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族服饰图案的色彩观
广西瑶族地区传统服饰纹样特征分析

广西瑶族地区传统服饰纹样特征分析作者:吴红梅陈若茜来源:《中国民族博览》2016年第09期【摘要】瑶族服饰纹样以其绚丽的色彩、精美的图纹充满了迷人的魅力。
本文通过对广西瑶族传统服饰纹样的宗教、色彩、图纹、寓意等特性进行分析,阐述瑶族服饰纹样具有独特的民族特点和人文魅力。
【关键词】瑶族服饰;传统纹样;特征【中图分类号】J523.5 【文献标识码】A引言广西瑶族是中国南方一个较典型的山地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民族文化。
瑶族服饰以其绚丽多彩、古朴典雅、工艺精湛著称[1]。
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长期居住高山丛林,出于自我的保护意识,产生了对宗教信仰的强烈依赖,使服饰图案纹样既有图腾寓意,又具有更加丰富的自然色彩,把自然界中的虫鱼鸟兽、花草树木等形象进行高度概括,绘出瑶族先民对大自然、对土地、对祖宗神灵的敬仰和依恋。
心灵手巧的瑶族妇女运用四种色彩的丝线织绣出图案鲜艳夺目、纹样简炼、物象突出、生动传神等特点的服饰[2]。
散发着浓厚的民族本土特色,展现了瑶族服饰纹样的美学特征和丰富的历史文化。
通过寻求分析这些特殊性,对研究广西瑶族文化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有重大意义。
一、广西瑶族的区域分布瑶族是广西11个少数民族之一,据2007年统计,广西瑶族已有近150多万人口,“大分散,小集中”是瑶族人口分布的主要特点。
主要聚居在金秀、巴马、都安、富川、大化、恭城等6个瑶族自治县,其余散居在贺县、凌云、田林、南丹、全州、龙胜、融水等县,在散居的瑶族地区建立了49个瑶族乡[3]。
广西瑶族的支系较多,如桂林龙胜的红瑶,河池南丹的白裤瑶,百色凌云的背篓瑶、蓝靛瑶,贵港桂平的盘瑶等支系,贺州和富川主要聚居过山瑶和平地瑶两个支系。
广西金秀的瑶族最集中,分为盘瑶、茶山瑶、山子瑶、坳瑶和花蓝瑶五个支系。
由于自然环境的差异,不同地区不同支系的服饰往往有较大差别,服饰的传统装饰纹样也反映出各支系的历史文化、生存方式及审美理念,从而形成了款式多样,色彩艳丽、图案精美而代表着不同地域特征的传统服饰纹样。
云南河口 金平瑶族服饰图案在当今家用纺织品设计中的运用探索

三、探索与实践
3、制作样品:设计出初步方案后,可以制作样品进行试样和评估。通过实际 的产品试样,可以更好地了解设计的可行性和效果。同时,也可以根据评估结果 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进。
三、探索与实践
4、市场推广:经过评估和改进后,可以将最终的设计方案投入到生产和市场 推广中。通过市场推广,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接受这种融合了瑶族文化的纺织 品设计风格。
a.云南少数民族服饰图案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云南少数民族服饰图案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在漫长的历史发展 过程中,各个民族创造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服饰文化,成为了云南独特文化遗产 的一部分。这些服饰图案不仅体现了少数民族的审美观念,还反映了他们对自然、 生活和宗教信仰的崇敬和追求。
b.云南少数民族服饰图案的设计 元素和特点
三、思考总结
4、培养专业人才队伍。要加强珠宝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鼓励更多的设计师 深入了解云南少数民族文化和翡翠首饰制作工艺,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设计水 平。同时,也要加强对云南当地传统手工艺人的保护和传承工作,确保民族文化 的传承和发展。
参考内容二
内容摘要
摘要:本次演示探讨了云南少数民族服饰图案在现代服饰设计中的应用价值。 通过对云南少数民族服饰图案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设计元素和特点的分析, 阐述了这些图案在现代服饰设计中的审美价值和文化内涵。
三、思考总结
2、提高设计创新能力。要在传统民族文化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审美观念和市 场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和创新。例如,可以在保留基本图案的基础上,进 行颜色搭配、款式变化、大小调整等创新设计,使作品更具有时代感和时尚感。
三、思考总结
3、加强制作工艺水平。要注重提高雕刻、镶嵌等技艺的水平,力求将云南少 数民族服饰图案刻画得更加精细、传神。同时,也要新型工艺技术的应用,如3D 打印、微雕等,为翡翠首饰设计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瑶族服饰特点

挑花工艺
瑶族服饰美还是集中地反映在挑花的构图上。 挑花工艺精湛,一般是利用布的颜色和经纬线, 采用十字挑的针法挑出花纹。也不用事先描绘 图案,只凭一双手,就可以挑出各种十字形、 万字形、米字形、三角形等不同的花纹,其中 间以现实生活的自然景色和动植物形象。
各种各样的神的纹饰
精美的挑花图案
男子服饰
瑶族传统男子服装以青 蓝色为基本色调,以对 襟、斜襟、琵琶襟短衣 为主,也有的穿交领长 衫;配长短不一裤子, 有的长及脚面,有的短 至膝盖,多以蓝、黑为 主,束腰带,扎头巾、 打绑腿,朴实无华
男子头饰
1.、是包红、黑、白、蓝头巾。比如蓝靛瑶男 子度戒后,多数头上改戴马尾编制的园帽或缠 圆盘形状的黑布包头,红头瑶成年男子用青黑 布包头; 2、是蓄留长发,在头顶上束发髻,扎红头绳 或盘长发。广东连南县八排瑶和广西南丹县白 裤瑶男子至今仍盛行这一头饰。
瑶族的银饰
海外瑶族
美国瑶族
越南红头瑶
男子头饰
女子服饰
瑶族妇女善于刺绣,在衣襟、袖口、裤脚镶边 处都绣有精美的图案花纹。发结细辫绕于头顶, 围以五色细珠,衣襟的颈部至胸前绣有花彩纹 饰。
多彩多姿的头饰
瑶族头饰颇具有特色,她 们创造了多姿多彩的头饰: 有“龙盘”形、“A”字形、 “月牙”形、“飞燕”形 等;有的戴竹箭,有的竖 顶板,有的戴尖帽,有的 戴竹壳。广西贺县的瑶族 妇女戴十馀层的塔形帽子, 颇历史悠久,在文 化方面一直保持本民 族传统特点,尤其在 服饰文化上更为明显, 五彩斑斓,绚丽多彩 是瑶族传统服饰文化 的普遍性特征
五 彩 斑 斓 的 瑶 族 服 饰
精湛的蓝靛印染
瑶族妇女精于蓝靛印染,至今仍保留着一套完 整的印染技术。她们将自己种植的蓝草经过浸 泡加工后,提取蓝靛,加入白酒,经草木灰过 滤、发酵呈黄色后便可染布。在染布过程中经 过数次浸染、晾干,直到布料呈深蓝带暗红色 为止。
广西民族服饰原创设计理念

广西民族服饰原创设计理念
广西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这里有壮族、汉族、瑶族、苗族等多个民族,
每个民族都有着独特的服饰文化。
广西民族服饰以其独特的设计理念和精美的工艺而闻名于世,深受人们的喜爱。
在广西,壮族服饰是最具代表性的民族服饰之一。
壮族服饰以其色彩艳丽、图
案独特而著称。
在壮族服饰的设计理念中,注重对自然的崇拜和对生活的热爱,这些都反映在服饰的图案和颜色上。
壮族服饰通常采用红、绿、黄等鲜艳的颜色,图案上常常绘制着壮族人对自然的理解和赞美,如山水、花鸟等。
这种设计理念不仅展现了壮族人民对自然的热爱,也体现了他们对生活的热情和乐观的态度。
另外,瑶族服饰也是广西民族服饰中的一大亮点。
瑶族服饰的设计理念主要体
现在其细致的刺绣和精美的手工艺上。
瑶族人民喜欢用绣花来装饰自己的服饰,细致的刺绣和独特的图案使瑶族服饰充满了浓厚的民族风情。
在瑶族人的设计理念中,注重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他们通过服饰来表达对祖先和传统文化的敬仰和热爱。
在现代社会,广西民族服饰的原创设计理念也在不断发展和创新。
设计师们将
传统的元素与现代的时尚相结合,创造出了一系列新颖的民族服饰。
这些新款的服饰不仅保留了传统的特色,还融入了现代的时尚元素,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
广西民族服饰的原创设计理念不仅展现了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也为世人展示
了广西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相信随着时代的发展,广西民族服饰的设计理念将会不断创新,为世人呈现更多精彩的作品。
瑶族服饰

3.
木了花长青部 蜡颈 支, 河大瑶分因
柄主腰裤色戴 染部 银包 口山、三头
瑶要带,上多 挑戴 簪头 红一河种饰
、的。外衣个 花大 。时 头带口不色
,
。
•
红 头 瑶 和 花 头
• • •
A”
织白的服字头风有的 腿长斜子 作人花瑶 锦、蓝装形饰格穿; ,衫襟服 出民,族 、黑靛均、特独长有妇 朴,、装瑶 了以有人 蜡五印用“点特衫穿女 实配琵以族 驰娴蜡民 染种染自飞更,配圆服 无长琶青各 名熟染精 等,技染燕为整裤领饰 华短襟蓝支 国的、于 工服术的”突幅的短有 。不短色系 内蓝针蓝 艺饰。土形出图。衣穿 一衣为服 外靛线靛 。制色布等,案瑶,大 裤为基饰 的印折印
瑶服饰,(3)广西桂平盘瑶服
饰,(4)广西金秀盘瑶服饰,
(5)广西贺县盘瑶服饰(6)花
瑶服饰
2男子服
饰(I)广西融水花瑶(2)排
瑶服饰 妇女服饰:蓝靛
瑶服饰,广西百色、耶坡蓝
靛瑶服饰,红头瑶和花头瑶
服饰
1.
4.
l
2.
葫城的板瑶、全州的东山瑶等。瑶族支系的眼饰,其他还有广西田林的瑶族支系繁多。吸饰纷呈,这里只讲述系长围裙,上有挑花和蜡染图案;围织外罩一件有挑花背饰的贯头衣;着青色银圈,银圈上佩戴鸡形银饰于胸前。穿长发挽髻并插三根银簪于头顶,颈青裤瑶妇女服饰百槽裙,小不同的蛋五个银圈,手戴镊钏,下着无领无扣右衽衣,背披蜡染挑花背牌,上 穿 青 色将 正 方 形 图 案 包 在 头 部 前 方 , 再 插 上 一青 布 色 头 , 包 头 布 上 绣 正 方 形 图 案瑶 花 头 瑶 长 袍 瑶 妇 女 服 饰尖 状 红 头 瑶 , 圆 筒 状 红 头 瑶 ,红 头 瑶 。 花 头 瑶 居 住 在 广 西 上 思 县 十 万同 的 头 饰 , 即 尖 状 红 头 瑶 、 圆 筒 壮 红 头彩 为 红 色 而 得 名 “ 红 头 瑶 ” 。 红 头 瑶 又红 头 瑶 居 住 在 云 南 的 金 平 、 河 口 等 县 ,
瑶族服饰中的人形纹研究

瑶族服饰中的人形纹研究
瑶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分布在多个省份,包括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贵州
省等地,拥有悠久历史和独特的文化传统,其中包括瑶族服饰。
在瑶族服饰中,人形纹是一种常见的图案。
人形纹即用人形来装饰衣服的一种图案,
包括男女、老少、站立、坐着等形态。
人形纹的来源可能与瑶族的祖先崇拜有关,也可能
是瑶族文化中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体现。
在瑶族服饰中,人形纹常常呈现出一种简约而富有流畅感的特点。
瑶族服饰以红、黑、白、黄等鲜明的色彩为主调,人形图案多采用簇新的黑线描绘,形态各异,有的呈现出铁
塔般的堂皇气势,有的则呈现出细腻柔婉的灵动之美。
在色彩和线条的运用上,瑶族服饰
的人形纹表现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艺术美感,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
除了在服饰中,人形纹也常常出现在瑶族的陶器、竹编和木雕等手工艺品上。
这些手
工艺品以精细的制作工艺和独特的文化内涵为特色,其中人形纹图案则突显出瑶族文化的
独特性和多样性。
总之,人形纹是瑶族服饰和手工艺品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展现了瑶族文化的深厚内涵
和多姿多彩的艺术风貌。
通过研究人形纹,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体验瑶族文化的魅力和
特色,促进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和传承。
瑶族服饰

• 衣服胸前缀横排着的四个银牌和 上中下三排用红线和红、黄、自 黑边的蓝披肩,上面饰有黑色珠 串和红丝穗;腰束七条锦带,系 蓝边黑地绣花小围裙,腰后系一 条红线联成的腰裙:下着裤脚有 宽花边的织锦裤,全身形成黑色 与红、黄相配的对比强烈的色调, 非常艳丽。
坳瑶男子头缠蓝、白花 纹的头巾,身穿无扣交领对 襟黑布衣,束白色绣花腰带; 下穿黑色长裤。
• 关于坳瑶妇女的头饰有一个传说:瑶 族始租盘弧上山打猎时被羚羊撞下山身亡, 其妻悲伤痛苦,将竹笋壳折成帽子戴在头 上以示戴孝。此后坳瑶妇女盛装时必戴竹 壳帽跳黄泥鼓舞,唱盘王歌,以示缅怀始 祖。
花蓝瑶、布努瑶服饰
• 广西金秀圣堂山的妇女黑色上衣的后背挑 绣有三组美丽的花纹,两袖镶饰黄、红邑 调的瑶锦,显得富丽堂皇.故称为“花蓝 瑶”。花蓝瑶、布努瑶均属布努语支系, 主要生活在广西都安.巴马、上林及云南 的富林等地。
坳瑶女子长发盘于头顶, 用竹笋壳做成的梯形竹帽 戴在头上,盛装时在竹笋 壳帽四周插上五枚银簪, 两侧缠绕上银链,并将铲 形的银板插入额前发 中.上身穿交领对襟中长 的黑布衣,衣襟饰有红边 和绣有卷 草图案,下穿黑色短裤, 小腿套腿套:系腰的白布 带上还要用瑶锦带扎紧, 戴多个项圈和银链。
坳瑶妇女
•
.妇女服饰 盘瑶居住地区广阔,各地服饰不尽相 同,但服饰色彩较一致,部是蓝靛染成的 青黑色.上面饰以红色织绣或绒球,所包 头帕,不管是圆盘状还是尖头状,大多也 是红、黄女与广西田林盘瑶服饰比较接近,只是头部的 黑头帷顿着一个方向缠绕,不交叉成人字形,外层缠花瑶锦。 胸部的装饰与前者相似,一串缄球镶饰在前胸织绣图案的四 周。所着长裤用瑶锦制成,大髓至膝还裹上层层瑶锦,真是 锦上添花,分外富丽。
较为特殊的是南丹白裤瑶男子的白色灯笼裤,其宽臀紧腿,造型奇特
瑶族服饰(1)

瑶族村寨
• 瑶族村寨远离城镇集市,多建于近林靠水的高山地带。山区气候潮湿寒冷,故 住房多低矮无窗。一般二、三十户自成村落,村与村大都相距十数里或数十里 。村寨距耕地亦相距甚远,故每家在耕地处又建有田房,规模与村内住房大体 相同而形成“村外村”、“家外家”。农闲住村,农忙住田房,粮食大部分堆 放在田房内。
八、布努瑶服饰
1、河池布努瑶服饰 黑色右衽短衣,襟口、底摆、袖口有刺绣花 边,胸前挂多个半月形银项圈并系响铃、丝穗、 银牌;下着黑色百褶裙,群内穿长裤。各地头饰 差别较大。
巴马布努瑶
都安、大化瑶族服饰
东兰布努瑶
2、百色布努瑶
黑色上衣下裙式样,上衣韦立领右衽短衣,立领、襟边、底 摆、袖口均有花边装饰;裙子由一块布料从后向前缠绕,并在前 部搭接而成,裙外在穿围裙。
小尖头瑶
(4)广西贺县盘瑶服饰
贺县的妇女头戴十余层彩布和瑶锦组成的尖塔状的 帽子井缠上饰有银牌、银花的红带和黑白珠串以及线 穗,其帽檐厚17、 8厘米,高选50厘米,重约20干克 ,由于帽顶是尖头状,因此又称为“尖头瑶”或“大 尖头”。 据说戴上这种尖帽进密林、八草丛均可“打 草惊蛇”,免受其害。 她们上身穿无扣交领青黑色长袖衣,两襟均挑绣花 边,袖口用彩布条和花边装饰。披绣花、镶边、缀流 苏的披肩,穿黑色长裤,系镶有多层花边的黑色围裙 ,用花腰带将围裙系紧,随身挎彩布条镶饰的挎包。 便装装饰较少,不佩戴银饰、披肩和围裙。 •
茶山瑶内部服饰的主要差异在妇女头饰,因居 住地域不同,样式不同:
银钗式,风格独特。成年妇女的头饰,用三块长约一尺二 寸、宽约二寸、重一斤至一斤四两的银板弯成弧形顶戴头上
茶山瑶盛装时需戴耳环、银项圈(五个)、棱形龙头银手 镯、戒指。戒指一副三个,同戴在中指上,里、外边者为细 圈形,居中者为扁形。盛装银器可达三、四斤重,加上各种 丝带,女孩子一身衣饰需用白银一二百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二 、 族先 民用服饰 的 五色斑 斓来 宣扬 民族 的存 瑶 在 和价值
我 国 历 代 的 皇 权 统 治 者 都 对 服 饰 款 式 和 色 彩 有 着 严 格
、
在 我 国传统 阴 阳五行 学说 色彩观 下 五色有 其
瑶族先 民对 五色 的选择和运用 表面看似鲜艳 华丽 , 内在
却折射 出整个 民族沉痛 的心理 情感 , 他们 正是通过色彩原本 的审美 意义 来反 映 内心对 自然 、 对土地 、 对祖先 的崇拜, 一 是 种特有 的心灵深处的文化心理 审美 意识 。
服饰 的色 彩 更是在 历 史 的发展 中受到 了传 统 文化 、 学 思 哲 想、 民族审美观念 的影’ , 赋予 了内在 的象征 意义 , 响 被 成为 主
础 上总结 归纳 出五种正 色。我 国3 0 00多年前 的《 工记》 考 中
就有记 载: 东方谓之青 , “ 南方谓之 赤 , 西方谓 之 白, 北方谓之 黑, 天谓之 玄, 谓之黄 。 它提 出了五行 色彩 学原色 同方位 地 ” 观 念 的联 系 , 同时指 出 了“ 与 白相次也 , 青 赤与黑相 次也 , 玄 与黄相 次也。青 与赤谓之 文, 与 白谓之章 , 赤 白与黑谓之黼 , 黑与青谓之黻” 的配色和审美基本规 范。随着 阴阳五行 学说 的产生和发 展 , 五色拥 有 了特 有的语 言 , 同时被赋 予 了特定 的象征意义 。 民族 服饰 的色 彩 已不仅 仅是 一种视 觉感 知的 表象形 式, 而且成为 民族心理观念性 的解释。
族 , 历史上 土地 的拥 有权 曾被 剥夺 , 在 黑色 在原始 文化 意识
中象征着土地 , 被运用 于服 饰象征着瑶族 先民失去土地 的悲 痛 的情感代码 以及他们对土地 的渴望和 向往 ; 红色被运用 于 服饰 象征着 生命 和血 液 , 以纪念祖 先 的英勇善 战, 同时寄托 着对生命 的珍 惜和 民族生 生不 息的 内在 意义 ; 白色和蓝色在 我 国的文化 习俗 中本身就是哀 痛悲伤的心理情感 象征, 被运
用 于服饰 则代表 着瑶族先 民沉 重的民族心理情感 ; 黄色是 最 辉煌 、 明亮 的色 彩 , 一种 鼓舞人 心的色调 , 表 阳光 , 最 是 代 是
生命 的象征 和希望 的寄托 , 被用于表现 光 明的意义 。历代 的 封建 帝王用 黄色来显耀 华贵与权威 , 黄色一度成为 皇家统治 者 的专 用色彩 , 族先 民却 把黄色 用在 自己的民族 服饰 上 , 瑶 在生命 与生存 的本原 意义 背后把 民族哀伤 的情感寄予其 中。
“ 好五 色衣裳 ” 作 为瑶 族 多年 的历 史文 化 习俗 , 已经将
服饰 中的五种色彩 赋予 了深厚 的主观 民族 情感和 特殊 的文 化理念 , 成为 了一种具 有象征 性的主观 图式符 号 , 在这 里服 饰表 面色 彩反 映出人们 的 内心世 界。瑶族 是 一个 迁徙 的 民
将造型精美色 彩鲜艳 的图案镶在 衣裤边 上。 好五色衣裳 、 “ 衣 斑布 、 斑斓 , 色 对襟 齐领 , 椎髻 跣足” 是瑶族 的先 民在 汉代就 已经形 成 的习俗 , 一直 到近代 , 瑶族 服饰仍 然保持着这 些独
具一格的特色。 我 国瑶族服饰 的色 彩特征 的形 成受到 了原材料和 工 艺 制作手段 的制 约, 瑶族传 统的染色材料是 以“ 蓝靛” 种草本 这
国民间美术体 系中呈现 出独特 的魅 力 , 具有别具 一格的 民族 色彩 特 点, 而它的这种 色彩观是在 中国传 统文化 、 哲学思想以及其他社会观
念 、 族 审 美心 理 的影 响 下形 成 的 。 民 关键 词 : 族服 饰 五 色 五 行 色彩观 服 饰 色彩 瑶
我 国瑶族 服饰绚丽 多彩 , 具有独特 的民族色彩特 点。瑶
族在历 史上长期处于迁徙 流离的边缘生存状态 , 因此 它的支 系众 多且分布 在 不同地 区, 支系均有 自称 , 些称 呼 中很 各 这 多都是来 源于他们所穿 的服装 的色彩。例如 , 白裤瑶 ” “ 的称 呼是来源 于这 个族群 的男子服饰 中的 白色裤子 , 蓝靛瑶 ” “ 的 称呼 是来 源于这个 族群喜 爱穿着 蓝色衣服 并且善于 种植 蓝 靛 ; 红头瑶 ” “ 的称 呼是 来源 于此族群 的妇女头 上包 的红 布 ; “白头瑶 ” 的称 呼 也是 因为 此族 群 的妇 女喜 爱 用 自棉 线缠 头。瑶族服饰 因支 系和地域 而有 差异 , 但服 装色彩却有着相 同的特点 , 大部分是 以红、 、 黑、 蓝 黄、 白为 主。瑶 族的妇女喜 爱且非常擅长刺 绣 , 爱用她们特有 的或绣或挑 的民族工 艺 喜
植物 为主 , 在长 期的染 织工艺 实践 中, 瑶族人 民不 断研 究和 总结经验 , 步染出有黑、 逐 蓝黑、 、 蓝 浅蓝等 明度不 一、 深浅不
同的色 纱 , 男外还 用黄橘 子汁 、 叶汁和杨梅 汁染 出黄 、 枫 黑、 红等颜色 。除 了受这些原材料和 工艺制作手段 的制 约, 瑶族
袭如镦 唷靳 充
瑶 族 服 饰 图 案 的色彩 观
口廖 莎
摘
要 : 国民 族服 饰 艺 术 中的 色彩 包含 的 意 义 不 凡 , 我 看似 平 常
的色 彩变化 的观察 中认知 到 了五种色相 , 在这五种色相 的基
色彩 的 背 后 反 映 着每 一 个 民 族 不 同的 文 化 背景 和 人 文 内涵 , 究价 值 研 较 高。 瑶 族服 饰 图案 繁 复 绚 丽 , 以其 特 有 的 五 色 的 色彩 配 置 在整 的制定十分 苛求 , 的就是 用表 服 为
特有 的文 化心 理审 美意 识
传统 阴 阳五 行哲 学 中五行 色彩 学配色体 系一直 以来都 在影 响着 我国古代服饰 的传 统色彩 , 套配色体 系又 与早 期 这 的农 耕文化 息 息相 关。 人类早 期从对 自然界 中有 一定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