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高效池塘循环流水养鱼技术

合集下载

低碳高效池塘循环流水养殖技术

低碳高效池塘循环流水养殖技术

低碳高效池塘循环流水养殖技术低碳高效池塘循环流水养殖技术(工业化循环水养鱼技术),就是在池塘中建设流水养鱼池,将其分为鱼类养殖区和水质净化区。

鱼类养殖区用于生态圈养吃食性鱼类,水质净化区用于放养滤食性鱼类、虾或种植水生植物,不投喂任何饲料。

通过安装在养鱼池上游的增氧推水设施,使水体形成循环流水,给池内的鱼不断增氧,又改善水质,并将鱼类粪便等排泄物冲到下游的废弃物集污区,再通过自动吸污设备回收到沉淀池;废弃物最后通过沉淀脱水处理,变成陆生植物的高效有机肥,解决池塘自身污染问题,变肥为宝。

流水养鱼系统包括生态净化池塘、流水养鱼池、养殖机械设施三部分。

生态净化池塘由于净化流水养鱼池中排出的水体;流水养鱼池用于养殖各种鱼类和排出养殖过程中的底部污物;养殖机械设施用于生产过程的增氧、推水、投饵、测氧、吸污等。

二、技术内容1.池塘改造一般每30亩池塘建设一套流水养鱼系统。

大池塘和流水养鱼槽的比例控制在97:3(98:2),即97%的池塘放滤食性鱼类净化水质,3%的池塘作流水养鱼槽进行高密度养鱼。

流水养鱼池由三个流水养鱼槽和一个吸污槽组成。

在池塘边的中间位置设置流水槽3个。

单个水槽长22米、宽5米、深2.2米。

吸污池并排在3个流水养鱼槽的出水口一侧,长15.6米、宽4米、深2.2米。

水槽底部、墙面等用钢筋混凝土材料浇筑而成,平滑坚硬。

进水与出水两端用金属网片、聚乙烯网片等材料双层隔离,形成栏鱼栅兰,与池塘相通。

配套建设管理用房。

排污设施流水槽末端建设废弃物沉淀收集池,收集流水池鱼的粪便残饵通过抽水机抽到陆地上的中转池,再将中转池中的粪便作为农家肥用于种菜种树。

养殖废水经水处理设备净化处理,实现达标排放或循环使用。

2.渔业机械设施在流水鱼槽的进水端外侧,配备2.2KW的罗茨鼓风机与纳米管相结合的流水式充氧增氧设备3套。

在吸污区配备3KW的移动式吸污系统1套。

安装渔业物联网智能在线监控系统、投饵机等。

配备8KV A自起式发电机1台。

低碳高效池塘循环流水养鱼技术新见解

低碳高效池塘循环流水养鱼技术新见解

低碳高效池塘循环流水养鱼技术新见解摘要:食品安全已经引起人们的重视,在食品中,鱼类食品是营养比较丰富也比较健康的,所以受到很多消费者的青睐,这也就要求我们在养殖鱼类的时候要确保环境良好、可靠的养殖模式,产品安全对于水产养殖业来说,也是今后发展的一个方向。

在养鱼模式中低碳高效池塘循环水养殖就是其中的一种,这种养殖模式可以在一个池塘放很多品种,进行多规格的养殖,能有效减少水的排放。

本文主要叙述低碳高效池塘循环水养殖的相关技术。

关键词:低碳高效;循环水;养鱼技术传统的池塘养鱼技术已经不能满足现在的鱼类养殖,低碳高效池塘循环水这种新型的养鱼技术是有机结合了传统养鱼和流水养鱼这两种技术,建造养殖槽、安装推水曝气设备,从而让静态池塘在空气推水设备的作用下形成一种动态的循环流水,然后进行“生态式圈养”模式的养鱼方式。

需要养殖的品种都高密度集中在“圈养”的流水状态养殖槽中,依据养殖槽的面积进行鱼的喂养,同时还能将水生植物种植在其中,能起到对漂浮物、固体物有效清除的作用,真正实现低碳高效地养殖。

1 选择池塘在进行低碳高效循环水养殖之前,要先选择好标准池塘,通常情况下,面积在1.33到2.00hm2左右就可以,池塘的塘口要为东西向,形状为长方形,其长和宽的比例要在2:1左右,池塘的水深约在2.5m左右。

同时,要保证稳定的水源,水质要好,和渔业水质的相关标准相符合。

此外,还要有独立的进水和排水渠道,确保交通便利,没有工业污染源在池塘的周边,达到这些要求才可以进行低碳高效循环水养鱼。

2 建设养殖设施2.1 建设拦水坝。

这种低碳循环水池塘在建设的过程中,要建设一条挡水墙在池塘的纵向中间部位,挡水墙的两端要留一个15m宽的过水口,养殖槽建设在另一端。

2.2 建设养殖槽和外塘的布局。

在一口大的池塘中可以建3个到4个养殖槽,其总面积大约为整个大池塘面积的2%左右。

同时,养殖槽的墙体要和水平面控制在90°,必须稳固墙体额底部圈梁,墙体上还要有构造柱,而且构造柱必须用优质的水泥和钢筋等建材材料,以保证墙体有较好的稳固性,槽底和墙体也能够平整光滑。

重庆市壁山区多品种低碳高效池塘循环流水养殖模式探索

重庆市壁山区多品种低碳高效池塘循环流水养殖模式探索

重庆市壁山区多品种低碳高效池塘循环流水养殖模式探索作者:暂无来源:《渔业致富指南》 2017年第10期为探索新型的池塘养殖模式,璧山区特引进低碳高效池塘循环水养殖模式技术。

2015年底至2016年,重庆市璧山区祖碧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改造池塘50亩开展了湘云鲤、抗病草鱼、建鲤多品种主养的池塘循环流水槽养殖试验示范。

现将试验示范工作总结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1. 池塘条件此次试验池塘面积约50亩,经多年养殖后,池底淤泥较厚,厚度为70cm以上,部分地区甚至高达1m左右。

2016年1月份将池水抽干进行池塘清整时,未能清除全部淤泥,只将淤泥控制在30cm以下。

2. 设计思路池塘新建8个流水槽,流水槽规格相同均为22m×5m×2.5m,流水槽水位常年维持在2m左右。

流水槽总配备7.5kW一套推水增氧设备,然后在每个流水槽进行分流。

流水槽下游设有集污区,外塘另外安装1套气提式推水增氧设备,使整个鱼塘的水能够循环流动。

养殖水槽外的净化区设置浮床种植空心菜、水白菜、美人蕉等植物,种植面积占池塘总面积的8%左右。

3. 鱼种放养4月13日,开始在流水槽外的外塘净化区放养鲢鳙鱼。

5月下旬陆续在流水槽中投放苗种。

8月6日,根据生产需要进行开始分槽。

1号槽的鱼与2号流水槽平均分配,4号流水槽的鱼与3号流水槽平均分配;8号槽的鱼与5号、6号流水槽平均分配。

详见表1。

5. 生产管理5.1 饲养管理全程投喂全价浮性颗粒饲料。

按照少量多次,均匀投饲的原则利用专用投饵机定时投喂。

一般要求全部摄食到八成饱为止,每日投喂4~6次。

同时,应根据天气、摄食情况等因素的变化进行适当调整,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饲料的转换率。

5.2 定时吸污每天定时吸出集污区的废弃物4~6次。

每次在吃食后1小时左右收集,吸出的废弃物集中在流水池边的沉淀池中,进行四级处理后流入另外池塘净化后再回流到流水养殖槽池塘的外塘内。

5.3 病害防治流水池内养殖密度大,发病后更容易相互传染,蔓延速度极快,死亡率高。

西部地区低碳循环水高效养鱼技术总结

西部地区低碳循环水高效养鱼技术总结

4 0 0
1 5 O l 5 0
3 0 0
2 5 0 2 5 0
2 . 流水养殖槽鱼种放养 ( 1 ) 放 养前 准 备 :一 是 放 养 前对 气 提 式推 水 设 备 、 微 孔 增 氧 设 备 等 配 套 设 备 进 行 再 次 运 行 调 试 ; 二是鱼 种 放 养 前 1 0 天 左 右 ,先对 流 水 池 池 壁
实 ,避 免发 生沉 降 。
2 . 流 水 池 及 推 水 池 、集 污池 建 设
每 个 循 环
水 养 鱼 池 塘 由流 水 精 养 区 、外 塘 净 化 区 、操 作 平
台三 个 功 能 区组 成 ,约 4 6 0米 。 。即 1 个推水 池 、
氧 管 ,直 接放 到池底 即可 。
( 二) 循环 水 养 殖流 水 槽 、推 水池 、集 污池 建 设 及 配套 设 备 1 . 基础处理 流 水 养 殖 池 及 配 套 设施 设 备 应
建 设 在 主 生 产 道 路 边 , 以利 于 建 成 后 生 产 管 理 操
作 活 动 为 原 则 。施 工 前 应 先 降 低 池 塘 水 位 , 以不
( 2 ) 简 易 自动 粪 便 收 集 设 备 : 主 要 包 括 吸 粪 嘴 、 吸 污 泵 、 移 动 轨 道 、 排 污 槽 、 自动 控 制 装 置 、 电路 系 统 等 组 成 。其 原理 是 :利 用 吸 尘 器 的
原 理 快 速 吸 取 粪 便 污 水 并 集 中 收 集 到 沉 淀 净 化
面 积 放养 时 间 塘号 ( 亩) ( 月

鲢鱼 规格 数 量
饲 方案 。
( 克/ 尾) ( 尾/ 亩)

2 3

池塘工程化循环水环保养殖技术

池塘工程化循环水环保养殖技术

一、技术名称池塘工程化循环水环保养殖技术二、技术概述我国渔业已经转为“生态优先"、"以养为主”的发展方针,建设生态良好、生产发展、装备先进、产品优质、渔民增收、平安和谐的现代渔业发展战略格局。

广东省池塘健康养殖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在追逐养殖产量导向的局势下,产生了一些不利问题:(1)水质监控、设施配套、卫生管理等关健技术水平低、集成体系建设薄弱,养殖废水任意排放;(2)养殖清洁生产意识淡薄,传统养殖操作方式普遍存在,成活率和养殖效益下降,抗风险能力弱;(3)目前的水产养殖模式仍以劳动力密集型为主,缺乏现代油业机械化设施装备.上述诸多不利因素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广东省池塘养殖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传统池塘养殖是以“进水渠+养殖池塘+排水渠"或"进、排水渠+养殖池塘"的形式为主,其本质上是"资源-产品-废弃物”的开放型物质流动模式,生产的产品越多,消耗的资源和产生的废弃物就越多,对环境资源的负面影响也就越大.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则是在"资源消费-产品-再生资源"循环型物质流动模式理念指导下,以尽可能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和生态效益,使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相互和谐,促进资源长久利用.池塘循环水养殖技术是对传统池塘养殖模式的根本变革.其围绕池塘养殖业现代化的需求,针对广东省集约化养殖池塘设施装备落后的现状,以渔业绿色发展为目标,以节地、水循环利用.高效、安全生产等为目的,设省集中养殖区、污水沉淀区、净水区等,在池塘构筑砖混结构、不锈钢结构的集中式养殖水槽(规格20χ4χ2∙2m),养殖水槽的建设占池塘总面积2%~2.5%,构筑养殖水槽工艺,集成池塘污水沉淀区、池塘净化区等功能模块,建立池塘工程化循环水环保养殖系统。

三、增产增效情况应用该技术生产超市貌,在广州市南沙区,在50亩池塘中构筑8条养殖水槽(规格4×20×2m),建立池塘工程化循环水环保养殖系统,在系统中放养规格平均为500克/尾的大规格草鱼,在每条水槽中放养1万尾草鱼,共放养8万尾草鱼,使用蛋白为28%的膨化饲料,养殖50-60天,草鱼可生长至1∙8~2.2斤/尾,每条水槽容纳量控制在2万斤,每年可生产4批次。

美国低碳高效池塘循环流水精养新技术

美国低碳高效池塘循环流水精养新技术

美国低碳高效池塘循环流水精养新技术温水池塘循环流水养鱼与传统模式相比,适宜多品种,多规格养殖,做到均衡上市,加速资金周转,生产成本可以降低35%。

该技术最大优势是能有效地收集75%鱼类代谢物和残剩饲料,确保池塘本身的良性循环。

一、21世纪水产养殖业随着世界人口在不断增加,水资源会很快成为限制许多行业的因素,食品生产所需的营养成本将进一步增加,东南亚国家对高质量水产品需求将大幅度地增加,捕捞业将保持现状或呈下降趋势,养殖水产品将占主要市场。

同时农业,尤其是水产养殖业用水成本增加,环境压力加大。

21世纪农业生产的最大挑战是利用更少的资源,生产出3倍以上的产品。

世界银行全球渔业计划—2030年渔业项目初步提出:今后10-15年世界水产养殖量必须增加100%,以满足人们对水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

在此情况下,我们该怎么办?对于水资源,必须重新评估所有农业生产系统的效率,权衡资源分配再利用。

生产者要在提高生产效率上创新,而不是提高生产数量;制定与产量和效益有关的明确目标,尽可能采用少消耗水资源的标准;开发改良水质标准的技术;测定用水的真正成本。

对于土资源,必须开发详细的保护计划,尤其是农业和林业土壤;为了养活世世代代要实施严格的土壤保护计划;组织激励当地农民合作社开发土壤保护计划,加强实施策略;根据不同的目标制定和激励土壤保护计划。

对于水中营养物(过去往往被人们认为是废弃物),重新认识水中这些营养物的价值及它对人们生活,社区和地区的影响。

我们都需要营养物,但是每个人都身处在他人的下游。

测定那些水中“漂流”营养物的价值以及现在和将来对你社区会产生什么影响,在你所处的省份或城镇开发收集和平衡再利用这些水中营养物。

对于能源,能源是有限的,其价格不断上涨。

我们如何能降低生产每单位水产品所需的能耗?所有的农业和水产养殖业都必须重新考虑节能减耗的措施。

如果不实施水、土、能源和水中营养物保护计划,你的社区或本区域将会付出什么样的代价?我们每个人都身处在他人的下游。

西安低碳高效池塘循环流水养鱼技术探析

西安低碳高效池塘循环流水养鱼技术探析

西安低碳高效池塘循环流水养鱼技术探析董兴国;李令国【期刊名称】《科学养鱼》【年(卷),期】2016(000)002【总页数】2页(P85-86)【作者】董兴国;李令国【作者单位】陕西西安市水产工作站 710054;陕西西安市水产工作站 710054【正文语种】中文1.养殖模式在传统池塘中建设流水池,通过流水池的“圈养”,主要目的是控制其排泄粪便的范围,并能有效地收集这些鱼类的排泄物和残饵,利用专用抽粪装置将养殖粪水抽入已建8米3容积的沉淀池,经过沉淀发酵处理,再变为陆生植物(如蔬菜、瓜果、花卉等)的高效有机肥,上层发酵后水体经净化环道过滤、吸附和水生植物净化达标后再重新注入原池,从而实现低碳高效、循环节水、增质增效的目标。

2.池塘条件选择试验基地5#池塘作为新技术试验池。

池塘面积约12亩,水泥池壁,池深2米,底部铺设防渗薄膜。

3.设计思路经课题组讨论,确定设计思路:在5#池内(用钢筋水泥)新建1#、2#、3#、4#共4口流水池,流水池规格相同,均为19.6米×3米×2米,流水池水位常年维持在1.5米;在每口流水池的上游安装导流式推水增氧设备1套,流水池下游设有集污池,鱼塘内另外安装2只导流式推水增氧设备,以使整池水体按照逆时针方向形成流动水体。

4.鱼种放养2015年3月底建设完工,4月9日开始加水,4月23日正式放养吃食性鱼类,在4口流水池内共放养500~600克/尾草鱼11975千克。

4月23日在5#试验池净化区放养花鲢160尾,规格600克/尾;5月13日放养白鲢3200尾、规格120克/尾,白鲢夏花1万尾。

6月22日,抽粪装置正式启用。

试验期间,试验池不换水,只补充新水。

5.饲料投喂课题组选用草鱼硬颗粒配合饲料,蛋白质含量28%~30%,投喂地点选择在流水池的上游。

4月23日对4口流水池内草鱼开始驯食。

投喂情况见表1。

6.日常管理4-11月,课题组每日定期定点监测净化区池水和流水池水质中氨氮、亚硝酸盐、溶解氧和pH;查看和记录鱼的摄食、发病等情况。

循环流水养鱼技术,125平米水泥池产鱼3万斤,排污接近零

循环流水养鱼技术,125平米水泥池产鱼3万斤,排污接近零

循环流水养鱼技术,125平米水泥池产鱼3万斤,排污接近零一个125平方米大小的水池能产多少鱼?重庆利赛农业有限公司铜梁西郊现代农业园水产养殖基地给出的答案是:1.5万公斤!重庆利赛农业有限公司铜梁西郊现代农业园水产养殖基地的高密度流水养殖槽。

记者周雨摄近日,该公司对基地的两个水池进行捕捞,共收获了3万公斤鲫鱼、草鱼和鲤鱼。

“这是我市建立的第一个‘低碳高效池塘循环流水养鱼技术’基地!”铜梁区农委水产高级工程师杨龙说,这项技术可使水库、池塘的鱼产量由原来的亩均500公斤提高到现在的2000公斤,翻了两番,同时排污接近于零。

它的试点成功,对铜梁乃至重庆做大做强水产优势特色产业具有重要意义。

“增氧推水”装置让鱼做“有氧运动”记者看到,利赛农业公司的这个水产养殖基地约有20亩水面,但70%以上的鱼却产自池塘中两个110平方米大小的水泥槽。

水泥槽成长方形,每个长25米、宽5米、深3米,水面125平方米,容积375立方米,相当于一套三室一厅的房子。

水泥槽的两端都与池外的水面相通,两者间隔有一张渔网。

其中,水泥槽里是养殖区,槽外的大部分水体则是净化区。

水泥槽里还可以用渔网进行再分割,以养殖不同的鱼。

“一个水泥槽就是一台‘跑步机’!”杨龙说,水泥槽的一端在水下安装有一台“增氧推水”装置,通过风机鼓风推动水流由一方向另一方不停地流动。

因此,整个水泥槽就像一台“跑步机”,使槽中始终保持充足溶解氧的同时,让鱼也不停地做“有氧运动”,从而使鱼在高密度养殖环境下保持高存活率。

而在水泥槽的另一端设有一个地势相对低的集污池,急速的水流把鱼粪、残存的饲料带到集污池。

这一端还装有一台吸污泵,可将底部约60%的废弃物回收到岸边的集污塔,对其进行脱水处理后,作为种植水果、蔬菜的有机肥。

剩余肥水再流进水泥槽外的净化区,这里养有花白鲢,它们以剩余肥水和浮游生物为食。

这样一来,整个池塘的污水排放接近于零。

利赛农业公司总经理邓勇说,因水质保持清洁,鱼有氧运动量大,基地养出的鲫鱼、草鱼、鲤鱼,肉质更紧实,也没有土腥味,在市场上非常受欢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