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第一章 分子动理论与内能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上第一章分子动理论与内能第1节分子动理论优秀教学案例

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物理学的魅力。通过本案例的实施,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提高对内能概念的认识,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4.进行课堂互动,解答学生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湿衣服晒干现象的认识,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
2.组织小组实验: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观察分子运动的快慢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小组成员相互评价、总结,形成对分子动理论和内能的共识。
3.简要介绍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分子动理论和内能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讲授新知
1.讲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包括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引入内能的概念,讲解内能与物体温度之间的关系。
3.通过实例,如蒸发制冷、食物腐败等,说明分子动理论在生活中的应用。
2.安排小组实验: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观察分子运动的快慢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小组成员相互评价、总结,形成对分子动理论和内能的共识。
(四)反思与评价
1.让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和内能的概念。
2.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以及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利用多媒体展示湿衣服在阳光下晒干的现象,引导学生思考分子运动与温度之间的关系。
九年级上物理思维导图(教科版)

第一章 分子动理论与内能応)思鑒导图-」 内能L 物脊世占适堂于纽咸 夺子恵不枠地瞰无規则运动 分甲间存隹着别力与斥力 辭响应能的同诟:」盐朮,种尖、皓构*状态等 分子动理抡与鸡能 .... ....... 迪传逵:內能诒轄務 I改"龍姑丸〔爲:爲翼罷定丈 单览土 H (k 『匸) 比热客是物妊的一卿特惟*只与物质的种美、状态有关 比轉洱 宅艾:热传递中.传递内能的梦少 jg~G*式朋密悪7w釜义:一燃科宠仝遇疣■话出的蝕箭与燃料败愛比拯值是然胖附一种特性*貝有變科的种秦后关 ,公式:Q=?n 殂或第二章改变世界的热机思维导图「-乍・S.%热机LJ鸽時拈化-〔燃料的化学能]瑩〉□^>1 机械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希类蒸汽机、英汽轮机、内燃机、喷气发动机、火箭堤-动机定义:通过燃科燃規英取内能并转化为机杭能的装置 "种类:汽油机* 柴油机等 即冲程內燃 压缩计 卜程,程:机械能一内能 1机的工惟过程 做如 「程:內能—►K 械能排气丹 N1定义:燃料在A 齟内啡烧,产生的燃气直接推动活塞做功的热机单变世界的热机胃内燃机卜让燃料尽可能充分燃烧提高热机效率fA 小内能损失定艾:有用场与燃料完全燃烧就出热量之比[热机敢率卜[运动部件润歹良好第三章认识电路第四章探究电流第五!^章秒■欧姆电路而时电荷的多少叫电流 厶位;安堪(匚)烛理:枚交牡阻线对鱼度来熬变牡阻•滑动变阻零作用:故变电路申的电減[连接方法:串璇,接战柱要“一上一下”思维导图-,电路一电现象摩擦起业'电荷阖的粕互作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并种电荷相互吸引 -电说:规定芷电荷定向移劫芳向为电址方向电源澀供电能 用电器:消託电能 开关:控制电瑟通斷 磐线.:输送电能通路:处的连適的电踣 、三种状态併路:某疋斷开的电路I 毎路:导拔不经过用电器而直接接电源两桩认识电路电路的连堪义:电瘪元鬻伴逐金按顺瘁首卮连援起臬的电蹌 串联电路.特点各用电器相互够响、评联电路电流不止一两条路径特点 「各用电器互不彫响I 一个幵关控刖整个电路楚义:把用讴 释舁列接圧电路瀚点间 的电路-干路卄关控制蔓个电路 支路幵芙控制支路电路思维导图二旅欧姆定律内容/f 二里公式:'杆\变形公式:尺二¥、ZR•实验: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欧姆定律基本方法¥伏安法1实验原理:两尢庖用]—测量电阻实验电路图:下联此路的等啟电阻:尺二虬十乩 .等效电路西第六章呦电:并联此路的等效电阻:7T -瓦十兀 功率I 温度定义:电能转化为其他晤式能吋,电流就做了电功 :公応g 讲・单位:□¥ 5」kW ・h=36x icf J 4 — 作用侧量握段时间内消耗的电能 I -见礼 魚数:前后两次示簸乏君电沆的趣敢应;电能 ■内能內客:电掘与电流的平方成正比,跟电阻、通电时间咸正比 煤耳定律公式:0"皿「吁~~ [单也2⑴I"一厂T .电热的利眉:电热器黑义滦示消走电能的快慢「込心囲电器所消耗的电能与时间的比值 ■解定功率:可电毎在阴定电压下正布工作的功率 [实降攻率:用电黑在实际电压下工作的功率-第七章磁与电©思维导图=红严槻间相互作用的规律褂:囂蠶篡亠 奥斯特买验魂曇嚣寰籍蓉雾关I 电显的磁场吃互电螺线營的磁场方向的判定:安培定则I 物体磁性的来源:磁化 鮎丹警.电就越大.磁性越强性的因素多:磁性E 五 电磁铁]一结铀,也磁软、檢钛、一触左…弹簧 廃理*电瘟的磁效应电磁继电器]-真嚴,一个由赴磁铁间接控制电路通断的开关I 应用:力、热、光、溫度等自动控制g 法「器材:电流表、电压表、淆动变阻器、电源、舟灯泡测董:电脾图1. ___,和同电能表利计吋工具测家用电器功率的原理f 二牛.实际功率与浊定功举:原理:尸0必式r F RJ i=Uifi汙/=T生:〜慈时* 当时r{厂卯気劄「={九时)=化磁现象\疏场 Z*~ 1磁感釵 假拭的曲线/-方命:在磁极外.从磁依北极出来回劃南极.疏密:表示磁场的强弱①磁性的有无由赴流的適断慕控制 *优点「②磁场方禹由电■百勺方禹来控制I ③磁性强砌由电涼的强弱、线圈的匝数耒控制£》思堆导图2确化;物体获得磁性的过稈'准质:对•放入其 中的磁J 札产 生磁力 的作用 磁与电第八章电磁相互作用及其应用定直:当闭合电路怕一部分早体在議场中徴切割確感践运动|甘+ 导体中就产吃电凝怕现象叫电磁曙应工jt原理:也磁感座、[构造土定子、转于\发电机;.交盪怎;大小和方向周期性班化的电流.能进转化:机械能T电能电确栢互作用应应阳磁场时电淡的作用一工作原理:通也錢圏在磁场中童舟合耕动I电动机构咸:定子、转子L能塩諾化£电能T机械能氓帛和倚甩器电话话商;声音桔観f电馆息听诔:电信崽一宗音搐息传辭fEWE ---- 「应用(弟应电流1电瑕爲应現象中严生的电漩叫做感应电爲/能輦转化:机蔽能八电陡/覺力寿向:与逼流方向和麟城方向有关謹炀对■通电爭体的柞用; ------------------------------------ 电廃感应。
九年级上册物理内能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上册物理内能知识点总结九年级上册物理内能知识点总结分子动理论与内能第一节分子动理论一、分子动理论的内容:(1)一切物质都由分子构成的;(2)分子永不停地做无规那么运动;(3)分子之间存在着互相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二、扩散现象:(1)定义:由于分子运动,某种物质逐渐进入到另一种物质中的现象。
(2)扩散现象说明一切物体的分子都有在不停地做无规那么运动。
第二节内能和热量一、内能:①定义: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那么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一切物体都有内能。
②大小关系:物体的内能跟物体的温度有关,温度越高,物体内分子的无规那么运动就越剧烈,物体的内能就越大。
三、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分子无规那么运动叫热运动,内能也叫热能。
内能的单位是焦耳。
四、改变物体内的方法:1、做功: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加,物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小。
2、热传递:物体之间或同一物体的不同局部存在温度差,就发生热传递,直到温度一样为止。
① 条件:存在温度差。
② 传递过程中的本质:是能量转移(热量)五、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内量的多少叫热量,单位:焦六、热值:1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
用q表示,单位J/kgQ=mq (注:Q的单位:J , m的单位:kg , q的单位J/kg)第三节比热一、物体的吸热才能1、同种物质的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与质量和温度的变化有关。
二、比热:④水的比热物理意义:1千克的水温度升高10C需要吸收4.2×103焦耳的热量⑤比热的物理意义是:反映质量度相等的不同物质,在升高一样的温度时,吸收的热量是不同的。
三、1、质量一样的不同物质,如吸收一样的热量,比热小的物质温度上升快。
2、质量一样的不同物质,如上升一样的温度,比热大的吸收热量多。
四、热量的计算:Q吸=C m ( t - t0_) Q放=C m ( t0 - t_)五、能量恒定律:能量既不会消失,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它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1.2 内能和热量 课件(共27张PPT) 物理教科版九年级上册

同学们再见!
授课老师:
时间:2024年9月15日
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增加;物体对外做功,本身内能减少
不变 内能的转移
改变 机械能与内能相互转化
热量的多少
做功的多少
热传递和做功改变物体内能是等效的
生活中我们可以使用哪些燃料?
该如何分类?
固体燃料
液体燃料
气体燃料
木炭、煤等
汽油、酒精等
煤气、天然气等
四、燃烧:放出热量
(1)1kg的干木柴和10kg的干木柴在同样燃烧时,放出的热量是否相同?(2)1kg的干木柴完全燃烧和未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是否相同?(3)相同条件下,1kg干木柴和1kg煤,哪一种燃料能烧开更多的水?
1.概念: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2.单位:焦耳(J)
二、物体的内能
机械能
内能
注:内能是不同于机械能的另一种形式的能
动能
重力势能
弹性势能
速度
高度
弹性形变
分子动能
热运动
分子势能
相互作用
想一想
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足球,有无机械能和内能?
动能为零重力势能为零
温度升高
内能减少Biblioteka 内能增加能量转移捂热水袋
1.物质内所有分子的动能和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势能总和,叫作物体的内能。
2.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
3.内能与温度、质量、状态有关。
【归纳与小结】
请尝试列举让一段50 cm的铁丝温度升高方法有哪些?
1. 用火焰加热 2. 太阳晒 3. 用手搓 4. 用手焐 5. 在地上摩擦 6. 用锤子敲击 7. 反复弯折 8. ……
3.温度、热量、内能的区别
九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

九年物理知识汇总第一章分子动理论和内能1、分子动理论的内容: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一切物体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由于分子运动,不同的物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现象。
固、液、气都可发生。
扩散现象说明:①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②分子之间有间隔。
3、当分子之间的距离变大时,引力大于斥力,主要表现为引力;当分子之间的距离减小时,斥力大于引力,主要表现为斥力;当分子间的距离增大到分子直径10倍以上(气态)时,分子间的作用力忽略为零。
筷子不易弯曲是因为外侧分子间距变大,分子间作用体现为引力,而内侧分子间距变小,分子间作用体现为斥力,两个力都保持筷子形状不变。
固体、液体、气体的不同是由于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和分子的运动状态不同。
“破镜不能重圆”是因为断面两侧大多数分子之间的距离较大,分子间的作用力几乎为零。
4、温度宏观上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微观上反映物质的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对比实验)物体内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热运动。
单个分子的运动不能叫热运动。
5、把物体内所有分子的动能和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内能不仅和温度有关,还和物体内部分子的多少、种类、结构、状态等因素有关。
一切物体都有内能,因为一切物体内部分子都在不停的运动,必然有分子动能,即有内能。
同一物体,温度越高,内能越大;温度不变,内能不一定(晶体熔化或液体沸腾时吸热内能增大但温度不变)。
6、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做功和热传递,它们在改变物体的内能上是等效的。
(改变分增大和减小)①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会增大。
②物体对外做功,本身的内能会减小。
(做功方式:A摩擦,B压缩或膨胀。
不包括后面力与距离的乘积的那种功)7、热传递的条件是:两物体间有温度差,方向是:从高温到低温,结果是:两物体同温,实质是:内能的转移。
注意:传递的是热量,不是温度;传递过程中吸放热相等,升降温不一定相等。
初中物理教育科学九年级上册第一章分子动理论与内能-第一节分子动理论

(1)分子间距离变小时, 表现为引力。
分子力模型
(2)分子间距离变大时,
表现为斥力。 (3)分子间距离非常大时,
它们之间的作用力可以忽略。
物质三态——气态、液态和固态区别: 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和运动状态不同。
(a)固体分子中,分子间 的作用力很大,分子只能在 各自的平衡位置附近振动
(b)液体中,分子在某位 置振动一段时间后,可能移 到另一个位置附近振动
9.(2012·成都)分别在冷水和热水中同时注入一 滴墨水,5 s后的现象如图所示,该现象说明( C )
A.只有热水的分子在做热运动 B.热水有内能,冷水没有内能 C.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D.扩散只能在液体中发生,不能在气体、固体中发生
10.下图中,说明了;( D )
A.分子之间有引力 B.分子之间有斥力 C.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D.分子之间有间隙
人类对物质结构的认识历程
(a)早在春秋战国时 (b)2500年前,古希
期,墨子就提出物体不 腊学者德谟克利特认为
断分割到最小的一点, “世界由无数很小的不
称为“端”
可再分的粒子组成”
(c)1811年,意大利 科学家阿伏伽德罗提出 分子概念,认为分子是 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 小微粒
(d)今天,通过电子 显微镜,科学家不仅可 以清晰地看到物质的分 子,还能看到分子更微 小结构
德谟克利特
由于分子运动, 不同的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
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diffusion)。
实验探究 气体扩散现象
在装着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瓶 子上面(二氧化氮的密度大于空气密 度),倒扣一个空瓶子,使两个瓶口 相对,两瓶口之间用一块玻璃板隔开。 抽掉玻璃板一段时间后,观察现象。
初三物理第一讲:分子动理论与内能

初三物理第一讲:内能教学目的1、理解掌握分子动理论2、学习内能及其概念3、注意区分内能与机械能之间的不同知识讲解1、分子动理论——物质组成1、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如果把分子看成球形,它的直径大约只有10-10m,因此,在一个物体中,分子的数目是巨大的。
0℃,一标准大气压下,1cm3的空气中大约有2.7×1019个分子,如果每秒可以数数到100亿,那么,把这些分子数完需要80年的时间。
2、常见物质组成2、分子动理论——分子热运动1、扩散现象如图1所示,打开一盒香皂,很快就会闻到香味,这是为什么?是什么跑到了我们的鼻子里了?图1解答:一些带有香味的分子,从香皂中挥发出来,进入空气,向各个方向散步开来,当它们到达你的鼻子里,你就会闻到香味。
实验观察:(1)在装着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上面倒扣一个空瓶子,使两个瓶口相对,之间用一块玻璃板隔开,抽掉玻璃板后,让学生观察有什么变化发生?(2)将CuSO4溶液注入清水中,放置30天后。
观察现象。
① 扩散:不同的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② 说明:气体、液体、固体都能发生扩散现象。
③ 结论: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分子间有间隙。
④ 扩散现象的实例ⅰ:擦香水时,周围的人都能闻到;ⅱ:花开时,花香满园;ⅲ:长时期放煤的墙角变黑;ⅳ:糖放在水中,水变甜了(3)对同样一个扩散实验,能否改变一个条件,从而改变扩散进行的快慢呢?如图所示,将一滴红墨水分别滴入热水和冷水中,观察扩散快慢的情况。
分析:在实验中热水温度高,扩散进行的快,说明温度高时,分子运动得快。
冷水温度低,扩散进行的慢,说明温度低时分子运动的慢。
2、热运动由于分之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把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3、分子动理论——分子间的作用力1、分子间作用力:引力与斥力铅块是由铅分子组成的,组成它的分子在不停地运动,那么为什么铅块没有飞散开?是什么原因使它们聚合在一起呢?【实验】如图所示,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削干净,然后紧紧地压在一起,两块铅就会结合起来,甚至下面吊一个重物都不能把它们拉开。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分子动理论与内能《内能》说课稿(新版)教科版

答案:物体的内能可以通过计算其质量和温度的函数来得到。改变物体的内能可以通过热传递、做功等方式实现。
4.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观察和记录分子运动的现象。
答案:可以准备一杯热水和一杯冷水,将少量蓝色食用色素滴入水中,观察颜色的扩散速度。热水中的颜色扩散会更快,因为分子运动更剧烈。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在学习本章之前,学生应该已经学习了八年级物理的基本知识,包括力学、热学、光学等领域的相关概念。他们对物理实验有一定的了解,能够进行基本的观察和实验操作。同时,学生已经掌握了数学中的基本运算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能够进行简单的数学计算和数据分析。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九年级的学生对物理学科有一定的兴趣,希望能够通过学习物理来解决实际问题。在学习能力方面,学生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能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物理概念和原理。在学习风格上,学生喜欢通过实验和实际例子来学习,希望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教师备课:
深入研究教材,明确分子动理论和内能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准备教学用具和多媒体资源,确保分子动理论和内能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设计课堂互动环节,提高学生学习分子动理论和内能的积极性。
(二)课堂导入(预计用时:3分钟)
激发兴趣:
提出问题或设置悬念,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进入分子动理论和内能学习状态。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在学习本章内容时,学生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首先,分子动理论的概念和原理较为抽象,学生可能难以直观地理解分子的运动和内能的概念。其次,学生可能对内能的计算方法和内能与温度、质量、状态等因素的关系理解不清晰。此外,学生可能对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有一定的陌生感,需要教师进行指导和辅导。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指导,确保学生能够克服困难,掌握本章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分子动理论与内能
第一节分子动理论
【学习目标】
(1)知道分子动理论基本内容
(2)能用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和扩散现象解释一些有关的简单现象
【学习重难点】
(1)重点: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2)难点:引力和斥力的作用机制
【学习方法】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相结合
【学习过程】
模块一预习反馈(阅读教材,课前自主完成以下内容)
1、(物体的组成)物质是由组成的,分子能物质原来的性质。
2、(分子的大小)如果把分子看成小球,直径大约只有 m。
3、(扩散)由于分子,某种物质逐渐到另一物质中的现象叫做扩散。
构成物质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的。
4、(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固体很难被分开,说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固体和液体的体积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
分子间距离变大时,分子力表现为,分子间距离变小时,分子力表现为。
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
5、(三态的特点)在固体中,分子间的作用力比较强,因而,固体具有一定的
和;在液体中,分子间的作用力较弱,因而,液体没有确定的形状,但占有一定的;在气体中,分子间的作用力更弱,因而,气体没有固定的,也没有确定的。
6、(分子动理论的内容),,。
这就是分子动理论。
模块二合作探究
一、物质的组成
活动:观察实验现象
向一端封闭的玻璃管中注水至一半位置,再注入酒精,在液面最高处做一标记,然后封闭管口,并将玻璃管反复翻转,使水和酒精充分混合,观察液面的位置,混合后水与酒精的总体积________(大于/等于/小于)混合前水与酒精的体积之和。
通过观察,你认为以下关于物质微观结构的三种模型,能解释上述现象。
模型1:物质是由微粒组成的,各个微粒紧靠在一起,形成了我们所能看到的连续体;
模型2:物质是由微粒组成的,微粒之间有空隙;
模型3:固体是由微粒组成的,液体是连成一片的。
结论:组成物质的分子间有_________。
科学家把称为分子,分子直径的数量级为 m;说明分子非常。
二、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活动:将红墨水滴在水中,有什么现象?为什么?
事例1:将堆放在角落里几年的煤炭移开,你会看到:;
事例2:路过开满桂花的树,你会闻到:;
事例3:在白开水中放入一勺糖,你会尝到:。
像这样,由于分子运动,某种物质逐渐进入到另一种物质中的现象,叫做。
这种现象可以发生在、、中,且是分子自发地进行的,(需要/不需要)借助于外力作用。
从图1-1-7可知,扩散现象可应用在半导体技术和机械制造行业。
根据以上事例,也可以得出:分子在运动,所以分子具有能。
三、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猜一猜:将两个表面光滑的粗熔丝相互紧压后,在另一端挂物体,他们会分开吗?漂在水面上的两个油滴会自动合到一块去吗?
想一想: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道理?
思考:用注射器抽取半筒水,用手封闭注射器开口。
推压注射器的活塞,看看能否将水压缩?
结论:分子之间既有又有。
分子间距离变小时,表现为;分子间距离变大时,表现为。
但是如果分子间距离非常大时,他们之间的作用力可
以忽略。
由于分子间作用力,使分子间存在分子能。
四、总结
分子动理论基本内容:物体是由组成的,分子都在,分子间存在着和。
模块三形成提升
1.(扩散现象)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分子用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 .香水瓶打开盖后,满屋充满香味
B .太阳光下扫地时,能看到尘土飞扬
C .糖放入水中后不久,整杯水都变甜
D .衣箱里的卫生球不断变小,衣服充满卫生球味
2.(分子动理论)对下列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
A.打开香水瓶盖后,能闻到香味,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的运动
B.封闭在容器内的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C.晒衣服时,水蒸发,衣服变干了,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的运动
D.铅笔笔芯用了一段时间后会变短,说明分子间有斥力
模块四小结评价
1.分子的直径是,所以肉眼不能看见。
2.扩散现象的条件是和固、液、气三态物质的扩散有何区别?说明了什么?
3.分子动理论的内容是: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