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炎症影像诊断
病毒性肺炎影像诊断新ppt课件

63
最高体温:第一天:39.6℃ 第二天: 38.4℃ 第三天:37.2℃
复查胸部CT:肺部实变基本吸收,只 遗留双侧胸腔积液,抽液检验提示肺 炎旁积液
64
65
66
呼吸道合胞病毒
病毒性肺炎影像学诊断
1
肺部感染性疾病概述 肺部感染性疾病影像征象 病毒性肺炎 肺部感染诊断思维 小结
2
概述
病因和病原诊断对于临床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不同的病因和病原引起的肺炎其用药不同 分析肺炎的病灶形态、分布与治疗用药后影
像动态变化 实现病因和病原诊断
3
概述
影像表现受基础疾病的影像和患者年龄、 免疫状态的影响 eg:不同免疫状态的患者的患病谱不同
②免疫缺陷宿主体内的病毒性肺炎
免疫缺陷宿主易感染巨细胞病毒、疱疹病毒、麻疹病毒和腺病 毒
37
病毒性肺炎—临床表现
1.发热、头痛、肌肉酸痛、四肢乏力、咽喉痛 等病毒血症症状
2.干咳、憋气(细支气管炎和间质性肺炎)
发生弥漫性肺泡损伤时会出现较顽固的低氧血症
3.血常规:WBC基本正常,淋巴细胞升高 4.血清学见特异性病毒抗体阳性
诉于2017年12月28日入院。 患者10天前受凉后出现发热、咳嗽,伴流涕,最
高体温38.8℃,咳少量白痰,自行口服“感冒药 物(具体不详)”,效果差,症状无缓解,5天前 出现气短,活动后明显,咳黄色粘稠痰,间断痰 中带血,为求诊治入院。
46
入院检查
体温 36.8℃,脉搏97次/分,呼吸 25次/分,血压 123/69mmHg。 双肺叩诊实音,双肺呼吸音增粗,双肺可闻及干湿性啰音。
常见肺炎的影像诊断1

病理变化:
镜下不同的发展阶段,病变的表现和严重程度不 一致。早期病变的细支气管充血、水肿,表面附 着粘液性渗出物,随病情进展,病变支气管、细 支气管几周围肺泡腔出现中性及红细胞、脱落的 上皮细胞,周围肺组织充血,可有浆液渗出,部 分肺泡过度扩张;中性粒细胞渗出增多时,支气 管及周围肺组织破坏,呈完全化脓性炎症改变。
(3)灰色肝样变期 第5—6天,病变肺叶仍 肿大,充血消退,由红色转为灰白色,称 灰肝期。肺泡腔内渗出的纤维素增多,相 邻肺泡纤维素丝连接成网,纤维素网中有 大量中性粒细胞,肺泡腔毛细血管受压, 肺泡腔内红细胞几乎很少见到。此期渗出 物中不易检出细菌。
大叶性肺炎
灰色肝样变期 肺泡腔内充满渗出的纤维素及中性粒细胞, 箭头示相邻肺泡腔内纤维素经肺泡间孔互相连接.
支气管树整体观
右主叶支气管 右上叶支气管
右中叶支气管
气管 左主支气管
左上叶支气管
左下叶支气管
右下叶支气管
支气管树
支气管肺段
每一肺段支气管及其分支分布区的全部肺组织总 称支气管肺段,它是构成肺的形态学和功能学的 基本单位。
通常左右肺各有10个肺段。有时因左肺尖段与后 段、前底段与内侧底段支气管共干,此时左肺只 有8个支气管肺段。
大叶性肺炎
病变肺叶肿胀,色灰黄, 质实如肝.
(2)红色肝样变期 第3—4天,肿大的肺 叶充血呈暗红色,质地变实,切面灰红, 似肝脏外观,故称此。此期肺泡腔内充满 纤维素及大量红细胞,间杂少量中性粒细 胞和巨噬细胞,肺泡腔内的红细胞被巨噬 细胞吞噬、崩解后,形成含铁血黄素随痰 液咳出,致使痰液呈铁锈色。病变波及胸 膜时,引起纤维素性胸膜炎,发生胸痛, 随呼吸和咳嗽而加重
CT表现 一侧或双下肺多发渗出性病灶,呈 斑片状模糊影。
常见疾病影像学诊断

常见疾病影像学诊断
常见疾病影像学诊断
1. 肺炎
肺炎是指肺部组织发生炎症引起的疾病。
常见的影像学表现包括:
X线胸片:可见肺实变、扩张的小叶间隔、渗出灶等。
CT扫描:可见炎性渗出导致的肺实变、斑片状渗出灶、结节等。
2. 肺结核
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
常见的影像学表
现包括:
X线胸片:可见肺部浸润阴影、空洞、钙化灶等。
CT扫描:能更准确地显示病灶的范围和分布,包括浸润性病灶、空洞、纤维化等。
3. 脑卒中
脑卒中是指脑血管疾病引起的脑功能受损,包括缺血性脑卒中
和出血性脑卒中。
常见的影像学表现包括:
CT扫描:可见梗死灶的低密度区、出血灶的高密度区。
MRI:能更清晰地显示梗死灶的范围和形态。
4. 冠心病
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疾病引起的心肌缺血和缺氧。
常见的影像学表现包括:
冠状动脉造影:通过插管将造影剂注入冠状动脉,可显示冠状动脉的狭窄和阻塞情况。
心电图:能反映心肌的电活动情况,包括ST段改变和陈旧性心肌梗死的Q波。
5. 肺癌
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分为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
常见的影像学表现包括:
CT扫描:可见肿瘤的大小、位置、边缘、浸润性生长情况。
PET-CT:结合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和葡萄糖代谢物示踪,能更准确地显示肿瘤的代谢活动情况。
常见疾病的影像学诊断在临床工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对病变的特征和表现进行观察和分析,能够帮助医生做出准确的诊断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及时进行影像学检查对于早期发现疾病和进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肺炎的影像学诊断简版

肺炎的影像学诊断肺炎的影像学诊断引言肺炎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呼吸系统感染疾病,其特点是肺实质发生炎症,导致气体交换功能受损。
影像学在肺炎的诊断和评估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肺炎的影像学诊断的方法和常见特征。
X线检查X线检查是肺炎影像学诊断的最常用方法。
它是一种非侵入性、快速且经济实惠的检查方式。
在常规胸部X线检查中,肺炎的典型表现是肺实质的浸润和阴影增加。
通常可以观察到以下几个方面的表现:1. 斑片状浸润:肺炎的早期表现是局限性斑片状浸润,常见于胸片的下叶和胸外区域。
2. 大片状浸润:随着炎症的进展,肺炎可以呈现为较大范围的片状浸润,常见于胸片的肺野。
3. 肺叶实变:肺炎的极端表现是肺叶的实变,常见于胸片的上叶或下叶。
此外,X线检查还可以观察到气管位置和支气管的异常,如支气管炎树芽样阻塞。
CT扫描CT扫描是一种更加敏感和准确的肺炎影像学诊断方法。
它可以提供更多的细节和横断面图像,有助于描绘肺部的解剖结构和病变的范围。
常见的CT表现包括:1. 浸润阴影:与X线检查类似,CT扫描可以显示肺实质的浸润阴影,但更加清晰和详细。
浸润阴影可以是斑片状、大片状或结节状。
2. 空洞形成:在某些情况下,肺炎可能导致空洞形成,这些空洞可以通过CT扫描进行定位和评估。
3. 胸腔积液:在肺炎的严重情况下,胸腔积液也是一种常见的表现,CT扫描可以准确显示积液的情况。
此外,CT扫描还可以评估其他肺部病变,如肺不张、肺气肿等,并在误诊、复发或治疗监测中提供更多帮助。
磁共振成像相对于X线检查和CT扫描,磁共振成像(MRI)在肺炎的影像学诊断中应用较少。
然而,MRI可以提供更好的软组织对比度,并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MRI在儿童或孕妇等特殊人群中可能更适用,避免了X线辐射的风险。
结论肺炎的影像学诊断对于疾病的早期发现、定位和评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X线检查、CT扫描和MRI是常见的肺炎影像学诊断方法。
每种方法都有其特点和适应症,医生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肺部疾病的影像学诊断与鉴别诊断

肺部疾病的影像学诊断与鉴别诊断引言:肺部疾病是临床中常见的一类疾病,影像学检查在其诊断与鉴别诊断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肺部疾病的影像学诊断方法以及如何进行鉴别诊断,帮助医生更准确地判断患者的肺部问题。
一、影像学诊断方法1. X线胸片X线胸片是最常见且最经济实惠的肺部影像学检查方法之一。
通过X射线在人体组织内的吸收程度不同,可以获得肺部结构和异常变化的信息。
对于一些表现典型的肺部疾病,如寻常性肺炎、支气管哮喘等,X线胸片具备良好的识别能力。
2. CT扫描CT扫描利用计算机技术生成三维图像,相较于X线胸片有更高的分辨率和灵敏度,可以清晰显示出血管、气道和结构细节。
对于复杂或需要更详细信息的情况下,CT扫描是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它在进行鉴别诊断和评估肺实质病变时发挥着重要作用。
3. 磁共振成像(MRI)MRI通过核磁共振原理生成高分辨率图像,对某些与X线或CT扫描相互补充的情况下尤为有益。
例如,MRI对于肺部间质性纤维化和特定肿瘤的评估具有一定的优势。
然而,受成本和时间限制,MRI并不常用于一般肺部疾病的影像学诊断。
二、肺部疾病常见影像学表现1. 肺炎肺炎是最常见的肺部感染性疾病之一,其胸片和CT表现多种多样。
在胸片上可以观察到感染区域出现密度增高、模糊边界、浸润阴影等特征;而CT扫描可以提供更详细信息,显示出感染区域内液体积聚、束粒中心性分布等特点。
2. 肺结核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性疾病,在影像学上通常表现为肺门和纵隔淋巴结肿大、空洞形成以及弥漫性病灶。
X线胸片可以显示出局部或弥漫性的增白影,而CT扫描能更清晰地显示结核球、干酪样坏死性改变等。
3. 肺血栓栓塞症(PE)PE是由肺动脉主干或分支阻塞所引起的非常严重、甚至危及生命的情况。
在胸片上,肺动脉扩张和右心室增大是提示PE的特征;而CT扫描则显示了血栓断面图像,对于诊断和评估PE具有高度敏感性和特异性。
三、肺部疾病的鉴别诊断1. 肺癌与结核肺癌和结核在影像学上具有一些相似的特点,如空洞形成、淋巴结增大等。
肺部炎症影像诊断PPT演示课件

支原体肺炎
影像学表现 X线、CT表现:
1. 多见于下叶,肺纹理增强及网状阴影 2. 斑点状、小斑片状、大片状高密度影,边缘模糊 3. 典型者表现为自肺门附近向肺野外围伸展的片状
扇形阴影,外缘模糊 4. CT上片状磨玻璃样影 5. 少数可发展为肺脓肿
37
38
支原体肺炎
诊断与鉴别诊断:白细胞不高;血清冷 凝集试验阳性
73
74
尖角征
75
76
M/81,查体发现
77
刀切征 方形征
78
79
80
81
82
女,55岁,胸痛2月
83
手术病理:炎性假瘤
84
85
86
肺炎性假瘤
诊断和鉴别诊断:
1. 影像上缺乏特征性,表浅部位、直径4cm 以下、边缘光滑、方形征、肿块胸膜缘尖 角征;动态观察无变化
2. 肿块内有钙化或空洞时应与结核瘤鉴别
57
过敏性肺炎 Allergic pneumonia
系机体对某种物质的过敏反应所引起的 肺部病变。过敏源可为吸入的花粉或真 菌孢子、蘑菇、谷物、鸽子粪、寄生虫 及某些药物等
58
过敏性肺炎
病理:
主要为肺内嗜酸性细胞浸润及血管神经性水 肿
渗出性肺泡炎,肺泡内有浆细胞或组织细胞 渗出,有时见较多的嗜酸性粒细胞
肿或肺不张 病变范围较广,累及两肺各叶
41
间质性肺炎
临床:
多见于小儿 气急、发绀、咳嗽、鼻翼煽动,缺氧症状明
显
42
间质性肺炎
影像学表现: X、CT线表现:
1. 病变分布:广泛,好发于两肺门区附近和 肺下野,对称分布
2. 病变形态
1. 肺纹理增粗、模糊 2. 双下肺野见网格状阴影 3. 双肺野多发小片状影 4. 广泛的细小结节状
肺部感染性疾病的影像学诊断

肺部感染性疾病的影像学诊断肺部感染性疾病是指由细菌、、真菌或寄生虫引起的肺部疾病。
影像学诊断在肺部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肺部感染性疾病的常见影像学表现和诊断方法。
常见影像学表现肺部感染性疾病的影像学表现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1. 肺炎:肺炎是肺部感染性疾病的常见表现之一。
在影像学上,肺炎可表现为片状、楔形或圆形的阴影,常见于肺叶或肺段。
炎症区域通常显示为模糊的边界和浓密的纹理。
2. 肺脓肿:肺脓肿是一种脓液在肺组织内形成的疾病。
在影像学上,肺脓肿可表现为囊状阴影,周围可有炎症反应,肺脓肿壁可呈厚度不一的环状或楔形阴影。
3. 结核病: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感染疾病。
在影像学上,结核病可表现为多发或单发的结节状阴影,通常伴有钙化。
还可出现空洞和纵隔淋巴结肿大等表现。
4. 肺真菌感染:肺真菌感染常见于免疫抑制和免疫力低下的患者。
在影像学上,肺真菌感染可表现为结节、空洞和肺内斑点状阴影等。
5. 肺寄生虫感染:肺寄生虫感染多由寄生虫的幼虫侵入导致。
在影像学上,肺寄生虫感染可表现为孤立的结节状阴影或多发的结节、空洞。
诊断方法对于肺部感染性疾病的影像学诊断,常用的方法包括:1. 胸部X射线:胸部X射线是最常用的肺部影像学检查方法之一。
它可提供肺部的定位、形态和密度等信息。
2. CT扫描:CT扫描是一种高分辨率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可以更清晰地显示肺部病变的形态和细节,对于肺部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3. 磁共振成像(MRI):MRI在肺部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中应用较少,但对于某些特殊病例的诊断有一定价值。
4. 核医学检查:核医学检查主要用于评估肺部感染性疾病的炎症程度和病变范围,常见的核医学检查包括放射性同位素灌注扫描和白细胞扫描。
,肺部感染性疾病的影像学诊断在临床中具有重要作用。
准确评估影像学表现,结合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能够帮助医生做出正确的诊断并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肺炎的X线表现和鉴别诊断

(3)病变的范围:早期病变为局限性片状阴影, 进展后呈多灶性或弥漫性分布,可累及一个或 多个肺段、肺叶,也可位于一侧肺或双肺。但
一般不按肺叶或肺段分布。病灶进展快,重症
患者很快出现双肺弥漫性病变。
(4)动态变化:胸部影像表现变化较快。重症 患者肺内病变进展迅速,短期内病灶明显增多,
• Clinical course:
After 2 days of treatment: Condition was improved. No longer fever or shortness of breath. SaO2 95-99%. Lab findings: WBC 10.8 G/l, GOT 148, GPT 194, LDH 1014. + Discharged on the day of 14th.
rales in both 2 sides of lung. SaO2 80%. • Lab findings : WBC 7.2 G/L, (87.3% neutrophils), platelets 211 G/L,
肺炎的X线表现和鉴别诊断
肺炎的分类
▶引起肺部急性炎症的病原有细菌、病毒、真菌、 原虫、寄生虫,其他病因有过敏、理化因素及放 射线等。
▶根据X线及病理大体形态,肺炎分为大叶性肺炎、 支气管肺炎(小叶性肺炎)和间质性肺炎。
▶由于各种肺炎有时有其特征性表现,因此需要了 解不同原因肺炎的影像表现。
影像学检查在肺炎诊疗中的作用价值
• On admission: temp 38.50C, pulse 84, BP 110/70, RR 54/min, crackle rales in both 2 sides of lung. SaO2 8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辑版ppt
1
肺炎系指发生于肺实质或肺间质 的炎症性疾患。生物性致病因子、过敏以 及物理、化学因素均可引起肺炎,其中以 生物性致病因子中的细菌所引起的肺炎最 为常见。生物性致病因子的感染途径可为 气源性、血源性或淋巴源性,在肺内沿支 气管肺泡系蔓延(经支气管、孔氏孔、兰勃 管)。病变可以腺泡、肺小叶、肺段或肺叶 为单位。
编辑版ppt
31
急性间质性肺炎大体病理标本
编辑版ppt
32
临床表现
小儿多见,发热、咳嗽、气急、紫绀,临 床症状明显而体征少。
编辑版ppt
33
影像表现
①病变分布:多累及两侧,好发肺门区附 近及肺下野
②病变形态:累及的间质部位不同,显示 的形态不同
③肺门改变:肺门阴影增大,密度增深, 但结构不清
– --弥漫性肺气肿改变.
编辑版ppt
35
急性间质性肺肺炎、间质纤维化
编辑版ppt
36
间质性肺炎
编辑版ppt
37
慢性间质性肺炎
编辑版ppt
38
肺炎性假瘤
临床X线、大体病理均酷似肿瘤,镜 检
属于炎性增生,或与炎症结局相关的病变。 大多数假瘤源于机化性肺炎,或是一种延迟 消散、不消散的肺炎。命名甚多,如组织细 胞瘤、黄色瘤、成肌纤维细胞瘤、浆细胞肉 芽肿、假性淋巴瘤等。
敏性肺炎 7、间质性肺炎
8、机遇性感染 9、放射性肺炎
10、吸入性肺炎11、慢性肺炎
12、肺炎性假瘤 13、肺脓肿
编辑版ppt
7
大叶性肺炎
病理变化
大叶性肺炎的致病菌95%为肺炎双球菌。根 据病变的发展可分为四期:即①充血期(发病后1 2—24小时):肺泡壁毛细血管扩张,肺泡腔内有少 量渗出液。②红色肝变期(发病后2—3天):肺泡腔 内充有纤维素及大量红细胞。③灰色肝变期(发病 后4—6天):肺泡腔内出现大量白细胞。④消散期 (发病后7一l 0天):白细胞溶解,纤维素性渗出物 逐渐被吸收。
按显微镜下的病变部位分类:肺泡炎、间 质性肺炎。
编辑版ppt
5
按病变性质分类:如浆液性炎、纤维素性 炎、化脓性炎、出血性炎、坏死性炎。
按病变范围分类:大叶性肺炎、小叶性肺 炎、肺段性肺炎。
编辑版ppt
6
肺部炎症
1、大叶性肺炎
2、支气管
肺炎
3、克雷白杆菌肺炎 4、病毒性肺
炎 4、支原体肺炎
6、过
编辑版ppt
18
支气管肺炎
又称为小叶性肺炎,多见于儿童 和老年人或身体虚弱的病人。
编辑版ppt
19
病理改变
多来自链球菌、葡萄球菌及肺炎双球菌的 感染。或者为急、慢性传染病、消耗性疾 病,儿童可并发于百日咳、麻疹、猩红热 等。
细菌侵入支气管系,引起气管、支气管的 炎症,逐渐向肺泡扩展,形成以小叶、腺 泡为单位的炎症,故称为小叶性肺炎。渗 出物为大量白细胞及吞噬细胞。当炎症逐 渐好转,渗出物逐渐吸收而痊愈。
编辑版ppt
8
如果治疗及 时、恰当,大叶性肺 炎可在2周左右明显 或完全吸收;如治疗 不及时或不充分,病 变可延迟吸收,甚至 演变为肺脓肿。
编辑版ppt
9
临床表现
好发于青壮年,多于冬春季节 发病,发病急。高热、寒战、咳嗽、胸痛 及气急为常见症状,咯铁锈色痰为典型表 现,严重者可出现休克。
编辑版ppt
编辑版ppt
20
临床表现
发热,咳嗽, 粘而脓性痰,常有呼 吸困难,因细支气管 被渗出物阻塞而引起; 胸痛,很少有血痰。
编辑版ppt
21
影像表现
病变好发于两肺中下野的中内带。
肺纹理增强、模糊:支气管炎和支气管周围炎。 斑片状影:腺泡、小叶渗出、实变影,边缘模
糊,多沿支气管走行分布,可互相融合成大片 实变影。 肺气肿: 空洞:化脓菌感染易出现“肺气囊” 胸膜病变:数量不等的胸腔积液。
大叶性肺炎(右中叶)
编辑版ppt
13
编辑版ppt
大 叶 性 肺 炎
右 下 叶
14
大叶性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炎
编辑版ppt
15
大叶性肺炎CT表现
编辑版ppt
16
治疗前后
编辑版ppt
17
鉴别诊断:
-- 肝变期:与肺结核、中央型肺癌的肺不张 以及肺炎型肺癌相鉴别。
--消散期:与肺结核鉴别。
临床病史、实验室资料以及某些特征性影 像表现。
编辑版ppt
28
腺泡、小叶渗出、实变影,边缘模糊, 多沿支气管走行分布,可互相融合。
编辑版ppt
29
间质性肺炎
编辑版ppt
30
病理改变
细菌或病毒感染(前者多见)→支气管炎→ 支气管壁→支气管周围→肺间质→水肿、 淋巴细胞浸润
炎症→间质内的淋巴管→淋巴管炎和淋巴 结炎
终末细支气管炎症→部分或完全性阻塞→ 局限性肺气肿或肺不张
编辑版ppt
2
除大叶性肺炎有明确的分期(充血 期、红色肝变期、灰色肝变期及溶解消散 期)之外,其他种类的肺炎均无明确的分期。
编辑版ppt
3
根据病因种类、病变部位、病变 性质、病变范围和临床经过的不同, 肺炎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编辑版ppt
4
按病因分类:感染性肺炎(如细菌、病毒、 支原体、立克次体、真菌、原虫等),过敏 性肺炎,物理及化学因素引起的肺炎。
④阻塞征象:炎性分泌物阻塞可引起肺气 肿或肺不张
⑤吸收消散:粟粒点状影先吸收,后条纹 影逐渐消失
编辑版ppt
34
• 影像表现:
– --肺纹理增强模糊、 紊乱,两肺下野明显;
– -- 肺门影增大、增浓, 结构紊乱模糊,肺门 支气管周围炎;
– -- 网状、小点状阴影: 肺间质炎症的重叠影 像,与模糊的肺纹理 并存。
10
影像表现
充血期:在大叶范围内可见肺纹理增强及 散在斑片状阴影;
肝变期(红色及灰色肝变期):可见占大叶 大部分的大片状阴影或大叶阴影;
消散期:大叶阴影密度减低,由大叶阴影 逐渐变为散在斑片状阴影,进而演变为索 条状阴影,直至完全吸收。
编辑版ppt
11
大叶性肺炎(右上叶后段)
编辑版ppt
12
编辑版ppt
39
病理改变
组织细胞增生型:以组织细胞的增生为主 乳头状增生型:以肺泡上皮的乳头状增生
为主 硬化血管瘤型:主要成分是血管增生和上
编辑版ppt
22
肺纹理增强、模
糊:支气管炎和 支气管周围炎。
编辑版ppt
23
斑片状影:腺泡、小叶渗出、
实变影,边缘模糊,多沿支 气管走行分布,可互相融合 成大片实变影。
编辑版ppt
24
支气管炎和支气管周围炎—支气管壁增厚
编辑版ppt
25
小叶中心细支气管增厚
编辑版ppt
26
编辑版ppt
27
支气管肺炎—树丫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