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原文、翻译及赏析-古诗-赏析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原文、翻译及赏析-古诗-赏析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原文、翻译及赏析-古诗-赏析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原文、翻译及赏析

-古诗-赏析

朝代:宋代

作者:李清照

原文: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译文

荷已残,香已消,冷滑如玉的竹席,透出深深的凉秋。轻轻的脱下罗绸外裳,一个人独自躺上眠床。仰头凝望远天,那白云舒卷处,谁会将锦书寄来?正是雁群排成“人”字,一行行南归时候。月光皎洁浸人,洒满这西边独倚的亭楼。

花,自顾地飘零,水,自顾地漂流。一种离别的相思,牵动起两处的闲愁。啊,无法排除的是——这相思,这离愁,刚从微蹙的眉间消失,又隐隐缠绕上了心头。

注释

红藕:红色的荷花。玉簟(diàn):光滑似玉的精美竹席。

裳(cháng):古人穿的下衣,也泛指衣服。

兰舟:此处为船的雅称。

锦书:前秦苏惠曾织锦作《璇玑图诗》,寄其夫窦滔,计八百四十字,纵横反复,皆可诵读,文词凄婉。后人因称妻寄夫为锦字,或称锦书;亦泛为书信的美称。

雁字:群雁飞时常排成“一”字或“人”字,诗文中因以雁字称群飞的大雁。

月满西楼:意思是鸿雁飞回之时,西楼洒满了月光。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意思是彼此都在思念对方,可又不能互相倾诉,只好各在一方独自愁闷着。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意思是,眉上愁云刚消,心里又愁了起来。

赏析

选》中题作“别愁”,是李清照写给新婚未久即离家外出的丈夫赵明诚的,她诉说了自己独居生活的孤独寂寞,急切思念丈夫早日归来的心情。伊世珍《琅嬛记》说:“易安结褵(婚)未久,明诚即负笈远游。易安殊不忍别,觅锦帕书《一剪梅》词以送之。”作者在词中以女性特有的敏感捕捉稍纵即逝的真切感受,将抽象而不易捉摸的思想感情,以素淡的语言表现出具体可感、为人理解、耐人寻味的东西。

秋天,空灵蕴藉。“红藕”,即粉红荷花。“玉簟”,是精美的竹席。这一句涵义极其丰富,它不仅点明了萧疏秋意的时节,而且渲染了环境气氛,对作者的孤独闲愁起了衬托作用。表面上写出荷花残,竹席凉这些寻常事情,实质上暗含青春易逝,红颜易老,“人去席冷”之意

境。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赞美此句“有吞梅嚼雪,不失人间烟火气象”。“轻解罗裳,独上兰舟”是写其白天泛舟水上之事:词人解开绫罗裙,换着便装,独自划着小船去游玩。“轻解”与“独上”,栩栩如生地表现出她的神态、举动。“轻”,写手脚动作的轻捷灵敏,表现出生怕惊动别人,小心而又有几分害羞的少妇心情。正因为是“轻”,所以谁也不知道,连侍女也没让跟上。“独”字就是回应上句的“轻”字,点明了下阕“愁”字的症结。“独上兰舟”,正是她想借泛舟以消愁,并非闲情逸致的游玩。昔日也许双双泛舟,而今独自击楫,恩爱情深、朝夕相伴的的丈夫久盼不归,怎不教她愁情满怀。“云中谁寄锦书来?”惦念丈夫,望眼欲穿,真是一封“家书抵万金”。“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是她思夫的迫切心情,突然自现的外在表现。作者借助于鸿雁传书的传说,画面清晰,形象鲜明,它渲染了一个月光照满楼头的美好夜景,然而在喜悦的背后,蕴藏着相思的泪水。“月满西楼”写月夜思妇凭栏望眺。月已西斜,足见她站立楼头已久,这就表明了她思夫之情更深,愁更极。盼望音讯的她仰头叹望,竟产生了雁足回书的遐想。难怪她不顾夜露浸凉,呆呆伫立凝视,直到月满西楼而不知觉。

情如何,自是飘零东流。其实,这一句含有两个意思:“花自飘零”,是说她的青春象花那样空自凋残;“水自流”,是说她丈夫远行了,象悠悠江水空自流。只要我们仔细玩味,就不难发觉,李清照既为自己的红颜易老而感慨,更为丈夫不能和自己共享青春而让它白白地消逝

而伤怀。这种复杂而微妙的感情,正是从两个“自”字中表现出来的。这就是她之所以感叹“花自飘零水自流”的关键所在,也是她俩真挚爱情的具体表现。当然,它所喻的人世的一切诸如离别,均给人以无可奈何之感。“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由己及人,互相思念,这是有情人的心灵感应,相互爱慕,温存备致,她想到丈夫一定也同样因离别而苦恼着。这种独特的构思体现了李清照与赵明诚夫妇二人心心相印、情笃爱深,相思却又不能相见的无奈思绪流诸笔端。“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这种相思之情笼罩心头,无法排遣,蹙着的愁眉方才舒展,而思绪又涌上心头,其内心的绵绵愁苦挥之不去,遣之不走。“才下”、“却上”两个词用得很好,把真挚的感情由外露转向内向,迅疾的情绪变化打破了故作平静的心态,把相思之苦表现得极其真实形象,表达了绵绵无尽的相思与愁情,独守空房的孤独与寂寞充满字里行间,感人至深。这和李煜《乌夜啼》“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有异曲同工之妙境,成为千古绝唱。

语即情语,景物体现了她的心情,显示着她的形象特征。词人移情入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耐人寻味。

创作背景

这首词的创作时间,是一个首先要辨明的问题。根据题名为元人伊世珍作的《琅嬛记》引《外传》云:“易安结缡未久,明诚即负笈远游。易安殊不忍别,觅锦帕书《一剪梅》词以送之。”有的词选认

为,此说“和作品内容大体符合。上片开头三句写分别的时令和地点;下片起句‘花自飘零水自流’回应这三句。这些都是写分别时情景,其他各句是设想别后的思念心情”(见1981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唐宋词选》)。有的选本则认为,“就词的内容考察,是写别后的思念,并非送别”;开头三句也是写“别离后”的情景(见198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李清照诗词选注》、1982年北京出版社出版的《唐宋词选注》)。玩味词意,比较两说,似以后一说为胜。首先,《琅嬛记》的记述本不可靠,如王学初在《李清照集校注》(1979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中所指出:“清照适赵明诚时,两家俱在东京,明诚正为太学生,无负笈远游事。此则所云,显非事实。”何况《琅嬛记》本是伪书,所引《外传》更不知为何书,是不足为据的。当然,更重要的是应就词句本身来寻绎它的内容、推断它的写作背景。从上阕开头三句看,决不像柳永《雨霖铃》词所写的“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那样一个分别时的场面,而是写词人已与赵明诚分离,在孤独中感物伤秋、泛舟遣怀的情状。次句中的“罗裳”,固明指妇女服装;第三句中的“独上”,也只能是词人自述。至于以下各句,更非“设想别后的思念心情”,而是实写别后的眼前景、心中事。

古诗十九首《庭中有奇树》赏析

庭中有奇树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庭中有奇树》为“古诗十九首”之九,为我国东汉晚期作品,作者不详。 译诗: 庭院中长着一株奇佳的树子, 绿叶葱笼花儿开得美丽繁盛。 攀着树枝儿采摘下一束鲜花, 我将用鲜花送给我的心上人。 怀间袖里花儿芳香四处飘散, 路途遥远无人能够为我奉赠。 一束花儿实在是不值得奉献, 不过分别已久涌起眷恋思情。 第一句“奇树”而无人观赏,繁华而无法馈赠,主人公内心的空虚、寂寞,感情的没有寄托、没有慰藉,油然而生。一个终日盼望心上人在身旁而不可得,又强打精神攀条折荣的女子精神世界,“奇树”也便可视为“奇女”。“奇树”成为一种象征物,象征这位女子的美好情感。“奇树”在她花事最盛的时候采摘,要把花儿送给心上人;那么,也就是要把自己的感情全部献出去,竟连向自己的心上人献出最珍贵的感情都无法叫对方得知,内心受到的压抑和摧残是多么深重和巨大,她是怎样打发这漫长的时日。 奇树花儿总是惹人喜爱的,“馨香盈怀袖”的愉悦之情溢于言表,然而“路远莫致之”使一切愉悦之情又淡然、惨然,这是心灵长期的创伤,也是表达技巧的艺术曲折。朝夕孤身独处,就因为“路远”造成自己深重的单相思。但是,一岁一荣的花儿,多么难以等待,这漫长无尽的日子终于有了花儿装饰和亲昵,心情总会稍稍松驰,稍稍露出喜悦的。难怪,连“攀条折其荣”的细节和过程都要写出来,就更看出这位女子心里怀着怎样的追求,充满着怎样的情意了。女主人公对花的喜爱、揣度、收藏、进而要“遗所思”,几乎每一个动作,动作的过程,都可以在想象中呈现。——这当然是强颜欢笑,明知“莫致之”却偏要这么做,深情地做,怀着无限热望地做。无非是寄托思情,表达对心上人的一往情深;同时,也无非是在消磨难度的时光,无事找事做。这样,我们就可以深深体会到她经历的不幸,她在白白地耗损青春,在虚掷自己的生命。 “此物何足贡”,说是珍惜花,不如说要珍惜她的感情,珍惜她的生命,然而诗人笔锋一转说道, 自嘲自讽起来,最后才点题,不足贵的花儿——连同女主人公自己的感情,之所以仍然要“贵”,是因为离别太久,相思太久,只能折花寄怀了。 这首诗在用词造句上很讲究。“馨香盈怀袖”这是最值得赞赏的佳句。一是指此时女主人公的思想感情全然交融了,是她内情的外在表现;二是作者炼句的成果,令人耳目一新。请鉴赏“盈”字的表达效果如何? 表面意义是花香充满,四处漫散;实际上,女主人公的感情也太丰富了,洋溢出来了,“怀袖”已盛不下了。此时的女主人公,面对繁茂的鲜花,想到远方的心上人,已情不能遏,满怀热望要表达衷情,便怜花自怜、赞花自赞地用“馨香盈怀袖”来加以表达深层的隐蔽的感情。因此,这一句诗正是内情的外在表现,是人物心灵里涌出来的,对人物的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貌浅而意深,当系全诗“诗眼”所在。 最后两句,蕴涵深曲。你怎样理解?请你简要赏析。

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

八年级上册古诗词翻译 1 长歌行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翻译:园中青青的葵菜上,布满朝霞;子上颗颗露珠在阳光下闪烁,等待着阳光把自己晒干。春天的太阳四处洒下恩泽,使万物都生机勃勃焕发出生命的光彩。面对美景,自己却时常担心秋天的降临,那时候花和叶子就会变黄,然后衰败凋谢了。所有的河流都向东流入茫茫大海中,什么时候这一去不复返的水流,才能再向西方流回来呢?一个人在少壮年华不勤奋努力,那么等到岁数大了,老年将至时,就只能白白后悔和悲哀了。 赏析:这首诗从“园中葵”说起,再用水流到海不复回打比方,说明光阴如流水,一去不再回。最后劝导人们,要珍惜青春年华,发愤努力,不要等老了再后悔。这首诗借物言理,首先以园中的葵菜作比喻。“青青”喻其生长茂盛。其实在整个春天的阳光雨露之下,万物都在争相努力地生长。何以如此?因为它们都恐怕秋天很快地到来,深知秋风凋零百草的道理。大自然的生命节奏如此,人生又何尝不是这样?一个人如果不趁着大好时光而努力奋斗,让青春白白地浪费,等到年老时后悔也来不及了。这首诗由眼前青春美景想到人生易逝,鼓

励青年人要珍惜时光,出言警策,催人奋起。 简评: 这是汉代乐府古诗中的一首名作。诗中用了一连串的比喻,来说明应该好好珍惜时光,及早努力。诗的前四句,向我们描绘了一幅明媚的春景,园子里绿油油的葵菜上还带着露水,朝阳升起之后,晒干了露水,葵菜又沐浴在一片阳光中。世上的万物都在春天受到大自然雨露的恩惠,焕发出无比的光彩。可是,秋天一到,它们都要失去鲜艳的光泽,变得枯黄衰落了。万物都有盛衰的变化,人也有由少年到老年的过程。时间就像大江大河的水一样,一直向东流入大海,一去不复返了。我们在年少力强的时候如果不珍惜时光,好好努力的话,到老的时候就只能白白地悲伤了!

古诗十九首《十五从军征》原文+赏析

古诗十九首《十五从军征》原文+赏析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出门东向望,泪落沾我衣。 【注释】 始:才。 归:回家。 道逢:在路上遇到 道:路途。

阿(a):在文章中是一个语音词 君:你,表示尊敬的称呼。 遥看:远远的看 柏(bǎi):松树。冢(zhǒng):坟墓。 累累:与“垒垒”通,形容丘坟一个连一个的样子。 狗窦(gǒu dòu):给狗出入的墙洞,窦,洞穴。 雉(zhì):野鸡 中庭:屋前的院子 生:长 旅:野的 旅谷:植物未经播种叫“旅生”。旅生的谷叫“旅谷”。 旅葵(kuí):即野葵。 舂(chōng):把东西放在石臼或乳钵里捣掉皮壳或捣碎。持:用。 作:当作

羹(gēng):糊状的菜。 一时:一会儿就 贻(yí):送,赠送 沾:渗入 【译文】 十五岁就应征去参军,八十岁才退伍回到故乡家中。 路上碰到一个乡下的邻居,问:“我家里还有什么人?” “你家那个地方现在已是松树柏树林中的一片坟墓。” 走到家门前看见野兔从狗洞里出进,野鸡在屋脊上飞来飞去。 院子里长着野生的谷子,野生的葵菜环绕着井台。 用捣掉壳的野谷来做饭,摘下葵叶煮汤算是菜。 汤和饭一会儿都做好了,却不知赠送给谁吃。 走出大门向着东方张望,老泪纵横洒落在征衣上。 注:“遥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原为“遥望是君家,松柏冢垒垒。”

【赏析】 这是一首叙事诗,描绘了一个“少小离家老大回”的老兵返乡途中与到家之后的情景,抒发了这一老兵的情感,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开篇便不同凡响:“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这两句,直言老兵“十五”岁从军,“八十”岁方回,看似平淡无奇,像不经意间道来,实却耐人寻味,颇见功力。他“十五从军征”,奔赴何处,诗中未作说明;其军旅生活如何,战况怎样,诗中也均未交代。这就给读者留下众多想象的空间。但有一点是明确的,那就是他“从军征”,系出于战事,而且这一去就是数十年!“八十”与“十五”相对照,突出其“从军征”时间之久;“始得归”与“从军征”相呼应,则表明他中途一直未能回来。 《十五从军征》,是一首暴露封建社会不合理的兵役制度的汉代乐府民歌,反映了劳动人民在当时黑暗的兵役制度下的不平和痛苦。作品真实、深刻、令人感愤,催人泣下。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主人公的思想脉络由六十五年

八年级上册古诗词鉴赏(含参考答案)解析

望岳 一、默写 二、练习 1.本诗的作者是________(朝代)伟大的“诗圣” __________。 2.这首诗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作。全诗紧扣题目中的字展开,热情赞美了泰山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首联写远望泰山、的特点;颔联写近望泰山、的形象;颈联则写凝望泰山云气升腾、薄暮鸟归之景;尾联联想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3.分析本诗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4.这首诗颔联是描写近望泰山所见的景物,请简要分析“钟”“割”“小”字好在何处。 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已成为流传千古的名句,试分析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雄心和气概?并品析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6.描绘画面“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7、下面对诗的理解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这首诗是现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里行间洋溢着杜甫蓬蓬勃勃的朝气。 B.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 C.颔联写近望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 D.诗的前六句在“望”字上下功夫,后两句是诗人登上泰山后的感受。 8、对这首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的每一联都有“望”的意思,但“望”的角度不同。 B.这首诗描写了泰山的神奇景色,抒发作者仰慕赞叹之情以及企望攀登绝顶的心情。 C.“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化用了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 D.“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上句写泰山是实写,下句是虚写。 9、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诗人由实望泰山而产生登临意愿,于是想象登临泰山绝顶的景象和心理感受。 B诗的第二句,作者没有用笔墨去勾勒泰山是多么高大,而是写泰山占地多么广大以距离广远衬托山势高峻,用笔不凡。 C第三句中的“造化”是运气、福气的意思,这句是说神奇秀美都聚集在此,实为泰山的运气。 D全诗格调高亢,尤其是七、八两句表现了诗人勇攀高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读来催人奋进。 10.在诗中,作者是怎样表现泰山之高的?请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同答。(4分)

古诗古诗十九首翻译赏析

古诗古诗十九首翻译赏析 《古诗十九首">古诗十九首》,组诗名,是乐府古诗文人化的显著标志。为南朝萧统从传世无名氏《古诗》中选录十九首古诗编入《昭明文选》而成。《古诗十九首》深刻地再现了文人在汉末社会思想大转变时期,追求的幻灭与沉沦,心灵的觉醒与痛苦。艺术上语言朴素自然,描写生动真切,具有天然浑成的艺术风格。 《古诗十九首》是在汉代民歌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五言诗,内容多写离愁别恨和彷徨失意,思想消极,情调低沉。但它的艺术成就却很高,长于抒情,善用事物来烘托,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古诗十九首》在五言诗的发展上有重要地位,在中国诗史上也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它的题材内容和表现手法为后人师法,几至形成模式。它的艺术风格,也影响到后世诗歌的创作与批评。就古代诗歌发展的实际情况而言,刘勰的《文心雕龙》称它为“五言之冠冕”,钟嵘的《诗品》赞颂它“天衣无缝,一字千金”。“千古五言之祖”是并不过分的。诗史上认为《古诗十九首》为五言古诗之权舆的评论例如,明王世贞称“(十九首)谈理不如《三百篇》,而微词婉旨,遂足并驾,是千古五言之祖”。陆时庸则云“(十九首)谓之风余,谓之诗母”。 《古诗十九首》在揭露现实社会黑暗,抨击末世风俗的同时,也隐含了诗人对失去的道德原则的追恋。这种无可奈何的处境和心态,加深了诗人的信仰危机。事功不朽的希望破灭,诗人乃转而从一个新

的层面上去开掘生命的价值。无论是露骨宣称为摆脱贫贱而猎取功名,还是公开声言要把握短暂人生而及时行乐,总之是丧失了屈原式的执着。在旧的理性规范解除之后表现出来的生命冲动,由于受到历史传统、客观环境和自身文化积淀的束缚,很难获得健康、乐观的内容和形式。但值得注意的是,诗人在感叹短暂的人生时,虽出言愤激,却也并非真是甘心颓废,有人仍在洁身自好,寻觅精神上的永恒。 《古诗十九首》的相思怀人之作,不少是从女性角度着笔的。首先,这是由于在宗法社会中,女性因其特定的处境,只能把全部的生命寄托于爱情和婚姻关系。其次,古代女性生活环境与心灵世界的狭小封闭,使她们只能在孤独中无止境地去咀嚼体味相思的痛苦,其盛情的深婉细腻,又是男性所不及的。女性丰富的情感和敏锐的触角,与其生活环境中的种种事物相交流,又使这些事物成为女性心理最为动人的物化形式,并为诗人的创作提供了意蕴丰厚的意象和意境。 《古诗十九首》习惯上以句首标题,依次为: 《行行重行行》出自经典古诗《古诗十九首》,其全文如下: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高考语文必备古诗文(含翻译及赏析)分解

19观沧海 作者: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白话译文: 东行登上碣石山,来观赏那苍茫的海。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山岛高高地挺立在海边。 树木和百草丛生,十分繁茂, 秋风吹动树木发出悲凉的声音,海中涌着巨大的海浪。 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发出的。 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我很高兴,就用这首诗歌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志向。 赏析 借景抒情,把眼前的海上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壮志很巧妙地融合在 一起。《观沧海》的高潮放在诗的末尾,它的感情非常奔放,思想却 很含蓄。不但做到了情景交融,而且做到了情理结合、寓情于景。因 为它含蓄,所以更有启发性,更能激发我们的想像,更耐人寻味。过 去人们称赞曹操的诗深沉饱满、雄健有力,“如幽燕老将,气韵沉雄”, 从这里可以得到印证。全诗的基调为苍凉慷慨的,这也是建安风骨的 代表作。

20饮酒(其五) 作者: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白话译文: 我家建在众人聚居的繁华道,可从没有烦神应酬车马喧闹。 要问我怎能如此之超凡洒脱,心灵避离尘俗自然幽静远邈。 东墙下采撷清菊时心情徜徉,猛然抬头喜见南山胜景绝妙。 暮色中缕缕彩雾萦绕升腾,结队的鸟儿回翔远山的怀抱。 这之中隐含的人生的真理,想要说出却忘记了如何表达。 赏析 本诗是陶渊明组诗《饮酒》二十首中的第五首。诗的意象构成中景与 意会,全在一偶然无心上。‘采菊’二句所表达的都是偶然之兴味, 东篱有菊,偶然采之;而南山之见,亦是偶尔凑趣;山且无意而见, 菊岂有意而采?山中飞鸟,为日夕而归;但其归也,适值吾见南山之 时,此亦偶凑之趣也。这其中的“真意”,乃千圣不传之秘,即使道 书千卷,佛经万页,也不能道尽其中奥妙,所以只好“欲辨已忘言” 不了了之。这种偶然的情趣,偶然无心的情与景会,正是诗人生命自 我敞亮之时其空明无碍的本真之境的无意识投射。大隐隐于市,真正 宁静的心境,不是自然造就的,而是你自己的心境的外化。 千古名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表达了诗 人悠然自

古诗十九首注释.译文及简析

古诗十九首注释.译文及简析 国学经典: 古诗十九首 原文及注释 【知识卡片】古诗:《古诗十九首》中的“古诗”是魏晋以后的人对汉代诗歌的习惯称呼。汉末政治极端腐败,社会急剧动荡。在这种社会现实中,文人有的飘泊四方,有的穷困潦倒,有的遭受灾难。这十九首诗歌,真实地记录了他们的思想动态,表现了他们的苦闷和彷徨。刘勰曾说“古诗”是“五言之冠冕”。就“古诗”所达到的成就及其在诗歌创作上所产生的影响来说,它在我国文学发展过程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一批文人诗作的选集,最早见于南朝梁代萧统《文选》。东汉桓帝、灵帝时,宦官外戚勾结擅权,官僚集团垄断仕途,上层士流结党标榜。在这样的形势和风气下,中下层士子为了谋求前程,只得奔走交游。他们背井离乡,辞别父母,然而往往一事无成,落得满腹牢骚和乡愁。《古诗十九首》主要就是抒写游子矢志无成和思妇离别相思之情,突出地表现了当时中下层士子的不满不平以及玩世不恭、颓唐享乐的思想情绪,真实地从这一侧面反映东汉后期政治混乱、败坏、没落的时代面貌。诗作表现了动荡黑暗的社会生活,抒发了对命运、人生的悲哀之情。深入浅出的精心构思,情景交融的描写技巧,如话家常的平常语句,丰富深刻的思想感情,融为一体,形成曲终情显、含蓄动人的艺术风格。刘勰的《文心雕龙》称之为“五言之冠冕”,钟嵘的《诗品》赞颂它“天衣无缝,一字千金”。 一、行行重行行 【原诗】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注释】“生别离”是古代流行的成语,犹言“永别离”。所谓“生别离”,并非指人生一般的别离,而是有别后难以再聚的涵义,所以下面说,“会面安可知”。 “各在天一涯”“涯”,方也。 “道路阻且长”“阻”,指道路上的障碍;“长”,指道路间的距离。 “会面安可知”“知”,一作“期”,义同。 “胡马依北风二句”“依”,一作“嘶”。“胡马”产于北地,“越鸟”来自南方(古代的“越”,指今广东福建一带地区) ,“依北风”和“巢南枝”是动物一种自发的

完整八年级上册古诗词鉴赏含参考答案

望丘 m 、默写 二、练习 1?本诗的作者是________ (朝代)伟大的“诗圣” ___________ 。 2?这首诗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作。全诗紧扣题目中的_____ 字展开,热情赞美了泰山 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首联写远望泰山 ____________ 、________ 的特点;颔联写近望泰 山________ 、______ 的形象;颈联则写凝望泰山云气升腾、薄暮鸟归之景;尾联联想俯视一切的 雄心和气概。 3?分析本诗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4?这首诗颔联是描写近望泰山所见的景物,请简要分析“钟” “割”“小”字好在何处。 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已成为流传千古的名句,试分析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雄心和气概?并品析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6?描绘画面“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7、下面对诗的理解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这首诗是现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里行间洋溢着杜甫蓬蓬勃勃的朝气。 B.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 C.颔联写近望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 D ?诗的前六句在“望”字上下功夫,后两句是诗人登上泰山后的感受。 8对这首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 ?诗的每一联都有“望”的意思,但“望”的角度不同。 B.这首诗描写了泰山的神奇景色,抒发作者仰慕赞叹之情以及企望攀登绝顶的心情。 C.“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化用了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 D.“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上句写泰山是实写,下句是虚写。 9、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诗人由实望泰山而产生登临意愿,于是想象登临泰山绝顶的景象和心理感受。 B诗的第二句,作者没有用笔墨去勾勒泰山是多么高大,而是写泰山占地多么广大以距离广远衬托山势高峻, 用笔不凡。C第三句中的“造化”是运气、福气的意思,这句是说神奇秀美都聚集在此,实为泰山的运气。 D全诗格调高亢,尤其是七、八两句表现了诗人勇攀高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读来催人奋进。 10.在诗中,作者是怎样表现泰山之高的?请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同答。(4分)

古诗十九首_冉冉孤生竹赏析

古诗十九首?冉冉孤生竹赏析 冉冉孤生竹【原文】 冉冉孤生竹⑴,结根泰阿⑵。 与君为新婚⑶,兔丝附女萝⑷。 兔丝生有时,夫妇会有宜⑸。 千里结远婚,悠悠隔山陂⑹。 思君令人老,轩车来何迟⑺! 伤彼蕙兰⑻,含英扬光辉⑼; 过时而不采,将随秋草萎⑽。 君亮执高节(11),贱妾亦何为(12)? 【注释】 ⑴冉冉:柔弱貌。 ⑵泰山:即太山,犹言大山,高山。阿:山坳。这两句 是说,柔弱的孤竹生长在荒僻的山坳里,借喻女子的孤独无依。 ⑶为新婚:指订婚,非出嫁。 ⑷菟丝:一种旋花科的蔓生植物,女子自比。女萝:一说即松萝,一种缘松而生的蔓生植物;以比女子的丈夫。这句是说二人都 ⑸宜:适当的时间。这两句是说,菟丝及时而生,夫妇亦当及时相会

⑹悠悠:遥远貌。山陂:山坡。这二句是说路途遥远,结婚不 ⑺轩车:有篷的车。这里指迎娶的车。这二句是说,路远婚迟,使她容颜憔悴。 ⑻蕙、兰:两种同类香草。女子自比。 ⑼含英扬光辉:花含苞待放。英,犹花。 ⑽萎:枯萎,凋谢。这四句是说,蕙兰过时不采,它将随着秋草一同枯萎了。这是对婚迟的怨语。 (11)亮:同谅,料想。 (12)贱妾:女子谦称。这两句是说,君想必守志不渝,我又何苦 自艾自怨。这是自慰之词。 【鉴赏】 此或云是婚后夫有远行,妻子怨别之作。然细玩诗意,恐不然。 或许是写一对男女已有成约而尚未成婚,男方迟迟不来迎娶,女方遂 有种种疑虑哀伤,作出这首感情细腻曲折之诗。 冉冉孤生竹,结根泰山阿。竹而曰孤生以喻其孑孑孤立而无依靠,冉冉是柔弱下垂的样子。这是女子的自喻。泰山即太山,大山之意。阿是山坳。山是大山,又在山阿之处,可以避,这是以山比喻男方。《文选》李善注曰:结根于山阿,喻妇人托身于君子也。诚是。 与君为新婚,兔丝附女萝。兔丝和女萝是两种蔓生植物,其茎蔓互相牵缠,比喻两个生命的结合。《文选》五臣注:兔丝女萝并草, 有蔓而密,言结婚情如此。从下文看来,兔丝是女子的自喻,女萝是

八年级上册文言文翻译、课内古诗赏析下

八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古诗翻译及赏析() 中考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之一 中考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 文言文翻译练习,既能考查文言文基础知识的运用,又能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和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文言文翻译要求字字落实,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要尽量保持原文的语言风格。翻译的步骤,首先要通读全文,把握文章大意,做到心中有数,切忌匆匆忙忙翻译。在翻译时,遇到疑难词句,可暂时放过,等译完上下文,再进行推敲。译完全文后,再通读一遍,检查校正,以防误译、漏译和曲译。 一、翻译的方式,有直译和意译两种 1.直译,是按照原文的词语和句式逐一对译,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的词语和句式。如: 原句:清荣峻茂,良多趣味。(《三峡》) 译:水清,树茂,山高,草盛,实在是趣味无穷。 直译要求这样字字有着落。 2.意译,是根据原文的意思去进行灵活的翻译,可以改变原文的词数、词序和句式。如: 原句: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岳阳楼记》)译句:天上的云雾一扫而空,皎洁的月光照亮了千里方圆,月映水上如金光闪耀,月影象一块圆圆的玉璧沉落在水底。 这个例句的译文,适当地增减了词语,调动了词序,这就是意译。

二、用“六字诀”去翻译文言文 1.留:即保留原文中的专有名词、国号、年号、人名、地名、官名、职称、器具名称等,可照录不翻译。例如: 原句: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岳阳楼记》) 译句:庆历四年春天,滕子京降职到巴陵郡做郡守。 原句中的“庆历”、“滕子京”、“巴陵郡”等年号、人名、地名均可保留不译。 2.直:即将文言中的单音节词直接译成以该词为语素的现代汉语的双音节或多音节词。如: 原句:更若役,复若赋,则如何?(《捕蛇者说》) 译:更换你的差事,恢复你的赋税,那怎么样呢? 原句中的“更”、“役”、“赋”可分别译为“更换”、“差事”、“赋税”。 3.补:即将文言文中省略的词语、句子成分,在译文中适当地补充出来。如: 原句: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古诗十九首

古诗十九首 一.文学常识 《古诗十九首》,组诗名,五言诗,是乐府古诗文人化的显著标志。为南朝萧统从传世无名氏《古诗》中选录十九首编入《昭明文选》(又称《文选》)而成。处处表现了道家与儒家的哲学意境。 《古诗十九首》深刻地再现了文人在汉末社会思想大转变时期,追求的幻灭与沉沦,心灵的觉醒与痛苦。艺术上语言朴素自然,描写生动真切,具有天然浑成的艺术风格。同时,《古诗十九首》所抒发的是人生最基本、最普遍的几种情感和思绪,令古往今来的读者常读常新。 刘勰的《文心雕龙》称它为“五言之冠冕”。 二.诗歌原文 行行重行行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你走啊走啊老是不停的走,就这样活生生分开了你我.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你与我两人相距千万里远,我在天这头你就在天那头.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路途那样艰险又那样遥远,要见面那知道是什麽时候.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北马南来仍然依恋著北风,南鸟北飞筑巢还在南枝头.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彼此分离的时间越长越久,衣服越发宽大人越发消瘦.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 飘荡荡的游云遮住了太阳,他乡的游子不想再次返回.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只因为想你使我都变老了,又是一年很快地到了年关.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还有许多心里话都不说了,只愿你多保重切莫受饥寒.

西北有高楼 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 那西北方有一座高楼矗立眼前,堂皇高耸恰似与浮云齐高. 交疏结绮窗,阿阁三重阶。 高楼镂著花纹的木条,交错成绮文的窗格,四周是高翘的阁檐,阶梯有层叠三重. 上有弦歌声,音响一何悲! 楼上飘下了弦歌之声,声音响亮极其悲壮! 谁能为此曲,无乃杞梁妻。 谁能弹此曲,是那悲夫为齐君战死悲恸而"抗声长哭"竟使杞都城为之倾颓的女子. 清商随风发,中曲正徘徊。 商声清切而悲伤,随风飘发多凄凉!这悲弦奏到"中曲",便渐渐舒徐迟荡回旋. 一弹再三叹,慷慨有余哀。 那琴韵和"叹"息声中,抚琴堕泪的佳人慷慨哀痛的声息不已. 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 不叹惜铮铮琴声倾诉声里的痛苦,更悲痛的是对那知音人儿的深情呼唤. 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 愿我们化作心心相印的鸿鹄,从此结伴高飞. 三.思想感情 东汉末年,社会动荡,政治混乱。下层文士漂泊蹉跎,游宦无门。《古诗十九首》就产生于这样的时代,表述着同类的境遇和感受。这十九首诗歌,基本是游子思妇之辞。具体而言,夫妇朋友间的离愁别绪、士人的彷徨失意和人生的无常之感,是《古诗十九首》基本的情感内容。有些作品表现出追求富贵和及时行乐的思想。这段话指出了《古诗十九首》所表达的情感,是人生来共有的体验和感受. 总之,《古诗十九首》所抒发的,是人生最基本最普遍的几种情感和思绪,是“人同有之情”。因而,这些诗歌能够永久地感动人,千古常新。同时,它以艺术的方式,《古诗十九首》深刻地再现了文人在汉末社会思想大转变时期,追求的幻灭与沉沦,心灵的觉醒与痛苦,学者所谓“逐臣弃友、思妇劳人、托境抒情、比物连类、亲疏厚薄、死生新故之感,质言之、寓言之、一唱而三叹之”(王康《古诗十九首绎后序》),良非虚言.《古诗十九首》在揭露现实社会黑暗,抨击末世风俗的同时,也隐含了诗人对失去的道德原则的追恋。这种无可奈何的处境和心态,加深了诗人的信仰危机。事功不朽的希望破灭,诗人乃转而从一个新的层面上去开掘生命的价值。

八年级上册课外诗词鉴赏(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外诗词阅读 专项复习题精选 命题热点 1.对诗词内容的理解、鉴赏。 2.感知古诗词中的艺术形象(人物形象、景物形象、事物形象等)。 3.理解古诗词中的思想感情。 4.品析古诗词的语言。 5.揣摩诗词意境,能用自己的语言再现其意境或内涵。 6.品析古诗词的写作技巧。 答题技巧 1.结合背景,把握诗词的情感。 这里的背景,一指诗词反映的广阔社会现实,二指诗人的人生经历。 2.分析诗眼,透视诗词的感情。 诗眼是解读诗词主旨的一把钥匙,阅读诗词,如果能抓住诗眼,就容易体会诗人的情感。 1

3.解读意象,挖掘诗词的情感。 诗人总是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寄托在自然山川、风花雪月等意象中。 答题模式 通过什么内容+抒发(寄寓/表达)什么感情。 二、赏析诗歌语言 (一)赏析字词 1.赏析动作性词语,要分析其传神之处,以寻求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答题时注意采用“生动”“形象”“简练”“富有表现力”等词语。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两句,“辅”和“望”字用得极精辟,“辅”字形象地写出了三秦大地护卫着长安,使诗歌开篇意境开阔雄伟。“望”字将相隔千里的京城和蜀地联系起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惜别之情。 2.赏析描写性词语,要分析其对描绘意境的作用,答题时注意采用“准确”“生动”“传神”“清新质朴”“含蕴丰富”“耐人寻味”“朴实”“隽永”等词语。如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找出诗中体现初春特点的词语,并加以赏析。——“初平”生动地描绘出春水新涨、几与岸平的情景,“渐”准确地写出了野花渐开渐多的情态 3.赏析典故,要挖掘所用典故的本义,探寻作者的用意(即内蕴),答题时注意采用“委婉”“含蓄”“蕴藉”等词语。如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两句,对“闻笛赋”怎么理解?—— 2

《古诗十九首•西北有高楼》赏析

《古诗十九首•西北有高楼》赏析《古诗十九首西北有高楼》 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 交疏结绮窗,阿阁三重阶。 上有弦歌声,音响一何悲。 谁能为此曲,无乃杞梁妻。 清商随风发,中曲正徘徊。 一弹再三叹,慷慨有余哀。 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 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 【赏析】 “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两句点出弦歌者悲伤的原因:最值 得忧伤的不是歌者的哀痛,而是没有人能够理解她心中的伤感,知音 难觅才是为让人伤感的。听歌者是一位彷徨失意的人,当他听到凄凉 的弦歌声从楼中隐隐传出,不禁受了感染,他揣测“谁能为此曲,无 乃杞梁妻”,恐怕只有杞梁妻那样悲苦之人才能弹出如此悲绝之曲吧。诗人将其比作“杞梁妻”,可知弦歌者是一位女子。她仅仅铮铮地弹着,让不尽的悲哀在琴弦上倾泻,“清商随风发,中曲正徘徊。一弹 再三叹,慷慨有余哀”,无限凄凉,几多压抑。诗人禁不住再次揣度 女子的内心——“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 其实,世间知音本就难觅,这高楼的佳人即使借琴曲吐露心声, 也也是枉然,没有人真正理解她的哀伤。这两句,诗人借高楼上的歌 者之悲,实际上抒写的是自己的人生感受。在东汉末年那个君门长远、宦官挡道的黑暗年代,知识分子受到杀戮和禁锢,一般的士子是没有

出路的,失意彷徨之人何止千千万万?因此,“但伤知音稀”是一种 具有广泛社会性的苦闷、悲伤和期待。诗人也不例外,他也是一位不 遇“知音”的失意者,共同的命运,把诗人和“歌者”的心连结在了 一起,他禁不住感叹“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愿我们化作双鸿鹄,从此结伴高飞,一起追求美好的理想。 扩展阅读:《古诗十九首》的简介 《古诗十九首》是中国古代文人五言诗选辑,由南朝萧统从传世 无名氏古诗中选录十九首编入《文选》而成。这十九首诗习惯上以句 首标题,依次为:《行行重行行》、《青青河畔草》、《青青陵上柏》、《今日良宴会》、《西北有高楼》、《涉江采芙蓉》、《明月 皎夜光》、《冉冉孤生竹》、《庭中有奇树》、《迢迢牵牛星》、 《回车驾言迈》、《东城高且长》、《驱车上东门》、《去者日以疏》、《生年不满百》、《凛凛岁云暮》、《孟冬寒气至》、《客从 远方来》和《明月何皎皎》。 《古诗十九首》是乐府古诗文人化的显著标志,深刻地再现了文 人在汉末社会思想大转变时期,追求的幻灭与沉沦、心灵的觉醒与痛苦,抒发了人生最基本、最普遍的几种情感和思绪。全诗语言朴素自然,描写生动真切,具有天然浑成的艺术风格,处处表现了道家与儒 家的哲学意境,被刘勰称为“五言之冠冕”(《文心雕龙》)。 扩展阅读:《古诗十九首》的创作背景 《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文选》,为南朝梁萧统从传世无名 氏《古诗》中选录十九首编入,编者把这些作者已经无法考证的五言 诗汇集起来,冠以此名,列在“杂诗”类之首。 东汉末年,社会动荡,政治混乱。下层文士漂泊蹉跎,游宦无门。《古诗十九首》就产生于这样的时代,表述着同类的境遇和感受。 关于《古诗十九首》的作者和时代有多种说法,《昭明文选·杂诗·古诗一十九首》题下注曾释之甚明:“并云古诗,盖不知作者。”

统编版八上全册古诗词翻译、作者、背景、主题思想

统编版八年级上古诗词赏析 资料内容:【原诗】【翻译】【作者】【背景】【主题思想】 期中前古诗词 12.唐诗五首 1、野望/王绩 2、黄鹤楼/崔颢 3、使至塞上/王维 4、渡荆门送别/李白 5、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课外古诗词诵读—— 6、庭中有奇树/《古诗十九首》 7、龟虽寿/曹操 8、赠从弟(其二)/刘桢 9、梁甫行/曹植 期中后古诗词 24.诗词五首 10、饮酒(其五)/陶渊明 11、春望/杜甫 12、雁门太守行/李贺 13、赤壁/杜牧 14、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李清照 课外古诗词诵读 15、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晏殊 16、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欧阳修 17、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朱敦儒 18、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李清照1、野望/王绩 【原诗】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译文】 黄昏的时候伫立在东皋村头怅望,徘徊不定不知该归依何方。每棵树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都披覆着落日的余光。放牧的人驱赶着牛群回家,猎人骑着马带着猎物各自随愿而归。大家相对无言彼此互不相识,我长啸高歌真想隐居在山冈! 【作者】 王绩,字无功,号东皋子,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唐初诗人。王绩是隋末大儒王通的弟弟。除一度作过六合县丞、太乐丞等卑职外,一生大部分时间

隐居乡里。生平不拘礼教,豪放纵酒,自比嵇康、阮籍和陶渊明。作品多以山水田园为题材,有避世的思想。 【背景】 东皋是王绩隐居乡里时的游玩之地。诗写秋天傍晚景象,由于诗人独自置身于东皋野外,所以诗中充溢着诗人孤独落寞的感受。 【主旨】 全诗写的是秋色中的山野,诗人在闲适的情趣中流露出彷徨无依的莫名苦闷。 2、黄鹤楼唐·崔颢 【原诗】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凄凄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译文】 1.首联两句话是仙人骑鹤的传说,令人浮想联翩,为这诗增添了一种神秘色彩,同时也表达了诗人怅然若失的心情,为乡愁情结的抒发做了铺垫。是虚写。 2.颔联这里也既含有岁月不再、世事茫茫的感慨,也为这诗增添了一种神秘色彩,同时也表达了诗人怅然若失的心情,也为下文写乡关难归的无限愁思铺垫。 3.颈联写晴川草树历历在目,萋萋满洲,欣欣向荣的繁荣景致,却反衬出清冷的思乡之情,是以荣景显伤情。传达出诗人深刻的漂泊感和对归宿的向往。这一联的景物描写不但烘托出登楼远眺的愁绪,也使文势因此波澜起伏。是实写。 4.尾联既表现了作者丰富复杂的内心感受,又展示出黄鹤楼气象万千的自然景色。面对着沉沉暮色,浩淼烟波,思乡之情油然而生。烟波与愁绪交融在一起,使这首诗又回到开头渺茫的境界。 【作者】 崔颢,汴州(开封)人氏,(公元704?—754年)唐玄宗开元11年(公元723年)进士。他才思敏捷,长于写诗,系盛唐诗人,《旧唐书·文苑传》把他和王昌龄、高适、孟浩然并提,但他宦海浮沉,终不得志。历史上对他的记述不多,故里汴州也很少有关他的传说和故事流传下来,旧《唐书·崔颢传》里非常简略,

古诗十九首原文(注音版)电子教案

古诗十九首原文(注音 版)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1、《行行重行行》 行xíng 行xíng 重chóng 行xíng 行xíng ,与yǔ君jūn 生 shēng 别bié离lí 。 相去xiāngqù万wàn 余yú里lǐ,各gè在zài 天tiān 一yī涯yá ; 道dào 路lù 阻zǔ且qiě长 cháng ,会huì面miàn 安ān 可k ě知zh ī ? 胡hú马mǎ依yī北běi 风fēng ,越yuè鸟niǎo 巢cháo 南nán 枝zhī。 相xiāng 去qù日rì 已yǐ远yuǎn ,衣yī带dài 日rì 已yǐ缓huǎn ; 浮云fú yún 蔽bì白日bái rì ,游子yóuzǐ 不顾búgù 反fǎn 。 思sī君jūn 令lìng 人rén 老lǎo ,岁suì月yuè忽hū已yǐ晚wǎn 。 弃qì 捐juān 勿wù复fù 道dào ,努nǔ力lì 加jiā 餐cān 饭fàn ! 2、《青青河畔草》 青qīng 青qīng 河hé畔pàn 草cǎo ,郁yù郁yù园yuán 中zhōng 柳liǔ 。 盈yíng 盈yíng 楼lóu 上 shàng 女nǚ ,皎jiǎo 皎jiǎo 当dāng 窗 chuāng 牖yǒu 。 娥é 娥é 红hóng 粉fěn 妆zhuāng ,纤xiān 纤xiān 出chū素sù 手shǒu 。 昔xī为wéi 倡 chàng 家jiā女nǚ ,今jīn 为wéi 荡dàng 子zǐ妇fù 。 荡dàng 子zǐ 行háng 不bù归guī ,空kōng 床chuáng 难nán 独dú守shǒu 。 3、《青青陵上柏》 青青qīngqīng 陵líng 上 shàng 柏bǎi ,磊磊lěilěi 涧jiàn 中 zhōng 石shí 。 人生r énshēng 天地tiāndì 间jiān ,忽hū如rú 远yuǎn 行客xíngkè 。 斗dòu 酒jiǔ相xiāng 娱yú乐lè,聊liáo 厚hòu 不bù为wéi 薄báo 。 驱qū车chē策cè 驽nú马mǎ ,游yóu 戏xì 宛wǎn 与yǔ洛luò 。 洛luò中zhōng 何hé郁yù郁yù ,冠guān 带dài 自zì 相xiāng 索suǒ 。 长 cháng 衢qú罗luó夹jiá 巷xiàng ,王wáng 侯hóu 多duō第dì 宅zhái 。 两liǎng 宫gōng 遥yáo 相xiāng 望wàng ,双 shuāng 阙què百bǎi 余yú尺chǐ 。 极jí 宴yàn 娱yú心xīn 意yì ,戚q ī戚q ī何h é所su ǒ迫p ò 。 4、《今日良宴会》 今j īn 日r ì 良li áng 宴y àn 会hu ì ,欢hu ān 乐l è 难n án 具j ù 陈ch én 。

八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赏析(8首)

八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赏析(8首) 一、《庭中有奇树》——古诗十九首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1、试着用自己的话描绘诗中所写的景象: 在春天的庭院里,有一株嘉美的树,在满树绿叶的衬托下,开出了茂密的花朵,显得格外生气勃勃,春意盎然。女主人攀着枝条,折下了最好看的一树花,要把它赠送给日夜思念的亲人。 花的香气染满了我的衣襟和衣袖,天遥地远,花不可能送到亲人的手中。只是痴痴地手执著花儿,久久地站在树下,听任香气充满怀袖而无可奈何。这花有什么珍贵呢?只是因为别离太久,想借著花儿表达怀念之情罢了。 赏析:这首诗写一个妇女对远行的丈夫的深切怀念之情。由树及叶,由叶及花,由花及采,由采及送,由送及思。全诗八句,可分作两个层次,每四句为一个层次。 诗人始终暗用比兴的手法,以花来衬托人物,写出人物的心世界。一方面,花事的兴盛,显示了人物的孤独和痛苦;另一方面,还隐藏着更深的一层意思,那就是:花事虽盛,可是风吹雨打,很快就会落,那正是主人公一生遭遇的象征。 诗的最后两句“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是主人公无可奈何而说出的自我宽慰的话,同时也点明了全诗的主题。 1、此树“奇”,还是“何足奇”? 答:从前面六句来看,诗人对于花的珍奇美丽,本来是极力赞扬的。可是写到最后,突然又说“此物何足贵”,未免使人有点惊疑。其实,对花落下先抑的一笔,正是为了后扬“但感别经时”这一相思怀念的主题。无论说花的可贵还是不足稀奇,都是为了表达同样的思想感情。但这一抑一扬,诗的感情增强了,最后结句也显得格外突出。 2、题外之意,耐人寻味:主人公折花,原是为了解脱相思的痛苦,从中得到一点慰藉;而偏偏所思在天涯,花儿无法寄达,平白又添了一层苦恼;相思怀念更加无法解脱。 二、《龟虽寿》操(东汉)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神龟虽能长寿,但也有死亡的时候。腾蛇即使能乘雾升天,最终也得死亡,变成灰土。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年老的千里马躺在马棚里,它的雄心壮志仍然是能够驰骋千里;有远大抱负的人士到了晚年,奋发思进的雄心不会止息。 (这四句是千古传诵的名句,笔力遒劲,韵律沉雄,蕴着一股自强不息的豪迈气概,深刻地表达了操老当益壮、锐意进取的精神面貌。)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人的寿命长短,不只是由上天所决定的。只要自己调养好身心,也可以益寿延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2019年秋八年级语文上册【课内古诗词翻译与赏析题】复习练附解析

2019年秋八年级语文上册【课内古诗词翻译与赏析题】复习练 古诗词翻译及赏析 野望 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译文: 傍晚时分站在东皋纵目远望,我徘徊不定不知该归依何方, 层层树林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披覆着落日的余光。 牧人驱赶着那牛群返还家园,猎人带着猎物驰过我的身旁。 大家相对无言彼此互不相识,我长啸高歌真想隐居在山冈! 1.试分析首联在全诗中的作用。 ①第一句的“东皋”点明地点,“薄暮”点明时间,“望”字领起中间两联的写景。第二句呼应起尾联,表现出哀伤的情感,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②表现了在现实中找不到知音、得不到赏识的苦闷、怅惘的心情。 2.请从动静和写景顺序的角度赏析中间两联。 颔联写总写秋色,是静景、远景,颈联写牧人与猎马,是动景、近景。这四句诗宛如一幅山家秋晚图,光与色,远景与近景,静态与动态,搭配得恰到好处。 3.请从“景”与“情”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 诗歌颔联妙在融情于景。诗中描写了漫山遍野,树叶枯黄,更兼残阳尽染的萧瑟衰败景象,景中寄寓了诗人孤独、落寞的情怀。 4.结合全诗内容,简析诗人“长歌怀采薇”的原因。 诗人在现实生活中辗转漂泊,彷徨苦闷,找不到精神归宿,又没有真正的知己,所以只得“长歌怀采薇”,即放声高歌,追怀伯夷、叔齐那样的隐逸高士,引为神交密友。 5.第一、二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描绘了一幅满天秋色(江天寥阔、山清水秀,水波清冷)、峰峦叠嶂的富有诗意的山水画。 6.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抒发了作者悠闲(闲适)惊喜(喜悦、喜爱大自然)之情。 7.颔联和颈联运用何种手法,描绘了怎样一幅景象? 四句写薄暮中所见景物。举目四望,到处是一片秋色,山川笼罩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静谧的背景之上,牧人驱犊归家,猎人满载而回,似乎兴致盎然。牧人与猎马的特写,带着牧歌式的田园气氛,使整个画面活动了起来。这四句诗宛如一幅山家秋晚图,光与色,远景与近景,静态与动态,搭配得恰到好处。 8.诗人在诗中流露了怎样的感情?

古诗十九首

《古诗十九首》其一:《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也可写作“行行复行行”) 其二:《古诗十九首·青青河畔草》 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 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 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 昔为倡家女,今为荡子妇。 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 其三:《古诗十九首·青青陵上柏》 青青陵上柏,磊磊涧中石。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斗酒相娱乐,聊厚不为薄。

驱车策驽马,游戏宛与洛。 洛中何郁郁,冠带自相索。 长衢罗夹巷,王侯多第宅。 两宫遥相望,双阙百余尺。 极宴娱心意,戚戚何所迫。 其四:《古诗十九首·今日良宴会》今日良宴会,欢乐难具陈。 弹筝奋逸响,新声妙入神。 令德唱高言,识曲听其真。 齐心同所愿,含意俱未申。 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 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 无为守穷贱,轗轲长苦辛。 其五:《古诗十九首·西北有高楼》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 交疏结绮窗,阿阁三重阶。 上有弦歌声,音响一何悲! 谁能为此曲,无乃杞梁妻。 清商随风发,中曲正徘徊。 一弹再三叹,慷慨有余哀。 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 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

其六:《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其七:《古诗十九首·明月皎夜光》明月皎夜光,促织鸣东壁。 玉衡指孟冬,众星何历历。 白露沾野草,时节忽复易。 秋蝉鸣树间,玄鸟逝安适。 昔我同门友,高举振六翮。 不念携手好,弃我如遗迹。 南箕北有斗,牵牛不负轭。 良无磐石固,虚名复何益。 其八:《古诗十九首·冉冉孤生竹》冉冉孤生竹,结根泰山阿。 与君为新婚,菟丝附女萝。 菟丝生有时,夫妇会有宜。 千里远结婚,悠悠隔山陂。 思君令人老,轩车来何迟! 伤彼蕙兰花,含英扬光辉。 过时而不采,将随秋草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