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的再认识(二)》综合练习

《分数的再认识(二)》综合练习
《分数的再认识(二)》综合练习

《分数的再认识(二)》综合练习

1.画一画,圈一圈,填一填。

(1)在下图中用阴影表示出。(2)圈出下面花朵的。

(3)在()里填上相应的分数。

2.填一填。

(1)把30个苹果平均分成5份,其中的2份占这些苹果的(),它的分数单位是()。

(2)里面有()个。

(3)7个是(),读作()。

(4)()个是1;1里面有()个。

3.判断。

(1)分母越大,分数单位越大。()

(2)最大的分数单位是,没有最小的分数单位。()

(3)分数单位是的分数只有9个。()

4.哪种说法正确?在括号里画“√”。

(1)分数的大小相同,分数单位一定相同。()

(2)分母相同的分数,分数单位一定相同。()

(3)分子相同的分数,分数单位一定相同。()

5.某品牌的三鲜水饺馅中虾仁占,鸡蛋占,其余的是韭菜,虾仁和鸡蛋哪个含量高?

高中数学必修2综合测试题

正视图 侧视图 俯视图 2 1 1 高中数学必修2综合测试题 文科数学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若直线1=x 的倾斜角为α,则=α( ). A .0 B.3 π C .2π D .π 2.已知直线1l 经过两点)2,1(--、)4,1(-,直线2l 经过两点)1,2(、)6,(x ,且21//l l ,则=x ( ). A .2 B .-2 C .4 D .1 3.长方体的一个顶点上三条棱长分别是3,4,5,且它的8个顶点都在同一球面上,则这个球的表面积是( ). A .π25 B .π50 C .π125 D .π200 4.若方程02 2 =++++k y x y x 表示一个圆,则k 的取值范围是( ) A.21> k B.21≤k C. 2 1 0<

8和9加减法练习题

8和9加减法练习题 姓名: 一、填空。 1、 2、 的前面是8, 的后面是8。5的后面是 ,4的前面是 。 3、7和9的中间是 ,与6相邻的两个数是 和 。 4、比10小的数有 。 二、填数 6 1 2 3 1 4 7 6 4 2 3 1 8 3 6 7 5 4 1 2 三、看图计算 3 +□=□ 6-□= □ □+□=□ □-□=□ 四、在○里填>或< 6○7 5○6 7○3 4+ 3○ 6 7+2○ 8 9-3○3 9-3○7 5+4 ○5 3+4○ 9-2 6-6 ○0 1+6○7 8-3 ○6 五、 1、把右边的4个圈起来。 2、给从左边数起第4个涂上颜色。 3、从右边数起,第7个是( )。 4、 一共有( )个,( )和( )同样多。 3 5 1 3 8 5 9 3 4 5 2 5 7 8 1

六、计算。 5+4= 6+2= 7-3= 8-5= 9-6= 5+3= 4-4= 2+5= 6-4= 8-6= 9-7= 4+5= 9-3= 4+5= 8-7= 6+3= 3+3+2= 1+0+8= 9-3-2= 8-0-5= 1+6-4= 5-3+6= 七、看图列算式。 1、 2、 □○□=□( ) □○□=□( ) 3、看图列出四道不同的算式。 □ ○□=□ □○□=□ □○□=□ □○□=□ 八、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6=10 □—2=4 10+□ =10 3+□ =7 5— □ =2 □+8=9 4+□ =8 □+□=9 10 □ □ □ □ 2 □ □ □ □ +5 —1 —9 +8 —7 +3 +2 —6

大学计算机基础access实验

学生实验报告 实验课名称:大学计算机 实验项目名称:数据库技术基础(Access) 专业名称: 班级: 学号: 学生: 教师: 2017年11月21日

7.查询2000年以前参加工作的所有教师的教师号、和实发工资。 8.查询男女生的最低分、最高分和平均分数。 9.查询男女职工的最低工资、最高工资和平均工资(工资指实发工资)。 10.查询所有党员的教师号和,并且按年龄从大到小排列。 11.查询党员和非党员的人数和平均年龄。 12.查询学号为“110002”的学生的教师的教师号、和性别。 13.查询每个教师的教师号和学生人数。 14.查询每一个教师的教师号以及所教学生的最低分、最高分和平均分。 四.实验设备与软件环境: 操作系统:windows xp或 windows 7 软件环境:microsoft office 2010中的 microsoft Access 2007 五.实验步骤与结果: 练习一:表的建立及维护 1打开access2010点击新建将文件名命名为“********”。点击创建,创建一个表。点击开始、视图、设计视图。将表名称改为“Teachers”如图所示 按照表5.2要求输入字段信息、文本类型、字段宽度。如图所示

将主键设置为教师号,(左键点击教师号,右键、左键点击设置为主键)点击开始,点击数据表视图转化后输入“表5.2”容。如图所示: 2同理按“表5.3”建立Students的结构。如图所示 3关闭Teachers表,右键“Teachers:表”,点击复制。粘贴,将表名改为teachers1,同时选择结构和数据选项

同理复制“teachers2” 4(1)打开teachers1表,设计视图。点击一栏,在字段属性中将字段4改为6。(2)按照要求添加新字段,输入信息。表如图所示 (3)点击党员字段名称,长按拖至参加工作年前。如图 5选定表teachers2,然后单击“外部数据”,点击导出文本,后如图 6同5将其导出为EXCEL数据簿

7的乘法口诀公开课教案

《七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在拼摆七巧板的情境中,引导学生经历对7的乘法口诀的验 证过程,培养学生对新知的质疑、探究、验证、类推加深学生对口诀的记忆和理解。 2、通过小组和同桌互相帮助的学习方法,填写7的表格,引导 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理解乘法意义,编制7的乘法口诀。 3、通过师生对口令,生生对口令和形式多样的练习,提高学习 兴趣,会用7的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探究7的乘法口诀的形成过程。 难点:怎样去熟记并利用乘法口诀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 教具:课件 学具:七巧板一幅一张表格 教学过程: (课前互动) 在上课前老师给大家分四个队,有四个好听的名字,分别是桃子、葡萄香梨、桔子队,,回答声音响亮,发言积极,小组讨论积极等都可以得分,每次得5分。下课后看哪队得分高,评出优胜队。 一、复习引入

1、同学们,你们已经学习了哪些乘法口诀 开火车:(哪列火车愿意开) ] 三六一二得 二三得二四得 三四三五 四五四六 2、根据口诀说出算式 三五十五 ( 3× 5=15 5× 3=15) 四五二十 (4× 5=20 5× 4=20) 二五一十 ( 2× 5=10 5× 2=10) 五五二十五 (5× 5=25) 3、根据算式说出你用的哪句口诀 ) 4×5 5×3 5×2( 4、教师追问:“我们使用的口诀,都是大乘数在前还是小乘数在前满十要说一十,如果不到十就说得几,超过十就直接说出积。) 5、师:刚才同学们表现得都很好,老师想奖励给小朋友们一个故事你们想听吗 二、故事引入课题 孩子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喜欢听

高中数学必修2测试题附答案

数学必修2 一、选择题 1、下列命题为真命题的是( ) A. 平行于同一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 B.与某一平面成等角的两条直线平行; C. 垂直于同一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 D.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2、下列命题中错误的是:( ) A. 如果α⊥β,那么α内一定存在直线平行于平面β; B. 如果α⊥β,那么α内所有直线都垂直于平面β; C. 如果平面α不垂直平面β,那么α内一定不存在直线垂直于平面β; D. 如果α⊥γ,β⊥γ,α∩β=l,那么l ⊥γ. 3、右图的正方体ABCD-A ’B ’C ’D ’ 中,异面直线AA ’与BC 所成的角是( ) A. 300 B.450 C. 600 D. 900 4、右图的正方体ABCD- A ’B ’C ’D ’ 中, 二面角D ’-AB-D 的大小是( ) A. 300 B.450 C. 600 D. 900 5、直线5x-2y-10=0在x 轴上的截距为a,在y 轴上的截距为b,则( ) A.a=2,b=5; B.a=2,b=-5; C.a=-2,b=5 D.a=-2,b=-5 6、直线2x-y=7与直线3x+2y-7=0的交点是( ) A (3,-1) B (-1,3) C (-3,-1) D (3,1) 7、过点P(4,-1)且与直线3x-4y+6=0垂直的直线方程是( ) A 4x+3y-13=0 B 4x-3y-19=0 C 3x-4y-16=0 D 3x+4y-8=0 8、正方体的全面积为a,它的顶点都在球面上,则这个球的表面积是:( ) A.3 a π; B. 2 a π; C.a π2; D.a π3. A B D A ’ B ’ D ’ C C ’

Access数据库应用实验指导书

实验指导书 院系: 专业: 课程:大学计算机II-Access数据库应用编者:大学计算机基础教研室

目录 实验一建表 ............................................................................................... 错误!未定义书签。实验二简单查询 ........................................................................................ 错误!未定义书签。实验三创建分组查询................................................................................. 错误!未定义书签。实验四报表的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实验五利用窗体控件手动设计窗体.......................................................... 错误!未定义书签。实验六设计嵌入式条件宏 ......................................................................... 错误!未定义书签。实验七创建一个“跑动的字母”的窗体程序........................................... 错误!未定义书签。实验八实验七的改进程序 ....................................................................... 错误!未定义书签。

西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6、7的乘法口诀

1 6、7的乘法口诀 教学内容 教材第29~30页例1、例2以及课堂活动。学会6,7的乘法口诀,会用乘法口诀正确求积。 教学提示 本节课是学生在掌握了1~5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是乘法口诀的继续,也是今后学习8、9的口诀的基础。在学生熟悉的活动中,采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小组合作等方式,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引导学生经历编口诀的过程,能找出6,7乘法口诀的规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探索发现能力。 2.能记住6,7的乘法口诀,会用乘法口诀正确求积。 ※过程与方法: 联系已有知识经验,理解6、7的乘法口诀的规律,初步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初步体验6,7乘法口诀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感受数学的价值。 重点、难点 重点:熟记6、7的乘法口诀。 难点:会用6、7的乘法口诀口算相应的表内乘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磁性小棒 学生准备: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教师:前面我们学习了1~5的乘法口诀,不知大家现在还想着吗?下面我们开火车背诵一下好吗? (1)指名火车头开始

(2)集体订正,教师及时肯定和鼓励:同学们背的很熟练了,说明同学们 学的很不错啊! 2、教师:我们口诀背的非常的熟练,能否会用口诀解决以下问题呢?(课 件出示以下练习) 看算式,说口诀 3×5= 4×2= 5×3= 1×9= 3×4= 8×4= 6×4= 5×5= (1)指名回答 (2)集体订正 (3)教师及时鼓励,并作重点强调:看到3×5这道算式,就会想到5×3这道算式,它们用的是同一个口诀“三五十五”。 3、教师:看来大家都对1~5的乘法口诀掌握的不错,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6,7的乘法口诀。 教师板书:6,7的乘法口诀 【设计意图:以开火车的形式背诵1~5的乘法口诀引入,这样既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又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自信心。同时,通过这个活动,让学 生找到原有的知识基础,运用知识迁移,为下面学习新知做好铺垫。】 二、探究新知 课件出示例1。 1.教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主题图,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1)学生独立观察 (2)小组内交流 (3)指名汇报:阿姨正告诉小朋友,每本台历6元,两个小朋友正在说一个星期有7天。 (4)集体订正 2.教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1)学生独立思考 (2)指名回答:一本台历有6元,2本呢?3本、4本、5本呢? (3)集体订正 (4)教师及时鼓励,并选出有价值的问题,提出进一步的要求。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89的加减法]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8、9的加减法]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感受加减法之间的联系,会计算8、9的加减法。 2.通过课堂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探索意识、评价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学内容: 第56、57页的内容,练习八的第7、8、9题。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圆片(7个红的、2个白的);7个红色圆片、3个白色圆片。 教学设计: 创设情境,尝试计算8的加减法 [教学目标的确定,立足双基,注重发展,力求创新。创设情境,让学生尝试计算,有效地发掘了学生已有的计算经验。为学习8、9的加减法计算做好了铺垫。] 1.看图说话。 (课件:出示恐龙图画) 师:漂亮吗?图上画着什么?谁还想说,并且和他说的不一样? (让学生充分说自己的看法,不阻止学生联想一些童话情节。) [“看图说话”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搜集数据的能力和想象能力。并为下一步“尝试计算”提供了丰富的数学情境。] 2.让学生看图写算式。 要求:小组分工合作。 3人写算式,1人记录。 [这里要求小组合作活动,旨在通过合作学习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评价意识。同时,学生对8的加减法的尝试计算,有利于学生再现已有的计算经验,为下一步的学习做好铺垫。] 3.汇报交流,相互评价。

操作悟理,感受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1.小组合作,进行操作活动(1人记录算式) A、摆9个红圆片,2个白圆片 (老师领着学生整齐地摆出来) 师:摆一摆你们的圆片,计算以下题目: (老师边写算式边叙述) 7个添上2个是几个?(7+2) 2个添上7个是几个?(2+7) 从9个里面去掉2个剩几个?(9-2) 从9个里面去掉7个剩几个?(9-7) (板书:7+2=9-2= 2+7=9-7=) [操作学具对学生的计算很有启发,但初入学的学生独立操作学具还有一定难度,故适当进行操作性指导是必要的。] B、摆6个红圆片,2个白圆片。 计算:6+2=8-2= 2+6=8-6= C、小组汇报计算结果(说明:以上计算都不要求学生说算法)。 [创造空间,将学生充分感受数学知识和恰当运用数学知识相结合。这种梯形教学环节的设计有助于帮助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构建新的知识体系。] 2.发掘计算的方法。 想一想: 5+3=()8-3=() 3+5=()8-5=() 师:说说你是怎么想出来的? (学生的方法很多,可能会用数数的方法,也可能想到组成,可能用到调换加数位置和

实验一ACCESS数据库及表的操作

可编辑可修改 实验一数据库及表的操作 实验类型:验证性实验课时:_6_学时指导教师: _______________ 时间:2013年月日课次:第___________________ 节教学周次:第________ 周 实验分室:_______________ 实验台号:__________ 实验员:_________________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数据库的创建及其它简单操作 2.熟练掌握数据表建立、数据表维护、数据表的操作 二、实验内容与要求 1.数据库的创建、打开、关闭 2.数据表的创建:建立表结构、设置字段属性、建立表之间关系、数据的输入 3.数据表维护:打开表、关闭表、调整表外观、修改表结构、编辑表内容 4?数据表的操作:查找替换数据、排序记录、筛选记录 三、实验步骤 案例一:创建数据库 1.创建空数据库 要求:建立“教学管理.accdb ”数据库,并将建好的数据库文件保存在“实验一”文件夹中。 操作步骤:

IS 1 丿小? e 叮亍 Micrtilitil ftfdwvi 口 可审业 a 站 j-t 4审时 OffiCfLC WF gm ■ *陆 (2)单击険'I 按钮,在打开的“新建数据库”对话框中,选择数据库的保存位置,在“ 件夹中,单击“确定”按钮,如图 1-2所示。 (3)这时返回到access 启动界面,显示将要创建的数据库的名称和保存位置,如果用户未提供文件 扩展名,access 将自动添加上。 (4 )在右侧窗格下面,单击“创建”命令按钮,如图 1-1所示。 (5)这时开始创建空白数据库,自动创建了一个名称为表 1的数据表,并以数据表视图方式打开这 个表1,如图1-3所示。 J 曰归 图1-1 创建教学管理数据库 (1 )在Access 2010启动窗口中,在中间窗格的上方,单击“空数据库” ,在右侧窗格的文件名文本 框中,给出一个默认的文件名“” 。把它修改为“教学管理”如图 1-1所示。 实验一”文

最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7的乘法口诀》优秀公开课教案

《7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72页内容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经历编制7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验7的乘法口诀的来源。 2、理解7的乘法口诀的意义,初步记熟7的乘法口诀,能用乘法口诀进行简单的计算。 3、通过编制口诀,初步学会运用推理的方法学习新知识,掌握学习方法。 4、能用所学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使学生经历7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 教学难点: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今天有这么多的老师来听我们上课,你们高兴吗?那我们可要好好表现. 李老师还请来了一位朋友,(课件演示)看,她是谁?(七巧板)七巧板也要和我们一起上这一节数学课,教师出示七巧板,介绍:请问七巧板是由几块拼板组成的?(课件7个图案)七巧板不但可以拼出漂亮的图案,它还藏着许多的数学知识,首先我们来和七巧板来玩个游戏,看看谁的反应快。 2、依次增加图案的个数,学生说出拼板块数。 图案个数 1 2 3 4 5 6 7 拼板块数 师:(一个图案1个7是7,2个图案2个7相加,是14,3个图案3个7相加,是21……)

师评价:说得真好。 师:刚才我们在玩游戏的时候有些小朋友到后来好像就慢慢停下来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采访一个说得慢的:你是用什么方法算的?(加法) 师:是呀,数字一多用加法就感觉手忙脚乱的。 可是几个小朋友表现得很好,不仅能跟上李老师的速度,而且说得也非常正确,我想听听他们有什么高招啊? 师采访说得快的:你是用什么方法算的呢?(乘法口诀)几的乘法口诀?(7的乘法口诀) 师:你真厉害已经会用7的乘法口诀了。用口诀就能很快算出得数。 你们想不想也掌握这个本领呢?(想) 3、揭示课题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7的乘法口诀。【板贴课题】 (三)自主探究,创编口诀 1、小组合作:编口诀 师:看着这张表格,小组合作编编乘法口诀。 2、交流编写的口诀 师:同学们编的真棒,我要邀请小小数家来给李老师编一编口诀,要求是:两人合作,一个人说,一个人摆,看谁是我们今天最厉害的数学家。(老师邀请一位同学示范) 思考:为什么前面6句都能写出2个乘法算式,而最后一句只能写出一个乘法算式呢?(两个乘数相同,交换位置还是同一个算式) (四)多种形式记忆口诀

高一数学必修二测试题及答案

A C 1 即墨实验高中高一数学周清自主 检 测 题 命题人:吴汉卫 审核人:金文化 时间:120分钟 №:08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 .已知直线l 的斜率为2,且过点 ),3(),2,1(m B A --,则m 的值为 ( ) A .6 B .10 C .2 D .0 2 .正方体的内切球与外接球的半径之比为 ) A .3∶1 B .3∶2 C . 1∶3 D .2∶3 3 .平行线0943=-+y x 和 0286=++y x 的距离是 ( ) A .5 8 B .2 C .5 11 D .5 7 4 .设l ,m 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是一个 平面,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 A .若l m ⊥,m α?,则l α⊥ B .若l α⊥, l m //,则m α⊥ C .若l α//,m α?,则l m // D .若l α//,m α//,则l m // 5 .若直线l 过点3 (3,)2 -- 且被圆2225x y +=截得的弦长为8,则直线l 的方程是 ( ) A .3x =- B .332 x =-=-或y C .34150x y ++= D .340x y +x=-3或 6 .已知直线02)1(:1=-++y x a l 与直 线01)22(:2=+++y a ax l 互相垂直,则实数a 的值为 ( ) A .-1或2 B .-1或-2 C .1或2 D .1或-2 7 .无论m,n 取何实数值,直线 (3m-n)x+(m+2n)y-n=0都过定点P,则P 点坐标为 A .(-1,3) B .)2 3,21(- C .)3,1(- 8 .已知三棱锥的三视图如 图所示,其中侧视图为直角三角形, 俯视图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则此三棱锥的体积等于 ( ) A .3 B C D 9.圆1C :22 2880x y x y +++-=与圆 2C :224420x y x y +-+-=的位置 关系是 A .相交 B .外切 C .内切 10.若使得方程 0162=---m x x 有 实数解,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为 11.如图,已知长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 14,2 AB BC CC ===,则直线1BC 和平面 11DBB D 所成的正弦值等于 A .2 B .2 C . 5 D 正视 俯视

8、9的加减法教案

一年级数学8、9的加减法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掌握用8、9的组成,正确计算得数是8和9的加减法算式与8减几和9减几的算式。 2、通过看一幅图列四道算式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重难点与关键: 1、重点:能够正确计算得数是8、9的加减法,掌握计算方法。 2、难点与关键: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能用8、9的加减法解决问题。教具准备:主题图、口算卡片、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8、9的组成以及7以内加减法口算题。 二、谈话导入: 同学们,我们刚刚认识8和9,现在我们就进一步来学习8和9的加减法。 三、探索新知: 1、有关8的加减法教学。 (1)、想一想,这幅图可以求什么?该怎样列式? 6 +2 = 8 (为什么) 还有没有不同的列式? 2 +6 = 8 为什么可以这样列式? 因为观察的方向不同,所以就写出了两个不同的算式。 (2)、用书遮住左边的6个苹果,现在这幅图表示什么意思?怎样列式? 8 -6 = 2 老师遮住右边的2个苹果,又该怎样列式?8 -2 = 6 (3)、这一幅图表示6个苹果和2个苹果合并,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得到2道加法算式;也可以从8个苹果里去掉6个或2个,也得到2道不同的减法算式。这样看一幅图可以得到4道算式。

(4)、 你们想一想,这一幅图是什么意思? 你们能列出两道减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吗? 6 +3 = 9 3 +6 = 9 9 -6 = 3 9 -3 = 6 (5)、观察这四道算式都用了哪些数?都用了8的哪一个组成? 2、有关9的加减法教学。 (1)、让学生拿出小棒摆一摆: 7 +2 = 9 9 -7 = 2 2 +7 = 9 9 -2 = 7 (2)、老师拿走左边的,谁来说一下,怎样列式? 9 -7 = 2 (3)、如果拿走右边的,哪位同学来说一下,怎样列式? 9 -2 = 7 (4)、让学生观察这四个算式都用了哪些数。这四道题都用了9的哪一个组成? 3、小结: 同学们,我们发现无论是苹果图还是摆小棒,我们都能列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它们同用一个组成算得数,这四个算式实际上是有联系的。四、巩固练习: P61. 7、8 五、P57.生活中的数。 六、全课小结。 七、布置作业。

计算机基础 ACCESS 要求与操作步骤

项目一数据库的创建与操作 【步骤解析】 1.启动Access2007。 2.在启动界面【新建空白数据库】栏里单击按钮,在窗口的右侧显示创建的数据库 文件名和保存路径。 3.在【文件名】文本框中输入数据库的文件名“工资管理系统.accdb”,单击按钮, 创建空白数据库。 项目二表的创建与维护 1、在“工资管理系统”数据库中,分别使用不同的方法创建“人员信息”、“部门信息”和“工资情况”表和“工资等级”表。 2、在“工资管理系统”数据库中,使用设计视图设置表的属性,每个表的结构如下表所示。 “人员信息”表的结构 “部门信息”表的结构

部门名称文本50 部门地址文本100 “工资情况”表的结构 “工资等级”表的结构 项目三表的高级操作与设置表之间的关系 一、在“工资管理系统”数据库中,创建数据表之间的关系。 1.启动Access2007。 2.打开“工资管理系统”数据库。 3.打开任一个表的数据表视图。 4.单击【数据表】选项卡上【关系】组的按钮,打开【关系】窗口。 5.在【关系】窗口中,打开【显示表】对话框。 6.在【显示表】对话框中,选择所有的表,单击按钮。 7.在添加表后的【关系】窗口中,选择【人员信息】表的【部门编号】字段,按住鼠标左 键不放,拖动鼠标到【部门信息】表的【部门编号】字段上,释放鼠标左键,打开【编辑关系】对话框,创建这两个表的关系。同样,创建其他表的关系。

项目四查询的创建与使用 一、在“工资管理系统”数据库中,使用查询设计视图查询在质检部的女士信息。 【步骤解析】 1.启动Access2007。 2.打开“工资管理系统”数据库。 3.单击【创建】选项卡上【其他】组的按钮,打开查询设计视图和【显示表】对话 框。 4.在【显示表】对话框中,选择【人员信息】和【部门信息】表,单击按钮, 最后单击按钮,关闭【显示表】对话框。选择的表显示在查询设计视图窗口。 5.在查询设计视图中,双击【人员信息】表的【人员编号】字段、【姓名】字段、【性别】 字段、【出生日期】字段、【籍贯】字段、【部门编号】字段和【开始工作时间】字段添加到查询设计视图中,双击【部门信息】表的【部门名称】字段添加到查询设计视图中,在【性别】字段下方的【条件】栏中输入“女”,在【部门名称】字段下方的【条件】栏中输入“质检部”。 二、在“工资管理系统”数据库中,以“工资等级”为参数查询人员信息。 【步骤解析】 1.启动Access2007。 2.打开“工资管理系统”数据库。 3.单击【创建】选项卡上【其他】组的按钮,打开查询设计视图和【显示表】对话 框。 4.在【显示表】对话框中,选择【人员信息】和【工资情况】表,单击按钮, 最后单击按钮,关闭【显示表】对话框。选择的表显示在查询设计视图窗口。 5.在查询设计视图中,双击【人员信息】表的“*”将所有字段添加到查询设计视图中, 双击【工资情况】表的【工资等级】字段添加到查询设计视图中,在【工资等级】字段下方的【条件】栏中输入“[请输入工资等级:]”。 项目五窗体的创建与设计 一、在“工资管理系统”数据库中,使用多项目工具创建窗体,显示人员的基本信息。 【步骤解析】 1.启动Access2007。 2.打开“工资管理系统”数据库。

高一数学必修二测试题及答案

C D A 1 D 1 B 1 C 1 A 命题人:吴汉卫 审核人:金文化 时间:120分钟 №:08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 .已知直线l 的斜率为2,且过点),3(),2,1(m B A --,则m 的值为 ( ) A .6 B .10 C .2 D .0 2 .正方体的内切球与外接球的半径之比为 ( ) A .3∶1 B .3∶2 C . 1∶3 D .2∶3 3 .平行线0943=-+y x 和0286=++y x 的距离是 ( ) A . 5 8 B .2 C . 5 11 D . 5 7 4 .设l ,m 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是一个平面,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 A .若l m ⊥,m α?,则l α⊥ B .若l α⊥,l m //,则m α⊥ C .若l α//,m α?,则l m // D .若l α//,m α//,则l m // 5 .若直线l 过点3(3,)2 --且被圆22 25x y +=截得的弦长为8,则直线l 的方程是 ( ) A .3x =- B .332 x =-=- 或y C .34150x y ++= D .34150x y ++=x=-3或 6 .已知直线02)1(:1=-++y x a l 与直线01)22(:2=+++y a ax l 互相垂直,则实数a 的 值为 ( ) A .-1或2 B .-1或-2 C .1或2 D .1或-2 7 .无论m,n 取何实数值,直线 (3m-n)x+(m+2n)y-n=0都过定点P ,则P 点坐标为 ( ) A .(-1,3) B .)2 3,21(- C .)5 3,51(- D .)7 3,71(- 8 .已知三棱锥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其中侧视图为直角三角形, 俯视图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则此三棱锥的体积等于 ( ) A .23 B .3 C .223 D .23 9.圆1C :2 2 2880x y x y +++-=与圆2C :2 2 4420 x y x y +-+-=的位置关系是 ( ) A .相交 B .外切 C .内切 D .相离 10.若使得方程 0162=---m x x 有实数解,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为 2424.≤≤-m A 244.≤≤-m B 44.≤≤-m C 244.≤≤m D 11.如图,已知长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 14,2AB BC CC ===,则直线1BC 和平面11DBB D 所成 的正弦值等于 ( ) A . 32 B .52 C . 105 D .10 10 12.若直线4=+by ax 与圆4:22=+y x C 有两个不同交点,则点),(b a P 与圆C 的位置关 系是 ( ) A .在圆外 B .在圆内 C .在圆上 D .不确定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3.经过点A(-3,4),且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相等的直线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 14.若一个正三棱柱的三视图及其尺寸如图所示(单位:cm), 则该几何体的体积是 ________________cm 3. 15.以点(-3,4)为圆心且与直线5x y +=相切的圆的标准方 程是________. 16.已知m 、n 是两条不重合的直线,α、β、γ是三个两两 不重合的平面,给出下列命题: ①若m ∥β,n ∥β,m 、n ?α,则α∥β; ②若α⊥γ,β⊥γ,α∩β=m ,n ?γ,则m ⊥n ; ③若m ⊥α,α⊥β,m ∥n ,则n ∥β; ④若n ∥α,n ∥β,α∩β=m ,那么m ∥n ; 其中所有正确命题的序号是 . 三、解答题(共74分) 17.已知直线l 经过直线3420x y +-=与直线220x y ++=的交点P ,且垂直于直线 正视 俯视 1 3

《89的加减法》教学设计

《8、9的加减法》教学设计 沿滩第二小学胡燕 【教学内容】 西师版教材一年级上册第35--36页中例1、例2及练习六的第1题。 【教材分析】 有关8、9的加减法,与6、7的加减法相比较,在编排上有较大的区别:首先,从根据一幅图写出两个加法算式或两个减法算式过渡到根据一幅图写出四个算式。教材提供一幅小棒图,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写出不同的算式,这样安排由学生自己去发现2、6、8三个数之间的关系,不仅让学生写出了四个算式,更重要的是让他们亲身经历了根据一幅图写出四个算式的探索过程,使学生感受到“一图四式”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关于9的加、减法是在8的加减法基础上进行的,让学生通过摆一摆进一步强化一种摆法列出四个算式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学情分析】 学生已学习了8、9的认识。学生在学习6、7的加减法时就会根据一副图列两个加法算式或两个减法算式,为本课的一图四式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得数是8和9的加法及8减几、9减几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相应的口算。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观察、交流、自主探究,实践操作等活动,在根据一幅图写出四道算式并算出得数的探索过程中,感受调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得数一样的客观事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同桌合作学习的形式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掌握得数是8和9的加法及8减几、9减几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相应的口算。 2、教学难点:根据一幅图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一图四式)。 【教学准备】 挂图、小红花、圆片等。

一、复习铺垫,导入新课。 1、师谈话激趣:孩子们,在前面的数学旅途中老师带着大家去数学王国学习了好多的数学知识,今天我们就要用学到的知识去闯关,有没有信心挑战? 2、闯关练习: (1)第一关:算一算,看谁算得又对又快。出示卡片: 6+1 4+2 7-1 6-4 3+2 2+2 4+3 6-3 (2)第二关:填一填。(8、9的组成练习) 3、揭示并板书课题:8、9的加减法 小朋友们可真聪明,学会了这么多本领,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能不能用以前学过的方法计算8、9的加减法。 设计意图: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1)出示小棒图,师提问:这里一共有几根小棒?小手举起来,一起数一数。(8根)(2)师提问:如果把8根小棒分成2堆,可以怎么分?(1,7)、(2,6)、(3,5)、(4,4)。 (3)师:选择你喜欢的分法来说一说怎样列算式?(指名汇报,师板书。) 1+7=8 2+6=8 3+5=8 4+4=8 7+1=8 6+2=8 5+3=8 8-4=4 8-1=7 8-6=2 8-3=5 8-7=1 8-2=6 8-5=3 (4)引导学生观察算式,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 (5)师小结一图4式的方法:一种分法可以列出四个算式,两个加法算式,两个减法算式。列减法算的时候用加起来的得数减去相加的其中一个数,就得到另一个数。 设计意图:

7的乘法口诀优质课教案

7的乘法口诀优质课教 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7 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竹沟小学祝廷香 教材分析: 7的乘法口诀是本单元的第一课时,是在学习了2~6的乘法口诀基础上学习的。例1选择了学生已经熟悉,非常喜欢的“用七巧板拼图”,设计了拼图活动,给出了七个拼好的图案,用表格的方式要求填出1个图案、2个图案、3个图案、4个、5个……7个图案,各用了多少拼块。接下来,教材给出总结乘法口诀要完成的内容。左边从上往下给出了1×7、2×7、3×7……7×7等算式,中间是要总结的口诀,右边是用口诀可以写出另一组乘法算式。做一做,安排了用7的口诀计算的练习题。 学情分析: 1.学生已经学习了2~6乘法口诀,并知道了乘法口诀是怎样来的,掌握了编制乘法口诀的策略和方法。本节课是口诀教学的延续。 2.二年级的学生的思维仍处于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但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比较、综合的意识。在兴趣浓厚的状态下,学生有了较强的自信心和强烈的表现欲望。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7的连加过程,编出和掌握7的乘法口诀。 2、熟记口诀,并逐步提高灵活运用口诀的能力 3、通过多角度的练习,体会数学就在身边,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教学重点:记忆、巩固运用7的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运用口诀计算乘法算式,并能运用口诀解决相关问题 教具准备七巧板图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闯关游戏。 (设计意图:复习旧知,导入新学) 二、自主探索,总结规律 1.引入 师:刚才同学们表现非常棒,作为奖励,老师要带你们去美丽的海底看一看,看大屏幕,这是什么?(海底各种各样的鱼类),这些鱼美丽吗?我们用七巧板也可以拼组成。 师:用几块呢?同学们一起数一数。 生:7块 师:如果拼成两条鱼,四条鱼,七条鱼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7的乘法口诀。师:请大家仔细观察并数一数,拼1条鱼要用几块拼板?是几个7(生说师填).拼2条鱼要用几块拼板是几个7(生说师填).你能像这样自己填完这个表格吗(书72页) 2.观察表格,说发现 师:师生一起完成表格,引导学生说出1个7是7,2个7是14, 3个7是21,4个7是28,5个7是35,6个7是42,7个7是49,你们填对了吗?

access计算机实验报告:报表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报告 学院:专业:年级/班级: 一、实验目的 1.理解报表的概念、作用和组成。 2.掌握创建Access报表的方法。 3.掌握报表控件的添加和编辑方法。 4.掌握报表控件的属性设置方法及控件排列布局的方法。 5.掌握报表样式和属性的设置方法。 二、实验仪器或设备 每人一台微机 三、实验说明 对实验2中的“商品供应”数据库,完成下列操作, 1.先建立“商品供应信息”查询,再以该查询为数据源,使用”报表向导“创建报表 选定字段为“商品号”。“商品名”、“供应商名”、“供应数量”。按“商品号”分组,按“供应数量升序排列,汇总平均值,显示“明细和汇总”。布局为“递阶”。“纵向”。保存为“商品供应1” 2.为第1题建立的报表添加日期和时间,要求在报表页面中用文本框控件表, 示,并将日期格式设置为“长日期”。 3.为第1题建立的报表添加页码,将“对齐”设置为“左”:“格式”设置为“第N页。共M 页”:“位置”设置为“页面底端”。 4.创建图表报表,用柱形图显示不同商品的平均供应数量,要求横坐标为商品号,懒坐标 为供应数量。 5.利用“报表向导”创建“商品供应信息”报表,数据源为“商品供应信息”查询。要求所有字段都要显示,查看方式为“通过商品供应表”,按“商品号”分组,按“供应数量”降序接序, 6.使用标签向导创建标签报表“供应商信息”,数据源为“供应商”表,标签型号为“C2245”,度量单位为“公制”,标签类型为“送纸”,字体为“宋体”,字号为“12”,文本颜色为(255,0,0),字体粗细为“细”“倾斜”,显示字段为供应商名、地址、联系电话,要求一个字段占一行,每页上打印3列(在页面设置中设置)。 四、实验步骤 1.先建立“商品供应信息”查询,再以该查询为数据源,使用”报表向导“创建报表 选定字段为“商品号”。“商品名”、“供应商名”、“供应数量”。按“商品号”分组,

7的乘法口诀优质课教案

7 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竹沟小学祝廷香教材分析: 7的乘法口诀是本单元的第一课时,是在学习了2~6的乘法口诀基础上学习的。例1选择了学生已经熟悉,非常喜欢的“用七巧板拼图”,设计了拼图活动,给出了七个拼好的图案,用表格的方式要求填出1个图案、2个图案、3个图案、4个、5个……7个图案,各用了多少拼块。接下来,教材给出总结乘法口诀要完成的内容。左边从上往下给出了1×7、2×7、3×7……7×7等算式,中间是要总结的口诀,右边是用口诀可以写出另一组乘法算式。做一做,安排了用7的口诀计算的练习题。 学情分析: 1.学生已经学习了2~6乘法口诀,并知道了乘法口诀是怎样来的,掌握了编制乘法口诀的策略和方法。本节课是口诀教学的延续。 2.二年级的学生的思维仍处于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但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比较、综合的意识。在兴趣浓厚的状态下,学生有了较强的自信心和强烈的表现欲望。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7的连加过程,编出和掌握7的乘法口诀。 2、熟记口诀,并逐步提高灵活运用口诀的能力 3、通过多角度的练习,体会数学就在身边,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教学重点:记忆、巩固运用7的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运用口诀计算乘法算式,并能运用口诀解决相关问题 教具准备?七巧板图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闯关游戏。 (设计意图:复习旧知,导入新学) 二、自主探索,总结规律 1.引入 师:刚才同学们表现非常棒,作为奖励,老师要带你们去美丽的海底看一看,看大屏幕,这是什么?(海底各种各样的鱼类),这些鱼美丽吗?我们用七巧板也可以拼组成。 师:用几块呢?同学们一起数一数。 生:7块 师:如果拼成两条鱼,四条鱼,七条鱼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7的乘法口诀。 师:请大家仔细观察并数一数,拼1条鱼要用几块拼板?是几个7(生说师填).拼2条鱼要用几块拼板?是几个7?(生说师填).你能像这样自己填完这个表格吗?(书72页) 2.观察表格,说发现 师:师生一起完成表格,引导学生说出1个7是7,2个7是14,3个7是21,4个7是28,5个7是35,6个7是42,7个7是49,你们填对了吗? 3.合作探究,编制口诀:

(word完整版)高一数学必修一必修二综合测试卷

高一数学必修一必修二综合测试卷 一、选择题 1.已知A ={x |y =x ,x ∈R },B ={y |y =x 2,x ∈R },则A ∩B 等于 A.{x |x ∈R } B.{y |y ≥0} C.{(0,0),(1,1)} D.? 2. 下列四个函数中,与y =x 表示同一函数的是 A.y =(x )2 B.y =33 x C.y =2 x D.y =x x 2 3. 下列四个函数中,在(0,+∞)上为增函数的是 A.f (x )=3-x B.f (x )=x 2-3x C.f (x )=-1 1+x D.f (x )=-|x | 4.已知点(1,2)A 、(3,1)B ,则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的方程是( B ) A .524=+y x B .524=-y x C .52=+y x D .52=-y x 5. 二次函数y =ax 2+bx 与指数函数y =( a b )x 的图象只可能是 D 6. 已知函数f (n )=? ??<+≥-),10)](5([), 10(3n n f f n n 其中n ∈N ,则f (8)等于 A.2 B.4 C.6 D.7 7.过点(1,3)-且平行于直线032=+-y x 的直线方程为( A ) A .072=+-y x B .012=-+y x C .250x y --= D .052=-+y x 8.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是( D ) A 空间中,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一定是平行四边形;

B .同一平面的两条垂线一定共面; C. 过直线上一点可以作无数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垂直,且这些直线都在同一个平面内; D. 过一条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与已知平面垂直. 9. 圆22 (1)1x y -+=与直线y x = 的位置关系是( A ) A .相交 B . 相切 C .相离 D .直线过圆心 10. 两圆相交于点A (1,3)、B (m ,-1),两圆的圆心均在直线x -y +c=0上,则m+c 的值为( ) A .-1 B .2 C .3 D .0 11. 已知A 、B 、C 、D 是空间不共面的四个点,且AB ⊥CD ,AD ⊥BC ,则直线BD 与AC ( ) A.垂直 B.平行 C.相交 D.位置关系不确定 12.某商场对顾客实行购物优惠活动,规定一次购物付款总额: (1)如果不超过200元,则不给予优惠; (2)如果超过200元但不超过500元,则按标价给予9折优惠; (3)如果超过500元,其500元内的按第(2)条给予优惠,超过500元的部分给予7折 优惠. 某人两次去购物,分别付款168元和423元,假设他一次性购买上述两次同样的商品,则应付款是 A.413.7元 B.513.7元 C.546.6元 D.548.7元 二 填空题 13.已知A (1,-2,1),B (2,2,2),点P 在z 轴上,且|PA|=|PB|,则点P 的坐标为 ; 14.函数 )23(log 3 2-=x y 的定义域为______________ 15.已知f (x )=x 2-1(x <0),则f - 1(3)=_______. 16.圆心在直线270x y --=上的圆C 与y 轴交于两点(0,4)A -,(0,2)B -,则圆C 的方程为 . 三、解答题 17. 求函数y = 1 2 -x 在区间[2,6]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10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