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黑胫病菌致病力的影响因子及其互作效应
烟草黑胫病发病机理及防治方法研究进展

烟草黑胫病发病机理及防治方法研究进展1. 引言1.1 烟草黑胫病概述烟草黑胫病是一种常见的烟草病害,主要由真菌感染引起,对烟草种植造成严重的危害。
烟草黑胫病的发病特点是在烟草叶片上形成黑色斑点,逐渐蔓延并导致叶片坏死。
这不仅影响了烟草的品质和产量,还给农民带来了经济损失。
烟草黑胫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空气传播和土传两种方式。
在潮湿的环境下,真菌会迅速繁殖并侵染烟草植株,加剧病害的发展。
病原真菌还会在烟草植株残体和种子上长时间存活,为病害的再次发作提供了条件。
为了有效防治烟草黑胫病,农民需要加强田间管理,保持烟田通风和排水良好,及时清除病变叶片和烟草残体,避免病原真菌的传播。
选择抗病品种、合理施肥、科学使用化学农药也是防治烟草黑胫病的重要措施。
通过对烟草黑胫病的认识和防治方法的研究,可以有效减少病害的发生,保障烟草产量和质量,为农民增加收益提供技术支持。
2. 正文2.1 烟草黑胫病的发病机理烟草黑胫病是由真菌类病原体引起的一种重要病害,主要发生在烟草的根部和地下茎部。
发病机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病原侵入:烟草黑胫病的发病过程首先是病原菌通过伤口或根部吸收器官侵入植株,损害其正常功能。
病原菌在植株内部迅速繁殖,导致病变的扩散和加重。
2. 植物抗性:烟草黑胫病的发病机理还与植物本身的抗病性相关。
一些研究表明,植株的遗传背景和生长环境都会影响其对病原菌的抵抗能力,进而影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3. 气候环境:烟草黑胫病的发病还受气候环境的影响。
高温多湿的气候条件有利于病原菌的生长和繁殖,从而增加疾病的发生风险。
烟草黑胫病的发病机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深入研究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烟草黑胫病的发生规律,找到有效的防治方法。
2.2 烟草黑胫病的防治方法烟草黑胫病的防治方法可以采取多种措施,包括遗传改良、农艺管理、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等方面。
在遗传改良方面,选育抗病品种是预防烟草黑胫病的首要措施。
烟草内生细菌防治烟草黑胫病及促生作用研究

植物学通报 2005, 22 (4): 426 ̄431Chinese Bulletin of Botany①重庆市教委科学技术研究项目(11807)资助。
②通讯作者。
Author for correspondence. E-mail: wannengw@cqit.edu.cn收稿日期: 2004-07-29 接受日期: 2004-09-23 责任编辑: 崔郁英, 于昕实验简报烟草内生细菌防治烟草黑胫病及促生作用研究①1王万能② 1全学军 2肖崇刚1 (重庆工学院生物工程学院 重庆 400050) 2(西南农业大学植保学院 重庆 400716)摘要 筛选烟草内生细菌防治烟草黑胫病, 获得了对烟草黑胫病有很好防效的内生细菌118、57和93等菌株。
在温室控病实验中它们的防效分别可达69.23%、61.53%和65.38%。
118菌株对烟草疫霉(Phytophthora parasitica var. nicotianae)菌丝生长有明显的拮抗作用。
118菌株具有较广的抗菌谱, 且对烟草有促生效果, 烟草的鲜重增产率为13.10%。
关键词 烟草黑胫病, 内生细菌, 生物防治The Disease-controlling and Growth-promoting Effects ofEndophytic Bacteria in Tobacco1WANG Wan-Neng② 1QUAN Xue-Jun 2XIAO Chong-Gang1 (Department of Bioengineering, Chongq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Chongqing 400050) 2(College of Plant Protection, Southwe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716 )Abstract Endophytic bacteria presented in plants can stably develop and propagate. Tobaccoblack shank (Phytophthora parasitica var. nicotianae) is a severe disease of tobacco. We selectedendophytic bacteria to control tobacco black shank and obtained strains 118, 57 and 93. Their controleffects were 69.23%, 61.53% and 65.38% in the greenhouse, respectively. Strain 118 can restrict thegrowth of hypha of P. parasitica var. nicotianae . Furthermore, strain 118 can restrain the growth ofseveral main pathogenetic fungi of tobacco on plates and can promote the growth of tobacco.Key words Tobacco black shank, Endophytic bacteria, Biocontrol烟草黑胫病(Phytophthora parasiticavar. nicotianae)是烟草(Nicotiana tabacum)上主要的毁灭性病害, 从苗期到成株期都可发生。
不同药剂对烟草黑胫病的防治效果对比分析

不同药剂对烟草黑胫病的防治效果对比分析烟草黑胫病是由黑胫菌(Pythium aphanidermatum)引起的一种烟草病害,主要通过土壤传播。
该病害会导致烟草的根系受到破坏,根部出现黑色腐烂的症状,严重影响烟草的生长和产量。
对于烟草黑胫病的防治非常重要。
在防治烟草黑胫病的过程中,常使用的药剂有有机磷类、多菌灵、菌酯类及拮抗菌等。
本文将对这几种药剂在烟草黑胫病防治中的效果进行比较分析。
有机磷农药是一种常用的防治烟草黑胫病的药剂。
有机磷农药具有较好的土壤活性,能迅速吸附于土壤颗粒上,起到较好的控制作用。
研究表明,有机磷农药对于烟草黑胫病的控制效果较好,可以显著减轻病害的发生和发展。
多菌灵是一种广谱杀菌剂,也是一种常用的防治烟草黑胫病的药剂。
多菌灵对烟草黑胫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能够抑制病害的发生和发展。
研究表明,多菌灵可以通过调节烟草的免疫系统,增强烟草的抗病能力,提高烟草对黑胫菌的抵抗力,从而减轻病害的发生。
菌酯类是一类新型杀菌药剂,对于烟草黑胫病也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菌酯类药剂可以通过破坏病原菌的细胞膜结构和功能,抑制病原菌的生长和繁殖。
研究表明,在合理使用菌酯类药剂的情况下,可以有效控制烟草黑胫病的发生。
利用拮抗菌防治烟草黑胫病也是一种常见的方法。
拮抗菌可以与黑胫菌竞争营养物质和空间,抑制其生长和繁殖,从而起到防治病害的作用。
研究表明,拮抗菌在防治烟草黑胫病方面具有一定的潜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病害的发生和发展。
不同药剂对烟草黑胫病的防治效果有差异。
有机磷农药、多菌灵、菌酯类药剂以及拮抗菌在防治烟草黑胫病方面都具有一定的效果,但具体应用时需要根据病情、气候条件和土壤类型等综合因素来选择合适的药剂。
在使用药剂的还应注意合理的用量和使用方法,以充分发挥药剂的防治效果。
烟草“两黑病”的防治措施

zhi w u bao hu11烟草“两黑病”的防治措施张顺(普洱市职业教育中心,云南普洱665000)摘要:烟草“两黑病”指的是烟草黑胫病和烟草根黑腐病。
烤烟产业是普洱市的重要支柱产业,而烟草病虫害又是制约普洱烟草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其中的烟草黑胫病和烟草推■黑腐病是两种重要的病害,且在普洱烟区烟草黑胫病和烟草推■黑腐病经常混合发生。
本文从烟草黑胫病和烟草根黑腐病的症状特征、发病规律以及烟草黑胫病和烟草根黑腐病的防治方法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普洱市;烟草两黑病;防治方法中图分类号:S435.72 文献标识码:A DOI编号:10.14025/ki.j lny.2017.04.025烟草“两黑病”指的是烟草黑胫病和烟草根黑腐病。
普再市位于云南省西南部,幅员面积45385平方公里,总人口259万。
烤烟产业是普'再市的重要支柱产业,近年来全市的烤烟产量已 经突破了 100万担,烤烟产业成为了农民脱贫致富,政府增加 税收的重要产业。
普洱市处于热带、亚热带地区,年均温度 15.3尤~ 20.2'C,年降水量1102.8~ 2779.0毫米,在烤烟生长的 季节温度较高,湿度较大,因此病虫害发生较多。
烟草病虫害是制约普再烟草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其中的烟草黑E病和烟草根黑腐病又是其中重要的两种病害,且在普再烟区烟草 黑腔病和烟草根黑腐病经常混合发生。
本文就烟草黑腔病和烟草根黑腐病在普洱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进行阐述。
1烟草黑胫病的症状特征及发病规律1.1烟草黑胫病症状特征烟草黑胫病在普洱烟区主要在大田期发病,先从茎基部发 病,再向上发展,然后在烟株的茎干上形成一条黑色的长形条斑,最后坏死的条斑横向发展,导致茎基部变黑干枯。
由于病原菌破坏了烟株的输导组织,影响了水分的运输会导致烟株的叶片白天向下萎垂,晚上恢复正常的现象,俗称“穿大褂”。
如果把发病的茎干拿来肖岍,则可看见发病部位的髓部呈现碟片状。
烟草黑胫病发生因素及综合防治研究进展

湖南农业科学(HUNAN AGRICULTURAL SCIENCES )2020 ( 11 ):99-103引用格式:赵辉,王喜英,刘国权,等.烟草黑胫病发生因素及综合防治研究进展[J].湖南农业科学,2020(11): 99-103.D O I:10.16498/j.c n k i.h n n y k x.2020.011.026烟草黑胫病发生因素及综合防治研究进展(1.铜仁学院,赵辉\王喜英\刘国权2,谭智勇1贵州铜仁564300; 2.贵州省烟草公司思南县分公司,贵州铜仁565100)摘要:烟草黑胫病由烟草疫霉菌引起的土传性病害。
目前,烟草黑胫病已在我国广大烟区普遍蔓延,给烟农造成了重大损失,严重制约着烤烟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从黑胫病发生的机理、症状、发病因素和防治方法进行了分析,重点对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进行了论述,提出生物防治(包括植物源杀菌剂和诱导防治)是未来黑胫病防治的重要措施之一。
针对烟草黑胫病的综合性防治,可通过选择适合的抗病品种、建立烤烟轮作或间作制度、建立科学合理的施肥和田间管理措施以及开展化学药剂混合防治,实现烟叶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烟草;黑胫病;发生规律;综合防治;综述中图分类号:S5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6-060X (2020 ) 11-0099-05 Research Progress on Occurrence of Tobacco Black Shank(Ph^^'toph'tkara parasi^tica var.nicotianae)and Its Integrated ControlZHAO Hui1,WANG Xi-ying1,LIU Guo-quan2,TAN Zhi-yong1(1. Tongren College, Tongren 564300, PRC; 2. Sinan County Tobacco Branch Company, Guizhou Provincial Tobacco Company,Sinan 565100, PRC )A bstract:Tobacco black shank is a soil-borne disease caused by Phytophthora parasitica var. nicotianae.Tobacco black shank has been widespread in many tobacco areas in our country, bringing serious loss to farmers, and restricting the sustainable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flue-cured tobacco industry.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mechanism, symptoms, pathogenic factors and prevention methods of tobacco black shank, focusing on chemical control and biological control, and proposes that biological control (botanical fungicides, induced resistance)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measures for the future prevention of black shank diseas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obacco production will be ultimately achieved by selecting suitable disease-resistant varieties, establishing a flue-cured tobacco rotation or intercropping system, establishing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fertilization and field management measures, and carrying out comprehensive chemical control.Key w ords:tobacco; black shank (Phytophthoraparasitica var. nicotianae); occurrence; integrated control; review烟草黑胫病(tobacco black shank)又称为烟草疫病、黑秆疯、黑根和乌头病,于1896年在印度尼西亚 爪哇被发现并命名,随后在全世界范围内迅速蔓延[1]。
4种生防菌对烟草黑胫病的防治作用

【科普惠农植物保护与栽培ZHI WU BAO HU YU ZAI PEI烟草黑胫病是一种由烟草疫霉菌(Phytophthora parasitica var.Nicotianae)[1]引起的典型高温高湿土传性病害,在全国地区一般与烟草青枯病混合发生,常给烟草种植业带来重大经济损失[2]。
目前对烟草黑胫病的防治主要是以化学防治为主,由于长期大量使用化学农药,使病原菌产生抗药性,导致防治效果差和农药残留等问题。
采用以生防菌为基础的生物防治技术可以避免这些弊端,并且具有防效快、无毒害、无残留、对环境友好等特点,符合绿色生态防控、绿色优质烟叶生产的要求。
据报道,迄今为止用于烟草黑胫病的生物防治菌主要有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 spp.)、芽孢杆菌(Bacillus spp.)、木霉菌(Trichoderma spp.)、放线菌(actinomyces spp.)等[3-4]。
笔者综述这4种微生物菌对烟草黑胫病防治的研究进展,为防治该病害提供参考依据。
1假单胞杆菌非致病性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 spp.)广泛活跃于烟草根际,主要通过嗜铁素对铁的营养竞争、抗生作用、次生代谢产物[5-8]等方式对病原菌起着生防效应,蒋海霞[9]对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 ns aeruginosa)生防菌株抑菌代谢产物的研究中认为,铜绿假单胞菌分泌嗜铁素、吩嗪类等多种代谢产物对疫霉菌等具有良好的拮抗作用。
据报道,荧光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fluorescens)、绿针假单胞菌(Pseudomonaschlororaphis)、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 nsaeruginosa)、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10]等在生物防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荧光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能产生抗生素物质,抑制烟草黑胫病菌孢子的萌发与生长,进而达到控制烟草黑胫病的目的[11]。
烤烟不同间作对烟草黑胫病防控效果的影响

( 1 . Z h e n g z h o u T o b a c c oR e s e a r c hI n s t i t u t e o f C NT C , Z h e n g z h o u4 5 0 0 0 1 , C h i n a ; 2 . Z h u ma d i a nT o b a c c o C o mp a n y o f He n a n
摘 要:为选 择适 宜的烤烟 间作 防控烟草黑胫病 ,通过 田间试 验研 究 了烤烟 间作花 生、黑麦草 、大蒜对土壤烟草 黑胫病菌数
量、 病情指数和防治效果 的影响。结果表 明, 烤烟不 同间作的土壤 烟草黑胫 病菌数量和病 情指数趋势相 同, 均表现为烤烟 间
作大蒜< 烤烟间作黑麦草< 烤烟 间作花 生< 烤烟单作 , 对烟草黑胫 病的防控 效果表现 为烤 烟间作 大蒜> 烤烟 问作 黑麦草> 烤烟 间
E fe c t o f Di f e r e n t Cr o p s I n t e r c r o p p i n g wi t h F l u e - c u r e d T o b a c c o o n To b a c c o
Bl a c k S e r i me n t s we r e c a r r i e d o u t t o s t u d y t h e e ie r c t s o f d i fe r e n t i n t e r c r o p p i n g c r o p s o n t o b a c c o b l a c k s h a n k d i s e a s e . Re s u l t s s h o we d t h a t t h e ̄e n d s o f s o i l P h y t o p h t h o r a p a r a s i t i c a v a r . n i c o t i a n a e n u mb e r a n d t o b a c c o b l a c k s h a n k d i s e a s e i n d e x we r e t h e s a me . wi t h t I 1 e o r d e r
烟草黑胫病发病机理及防治方法研究进展

烟草黑胫病发病机理及防治方法研究进展烟草黑胫病是一种常见的烟草病害,其主要症状为烟草植株的根部和茎部产生黑色坏疽病斑,导致植株生长受阻甚至死亡。
其发病机理主要与土壤中的病原菌侵染和植株抗性有关。
烟草黑胫病的病原菌主要有烟草黑胫镰刀菌(Rhizoctonia solani)、烟草白胫菌(Fusarium spp.)和烟草红胫菌(Thielaviopsis basicola)等。
这些病原菌通过土壤侵染方式进入植株根部和茎部,利用其产生的各种外生酶降解植株细胞壁,破坏植株的组织结构,导致坏疽病斑的形成。
一些病原菌还可以产生毒素,对植株造成进一步伤害。
植株抗性是影响烟草黑胫病病害发生的重要因素。
不同品种的烟草对黑胫病的抗性不同,抗病品种对病原菌的侵染和毒素的产生具有一定的抵抗能力。
研究表明,抗病品种的抗病性主要通过根系特化和激活抗病基因来实现。
目前,对烟草黑胫病的防治方法主要包括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和物理防治等。
生物防治是一种环境友好且可持续的防治方法。
研究表明,一些拮抗细菌和真菌具有对烟草黑胫病的防治效果。
一种名为Pseudomonas sp. WR-1的拮抗细菌能够产生一种具有抑制黑胫菌生长和破坏根尖的菌落形成物质,可有效减轻黑胫病的发生。
一些拮抗真菌如Trichoderma spp.和Gliocladium spp.也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这些生物防治方法可以通过种植抗黑胫病品种或施用拮抗菌剂等方式来实施。
化学防治是目前烟草黑胫病防治的常用方法。
常用的化学药剂包括多菌灵、咪鲜胺等。
这些药剂可以通过土壤处理、种子浸种和茎匀施用等方式来防治黑胫病,有效降低病害发生。
物理防治主要是通过改善土壤环境和种植措施来减轻烟草黑胫病的发生。
加入有机肥料和有机质可以改善土壤结构,促进根系生长,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
合理的轮作制度和间作种植也可以减少病害的发生。
烟草黑胫病的发病机理主要与病原菌的侵染和植株抗性有关。
目前,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和物理防治是主要的防治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力有较 大差 异 ] 。龚龙 英等研究 指出 , 不 同接种方 法对烟 草黑胫病 菌致病力测定有一定 的影响 , 甚至会 产生较大差异 , 但未作系统研 究 ] 。本试 验就 影 响烟草 黑胫病 菌致 病力 的 主要 因子及其互作效应进 行研究 , 以期 为今后致 病力 分化测
定方法的选择 、 寄主植物抗病 性的鉴定 以及烟 草黑胫病 的综
江苏农业科学
2 0 1 3年第 4 1卷第 1 2期
马国胜 , 高智谋. 烟 草黑胫病菌致病力 的影响 因子及其互作效应[ J ] .江苏农 业科 学, 2 0 1 3 , 4 1 ( 1 2 ) : l l 1 —1 1 3
烟草黑胫病 菌致病 力 的影 响 因子及其互作效应
马 国胜 ,高智谋
B r e d a d e H a a n ) 引起 的烟草主要病害之一 , 可 以危害所有栽培 烟草 , 烟株一旦发病 , 往往都是整株死亡 , 严重影响烟草生产 , 是烟草病害 的攻 克难题 之 一 , 在 中国各 烟 区广 泛发 生 。 我国过去在进 行抗 黑胫 病品种鉴 定 中, 发现不 同地 区菌株致
1 . 3 培 养基 ( 液) 的配制
1 . 3 .1 L B A 培 养 基 取 6 0 g利 马 豆 粉 加 入 去 离 子 水 1 0 0 0 m L , 6 0 o C恒温水浴加热 1 h , 用 4层纱布过滤 , 取滤液 , 用去离子水定容至 1 0 0 0 mL , 加入琼脂 2 0 g , 在微波炉 内加热
得到有大量孢子的孢子悬 浮液 。取样镜 检测定其浓 度 , 并将
密度 2 1万 一 2 2 . 5万 ̄. / h m 。条播时行距 4 0 c m 为宜 。
态环境 与植物保护 。E—ma i l : g o s h i n e m a @1 6 3 . c o n。 r
1 . 4 . 1 游动孢子悬浮液灌根接种
供试 菌株 在 L B A平板 上
2 5℃暗培养 3 d , 从菌落边 缘切取 1 0块大小 约 2 mm x 2 a r i n
1 . 2 供 试 寄 主、 N C 8 9 、 红大 , 均 由安徽 省农 业科 学 院烟草科学研究所提供 。将种子装在布袋内, 催芽至露 白 , 然 后播入盛有灭菌土壤的盆钵 中进行培 养 , 待 烟苗长至 3张真 叶时移栽到底部打孔的塑料杯内 ( 2孑 L / 杯) , 每天早 晚各浇水 1次 , 每周用 H o a g l a n d完全营养液喷 1 次 。待 烟苗长至 7~ 8 张叶时 , 供接种用 。
合防治等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
1 材 料 与 方 法 1 . 1 供 试 菌 株
至琼脂完全熔化 , 趁热分装 , 1 2 1℃灭菌 2 0 m i n 。
1 . 3 . 2 1 0 %V C培养液 灭菌 2 0 a r i n , 待用 。
1 . 4 接 种 方 法
参照 马国胜等方法 配制 , 1 2 1℃
( 1 . 安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 安徽合肥 2 3 0 0 3 6 ; 2 . 苏州农 业职业技术 学院生态环境 系, 江苏苏州 2 1 5 0 0 8 )
摘要 : 采用 3因素随机 区组 设计方法研究接种方法 、 烟草 品种 、 菌种 3种 因子对烟 草黑胫病 菌致病力 的影 响。结 果表明 : 各 因子对 烟草 黑胫 病菌致病力 的影响依次 为接 种方法 >烟草 品种 >菌种 , 不 同接种方法接种后 的病斑长度依 次为菌丝块茎基部创伤接种 > 游 动孢子悬浮液灌根接种 > 菌 丝块茎基 部不创 伤接种 , 不 同烟草品种接种后 的病斑 长 度依次为红大 >G 1 4 0>N C 8 9 , 接种不 同菌株后 的病斑 长度依次为 B Z一 8>F Y一1 0>S X一 3 ; 接种方法 与烟草 品种 间的 互 作效应达到 了显著水平 , 其他因子互作效应均未 达到显著水平 。 关键词 : 烟草 黑胫 病菌 ; 致病力 ; 接种方法 ; 烟草品种 ; 菌株
供试 烟草疫霉 菌菌株 为 B Z一8 、 F Y一1 0 、 S X一3 , 保存 于
安徽农业 大学植物病原真 菌研究室 , 均分 离 自烟 草新鲜病 组
织, 分别来 自皖北烟区的安徽省亳州市 、 江淮烟区的安徽省风 阳县 、 皖南烟区的安徽 省歙县。
收稿 日 期: 2 0 1 3 — 0 9一 o 3 基金项 目: 国家公益性行 业 ( 农业 ) 科 研专项 ( 编号 : 3—2 0) ; 江苏 省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 ( 编号 : 2 0 1 1 S J B 7 9 0 0 2 3 ) 。 作者简介 : 马国胜 ( 1 9 7 4 一) , 男, 安徽 定远人 , 副教授 , 研究 方 向为生
的菌丝块 , 移人盛有 2 0 mL 1 0 % V C培养液 、 直径 9 o m 的培
养皿 中, 2 5℃暗培养 3 d , 用灭菌镊子把菌丝丛转移到另一 无 菌培养皿 中 , 加入 灭 菌 水 2 0 mL , 并 加 入 4滴 土 壤 浸 出液 , 2 5℃ 光 照培养 , 每1 2 h 换1 次灭菌水 , 并同时加入 4滴土壤 浸出液 , 直 至孢子囊大量形成 。待大量孢子囊产生后 , 将培养 皿置于 4℃冰箱 中 1 5 m i n , 取出置于 2 5℃温度下 3 0 m i n , 即
中图分类号 : ¥ 4 3 5 . 7 2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2—1 3 0 2 ( 2 0 1 3 ) 1 2一 O 1 1 1— 0 3
烟 草 黑 胫病 是 由烟 草 疫霉 菌 ( P h o p h t h o r a n i c o t i a n a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