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坐标系(北京54和西安80)中三度带和六度带如何区分

地理坐标系(北京54和西安80)中三度带和六度带如何区分
地理坐标系(北京54和西安80)中三度带和六度带如何区分

地理坐标系(北京54和西安80)中三度带和六度带如何区分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坐标系三度带和六度带如何区分?

有一组坐标,怎么迅速知道它们是3度带的还是6度带的?

1.我国采用6度分带和3度分带:

1∶2.5万及1∶5万的地形图采用6度分带投影,即经差为6度,从零度子午线开始,自西向东每个经差6度为一投影带,全球共分60个带,用1,2,3,4,5,……表示.即东经0~6度为第一带,其中央经线的经度为东经3度;东经6~12度为第二带,其中央经线的经度为9度。

1∶1万的地形图采用3度分带,从东经1.5度的经线开始,每隔3度为一带,用1,2,3,……表示,全球共划分120个投影带,即东经1.5~ 4.5度为第1带,其中央经线的经度为东经3度,东经4.5~7.5度为第2带,其中央经线的经度为东经6度。

地形图上公里网横坐标前2位就是带号,例如:1∶5万地形图上的横坐标为18576000,其中18即为带号,293300为纵坐标值。

2.当地中央经线经度的计算

六度带中央经线经度的计算:当地中央经线经度=6°×当地带号-3°,例如:地形图上的横坐标为18576000,其所处的六度带的中央经线经度为:6°×18-3°=105°。

三度带中央经线经度的计算:中央经线经度=3°×当地带号。

一个好记的方法: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陆地范围内,坐标(Y坐标,8位数,前两位是带号)带号小于等于23的肯定是6度带,大于等于24的肯定是3度带。

3.只知道经纬度时中央经线的计算

将当地经线的整数部分除以6,再取商的整数部分加上1°。再将所得结果乘以6后减去3°,就可以得到当地的中央经线值。

如106°15′00″,用106°/6取整得17°,(17°+1°)*6-3°=105°,即当地的中央经线值为105°。

一般,这个容易经度坐标都是以39开头,纬度坐标1.5度带以78开头,3度带以40开头,6度带以20开头。。。

2

如何将北京54坐标转换成西安80坐标教程

MAPGIS“北京54 坐标系”转“西安80坐标系”详细教程 北京54坐标系和西安80坐标系其实是一种椭球参数的转换,作为这种转换在同一个椭球里的转换都是严密的,而在不同的椭球之间的转换是不严密,因此不存在一套转换参数可以全国通用的,在每个地方会不一样,因为他们是两个不同的椭球基准。那么,两个椭球间的坐标转换,一般而言比较严密的是用七参数布尔莎模型,即X平移,Y平移,Z平移,X旋转(WX),Y旋转(WY),Z旋转(WY),尺度变化(DM)。若求得七参数就需要在一个地区提供3个以上的公共点坐标对(即北京54坐标下x、y、z和西安80坐标系下x、y、z),如果区域范围不大,最远点间的距离不大于30km(经验值),这可以用三参数,即X平移,Y平移,Z平移,而将X旋转,Y旋转,Z旋转,尺度变化面DM视为0。 方法: 第一步:向地方测绘局(或其他地方)找本区域三个公共点坐标对(即北京54坐标下x、y、z和西安80坐标系下x、y、z); 第二步:讲三个点的坐标对全部转换以弧度为单位。(菜单:投影转换——输入单点投影转换,计算出这三个点的弧度值并记录下来); 第三步:求公共点操作系数(菜单:投影转换——坐标系转换)。如果求出转换系数后,记录下来; 第四步:编辑坐标转换系数(菜单:投影转换——编辑坐标转换系数),最后进行投影变换,“当前投影”输入80坐标系参数,“目的投影”输入54坐标系参数。进行转换时系统会自动调用曾编辑过的坐标转换系数。 详细步骤如下: 首先将MAPGIS平台的工作路径设置为“…..\北京54转西安80”文件夹下。 下面我们来讲解“北京54 坐标系”转“西安80坐标系”的转换方法和步骤。 一、数据说明 北京54 坐标系和西安80 坐标系之间的转换其实是两种不同的椭球参数之间的转换,一般而言比较严密的是用七参数布尔莎模型,即X 平移,Y 平移,Z 平移,X 旋转(WX),Y 旋转(WY),Z 旋转(WY),尺度变化(DM)。若得七参数就需要在一个地区提供3 个以上的公共点坐标对(即北京54 坐标下x、y、z 和西安80 坐标系下x、y、z),可以向地方测绘局获取。 二、“北京54 坐标系”转“西安80 坐标系”的操作步骤 启动“投影变换模块”,单击“文件”菜单下“打开文件”命令,将演示数据“演示数据_北京54.WT”、“演示数据_北京54.WL”、“演示数据_北京54.WP”打开,如图1 所示:

北京54坐标系与西安80坐标系及常用坐标系参数(精)

北京54坐标系与西安80坐标系及常用坐标系参数西安80坐标系与北京54坐标系其实是一种椭球参数的转换,作为这种转,在同一个椭球里的转换都是严密的,而在不同的椭球之间的转换是不严密,因此不存在一套转换参数可以全国通用的,在每个地方会不一样,因为它们是两个不同的椭球基准。那么,两个椭球间的坐标转换,一般而言比较严密的是用七参数布尔莎模型,即X平移, Y平移,Z平移,X旋转(WX,Y 旋转(WY,Z旋转(WZ,尺度变化(DM。要求得七参数就需要在一个地区需要3个以上的已知点。如果区域范围不大,最远点间的距离不大于30Km(经验值,这可以用三参数,即X平移,Y平移,Z平移,而将X旋转,Y旋转, Z旋转,尺度变化面DM视为0。 方法如下: 第一步:向地方测绘局(或其它地方找本区域三个公共点坐标对; 第二步:求公共点的操作系数。 第三步:利用相关软件进行投影变换。 54国家坐标系: 建国初期,为了迅速开展我国的测绘事业,鉴于当时的实际情况,将我国一等锁与原苏联远东一等锁相连接,然后以连接处呼玛、吉拉宁、东宁基线网扩大边端点的原苏联1942年普尔科沃坐标系的坐标为起算数据,平差我国东北及东部区一等锁,这样传算过来的坐标系就定名为1954年北京坐标系。因此,P54可归结为: a.属参心大地坐标系; b.采用克拉索夫斯基椭球的两个几何参数; c.大地原点在原苏联的普尔科沃; d.采用多点定位法进行椭球定位; e.高程基准为1956年青岛验潮站求出的黄海平均海水面;

f.高程异常以原苏联1955年大地水准面重新平差结果为起算数据。按我国天 文水准路线推算而得。 自P54建立以来,在该坐标系内进行了许多地区的局部平差,其成果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954北京坐标系参考椭球基本几何参数 长半轴a=6378245m 短半轴b=6356863.0188m 扁率α=1/298.3 第一偏心率平方=0.006693421622966 第二偏心率平方=0.006738525414683 80国家坐标系:采用国际地理联合会(IGU第十六届大会推荐的椭球参数,大地 坐标原点在陕西省泾和县永乐镇的大地坐标系,又称西安坐标系。 C80是为了进行全国天文大地网整体平差而建立的。根据椭球定位的基本原理,在建立C80坐标系时有以下先决条件: (1大地原点在我国中部,具体地点是陕西省径阳县永乐镇; (2C80坐标系是参心坐标系,椭球短轴Z轴平行于地球质心指向地极原点方向,大地起始子午面平行于格林尼治平均天文台子午面; X轴在大地起始子午面内与Z轴垂直指向经度0方向; Y轴与Z、X轴成右手坐标系; (3椭球参数采用IUG1975年大会推荐的参数因而可得C80椭球两个最常用的几何参数为:

测绘坐标3度带与6度带(3°与6°)换带计算Word版

3度带与6度带理解要点 1.我国采用6度分带和3度分带: 1∶2.5万及1∶5万的地形图采用6度分带投影,即经差为6度,从零度子午线开始,自西向东每个经差6度为一投影带,全球共分60个带,用1,2,3,4,5,……表示.即东经0~6度为第一带,其中央经线的经度为东经3度,东经6~12度为第二带,其中央经线的经度为9度。 1∶1万的地形图采用3度分带,从东经1.5度的经线开始,每隔3度为一带,用1,2,3,……表示,全球共划分120个投影带,即东经1.5~4.5度为第1带,其中央经线的经度为东经3度,东经4.5~7.5度为第2带,其中央经线的经度为东经6度.我省位于东经113度-东经120度之间,跨第38、39、40共计3个带,其中东经115.5度以西为第38带,其中央经线为东经114度;东经115.5~118.5度为39带,其中央经线为东经117度;东经118.5度以东到山海关为40带,其中央经线为东经120度。地形图上公里网横坐标前2位就是带号,例如:1∶5万地形图上的横坐标为20345486,其中20即为带号,345486为横坐标值。 2.当地中央经线经度的计算

六度带中央经线经度的计算:当地中央经线经度=6°×当地带号-3°,例如:地形图上的横坐标为20345,其所处的六度带的中央经线经度为:6°×20-3°=117°(适用于1∶2.5万和1∶5万地形图)。 三度带中央经线经度的计算:中央经线经度=3°×当地带号(适用于1∶1万地形图)。 3、如何计算当地的中央子午线? 当地中央子午线决定于当地的直角坐标系统,首先确定您的直角坐标系统是3度带还是6度带投影公式推算: 6度带中央子午线计算公式:当地经度/6=N;中央子午线L=6 * N (带号) 当没有除尽,N有余数时,中央子午线L=6*N - 3 3度带中央子午线计算公式:当地经度/3=N;中央子午线L=3 X N 我国的经度范围西起73°东至135°,可分成 六度带十一个(13号带—23号带),各带中央经线依次为(75°、81°、……123°、129°、135°);三度带二十二个(24号带—45号带)。各带中央经线依次为(72°、75°、……132°、135°); 六度带可用于中小比例尺(如1:250000)测图,三度带可用于大比例尺(如1:10000)测图,城建坐标多采用三度带的高斯投影 4、如何判断投影坐标是3度带坐标还是6度带坐标 如(4231898,21655933)其中21即为带号,同样所定义的东伪偏移值也需要加上带号,如21带的东伪偏移值为21500000米。假如你的工作区经度在120度至126度范围,则该坐标系为6度带坐标系,该带的中央经度为123度。 如(2949320,36353822)其中36即为带号,已知该地点位于贵阳市附近,而从地图上我们看到贵阳大概的经度是东经108度左右,因此可以36*3=108,所以该坐标系为3度带坐标系,该带的中央经度为108度。而不可能为6度带:36*6=216。

6°带和3°带坐标转换

关于单点坐标的换算 我国1:2.5——1:50万地形图均采用6度分带;1:1万及更大比例尺地形图采用3度分带,以保证必要的精度。我国的经度范围西起73°东至135°,横跨11个六度带,73~135,对应6度带号是13~23。三度带比6度带大一倍,基本上就是24到45。 当地中央经线和带号计算公式 首先我们要确定我们的坐标是3度带的还是6度带的投影,然后根据经度来计算带号、中央子午线,计算公式如下: 6度带:中央子午线计算公式:中央子午线L=6 ×(N+1)-3 。N=[当地经度/6],N值不进行四舍五入,只取整数部分,(N+1)即为6度带的带号。 3度带:中央子午线计算公式:中央子午线L=3 ×N 。 N=当地经度/3,N值进行四舍五入后即为3度带的带号。

一般先计算6度带和3度带的中央经线,如果中央经线一致,则直接改带号,如果不一致需要做换带计算。 当地中央经线经度的计算 六度带中央经线经度的计算:当地中央经线经度=6°×当地带号-3°,例如:地形图上的横坐标为20345,其所处的六度带的中央经线经度为:6°×20-3°=117°(适用于1∶2.5万和1∶5万地形图)。 三度带中央经线经度的计算:中央经线经度=3°×当地带号(适用于1∶1万地形图)。 一个好记的方法: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陆地范围内,坐标(Y坐标,8位数,前两位是带号)带号小于等于23的肯定是6度带,大于等于24的肯定是3度带. 3.只知道经纬度时中央经线的计算 将当地经线的整数部分除以6,再取商的整数部分加上1.再将所得结果乘以6后减去3,就可以得到当地的中央经线值。 公式推算: 6度带中央子午线计算公式:当地经度/6=N;中央子午线L=6 * N (带号)当没有除尽,N有余数时,中央子午线L=6*N - 3 3度带中央子午线计算公式:当地经度/3=N;中央子午线L=3 X N(带号)我国的经度范围西起73°东至135°,可分成 6度带11个(13号带——23号带),各带中央经线依次为(75°、81°、……123°、129°、135°); 3度带22个(24号带——45号带)。各带中央经线依次为(72°、75°、……132°、135°);

坐标系三度带和六度带如何区分

坐标系三度带和六度带如何区分? 有一组坐标,怎么迅速知道它们是3度带的还是6度带的? 1.我国采用6度分带和3度分带: 1∶2.5万及1∶5万的地形图采用6度分带投影,即经差为6度,从零度子午线开始,自西向东每个经差6度为一投影带,全球共分60个带,用1,2,3,4,5,……表示.即东经0~6度为第一带,其中央经线的经度为东经3度;东经6~12度为第二带,其中央经线的经度为9度。 1∶1万的地形图采用3度分带,从东经1.5度的经线开始,每隔3度为一带,用1,2,3,……表示,全球共划分120个投影带,即东经1.5~ 4.5度为第1带,其中央经线的经度为东经3度,东经4.5~7.5度为第2带,其中央经线的经度为东经6度。 地形图上公里网横坐标前2位就是带号,例如:1∶5万地形图上的横坐标为18576000,其中18即为带号,293300为纵坐标值。 2.当地中央经线经度的计算 六度带中央经线经度的计算:当地中央经线经度=6°×当地带号-3°,例如:地形图上的横坐标为18576000,其所处的六度带的中央经线经度为:6°×18-3°=105°。 三度带中央经线经度的计算:中央经线经度=3°×当地带号。 一个好记的方法: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陆地范围内,坐标(Y坐标,8位数,前两位是带号)带号小于等于23的肯定是6度带,大于等于24的肯定是3度带。 3.只知道经纬度时中央经线的计算 将当地经线的整数部分除以6,再取商的整数部分加上1°。再将所得结果乘以6后减去3°,就可以得到当地的中央经线值。 如106°15′00″,用106°/6取整得17°,(17°+1°)*6-3°=105°,即当地的中央经线值为105°。 中央子午线经度都是105度时三度带和六度带坐标是不是一样的? 推荐答案 在三度带范围内,坐标是一样的,但是带号不一样,可以区分。 如果在三度带范围外,也就是说108度的三度带和102度的三度带和105六度带交叉的地方,坐标是不一样的。(王兆洲认为这句话的108和102是三度带

3度6度带高斯投影详解.

3度6度带高斯投影 选择投影的目的在于使所选投影的性质、特点适合于地图的用途,同时考虑地图在图廓范围内变形较小而且变形分布均匀。海域使用的地图多采用保角投影,因其能保持方位角度的正确。 我国的基本比例尺地形图(1:5千,1:1万,1:2.5万,1:5万,1:10万,1:25万,1:50万,1:100万)中,大于等于50万的均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Gauss-Kruger),这是一个等角横切椭圆柱投影,又叫横轴墨卡托投影(Transverse Mercator);小于50万的地形图采用等角正轴割园锥投影,又叫兰勃特投影(Lambert Conformal Conic);海上小于50万的地形图多用等角正轴圆柱投影,又叫墨卡托投影(Mercator)。一般应该采用与我国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系列一致的地图投影系统。 地图坐标系由大地基准面和地图投影确定,大地基准面是利用特定椭球体对特定地区地球表面的逼近,因此每个国家或地区均有各自的大地基准面,我们通常称谓的北京54坐标系、西安80坐标系实际上指的是我国的两个大地基准面。我国参照前苏联从1953年起采用克拉索夫斯基(Krassovsky)椭球体建立了我国的北京54坐标系,1978年采用国际大地测量协会推荐的IAG 75地球椭球体建立了我国新的大地坐标系--西安80坐标系,目前GPS定位所得出的结果都属于WGS84坐标系统,WGS84基准面采用WGS84椭球体,它是一地心坐标系,即以地心作为椭球体中心的坐标系。因此相对同一地理位置,不同的大地基准面,它们的经纬度坐标是有差异的。 采用的3个椭球体参数如下(源自“全球定位系统测量规范 GB/T 8314-2001”): 椭球体与大地基准面之间的关系是一对多的关系,也就是基准面是在椭球体基础上建立的,但椭球体不能代表基准面,同样的椭球体能定义不同的基准面,如前苏联的Pulkovo 1942、非洲索马里的Afgooye基准面都采用了Krassovsky

什么是西安80坐标系

什么是西安80坐标系 1.概述 西安80坐标系,即198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采用地球椭球基本参数为1975年国际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联合会第十六届大会推荐的数据。该坐标系的大地原点设在我国中部的陕西省西安市西北方向60公里处的泾阳县永乐镇,又简称西安大地原点。基准面采用青岛大港验潮站1952-1979年确定的黄海平均海水面(即1985国家高程基准)。 2.椭球参数 西安80椭球参数采用IUG 1975年大会推荐的参数,因而可得西安80椭球两个最常用的几何参数为: 长半轴a=6378140±5(m) 短半轴b=6356755.2882m 扁率α=1/298.2570 第一偏心率平方 =0.00669438499959 第二偏心率平方=0.00673950181947

参考椭球 3.坐标系特点 (1)椭球参数与克拉索夫斯基椭球相比精度高。 (2)椭球有4个参数,是一套完整的数值,既确定了几何形状,又表明了地球的基本物理特征,从而将大地测量学与大地重力学的基本参数统一起来。 (3)椭球参数与国际天文学会(IAU)决定从1984年启用的新天文常数系统中的地球椭球参数相一致。 (4)与1954年北京坐标系相比,轴系与参考基本面明确。 (5)通过椭球定位,参考椭球与我国似大地水准符合较好,高程异常的等值线零线有两条穿过我国东部和西部,一般地区高程异常在+20m ~ -20m之间。 (6)该坐标系是综合利用我国30年来天文、重力、三角测量资料建成的我国自己的大地坐标 系。

地球椭球体 4.分带方式 西安80坐标采用投影坐标系,可以使用3度分带或者6度分带。很多大城市在西安80的基础上进一步演算,制定了各自的城市坐标系,如杭州城市坐标系就是基于西安80的。西安80的坐标值,Y应该为6位(无带号)或者8位(有带号),X应该为7位。

80坐标6度带转3度带

80坐标6度带转3度带 相关软件:excel,coord 前期准备:制作如下excel表格,方便数据记录: 此次拿6度带坐标X=4161600,Y=18645600做实例。 大体流程:确定6度带坐标中央子午线-用coord软件确定大地坐标L参数-用L参数确定3度坐标的带号和中央子午线-通过coord软件的换带计算得出转换结果-在转换结果Y坐标前加上两位带号。 1、确定6度坐标带号和中央子午线。Y坐标的前两位是带号,即18,中央子午线计算公式为“带号*6-3”,即105度。 2、计算大地坐标L。点击坐标转换-投影设置,因为是6度转3度,所以“投影方式”选“高斯投影6度带”,并在右侧“中央子午线”输入刚才计算的6度子午线参数为105度。确定后返回主界面。 左侧“选择源坐标类型”选“平面坐标”,右侧“选择目标坐标类型”选“大地坐标”,单位为“度”, “椭球基准”选择“国家80”。在“输入源坐标”处输入X=4161600,Y=18645600。点击转换,得出大地坐 标参数“L”。 L/3并四舍五入得出3度带号为36,“带号*3”计算出3度带的中央子午线108。 3、6度带坐标转换为3度带坐标 回到主界面,按第一张图设置,将两侧全部选择“平面坐标”,其他参数不变(椭球标准两侧都是国家80、左侧输入6度带坐标X=4161600,Y=18645600)。 点击菜单“坐标转换”-“换代计算”。 “转换前投影设置”为6度带的设置,选择6度带,并输入中央子午线105度,点击确定后会自动弹出“转换后投影设置”,这里因为是要转换3度坐标,因此左侧选择3度带,右侧输入中央子午线108度。 点击确定后回到主界面,点击“转换坐标”,右侧的“输出目标坐标”即为转换后的3度带坐标。X=4161181.939693,Y=380580.858173。注意,此处并不是最终结果。还需在3度带坐标的Y坐标前加上两位带号,即最终的转化结果为:X=4161181.939693,Y=36380580.858173

六度带、三度带计算方法

三度带与六度带的概念源于高斯平面直角坐标,高斯平面直角坐标适用于:测区范围较大,不能将测区曲面当作平面看待。 当测区范围较大,若将曲面当作平面来看待,则把地球椭球面上的图形展绘到平面上来,必然产生变形,为减小变形,必须采用适当的方法来解决。测量上常采用的方法是高斯投影方法。 高斯投影方法是将地球划分成若干带,然后将每带投影到平面上。 1.我国采用6度带和3度带: 1∶2.5万及1∶5万的地形图采用6度分带投影,即经差为6度,从零度子午线开始,自西向东每个经差6度为一投影带,全球共分60个带,用1,2,3,4,5,……表示.即东经0~6度为第一带,其中央经线的经度为东经3度,东经6~12度为第二带,其中央经线的经度为9度。 1∶1万的地形图采用3度分带,从东经1.5度的经线开始,每隔3度为一带,用1,2,3,……表示,全球共划分120个投影带,即东经1.5~ 4.5度为第1带,其中央经线的经度为东经3度,东经4.5~7.5度为第2带,其中央经线的经度为东经6度.我省位于东经113度-东经120度之间,跨第38、39、40共计3个带,其中东经115.5度以西为第38带,其中央经线为东经114度;东经115.5~118.5度为39带,其中央经线为东经117度;东经118.5度以东到山海关为40带,其中央经线为东经120度。 地形图上公里网横坐标前2位就是带号,例如:1∶5万地形图上的横坐标为20345486,其中20即为带号,345486为横坐标值。 2.当地中央经线经度的计算 六度带中央经线经度的计算:当地中央经线经度=6°×当地带号-3°,例如:地形图上的横坐标为20345,其所处的六度带的中央经线经度为:6°×20-3°=117°(适用于1∶2.5万和1∶5万地形图)。 三度带中央经线经度的计算:中央经线经度=3°×当地带号(适用于1∶1万地形图)。 例如在河北境内大部分地区: 三度带中央经线经度的计算:114°=3°×38 (横坐标为38******) 六度带中央经线经度的计算:117°=6°×20-3°(横坐标为20******)

3度带、6度带带号与中央经线互算

在采用分带的投影坐标系统中,我们最常用的是高斯-克吕格投影,它是由德国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高斯(Carl Friedrich Gauss,1777—1855)于十九世纪二十年代拟定,后经德国大地测量学家克吕格(Johannes Kruger,1857~1928)于1912年对投影公式加以补充,所以因此而得名。它是横轴墨卡托投影的一个变种,高斯-克吕格只是它通俗的名称,比较专业的名称叫做横轴等角切椭圆柱投影。 设想用一个圆柱横切于球面上投影带的中央经线,按照投影带中央经线投影为直线且长度不变和赤道投影为直线的条件,将中央经线两侧一定经差范围内的球面正形投影于圆柱面。然后将圆柱面沿过南北极的母线剪开展平,即获高斯—克吕格投影平面。高斯—克吕格投影后,除中央经线和赤道为直线外,其他经线均为对称于中央经线的曲线。高斯-克吕格投影没有角度变形,在长度和面积上变形也很小,中央经线无变形,自中央经线向投影带边缘,变形逐渐增加,变形最大处在投影带内赤道的两端。下图是高斯—克吕格投影方式示意图。 图一高斯克吕格投影的投影方式 高斯—克吕格投影按一定经差将地球椭球面划分成若干投影带,这是高斯投影中限制长度变形的最有效方法。分带时既要控制长度变形使其不大于测图误差,又要使带数不致过多以减少换带计算工作,据此原则将地球椭球面沿子午线划分成经差相等的瓜瓣形地带,以便分带投影。通常按经差6度或3度分为六度带或三度带。六度带自0度子午线起每隔经差6度自西向东分带,带号依次编为第1、2…60带。三度带是在六度带的基础上分成的,它的中央子午线与六度带的中央子午线和分带子午线重合,即自1.5度子午线起每隔经差3度自西

如何设置北京54或西安80坐标系

如何设置北京54或西安80坐标系?方法很简单,但是需要5个参数,这5个参数可以从当地测绘部门获取,也可以从设置好的GPS中读出。第一步,在任意画面按MENU键,进入“系统设置”,然后进入”选择坐标系“,选”主位置画面“,在出现的列表中选择最下边的”自定义“或”User Grid“,选第一行的“横向墨卡托”,用箭头键和ENTER键输入当地的中央纬线(00.00000N)和中央经线(XXX.00000E),进入下一页,然后用同样的方法设置投影比例(1.00000000)、尺度比(1.00000000)、东西偏差(00500000.0)和南北偏差(00000000.0),然后按“完成”按钮。中央纬线的计算方法用GOOGLE 查找吧,网上有很多。第二步,在任意画面按MENU键,进入“系统设置”,然后进入”选择大地基准“,选”主位置画面“,在出现的列表中选择倒数第四个的”自定“或”User“,设置Delta A, Detla F, Delta X, Delta Y, Delta Z等5个参数,这5个参数需要找当地测绘部门查询。 如何计算当地的中央经线?子午线GPS要设置北京54或者西安80坐标系的时候,除了五个Delta 参数需要输入外,还有一个中央经线参数需要输入,与Delta参数不同,中央经线是可以自己计算的,计算方法如下:1、六度带中央经线经度的计算:当地中央经线经度=6°×当地带号-3°,例如:地形图上的横坐标为20345,其所处的六度带的中央经线经度为:6°×20-3°=117°(适用于1∶2.5万和1∶5万地形图)。2、三度带中央经线经度的计算:中央经线经度=3°×当地带号(适用于1∶1万地形图)。 附ARCGIS中定义的坐标系:北京54坐标系:Beijing 1954 3 Degree GK CM 75E.prj(三度分带法,中央经线东经75度,横坐标前不加带号)Beijing 1954 3 Degree GK Zone 25.prj(三度分带法,带号25,横坐标前加带号)Beijing 1954 GK Zone 13.prj(六度分带法,中央经线东经75度,横坐标前加带号)Beijing 1954 GK Zone 13N.prj(六度分带法,中央经线东经75度,横坐标前不加带号)西安80坐标系:Xian 1980 3 Degree GK CM 75E.prj(三度分带法,中央经线东经75度,横坐标前不加带号)Xian 1980 3 Degree GK Zone 25.prj(三度分带法,带号25,横坐标前加带号)Xian 1980 GK CM 75E.prj(六度分带法,中央经线东经75度,横坐标前不加带号)Xian 1980 GK Zone 13.prj(六度分带法,中央经线东经75度,横坐标前加带号)

3度带和6度带的区分

3度带和6度带的区分 记得曾经有人问过我,怎么知道一个地方所在的中央经线,以及该中央经线 所在的分度带带号是多少。今天就仔细的说一下。 在采用分带的投影坐标系统中,我们最常用的是高斯-克吕格投影,它是由德 国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高斯(Carl Friedrich G auss,1777—1855)于十 九世纪二十年代拟定,后经德国大地测量学家克吕格(Johannes Kruger, 1857~1928)于 1912 年对投影公式加以补充,所以因此而得名。它是横轴墨卡托 投影的一个变种,高斯-克吕格只是它通俗的名称,比较专业的名称叫做横轴等角 切椭圆柱投影。b5E2RGbCAP 设想用一个圆柱横切于球面上投影带的中央经线,按照投影带中央经线投影 为直线且长度不变和赤道投影为直线的条件,将中央经线两侧一定经差范围内的 球面正形投影于圆柱面。然后将圆柱面沿过南北极的母线剪开展平,即获高斯— 克吕格投影平面。高斯—克吕格投影后,除中央经线和赤道为直线外,其他经线 均为对称于中央经线的曲线。高斯-克吕格投影没有角度变形,在长度和面积上 变形也很小,中央经线无变形,自中央经线向投影带边缘,变形逐渐增加,变形最 大处在投影带内赤道的两端。下图是高斯—克吕格投影方式示意图。p1EanqFDPw 图一高斯克吕格投影的投影方式 高斯—克吕格投影按一定经差将地球椭球面划分成若干投影带,这是高斯投 影中限制长度变形的最有效方法。分带时既要控制长度变形使其不大于测图误 差,又要使带数不致过多以减少换带计算工作,据此原则将地球椭球面沿子午线 划分成经差相等的瓜瓣形地带,以便分带投影。通常按经差 6 度或 3 度分为六度 带或三度带。六度带自 0 度子午线起每隔经差 6 度自西向东分带,带号依次编为 第 1、2…60 带。三度带是在六度带的基础上分成的,它的中央子午线与六度带 的中央子午线和分带子午线重合,即自 1.5 度子午线起每隔经差 3 度自西向东分 带,带号依次编为三度带第 1、2…120 带。我国的经度范围西起 73°东至 135°, 可分成六度带十一个,各带中央经线依次为 75°、81°、87°、……、117°、 123°、129°、135°,或三度带二十二个。我国大于等于 50 万的大中比例尺地 形图多采用六度带高斯-克吕格投影,三度带高斯-克吕格投影多用于大比例尺测 图,如城建坐标多采用三度带的高斯-克吕格投影。DXDiTa9E3d 图二 3 度分带与 6 度分带示意图 如果已知高斯—克吕格投影的中央经线,要计算按 3 度分带和按 6 度分带时 的分度代号可以采用以下的计算公式: 3 度分带:分带带号 = 当地中央经线÷3 6 度分带:分带带号 = (当地中央经线+3)÷6

测绘坐标3度带与6度带(3°与6°)换带计算演示文档.docx

1.我国采用6度分带和3度分带: 1∶2.5万及1∶5万的地形图采用6度分带投影,即经差为6度,从零度子午线开始,自西向东每个经差6度为一投影带,全球共分60个带,用1,2,3,4,5,……表示.即东经0~6度为第一带,其中央经线的经度为东经3度,东经6~12度为第二带,其中央经线的经度为9度。 1∶1万的地形图采用3度分带,从东经1.5度的经线开始,每隔3度为一带,用1,2,3,……表示,全球共划分120个投影带,即东经1.5~4.5度为第1带,其中央经线的经度为东经3度,东经4.5~7.5度为第2带,其中央经线的经度为东经6度.我省位于东经113度-东经120度之间,跨第38、39、40共计3个带,其中东经115.5度以西为第38带,其中央经线为东经114度;东经115.5~118.5度为39带,其中央经线为东经117度;东经118.5度以东到山海关为40带,其中央经线为东经120度。地形图上公里网横坐标前2位就是带号,例如:1∶5万地形图上的横坐标为20345486,其中20即为带号,345486为横坐标值。 2.当地中央经线经度的计算 六度带中央经线经度的计算:当地中央经线经度=6°×当地带号-3°,例如:地形图上的横坐标为20345,其所处的六度带的中央经线经度为:6°×20-3°=117°(适用于1∶2.5万和1∶5万地形图)。 三度带中央经线经度的计算:中央经线经度=3°×当地带号(适用于1∶1万地形图)。

3、如何计算当地的中央子午线? 当地中央子午线决定于当地的直角坐标系统,首先确定您的直角坐标系统是3度带还是6度带投影公式推算: 6度带中央子午线计算公式:当地经度/6=N;中央子午线L=6 * N (带号) 当没有除尽,N有余数时,中央子午线L=6*N - 3 3度带中央子午线计算公式:当地经度/3=N;中央子午线L=3 X N 我国的经度范围西起73°东至135°,可分成 六度带十一个(13号带—23号带),各带中央经线依次为(75°、81°、……123°、129°、135°);三度带二十二个(24号带—45号带)。各带中央经线依次为(72°、75°、……132°、135°); 六度带可用于中小比例尺(如1:250000)测图,三度带可用于大比例尺(如1:10000)测图,城建坐标多采用三度带的高斯投影 4、如何判断投影坐标是3度带坐标还是6度带坐标 如(4231898,21655933)其中21即为带号,同样所定义的东伪偏移值也需要加上带号,如21带的东伪偏移值为21500000米。假如你的工作区经度在120度至126度范围,则该坐标系为6度带坐标系,该带的中央经度为123度。 如(2949320,36353822)其中36即为带号,已知该地点位于贵阳市附近,而从地图上我们看到贵阳大概的经度是东经108度左右,因此可以36*3=108,所以该坐标系为3度带坐标系,该带的中央经度为108度。而不可能为6度带:36*6=216。

经纬度与3度带,6度带的概念及其转换方法

日志 分享给好友复制网址隐藏签名档小字体 上一篇下一篇返回日志列表 [转] 经纬度与3度带,6度带的概念及其转换方法 编辑 | 删除 | 权限设置 | 更多▼ 更多▲ ?设置置顶 ?推荐日志 ?转为私密日志 转载自地质队员转载于2010年01月29日 22:52 阅读(3) 评论(0) 分类:个人日记权限: 公开 选择投影的目的在于使所选投影的性质、特点适合于地图的用途,同时考虑地图在图廓范围内变形较小而且变形分布均匀。海域使用的地图多采用保角投影,因其能保持方位角度的正确。 我国的基本比例尺地形图(1:5千,1:1万,1:2.5万,1:5万,1:10万,1:25万,1:50万,1:100万)中,大于等于50万的均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Gauss-Kruger),这是一个等角横切椭圆柱投影,又叫横轴墨卡托投影(Transverse Mercator);小于50万的地形图采用等角正轴割园锥投影,又叫兰勃特投影(Lambert Conformal Conic);海上小于50万的地形图多用等角正轴圆柱投影,又叫墨卡托投影(Mercator)。一般应该采用与我国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系列一致的地图投影系统。 地图坐标系由大地基准面和地图投影确定,大地基准面是利用特定椭球体对特定地区地球表面的逼近,因此每个国家或地区均有各自的大地基准面,我们通常称谓的北京54坐标系、西安80坐标系实际上指的是我国的两个大地基准面。我国参照前苏联从1953年起采用克拉索夫斯基(Krassovsky)椭球体建立了我 国的北京54坐标系,1978年采用国际大地测量协会推荐的IAG 75地球椭球体建立了我国新的大地坐标系--西安80坐标系,目前GPS定位所得出的结果都属于WGS84坐标系统,WGS84基准面采用WGS84椭球体,它是一地心坐标系,

WGS84经纬度坐标与北京54坐标或者西安80坐标的关系

WGS84经纬度坐标与北京54坐标或者西安80坐标的关系 WGS84经纬度坐标与北京54坐标或者西安80坐标的关系 2008-11-07 17:58 一般来讲,GPS直接提供的坐标(B,L,H)是1984年世界大地坐标系(Word Geodetic System 1984即WGS-84)的坐标,其中B为纬度,L为经度,H为大地高即是到WGS-84椭球面的高度。而在实际应用中,我国地图采用的是1954北京坐标系或者1980西安坐标系下的高斯投影坐标(x,y,),不过也有一些电子地图采用1954北京坐标系或者1980西安坐标系下的经纬度坐标(B,L),高程一般为海拔高度h。 GPS的测量结果与我国的54系或80系坐标相差几十米至一百多米,随区域不同,差别也不同,经粗落统计,我国西部相差70米左右,东北部140米左右,南部75米左右,中部45米左右。现就上述几种坐标系进行简单介绍,供大家参阅,并提供各坐标系的基本参数,以便大家在使用过程中自定义坐标系。 1、1984世界大地坐标系 WGS-84坐标系是美国国防部研制确定的大地坐标系,是一种协议地球坐标系。WGS-84坐标系的定义是:原点是地球的质心,空间直角坐标系的Z轴指向BIH(1984.0)定义的地极(CTP)方向,即国际协议原点CIO,它由IAU和IUGG共同推荐。X轴指向BIH定义的零度子午面和CTP赤道的交点,Y轴和Z,X轴构成右手坐标系。WGS-84椭球采用国际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联合会第17届大会测量常数推荐值,采用的两个常用基本几何参数: 长半轴a=6378137m;扁率f=1:298.257223563。 2、1954北京坐标系 1954北京坐标系是将我国大地控制网与前苏联1942年普尔科沃大地坐标系相联结后建立的我国过渡性大地坐标系。属于参心大地坐标系,采用了前苏联的克拉索夫斯基椭球体。其长半轴a=6378245,扁率f=1/298.3。1954年北京坐标系虽然是苏联1942年坐标系的延伸,但也还不能说它们完全相同。 3、1980西安坐标系 1978年,我国决定建立新的国家大地坐标系统,并且在新的大地坐标系统中进行全国天文大地网的整体平差,这个坐标系统定名为1980年西安坐标系。属参心大地坐标系。1980年西安坐标系Xi'an Geodetic Coordinate System 1980 采用1975国际椭球,以JYD 1968.0系统为椭球定向基准,大地原点设在陕西省泾阳县永乐镇,采用多点定位所建立的大地坐标系.其椭球参

地图换带问题(三度带与六度带)--很实用

地图换带问题(三度带与六度带)--很实用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换带中的一些基本问题,便于理解三度带和六度带的,从深层次认识Mapgis坐标投影换带问题。 三度带与六度带的概念源于高斯平面直角坐标,高斯平面直角坐标适用于:测区范围较大,不能将测区曲面当作平面看待。 当测区范围较大,若将曲面当作平面来看待,则把地球椭球面上的图形展绘到平面上来,必然产生变形,为减小变形,必须采用适当的方法来解决。测量上常采用的方法是高斯投影方法。 高斯投影方法是将地球划分成若干带,然后将每带投影到平面上。 我国采用6度带和3度带: 1∶2.5万及1∶5万的地形图采用6度分带投影,即经差为6度,从零度子午线开始,自西向东每个经差6度为一投影带,全球共分60个带,用1,2,3,4,5,……表示.即东经0~6度为第一带,其中央经线的经度为东经3度,东经6~12度为第二带,其中央经线的经度为9度。 图1 度带和六度带切割示意图 1∶1万的地形图采用3度分带,从东经1.5度的经线开始,每隔3度为一带,用1,2,3,……表示,全球共划分120个投影带,即东经1.5~ 4.5度为第1带,其中央经线的经度为东经3度,东经4.5~7.5度为第2带,其中央经线的经

度为东经6度.我省位于东经113度-东经120度之间,跨第38、39、40共计3个带,其中东经115.5度以西为第38带,其中央经线为东经114度;东经115.5~118.5度为39带,其中央经线为东经117度;东经118.5度以东到山海关为40带,其中央经线为东经120度。 地形图上公里网横坐标前2位就是带号,例如:1∶5万地形图上的横坐标为20345486,其中20即为带号,345486为横坐标值。 当地中央经线经度的计算 六度带中央经线经度的计算:当地中央经线经度=6°×当地带号-3°,例如:地形图上的横坐标为20345(假设的坐标,且正确),其所处的六度带的中央经线经度为:6°×20-3°=117°(适用于1∶2.5万和1∶5万地形图)。 三度带中央经线经度的计算:中央经线经度=3°×当地带号(适用于1∶1万地形图)。 例如在河北境内大部分地区: 三度带中央经线经度的计算:114°=3°×38 (横坐标为38******) 六度带中央经线经度的计算:117°=6°×20-3°(横坐标为20******) 而在张家口附近属于6度带和3度带中央子午线重合地带,既当地的3、6度带的X坐标及Y坐标的后6位数值都一样,即在转换时只须把各度带的Y坐标的前2位改过来即可,那里的6度带和3度带划分为: 三度带中央经线经度的计算:117°=3°×39 (横坐标为39******) 六度带中央经线经度的计算:117°=6°×20-3°(横坐标为20******) 我国的经度范围西起73°东至135°,可分成六度带十一个(13号带-23号带),各带中央经线依次为(75°、81°、……123°、129°、135°); 三度带二十二个(24号带-45号带),各带中央经线依次为(72°、75°、……132°、135°); 六度带可用于中小比例尺(如1:250000)测图,三度带可用于大比例尺(如1:10000)测图,城建坐标多采用三度带的高斯投影。 如何判断投影坐标是3度带坐标还是6度带坐标

地理坐标系(北京54和西安80)中三度带和六度带如何区分

地理坐标系(北京54和西安80)中三度带和六度带如何区分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坐标系三度带和六度带如何区分? 有一组坐标,怎么迅速知道它们是3度带的还是6度带的? 1.我国采用6度分带和3度分带: 1∶2.5万及1∶5万的地形图采用6度分带投影,即经差为6度,从零度子午线开始,自西向东每个经差6度为一投影带,全球共分60个带,用1,2,3,4,5,……表示.即东经0~6度为第一带,其中央经线的经度为东经3度;东经6~12度为第二带,其中央经线的经度为9度。 1∶1万的地形图采用3度分带,从东经1.5度的经线开始,每隔3度为一带,用1,2,3,……表示,全球共划分120个投影带,即东经1.5~ 4.5度为第1带,其中央经线的经度为东经3度,东经4.5~7.5度为第2带,其中央经线的经度为东经6度。 地形图上公里网横坐标前2位就是带号,例如:1∶5万地形图上的横坐标为18576000,其中18即为带号,293300为纵坐标值。 2.当地中央经线经度的计算 六度带中央经线经度的计算:当地中央经线经度=6°×当地带号-3°,例如:地形图上的横坐标为18576000,其所处的六度带的中央经线经度为:6°×18-3°=105°。 三度带中央经线经度的计算:中央经线经度=3°×当地带号。 一个好记的方法: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陆地范围内,坐标(Y坐标,8位数,前两位是带号)带号小于等于23的肯定是6度带,大于等于24的肯定是3度带。 3.只知道经纬度时中央经线的计算 将当地经线的整数部分除以6,再取商的整数部分加上1°。再将所得结果乘以6后减去3°,就可以得到当地的中央经线值。 如106°15′00″,用106°/6取整得17°,(17°+1°)*6-3°=105°,即当地的中央经线值为105°。 一般,这个容易经度坐标都是以39开头,纬度坐标1.5度带以78开头,3度带以40开头,6度带以20开头。。。 2

三度带与六度带转换

1.在arcgis里怎么投影转换? 1.数据管理工具--投影和变换--要素--投影 2.先把图层的坐标系更改成目的投影的坐标系再然后添加投影转换的文件,然后导出数据(导出数据时要特注意选数据框) 在arcgis里怎么做配准? 主菜单--自定义--工具条--地理配准 3.怎么把坐标导入到arcgis里? 先把坐标输到excel里(字段写成经度、纬度、高程)然后打开access,把刚才的excel 表导入到access里再导出为dbf格式的文件,再arcgis里摁添加x、y数据按钮。 4.怎么把点的坐标输到属性表里? 新建字段(名为x、y、h必须都是文本格式)再鼠标右键计算几何里边算坐标。 5.分带投影 高斯投影6度带自0子午线起每隔经差6自西向东分带,依次编号1,2,3,…。我国6度带中 央子午线的经度,由75度起每隔6度而至135度, 共计11带(13~23带),带号用n表示, 中央子午线的经度用L0表示,它们的关系是L0=6*n-3,如下图所示。 高斯投影3度带:它的中央子午线一部分同6度带中央子午线重合,一部分同6度带的分界 子午线重合,如用n1表示3度带的带号,表示3度带中央子午线经度,它们的关系L=3*n1 下图所示。我国3度带共计22带(24~45带)。 在我国x坐标都是正的,y坐标的最大值(在赤道上)约为330km。为了避免出现负的横坐标,可在横坐标上加上500 000m。此外还应在坐标前面再冠以带号。这种坐标称为国家统一坐标。例如,有一点y =19 123 456.789m,该点位在带内,其相对于中央子午线而言的横 坐标则是:首先去掉带号,再减去500000m,最后得y=-376 543.211m。 6.怎么把3度带的转换成6度带的? 1、点击鼠标右键选择“修改地图参数”,点击“选择全部文件”,点击“进行转换”(提示是否把全部文件进行投影转换,选择“是”) 2、把“转换过程中使用文件tic点”及“转换过程中图元参数进行转换”两项前面的勾去掉。 3、点击“当前投影”(系统提示选择“否”),“坐标系类型”选择“投影平面直角”,“椭球参数”选择“北京54”,投影类型选择“高斯—克吕格”,“比例尺分母”输入“50000”,“坐标单位”选择“毫米”,“投影带类型”选择“六度带”,“投影带序号”输入“21”(视具体情况), “投影区任意点的纬度”输入“123”(必须大于0),然后点击“确定”。 3、点击“目的投影”(系统提示选择“否”),“坐标系类型”选择“投影平面直角”,“椭球参数”选择“北京54”,投影类型选择“高斯—克吕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