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工业废弃地到绿色公园——景观设计与工业废弃地的更新(精)

合集下载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工业遗产地的保护和再利用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工业遗产地的保护和再利用

四、结论
四、结论
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对工业遗产地的保护和再利用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 的工作。它不仅保护了我们的历史文化遗产,还为我们的城市创造了新的空间和 功能。通过这一过程,我们可以了解到更多的历史和文化信息,并从中汲取智慧, 为我们的未来发展提供启示。
四、结论
同时,它也提醒我们,任何建筑和设施,无论其用途如何,都承载着历史的 印记和人们的情感记忆,都值得我们进行有效的保护和再利用。因此,我们应该 在未来的城市规划和设计中,更加注重对工业遗产地的保护和再利用,让这些曾 经辉煌的工业设施在新的时代里焕发出新的生机。
三、工业遗产地的再利用
三、工业遗产地的再利用
1、创意产业区:将工业遗产地改造为创意产业区是一种常见的再利用方式。 这些空间可以用于艺术家的工作室、设计公司的总部、手工艺人的作坊等,使废 弃的空间焕发新的生机。
三、工业遗产地的再利用
2、公共休闲空间:通过风景园林的规划设计,将工业遗产地改造为公共休闲 空间也是一种有效的再利用方式。这些空间可以包括公园、咖啡馆、酒吧等,为 市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同时也可以通过展示工业历史的元素,为市民提供学 习和了解历史的机会。
我国有着丰富的工业遗产地,但长期以来,由于保护意识不足、资金缺乏、 政策支持不足等原因,许多工业遗产地遭到了破坏和遗弃。近年来,随着国家对 文化旅游业的重视和公众对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工业遗产地得 到了保护和利用。
三、我国工业遗产地保护与利用 研究进展
三、我国工业遗产地保护与利用研究进展
五、我国工业遗产地保护与利用的未来发展策略
2、加强政策支持:国家应出台更加具体的政策法规,为工业遗产地保护和利 用提供政策支持。
五、我国工业遗产地保护与利用的未来发展策略

从废弃工业遗存到城市开放公园的上海油罐艺术中心

从废弃工业遗存到城市开放公园的上海油罐艺术中心

体现了对自然环境的一种积极回应。 将城市公园与
体,这些铭刻油罐的 工 业 记 忆 和 原 始 美 感 的 空 间 可
艺术展览、大地景观与建筑空间、工业遗存与创新未
用于进行大型特定场域艺术创作;在创新方面,部分
来有机融合起来,使 之 同 时 具 备 空 间 与 时 间 上 的 无
油罐空间被改造,区域被重新分隔与规划,可用于多
界性———建筑及其 环 境 景 观 无 边 界,为 公 众 提 供 亲
重形式的 艺 术 作 品 的 展 示。 油 罐 艺 术 中 心 被 誉 为
近与体验当 代 艺 术、 艺 术 与 自 然、 艺 术 与 城 市 的 场
“ 大地艺术 ” ,既 是 艺 术 展 览 的 美 术 馆, 也 是 开 放 式
所,更是对新时代的展览类建筑模式的探索。 此外,
中心 基 址 为 建 于 1917 年 拥 有 百 年 历 史 的 上 海 龙 华
工业遗存经由艺术 再 创 作 获 得 重 生 的 生 动 故 事,也
机场,较具历史时代色彩,1966 年 停 用 后,机 场 被 完
汇集了城市生活对 改 造 更 新 的 美 好 愿 景,具 有 强 大
整保留。 曾服务于龙华机场的一组废弃航空储油罐
concept, space layout, function orientation and surface reconstruction, and expounded the operational social effect and
economic significance after the transformation. Through the renovation of the abandoned oil tank, the Green Park and

工业元素在城市公园景观中的应用——以南京下关火车公园改造设计为例

工业元素在城市公园景观中的应用——以南京下关火车公园改造设计为例

基金课题1…工业元素在景观中的功能与意义工业元素是工业发展过程中遗留的产物,也是城市发展的印记。

1.1…延续历史文脉,传承历史文化工业元素是人类一段时期内生产生活的产物,它见证了工业发展的历程和人类的生产生活,是宝贵的城市生活印记。

把遗留的工业元素融入景观中能够较好地保留历史文化,使其得以流传[1]。

1.2…提高经济效益在城市景观中,对大量的遗留工业元素进行改造和再利用,如废弃工业遗址场地,可以创造旅游资源,促进经济发展,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1.3…创造美学价值在景观文化发展过程中,人们容易对传统景观元素产生视觉审美疲劳,在景观中注入工业元素可以给人们带来一种全新的体验。

2…国内外工业元素在城市公园景观中的应用发展概述2.1…国内发展状况我国对于工业元素在城市公园景观中的应用研究起步较晚,但近几年该研究不断发展并取得了显著成果。

20世纪90年代,老的工业园区由城郊变为城市中心,人们逐渐意识到了工业元素的景观意义和文化价值。

中山岐江公园就是典型的工业元素再利用性质的公园,它的前身是在20世纪90年代末停止使用的广东中山市粤中造船厂,粤中造船厂是中山市20世纪具有代表性的建筑之一。

中山岐江公园保留了废弃的工业元素建筑物,包括破旧厂房、机器、铁轨、两个水塔等,在对中山美术馆的设计建造中,设计师采用了大量富有工业特色的材料,如柠檬黄的水泥立柱、铁青色的钢架,整个美术馆如同一个工厂车间。

在公园的整个设计中,统一了新加入的建筑与保留的工业元素的风格,使得整个公园都充满着工业气息。

2.2…国外发展状况近年来,欧美发达国家对于工业元素的再利用有很深的见解,大量的工业废弃地被改造成城市公园的成功案例,说明了旧工业元素的再利用的意义和可能性[2]。

工业的发展带来了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3]。

自18世纪60年代以来,一些艺术家对闲置废弃的工业基地进行改造,使原本浪费的空间和资源得到了重新利用,赋予了工业元素新的生命。

废弃资源综合利用的城市绿色空间与生态景观建设

废弃资源综合利用的城市绿色空间与生态景观建设

废弃资源综合利用的城市绿色空间与生态景观建设1. 背景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废弃资源越来越多如何有效地利用这些废弃资源,变废为宝,成为城市绿色空间与生态景观建设的重要课题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不仅有助于缓解资源短缺压力,减少环境污染,还能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本文将从废弃资源分类、综合利用方式、关键技术以及政策建议等方面探讨废弃资源综合利用在城市绿色空间与生态景观建设中的应用2. 废弃资源分类与综合利用方式2.1 废弃资源分类废弃资源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建筑废弃物:如混凝土、砖瓦、塑料等2.工业废弃物:如粉煤灰、炉渣、矿渣等3.农业废弃物:如农作物秸秆、动物粪便等4.生活废弃物:如塑料、纸张、玻璃等5.其它废弃物:如废电池、废荧光灯管等2.2 综合利用方式1.建筑废弃物:可用于制备再生混凝土、砖瓦等建筑材料,也可用于填埋场填充、路基铺设等2.工业废弃物:可用于制备再生钢材、水泥等工业材料,也可用于土壤改良、园林绿化等3.农业废弃物:可用于生物质能源、有机肥、生物炭等,也可用于土壤改良、饲料加工等4.生活废弃物:可通过回收、分类、资源化利用等方式,减少资源浪费,降低环境污染5.其它废弃物:可通过回收、处理、再生利用等方式,实现资源化利用3. 关键技术废弃资源综合利用的关键技术包括:1.废弃物收集与运输:建立完善的废弃物收集体系,提高废弃物回收率2.废弃物分类与处理:对废弃物进行分类处理,实现资源化利用3.再生产品制备:采用先进技术制备高品质的再生产品,满足市场需求4.技术创新与研发:加强技术创新,不断提高废弃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水平5.政策支持与监管:完善相关政策,加强监管,推动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产业的发展4. 政策建议为推动废弃资源综合利用在城市绿色空间与生态景观建设中的应用,提出以下建议:1.加强政策宣传与教育,提高公众对废弃资源综合利用的认识和参与度2.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企业投资废弃资源综合利用项目3.完善废弃物回收体系,提高废弃物回收率4.加强技术创新与研发,推动废弃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水平的提升5.强化监管,确保废弃资源综合利用项目的质量和效果5. 结论废弃资源综合利用是城市绿色空间与生态景观建设的重要途径通过分类、处理、再生利用等方式,废弃资源可以转化为绿色空间与生态景观建设的宝贵资源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应共同努力,推动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产业的发展,为城市绿色空间与生态景观建设作出贡献城市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与绿色生态景观建设1. 背景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城市废弃物产生量逐年增加这些废弃物不仅占用大量土地资源,还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如何有效处理和利用这些废弃物,实现资源化利用,成为城市绿色生态景观建设的重要课题本文将从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意义、方式、关键技术以及政策建议等方面进行探讨2. 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意义与方式2.1 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意义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具有以下重要意义:1.节约资源:废弃物中含有大量可回收利用的资源,通过资源化利用,可以减少对新资源的需求2.减少污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可以减少废弃物填埋和焚烧带来的环境污染3.促进循环经济: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是循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4.提升城市形象: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可以提升城市绿色生态景观建设水平,提高城市形象2.2 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方式1.废弃物分类:将废弃物按照种类进行分类,便于后续的资源化利用2.回收利用:将废弃物中的可回收物质进行回收,如废金属、废纸、塑料等3.再生利用:将废弃物经过处理后,用于生产新的产品,如再生混凝土、再生砖等4.填埋和焚烧:对于无法回收和再生的废弃物,采取填埋或焚烧的方式进行处理,减少环境污染3. 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关键技术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关键技术包括:1.废弃物分类与收集:建立完善的废弃物分类收集系统,提高废弃物的回收率2.废弃物处理与净化:采用先进的处理技术,对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提高资源利用率3.再生产品制备:利用高新技术,生产出质量优良的再生产品,满足市场需求4.技术创新与研发:加强技术创新,不断提高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技术水平5.政策支持与监管:制定优惠政策,加强监管,推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产业的发展4. 政策建议为推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在城市绿色生态景观建设中的应用,提出以下建议:1.加强政策宣传与教育,提高公众对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认识和参与度2.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企业投资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项目3.完善废弃物回收体系,提高废弃物回收率4.加强技术创新与研发,推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水平的提升5.强化监管,确保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项目的质量和效果5. 结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是城市绿色生态景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废弃物的分类、回收、再生等方式,可以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减少环境污染,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应共同努力,推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产业的发展,为城市绿色生态景观建设作出贡献应用场合1.城市绿色空间建设:在公园、绿地、广场等城市公共空间中,利用废弃资源构建生态景观,如利用建筑废弃物铺设路径,使用工业废弃物制作公共艺术装置,或利用农业废弃物营造自然景观2.生态恢复项目:在矿山、荒地、退化土地等生态脆弱区域,采用废弃物填充和土壤改良技术,促进生态恢复,种植适生植物,构建生态公园或湿地公园3.城市固废处理设施:在垃圾处理场、填埋场周边,利用废弃物资源化产品建设绿色隔离带,美化环境,减少污染扩散4.教育与展示:在学校、社区、展览馆等场所,通过设置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展示区,教育公众环保知识和资源循环利用的重要性5.工业区域绿化:在工业区周边,利用工业废弃物资源化产品建设绿地、花园,改善工作环境,提升企业形象6.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在道路、桥梁、隧道等基础设施建设中,使用废弃物资源化产品,如再生混凝土、再生砖等,减少对新资源的需求注意事项1.废弃物分类:在进行资源化利用前,必须对废弃物进行准确分类,确保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得到正确处理2.环境保护:在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过程中,要采取有效措施减少粉尘、噪音、废水等对周围环境的污染3.技术适宜性:根据废弃物的特性和处理需求,选择适宜的技术和工艺,确保资源化产品的质量和使用寿命4.政策法规:遵守国家和地方关于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的法律法规,确保项目合法合规5.经济性考量:在项目规划和实施过程中,综合考虑成本和效益,确保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经济可行性6.公众参与:鼓励公众参与废弃物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工作,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参与度7.持续监测:对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项目进行长期监测,评估其对环境和生态的影响,及时调整和改进措施8.质量控制:对资源化产品进行质量检测,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不影响城市绿色空间和生态景观的长期稳定性和安全性通过在城市绿色空间与生态景观建设中合理应用废弃物资源化产品,不仅可以减少环境污染,还能节约资源,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必须注意上述提到的各种情况和细节,确保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高效性和安全性。

从工业废弃地到绿色公园——景观设计与工业废弃地的更新精

从工业废弃地到绿色公园——景观设计与工业废弃地的更新精

从工业废弃地到绿色公园——景观设计与工业废弃地的更新摘要:秉承工业景观,传达历史信息的工业之后的景观设计为工业废弃地的改造提供了新方法,带来了新的景观形式。

文章总结了工业废弃地产生的背景、论述了工业之后的景观设计的思想、设计手法、意义与启示。

关键字:风景园林;工业废弃地;工业之后的景观;景观设计;改造随着后工业时代的到来,世界各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发达国家城市中传统制造业衰落,发展中国家的传统产业,也正在从城市中向外迁移,于是在城市中留下了大量的工业废弃地,带来一系列的环境和社会问题。

工业废弃地,指曾为工业生产用地和与工业生产相关的交通、运输、仓储用地,后来废置不用的地段,如废弃的矿山、采石场、工厂、铁路站场、码头、工业废料倾倒场等等。

在城市的发展历史中,这些工业设施具有功不可没的历史地位,它们往往见证着一个城市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历史进程。

将工业废弃地改造为园林景观早已有之,绍兴的东湖是将采石基址改建为山水园林的范例。

在西方,较早的实例有1863年建成的巴黎比特•绍蒙(Buttes Chaumont)公园,它将一座废弃的石灰石采石场和垃圾填埋场改造为风景式园林。

20世纪70年代后,随着传统工业的衰退,环境意识的加强和环保运动的高涨,工业废弃地的更新与改造项目逐渐增多。

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生态和生物技术的成果,也为工业废弃地的改造提供了技术保证。

1972年美国西雅图煤气厂公园(Gas Work Park)是用景观设计的方法,对工业废弃地进行再利用的先例,它在公园的形式、工业景观的美学文化价值等方面,对景观设计都产生了广泛影响。

20世纪90年代,尝试用景观设计的手法,来处理这种曾经有辉煌的历史,但又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并且已经衰败了的工业景观的设计作品,更是大量出现。

设计师运用了科学与艺术的综合手段,以达到工业废弃地环境更新、生态恢复、文化重建、经济发展的目的。

在秉承工业景观的基础上,将衰败的工业废弃场地,改造成为具有多重含义的景观。

工业废弃地公园的景观重塑与生态恢复

工业废弃地公园的景观重塑与生态恢复

工业废弃地公园的景观重塑与生态恢复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工业废弃地成为城市中的一道烙印。

这些废弃地不仅占据了城市的宝贵土地资源,而且还给周边居民的生活环境带来了不小的影响。

对于这些工业废弃地的处理,有一个全新的方向正在逐渐受到重视——将这些废弃地转变为公园,通过景观重塑与生态恢复,为城市注入新的活力。

工业废弃地公园作为城市更新与改造的一种方式,既能够有效改善城市环境,又能够给城市居民带来更多的休闲娱乐空间。

而且,将工业废弃地转变为公园也是对资源的再利用,有助于提高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水平。

一、景观重塑工业废弃地通常由于长期的生产活动而受到严重的污染,地面可能遍布着各种化学物质及重金属残留。

为了将这些废弃地转变为宜人的公园,首先需要对其进行景观重塑。

在景观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废弃地的地质特征和环境条件,在尊重原有地貌的基础上进行修整,并加入绿化、水体、休闲设施等元素,使其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景观重塑还需要考虑到环境艺术创作的融入,通过雕塑、壁画等形式,展现当地的历史文化和工业遗产,使公园不仅成为休闲的场所,更是一个具有文化内涵的城市景点。

景观设计需要与周边的城市规划相协调,使工业废弃地公园能够融入城市整体的景观格局,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

二、生态恢复在景观重塑的基础上,工业废弃地公园的生态恢复显得格外重要。

由于工业废弃地上可能存在着大量的有机和无机污染物,以及生态系统的破坏,因此生态恢复是将工业废弃地转变为公园的核心内容。

生态恢复需要从土壤改良、植被恢复、水体净化等多个方面进行。

首先需要对废弃地上的土壤进行修复,采取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手段,清除土壤中的污染物,并改善土壤的肥力,为后续的植被生长提供良好的基础。

通过植被的恢复,引入各种适宜的植物,修复生态系统,增加植被覆盖率,提高空气质量,净化环境。

还可以通过引入湿地、水系等自然水体,对公园的生态景观进行丰富,增加生物多样性,打造生态友好的城市空间。

“场所精神”视角下工业废弃地再利用设计策略研究

“场所精神”视角下工业废弃地再利用设计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 TU243.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739X(2023)07-0101-05 收稿日期 2022-09-19摘 要 由于产业转型,昆明产生了大量工业废弃地,不仅影响城市市容市貌,而且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同时工业废弃地没有得到合理的再利用也给城市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浪费。

该文以昆钢重工研发中心为例,从“场所精神”理论的视角,探讨了工业废弃地的空间形态、场地边界、历史元素、场所肌理四个方面工业废弃地再利用设计策略;深层挖掘工业废弃地的多重感染力,丰富城市功能空间,打造好的生活品质,提高城市空间形象度;同时通过对城市建设废弃地的再利用设计策略进行探讨与实践,期待实践成果可以为城市的废弃地再利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以及实践的示范作用。

关键词 工业废弃地 场所精神 历史元素 空间形态 再利用Abstract Due to the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a large number of industrial wastelands have been produced in Kunming, which not only affects the city appearance and features, but also has significant potential safety hazards. At the same time, the industrial wastelands have not been reasonably reused, causing waste of land resources in the city. Therefore, taking the Kunming Steel Heavy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Group Co., Ltd. R & D Center as an exampl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spirit of place" theory, we discuss the reuse design strategy of industrial wasteland in four aspects: spatial form, site boundary, historical elements and site texture. Then we deeply tap the multiple appeal of industrial wasteland, enrich the urban functional space, create a good quality of life, and improve the image of urban space. At the same time, through the discussion and practice of the reuse design strategy of urban construction waste land, we expect that the practical results can provide a certain reference value and significance for the reuse of urban waste land, as well as the demonstration role of practice.Keywords Industrial wasteland, Place spirit, Historical elements, Spatial form, Reuse“场所精神”视角下工业废弃地再利用设计策略研究The Reuse Design Strategy of Industrial Wastelan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lace Spirit"覃 洋 | Qin Yang杨 健 | Yang Jian由于城市规模的逐渐扩大,产业结构的升级调整,昆明市区工业遗址大部分面临用地性质的转变、厂区搬迁甚至被拆除,部分保留较完整且比较具有工业特征代表性的部分将作为重要的历史景观公园予以保留,部分预留空地和正在新建的用地被强行终止并废弃,并将一起被作为其他功能的用地。

园林景观设计中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以扬州市揽月河滨水绿地为例

园林景观设计中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以扬州市揽月河滨水绿地为例

园林景观设计中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以扬州市揽月河滨水绿地为例卢燕,居萍,杨凯波,李宾宾(扬州市职业大学,江苏扬州225009)摘要:在对废弃物类型及特点分析基础上,通过分析废弃物常规处理方式的优缺点,提出废弃物景观资源化利用思路与方法,拓宽了废弃物循环利用的途径。

以扬州市揽月河滨水绿地设计地块为案例,通过合理的场地功能规划,结合城市公共绿地的设计需求,采用不同废弃物经过艺术化处理手法,嵌入景观空间的设计元素,形成绿色节能、特色鲜明的新型绿地空间,对推动完善废弃物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资源化利用的理论与方法具有一定意义。

关键词:废弃物;滨水绿地;景观设计气体。

对于废弃物进行处理是全球性的研究话题,现阶段对于大量废弃物往往采取分类收集、集中处理的方式进行。

固体废弃物包含大量有机物和无机物,往往需要根据废弃物的再利用特征进行合理分类。

传统处理方式有3类:①土地填埋法。

需要建造经过特殊防渗透工艺处理的设施,设置不同类型和构造的填埋场进行分类处理。

处理量大、成本相对低廉,但需要占用大量土地资源。

②焚烧处理法。

将固体废弃物与空气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水和灰烬,经过净化过滤后排入大气中。

体积减少,燃烧过程中的热能还可以用于取暖和发电,但易产生大量的次生污染物,需要设置专门的尾气处理装置。

③好氧堆肥法。

主要针对生产生活中产生的各类有机物,在有氧条件下,通过生物化学反应对废弃物进行分解,最终形成各类腐殖质,常用于土壤改良,提高土壤的肥力。

具有处理成本不高、易操作的优点,但是堆肥过程中存在污染物富集的风险。

2废弃物景观化利用思路与方式2.1废弃物景观化利用的基本思路通过对各类固体废弃物的特性进行分析,在保证无害化、可持续发展前提下,结合设计场地的造景需求,采用合适的设计手法和加工工艺,将各类废弃物进行资源化整合。

一方面可以减少废弃物的处理成本和二次污染的几率,降低能源消耗。

另一方面,将各类固体废弃物与园林景观场地的营建结合,采用与常规景观营造不同的造景形式,使用不同于一般景观的材质,形成不同的艺术效果,提高大众认识自然、尊重自然和爱护自然的意识,形成新颖独特的景观面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工业废弃地到绿色公园——景观设计与工业废弃地的更新摘要:秉承工业景观,传达历史信息的工业之后的景观设计为工业废弃地的改造提供了新方法,带来了新的景观形式。

文章总结了工业废弃地产生的背景、论述了工业之后的景观设计的思想、设计手法、意义与启示。

关键字:风景园林;工业废弃地;工业之后的景观;景观设计;改造随着后工业时代的到来,世界各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发达国家城市中传统制造业衰落,发展中国家的传统产业,也正在从城市中向外迁移,于是在城市中留下了大量的工业废弃地,带来一系列的环境和社会问题。

工业废弃地,指曾为工业生产用地和与工业生产相关的交通、运输、仓储用地,后来废置不用的地段,如废弃的矿山、采石场、工厂、铁路站场、码头、工业废料倾倒场等等。

在城市的发展历史中,这些工业设施具有功不可没的历史地位,它们往往见证着一个城市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历史进程。

将工业废弃地改造为园林景观早已有之,绍兴的东湖是将采石基址改建为山水园林的范例。

在西方,较早的实例有1863年建成的巴黎比特•绍蒙(Buttes Chaumont)公园,它将一座废弃的石灰石采石场和垃圾填埋场改造为风景式园林。

20世纪70年代后,随着传统工业的衰退,环境意识的加强和环保运动的高涨,工业废弃地的更新与改造项目逐渐增多。

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生态和生物技术的成果,也为工业废弃地的改造提供了技术保证。

1972年美国西雅图煤气厂公园(Gas Work Park)是用景观设计的方法,对工业废弃地进行再利用的先例,它在公园的形式、工业景观的美学文化价值等方面,对景观设计都产生了广泛影响。

20世纪90年代,尝试用景观设计的手法,来处理这种曾经有辉煌的历史,但又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并且已经衰败了的工业景观的设计作品,更是大量出现。

设计师运用了科学与艺术的综合手段,以达到工业废弃地环境更新、生态恢复、文化重建、经济发展的目的。

在秉承工业景观的基础上,将衰败的工业废弃场地,改造成为具有多重含义的景观。

这类景观通常被称作工业之后的景观(post-industrial landscape),比较有影响的项目有:德国国际建筑展埃姆舍公园(IBA Emscherpark)中的一系列项目、德国萨尔布吕肯市港口岛公园(Bürgpark Hafeninsel)、德国海尔布隆市砖瓦厂公园(Ziegeleipark)、德国Lausitze地区露天矿区生态恢复、美国波士顿海岸水泥总厂及其周边环境改造、美国丹佛市污水厂公园(Northside Park),韩国金鱼渡公园等。

这些案例的实践表明,通过对工业废弃地的改造,可以成功地实施对城市环境的改善,从而有效地推动城市经济的发展。

1、工业之后的景观设计的思想1.1 生态生态学思想的引入,使景观设计的思想和方法发生了重大转变,景观设计不再停留在花园设计的狭小天地,它开始介入更为广泛的环境设计领域。

对场地生态发展过程的尊重、对物质能源的循环利用、对场地自我维持和可持续处理技术的倡导,体现了浓厚的生态理念。

这些理念在工业之后的景观设计中,被表现得淋漓尽致。

20世纪生态学理论,经历了从浅层生态学向深层生态学的发展过程。

面对日益恶化的环境问题,一些学者看到单纯用生态技术的方法还不够,还得借助于社会伦理道德,从人文科学的角度来寻求解决途径。

生态学家提出了生态节制和适度发展的思想,认为人类应该节制那种对自然环境过度干预的行为,人类的活动,应该有一定限度,它不能超过一个生态系统的抗干扰能力,超过这个限度就是不道德的。

深层生态学提出了生态系统中不仅是人类,其他存在物都有内在的价值,都有生存的权利。

广义而言,景观和各种环境都有保持自我的权利。

现在的生态伦理提出的一系列的口号“手段俭朴、目的丰富”(simple in means, rich in ends),“活着也让别人活着”(live and let live),“让河流尽情流淌”(let the river live),“轻轻走在大地上”(to tread lightly on earth),深深地影响着景观设计。

工业之后的景观设计,蕴涵着这些生态学的思想。

一些设计师提出并尝试了对场地最小干预的设计思路,在废弃地的改造中,尽量尊重场地的景观特征和生态发展的过程。

在这些设计中,场地上的物质和能量得到了尽可能地循环利用,那些残砖瓦砾、工业废料、矿渣堆、混凝土板、铁轨等都能成为景观建造的良好材料,它们的使用,不仅与场地的历史氛围十分贴切,而且演绎着一种材料可持续利用的过程。

工业废弃地上的污染是设计中必须解决的问题,设计师们更加喜欢尝试那种以生态学原理为支撑的软处理技术。

在西雅图煤气厂公园中,设计师哈格(Richard Haag)没有把污染的土壤全部铲去,而是在土壤中掺进了一些腐殖质和草籽,来增加土壤肥力,以此培植一些微生物和植物来“吃掉”这些污染物质,从而净化污染的土壤。

德国国际建筑展埃姆舍公园项目之一的杜伊斯堡北风景公园(Landschaftspark Duisburg Nord)中,设计师拉茨(Peter Latz)也尝试利用工业废渣和污染的土壤,培植一个小型生态系统,即演示花园,并专门挑选了那些能适应这种特殊生长环境的植物材料。

工业废弃地受损生态系统,有两种生态恢复的模式:一种是当生态系统的损害没有超负荷,且是可逆的情况下,通过解除外界压力和干扰,使恢复可在自然过程中发生。

海尔布隆市砖瓦厂中就设计了一条弯弯曲曲的矮石墙,在土壁前划出了一条自然保护地带,让正在恢复的生态过程延续下去。

另一种是超负荷的,并且是不可逆的,需要人工加以干预,才能使受损生态系统恢复。

例如西雅图煤气厂公园采取的增加土壤营养,利用吸收污染的生物活动,来达到改良环境,从而建造一个生机勃勃的系统。

1.2 艺术异彩纷呈的现代艺术,为工业之后的景观提供了设计源泉,它重新解释了废弃的工业景观的价值与含义,从而使工业之后的景观设计思想和手段更加丰富。

传统的美学观点认为,废弃地上的工业景观是丑陋可怕的,没有什么保留价值,于是在进行景观设计时,要么将那些工业景象消除殆尽,要么将那些“丑陋”的东西掩藏起来。

而今天,艺术的概念已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美”不再是艺术的目的和评判艺术的标准,景观也不再意味着如画。

在工业之后的景观设计中,生锈的高炉、废旧的工业厂房、生产设备、机械不再是肮脏的、丑陋的、破败的、消极的,相反,它们是人类历史上遗留的文化景观,是人类工业文明的见证。

这些工业遗迹作为一种工业活动的结果,饱含着技术之美。

工程技术建造所应用的材料,所造就的场地肌理,所塑造的结构形式与如画的风景一样能够打动人心。

工业之后的景观通过保留、利用和加工老的工业景观要素,传承工业文化传统,增加现代景观内容,诠释了新的景观设计美学,与人们心目中的“伊甸园”相去甚远。

它将不同形式、不同时期、不同内容的景观要素并置在一起,产生形式的冲突。

这一切都表明工业之后的景观,不再刻意追求和谐的宇宙秩序和诗意般的风景,它对传统的浪漫如画式的美学提出了挑战。

在工业之后的景观作品中,从形式和构图上都可以看到艺术的影响。

从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风格派、构成主义,到极简艺术、波普艺术、达达艺术、大地艺术,每一种艺术思潮和艺术形式,都为景观设计师提供了可借鉴的艺术思想和形式语言。

在众多的艺术潮流中,对工业之后的景观设计影响最为深远的是大地艺术。

大地艺术家们最初选择创作的环境时,偏爱荒无人烟的旷野、滩涂和戈壁,以远离人境来达到人类和自然的灵魂沟通。

后来他们发现,除此之外,那些因被人类生产生活破坏而遭遗弃的土地,也是合适的场所。

这些地方所显现出来的文明离去后的孤寂荒凉的气氛和给人的强烈深沉的感受,与大地艺术的主题十分贴切。

随着废弃地成为大地艺术家创作的舞台,人们惊喜地发现,这种利用,实际上给双方带来了利益。

大地艺术作品,对于废弃的土地并非毫无实用价值:一方面,它对环境的微小干预并不影响这块土地的生态恢复过程;另一方面,在遭破坏的土地的漫长的生态恢复过程中,它以艺术的主题提升了景观的质量,改善了环境的视觉价值。

因此大地艺术也成为各种废弃地更新、恢复、再利用的有效手段之一。

大地艺术家史密森(Robert Smithson)主张一种有助于恢复被人类破坏了的自然秩序的景观艺术,他在20世纪70年代初就提出大地艺术最好的场所,是那些被工业和盲目的城市化所破坏的、或是被自然自身毁坏的场所,认为艺术可以成为调和生态学家和工业学家的一种资源。

他认为利用这些被毁坏的场所的一个实际办法,是以大地艺术的方式进行土地和水的再循环利用。

在废弃的矿区,他创作了一些大地艺术作品,也曾提出利用大地艺术的手段,对一些矿渣堆进行改造的方案。

1979年夏天,西雅图肯特郡艺术协会(The King County Arts Commission)邀请了8位著名艺术家在垃圾填埋场、侵蚀的河谷地带、采矿坑等废弃地上进行创作,尝试将大地艺术作为一种土地改造的工具。

在此次活动中,大地艺术家莫里斯(Robert Morris)在一块废弃的矿坑上,实现了大地艺术作品“无题”,在矿坑中心形成一个室外剧场,剧场里面只能看到天空,剧场外可以俯瞰肯特河谷的乡村和远处起伏的群山。

艺术家海泽(Michael Heizer)创作的古冢象征雕塑(Effigy Tumuli Sculptures)是20世纪80年代著名的大地作品。

他利用依利诺斯附近矿山上的废渣,塑造了5个巨大的动物形体。

这种用艺术造型来处理矿区上的废渣的方法曾出现在许多废弃矿区改造项目中。

20世纪90年代,为了使德国Lausitze地区方圆4000km2露天矿坑尽早恢复生气,这个地区不断邀请世界各国的艺术家,以巨大的废弃矿坑为背景,塑造大地艺术的作品。

不少煤炭采掘设施如传送带、大型设备,甚至矿工住过的临时工棚、破旧的汽车也被保留下来,成为艺术品的一部分。

矿坑、废弃的设备和艺术家的大地艺术作品交融在一起,形成荒野的、浪漫的景观。

在德国国际建筑展埃姆舍公园中,有关大地艺术的主题也越来越多。

利用工业废弃地建造的公园,如在杜伊斯堡北风景公园和格尔森基尔欣北星公园(Nordsternpark)中的地形塑造、工厂中的构筑物和废料堆积物都如同大地艺术的作品。

大地艺术的思想影响了对工业景观的理解。

在一些艺术家和设计师看来,废弃地上的工业遗迹就如同大地艺术,是工业生产在大地上留下的艺术品。

拉茨也用大地艺术来形容工业废弃地上的工业厂房和设备设施,不过创作者不是艺术家而是工程师。

艺术使现代文化和历史联系了起来,艺术使这些曾经无人问津的工业遗迹与人们拉近了距离。

1.3 后现代工业之后的景观设计,在某些方面表现出人们对多元化的设计的追求,对历史的价值,基本伦理的价值,传统文化的价值的尊重,这些正是后现代的设计思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