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第一章分子动理论与内能单元测试题.doc

合集下载

物理九年级上教科版第一章分子动理论与内能综合检测题(含解析)

物理九年级上教科版第一章分子动理论与内能综合检测题(含解析)
14.下列物理现象中,利用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有_________;利用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有_________。
a.锯条在石头上反复摩擦,锯条变得烫手;
b.烧红的铁块投入冷水中,铁块逐渐变冷;
c.倒入杯中的热开水,逐渐变成凉开水;
d.用气筒给自行车打气时,气筒壁变热;
e.烧开水时,水蒸气将壶盖顶起;
20.为了比较水和煤油的吸热能力,小明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
A.在两个同样的烧杯中,分别装入等体积的水和煤油;
B.用两支温度计分别测出水和煤油的初温;
C.在烧杯中,分别放入功率相同的电热器,加热时间相同;
D.用温度计分别测出水和煤油的末温。
小聪认为:
(1)步骤A存在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应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C,加热时间相同是为了使水和煤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步骤B和D是为了得出水和煤油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冬天,小林的爷爷和奶奶分别穿上了羽绒衣和棉衣,他们都说自己的衣服很保暖。小林想知道到底是羽绒保温性能好还是棉絮保温性能好,于是她找来了两只相同的密闭烧瓶分别盛 的热水 ,瓶内分别插入一只温度计,瓶外分别用大小和厚度都相同的羽绒和棉絮包好,放在同一地点使其自然冷却,然后每隔一段时间观察并记录水温于下表中[ ]。
A.1︰2B.2︰1C.1︰4D.3︰1
7.下列现象中,用做功的方法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酒精涂在手上觉得凉B.冬天晒太阳,人感到暖和
C.锯木头时,锯条会发烫D.烧红的铁块温度逐渐降低
8.在使用打气筒给自行车轮胎打气时,当用力向

教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第一章分子动理论与内能单元测试

教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第一章分子动理论与内能单元测试

第一章分子动理论与内能一、选择题1.用素描炭笔在纸上画一条线,再用放大镜认真察看,发现这条线是“断裂”的;将 100mL 的酒精和 100mL 的水混淆后,发现整体积小于 200mL.鉴于上述现象所假想的物质微观构造模型较为合理的是()A. 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微粒之间有缝隙B. 固体是由微粒构成的,液体是连成一片的C. 液体是由微粒构成的,固体是连成一片的D. 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各个微粒紧靠在一同,形成了我们所看到的连续体2.酷热的盛夏,人站在水中时感觉凉快,而当人光脚走在沙土上时却感觉烫脚.这主假如因为水和沙拥有不一样的()A. 热量B.质量C.比热容D.密度3.对于物体内能的变化,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锯条内能增添,它必定汲取了热量B. 在冰块融化成水的过程中,冰块的内能不变C. 搓手时两手的温度会高升,是经过热传达的方式使手的内能增添D. 反复弯折铁丝使其温度高升,是经过做功的方式使铁丝内能增添4.对于热传达和热量,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 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热量必定多B. 质量比较大物体含有的热量比许多C. 热量老是从含有热量多的物体传达到含热量少的物体D. 热量总从高温物体传达到低温物体5.下表是一些物质的比热容 [J/(kg?℃) ]:水 4.2 ×103铝0.88× 3 10煤油、冰 2.1 ×103干泥土0.84× 3 10沙石0.92 ×103铜0.39× 3 10依据表中数据,以下判断正确的选项是()A. 物质的比热容与物质的状态没关B. 100g 水的比热容是 50g 水的比热容的两倍C. 质量相等的铝块和铜块汲取同样的热量,铜块温度变化较大D. 隆冬天节,放在室外盛有水的水缸会破碎,主假如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6. 对于粒子和宇宙,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水和酒精混淆后整体积变小,直接证了然分子间存在引力B.卢瑟福依据实验成立了原子的核式构造模型C.摩擦起电是经过摩擦的方法创建了电荷D.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构造,恒星是绝对不动的7.以下说法不可以用分子运动理论解说的是()A. 冰冻的衣服变干了B. 煮汤时,放点盐,整锅的汤变咸了C. 八月桂花飘香D. 红墨水滴入烧杯中,整杯水变红了8.以下的平时生活案例,经过做功来增添物体内能的是()A. 给自行车车胎打气,气筒发烫B. 放进太阳能热水器中的水,温度高升C. 点燃的鞭炮凌空而起D.用水壶烧水,水蒸气将壶盖第2页/共6页顶起9.如下图为学校教课楼楼道里搁置的二氧化碳灭火器,翻开阀门后,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二氧化碳气体的内能增大B. 喷口处冒“白气”,这是灭火器内喷出的二氧化碳气体的内能增C. 瓶壁有水滴,是液化形成的D. 应用双手抱住灭火器的钢瓶,而不该当握着上边的木支架10.对于内能、热量和温度,以下说法中切合题意的是()A. 物体内能增添,温度必定高升B. 温度低的物体可能比温度高的物体内能多C. 物体内能增添,必定要从外界汲取热量D. 热传达发生在内能大的物体与内能小的物体之间11.对于物体的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温度为0℃的物体没有内能B. 物体内能增添,必定是通过外界对物体做功C. 在同样物态下,同一物体温度降低,它的内能会减少D. 正在沸腾的水汲取热量,温度增添,内能不变二、填空题12.厨师将一勺盐放入汤中,整锅汤都会变咸,这是________现象,这类现象说了然 ________.13.将两个表面圆滑的铅块互相紧压后,发现它们会粘在一同,这说明________;夏季走进正在使用电蚊香的房间,会闻到一股特别的香味,说明分子在不断地做________;水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 ________.14.如下图,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透明筒里放一小团硝化棉,把活塞快速下压,压缩空气 ________,使筒内空气的内能增大,温度高升,察看到硝化棉 ________。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分子动理论与内能单元综合测试含解析新版教科版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分子动理论与内能单元综合测试含解析新版教科版

第一章分子动理论与内能单元测试【满分:100分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时间:45分钟】一、选择(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共15小题,每小题3分,本大题共45分)1.1.(2020·湘潭有改动)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秋天落叶纷飞 B.在花园中闻到阵阵花香C.冬天雪花飘飘 D.打扫卫生时灰尘飞扬【答案】B【解析】秋天的落叶、冬天的雪花,都属于宏观物体的运动,是机械运动,不是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C错误;花园中闻到阵阵花香,属于扩散现象,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B正确;灰尘飞扬属于宏观物体的运动,是机械运动,不是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2020·益阳)关于分子热运动的一些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的流速越快,水分子的热运动就越剧烈B.水凝固成冰后,水分子仍然在做无规则的热运动C.水很难被压缩,说明水分子间只有斥力没有引力D.只有气体和液体才能发生扩散现象,固体不能发生扩散现象【答案】B【解析】分子的热运动是内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只与温度有关,与水流速度无关,A错误;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水结冰后,分子仍是运动的,B正确;水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而分子间也有引力,C错误;扩散现象表明了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气体、液体、固体都能发生扩散现象,D错误。

故选B。

3.(2020·成都)端午佳节,人们常食用盐蛋。

盐蛋的一般制作方法:在洗净的鸭蛋表面涂抹白酒,粘上盐后用纸包起来,放置一段时间。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鸭蛋变咸是一种扩散现象B.鸭蛋变咸是因为内部产生了盐C.煮盐蛋升温的过程中,盐蛋内能不变 D.盐蛋冷却降温的过程中,盐蛋内能增大【答案】A【解析】在洗净的鸭蛋表面涂抹白酒,粘上盐后用纸包起来,放置一段时间,鸭蛋中不会产生盐,盐分子扩散到鸭蛋中,是一种扩散现象,A正确,B错误;煮盐蛋升温的过程中,盐蛋的质量不变,状态不变,温度升高,内能增加;盐蛋冷却降温的过程中,盐蛋的质量不变,状态不变,温度降低,内能减小,C、D错误。

教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 分子动理论与内能 单元练习题

教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 分子动理论与内能 单元练习题

教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分子动理论与内能单元练习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1 . 苏州属沿海地区,昼夜温差较小,而内陆沙漠地区的昼夜温差较大,这主要是因为A.海水的密度小,砂石的密度大B.海水的比热容大,砂石的比热容小C.海水的内能多,砂石的内能少D.海水吸收的热量少,砂石吸收的热量多2 . 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的物体内能为零B.物体吸收了热量温度一定升高C.克服摩擦做功可使物体热量增加D.温度不同的两物体接触会发生热传递3 . 对比热容的定义式的理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质的比热容与物体吸收的热量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和温度变化成反比B.比热容的大小与温度的变化有关,某种物质温度变化越大,比热容越小C.同种物质比热容不变,不同种物质的比热容一定不同D.比热容是反映物质自身性质的物理量,与物体吸热多少、质量及温度变化无关4 . 扩散现象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实解中能说明扩散现象对人们有用的是A.利用盐水腌制咸鸭蛋B.人造木板粘结剂中的甲醛扩散在空气中C.有人吸烟后房屋中的其他人也能闻到烟味D.将两个底面干净的铅柱压紧后能够吊起重物5 . 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校园里花香四溢B.湖面上柳絮飘扬C.公路上大雾弥漫D.工地上尘土飞扬6 . 关于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运动的物体具有内能,静止的物体不具有内能B.温度高的物体具有内能,温度低的物体不具有内能C.机械能大的物体,它的内能也大D.内能是物体所有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7 . 小明根据下表所提供的数据得出了四个结论,其中错误的是()A.北方冬天地窖里放几桶水是利用水的比热容大,在质量和温度变化一定时,放出的热量更多,从而使地窖里的温度不会太低.B.2kg的水温度升高到50℃,吸收的热量是4.2×105JC.冰在熔化的过程中,质量、温度和内能不变,密度、体积和比热容改变D.由于水的比热容大,白天海水温度比沙滩低8 . 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相同的物体,内能一定相等B.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C.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热量总是从内能多的物体传向内能少的物体D.一个物体吸收了热量,它的温度不一定会升高9 . 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分子热运动知识解释的是A.在校园里我们闻到花香B.把糖放到杯中,整杯水变甜了C.酒香不怕巷子深D.风吹泥土,尘土飞扬10 . 关于热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寒冷的冬天,双手互搓会使手的温度升高,这是用做功的方式改变内能B.刚煮熟的鸡蛋放在冷水中,鸡蛋的温度降低C.汽油机的做功冲程是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D.用水作为汽车发动机的冷却剂,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11 . 我们的家乡环境优美四季如画,国内外游客,写下了很多赞美烟台景象的诗文,下列诗句中我们从报刊杂志中摘录的,其中能够说明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初春的果园鸟语花香B.盛夏的海滨微风吹拂C.深秋的塔山红叶纷飞D.隆冬的田野大雪茫茫12 . 关于温度、内能、热量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温度升高,一定是吸收了热量B.正在沸腾的水温度一定是100℃C.物体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D.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13 . 如图所示,甲、乙、丙三图中的装置完全相同。

物理九年级上教科版第一章分子动理论与内能单元测试

物理九年级上教科版第一章分子动理论与内能单元测试

九年级物理单元测试卷(一)(分子动理论与内能)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题次一二三四总分得分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于对于分子动理论的描述,以下说法中错误的选项是()A、物体是由分子构成的B、物体里含有的分子数往常是好多的C、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0OC时分子运动停止了D、分子间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2、以下案例中,哪一个案例不可以表示物体的分子在不断地做无规则的运动()A、衣箱中的卫生球变小了,衣服上充满了卫生球的气味B、在皮肤上擦点酒精,立刻就能闻到酒精的滋味C、在墙角堆煤,过一段时间,墙表面及其内部凑近表面的一浅层都变黑了D、看到雪花在空中飞舞3、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物体的温度降低,它的热量就减少B、物体汲取热量,温度必定高升C、物体的温度高升,其内能必定增添D、两个物体的温度相等,它们的内能相等4、以下现象中能用分子论解说的是()A、春季,柳絮飞扬B、夏季,槐花飘香C、秋季,黄沙迎面D、冬季,雪花飘飘5、下边列举的现象中,因为做功使物体的内能发生改变的是()A、酒精涂在手背上感觉凉B、把铁钉钉进墙里,铁钉变热C、水被太阳晒热D、烧红的铁块放在冷水中温度降低6、以下状况中,比热容会发生变化的是()O OA、水温从80C上涨到90CB、把铁圆柱体拉成细铁丝C、砖块的体积减少一半D、水结成冰7、质量相同的A、B两种液体分别用两个完整相同的酒精灯同时加热,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1-1所示,从图中能够看出()A、液体A的比热容大B、液体B的比热容大C、两种液体比容相等D、没法比较图1-18、如图1-2,右图中的矿泉水从20O C加热到700C,汲取的热量是()图1-2A、5×105JB、4.2×103JC、9×103JD、1.26×105J9、以下图1-3是物理上的一些插图,对插图的以下说法中错误的选项是()图1-3A、(a)图所示装置是演示液体的扩散的B、(b)图所示装置是演示固体的扩散的C、(c)图所示装置是演示空气被压缩时内能增大的D、(d)图所示装置是演示内能转变机械能的10、做功和热传达在改变物体的内能上是等效的,以下图1-4不属于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图1-4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1分)11、在每年的“八月桂花遍地开”的旅行季节,游人很远就能闻到桂花芬芳。

教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 第一章 分子动理论与内能 单元检测题

教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 第一章 分子动理论与内能 单元检测题

教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分子动理论与内能单元检测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1 . 下列生活实例中,通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利用电热水壶将冷水烧开B.用锯锯木头,锯条会发热C.太阳能水箱中的水被晒热D.夏天吹空调,人感到凉爽2 . 我们的家乡四季如画,下列景象中,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热运动的是A.初春的环城河堤柳絮飞扬B.盛夏的尚湖之畔荷花飘香C.深秋的虞山公园红叶飘零D.寒冬的湿地公园烟波浩淼3 . 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的冰块内能为零B.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多C.汽油机压缩冲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D.反复弯折铁丝,铁丝温度升高,这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增加了铁丝的内能4 . 甲乙两物体质量相等,甲物体温度降低40℃,乙物体温度升高30℃时,乙物体吸收热量是甲物体放出热量的2倍,甲乙两物体比热容之比是:()A.3:2B.3:8C.4:3D.8:35 . 在水泥路面的道路施工中,其中有一道工序是:大约每隔8m水泥中插入一根长木条,将水泥路面割断成一块一块的,然后再趁水泥还未完全固化时用带有齿的轮在铺设好的路面上划出道道的横线(如图).对下述做法的分析,你认为下列说法中最可能的是()A.用带有齿的轮在铺设好的路面上划出一道道的横线,是为了使路面更加美观B.用长木条将水泥路面割断成一块一块的,是为了节约铺设路面的水泥材料C.用长木条将水泥路面割断成一块一块的,是为了防止由于热膨胀导致路面损坏D.用长木条将水泥路面割断成一块一块的,是为了增大路面的摩擦6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温度不变,它的内能一定不变B.热值大的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多C.物体的温度越高,含有的热量越多D.热机是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7 . 春天,走在农业生态园的树荫道上,阵阵花香扑鼻,这是由于()A.分子的无规则运动B.分子间有空隙C.分子间的吸引力D.分子间的斥力二、多选题8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组成物质的分子之间,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B.固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C.组成物质的大量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D.水和酒精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较多9 . 有关热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铁水很热,冰块很冷,但它们都具有内能B.吸盘挂钩能固定在墙壁上,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C.纸团被压缩后体积变小,说明分子间有间隙D.海边昼夜温差变化比沙漠中小,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10 . 下列几组生活现象与蕴含的物理知识,对应完全正确的是A.八月桂花飘香——扩散现象B.飞艇飞向天空——液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C.系安全带——防止惯性危害D.高压锅易煮熟食物——沸点与气压的关系三、填空题11 . 汽车沿水平路面高速行驶,车轮与地面之间摩擦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____能,轮胎的温度会____.12 . 为了促进广大中小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我国推行了“学生饮用奶计划”。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分子动理论和内能单元综合测试题(新版)教科版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分子动理论和内能单元综合测试题(新版)教科版

第一章分子动理论与内能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1.初春.,森林公园的梅花开得很美.,小雪不禁想起一首古诗:“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漫步其中.,她闻到淡淡梅花香.,其原因是( )A.分子很小B.分子间存在引力C.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D.分子间存在斥力2.下列与分子相关的描述正确的是( )A.破镜难圆说明分子间没有引力B.花香四溢说明分子是运动的C.铁、水、空气、光等物质都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D.物质在固态时体积最小.,说明分子间没有空隙3.下列现象中.,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图14.下面是小明同学“物理学习笔记”中的摘录.,其中错误的是( )A.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的内能上是等效的B.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C.热量总是自发地从温度低的物体向温度高的物体传递D.燃料的热值与燃料的质量没有关系5.冰在熔化的过程中.,保持不变的物理量是( )A.质量B.体积C.密度D.比热容6.水的比热容比煤油的大。

如图2所示.,隔着石棉网同时加热规格相同、分别装上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煤油和水的试管至试管内液体升温到40 ℃.,这个过程中( )图2A.煤油的温度先升到40 ℃B.同一时刻水的温度比煤油的高C.加热相同时间.,水吸收的热量多D.升高相同的温度.,煤油需加热较长的时间7.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将沸点为12.3 ℃的氯乙烷喷到运动员扭伤的部位.,利用了氯乙烷迅速汽化吸热的性质B.向热汤中滴入香油会散发出浓浓的香味.,是由于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C.用锯条锯木板时锯条温度升高.,是通过热传递改变锯条内能的D.装着开水的暖水瓶瓶塞有时会弹起来.,是由于瓶内气体对瓶塞做功8.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B.一个物体吸收热量时.,温度不一定升高C.对物体做功.,物体的温度一定升高D. 0 ℃的冰没有内能9.水的比热容较大这一特点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九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章 分子动理论与内能单元综合测试题 (新版)教科版

九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章 分子动理论与内能单元综合测试题 (新版)教科版

第一章分子动理论与内能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1.初春.,森林公园的梅花开得很美.,小雪不禁想起一首古诗:“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漫步其中.,她闻到淡淡梅花香.,其原因是( )A.分子很小B.分子间存在引力C.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D.分子间存在斥力2.下列与分子相关的描述正确的是( )A.破镜难圆说明分子间没有引力B.花香四溢说明分子是运动的C.铁、水、空气、光等物质都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D.物质在固态时体积最小.,说明分子间没有空隙3.下列现象中.,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图14.下面是小明同学“物理学习笔记”中的摘录.,其中错误的是( )A.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的内能上是等效的B.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C.热量总是自发地从温度低的物体向温度高的物体传递D.燃料的热值与燃料的质量没有关系5.冰在熔化的过程中.,保持不变的物理量是( )A.质量B.体积C.密度D.比热容6.水的比热容比煤油的大。

如图2所示.,隔着石棉网同时加热规格相同、分别装上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煤油和水的试管至试管内液体升温到40 ℃.,这个过程中( )图2A.煤油的温度先升到40 ℃B.同一时刻水的温度比煤油的高C.加热相同时间.,水吸收的热量多D.升高相同的温度.,煤油需加热较长的时间7.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将沸点为12.3 ℃的氯乙烷喷到运动员扭伤的部位.,利用了氯乙烷迅速汽化吸热的性质B.向热汤中滴入香油会散发出浓浓的香味.,是由于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C.用锯条锯木板时锯条温度升高.,是通过热传递改变锯条内能的D.装着开水的暖水瓶瓶塞有时会弹起来.,是由于瓶内气体对瓶塞做功8.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B.一个物体吸收热量时.,温度不一定升高C.对物体做功.,物体的温度一定升高D. 0 ℃的冰没有内能9.水的比热容较大这一特点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物理学习材料唐玲出品第一章分子动理论与内能单元测试题学号: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_____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2011黄石)下列现象中,能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濛濛细雨从空中下落 B.擦黑板时,粉笔灰在空中飞舞C.水和酒精混合后体积变小 D.炒菜时,满屋飘香2.(2011绵阳).用细线把很干净的玻璃板吊在弹簧测力计的下面,记住测力计的读数。

使玻璃板水平接触水面,然后稍稍用力向上拉玻璃板,如图所示。

则弹簧测力计的读数()A.不变,因为玻璃板重力不变B变大,因为玻璃板沾水变重了C.变小,因为玻璃板受到了浮力作用D.变大,因为玻璃板与水的接触面之间存在分子引力3.(2011绵阳).物质世界多姿多彩,从浩瀚宇宙到微观世界,所有都体现物质的不停运动和发展。

以下与物质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不能再分割B.纳米科学技术的研究对象是比原子更小的微粒C.分子是由原子组成,各种原子都有相似的结构D.物质的不同物态表现出不同的性质是由分子的排列决定,与分子力无关4.(2011达州)下列有关热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内能也不变B.用锯锯木头,锯条发热.这是通过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C.用水作汽车冷却液,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D.火箭用液态氢作燃料,是因为氢的热值大5.(2011湛江)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0℃的冰没有内能B、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C、物体的温度越低,所含的热量越小D、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只要温度不变,物体的内能就一定不变6.(2011自贡)在下列现象中,利用热传递的方式使物体内能增加的是()A、用锯锯木头,锯条发热;B、烧水时,水逐渐变热;C、流星在大气层中高速下落,发出光和热;D、小孩从滑梯上滑下,臀部有灼热感。

7.(2011包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高的物体具有的内能多,温度低的物体具有的内能少B、夏日,在阳光照射下,地面温度高于湖水表面温度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小C、塑料吸盘能牢牢地吸附在玻璃上,说明分子间存在着吸引力D、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一定增加,温度可能升高8.(2011烟台)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人们漫步在海滨,会感到习习海风迎面吹拂,十分畅快.这样的风非常柔和,通常情况下,它白天从海上吹向陆地,夜晚从陆地吹向海上,气象上把这种风称为“海陆风”.请你运用学过的物理知识判断海陆风形成的原因.()A、海上的风比陆地上的大B、由于陆地和海水的比热容不同造成的C、无论白天还是夜晚,陆地的温度始终比海水的温度高D、夜晚海面上的气温比陆地低9.(2011北京)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磁铁能吸引大头针,说明分子间有引力B.温度升高越多的物体,吸收的热量越多C.长时间压在一起的铅板和金板互相渗入,这种现象是扩散现象D.打扫卫生时房间内尘土飞扬,这种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10.(2011山西)用酒精灯给试管加热,如图所示,试管口软木塞冲出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水蒸气对软木塞做功,水蒸气内能增大B.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软木塞的机械能C.试管中的水沸腾时,内能不断增大,温度不断升高D.试管口的"白气"是水蒸气汽化形成的11.(2011年杭州市)下列表中所列分子的性质和实验现象无关的是()12.(201l兰州)用两个相同的电热器给质量相同的物质甲和水加热,它们的温度随加热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据此判断物质甲的比热容为()A.2.1×103J/(kg·℃)B.4.2×103J/(kg·℃)C.1.2×103J/(kg·℃)D.条件不足,不能确定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8分)1、(2011连云港)冬天手冷时,我们经常将两只手相互搓搓使手暖和,这是利用_______的方式使手的内能增加;也可以用“暖手宝”焐手,这是利用________的方式增加手的内能。

2、(2011莆田)、核电站发生重大事故时,为了降低核安全壳周围的温度,采用水对其进行冷却,因为水的_________较大,且它汽化时能______(填“吸收”或“放出”)大量的热。

3、(2011江西)生活中的“热”含义非常丰富,物理学中,“天气很热”中的“热”是指______;“两手相互摩擦手会发热”的“热”是指_____________。

4、(2011广安)水的比热容较大,生活中,我们常用水来加热或散热,例如:冬天常用热水袋取暖,把质量为2Kg,温度为900C的热水装入热水袋中,到温度降为300C的时侯,这些水放出了____________ J的热量;如果用相同质量,相同温度的沙来取暖,沙会冷得_______________(填“快些”或“慢些”)。

5、(2011安徽芜湖)国家“西气东输”工程正源源不断地向我市输送清洁能源——天然气,天然气燃烧时,可以将__________能转化为内能,已知天然气的热值为4×107J/m3,则每输送100m3的天然气,完全燃烧后就相当于向我市输送了_____________J的能量。

6、(10绵阳)将质量相同的甲、乙、丙三块金属加热到相同的温度后,放到上表面平整的冰块上。

经过一定时间后,冰块形状基本不再变化时的情形如图所示。

则三块金属放出热量最多的是_________;比热容最小的是_________。

7、(09兰州)汽油的热值是4.6×107 J/ kg,完全燃烧210g汽油能放出 J的热量;若这些热量全部被水吸收,可使 kg的水,从20℃升高到43℃。

(水的比热容为4.2×103 J/(kg·℃) )。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18分)1.(2011柳州)为了比较水和食用油的吸热能力,小明用两个相同的装置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实验数据记录如表。

(1)从表中数据可知,水和食用油的质量_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相同”),加热结束时,食用油的温度比水温度_____(选填“高”或“低”).(2)在此实验中,如果要使水和食用油的最后温度相同,就要给水加热更长的时间,此时,水吸收的热量________(选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食用油吸收的热量.(3)实验表明,_____________(选填“水”或“食用油”)吸热的能力更强。

2.(2011大连)在探究“水吸收的热量与水的质量和水升高的温度是否有关”实验中,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次数质量m/kg 初温t0/℃末温t/℃加热时间t/min 吸收热量Q/J1 0.1 20 30 22 0.2 20 30 43 0.3 20 30 64 0.3 20 40 125 0.3 20 50 18(1)该实验中,记录加热时间有什么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__________这三次实验,是探究水吸收的热量与水的质量是否有关。

(3)第3次实验数据的特殊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探究结论是:水吸收的热量与__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每小题6分,共18分)1.(2011扬州)太阳能热水器是直接利用太阳能给水加热的装置,下表是小明家的太阳能热水器某天在阳光照射下的相关信息太阳照射时间/h 装水量/Kg 吸热板面积/m2水升高的温度/℃水的比热容/J(kg.℃)—1太阳辐射功率/J.(m2 -h)—110 100 2.5 50 4.2×103 1. 68×106求:(1)水在10h内吸收的热量;(2)如果水吸收的热量用天然气来提供,需要完全燃烧多少m3的天然气;(天然气的热值为8.4×l07J/m3,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全部给水吸收)(3)该太阳能热水器的能量转化效率.2、(2011安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小汽车越来越多地走进了百姓人家。

一辆使用汽油为燃料的小汽车,以72km/h的速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时,发动机的实际功率为20 kW。

若小汽车行驶的距离为100km,汽油的热值g=4.6×107J/kg,小汽车发动机的效率为25%。

求小汽车在这段路程中:(1)运动的时间;(2)发动机所做的功;(3)消耗汽油的质量。

3.(2011年杭州市)人类的祖先钻木取火,为人类文明揭开了新的一页。

钻木取火的一种方法如图所示,将削尖的木棒伸到木板的洞里,用力压住木棒来回拉动钻弓。

木棒在木板的洞里转动时,板与棒互相摩擦,机械能转化为内能,而热集中在洞内,不易散发,提高了木棒尖端的温度,当达到约260℃时木棒便开始燃烧。

因木头是热的不良导体,故受热厚度很薄,木棒受热部分的质量只有0.25g。

已知:来回拉一次钻弓需1.0s,弓长为s=0.25m,人拉弓的力为16N,木头比热C=2× 103J/(kg·℃),室温为20℃。

问:(1)人来回拉一次钻弓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为多少?(2)人克服摩擦力做功使机械能转化为内能,若其中有25%被木棒尖端吸收,则1s内可使木棒尖端温度提高多少℃?(3)请你估算用多长时间才能使木棒燃烧起来?(选做)4、今年我省出现大面积干旱,造成农田缺水,严重影响农作物生长,为缓解旱情,很多地方采用柴油抽水机从江湖中引水灌溉。

某柴油抽水机把湖水抬升4.5m流入沟渠,再去灌溉农田。

已知在2h内抬升了1600 m3的水,此柴油抽水机的效率为40%,柴油的热值为4.5×107J/kg,g取10N/kg,求:(1)此柴油抽水机2h做了多少有用功?(2)此柴油抽水机工作2h消耗了多少柴油?(3)此柴油抽水机的总功率为多少千瓦?答案:一.选择题D D C A B B D B C B A A二.填空题1、做功热传递2、( 比热容吸收 )3、(温度内能)5、【答案】化学,4×1096、(丙,甲)三.实验题1、相同,高;大于;水。

2、答案(1)用加热时间间接反映水吸收的热量;(2)1、2、3;(3)两个分探究共用的数据;4)水的质量有关;水升高的温度有关。

四.计算题1、2、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