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

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
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

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

对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的理解

1、它既遵循了学前教育规律,又体现了国家意志,是两者结合的产物;

2、教育法规从本质上来说属于行政法的范畴,主要适用于国家对教育的行政管理;

3、政策与法规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总体而言,前者体现一种导向性,而后者则多具有强制性;

4、学习时不仅要了解政策法规的字面意思,更要理解规定背后的用意与精神。

在课程学习中需要注意的地方

1、课程实际上分为政策法规解读和有关法律问题两大板块,在教学中我们更为偏重后者,因为前者

更多涉及幼儿教育科学与规律,大家将在学前教育学等课程中再次接触。

2、在教师指导下在课外更多地补习有关法律知识。这不仅是教学的需要,而且也有助于大家在今后

的工作中维护自己应有的权益,甚至避免不必要地麻烦。

参考书目

1、张乐天主编. 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2011。

2、王相荣等编著. 幼儿教育政策与法规. 新时代出版社, 2008。

3、庞丽娟编. 政府主导创新体制我国地方学前教育改革探索与政策启示.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4、庞丽娟主编. 国际学前教育法律研究.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5、李生兰等. 学前教育法规政策的理解与运用.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6、周兢. 国际学前教育政策比较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第一章教育政策和教育法律、法规

第一节概述

一、教育法律

(一)教育法律的含义

广义的“法律”与“法”通用,是指“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法的通行涵义)。狭义的法律指拥有立法权的国家权力机关依照立法程序制定和颁布的规范性文件。

教育法律一般指拥有立法权的国家权力机关依照立法程序制定和颁布的有关教育领域的规范性文

件。

思考:教育为什么要立法?教育对人类进步、社会发展、政治稳定具有重要作用。一国要屹立于世

界民族之林,必须要有强大的教育,省域也是同样:湖南建设“教育强省”。

理解教育法律

1、教育法律是调整和规范教育活动和关系的一种规范(其中权利义务是法的核心范畴);

2、教育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教育活动规范(教育活动规范可出自行政部门、学校和教师及社会

团体,而教育法律只能出自国家);

3、教育法律是用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一种规范(不同于依靠信仰和自律的宗教、道德和习俗)

4、教育法律是反映广大人民利益和教育规律的一种规范(客观规律与主观意志的统一,三个代表)。

(二)教育法律的特点

法的一般特点:

1、国家意志性:

2、强制性:

3、规范性:

4、普遍性:

教育法律的特殊性:

1、权利的主动性、积极性:受教育权的特征

2、对象的确定性与广泛性的统一:指教育关系

3、形式的分散性和集中性的统一:以前者为主

4、内容的稳定性和发展性的统一:恒定与发展

5、人文性:更体现人文关怀,体现以人为本

二、教育法规

(一)教育法规的含义

教育法规是指通过一定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制定的、调整有关的法律主体在教育活动中所发生的

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体系的总和。

教育法规不同于教育法律,它是由行政部门制定的(教育部)而非立法机关(全国人大及常委会)。从属性上看它更倾向于政策,因此往往成为从法律向政策转化的过渡形式。

(二)教育法规的特点

1、遵循教育自身特有的规律与顺应市场经济的要求相结合:后者是前者发展的重要外部环境;

2、系统性与独立性相结合:先有单行法后有母法

3、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轻重缓急、利益协调

4、针对性与可操作性相结合:专业法规,易变性

5、立法自主与择优借鉴相结合:移植与本土化

三、教育政策

(一)教育政策的含义

教育政策是一种有目的、有组织的动态发展过程,是政党、政府等政治实体在一定历史时期为了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和任务而协调教育内外关系所规定的行动依据和准则。

教育政策从性质上看属于公共政策的范畴,教育在现代是一个公共性的问题,某些教育政策甚至还具有社会政策的属性,如免费师范生政策等。

(二)教育政策的特点

1、目的性与可行性:主观思维产物,从实际出发

2、稳定性与可变性:相对法律而言更倾向后者

3、权威性与实用性:以具体行为准则、规范出现

4、系统性与多功能性:教育行动牵涉着方方面面

四、教育政策与教育法律的关系

(一)联系

1、目的一致性:共同体现党和国家的意志,都都反映人民对教育的要求和教育的基本规律

2、相互依存、相互渗透:前者是制定后者的依据,后者是前者的具体化、条文化和定型化;前者确

定后又对后者产生影响和制约,后者的位阶高于前者,因此前者必须服从于后者。

(二)教育政策和教育法律的区别

1、制定主体不同:前者由政党或国家机关制定,后者由立法机关制定,后者的制定严于前者

2、执行方式不同:前者执行方式多样,强调规范;后者主要依靠国家强制力执行,强调灵活

3、效力等级不同:后者的位阶高于前者,后者没有规定时方可运用前者,且不能和前者相抵触

五、教育法律与教育法规的关系

(一)联系

1、都是调整教育关系和规范教育秩序的规范

2、都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后者更多是制定的

3、都是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

4、都是以权利、义务双向规定作为其调整的机制(“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也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二)区别

1、制定机关不同:前者是立法机关而后者是行政机关,这也决定了其效力位阶的不同;

2、效力层次不同:后者要以前者为基础,不同与前者相抵触;

3、适用的范围不同:前者全国有效,后者多半是地方性的。

第二节教育政策及法律法规的体系

一、教育政策和教育法律、法规的渊源

一般来说,法律的渊源指效力渊源,即根据法的效力来源,划分法律的不同形式。

教育法源主要是国家根据法定的职权和程序制定的关于教育方面的规范性文件。

研究教育法律、法规渊源具有重要实践意义,它有助于人们在其教育权益被侵害时寻找法律上的依

据,从而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一)宪法

宪法是一国之根本大法,是法律的最高表现形式,它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任务,具有最高法律

地位和效力,是制定一切法律法规的依据。

1、宪法规定了教育法律法规的基本指导思想和立法依据(教育立法必须符合国家的大政方针);

2、宪法规定了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法律规范(宪法具有最高规范性,自然也包括对教育的规范)。

(二)教育法律

教育法律是指狭义上的作为某一种教育法律、法规渊源的教育法律,是由最高权力机关及其常设机

构所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教育基本法律是指由国家教育事业发展中具有根本性和全面性关系的法律;基本法之外的法律,又

称非教育基本法律,是指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和修改的,规定和调整除教育基本法以外

的、关于国家教育事业发展某一方面具体问题和关系的法律。

现行的教育法律主要有:

1、基本法:《教育法》;

2、单行法:《学位条例》、《义务教育法》、《教师法》、《职业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民办教育促进法》(《学前教育法》的缺位)。

(三)教育行政法规

教育行政法规是由最高行政机关即国务院根据宪法,并且为实施宪法和法律而制定的关于国家教育

行政管理活动方面的规范性文件。教育行政法规在内容上是针对某一类教育事务作出的规范,而不是对

具体问题作出的决定,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其制定、审定、发布须经过法定的程序。其主要形式有“规定”、“条例”和“办法”等。

(四)教育地方性教育法规

地方性教育法规指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及其常设机关为保证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的遵守和执行,结

合本行政区的具体实际情况和实际需要,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通过和发布的规范性教育法律文件。地

方性法规只在本地区有效(从目前来看,我国地方性学前教育立法的发展快于全国性学前教育立法的发

展,尤其是发达地区更是走在了前面)

(五)自治性教育法规

自治性教育法规是指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根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依据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

和文化特点,制定的关于教育的自治条例和单项条例。

(民族地方完全可以通过制定自治性学前教育法规,发展具有本民族特色的学前教育,这也是保留与

传承民族文化的主要方式,从娃娃抓起)

(六)教育行政规章

教育行政规章包括部门教育规章和地方性教育规章。前者是指国务院所属各部门根据宪法、法律和

行政法规制定的规范性的教育法律文件;后者是指地方国家行政机关为保证法律、行政法规和本行政区

的地方性法规的遵守和执行而制定的规范性教育法律文件。

(七)教育法律解释

教育法律解释是特定的人或组织对教育规律或法规的解释。它是对抽象的、概括的法律规范在适用

于具体情况时所作的理解。

(包括教育法律在内的法律是需要解释的,只有通过解释法律才能更接近其要表达的原意,同时它也

是取得共识的途径;法律解释可以分为官方解释和学理解释、广大解释与缩小解释等。)(八)国际教育条约

它是由联合国及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首的一些国际机构为了发展全球性的教育,而在教育国际立

法方面所制定或发布的一系列以条约、劝告、宪章、宣言等为主的规章和规则。它对各国主要是一种共

识而并不具有强制效力。其在学前教育方面主要有联合国《儿童权利宣言》、《儿童权利条约》等。它在

整体上促进了我国学前教育立法的发展。

二、我国教育政策和教育法律、法规体系

(一)教育政策体系

1、教育质量政策:解决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的问题

2、教育体制政策:解决各级各类教育发展的问题。

3、教师政策:最重要是教师的资格与待遇问题。

4、教育经费政策:解决教育经费的筹措、分配及使用问题。这在某种意义上是最根本的,教育不能是“巧妇”无法做的“无米之炊”。

(二)教育法律、法规体系

1、纵向层次

第一个层次:教育法:全部教育法规的“母法”

第二个层次:教育部门法:调整教育部门内的关系

第三个层次:教育行政法规:解决教育法实施问题

第四个层次:地方性教育法规:

第五个层次:教育规章:视实际工作需要决定内容

2、横向层次

第一个层次:义务教育法:目前最基础的教育立法

第二个层次:职业教育法:“教育不能为了教育而教育”,满足职业需要是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第三个层次:高等教育法:整个教育立法的“塔尖”

第四个层次:教师法:为有特定职业身份者而立法

第五个层次:成人教育法:范围宽,终生教育法?

第六个层次:民办教育促进法:

第三节教育法律责任

一、教育法律责任的概念

(一)法律责任

法律责任是由于法律保护的权利遭到侵害或者法律要求的义务未能切实履行,根据法律规定相关主体应当承担的不利后果。

(二)教育法律责任

所谓教育法律责任,即指法律关系主体因实施了违反教育法的行为,依照有关法律和法规的规定,应当承担的否定性的法律后果。

二、教育法律责任的分类

(一)行政法律责任

行政法律责任是指行政法律关系主体由于违反行政法律规范构成行政违法而应当依法承担的否定性法律后果。

1、行政责任基于违反行政法律义务而产生

(1)行政机关的行政责任:管理与保障人权比重

(2)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行政责任:个人

(3)行政受托人的行政责任:在规定的授权范围内行使权利和承担义务,越权要承担责任

(4)相对人行政责任:相对人应服从行政机关的命令和决定,否则要承担责任

2、行政责任应由有关的国家机关依照相关行政法规定的条件和程序予以追究。

3、追究行政责任,除了适用诉讼程序外,还可适用行政程序。

现行教育法律多是以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为一方来调整教育活动中的行政关系,因而具有行政法的属性,行政法律责任是违反教育法最主要的一种法律责任。

违反教育法的行政法律责任的承担方式:

(1)行政处罚: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依法对违反教育行政法律规范的组织或个人进行惩戒、制裁的具体行政行为。它主要包括警告、通报批评、消除不良影响、罚款、没收、责令停止营业、吊销营业执照和许可证、取消资格、责令限期清退或修复、责令赔偿、拘留等。

违反教育法的行政法律责任的承担方式:

(2)行政处分:是指根据法律或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的规章制度,由国家机关或企事业单位给予

犯有违法失职行为或违反内部纪律的所属人员的一种制裁。它主要包括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降

职、撤职、留用察看、开除等。

案例:(略)

说明:与孔子时代“兴私学”不同,办学在今天的中国是需得到政府批准的行为,未经有关部门批准

公民个人无权私自办学(家教并非办学)。不同性质、级别学校的批办权不同,本、专科院校批办权在教

育部,高职学院批办权在省级政府,中学批办权在市教育局,幼儿园批办权在县教育局。劳动部门可批

办技校和职业学校,各级党委还可举办党校……

(二)民事法律责任

民事法律责任是指教育法律关系主体违反教育法律、法规,破坏了平等主体之间正常的财产关系或

人身关系,依照法律规定应承担的民事法律责任,是一种以财产为主要内容的责任。

民事责任是各种责任形式中最常见,也是最主要的形式,日常生活中的责任多为民事责任。

民事责任的特点

(1)基于民事违法行为而产生:违约、侵权

(2)主要是财产责任:即使人身关系也与此有关

(3)在一定条件下可由当事人协商解决:刑责?

(4)既有个人责任,也有连带责任或由相关人负替代责任。

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

(1)停止侵害;(2)排除妨碍;(3)消除危险;(4)返还财产;(5)恢复原状;(6)修理、重做、

更换;(7)赔偿损失;(8)支付违约金;(9)消除影响,恢复名誉;(10)赔礼道歉;(11)训诫;(12)责令具结悔过;(13)收缴进行非法活动的财产和非法所得;(14)罚款;(15)拘留(民事而非刑事)。

与学前教育相关的民事责任

(1)侵占、破坏幼儿园的场地、房屋和设备——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保障条款;

(2)侮辱、殴打教师、幼儿——教师职业的人身保障条款;

(3)体罚或变相体罚幼儿——保障幼儿身心健康的条款;

(4)将幼儿园校舍、场地出租、出让或者移作他用,妨碍教育实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保障条款。

案例:(略)

解析:本案中,王萌作为肇事者,致使韩非视力下降,但他年龄小,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而王萌

的家长作为他的监护人,肯定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同时,幼儿园对其控制范围内活动的幼儿,负有

临时的监管责任,幼儿园作为幼儿的管理者,应当照看幼儿,在幼儿发生争吵时,老师没有及时制止他

们,幼儿园有明显的过失。根据最高人民法院1989年4月颁发的《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

则若干问题的意见(执行)》

第160条之规定:“在幼儿园、学校生活、学习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何为民事行为能力、何为民

事行为能力人)或者精神病人,受到伤害或给他人造成伤害,单位有过错,可以责令这些单位给予赔偿。”因此幼儿园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最后法院判决幼儿园一方承担60%的医疗费,王荫的父母承担40%的医疗费(体现按责任大小分担的原则,幼儿园负主要责任)。思考:如果在本案中,幼儿园老师

进行了劝阻,幼儿园是否可以免责呢?

(三)刑事法律责任

刑事法律责任,是指行为人实施刑事法律所禁止的行为构成了犯罪所必须承担的法律后果。这是一

种惩罚最为严厉的法律责任。

刑事责任多与犯罪相联系,无犯罪也就无刑责。何为犯罪?违法行为的社会危害性达到一定程度,

马克思说是“孤立的人反对社会的斗争”。

刑事责任的特点

(1)严重违法(犯罪)行为:社会危害性大;

(2)由审判机关(人民法院)依刑事诉讼程序决定——审判权的国家法定裁判性;

(3)具有可变性:依犯罪及其情节轻重判断。

义务教育法规定应承担刑事责任的行为

(1)侵占、克扣、挪用义务教育经费:掘命根子

(2)扰乱实施教育学校教学秩序情节严重的;

(3)侵占或破坏学校校舍场地设备情节严重的;

(4)侮辱、殴打教师、学生情节严重的;

(5)体罚学生情节严重的;

(6)玩忽职守致使校舍倒塌、造成师生伤亡事故情节严重的。

由此也可以看出教育的脆弱性……

理解“义务教育”中“义务”一词的含义

(1)“义务”意味着免费,它是免费的(free);

(2)“义务”意味着义务,受教育是公民的义务;

(3)“义务”意味受强制,由国家依法强制推行;

(4)“义务”意味着政府责任,也是政府的义务。

目前在我国学前教育并非义务教育,九年制义务教育并未向前延伸到学前阶段,这是造成我国学前

教育领域很多重大问题的主要原因。

案例:(略)

三、教育法律责任的归责要件

1、有损害事实:一是造成实际损害,二是存在这种可能性;其损害后果有物质的也有非物

质的

2、必须违反法律:一是指行为的违法性;二是必须是一种行为而非思想(中国古代“腹诽”);

3、行为人有过错;

4、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具有因果关系(“前因后果”)。

过错:故意与过失

过错,是指行为人在实施行为时,具有主观上的故意或过失的心理状态。前者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希望或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后者是指行为人在本应避

免危害结果发生时,由于疏忽大意或者过于自信而没有避免,以致发生危害结果。

四、教育法律责任的归责原则

1、责任法定:法律责任由法律规定;

2、责任自负:个人独立承担责任,不株连,但这并不意味着对连带责任的否定;

3、罪(行)刑(责)相当;

4、责任平等:“王子犯法庶民同罪”;

5、惩教结合:惩罚不是目的,法律同样有着教育的功能。

专题1:当前我国本领域中的缺失和对策

80?s后,政策法规建设有力推动了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了其质量的提高,主要表现在:

1、确立学前教育的法律地位,其已被纳入我国学校教育制度体系中(以往是游离在外的);

2、提出发展学前教育事业的方针,即“动员和依靠社会各方面力量(包括民办力量),通过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发展幼儿教育事业”;

3、明确了幼儿教育的指导思想和培养目标;

4、明确了学前教育的根本任务,即“实行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动儿实施体、智、德、美诸

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幼儿园同时为家长参加工作、学习提供便利条件”。“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城乡各类幼从园都应从实

际出发,因地制宜实施素质教育,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

5、制定了幼儿园分类评估制度;

6、改革了学前教育的管理体制:颁布《幼儿园管理条例》规定,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和各有关

部门分工负责的原则;

7、制定了幼儿园的设置标准和登记注册制度:从法律的角度讲是规范化和准入制度;

8、推动了学前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对幼儿园园长、教师及其他人员的编制、基本条件、资格、职

责及奖惩都有具体规定。

一、当前我国学前教育法规政策存在的问题

1、现行政策法规已不能适应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新要求(随着办园形式的多样化,政府缺乏有效的

监管,现行政策法规还不完善,特别是对早教领域缺乏有效规制,从而使其成为真空地带);

2、对幼儿教育的宏观管理严重不足(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对学前教育重要性认识不足,看待其缺乏宏

观的战略眼光,突出表现在其内设机构——学前教育处的撤销);

专题1:当前我国本领域中的缺失和对策

一、当前我国学前教育法规政策存在的问题

3、幼儿教师的编制、工资、医疗、培训等缺乏基本保障(我国幼儿教师待遇普遍较低,特别是农村

幼儿教师缺乏最低保障);

4、公办幼教机构发展空间萎缩(学前教育领域中出现了罕见的“国退民进”甚至私有化现象,是造成了国家教育资源和教师大量流失,导致了教师素质下降和教育质量滑坡的根本原因)。

专题1:当前我国本领域中的缺失和对策

二、建立健全学前教育政策、法规的构想

1、制定专门立法以保障和促进学前教育发展(该领域是我国现行教育立法中的空白,现有的条例、

工作规程等层次较低,保障力度不够);

2、加大学前教育投入力度,积极稳妥地进行幼儿园办园体制和管理体制改革(政府对学前教育事业

的发展负有重要责任,要以社区为单位的大力发展各类幼儿教育机构,建立机构和家长共同参与的管理

机制)

3、制定政策,保障学前教育从业人员尤其是教师的职后进修培训(要提高其教育质量首先要提高教

育者素质,教师教育培训更显重要,“国培”计划)

4、建立学前教育督导和评估制度,坚持督政与督学相结合(将学前教育列为政府教育督导工作的重

要内容)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在城乡特别是农村大量兴建和恢复公办园,让国有的力量更多进入该领域。

专题2:我省本领域发展现状与政策建议

一、湖南省学前教育发展现状

(一)发展迅速,形成了以“公办为主导,民办为主体”的办园格局,但发展不平衡,管理欠规范。

1、数量呈持续快速增长趋势(09年共6453所)

2、在园人数增加,普及率提高(09年共120.8万)

3、园所建筑、设施设备较规范、齐全(物质保障)

4、形成了以公办园为主导、民办园为主体的格局

5、民办园发展基本处于无序状态(多未登记注册)

6、发展不均衡(区域和城乡发展不均衡)

(二)师资队伍数量与质量有所提高,但教师待遇低,整体素质也偏低。

1、教师总数增长(热门行业),生师却在比下降

2、教师学历层次与专业水平逐步提高(学前教育的对象低龄化并不意味着其低层次性)

3、教师地位无保障,经济收入低,队伍不稳定

4、教师队伍结构有待改善,整体素质有待提升

(三)教育教学改革逐步推进,办园特色鲜明,但保教质量有待提升。

1、课程改革逐步展开,幼儿园品牌意识、特色兴园(如富孝国学园)意识、服务意识普遍增强;

2、保教内容及措施在一定程度上背离了培养目标:

(1)部分幼儿园师资不够,师生比过高(保教比)

(2)各类特色课程及兴趣班影响了正常教育活动

(3)教材选用混乱

(4)“小学化”倾向严重:教育位阶的错乱

二、影响湖南省学前教育发展的原因分析

(一)政府对其重要性认识不够,责任意识薄弱

学前教育具有准公共产品的属性,属于政府公共服务范畴,理应得到政府的重视。当前的主要问题

学前教育学专升本大纲

《学前教育学》考试大纲 Ⅰ、考试性质 《学前教育学》是学前教育专业(本科)必修的基础课程,也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升本考试课程。 《学前教育学》课程的考试内容、考核目标和考试命题充分体现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科性质与特点,强调学生对本学科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掌握。考试内容的深度与学前教育专科生相应的知识面趋于一致。 Ⅱ、考试内容 总要求: 1、初步掌握有关学前教育学的一般概念、掌握学前教育的基本规律及主要理论观点和实施原则。 2、运用学前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分析研究幼儿园教育现象和问题,并具有尝试解决幼儿园教育中新的矛盾和问题的基本能力。 Ⅲ、考试大纲 第一章学前教育学的对象、任务及发展 (一)考核知识点: 1.学前教育学和对象和任务 2.学前教育学的发展 (二)考核要求: 1.了解学前教育学学科性质与特点,掌握相关概念。 2.了解学前教育学的学习、研究方法。 3.了解我国幼儿教育基本情况,掌握我国当前学前教育的性质、目标与任务。 第二章学前教育与社会的关系 (一)考核知识点: 1.学前社会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2.学前教育与社会的关系 (二)考核要求: 1.了解世界及中国幼儿教育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脉络,掌握有关重大事件及相关幼儿教育家的学说。 2.了解世界幼儿教育的产生的历史背景,掌握福禄贝尔的学前教育思想的主要观点。3.了解世界幼儿教育的发展的原因,掌握蒙台梭利、杜威和克鲁普斯卡亚主要的学前教育思想。 4.掌握世界幼儿教育现状的特征与发展趋势。 第三章学前教育和儿童身心发展的关系 (一)考核知识点: 1.学前教育和其他因素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 2.儿童身心发展水平对学前教育的影响 (二)考核要求: 1.了解遗传、环境和教育对学前儿童发展的影响和作用。 2.了解几各教育和发展的理论。 3.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特征。 第四章教育目的与学前教育任务 (一)考核知识点: 1.我国的教育目的

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期末复习

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期 末复习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期末复习 一、简答题 1、教育政策与教育法律的关系。 教育法规:是指狭义上的作为某一种教育法律,是由最高权力机关及其常设机构所指定的规范性文件。其法律地位和效力仅低于宪法。 【教育政策是一个政党和国家为实现一定历史时期的教育发展目标和任务,依据党和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的基本任务、基本方针而制定的关于教育的行动准则。 教育法规有关教育方面的法令,条例,规则,规章等规范性文件的总称,也是对人们的教育行为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行为规则的总和。 所以,我认为教育法律、法规往往是把行之有效的教育政策规范化,教育政策是制定教育法律法规的依据。】 【联系:教育政策是制定教育法律、法规的依据。教育法律、法规是将教育政策具体化。 区别:教育法律、法规是任何政党或集团组织无论执政与否,都可制定的,而教育法律只有统治阶级才能制定。实施的手段不同,政策是通过学习,教育实施的,而法律是通过国家强制力实施的。】 2、我国的教育法律有哪些。 学前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 《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 《儿童权利公约》 百度:《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 3、我国学前教育的行政法规有哪些 《幼儿园管理条例》 《国务院关于当前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大财政教育投入的意见》 《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意见》 4、《幼儿园工作规程》颁布的意义。 (1)《规程》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学前教育改革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这是我国幼儿园工作走向规范化,法制化的里程碑。 (2)《规程》向全社会宣传什么样的学前教育是真正的高质量的学前教育。 5、《纲要》中教师如何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1)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与幼儿交往。 (2)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

学前教育学知识点

学前教育学 第一章导论 1、学前教育:就是对胎儿至进入小学前得儿童进行得教育、组织得活动与施加得影响。 2、学前教育学:就是专门研究学前教育现象,提示学前教育规律得一门科学。 3、学前教育学得学习与研究方法 (1)调查法:就是教师围绕某一教育现象,采用问卷、谈话、座谈等多种形式收集资料,并对所获得得资源进行定量、定性分析,指出存在得问题,提出教育建议得一种研究方法。 (2)观察法:就是在自然条件下,教师有目得、有计划地对所要研究得现象或行为进行观察、记录与评价得一种方法。 (3)实验法:就是教师根据研究得目得对某些条件加以控制,有计划地改变某种教育因素,从而考察该因素与随之产生得结果之间得因果关系得一种研究方法。 (4)个案研究法:就是教师利用观察法、调查法、作品分析法等方法对班级个别儿童进行全面系统得研究,以提示儿童发展得普遍规律得一种研究方法。 4、了解学前教育思想得得产生与发展脉络 (1)、柏拉图(古希腊哲学家):《理想国》、《法律篇》 (2)、亚里斯多德(古希腊哲学家):《政治学》、《伦理学》 (3)、夸美纽斯(捷克教育家):《大教学论》、《世界图解》 (4)、卢梭(法国教育家):《爱弥儿》 (5)、裴斯泰洛齐(瑞士教育家):《林哈德与葛多德》、《葛多德就是怎样教育她得子女得》 《母亲读物》 5、熟知学前教育理论与实践得发展历程 (1)福禄贝尔:德国学前教育家,1840年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并撰写了《人得教育》、《幼儿园教育学》等著作,系统地提出了幼儿园教育理论,她对于学前教育学从普通教育学中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得学科做出了巨大贡献。 (2)《世界图解》就是世界上第一本图文并茂得儿童读物 (3)蒙台梭利教育法

学前教育学知识点

第八章学前教育的十大基本方法名词解释: 1、直观形象法:是幼儿园教育教学的主要方法,即教师采用直观教具或各种电化教育手段等,组织儿童开展观察(物体和现象)、欣赏、演示、示范和范例等活动,以达到预定的教育教学目标。这种方法符合直观性教学原则和儿童思维的特点。P161 2、观察法:观察法是教育教学直观形象法之一,运用观察活动进行教学的方法。P162 3、演示法:是教育教学直观形象法之一,即教师在教学中出示实物或教具,进行示范性操作。P162 4、示范法:是直观教学方法之一,指教师通过自己的语言、动作或教学表演,为儿童提供具体模仿的范例。P163 5、范例法:也是直观形象法之一,指采用具有教育意义的典型事例,供儿童直接模仿和学习。P163(注:此知识点常以选择题形式出现)6、参观法:参观法是与直观形象法有关的一种教育教学方法。它是为受教育者提供真人真事真实场合作为教育环境的一种现场学习法。P164 7、教育活动游戏化:在教育活动中充分利用儿童对游戏的本能偏爱,满足儿童爱玩、好玩的天性,以游戏的形式和方式开展相应的教育活动。P166(注:此知识点还常以选择题形式出现)8、语言法:是儿童教师最常用的和最普遍使用的教育教学方法,即教师以语言为主要工具对儿童进行说教、指导、劝说等,以达到相应的教育目的。P168 9、故事法:是指幼儿园运用故事这种首都向儿童进行教育的方法。P168 10、讨论法:是儿童自我教育的一种方法。讨论法主要是儿童通过

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对一些不了解的问题、认识模糊不清的问题、困难的问题、相互关系中矛盾的问题,甚至有错误看法的问题等,发表意见、共同议论商讨、相互启发和补充,从而获得正确、统一的认识。P169 11、移情法:强调认知——情绪系统的交互作用,综合运用认知提示、情感换位、巩固深化和情境表演等技术,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地展开儿童认知和行为的教育。 P172 12、角色扮演法:是指模拟现实社会中的某些情景,让儿童扮演其中的角色,尝试从该角色的立场上分析问题、处理问题、体验情感,并通过及时的反馈和教师指导,了解他人的需求和感受,从而更好地掌握与角色相适应的行为及规范。P175(注:此知识点还以选择题形式出现)13、环境体验法:是指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或教育要求,创设相应的环境条件,让儿童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甚至在体验环境的过程中主动学习和发展。P181 14、行动操练法:是指组织儿童反复练习一定的动作或活动方式,从而巩固其知识经验、形成简单技能和行为习惯的方法。P184 15、发泄法:是指教师为儿童提供一定的条件或创设一定的情景,让儿童通过自身的动作或活动,去发泄体内积聚的生理或心理能量以达到生理或心理方面新的平衡。P187 表扬鼓励法:是指对儿童的正确行为予以肯定和奖励,从而使儿童的正确行为得到强化的方法。 P189 16、批评法:是指对儿童行为表现给予否定性评价,即对儿童不良行为或习惯表示不满意,并使他们明辨是非,知道怎

学前教育法规

昆明学院 《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适用于学前教育专业) (共三十六学时) 一、课程的性质、地位、任务和教学目标 (一)课程的性质和地位 《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概论》课程系学前教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中的专业必修课。开设本课程对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构建专业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理解和掌握我国学前教育领域内教育法的基本精神,明晰我国学前教育法律、法规的立法原则、基本规定和主要内容,具备运用所学法律知识分析和解决学前教育领域内涉及法律实务的基本能力,对于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对于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积极的价值。(二)课程的主要任务 本课程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全面地理解和掌握本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较系统地了解我国学前教育领域法律、法规的立法精神、立法原则、基本法律规定和主要内容,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采用,注重学生法律知识实践能力的培养,锻炼学生运用所学法律知识分析涉法教学案例和解决法律实务的初步能力,进一步增强学生从事学前教育领域教学和研究的理论和实践能力,充分认识到学前教育领域中依法治园、依法治教的重要性、紧迫性,同时增强学生遵守法律和维护法律尊严的自觉性。 (三)课程的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全面地理解和掌握本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理解和掌握我国学前教育领域政策、法律和法规的基本精神,较系统地掌握我国学前教育领域政策、法律和法规的立法原则、基本法律规定和主要内容,培养学生运用所学法律知识分析涉法教学案例和解决法律实务的初步能力,充分认识到学前教育领域中依法治园、依法治教的重要性、紧迫性,进一步增强学生遵守法律和维护法律尊严的自觉性。 二、课程教学环节组成 (由课堂讲授,师生讨论,习题课,课内实验等组成) 本课程在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的基础上,以激发学生对法律学科的兴趣和内驱力为出发点,

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复习经验分享(凯程学员洪xn)

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复习经验分享 (凯程学员洪xn) 徐老师:各位同学大家好,我是凯程的学员老师,我们今天继续为大家介绍凯程的成功学员,今天介绍是考入北师大学前教育学的洪xn同学,首先请萧楠做一个自我介绍,让大家认识一下这位学姐。 洪xn:大家好,我是洪xn我今年考入了北京师范大学的学前教育学的研究生,我的本科院校是浙江传媒学院学习的专业是双语播音。今年我考研初试总分是375分,专业课740是237分,英语是76分,政治是62分。 徐老师:好的,刚才在你的整个的考分当中,包括你讲到的专业当中,我想可能让正在听音频的很多同学吃惊,咱们从播音考到了学前教育,这个跨度还是挺大的,对吧? 洪xn:对。 徐老师:首先第一个问题,因为我知道播音本身也是一个非常吃香的一个专业,为什么你会选择考这个教育学呢? 洪xn:其实我的本科专业学的是播音和教育不太相关,但是我们这个专业有很多的机会参加社会实践,有一次社会实践当中接触到了孩子,对这些孩子非常的感兴趣也就是对学前教育非常的感兴趣,之后我在课余时间读了相关的书籍。之后我就决定了想要在这个专业能够进一步的发展研究,所以就在考研的时候选择了学前教育。 徐老师:很好,可以看得到我们很多的同学考研的过程都是围绕着兴趣在考,我也跟大家说喜欢什么就去考什么,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考研的过程如果你对它不感兴趣,还每天捧着这个专业的书你是读不进去的,所以希望大家把兴趣当做是考研的第一个引领方向。好这是一个,因为我们在凯程的最新的专业课的全程课程,初试是吗? 洪xn:对。 徐老师:复试也受到了复试相关的培训,可以说在凯程打交道的时间也比较长了,在整个的时间段里面不知道萧楠怎么评价凯程? 洪xn:首先凯程我是无意当中知道的,一开始我是接触了你们的宝典那本书,我看了之后,觉得里面的内容非常的详细,而且专业重点强就吸引了我。所以我就上网搜了凯程的机构,才发现它也还有一个配套的网课所以我就报名参加,我想说凯程它再教育这方面第一点是之前我说的是内容是非常的详细,重点性强,减少我们盲目的阅读书本的时间。第二是它的课程条例非常的清晰,一直跟着课程走的话是不慌不忙、非常有计划性,也能够提高我们学习的自信。最后就是我从凯程网课当中学习凯程不仅帮助我们复习考研,更多的是向我们介绍一种学习方法。并且也不是针对眼前的考研,对于我们今后的学习生活都非常的重要。所以这是我对凯程最深刻的印象。 徐老师:谢谢萧楠对凯程的认可,也会让凯程的老师更愿意咱们教学的课程再去做的更精细化一些为更多的考生来服务,我们接下来就把咱们自己的一些学习的感悟和经验和同学们分享一下,我们首先说专业课,因为很多的同学对专业课尤其是跨专业的学生靠教育的很多,这一点和你是一样的,可能一开始学习都会有很多的迷盲,你可以和大家说一说学习专业课的感悟和经验。 洪xn:我考的专业课是北师大的740,它分为五门,就是教育学原理、中外教育史、教育心理学的教育研究其中我是先分析了一下教育学和中外史是占的比较是大的,所以我就把重点放在学习这三门当中。中外史是非常注重记忆,教育学原理是要整理出一个框架能够有发散

中国学前教育史知识点及各章练习

第一章古代学前教育的实施 考核知识点 (一)原始社会儿童的社会公育(二)古代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三)古代宫廷的儿童教育(四)古代的胎教(五)古代儿童教材 考核要求 (一)原始社会儿童的社会公育1.识记:原始社会儿童教育的主要内容2.领会:原始社会儿童教育的形式是儿童公育 (二)古代学前儿童家庭教育 1.识记:(1)家庭教育的内容(2)家庭教育的原则和方法 2.领会:中国古代学前教育的基本形式是家庭教育 3.应用:分析总结我国古代学前家庭教育的主要经验和局限 (三)古代宫廷的儿童教育 1.识记:保傅制度与三母制度 2.领会:宫廷儿童教育的意义(四)古代的胎教1.识记:胎教的内容和方法2.领会:中国古代胎教的作用与目的 3.应用:对中国古代胎教学说的评价 (五)古代儿童教材 1.识记:古代幼儿诗歌的类型和特点2领会:古代幼儿故事、歌舞和游戏教材的内容及特点 主要知识点汇总: 第一节原始社会儿童的社会公育 一、远古时期儿童社会公育的实施 1、在原始社会,对儿童的教育也是由整个群落承担的,对儿童实施社会公育成为原始社会的儿童教育的基本形式。 2、在原始社会,对儿童实施社会公育,其教育内容均与儿童今后将要参加的集团内共同的生产与生活实际密切相关。除生活教育、劳动教育和美育外,原始社会对儿童的公育内容还包括思想教育,主要是道德教育和宗教教育。 二、原始社会后期儿童公育机构的产生 1、在原始社会会后期,确切的说大约在五帝时期,我国原始社会进入了部落联盟与军事民主制阶段,历史即将跨入阶级社会的门槛,这是产生了名为“庠”的

教育机构。 据史料记载,“庠”是虞舜时代的学校名称,从严格意义上讲,“庠”还只能说是学校的雏型,是原始社会养老和实施儿童公寓的机构或场所。 2、在原始社会,教养新生一代的任务通常主要是由老年人承担,因此,庠后来又具有对幼儿进行保育和教养的功能。并且随着社会的向前发展,这种功能越来越占据主要地位,使它成为学校的萌芽,或成为对儿童实施社会公育的专门机构。 3、原始社会儿童教育的特点: (1)对儿童实施社会公育; (2)原始群落的老人是原始社会儿童教育工作的主要承担者; (3)原始社会儿童教育的内容是多方面的,是与儿童日后将要进行的生产、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 (4)原始社会儿童教育的方法,主要是采取口耳相传,在实践活动中进行教育的方法。 第二节奴隶社会儿童的学前教育 在社会发展的这一历史阶段,由于生产力发展,国家机构的建立,文字的出现,学校开始产生。 一、奴隶社会学前教育计划的制定 1、公元前11世纪的西周时期,是奴隶社会发展的鼎盛时期,也是奴隶社会学前 教育实施的较成熟时期。在当时,人们甚至已经能够按照婴幼儿年龄大小来制定循序渐进、有条不紊实施学前教育的计划。 2、《礼记·内则》中记载的学前教育计划作为我国教育史上最早的关于学前教 育的记录,不仅是当时学前教育发展的一个标志,而且对封建社会的学前教育实施产生过一定影响。 二、奴隶社会天子宫廷内的学前教育 1、宫廷学前教育的含义: 宫廷学前教育是家庭教育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是以处于学前年龄的世子为教养的对象,由朝廷委任德高望重的官员担任教师,在宫廷内实施的教育。从广义上讲,它包括实施于天子宫廷内的学前教育和实施于各诸侯王宫内的学前教育。不过通常所言的宫廷学前教育,是指针对太子实施于天子宫廷内的学前教育。

学前教育政策法规解读

学前教育政策法规解读 第一部分基础教育相关政策 教育方针: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法》第5条) 时间:95年9月1日实施 1.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这是我国教育工作的总方向. 2.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整个教育事业要与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并在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内容和方法上有不断的新的发展.这是教育方针中的一项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 3.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这是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标准.[德"不仅仅是品德.还同时包括政治素质和思想素质,[智"也不仅仅是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智力.还包括养成科学态度和探索精神,[体"同样不仅仅讲体格.体能和体质.还包括掌握体育知识和技能.娱乐身心.培养高尚情操等.德.智.体全面发展将促进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4.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总的培养目标. ?教育方针是国家或政党在一定历史阶段提出的有关教育工作的总的方向和总指针,是教育基本政策的总概括。它是确定教育事业发展方向,指导整个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原则和行动纲领 国家教委《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作了明确解释:“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是向每个人提供并为一切人所共有的最低限度的知识、观点、社会准则和经验的教育。“它的目的是使每一个人能够发挥自己的潜力、创造性和批判精神,以实现自己的抱负和获得幸福,并成为一个有益的公民和生产者,对所属的社会发展贡献力量”(1977,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基础教育的范围 动态的概念 目前我国基础教育包括了: 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阶段教育(特殊教育,扫盲教育以及直接关联的课程、信息技术等)。 二、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一)、《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2001年5月29日,国发〔2001〕21号 .确立基础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 通过完善管理体制,保障经费投入来推进农村义务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扎实推进素质教育 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 推进办学体制改革,促进社会力量办学健康发展 、基础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基础教育是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对提高中华民族素质、培养各级各类人才,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全局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保持教育适度超前发展,必须把基础教育摆在优先地位并作为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事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切实予以保障 ?“十五”期间,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坚持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占全国人口50%左右、已实现“两基”的农村地区,重点抓好“两基”巩固

《学前教育学》各章节重点内容

学前教育学课后习题整理 第一章、导论: 1、学前教育是指从出生到入小学前(六岁前)儿童的教育。 2、学前教育学是专门研究学前教育现象,揭示学前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我国的学前教育学是研究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条件下对初生至六岁前儿童进行教育的规律的科学。 3、学前教育主要研究的是什么问题,我们该如何研究这些问题?学前教育的研究内容——儿童观的演变与发展;教育观的形成与变革;学前教育的目标与任务;学前教育课程的种类与评价;幼儿游戏的价值与指导;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的内容与原则;幼儿教师的素养与培养。研究方法:调查法;观察法;实验法;个案研究法 5、福禄培尔对学前教育的贡献:1.建立了学前教育机构;2.设计了一套游戏与作业材料,并研究了已有的学前教育思想和理论;3.系统地阐明了幼儿园的基本原理和教学方法;4.培训了第一批幼儿园教师;他对学前教育的贡献,推动了各国幼儿园的建立,并使学前教育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他主要的学前教育思想有以下各点:(1.教育应当适应儿童的发展,他认为教育要遵循儿童的自然本性,实现儿童的天然禀赋。(2.教育是以儿童的自我活动为基础。(3.游戏有重要的教育价值。福禄贝尔某些教育思想,如强调儿童的自我发展,实现自然禀赋,忽视教育的作用,是不够正确的,但他对学前教育理论和实践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6、蒙台梭利学前教育理论与实践述评: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1.重视教育环境的作用。教师的任务在于提供一个环

境。合适的环境要具备以下要素:(1)自由的气氛(2)结构和秩序(3)丰富的感觉刺激(4)拥有符合儿童身心发展需要,体现对儿童的教育要求,包含有丰富教育内容的教具材料。2.注重感官训练,并设计发展感官的教学材料(重视感觉教育)。3.强调儿童的主体地位和自我教育4.教师的作用。评价:蒙台梭利的教育理论也受到不少批评,主要是指责她的教育偏重智能而较忽视幼儿情感的陶冶,忽视幼儿的社会化活动;其感觉教育教具脱离幼儿的实际生活,过于狭隘、呆板,操作法过于机械等。然而,尽管如此,蒙台梭利教育的伟大功绩、对世界幼儿教育的巨大贡献是不可否认的,她的理论的基本精神,特别是重视幼儿身心发展特点、重视幼儿的自主性和自我学习,重视环境的作用,以及她对教师作用的观点等等,无论在蒙泰梭利时代还是今天,都具有不衰的生命力。7、陈鹤琴学前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现实意义:他的主张:(1)他主张幼稚园要注意儿童的健康,培养儿童良好的习惯;(2)主张幼稚园应有充分而适当的设备,并与家庭合作教育儿童;(3)主张幼稚园的课程以大自然、大社会为中心,实施单元教学,采用游戏方法,游戏符合幼儿年龄特征;(4)主张多在户外活动。 第二章、学前儿童观 1、儿童观是成人如何看待和对待儿童的总和,涉及儿童的特点与能力、地位与权利、儿童期的意义、儿童生长发展的形式和成因、教育同儿童发展之间的关系等问题。 2、儿童观主要有哪几种?(7种)

幼儿园综合素质必背知识点及往年真题(附参考答案)

综合素质必背知识点 模块一职业理念 教育观——素质教育 (一)素质教育的内涵 ①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的教育 ②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③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④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⑤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的个体性和主动精神的教育 ⑥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二)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1、面向全体学生我们国家实行的义务教育是面向全体适龄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 2、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学生体、智、德、美等方面全面发展,这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 3、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学生学习生活中尤为重要,我们要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落到实际 4、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要想有所创新,必须以主动性地发挥为前提,真正尊重学生的主动精神,教师要鼓励幼儿存疑、探索、获得主动认知。 5、着眼于幼儿的终身可持续发展。教是为了不教,素质教育不仅注重给学生知识,更要给学生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培养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三)幼儿教育的特点①生活化②游戏化③活动性和直接经验 ④潜在性⑤启蒙性 儿童观——“育人为本”的儿童观 “育人文本”就是要以培养人才为学校的根本任务,以幼儿为主体,促进幼 儿的全面发展。它要求教育不仅关注人的当前发展,还要关注人的长远发展,更要关注人的全面发展。 (一)儿童是发展中的人。儿童成长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他们有发展的潜能和发展的需要,教师要给与他们足够的时间去成熟和发展。 1.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规律性(方向性和顺序性、连续性和阶段性、不平衡性、个别差异性) 2.儿童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3.儿童身心发展具有快速性、幼稚性和全面性

学前教育学必记知识点(一)

第一章学前教育及其发展 第一节学前教育的内涵 一、学前教育的概念 学前教育主要是指对0~6岁年龄阶段的儿童所实施的教育,学前教育包括0~3岁的早期教育和3~6岁的幼儿教育。 广义的学前教育:能够影响和促进儿童身体成长和认知、情感、意志、性格和行为等方面发展的活动。 狭义的学前教育:指学前教育工作者整合儿童周围的资源,对0~6岁年龄阶段儿童的发展施以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影响活动。 ★《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幼儿园是对3周岁以上学龄前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机构,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制度的基础阶段”。 二、学前教育的实施形式 学前教育的实施形式分为学前家庭教育和学前社会教育(也叫学前公共教育)。 学前家庭教育的特点:领先性,长久性,单独性,随意性,随机性。 学前社会教育的特点:群体性,目标性,计划性,多样性,专业性。 第二节学前教育机构的产生和发展 一、学前教育机构的产生 1816年,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在苏格兰的纽兰纳克创办了一所幼儿学校,以教育为主要任务。也是历史上第一所为工人阶级子女创办的学前教育机构。 1837年,福禄贝尔在德国勃兰根堡开办了一所招收1~7岁儿童的教育机构,1840年正式命名为“幼儿园”(原意为“儿童的花园”),他被称为“学前教育之父”。福禄贝尔创办的幼儿园时第一所真正意义上的幼儿教育机构。 二、国外学前教育机构的发展 1、学前教育机构的规模化 2、学前教育机构多样化 3、教育质量的提高 4、学前教育手段现代化 三、我国学前教育机构的发展 (一)我国第一所学前教育机构的诞生 我国自己创办的第一所学前教育机构,是1903年张之洞在湖北武昌创办的湖北幼稚园(1904年清政府将其改为武昌蒙养院)。 (二)旧中国的幼儿教育 陶行知——南京燕子矶乡村儿童团(抨击旧中国的幼儿园害了三病:外国病,花钱病,富贵病,提倡“生活化,平民化”的教育)。 张雪门——北平香山慈幼院 (三)新中国学前教育的发展 1、历史的转折

学前教育学各章知识点

第一章学前教育的对象、任务及发展 一、填空 1.教育是人类为了,使之能够通过学习,掌握生存的知识和技能,适应的一种基本的社会实践活动。 2.这种贯穿人的一生和扩展到社会各个方面的、连续的教育称为教育。 3.学前教育的价值,它具有性,性,性。 4.学前教育的性质是、、三者的整合。 5.学前教育泛指至6岁前儿童的教育,包括教育、教育和教育。 6.我国古代就有一些思想家总结了儿童出生后家庭教育的实践经验,如著的《》。 7.世界第一本学前教育专著《母育学校》的作者是。 8.对0~3岁儿童的教育称为教育,3~6岁儿童的教育称为教育。 9.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是以她的为依据的。她认为儿童自身具有发展的能力,教师的任务在于提供一个适宜的。 10.创办我国第一所乡村幼稚园和劳工幼稚园的教育家是。 11.著有《新幼稚教育》的幼儿教育家,曾在北平主办。 12.学前教育是从德国教育家开始创立的。 13.古罗马教育家,提出人的教育应从摇篮里开始。 二、选择 1.世界上第一次提出学前公共教育主张的是()。 A.柏拉图 B.孔子 C.亚里士多德 D.康有为 2.世界上第一个做出年龄分期尝试的思想家是()。 A.柏拉图 B.孔子 C.亚里士多德 D.昆体良 3. 世界第一本学前教育专著是()。 A.《学记》 B.《论演说家的教育》 C.《母育学校》 D.《三字经》 4.在我国第一次提出实施公共学前教育的人是()。 A.陈鹤琴 B.孔子 C.蔡元培 D.康有为 5.主张“教育即生活”,“从做中学”的教育家是()。 A.杜威 B.陶行知 C.亚里士多德 D.昆体良 三、辨析 1.花钱让孩子接受良好的学前教育,从教育经济学的角度来说可算是一种有利的投资。 2. 儿童早期既有学习的需要,而且也有学习的能力。 四、名词 1.学前教育学 2.教育 五、简答 1.简述福禄培尔的学前教育思想。 2.简述蒙台梭利关于学前教育的基本观点。 3.简述陈鹤琴对我国学前教育的主要贡献。 六、论述 第二章学前教育与社会的关系 一、填空 1.1816年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在新拉纳克创立,这是他在历史上为式人阶级创办的第一所学前教育机构。

学前教育-学科专业知识整理(一)

第一章幼儿园课程 一、幼儿园课程的内涵 幼儿园课程是实现幼儿园教育目的的手段,是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促进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 二、幼儿园课程的特点 (一)游戏是幼儿园课程的基本形式 (二)幼儿园课程融合于一日生活之中 (三)以幼儿的直接经验为基础 三、幼儿园课程目标制定的依据 (一)对幼儿的研究 (二)对当代社会生活的研究 (三)对学科知识的研究 四、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四种基本取向 (一)普遍性目标取向——依据一定的哲学或伦理观、意识形态和社会政治需要而引出的对课程进行原则性规范或总括性指导。 (二)行为目标取向——指明课程实施以后儿童身上所发生的行为变化。 (三)生成性目标取向——在教育情境中随着教育过程的展开而自然而然的生成。 (四)表现性目标取向——指每个幼儿在具体的教育情境中所产生的个性化表现,追求的是儿童反应的多元性。 五、幼儿园课程内容选择的基本原则 《纲要》:第一,既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第二,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第三,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一)目的性原则

课程内容是实现课程目标的手段,内容必须紧紧围绕目标来选择。 (二)适宜性原则 一是适应需要,二是促进发展。 (三)生活化原则 生活是幼儿获得直接经验最理想的场所、最便捷的方式。 (四)兴趣性原则 (五)基础性原则 (六)逻辑性原则 六、幼儿园课程内容组织的基本方法 (一)基本方法 1、逻辑组织法 是指根据知识本身的系统及内在联系来组织课程内容的一种方法。 2、心理组织法 根据学习者的心理发展特点,以适应学习者需要的一种组织课程内容的方法。(二)常用方法 1、纵向组织法 以先后顺序排列内容,是螺旋递进式的。 2、横向组织法 使课程内容和儿童已有的经验连为一体。 七、幼儿园课程实施的取向 (一)忠实取向 指把课程实施过程看成是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的过程。 (二)相互适应取向 把课程实施过程看成是课程计划和班级、小组或学校实践情境在课程目标、内容、方法、组织模式各方面相互调整、改变与适应的过程。

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评价

对现有学前教育政策法规的分析与评价 一、学前教育是终身学习的基础,是基础教育的起始阶段,是个体一生发展的奠基阶段。它对基础教育的巩固与发展,对国民素质的提高、消除贫困、缩小不利人群的差距乃至提升综合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L1 据美国一项长达30年的追踪研究表明:在学前教育上每投资1美元,可获得17.07美元的回报,其中4.17美元是对个体成长的回报,12.9美元是对社会公共事业的回报,体现在社会福利、补救教育、预防犯罪方面投入的降低,以及纳税的增加。学前教育如此重要,但在现实生活中,学前教育面临许多的问题。可是现有的政策法规并不能解决,需要学前教育有一部专门的法律来解决相关问题。而且,无论是作为人大代表的一些高校教授,还是普通平民,对于学前教育立法的呼声越来越多。笔者从个人的角度研究了现有的法规中已有的规定及存在的不足,提出一些相关建议,以期能给将来的学前教育立法工作提供一些建议或启示。 二、学前教育法规的历史沿革 1.建国前。1904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这是我国近代第一个公布的学校教育制度,包括蒙养院,从此,我国的学校教育在制度上得以确立。在<奏定学堂章程》中,专有<蒙养院章程家庭教育法章程>部分,这是我国第一部学前教育法规。 2.建国后。1949年至2008年有关的幼儿教育的重要文献有108项,其中相关法律5部,包括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教师法、教育法、残疾人保障法;政策性文件和法规83项,如幼儿园指导纲要和规程;有关领导人讲话、报告和题词11项及其他相关文件9项。这里限于篇幅,仅列几部相对重要的法规。 1951年,颁布<改革学制的决定》,明确规定:“实施幼儿园的组织为幼儿园”,明确了幼儿园教育为我国学制的第一个环节,把幼儿教育纳入学制系统。1952年3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试行<幼儿园暂行规程(草案)>;1955年1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工矿、企业自办中、小学和幼儿园的规定>。1956年2月,教育部、卫生部、内务部颁发《关于托儿所、育儿园几个问题的联合通知>对托儿所、幼儿园的领导管理问题作了明确的规定。1966年~1976年,十年的动乱给学前教育事业带来了毁灭性的灾难,学前教育事业没有得到发展。1988年1O月,国家教委发布‘关于社会力量办学几个问题的通知》和<社会力量办学教学管理暂行规定。)我国分别在1989年、1991年颁布了<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园管理条例》。1991年9月,全国人大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1992年2月,颁布了<九十年代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199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规定幼儿教育的发展目标是“大中城市基本满足幼儿接受教育的要求,农村积极发展学前一年教育”。12月卫生部、国教委颁布《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1996年3月,国家教委颁布<幼儿园工作规程)确定幼儿园是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制度的基础阶段。1997年又颁布了《全国幼儿教育事业“九五”发展目标实施意见》,就“九五”期间我国幼教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具体目标、措施保障等提出了基本要求。1998年12月,教育部制定<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实施素质教育,要从幼儿阶段抓起,要用科学的方法启迪和开发幼儿的智力,培养幼儿健康的体质,良好的生活习惯与求知的欲望”。从以上学前教育法规的历史沿革,我们可以看到学前教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这是让人感到欣慰的。但在现实中,学前教育的“地位”却并不高,幼儿教师在很多人眼中不过是照顾孩子的“阿姨”而已。它并不与中小学“同起同坐”。而法国早在1886年颁布的《机构法》中,明确将学前教育纳入法国学制系统,即将幼儿学校纳入法国“实行初等教育的小学”范围之中。法国的学前教育不仅在法律条款中予以规定,在现实中也具有同等于中小学教育的重要性。 三、已有的规定及存在问题

《学前教育学》(刘晓东版本)知识重点

《学前教育学》(刘晓东版本)知识重点 第一章百年中国学前教育 1、识记: (1)西方最早的学前教育机构: 1816年,英国欧文在苏格兰纽兰纳克创办了欧洲最早的幼儿教育机构 1837年,德国教育家福禄贝尔在勃兰根堡开办了“儿童花园” (2)对学前教育产生影响的西方教育家: 夸美纽斯:捷克教育家,著有《大教学论》、《母育学校》是历史上第一部论述学前教育的专著,集中体现其学前教育思想; 卢梭:法国启蒙思想家、教育家。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爱弥儿》中,对儿童教育的贡献首先是“儿童的发现”,其次是强调教育应尊重自然,反对揠苗助长。还提倡“否定教育”,主张教育要与儿童天性的自然发展一至,首要的目的就是保护儿童的本性。 福禄贝尔:德国著名幼儿教育家,幼儿园的创始人,是历史上第一个建立一套较为完备的幼儿教育理论体系的人。认为为了发展幼儿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幼儿教育应当使用游戏、作业和练习。“恩物”是幼儿园里玩游戏和做作业使用的玩具和材料,“作业”是“恩物”的发展,是为儿童设计的各种制作活动。 杜威:美国教育家——儿童中心论者。他认为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改造,提倡“做中学”,即从做事情而获得各种知识和技能,即“作业”。 蒙台梭利:意大利幼儿教育家,创办了“儿童之家”。主要著作有《适用于儿童之家的幼儿教育的科学方法》、《童年的秘密》和《有吸引力的心智》。 (3)癸卯学制:即《奏定学堂章程》,1903年制订并在全国范围内颁行。它第一次以国家学制的形式,将学前教育机构的名称确定了下来,但没有女子教育的地位。⑷学前教育学是探讨学前教育的基本概念、基本命题、基本历史及基本理论框架的一门学科。 2、领会中国近代学前教育产生的原因:1、清末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呼唤着学前教育机构的产生;2、鸦片战争后,一部分先进的中国人觉察到西方资本主义文明所显示的优越性,他们要求向西方学习,要求对传统教育进行改良; 3、在华传教士积极倡导幼儿教育。 (2)新文化运动与儿童观、教育观的变革:鲁迅《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中认为中国今后应当重视儿童,尊重儿童,提高儿童的地位,《狂人日记》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喊;在中国教育界产生了重大实际影响的当属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学说。 (3)学前教育科学化与本土化的努力:“南陈”陈鹤琴是我国幼儿教育研究的重要开创者,1928年在南京起草《幼稚园课程标准》,观点“课程中心制”—单元教学法;“北张”张雪门在北京等地开展幼教研究和幼教师资培训工作。1926年陶行知发表《创设乡村幼稚园宣言书》以及《幼稚园之新大陆》,发动了幼儿教育的平民化运动。 (4)新中国的学前教育历程。 第二章儿童观 1、识记: (1)儿童是历史之子,指儿童或童年是历史的产物,是生命进化的结果。 (2)儿童福利与权益保护:1925年,国际儿童促进会发表了《日内瓦儿童保护宣言》;1959年,联合国通过《儿童权利宣言》;1989年,缔结《儿童权利公约》。

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模拟试卷

开放教育学前教育专业(专科)《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 模拟卷及参考答案 2010年秋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尽管教育法律的内容是广泛的、复杂的、易变的,但其调整和规范的对象是明确的,调整的始终是国家机关、政府及其教育行政机关、学校以及其他办学组织、教师、学生、学生家长的教育行为及其所引起的各种教育关系。 2、一般认为,幼儿园环境的创设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一是创设必备的活动区;二是加大幼儿园绿化程度;三是充分开发幼儿园空间潜能。 3、《幼儿园管理条例》对幼儿园的行政事务的各个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包括教育行政部门的职责、园长负责制、幼儿园收费和财务管理、对幼儿园园舍环境的要求等。 4、幼儿园教育评价具有三个功能:促进每个幼儿的发展,促进教师的自我成长,促进课程本身的发展。 5、《民办教育促进法》对民办教育的性质作为明确的规定:“民办教育事业属于公益性事业,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 6、国有民办园的经费来源有举办者投入,家长交纳的保育、教育费,社会捐助和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 二、简答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1、《幼儿园工作规程》包含哪些方面的内容? 答:⑴关于保教结合原则;⑵关于幼儿园保育和教育目的和教育目标;⑶关于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⑷让幼儿主动活动、有充分的探索操作和主动参与学习的机会;⑸关于幼儿园教育工作者的任职条件和幼儿教师素质;⑹关于幼儿游戏;⑺幼儿园管理;⑻幼儿园、家庭和社区教育;⑼附则。 2、园长通常会通过建立哪些制度来对幼儿园实施有效的管理? 答:有⑴安全检查制度;⑵健康教育制度;⑶安全教育制度;⑷幼儿园生活制度;⑸卫生保健制度;⑹幼儿园管理制度;⑺班主任教师工作制度;⑻幼儿园财政管理制度;⑼奖惩制度等。 3、幼儿教师应如何有效地组织教育内容? 答:应该做到以下几点:①要强化目标意识,确立“儿童发展目标”这本的意识与实践行为,明确儿童发展各方面目标及其相互关系,并以此为指导全面分析本班儿童认知、行为、情感等各方面发展状况、特点、问题与需求,以确定全

学前教育史知识点

24. 中国最先实行设计教学法的是南京,南京高师附小幼稚园被称为“杜威院”。P120 25. 陶行知“爱满天下”口号,陈鹤琴“一切为了儿童”。P122 26. 儿童公育思潮,以蔡元培、恽代英为代表。 27. 恽代英,“理想的儿童俱乐部”。P124 28. 在全国平民教育思潮影响下,幼教工作者提出了要办平民幼稚教育的口号。p125 29. 幼儿教育平民化的思潮,奠定了乡村幼稚教育试验活动的思想基础。 准。P126 31. 《幼稚园课程标准》,分为幼稚教育总目标、课程范围、教育方法要点三部分。 32. 1922. 壬戌学制,确立幼稚园制度,我国学前教育进入一个实验、改革、 发展的时期。P129 33.创办厦门集美幼稚园的是 p130 ,实 p132 35. 南京鼓楼幼稚园是一所实验性质的幼稚园,是陈鹤琴于1923年春创办的。开创了大学进行幼儿教育实验研究活动。P133 36. 南京燕子矶幼稚园利用_艺友制__的办法训练学员,培养出来的学员有能 力独自办理一个幼稚园。P136

37. 上海大同幼稚园,是中国互济会创办,由地下党领导,专门收养抚育革命者子女。 38. 四川省立成都实验幼稚园,陆秀,有辅导各县市幼稚园的责任。P137 39, 民国幼稚园师资培训,设立幼稚师范科,由《师范教育法》《师范学校规程》规定。P138 40. 集美幼稚师范学校的创办者是.陈嘉庚 p140 41. 江西省立实验幼稚师范学校,中国第一所独立设置的公立师范学校。 42. 我国第一所独立设置的公立幼儿师范学校是国立幼稚师范学校,校长:陈鹤琴。 p141 43. 老解放区,即苏区、抗日根据地、解放区。 44. 是红色政权颁布的第一部关于学前儿童教育的指导性、纲领性文件,开创了苏区 45. 1934年2月,颁布《托儿所组织条例》的是我国苏区中央人民政府 p143 金 p144 47. 为培育无家可归的难童健康成长为抗日建国之力量,1938年3月在武汉成立 48.1938年,在武汉成立中国战时儿童保育会,理事长为 《托儿所组织条例》之后老区又一重要的学前教育法规文件。P147

学前教育政策与法律法规

离线作业考核 《学前教育政策与法律法规》 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 1、教育法 答:教育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调整教育活动中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1)教育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2)教育法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 (3)教育法是调整教育活动中各种法律性的社会关系的行为规则。 2、行政法律责任 答:行政法律关系主体由于违反行政法律规范构成行政违法而应当依法承担的否定性法律后果。现行教育法律的相当一部分规定是以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为乙方来调整教育活动中的行政关系,因而具有行政法的属性。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本身就带有行政违法性。所以,行政法律责任是违反教育法最主要的一种法律责任。 3、幼儿为本 答:幼儿为本即幼儿本位之意,本可以解释为基础、主体、根本、本原、本质出发点、目的等。幼儿为本一般是相对于设计本位或成人本位而言的,两者之间存在辩证关系。毫不考虑教育对象的极端的社会为本的教育,不仅不会达到教育的目的,甚至根本不能被称之为教育;同样,完全脱离所处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所谓遗世独立的幼儿为本的教育也是不存在的。今天我们倡导的幼儿为本,绝不是反对幼儿教育为社会的需求服务,而是通过培养身心协调、全面发展的幼儿,在既体现幼儿教育的人本取向的同时,又体现幼儿教育自身的社会价值。 4、教育法律规范

答:每部具体的教育法都是由若干行为规则组成的有机整体,其中每一个行为规则就是一个教育法律规范。也就是说,教育法律规范是指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通过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关于教育方面的行为规则。 5、正式解释 答:正式解释又称法定解释、有权解释或官方解释,是指特定的国家机关依照宪法和法律所赋予的权力,对法律所作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解释。正式解释又分为立法解释、行政解释和司法解释。 二、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 1、简述幼儿园保育和教育的主要目标。 答:(1)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和技能的协调发展,增强体质,促进心理健康,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和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 (2)发展幼儿智力,培养正确运用感官和运用语言交往的基本能力,增进对环境的认识,培养有益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培养初步的动手探究能力。 (3)萌发幼儿爱祖国、爱家乡、爱集体、爱劳动、爱科学的情感,培养诚实、自信、友爱、勇敢、勤学、好问、爱护公物、克服困难、讲礼貌、守纪律等良好的品德行为和习惯,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4)培养幼儿初步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该条新增“促进幼儿心理健康”的目标。 2、教育法的适用。 答:教育法的适用通常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讲,教育法的适用是指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国家司法机关及其公职人员依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将教育法运用于具体的人或组织的专门活动。从狭义上讲,教育法的适用是指国家司法机关依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运用。教育法处理各种案件的专门活动。 3、概述《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核心理念。 答:(1)以儿童为本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 (2)终身教育指南以幼儿后系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素质基础为目标,以促进幼儿体制德美各方面的协调发展为核心。 (3)家园共育家园关系从配合到合作,构建家庭外部支持系统、“走进来”与“走出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