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高效池塘循环流水养鱼技术-SoyAqua

合集下载

低碳高效池塘循环流水养殖技术

低碳高效池塘循环流水养殖技术

低碳高效池塘循环流水养殖技术低碳高效池塘循环流水养殖技术(工业化循环水养鱼技术),就是在池塘中建设流水养鱼池,将其分为鱼类养殖区和水质净化区。

鱼类养殖区用于生态圈养吃食性鱼类,水质净化区用于放养滤食性鱼类、虾或种植水生植物,不投喂任何饲料。

通过安装在养鱼池上游的增氧推水设施,使水体形成循环流水,给池内的鱼不断增氧,又改善水质,并将鱼类粪便等排泄物冲到下游的废弃物集污区,再通过自动吸污设备回收到沉淀池;废弃物最后通过沉淀脱水处理,变成陆生植物的高效有机肥,解决池塘自身污染问题,变肥为宝。

流水养鱼系统包括生态净化池塘、流水养鱼池、养殖机械设施三部分。

生态净化池塘由于净化流水养鱼池中排出的水体;流水养鱼池用于养殖各种鱼类和排出养殖过程中的底部污物;养殖机械设施用于生产过程的增氧、推水、投饵、测氧、吸污等。

二、技术内容1.池塘改造一般每30亩池塘建设一套流水养鱼系统。

大池塘和流水养鱼槽的比例控制在97:3(98:2),即97%的池塘放滤食性鱼类净化水质,3%的池塘作流水养鱼槽进行高密度养鱼。

流水养鱼池由三个流水养鱼槽和一个吸污槽组成。

在池塘边的中间位置设置流水槽3个。

单个水槽长22米、宽5米、深2.2米。

吸污池并排在3个流水养鱼槽的出水口一侧,长15.6米、宽4米、深2.2米。

水槽底部、墙面等用钢筋混凝土材料浇筑而成,平滑坚硬。

进水与出水两端用金属网片、聚乙烯网片等材料双层隔离,形成栏鱼栅兰,与池塘相通。

配套建设管理用房。

排污设施流水槽末端建设废弃物沉淀收集池,收集流水池鱼的粪便残饵通过抽水机抽到陆地上的中转池,再将中转池中的粪便作为农家肥用于种菜种树。

养殖废水经水处理设备净化处理,实现达标排放或循环使用。

2.渔业机械设施在流水鱼槽的进水端外侧,配备2.2KW的罗茨鼓风机与纳米管相结合的流水式充氧增氧设备3套。

在吸污区配备3KW的移动式吸污系统1套。

安装渔业物联网智能在线监控系统、投饵机等。

配备8KV A自起式发电机1台。

低碳高效池塘循环流水养鱼技术新见解

低碳高效池塘循环流水养鱼技术新见解

低碳高效池塘循环流水养鱼技术新见解摘要:食品安全已经引起人们的重视,在食品中,鱼类食品是营养比较丰富也比较健康的,所以受到很多消费者的青睐,这也就要求我们在养殖鱼类的时候要确保环境良好、可靠的养殖模式,产品安全对于水产养殖业来说,也是今后发展的一个方向。

在养鱼模式中低碳高效池塘循环水养殖就是其中的一种,这种养殖模式可以在一个池塘放很多品种,进行多规格的养殖,能有效减少水的排放。

本文主要叙述低碳高效池塘循环水养殖的相关技术。

关键词:低碳高效;循环水;养鱼技术传统的池塘养鱼技术已经不能满足现在的鱼类养殖,低碳高效池塘循环水这种新型的养鱼技术是有机结合了传统养鱼和流水养鱼这两种技术,建造养殖槽、安装推水曝气设备,从而让静态池塘在空气推水设备的作用下形成一种动态的循环流水,然后进行“生态式圈养”模式的养鱼方式。

需要养殖的品种都高密度集中在“圈养”的流水状态养殖槽中,依据养殖槽的面积进行鱼的喂养,同时还能将水生植物种植在其中,能起到对漂浮物、固体物有效清除的作用,真正实现低碳高效地养殖。

1 选择池塘在进行低碳高效循环水养殖之前,要先选择好标准池塘,通常情况下,面积在1.33到2.00hm2左右就可以,池塘的塘口要为东西向,形状为长方形,其长和宽的比例要在2:1左右,池塘的水深约在2.5m左右。

同时,要保证稳定的水源,水质要好,和渔业水质的相关标准相符合。

此外,还要有独立的进水和排水渠道,确保交通便利,没有工业污染源在池塘的周边,达到这些要求才可以进行低碳高效循环水养鱼。

2 建设养殖设施2.1 建设拦水坝。

这种低碳循环水池塘在建设的过程中,要建设一条挡水墙在池塘的纵向中间部位,挡水墙的两端要留一个15m宽的过水口,养殖槽建设在另一端。

2.2 建设养殖槽和外塘的布局。

在一口大的池塘中可以建3个到4个养殖槽,其总面积大约为整个大池塘面积的2%左右。

同时,养殖槽的墙体要和水平面控制在90°,必须稳固墙体额底部圈梁,墙体上还要有构造柱,而且构造柱必须用优质的水泥和钢筋等建材材料,以保证墙体有较好的稳固性,槽底和墙体也能够平整光滑。

怀宁县池塘循环流水养鱼总结

怀宁县池塘循环流水养鱼总结

怀宁县池塘循环流水养鱼总结怀宁县位于安徽省中部,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县。

在怀宁县的许多农村地区,都有一种特殊的养鱼方式——池塘循环流水养鱼。

这种养鱼方式利用水体的自然环流特点,通过建设流水养鱼设施,让鱼类在水中自由生长、繁殖,为当地农民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效益。

本文将就怀宁县池塘循环流水养鱼进行总结,探讨其特点、优势和发展前景。

一、池塘循环流水养鱼的特点1. 动静结合:池塘循环流水养鱼利用动态水体环境,在保留静态水体的优势的又能减小水体富养的风险,更有利于鱼类的生长。

2. 多样化适应性:池塘循环流水养鱼设施可以根据区域水文条件的差异,灵活设置、调整,从而适应不同条件下的养殖需要。

3. 生态环保:池塘循环流水养鱼可以有效地减少水体富养带来的负面影响,保持水体清洁,避免水质恶化。

也有利于水中藻类的生长,为鱼类提供足够的食物。

1. 提高养殖效益:池塘循环流水养鱼可以有效地提高鱼的存活率和生长速度,缩短养殖周期,提高养殖效益。

2. 减少投入成本:相比传统的静态水体养殖,池塘循环流水养鱼减少了对水质的人工调节和管理,降低了生产成本。

3. 保护水资源:池塘循环流水养鱼不仅可以减少水体的富养现象,还能够使水质得到保护,进而保护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4. 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池塘循环流水养鱼可以增加当地农民的收入,从而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

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需求不断提高,对优质水产品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加。

而池塘循环流水养鱼恰好可以生产出品质优良的鱼类,因此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

在政策扶持的带动下,池塘循环流水养鱼得到了更多农民的重视和支持,这一养殖模式有望在怀宁县乃至全国范围内得到进一步发展和推广。

但也需要注意的是,池塘循环流水养鱼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有些地区水资源丰富,而有些地区水资源紧缺,如何在不同的水文条件下进行科学合理的养殖,也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改进。

养殖过程中的病虫害防治,也是需要重点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重庆市壁山区多品种低碳高效池塘循环流水养殖模式探索

重庆市壁山区多品种低碳高效池塘循环流水养殖模式探索

重庆市壁山区多品种低碳高效池塘循环流水养殖模式探索作者:暂无来源:《渔业致富指南》 2017年第10期为探索新型的池塘养殖模式,璧山区特引进低碳高效池塘循环水养殖模式技术。

2015年底至2016年,重庆市璧山区祖碧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改造池塘50亩开展了湘云鲤、抗病草鱼、建鲤多品种主养的池塘循环流水槽养殖试验示范。

现将试验示范工作总结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1. 池塘条件此次试验池塘面积约50亩,经多年养殖后,池底淤泥较厚,厚度为70cm以上,部分地区甚至高达1m左右。

2016年1月份将池水抽干进行池塘清整时,未能清除全部淤泥,只将淤泥控制在30cm以下。

2. 设计思路池塘新建8个流水槽,流水槽规格相同均为22m×5m×2.5m,流水槽水位常年维持在2m左右。

流水槽总配备7.5kW一套推水增氧设备,然后在每个流水槽进行分流。

流水槽下游设有集污区,外塘另外安装1套气提式推水增氧设备,使整个鱼塘的水能够循环流动。

养殖水槽外的净化区设置浮床种植空心菜、水白菜、美人蕉等植物,种植面积占池塘总面积的8%左右。

3. 鱼种放养4月13日,开始在流水槽外的外塘净化区放养鲢鳙鱼。

5月下旬陆续在流水槽中投放苗种。

8月6日,根据生产需要进行开始分槽。

1号槽的鱼与2号流水槽平均分配,4号流水槽的鱼与3号流水槽平均分配;8号槽的鱼与5号、6号流水槽平均分配。

详见表1。

5. 生产管理5.1 饲养管理全程投喂全价浮性颗粒饲料。

按照少量多次,均匀投饲的原则利用专用投饵机定时投喂。

一般要求全部摄食到八成饱为止,每日投喂4~6次。

同时,应根据天气、摄食情况等因素的变化进行适当调整,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饲料的转换率。

5.2 定时吸污每天定时吸出集污区的废弃物4~6次。

每次在吃食后1小时左右收集,吸出的废弃物集中在流水池边的沉淀池中,进行四级处理后流入另外池塘净化后再回流到流水养殖槽池塘的外塘内。

5.3 病害防治流水池内养殖密度大,发病后更容易相互传染,蔓延速度极快,死亡率高。

西部地区低碳循环水高效养鱼技术总结

西部地区低碳循环水高效养鱼技术总结

4 0 0
1 5 O l 5 0
3 0 0
2 5 0 2 5 0
2 . 流水养殖槽鱼种放养 ( 1 ) 放 养前 准 备 :一 是 放 养 前对 气 提 式推 水 设 备 、 微 孔 增 氧 设 备 等 配 套 设 备 进 行 再 次 运 行 调 试 ; 二是鱼 种 放 养 前 1 0 天 左 右 ,先对 流 水 池 池 壁
实 ,避 免发 生沉 降 。
2 . 流 水 池 及 推 水 池 、集 污池 建 设
每 个 循 环
水 养 鱼 池 塘 由流 水 精 养 区 、外 塘 净 化 区 、操 作 平
台三 个 功 能 区组 成 ,约 4 6 0米 。 。即 1 个推水 池 、
氧 管 ,直 接放 到池底 即可 。
( 二) 循环 水 养 殖流 水 槽 、推 水池 、集 污池 建 设 及 配套 设 备 1 . 基础处理 流 水 养 殖 池 及 配 套 设施 设 备 应
建 设 在 主 生 产 道 路 边 , 以利 于 建 成 后 生 产 管 理 操
作 活 动 为 原 则 。施 工 前 应 先 降 低 池 塘 水 位 , 以不
( 2 ) 简 易 自动 粪 便 收 集 设 备 : 主 要 包 括 吸 粪 嘴 、 吸 污 泵 、 移 动 轨 道 、 排 污 槽 、 自动 控 制 装 置 、 电路 系 统 等 组 成 。其 原理 是 :利 用 吸 尘 器 的
原 理 快 速 吸 取 粪 便 污 水 并 集 中 收 集 到 沉 淀 净 化
面 积 放养 时 间 塘号 ( 亩) ( 月

鲢鱼 规格 数 量
饲 方案 。
( 克/ 尾) ( 尾/ 亩)

2 3

美国低碳高效池塘循环流水精养新技术

美国低碳高效池塘循环流水精养新技术

美国低碳高效池塘循环流水精养新技术温水池塘循环流水养鱼与传统模式相比,适宜多品种,多规格养殖,做到均衡上市,加速资金周转,生产成本可以降低35%。

该技术最大优势是能有效地收集75%鱼类代谢物和残剩饲料,确保池塘本身的良性循环。

一、21世纪水产养殖业随着世界人口在不断增加,水资源会很快成为限制许多行业的因素,食品生产所需的营养成本将进一步增加,东南亚国家对高质量水产品需求将大幅度地增加,捕捞业将保持现状或呈下降趋势,养殖水产品将占主要市场。

同时农业,尤其是水产养殖业用水成本增加,环境压力加大。

21世纪农业生产的最大挑战是利用更少的资源,生产出3倍以上的产品。

世界银行全球渔业计划—2030年渔业项目初步提出:今后10-15年世界水产养殖量必须增加100%,以满足人们对水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

在此情况下,我们该怎么办?对于水资源,必须重新评估所有农业生产系统的效率,权衡资源分配再利用。

生产者要在提高生产效率上创新,而不是提高生产数量;制定与产量和效益有关的明确目标,尽可能采用少消耗水资源的标准;开发改良水质标准的技术;测定用水的真正成本。

对于土资源,必须开发详细的保护计划,尤其是农业和林业土壤;为了养活世世代代要实施严格的土壤保护计划;组织激励当地农民合作社开发土壤保护计划,加强实施策略;根据不同的目标制定和激励土壤保护计划。

对于水中营养物(过去往往被人们认为是废弃物),重新认识水中这些营养物的价值及它对人们生活,社区和地区的影响。

我们都需要营养物,但是每个人都身处在他人的下游。

测定那些水中“漂流”营养物的价值以及现在和将来对你社区会产生什么影响,在你所处的省份或城镇开发收集和平衡再利用这些水中营养物。

对于能源,能源是有限的,其价格不断上涨。

我们如何能降低生产每单位水产品所需的能耗?所有的农业和水产养殖业都必须重新考虑节能减耗的措施。

如果不实施水、土、能源和水中营养物保护计划,你的社区或本区域将会付出什么样的代价?我们每个人都身处在他人的下游。

西安低碳高效池塘循环流水养鱼技术探析

西安低碳高效池塘循环流水养鱼技术探析

西安低碳高效池塘循环流水养鱼技术探析董兴国;李令国【期刊名称】《科学养鱼》【年(卷),期】2016(000)002【总页数】2页(P85-86)【作者】董兴国;李令国【作者单位】陕西西安市水产工作站 710054;陕西西安市水产工作站 710054【正文语种】中文1.养殖模式在传统池塘中建设流水池,通过流水池的“圈养”,主要目的是控制其排泄粪便的范围,并能有效地收集这些鱼类的排泄物和残饵,利用专用抽粪装置将养殖粪水抽入已建8米3容积的沉淀池,经过沉淀发酵处理,再变为陆生植物(如蔬菜、瓜果、花卉等)的高效有机肥,上层发酵后水体经净化环道过滤、吸附和水生植物净化达标后再重新注入原池,从而实现低碳高效、循环节水、增质增效的目标。

2.池塘条件选择试验基地5#池塘作为新技术试验池。

池塘面积约12亩,水泥池壁,池深2米,底部铺设防渗薄膜。

3.设计思路经课题组讨论,确定设计思路:在5#池内(用钢筋水泥)新建1#、2#、3#、4#共4口流水池,流水池规格相同,均为19.6米×3米×2米,流水池水位常年维持在1.5米;在每口流水池的上游安装导流式推水增氧设备1套,流水池下游设有集污池,鱼塘内另外安装2只导流式推水增氧设备,以使整池水体按照逆时针方向形成流动水体。

4.鱼种放养2015年3月底建设完工,4月9日开始加水,4月23日正式放养吃食性鱼类,在4口流水池内共放养500~600克/尾草鱼11975千克。

4月23日在5#试验池净化区放养花鲢160尾,规格600克/尾;5月13日放养白鲢3200尾、规格120克/尾,白鲢夏花1万尾。

6月22日,抽粪装置正式启用。

试验期间,试验池不换水,只补充新水。

5.饲料投喂课题组选用草鱼硬颗粒配合饲料,蛋白质含量28%~30%,投喂地点选择在流水池的上游。

4月23日对4口流水池内草鱼开始驯食。

投喂情况见表1。

6.日常管理4-11月,课题组每日定期定点监测净化区池水和流水池水质中氨氮、亚硝酸盐、溶解氧和pH;查看和记录鱼的摄食、发病等情况。

低碳高效池塘循环流水养鱼技术指南-SoyAqua

低碳高效池塘循环流水养鱼技术指南-SoyAqua
11. 实现室外池塘规模化、工厂化、智能化养殖管理,从而加速中国渔业现代 化的进程。
现将两种养殖模式的主要技术指标进行了直接比较,低碳高效池塘循环 流水养鱼技术先进,优势明显(表 1)。
表 1. 传统池塘养鱼与池塘循环流水养鱼模式主要技术指标比较
传统池塘养鱼
循环流水养鱼
养殖模式
(4) 膨化浮性饲料使用普及率较低,饲料配方和加工工艺有待进一步改 进。虽然膨化浮性饲料使用量在逐年增长,但大多数养殖户仍使用 沉性饲料。与膨化浮性饲料相比,沉性饲料水中稳定性差,利用率 低,浪费较大。另外,养殖户难以准确控制投饲量,造成水体富营 养化,氨氮往往超标。据研究资料表明,池塘中氮的输入来源中, 饲料占 90-98%;而磷的输入来源中,饲料占 97-98%。因此,饲料中 氮、磷除小部分供给养殖鱼类的正常生长外,绝大部分是沉积池底。 造成水体污染和浪费。
以进行同一品种多规格的养殖,均匀上市,加速资金的周转;
8. 大大地减少病害发生率和药物的使用,增加了水产品的安全性;同时,提 高养殖水产品的质量;
9. 日常管理操作十分方便。尤其在无需干塘的情况下,起捕率达 100%; 10. 有效地收集养殖鱼类的代谢物和残剩的饲料,根本上解决了水产养殖水
体富营养化和自身污染问题;
20不同流水槽可养不同品种4低密度高密度集约化不可控养殖可控养殖智能饲料投入沉性浮性饲料浮性饲料饲料转换利用率低饲料转换利用率高投饲量难控制投饲量易控制病害防治病害多病害少防病治病困难防病治病容易用药多用药少操作管理不方便尤其捕捞方便起捕率100生产业绩成活率低成活率高产量低产量高经济效益低经济效益高生态效益无集污污染水体有集污废弃物再利用增加收入养殖水环境差养殖水环境好直排水污染环境零排放保护环境社会效益占地耗水耗能源节地节水节能源水产品质量存在隐患水产品质量安全高无异味劳动效率低成本高劳动效率高成本低四技术特点低碳高效池塘循环流水养鱼技术模式有利于实现室外池塘的集约化养殖工厂化管理符合中国水产养殖业的健康养殖发展理念符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的现代水产养殖业发展方向能够广泛应用于池塘养殖生产推动中国池塘养殖技术转型和升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低碳高效池塘循环流水养鱼技术
周恩华
美国大豆出口协会
中国水产养殖在世界上占有最重要的地位。

2012年中国水产品总产量为5907.68万吨,比去年增长5.43%。

其中,海淡水养殖产量为4288.36万吨,占总产量的72.59%,同比增长6.59%。

中国水产品人均占有量43.63公斤。

2012年中国淡水养殖产量2644.54万吨,淡水养殖总面积5,907,476公顷。

其中,池塘养殖面积2,566,859公顷。

全国池塘养殖平均单产为7116公斤/公顷(475公斤/亩)。

池塘养殖仍是中国淡水养殖的主要方式,其产量占淡水养殖总产量的70.6%。

虽然中国的池塘养殖历史悠久,养殖水平较高,但也面临许多新的问题与挑战,严重地制约了中国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中国淡水养殖业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养殖水环境污染日趋严重。

由于养殖户缺少先进的科学养殖理念,盲目提高
放养密度和产量,过度追求经济效益,结果导致大量的残剩饲料和鱼类排泄物在养殖水环境中不断积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直接导致鱼类病害的频发,甚至产生大面积的死鱼。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每年因病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百亿元。

2.养殖设施简陋,养殖模式有待于进一步创新。

中国淡水养殖池塘多数建于20
世纪60-70年代。

由于养殖模式的落后和多年来未得到有效的治理和修复,淤泥沉积严重,直接影响了养殖产量和经济效益。

目前养殖户为了提高单产,主要是通过定期大量换水来改善养殖水环境,这样不仅会浪费水资源,还会加剧周围河流,湖泊等公共水域的富营养化程度。

据农业部2002年太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调查资料显示,每年长三角地区鱼类池塘养殖向外排放总氮
10.08公斤/亩;总磷0.84公斤/亩。

传统的池塘养殖模式在一些地区已对周围
环境造成很大的压力,已成为重要的面源污染源。

近年来,中国各级政府都在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老池塘改造,其主要目的是改善养殖设施,进一步提高池塘生产力。

如果我们不改变现有的养殖模式,也许数十年后有必要重新改造池塘。

3.膨化浮性饲料使用普及率较低,饲料配方和加工工艺有待进一步改进。

虽然
膨化浮性饲料使用量在逐年增长,但大多数养殖户仍使用沉性饲料。

与膨化浮性饲料相比,沉性饲料水中稳定性差,利用率低,浪费较大。

另外,养殖户难以准确控制投饲量,造成水体富营养化,氨氮往往超标。

据研究资料表明,池塘中氮的输入来源中,饲料占90-98%;而磷的输入来源中,饲料占97-98%。

因此,饲料中氮、磷除小部分供给养殖鱼类的正常生长外,绝大部分是沉积池底。

造成水体污染和浪费。

除此以外,由于各种价格的上涨(包括饲料,人工,水电,塘租等),池塘养殖的效益也有所下降,甚至出现亏本。

综上所述,中国的池塘养殖业已经面临严峻的挑战,我们必须要进行养殖模式的创新和养殖技术的升级,这样才能保证中国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美国大豆出口协会在中国正致力于推广低碳高效池塘循环流水养鱼技术。

该技术是美国大豆出口协会多年来在中国推广80:20池塘养殖模式的技术转型和技术升级,它将传统池塘“开放式散养”模式创新为新型的池塘循环流水“圈养”模式,这是水产养殖理念的再一次革新。

在流水池中“圈养”吃食性鱼类的主要目的是控制其排泄粪便的范围,并能有效地收集这些鱼类的排泄物和残剩的饲料,通过沉淀脱水处理,再变为陆生植物(如蔬菜,瓜果,花卉等)的高效有机肥。

这样,我们既可以解决了水产养殖的自身污染,耗能和水资源等根本问题,同时又做到化废为宝,增加养殖户的经济效益。

与传统池塘养殖模式相比,低碳高效池塘循环流水养鱼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有效地提高产量和生产业绩;(2)大大地提高成活率,由于鱼类长期生活在高溶氧流水中,成活率可达到95%以上;(3)提高饲料消化吸收率,降低饲料系数;(4)采用的气提式增氧推水设备可以降低单位产量的能耗;(5)实现零水体排放,减少污染;(6)提高劳动效率,降低劳动成本;(7)多个流水池可以进行多品种养殖,避免单一品种养殖的风险;同时,也可以进行同一品种多规格的养殖,均匀上市,加速资金的周转;(8)实现室外工程化养殖管理,全程监控,减少病害发生和药物的使用,提高水产品的安全性;(9)日常管理操作方便,起捕率达100%;(10)有效地收集养殖鱼类的排泄物和残剩的饲料,根本上解决了水产养殖水体富营养化和污染问题。

总之,低碳高效池塘循环流水养鱼技术具有较高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美国大豆出口协会于2013年首次与江苏省吴江市水产养殖公司合作在平望养殖场进行了低碳高效池塘循环流水养鱼技术的示范试验。

首先,将原有的3口小池塘进行改造成一口面积为32亩的大池塘。

然后在大池塘的一端兴建3个流水池(图1),供养殖吃食性鱼类。

3个流水池的规格分别为:宽5 x 长22 x 高2米,宽5 x 长22 x 高2米,宽3 x 长22 x 高2米。

所有流水池上游都安装气提式增氧推水设备(图2)。

流水池下游建鱼类排泄物沉淀收集池,其规格为宽3 x 长13米x 高2米。

另外,大池塘四角也安装相同的气提式增氧推水设备,使池水形成大循环流动,保持良好的水质。

试验池塘的有效水深为1.5米。

1号,2号流水池用于草鱼商品鱼生产;3号流水池用于草鱼种生产。

图1. 低碳高效池塘循环流水养鱼池设计示意图
图2. 气提式增氧推水设备
5月初将大规格草鱼种分别放入1号,2号流水池,其放养规格为750克和300克;3号流水池于7月1日放养当年繁育的小草鱼种,规格为4.1克。

商品鱼投喂从5月13日正式开始。

草鱼成鱼投喂美国大豆出口协会配制的32/3豆粕型膨化浮性饲料;草鱼种投喂36/7大豆浓缩蛋白(SPC)膨化浮性饲料。

所有试验饲料由浙江省宁波天邦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按照美国大豆出口协会的试验要求,草鱼每天投喂5-6次,吸污2-3次;每月打样一次,测定草鱼的生长速度和饲料系数;定期进行流水池消毒防病处理。

我们在10月21日进行了第5次打样,打样数据总结如下:1号流水池草鱼从放养750克长至2570克;2号流水池草鱼从放养300克长至1850克;3号流水池草鱼种从放养4.1克长至100克,饲料系数分别为1.6,1.18,1.0。

到目前为止,本示范试验进展顺利,草鱼生长良好。

我们计划在11月中下旬进行试验项目验收。

美国大豆出口协会开发推广的低碳高效池塘循环流水养鱼技术将有利于实现室外池塘工厂化管理,高集约化养殖,符合中国水产养殖业的健康养殖,可持续发展理念,从而实现低碳高效,节能减排,质量安全和环境友好型的现代化水产养殖业的发展目标。

总之,低碳高效池塘循环流水养鱼技术在中国具有广阔的推广前景和重大的推广价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