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距离保护层开采对被保护层防突效果分析

合集下载

《2024年新景矿近距离保护层开采遗留煤柱应力集中区保护范围及保护效果研究》范文

《2024年新景矿近距离保护层开采遗留煤柱应力集中区保护范围及保护效果研究》范文

《新景矿近距离保护层开采遗留煤柱应力集中区保护范围及保护效果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煤炭资源的不断开采,矿井生产中面临的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新景矿作为重要的煤炭产区,其近距离保护层开采过程中,遗留煤柱的应力集中问题尤为突出。

为确保矿井安全生产,本文针对新景矿近距离保护层开采过程中遗留煤柱的应力集中区保护范围及保护效果进行研究,以期为矿井安全生产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指导。

二、研究背景与意义新景矿作为煤炭资源的重要产区,其开采过程中遗留煤柱的应力集中问题对矿井安全生产构成严重威胁。

研究遗留煤柱应力集中区的保护范围及保护效果,对于预防矿山压力灾害、确保矿工生命安全、提高煤炭资源开采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1. 研究内容本文重点研究新景矿近距离保护层开采过程中,遗留煤柱的应力集中区的分布规律、影响因素及保护范围。

同时,对保护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为矿井安全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2. 研究方法(1)文献综述:收集整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分析遗留煤柱应力集中的形成机理及影响因素。

(2)现场调查:对新景矿开采现场进行实地调查,了解矿井地质条件、开采方式、煤柱尺寸等实际情况。

(3)数值模拟:利用数值模拟软件,对遗留煤柱的应力分布进行模拟分析,确定应力集中区的位置及范围。

(4)实验研究:通过实验室试验,对保护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

(5)数据分析: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总结规律,为矿井安全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四、遗留煤柱应力集中区的保护范围通过数值模拟和现场调查,发现新景矿近距离保护层开采过程中,遗留煤柱的应力集中区主要分布在煤柱的边缘和中部。

为确保矿井安全生产,需对以下区域进行重点保护:1. 煤柱边缘区域:该区域受到较大的拉伸应力作用,易发生煤柱破坏和冒顶事故,需采取加固措施,提高煤柱的稳定性。

2. 煤柱中部区域:该区域受到较大的压缩应力作用,易发生底鼓和片帮事故,需采取合理开采顺序和支护措施,降低应力集中程度。

23号煤层保护层开采保护效果论证报告

23号煤层保护层开采保护效果论证报告
滥坝煤矿采用平硐暗斜井开拓方式,共布置有主平硐、副平硐和回风平硐。矿井划分为一个开采水平,水平标高为+1528m,采用一个水平上下山开采。整个矿井划为两个采区开采,采区煤层间采用联合布置。矿井上部煤组(6、7煤层)划分为二采区,中部煤组(M16煤层)及下部煤组(M23、M27煤层)划分为一采区。采区的划分充分利用了矿井资源,缓解了采区接替关系,充分发挥了矿井的生产能力,井巷工程采用集中布置生产系统优化,巷道维护量小。总之符合采区划分原则及安全、经济、合理性要求。
F69正断层:分布于煤矿区西南角,切割了14号煤~标五地层,区内延伸长度约0.13km,断层走向南西~北东,倾向北西,倾角约65~71°,断距约2~6m。
F74正断层:分布于煤矿区浅部东北段含煤地层内,切割了标五~14号煤地层,区内延伸长度约0.17km,断层走向南西~北东,倾向北西,倾角约50°,断距约2~3m。
表1-1-1滥坝煤矿矿区范围拐点坐标表
拐点
X
Y
0
2947377
35568001
1
2947012
35568569
2
2945861
35567644
3
2946152
35567118
开采深度:1595m~1416m。
1.2矿井地质概况
1.2.1地层
煤矿区及周边出露的地层有二叠系中统茅口组、上统峨嵋山玄武岩组、龙潭组、长兴组、大隆组、三叠系下统飞仙关组及第四系。地层走向总体为南西~北东向,倾向北西,倾角6~28°,一般10~16°左右,由浅到深地层倾角逐渐变小。现由老至新分述如下:
1、茅口组(P2m):主要分布在煤矿区外东南面,岩性以灰岩为主,分上下两段。上段:底部为薄~中层状燧石灰岩及硅质灰岩夹燧石层,为上下段的分段标志;下部以燧石灰岩为主,相变明显;上部为浅灰微带肉红色厚~块状生物灰岩,隐晶质,本段总厚约127~144m。下段:以灰~深灰色厚层状、块状灰岩为主,多含白云质斑块及少许燧石结核,下部夹白云岩。本段总厚约227~244m。

近距离保护层开采对被保护层防突效果分析

近距离保护层开采对被保护层防突效果分析

段 。 以王 行 庄煤 矿 保 护 层开 采 试 验 为例 , 行 保 护 层开 采 的理论 分 析 和 现 场试 验 结 果 的对 进
比分析 。 对 10 1工 作 面 受保 护 前 后和 保 护 范 围内外 的预测 指 标 进 行 了对 比分 析 , 出保 15 得
护 层 开采 后 受保 护 工作 面 的预 测 指 标 均 降到 临界 值 以下 , 得 了 良好 的 防突 效果 , 取 同时也 建 立 了一套 可行 的 、 普遍 适 用 的对 被保 护层 突 出危 险性 进 行 评价 的方 法 。
c n r l he c a n a u b rt lo t mo te o o c l a d fe tv t o .Th s a tce t k h W a o to s t o l a d g s o t u s.as he s c n mi a n ef ci e meh d i ril a e t e ng x n z u n a n n r t cie s a e p rme ta n e a l , a re n t e p o e tv e m ni gt e r tc l i g h a gCo lMi i g p o e tv e m x e i n sa x mp e c ri so h r tc ie s a mi n h o ei a a a y i,a d a ay i n t ed t s e u tc n r sie n lss n n lss o he f l e tr s l o ta t .Th o e a tt r e f 1 51 i v e f r c s a g to 0 1 wo kig s ra e r t ce r n u f c s p oe t d i i e a d o ti e a s s b f r n fe h r dit r r o a e n n lz d fe h x o tto ft e nsd n u sd lo a eo e a d atrt e p e co swe e c mp r d a d a a y e ,a trt e e pliai n o h p oe to a e ,t e f r c s a g to r t ce r i g s f c a lt h r i lv l e b l w,o t i d a g o r t ci n ly r h o e a ttr e fp o e t d wo k n ura e f l o t e ma gna a u eo b ane o d a a n tc a n a u b s f c .smu tn o sy as sa ls e e e sb e a d u i e s ls t b e me h d t g i s o la d g s o t urtef t i la e u l lo e tb ih d a s tf a i l n n v r a ui l t o o e a

煤炭开采保护层与被保护层保护效果分析

煤炭开采保护层与被保护层保护效果分析

煤炭开采保护层与被保护层保护效果分析内容摘要:摘要:通过对开采14125保护层工作面前后,14124煤层各种参数的变化对比,论证了5槽煤层对4槽煤层的保护效果。

关键词:保护层;效果分析1B4煤层瓦斯及突出危险性西二采区4-1煤层瓦斯含量5.01m3/t,瓦斯压力1.2MPa(重庆分院实测)。

从建井期间揭煤情况看,4-1煤层具有较为严重突出危险性,建矿以来4-1煤层突出10次,西二运输石门揭煤突出煤量1576t,瓦斯22000m3,这次突出是全淮南矿区突出强度最大的一次。

投产以来多次石门揭露4-1煤层,均采取了卸压排放钻孔、远距离放炮等专项治理措施才确保安全施工。

西二-370m石门揭B4煤层之前曾进行了打钻测压,突出指标ΔP=10,P=1.0MP,K=18.5,D=0.61,为突出危险区。

采取排放钻孔措施揭穿煤层后,各项指标均降至临界值以下,具体为:f=0.72,ΔP=9.5,K=13.19。

2上保护层开采设计西二B组采区B5煤层平均厚度为1.3m,与B4煤层层间距为6~11m左右,平均8.3m,属于近距离上保护层开采类型。

2.1保护层与被保护层工作面回采巷道布置B4煤层西翼一阶段(即14124)和上保护层B5煤层一阶段(即14125)上风巷由西二回风付石门施工B5提料斜巷至西进风井煤柱标高,与西二回风石门相透,形成进回风系统。

14124下顺槽由B4煤层下山直接向西施工,14125下顺槽由B4煤层下山施工进风斜巷至B5下顺槽标高。

该块段14125上风巷与14124上风巷平距外错2m,14125下顺槽与14124下顺槽平距外错7m,14125始采线、终采线与14124外错平距为10m。

西二采区B5煤层一阶段14125工作面设计上风巷长545m,下顺槽长601m,倾斜宽150m,预计在保护范围内的B4煤层一阶段14124工作面走向525m,倾斜宽140m。

工作面布置见下图。

2.2B4煤层底板巷道布置从西二B组采区B4煤层底板通风上山-411m标高处开始,在14124工作面中部的B4煤层底板砂岩中布置一条14124底板抽排巷,岩巷到B4煤层底板的垂距为23~25m,长度597m。

煤矿上保护层开采防突与关键技术探讨

煤矿上保护层开采防突与关键技术探讨

煤矿上保护层开采防突与关键技术探讨摘要随着经济不断發展,我国不断加大煤矿开采力度,煤与瓦斯突出是威胁煤矿安全最严重的问题之一。

由于它能在一瞬间向采掘工作面空间喷出大量的煤和瓦斯流,不仅会造成井巷设施和矿井通风系统的严重破坏,而且还会使井巷充满瓦斯和煤岩抛出物,造成工作人员窒息、煤流埋人,甚至引起瓦斯爆炸与火灾事故等。

鉴于此情况,本文针对煤矿上保护层开采防突与关键技术进行相关探讨。

关键词煤矿;保护层开采;防突前言随着近年来我国迅猛增长的煤炭产量,煤炭资源开采过程中的安全生产问题也被人们热切关注。

瓦斯爆炸、透水、顶板冒落等生产事故的发生凸显出资源高效开采与安全生产之间的矛盾。

矿井开采保护层防突技术为高瓦斯煤层开采提供了借鉴,通过开采保护层解放被保护层,使得被保护层煤层内的瓦斯有效得到释放,降低了被保护层瓦斯突出性危险,该项技术值得研究和推广应用。

对于此情况,本文谈谈煤矿上保护层开采防突与关鍵技术。

1 保护层开采原理煤层开采后,被开采煤层周围的煤岩层将会向采空区发生移动。

在这种采动的扰动下,煤岩体中原有的平衡关系遭到干扰和破坏,从而使煤岩体原有的应力--应变状态发生改变。

改变的结果将导致煤岩层中的压力得到释放、弹性潜能释放,从而形成采动裂隙。

瓦斯作为煤层的伴生气体,本身具有流动性,采动裂隙的产生将为煤层中赋存的瓦斯提供渗流运动的通道,即改变煤岩层原有的透气性使之增大。

保护层开采正是利用采掘活动对煤岩体所产生的上述影响,通过自然或人工强化排放卸压瓦斯,以达到降低煤层瓦斯含量和瓦斯压力,进而消除煤与瓦斯突出危险的区域性瓦斯治理方法[1]。

2 煤矿防突的关键技术2.1 高压注水综合防突技术煤矿防突的原理主要指的是通过在巷道正头布置长钻孔的方法,以提前进行高压注水的方式来实现。

通过注水,煤体会变得更加湿润,煤的可塑性得到了增强。

当压裂破坏煤体后,煤体透气性会得到增加,使游离瓦斯大量放散,降低或者能够消除煤层的突出危险。

开采保护层区域防突方案分析

开采保护层区域防突方案分析

开采保护层区域防突方案分析
武少鹏
【期刊名称】《煤》
【年(卷),期】2024(33)4
【摘要】随着矿井开采深度的增加,地质条件趋于复杂,矿井发生煤与瓦斯动力现象的概率越来越大。

为保证矿井的安全高效生产,防突措施所需的巷道及钻孔工程量大,同时巷道掘进速度低,影响矿井正常生产。

为此,阜生矿结合矿井地质条件,对区域防突措施进行优化,采用开采保护层作为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的手段。

通过综合比较,选用15号煤层以下约17 m的铝土泥岩作为下保护层开采,不仅可以有效改善区域防突效果,还可以开采铝土矿等资源,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总页数】3页(P84-86)
【作者】武少鹏
【作者单位】潞安化工集团安全管理部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D713
【相关文献】
1.近距离保护层开采对被保护层防突效果分析
2.上保护层开采区域防突措施效果考察分析
3.高瓦斯突出煤层开采保护层与区域预抽防突效果分析
4.高瓦斯突出煤层开采保护层与区域预抽防突效果分析
5.保护层开采区域防突方案设计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24年近距离上保护层遗留煤柱对被保护层回采影响研究》范文

《2024年近距离上保护层遗留煤柱对被保护层回采影响研究》范文

《近距离上保护层遗留煤柱对被保护层回采影响研究》篇一一、引言在煤炭开采过程中,保护层的设置与回采是确保矿井安全、高效生产的重要环节。

其中,保护层遗留煤柱的存在对被保护层的回采工作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就近距离上保护层遗留煤柱对被保护层回采的影响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其影响因素、作用机理及实际矿井的应用策略。

二、研究背景与意义煤炭资源作为我国的主要能源之一,其开采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备受关注。

保护层的设置与回采是保障矿井安全的重要手段。

然而,在煤炭开采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保护层遗留煤柱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

这些煤柱的存在对被保护层的回采工作具有重要影响,因此,研究保护层遗留煤柱的影响机制及其控制措施对于提高煤炭开采的安全性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三、遗留煤柱对被保护层回采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1. 影响因素保护层遗留煤柱的尺寸、形状、位置等因素都会对被保护层的回采产生影响。

此外,地质条件、采煤方法、支护方式等也会对遗留煤柱的稳定性和被保护层的回采造成影响。

2. 作用机理遗留煤柱的存在会改变被保护层的应力分布,导致被保护层的变形和破坏。

同时,遗留煤柱还可能成为瓦斯积聚的场所,增加了回采过程中的安全隐患。

此外,遗留煤柱还可能影响矿井的通风和排水系统,进一步加大了回采难度和安全隐患。

四、实际矿井的应用策略1. 合理设计保护层与被保护层的开采顺序和参数根据地质条件和采煤方法,合理设计保护层与被保护层的开采顺序和参数,以减小遗留煤柱对被保护层回采的影响。

同时,要充分考虑矿井的实际情况,确保设计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2. 加强遗留煤柱的监测与治理采用先进的监测技术,实时监测遗留煤柱的稳定性和变化情况。

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治理措施,确保矿井的安全生产。

同时,要加强对矿井内瓦斯等有害气体的监测与治理,防止瓦斯积聚引发事故。

3. 优化采煤方法和支护方式根据矿井实际情况,优化采煤方法和支护方式,以减小遗留煤柱对被保护层回采的影响。

采矿工程中开采保护层的防突作用及应注意的问题浅析

采矿工程中开采保护层的防突作用及应注意的问题浅析

采矿工程中开采保护层的防突作用及应注意的问题浅析发表时间:2021-01-04T03:13:24.684Z 来源:《现代电信科技》2020年第13期作者:何朝均[导读] 开采保护层是区域性瓦斯治理最有效的手段,条件允许的,要加大保护层开采力度。

(身份证号码:52212119720517****)摘要:通过对采矿工程中开采保护层的防突作用和在开采保护层的同时进行瓦斯抽放可使上下保护层的保护作用范围增大的分析,避免了被保护层在开采过程发生突出的危险,显著地提高矿井的安全和经济效益,同时指出为防止在保护范围之外进行作业应该注意的问题。

本文首先介绍了什么是开采保护层,接着就开采保护层的作用以及应该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浅析。

关键词:采矿工程,防突作用,问题分析引言:开采保护层是防止煤与瓦斯突出的主要措施,也是一种最有效的区域性措施。

这种措施是在开采煤层群的条件下,首先开采那些没有突出或者突出危险性小的煤层,由于它的采动影响,其他煤层在采掘过程中不再发生突出,这种先开采的煤层称为保护层,那些失去突出危险的煤层称为被保护层。

位于被保护层上方的称为上保护层,位于被保护层下方的称为下保护层。

一、什么是开采保护层开采保护层是区域性瓦斯治理最有效的手段,条件允许的,要加大保护层开采力度。

要推进瓦斯治理由局部治理向区域性治理转变。

开采保护层,也叫开采解放层,它是指首先开采与突出煤层邻近而又无突出危险的煤层(即保护层),由于采动影响而使突出煤层瓦斯压力、瓦斯含量大幅降低,煤层透气性显著提高,大量高压瓦斯释放从而消除突出煤层的突出危险。

开采保护层是迄今为止防突上最有效、最经济的区域性措施。

开采保护层适宜的条件:开采保护层需要一定的适用条件,包括煤层间距、煤层赋存、瓦斯含量等条件。

拿四矿来说,近几年,他们一直在探索开采保护层的可行性。

目前,该矿己三采区是突出采区,己16、17煤层为突出煤层,并且己三采区是他们的主力采区。

采区煤层赋存自上而下分别为己15、己16和己17煤层,在采区西翼己16煤层和己17煤层合层,在采区东翼己16煤层和己17煤层分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行庄煤矿位于郑州地区东南部,矿井设计年 生产能力 120 万 t。其中,基本可采煤层 1 层,大部 可采煤层 2 层,主要开采二 1、二 3 煤。近年来,随着 开采深度的增加,二 1 煤层部分矿井先后发生突出 事故[ 1 ]。该矿二 1 煤为松软煤层,f 值小于 0. 5,生产 期间时有动力现象,有必要采取防突措施。然而松 动爆破,超前排放钻孔和预抽煤层瓦斯等防突措施 都有一定的局限性 。如松动爆破措施主要适用于 煤质较硬,突出强度较小的弱突出煤层;超前排放 钻孔措施施工时间长,措施孔有效作用距离短,校 检超标率高,补充措施频繁;预抽煤层瓦斯对于低
80
煤矿 安全
煤炭科技
悦韵粤蕴 杂悦陨耘晕悦耘 驭 栽耘悦匀晕韵蕴韵郧再 酝粤郧粤在陨晕耘
文 章 编 号:1008-3731(2010)04-0080-03
圆园员园 年第 4 期 晕燥. 4 圆园员园
近距离保护层开采对被保护层防突效果分析
魏二剑 1,田坤云 2,张 群 1
(1. 河南理工大学 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河南 焦作 454000;2. 河南工程学院 安全工程系,河南 郑州 451191)
8
6
4 2
0 - 80 - 40
0
2 3 1
40 80
图 1 保护层开采防治煤与瓦斯突出原理
从图 1 可以看出,卸压作用是引起其他因素变 化的依据,只要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出煤层受到一定的卸压作用,煤结 构、瓦斯动力参数便发生如上顺序的变化,都有利于 消除突出或者使突出危险性有所降低。 1. 2 试验区概况
王行庄煤矿首采二 3 煤的 11053 工作面作为保 护层工作面,以下部二 1 煤的 11051 工作面作为被 保护层工作面。二 3 煤位于太原组大占砂岩之上,下 距二 1 煤 20 m 左右。煤厚 0 耀 6. 66 m,平均厚 1. 33 m。二 1 煤位于山西组大占砂岩之下,距太原组顶界 一般 7 m 左右,煤厚 0 耀 24. 76 m,平均 7. 07 m。两煤 层相对层间距为 15. 4 m。在二 1 煤底板标高-170 m 至-110 m 处二 1 煤和二 3 煤合层,11053 工作面在此 开切眼进行回采,对应此区域的 11051 工作面被选 为试验区。 1. 3 二 3 煤开采对二 1 煤的保护作用分析
着重要的关系。根据爆破理论,对常规孔径及与之配用的炸药进行计算,从而确定了合理的
孔间距和孔深等参数,为有效解除冲击地压危险奠定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冲击地压;卸压爆破;钻孔间距;钻孔深度
中图分类号:TD324
文献标志码:B
1 冲击地压危险区概况
近年来,徐矿集团本部已有 6 个矿井采深超 过了 1 000 m,并且以 8 耀 12 m /a 的速度递增。随着 深度的增加,冲击地压发生的危险性不断增大。经鉴 定,其中 5 个矿井煤层或顶板具有强冲击危险,采掘 活动中需采取卸压爆破解危措施。而要获得理想的 解危效果,必须先确定合理的爆破参数。
《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指出,倾斜煤层的上 保护层与被保护层之间的有效垂距不超过 50 m。我 国突出矿井上保护层开采的实践表明,在保护层厚 度小于 1. 5 m,层间距 9 ~ 60 m 的条件下,上保护层 开采取得了防止煤与瓦斯突出的良好效果。
王行庄煤矿二 3 煤平均厚度为 1. 33 m,二 3 煤 与二 1 煤的层间距约为 20 m,而且为松软煤层,有利 于实现保护层开采对被保护层的卸压作用,进而会 降低或消除被保护层的突出危险性。因此,开采二 3 煤作为二 1 煤的上保护层将取得良好的防突效果。
摘 要:开采保护层是防治煤与瓦斯突出重要的区域性措施之一,也是最经济、最有效的手
段。以王行庄煤矿保护层开采试验为例,进行保护层开采的理论分析和现场试验结果的对
比分析。对 11051 工作面受保护前后和保护范围内外的预测指标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保
护层开采后受保护工作面的预测指标均降到临界值以下,取得了良好的防突效果,同时也
煤体强度增高
煤体抵抗破坏 能力增加
瓦斯参数进行了测定,根据王行庄煤矿防止煤与瓦 斯突出效果检验的经验,采用钻孔最大钻屑解吸指 标 驻h2 和钻孔瓦斯涌出初速度 q 作为预测指标,钻 孔最大钻屑解吸指标 驻h2 的临界值为 200 Pa,钻孔 瓦斯涌出初速度 q 的临界值为 5 L / min,测定结果 如图 2 和图 3 所示。
(1.Department of Safety Science 驭 Engineering,Hen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Jiaozuo 454000 China;2 Safety Department of Henan Institute of Enginnering, Zhengzhou 451191,China) Abstract:The protective seam mining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regional prevention measures for prevents and controls the coal and gas outburst, also the most economical and effective method. This article take the Wang xingzhuang Coal Mining protective seam experiment as an example, carries on the protective seam mining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analysis on the field test result contrastive. The forecast target of 11051 working surfaces protected inside and outside also as before and after the predictors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after the exploitation of the protection layer, the forecast target of protected working surface fall to the marginal value below, obtained a good against coal and gas outburst effect, simultaneously also established a set feasible and universal suitable method to carry on the risk appraisal of being protected seam coal and gas outburst. key words:protective seam mining;coal and gas outburst;against outburst effect
保护层的应力应变状态,煤结构和瓦斯动力参数发
圆园员园 年第 4 期
魏二剑等:近距离保护层开采对被保护层防突效果分析
81
生显著变化。保护层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的原理如图 1 所示。
压力降低 煤层卸压
激发突出的 作用减少
透气性增大 瓦斯排放
瓦斯压力 梯度降低
发生突出的 瓦斯作用减少
消除或降低 煤与瓦斯突
出危险性
煤炭科技
82
悦韵粤蕴 杂悦陨耘晕悦耘 驭 栽耘悦匀晕韵蕴韵郧再 酝粤郧粤在陨晕耘
文 章 编 号 :1008-3731(2010)04-0082-02
圆园员园 年第 4 期 晕燥. 4 圆园员园
防冲工作面卸压爆破钻孔参数的确定
赵从国
(徐州矿务集团有限公司 总工程师室,江苏 徐州 221006)
摘 要:卸压爆破是冲击地压解危的主要措施之一,卸压爆破的效果与爆破参数的确定有
万方数据
开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猿)保护层开采减少了被保护层工作面治理瓦
斯的工程投入,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安全效益。
参考文献: [员] 李凯歌,别新峰援郑州地区煤矿事故案例汇编[M]援徐州:中国
矿业大学出版社,2005援 [2] 袁 亮援松软低透煤层群瓦斯抽采理论与技术[酝]援北京:煤
炭工业出版社,圆园园源援圆员员原圆员圆援 [3] 胡千庭援煤矿瓦斯抽采与瓦斯灾害防治[酝]援徐州:中国矿业
万方数据
透气性的松软煤层而言,需要时间长,容易造成生 产接替紧张。
开采保护层是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的区域性措 施,也是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自从 1933 年法国最 先使用这项措施以来,几乎所有发生瓦斯突出的国 家,只要有保护层,都会优先开采。
1 保护层开采理论分析
1. 1 保护层开采防突机理 国内外的考察资料证明 [ 2 - 3 ],保护层开采后,被
2 工作面爆破参数的确定及实施
2. 1 炮眼间距
根据爆破理论,炸药爆炸后,形成的裂隙圈的半
径为
蓸 蔀 Rp =
bP2 滓T
1
a rb
其中 P2 为孔壁初始冲击压力峰值。
(1)
域内煤层承受的应力高于原始应力状态,突出危 险性增大。随着工作面的推进,到进入理论保护范 围内之后,可以从图上的预测指标明显看出,各预 测指标都降到了临界值之下,说明保护层开采后, 被保护范围内的煤层经过充分卸压,有效地降低 了二 1 煤 11051 工作面在回采过程中发生煤与瓦 斯突出的危险性。
大 学 出 版 社,圆园园苑 援 员源苑 原 员源愿 援
作者简介:魏二剑(1984—),男,河南镇平人,河南理工 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硕士在读,主要从事瓦斯灾害预测 与防治方面的研究。
建立了一套可行的、普遍适用的对被保护层突出危险性进行评价的方法。
关键词:保护层开采;煤与瓦斯突出;防突效果
中图分类号:TD71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