。
其主要包括创造重大科技成就的
一流科学家;高水平科技创新团队的领军人物和核心骨干;利用科技创新催生具有强竞争
力产业的创业者等。
[叶忠海,2019]认为:所谓高层次科技人才,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得
到同行专家评价和确认,对某领域某方面发展作出卓越贡献并处于领先地位,正在发挥引
领和带头作用的高级科技人才群体。
[蔡学军,2019]认为高层次科技人才是指在某一学科或专业领域有较深造诣或较高威望,在重要岗位上工作,承担重要任务,能对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创新发挥较大作用的人才。
[张小菁,2019] 定义了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是在自然科学领域具有较高学术造
诣或掌握核心技术,能在科技创新创业活动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人才,是具备创造重大科技
成果的一流科学家、高水平科技创新团队的领军人物和利用科技创新催生具有强大竞争力
企业和产业的创业者。
[陈军旗,2019]认为所谓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是指那些崇尚科学精神、品格修养
高尚、知识层次高、业务精湛、为社会做出突出贡献.同时具有较强科技和管理创新能力,从事科技成果的创造、传播、应用和推广的人。
[刘勇军,2019]高层次创新人才是指知识层次高、创新能力强、社会贡献大的人才群体。
通常,高层次创新人才主要包括:两院院士,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队伍,国
家和省、市重点学科负责人、学术、技术带头人,具有较深学术技术造诣的博士生导师、
博士、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正高职称和海外优秀留学人员、高级管理人才、掌握先进技术
的高科技人才
等。
从不同层次划分,高层次创新人才有国家级、省级、市(地)级、县(区)级和
系统内的,表现为金字塔飘移结构。
概括来讲,高层次创新人才是指在一定时间、区域、
行业内的人才队伍中,那些具有较高知识层次、较强专业能力和创新能力,且有较大贡献
的人才。
联系到社会实际需要,高层次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的根本目的在于大力选拔、培养
和使用好优秀人才群体,充分开发、挖掘其潜能,使其为国家、社会乃至整个人类的文明
与进步做出杰出的贡献。
[徐雯烨,2019]高层次科技人才定义是:在某一学科或专业领域有较深造诣或较高威望,在重要岗位上工作,承担重要任务,能对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创新发挥较大作用的人才。
一般情况下,这些人具有较高的学历或职称资格。
具体可以划分几个层次:两院院士;国家和省级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级学术、技术带头人;百千
万工程人选;长江学者;863计划、973计划专家;国家和省级科学技术奖励获得者;优
秀海外留学人员等。
[Claudia Diaz-Perez,2019]认为高层次科技人才主要包括半结构化研究员,采访经理,和工程人员,技术人员和行政工作人员。
[Songtao Wu,2019] 认为高层次科技人才应该具有高度专业能力和“全方位的素质
与优秀的综合能力。
”
[1] 娄伟.我国高层次科技人才激励政策分析[J].中国科技论坛,2019,6:139-143
[2] 何巧云,齐荣坤,严中华. 珠海市高层次科技人才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 科技
管理研
究,20009,1:164-166
[3] 邢新主,王海芸.企业和院校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成长因素分析——以北京地区
为例[J].
第四届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Ⅱ),2019,975-983
[4] 吴卫东. 欠发达地区科技人才开发利用机制创新研究[J].决策参考,2019,11:71-72
[5] 唐蓉华. 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J].科技广场,2019,6:177-179
[6] 叶忠海. 高层次科技人才的特征和开发[J].中国人才,2019,9:25-26
[7] 蔡学军.我国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现状、问题与对策[J].中国人才,2019,10:4-8
[8] 张小菁,周斌,刘峰. 湖南省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研究[J].湖南社会科
学,2019,5:130-133
[9] 陈军旗,孔焱清,陶德新,江世英. 十堰市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J], 湖北汽车工
业学院学报.2019,23(4):73-77
[10] 刘勇军. 长沙市高层次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研究[D],湖南大学.2019
[11] 徐雯烨. 黑龙江省高层次科技人才培养与管理方式探究[J],黑龙江大学.2019
[12] Claudia Diaz-Perez,Ricardo Arechavala-Vargas.Environmental Demands and Strategy
Construction in Mexica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enters[R], PICMET 2019 Proceedings.
[13] Songtao Wu, Ruofei Xu, Feng Dai, Peng Dong.Analysis on the Culturing of Scientific
Personnel’s Humanistic and Management Qualities[J], 2019 First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Education Technology and Computer
Science.2019,66:265-268
高层次科技人才成长生态环境构建/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