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量少的案例分析与调理
名老中医朱致纯运用补中益气汤治疗月经过少医案举隅

朱致 纯 老 先 生是 全 国名 老 中 医 、 主任 医师 、 湖北 中医 大师 , 是 第一 、 第 五批 全 国名 老 中 医药专 家 学术 传 承人 , 首 批 国家 中 医药 管 理 局 老 中 医药 专 家学 术 经 验 继 承工 作 指 导 老师 。朱 老行 医 7 0多 年, 积 累 了丰 厚 的 中 医理 论 和 临床 经 验 , 通晓中医内、 妇、 儿各 科 , 对 治疗 常见 病 、 多发 病 有 丰富 的 临床 经验 , 对 一些 疑难 杂 病也 有 独 到 的 见解 。朱老 医术 精湛 , 医德 高 尚 , 笔 者有 幸 跟随 9 0 多岁 的 朱老 临证 抄方 , 现将其 治疗 月经 过少 的经 验 介绍 如下 。 月 经周 期 正 常 , 月经 量 明 显减 少 , 或 行 经时 间不 足 2 d , 甚 或 点
3 张某 案例
患 者张某 , 女性, 2 4岁 , 未 婚未 育 。 于2 0 1 2 年7 月 5日初 诊 。 月 经量 少 , 伴腰 膝 酸 软 , 头晕耳鸣, 舌 质淡 , 脉 沉迟 。中 医诊 断 为月 经 过少, 证 属脾 肾两 虚 型。 治则 为补 中益 气 , 补 肾养 血调 经 。 方 药 以补 中益气 汤加 减 , 处方 如 下 : 黄芪 5 0 g 、 党参 2 0 g 、 白术 1 5 g 、 炙甘草 6 当归 2 0 g 、 丹参 1 5 g 、 玄参 1 0 g 、 五 味子 l O g 、 菟丝子 1 5 g 、 柴胡 1 0 g 、 升 则 为 虚 则补 之 , 治 法 为 补 中益 气 , 升 阳举 陷 , 擅 长 运用 补 中益 气 汤 麻 6 g , 1 剂, d , 水煎 服 , 共 1 4剂 , 月经 干净 后 开始 服 用 。连服 2 个 周
月经稀少病例分析

病例分析
月经稀少
姬某,女,19岁,月经不调4月,1至2月一行,量少,色淡,头晕,乏力,眠差梦多,舌淡红,脉细。
诊为月经稀少、证属气虚血少,胞宫失养,治以补气生血,方用补中益气汤加味:黄芪30g,白术10g,陈皮14g,升麻6g,柴胡14g,党参15g,甘草10g,当归14g,益母草30g,黄精30g,天麻9g,内金30g,青皮9g。
水煎服,每日1付。
服药6付,月经量较前增多,头晕、乏力有所减轻。
减原方天麻为6g,加夜交藤30g,何首乌10g。
半年后随访,服药30付,月经已恢复正常。
按:气与血的关系极为密切,一旦气有病变,必会影响到血;反之,血有病变,也会涉及到气,以致产生一系列疾病。
而妇女一生与气血的关系,在《灵枢、五音五味篇》中有总结性的论述:“妇女之生,有余于气,不足于血,以其数脱血也。
”妇人以血为本,以气为用,气之有余是相对血之不足而言。
妇人一生之经孕产乳皆有赖于血之化源充足,气血安和。
如气机流畅,血海充盈,则经带如期,《脾胃论·脾胃盛衰论》曰:“夫脾胃不足,皆为血病”,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化生之源,脾胃虚弱,致气血化生乏源,气虚血少,则血海不盈,冲任失养,故月经少色淡。
本病老师运用补中益气汤意在补气生血,精充血旺,则经行如常,即是此意。
指导老师批阅意见(不少于100字):
签名:
年月日
- 2 -。
医案---月经量少

医案---月经量少王某女 30岁主诉:月经量少 5个月患者从事服装生意,平常工作压力较大。
二月份开始经期缩短,4天干净,且量变少,后症状逐渐加重3天就没了。
在某处诊所服用了活血调经药后,当月经量有所增加。
但第二个月恢复原状。
后经人介绍来我处就诊,刻下症:月经量少,颜色淡,有血块,3天没,并伴有经行腹痛。
周期正常,胸闷,行经前会有乳房胀痛。
心烦,性格急躁,口苦,口腻。
纳差,精神不佳,易头晕。
心悸,心慌,小便正常,大便溏,一天2次。
眠浅易醒脉象:趺阳>人迎寸口>人迎3倍天部脉:少阳>太阳>阳明少阳脉独大太阳脉正常阳明脉弱人部脉:寸口>合谷>神门神门脉弱涩地部脉:趺阳>太溪>太冲太冲脉弱太溪脉稍弱体查:日月期门压痛中脘区域按压有不适感右侧少腹有压痛他现在的这刻下症呢,也就是月经量少,颜色比较淡,有时还有血块,三天就没了,并伴有着啊经行这种腹痛啊,周期正常,胸闷,行经前会有乳房胀痛,心烦,性格比较急,口苦口腻,纳差。
精神不佳,还容易头晕,心悸心慌,小便正常大便溏,一天两次。
眠浅,易醒。
首先这患者胸闷,这是哪个部位?是不是咱们的少阳并病啊?行经前乳房胀痛心烦,性格急躁口苦,舌头呢,还有点左侧高于右侧,这少阳脉大,这个日月期门有压痛,这是典型的伴有胆气不降,肝气不舒的行为,所以我们把它归为少阳经。
月经量也少,颜色淡,偶尔还有点血块,三天就没有了,眠浅易醒,精神不佳。
易头晕心悸心慌。
舌质又淡,然后神门脉又弱涩。
太冲脉弱,这都是血虚所致,血虚失养重点就是血虚啊,略微的加一点血瘀。
然后他的口腻啊,纳差大便溏,一天两次,阳明脉弱啊,这是病位在里,你看他胎白腻的,舌质也是淡的,就是说明他血少啊,总体来说,它这个里面是血少水多啊,偏又寒,咱们把这个板块儿归为太阴经啊,因为他是因为血虚导致脾失健运所致,因为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吗?体查呢,你看日月期门和肝胆这都有邪啊,中脘有轻微的不适,右少腹也有不适,这都属于虚痛啊,要实痛的话,它是拒按的。
月经减少中医门诊病历模板

主诉:月经量减少半年余。
现病史:患者诉半年前感冒后出现月经量过少,色淡,质稀,周期正常,伴有头晕眼花,心悸气短,日服中成药乌鸡白凤丸后无明显改善,贫血貌,体疲乏力,面色萎黄,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弱。
既往史:无三高,无输血史,无传染病。
中医诊断:月经过少证属血虚证治疗:悬灸穴位:第一天:关元,神阙,内关,各穴灸15分钟第二天:膻中,涌泉,三阴交各穴灸15分钟每日加灸八髎穴10分钟,循环灸2个月,灸7天停2天。
病例2主诉:经行量少1年余。
现病史:患者1年前刨宫产第二胎后,出现月经量少,色淡红,质粘腻如痰,常感胸闷,呕吐,带下量多,黏腻,自行服中成药少腹逐瘀丸,症状稍有好装,停药复发,形体肥胖,舌淡,苔白腻,脉滑。
既往史:既往剖宫产1次。
中医诊断:月经过少证属痰浊证治疗:悬灸取穴:第一日:丰隆,解溪,命门,各穴灸10分钟第二日:关元,三阴交,膻中,各穴就20分钟每日加灸神阙穴10分钟。
循环灸一个月,每灸7天停1天,灸2个月经量正常。
病例3主诉:月经量少半年余。
,现病史:患者诉近半年以来出现经量偏少,经色淡黯,经期尚正常,头晕耳鸣,经期腰骶酸痛,夜尿多,面容憔悴,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既往史:身体状况可,无传染病史,无三高。
中医诊断:月经过少证属肾虚证治疗:悬灸穴位:第一日:命门,神阙,八髎穴,各穴灸10分钟第二日:三阴交,关元,涌泉,大椎,各穴灸20分钟循环灸:灸10日停2日,连续灸3个月,诉经量已正常,经期无明显不适。
头晕耳鸣症状消失。
病例4主诉:经血量少6月余。
现病史:患者6个月前因小产后出现月经量少,色暗红,有血块,伴有经期乳房胀痛,小腹胀痛不适,自行于药店购买益母草颗粒,服药后效果不明显。
观其面色晦暗,舌质暗红,有瘀点,苔薄白,脉弦涩。
既往史:剖腹产一子,人工流产一次,无其他遗传病。
中医诊断:月经过少证属血瘀证治疗:悬灸取穴:第一天:关元,太冲,膻中,大椎,各穴灸10分钟主诉:月经量少3年余。
调经四物汤治疗月经过少56例

断多以临床 表现 为依 据 , 以主 要症 状而命 名…。
王东梅教授通过多年 临床 经验 , 总结 出非经期益
肾养 血 , 期 活 血 调 经 的治 疗 方 法 , 20 经 自 09年 1 O
月至 21 0 0年 1 2月 , 者 用 该 法 治 疗 月 经 过 少 5 笔 6 例 , 效较好 , 道如 下 。 疗 报
有重要 意 义 。
非经 期 服用 调 经 四物 汤 , 服用 3天 停 1天 , 经
期服 用 活血胶 囊 , 每天 3次 , 每次 3粒 , 或者 服用 血
中 医认 为 , 经 的产 生 以 肾为 主 导 。 肾藏 精 , 月
府逐瘀 口服液 , 每天 3次 , 每次 1 支。连续 服用 3 个周期后评定治疗效果。调经 四物汤组成: 当归、
则( 试行 ) 月经过 少疗 效评 定标 准 。痊 愈 : 》 治疗 后
水涩少 , 经水少 , 经量过少。中医学 中月经病的诊
经量恢复至正常; 显效: 治疗后经量基本正 常。有 效: 治疗后经量有所好 转 ; 无效 : 治疗后经量未 改 善者。
32 治 疗结 果 :6例 经 治 疗 后 , 愈 1 . 5 痊 O例 , 效 显 2 2例 , 有效 1 , 6例 无效 8例 , 总有 效率 8. 1 。 57 %
2 治 疗方 法
腔粘连导致月经过少患者 , 要进行宫腔粘连分离 ,
恢复官腔形态 , 促进损坏的子宫内膜修复。月经量
少Hale Waihona Puke 是由激素水平失调导致 , 如不及 时治疗 , 可发
展为 闭经 、 卵巢 早 衰等 等 , 故及 早调 理月 经量 少 , 对
维持 女性 正常 生理 功 能 、 持 生 育 能力 , 保 延缓 衰 老
《百灵育阴汤加减治疗肝肾亏虚型月经过少的临床观察》

《百灵育阴汤加减治疗肝肾亏虚型月经过少的临床观察》一、引言月经过少是妇科临床常见的一种月经失调病症,其主要症状为月经量少、色淡或黯淡,常伴有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等肝肾亏虚的表现。
中医认为,月经过少多与肝肾不足、气血虚弱等因素有关。
百灵育阴汤作为中医经典方剂之一,具有养阴补肾、调经养血的功效,对肝肾亏虚型月经过少的治疗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本文旨在观察百灵育阴汤加减治疗肝肾亏虚型月经过少的临床效果,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二、方法1. 研究对象:选择符合肝肾亏虚型月经过少的诊断标准的患者,共计XX例。
2. 治疗方法:采用百灵育阴汤为基础方,根据患者病情进行加减。
治疗周期为X个疗程,每个疗程X天。
3. 观察指标: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月经量、颜色、质地、周期等指标的变化,以及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等症状的改善情况。
4. 数据处理:采用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比较治疗前后的差异。
三、结果1. 月经量及颜色、质地改善情况:经过百灵育阴汤加减治疗后,患者的月经量明显增加,颜色由黯淡转为鲜红,质地由稀薄变得稠厚,与治疗前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
2. 症状改善情况:治疗后,患者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等症状得到明显改善,与治疗前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疗效评价:根据患者治疗后的月经量、颜色、质地及症状改善情况,评价治疗效果。
结果显示,百灵育阴汤加减治疗肝肾亏虚型月经过少的总有效率为XX%。
四、讨论百灵育阴汤加减治疗肝肾亏虚型月经过少具有显著的疗效。
方中药物多具有养阴补肾、调经养血的功效,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月经量、颜色、质地及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等症状。
临床观察结果表明,治疗后患者的月经量明显增加,颜色由黯淡转为鲜红,质地变得稠厚,同时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等症状也得到明显改善。
这表明百灵育阴汤加减在调补肝肾、养血调经方面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五、结论百灵育阴汤加减治疗肝肾亏虚型月经过少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
膏方治疗月经量少验案2则

心烦 , 盗汗 , 寐差, 多梦, 小 便色 黄 , 无 尿痛 、 尿急, 怕冷 ,
小腹 尤甚 , 带下 量多 , 质稠 , 色 白不痒 , 无异 昧 。平素 易 感冒, 纳可, 二 便 调 ,舌 质 淡 , 苔 薄 白, 脉 沉 细 。L MP: 2 0 1 2年 1 0月 5 日。G 3 P 2 , 未 放 环 。膏 方 如 下 : 玄 参 1 5 g , 炙黄芪 3 0 g , 当归 1 2 g , 浮小 麦 3 0 g , 生地 黄 1 2 g , 地 骨皮 1 2 g , 川续 断 1 5 g , 夜 交藤 1 5 g , 生 龙牡 各 3 0 g , 狗 脊
膜 的基底 层或导 致 官腔 粘 连 等 ; 长 期 服用 避 孕 药 可 引
起 月经过 少 , 甚 至 闭经 , 应 即停 用 , 改 用其 他方 法避孕 , 并及 时调 经 ¨ 。笔者 有幸 随师 侍诊 桑 海 莉 教 授 , 受 益 颇丰, 现 将老师 使用 膏方 治疗 月经量 少 的病案 2例 , 择 录、 分析 如下 , 供 同道参 考 。
李 某某 , 女, 3 7岁 , 初诊 日期 : 2 0 1 2年 9月 2 3日。 患者 因经 量少 , 月 经错 后 2~3天就 诊 , 月经 不 调 有 半年 时 间 , 月经 量少 于 以前 1 / 2 , 月 经错 后 2~3天 ,
膏 。每 日服 2次 , 每次 1 匙 。忌生 冷 、 辛辣 、 油 腻 滑肠 之物 , 忌萝 b、 茶叶、 咖啡等 。
2 病案 2 李某某 女 3 3岁 就 诊 于 2 0 1 2年 1 0月 2 0号 。
色暗 , 少 量血 块 , 经 前 乳 房胀 痛 , 行 经 伴 小 腹 下 坠不 适
以及 隐隐 腰 酸 。既往 月 经规 律 , 2 7~ 2 9天 , 经 期 5~ 7 天, 量可, 色暗 红 , 有 少 量 血 块 。L MP : 2 0 1 2年 9月 1 4 日, G 2 P 1 , 未放 环 。平 素 怕 冷 , 近 日来 心 烦 着 急 , 严 重 失眠 , 大便不 干, 小便 调 , 舌质红 , 苔薄略黄 , 脉 弦细 。 中 医诊断 : 月经过 少 。辨证 为 肾虚血 亏 , 肝 郁气 滞 。因
补肾养血调经调理肾虚血虚型月经稀少30例文档

补肾养血调经调理肾虚血虚型月经稀少30例?月经不调是妇科最常见的病证,是指以月经之期(周期、行经期)、量异常为主要表现的月经病。
而在月经不调诸病证当中,月经稀发、月经过少、闭经等三病又属于闭经倾向性月经病,临床十分常见,而且调理较难。
目前调理上尚无有效的成方,导师张晓峰主任医师认为其发病的机理多为肾虚血虚,而且总结出补肾养血调经阿胶黄精丸,且临床效佳。
笔者自2009年1月一2010年12月临床期间,应用导师经验方阿胶黄精丸调理辨证属肾虚血虚型月经稀少患者30例,收效满意,报导如下。
资料与方法,1.1诊断标准参照及临床实际制定肾虚血虚型月经稀少的诊断标准。
月经稀发:月经周期延后在45 d以上而未超过3个月者,连续出现3次以上,经量正常或经量减少。
月经量少:月经周期基本正常,而经量明显减少,甚或点滴即净;或经期缩短不足两天,经量亦少者。
病例选择所有病例均来源于礼泉县中医院门诊。
选择年龄在18—40岁之间的月经稀少患者,经妇科检查排除生殖器器质性病变,且未用激素类药物,经辨证属于肾虚血虚型,即纳入观察对象。
肾虚证:腰膝酸软或酸痛,头晕耳呜,小便频数,或者白带量少、早期流产史、婚久不孕及初潮年龄在17岁以上、尺脉沉弱或沉细。
血虚证:经量少、经色暗淡、质稀、头晕眼花、面色淡白或萎黄、舌质淡。
为了更准确地判断病情、分析病情与疗效的关系,根据临床表现对肾虚型月经稀少进行症状量化分析。
调理方法服药前1个月及整体调理过程中嘱患者测BBT,有条件者在月经周期第9—13 d内可测激素水平。
根据BBT情况调整用药,全部患者予以口服温肾养血调经阿胶黄精丸。
处方组成:君山阿胶黄精丸中的主要成份:阿胶,制黄精,羊胎素,白芷提取物,木瓜提取物,荷叶提取物,百合提取物,枸杞提取物,茯苓,蚕蛹,益智仁,胶原蛋白。
全方具有补气、补血、补肾、养血、养肝、养肾、养心,并有化瘀祛斑,调理气血等作用。
服用方法,一日三次,每次40粒,饭后服用,一个月为一个见效周期,3个月为一疗程,调理时问为两疗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月经量少的案例分析与调理
李某,女,31岁,2013年5月21日初诊。
已婚未育,4年前人工流产两次后,月经量即逐渐减少,至现在2天即净,甚者用1条卫生巾即足矣,经中西医多方医治未愈。
刻诊:身体状况尚可,但时觉头晕眼花,耳鸣心烦,面色少华,心悸乏力,精神不佳,小腹空痛,经量涩少,色淡,舌质淡,脉沉细缓。
中医诊断为月经过少,证属肝郁血虚。
治以养血柔肝调经。
以自拟养血调经汤治之。
药用:当归、白术、淮山药、益母草、熟地黄、阿胶(烊化)各15 g,白芍、茯苓、枸杞子各12 g,柴胡、香附、川芎各10 g。
每日1剂,煎煮2次混匀后分3次服。
服药10剂,精神转佳,小腹空痛明显缓解。
因长期煎药不便,随后嘱咐用世纪本草阿胶地黄口服液经此调治3个月,患者前后判若两人,面色红润,而头晕眼花、耳鸣心烦、心悸乏力等症状皆消失,经量经色正常,经期4~6天。
随访至今,未再复发。
按:月经量少是妇科常见病证,表现为月经周期基本正常,月经量明显减少,或经期不足2天,甚或点滴即净。
该病相当于西医学中的子宫发育不良、子宫内膜结核、子宫内膜炎、性腺功能低下及人工流产术后导致的月经过少。
《诸病源候论·月水不调候》就有“月水⋯⋯乍少”的记载,其后医家如刘河问、朱丹溪、万全、王肯堂等或从治法方药,或从病因病机,不断提出新的见解,丰富了月经过少的内容。
《万氏女科》指出:“经水来少者,责其血虚少也,四物加人参汤主之”。
治妇科病证须重气血,妇入以血为本,妇科病治疗须以凋理气血为要,从脾、肾、肝论治。
脾居中州,体阴用阳,主运化,主统血,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肾藏精为先天之本,位居下焦,为阴中之至阴。
肾开窍与封藏有节。
则月经按时雨至,经水排泄适度。
若反之,则可出现月经量少,甚则闭经。
故临床治疗宜健脾补肾,以
益其虚,养其损。
但虽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气应之源头在乎脾野,然对气应的调和、经血之排泄则离不开肝之疏泄。
肝连属冲任二脉,主藏血,任主胞宫,冲为血海,共同治理调节着经水盈下。
若肾精充盛,脾气健运,气血生化有源,加之肝疏泄有度,则血海充盈,女子月经以时下。
故治疗月经量少不能一味健脾补肾,补气养血,须脾、肾、肝同治。
世纪本草阿胶地黄口服液多采用健脾滋肾柔肝,养血调经即据此而立,临证应用,每获良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