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黑胫病

合集下载

烟草黑胫病症状识别与防治

烟草黑胫病症状识别与防治
6 . 注意 的问题 : ( 1 )沼液应取 自正
常 ( 尹献明 马延忠 山 东省 滨 州 市 沾
初 无明显 的边 缘 ,水 渍状暗 绿色 ,后 迅 耕 培 土促进烟 株早生快 长 ,提高 烟株 自 速扩 大 ,中央呈黑褐 色 ,隐约有轮纹 形 身 的抗 病能力 ,而且能 使烟株感病 阶段 如 “ 膏 药状 ” ,因此有 的地 方烟农称之 避 过高 温多雨季 节 ,以减轻 病菌危 害。
的侵染循 环主要靠 带病菌 的土壤肥 料 、
制 黑胫病 有较 好的效 果 。使 用2 5 %乙锰
流水 、风雨和人 工操作失 当等原 因传播 时 ,每 6 6 7 平方 米 ( 1 亩 )用药5 0 0 ~6 0 0
~4 次使用 。在 移栽 后7 天 蔓 延 ,特 别 是 在 大 雨后 高 温天 气 条 件 克 粉剂 ,分 3 下 ,如 不及时排 除烟 田积水 ,就容 易造 用5 o o 倍液 ( 1 2 0 克对 水6 O 千克 )浇施 , 成黑胫病 的大发 生。高温 高湿是病 害发 每株浇药液5 0 克 。在 团颗期前后 ,用3 0 0
为 “ 黑膏药 ”。 中部 发病后 经主脉到 叶 疏通烟 田排灌 系统 ,不 使田间积 水 ,施 基 ,再蔓 延到茎部 ,从而造 成茎 中部腐 肥时不 施带病 菌的肥料 。若发现 病株 , 烂 ,故有 的烟农称此病谓之 “ 腰漏”。
二 、 发病 规律
须及 时在晴天 清除底部 病叶或残 株 ,并
黑胫病 是烟草 的主要病 害之一 ,在 潮湿地 区环境 条件 下 ,病部 表面 长出一 南方 烟草生 产 区发生普遍 ,近些 年在烟 层稀疏 的 白毛 ,此为病 原菌 的菌丝体 , 区发 病率呈上 升趋 势 。一般 年份 发病率 剖视病 茎 ,髓 部呈黑褐 色 ,干缩成碟 片

烟草黑胫病的发生与防治

烟草黑胫病的发生与防治

中危 害最 严 重 的 病 害 之 一 , 该 病 在 我 国各 产 烟省 均 有 不 同 程
度 的 发生 . 且危 害较 为普 遍 和 严 重 。近 年 来 由 于 连作 烟 田 面 积扩 大 以及 连 作 年 限 的 增 长 . 不 少 地 方 烟草 黑胫 病有 加重 流 行 的 趋势 . 给烟 农 造 成很 大 的损 失 。 本 病 自苗 期 到 大 田 均 可 发 生 .但 一 般 以 大 田为 害 最 严
植。
死, 故又有“ 烂腰 ” 之称 ; 有 时 茎 部 不呈 现 病 斑 , 而 发生 枯 萎 死
亡, 拔 起病 株则 见 主 根 及 支 根 变黑 腐 烂 。 病 株 叶 片 自下 而 上 萎 蔫 发 黄 , 纵剖病茎 , 髓 部呈 黑 褐 色 , 干缩 成 竹 笋 节 状 . 期 间 有 白 色稀 疏 棉 絮 状 的 菌 丝 体 多 雨 潮 湿时病组织表面均生白霉。 在 多 雨 潮 湿 或 低洼 积 水 的 烟 田 , 烟 株 下 部 的 叶 片 常 发 生 近 圆形 、 暗 褐色 或 黑 褐 色 大 块 病 斑 , 直径可达 3 厘 米以上。 在病 斑 上 隐 约 可 见 浓 淡 相 间 的 轮 纹 , 周 围呈 水 渍 状 。 干燥时 , 病斑扩展较慢 , 中心 碎 裂 。 甚至脱 落。如病斑扩展到中脉 , 不 久 即 可 通 过 中 脉 蔓延 到 茎 部 。 以致 “ 烂腰” 。 高湿环境下 , 病 斑
烟草黑胫病的发生与防治
吣本力
建 阳 市 种 畜草 种 场
烟草黑 胫病 ( P h y t o p h t h o r a n i c o t i a n a B r e d a d e H a a n ) 俗 名烂 腰 、 瘟兜 . 是烟草的毁灭性病 害 , 同 时也 是 世 界 烟 草 生 产

烟叶生产病害情况汇报

烟叶生产病害情况汇报

烟叶生产病害情况汇报烟叶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但在生产过程中常常受到各种病害的困扰,严重影响着烟叶的产量和质量。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当前烟叶生产病害的情况,特进行以下汇报。

一、烟草黑胫病。

烟草黑胫病是烟草上常见的一种病害,主要是由烟草黑胫霉引起的。

该病害在我国烟区普遍存在,且易于发生和传播。

主要危害烟草的根部和地下茎,导致植株生长迟缓,叶片发黄,影响烟叶的质量和产量。

二、烟草霜霉病。

烟草霜霉病是由烟草霜霉菌引起的真菌性病害,主要危害烟草的叶片和茎部。

该病害在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下易于发生,且传播速度较快。

植株受害后,叶片出现黄斑、褐斑,甚至腐烂,严重影响烟叶的质量和产量。

三、烟草根结线虫病。

烟草根结线虫病是由烟草根结线虫引起的一种病害,主要危害烟草的根系。

该病害在土壤中广泛分布,且对烟草的生长发育造成严重影响。

植株受害后,根系出现肿胀、变形,导致植株吸收养分和水分能力下降,严重影响烟叶的产量和品质。

四、烟草烟粉虱。

烟草烟粉虱是烟草上的一种重要害虫,主要危害烟草的叶片。

该害虫在烟区普遍分布,且以吸食叶片汁液为害。

植株受害后,叶片出现黄化、卷曲,严重影响烟叶的品质和产量。

五、烟草晚疫病。

烟草晚疫病是由烟草晚疫病菌引起的一种病害,主要危害烟草的叶片和茎部。

该病害在潮湿多雨的气候条件下易于发生,且传播速度较快。

植株受害后,叶片和茎部出现水浸状斑点,严重影响烟叶的质量和产量。

综上所述,烟叶生产病害对烟草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危害,严重影响了烟叶的产量和品质。

为了有效防控烟叶生产病害,我们需要加强病害监测和预警,及时采取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提高烟叶的抗病能力,确保烟叶的健康生长和生产。

希望各相关部门和烟农朋友们共同努力,共同为烟叶生产做出更大的贡献。

烟草黑胫病

烟草黑胫病

2、生理特性
黑胫病菌为半水生,喜欢高湿高温的兼 性寄生菌,这是起发生在热带0℃。光线对其有 抑制萌发作用。
三、症状
烟草黑胫病多发生于成株期,少数苗 床期发生。幼苗染病,茎基部出现污黑色 病斑,或从底叶发病沿叶柄蔓延至幼茎, 引致幼苗猝倒。湿度大时病部长满白色菌 丝,幼苗成片死亡。茎秆染病,茎基部初 呈水渍状黑斑,后向上下及髓部扩展,绕 茎一周时,植株萎蔫死亡。纵剖病茎,可 见髓部黑褐色坏死并干缩呈“笋节”状, “节”间长满白色絮状菌丝。叶片染病, 初为水渍状暗绿色小斑,后扩大为中央黄 褐色坏死、边缘不清晰隐约有轮纹呈“膏 药”状黑斑。潮湿条件表面也生白色绒毛 状物。
Q1、如何区别烟草黑胫病与根黑腐病?
一、症状不同 1.烟草黑胫病主要在移裁后发病。成株期发病茎基部呈现水渍状黑斑,病株叶片发黄、调萎。纵剖病茎 可见髓部呈黑褐色,干缩成“笋节”状,其间长有棉絮状菌丝体。 2.烟草根黑腐病幼苗至成株期均可发病。症状主要发生于烟株根系上,使根呈特异性的黑色腐烂。病菌 从根茎部侵入,染病侧根的根尖变黑,病株生长迟缓、植株矮小、叶色黄褐,将发病较重的植株拔起后, 可见整株根系变黑褐、坏死。 二、病原不同 1.烟草黑胫病病原是寄生疫霉烟草致病型。孢囊梗与菌丝相似,无色、从气孔伸出,顶生或侧生孢子囊, 孢子囊呈梨形或棚圆形,白色至灰白色,顶端有一乳头状突起。 2.烟草根黑腐病病原是基生根串株霉菌。菌丝初为无色透明,后变褐色、具分啊,病菌产生两型孢子, 即外生厚恒孢子和内生分生孢子。 三、防治方法不同 1.烟草黑胫病在云南烟区较为常见,是烤烟生产重点防治病害。可采用轮作、选用抗性品种和药物控制。 当田间发病率达1%时,用50%烯酰吗啉1:1000 倍液或 58%甲霜·锰锌1:500倍液喷淋烟株茎基部,或每株 灌药液100~200毫升,每隔7~10天1次,共进行2~3次。 2.烟草根黑腐病在云南烟区较为少见,是零星病害。该病在烤烟生产中较少进行防控,如个别田块发病, 可在发病初期,浇灌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或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株灌药液 100~200毫升。

烟草黑胫病发病机理及防治方法研究进展

烟草黑胫病发病机理及防治方法研究进展

烟草黑胫病发病机理及防治方法研究进展烟草黑胫病是引起烟草产量和品质下降的重要病害之一,主要由真菌烟草赤蘚菌(Phytophthora nicotianae)引起。

黑胫病主要通过寄主植物叶表皮上的伤口和阴雨天气传播,其中高温高湿是烟草黑胫菌病发生的主要条件。

烟草黑胫病的发病机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病原菌侵入:病原菌通过感染部位进入植物内部,主要通过寄主叶表皮上的伤口侵入,如刈割伤、昆虫叮咬伤等。

2. 植物免疫反应:植物感染后,会产生一系列免疫反应来抵抗病原菌的侵入。

这些免疫反应包括产生抗菌物质、增强细胞壁的抗打破能力等。

3. 烟草黑胫菌的侵染和繁殖:病原菌在寄主植物内部侵染并繁殖,破坏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导致植物出现病状。

1. 清除病害源:定期清除病株、杂草以及病菌感染的植物残体,减少病原菌的侵染源。

2. 改善栽培环境:通过控制湿度和温度等环境因子,减少病害的发生。

避免过高的湿度和温度,维持适宜的空气循环,减少病原菌的生长和繁殖。

3. 使用抗病品种:选择抗病品种进行种植,提高植物的抗病性。

4. 施用化学药剂:使用合适的化学药剂进行防治。

如铜剂、菌灵等,可以减少病原菌的侵染和繁殖。

5. 合理施肥:通过合理施肥来增强植物的抗病性,提高植物的健康程度,减少病害发生。

6. 科学管理:加强田间管理,包括合理排水、定期修剪、适时采摘等,提高植物的耐病性。

烟草黑胫病的发病机理还不完全清楚,目前的防治方法主要是综合应用各种措施,包括清除病害源、改善栽培环境、使用抗病品种、施用化学药剂、合理施肥和科学管理等,以减少病害的发生和影响。

随着对烟草黑胫病发病机理和防治方法的深入研究,相信未来会有更多有效的防治手段的出现。

烟草黑胫病发病机理及防治方法研究进展

烟草黑胫病发病机理及防治方法研究进展

烟草黑胫病发病机理及防治方法研究进展1. 引言1.1 烟草黑胫病概述烟草黑胫病是一种常见的烟草病害,主要由真菌感染引起,对烟草种植造成严重的危害。

烟草黑胫病的发病特点是在烟草叶片上形成黑色斑点,逐渐蔓延并导致叶片坏死。

这不仅影响了烟草的品质和产量,还给农民带来了经济损失。

烟草黑胫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空气传播和土传两种方式。

在潮湿的环境下,真菌会迅速繁殖并侵染烟草植株,加剧病害的发展。

病原真菌还会在烟草植株残体和种子上长时间存活,为病害的再次发作提供了条件。

为了有效防治烟草黑胫病,农民需要加强田间管理,保持烟田通风和排水良好,及时清除病变叶片和烟草残体,避免病原真菌的传播。

选择抗病品种、合理施肥、科学使用化学农药也是防治烟草黑胫病的重要措施。

通过对烟草黑胫病的认识和防治方法的研究,可以有效减少病害的发生,保障烟草产量和质量,为农民增加收益提供技术支持。

2. 正文2.1 烟草黑胫病的发病机理烟草黑胫病是由真菌类病原体引起的一种重要病害,主要发生在烟草的根部和地下茎部。

发病机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病原侵入:烟草黑胫病的发病过程首先是病原菌通过伤口或根部吸收器官侵入植株,损害其正常功能。

病原菌在植株内部迅速繁殖,导致病变的扩散和加重。

2. 植物抗性:烟草黑胫病的发病机理还与植物本身的抗病性相关。

一些研究表明,植株的遗传背景和生长环境都会影响其对病原菌的抵抗能力,进而影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3. 气候环境:烟草黑胫病的发病还受气候环境的影响。

高温多湿的气候条件有利于病原菌的生长和繁殖,从而增加疾病的发生风险。

烟草黑胫病的发病机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深入研究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烟草黑胫病的发生规律,找到有效的防治方法。

2.2 烟草黑胫病的防治方法烟草黑胫病的防治方法可以采取多种措施,包括遗传改良、农艺管理、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等方面。

在遗传改良方面,选育抗病品种是预防烟草黑胫病的首要措施。

烟草黑胫病的研究进展

烟草黑胫病的研究进展

烟草黑胫病的研究进展烟草黑胫病是由疫霉菌引起的,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的烟草产区。

该病害可导致烟草植株死亡,严重影响烟草的产量和质量。

为了控制烟草黑胫病的发生和传播,研究人员已经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研究烟草黑胫病的发生规律和影响因素对于制定防治策略至关重要。

研究表明,烟草黑胫病的发生与土壤湿度、温度、pH值、肥料等因素有关。

其中,土壤湿度过高是促进病害发生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在烟草种植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控制土壤湿度。

此外,不同品种的烟草对黑胫病的抗性存在差异,因此选育抗病品种也是防治该病害的重要手段之一。

为了诊断烟草黑胫病,研究人员开发了多种方法,包括病菌分离、分子检测等。

其中,分子检测方法具有快速、准确、灵敏度高的优点,对于早期诊断和防治病害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利用抗病基因工程等手段来提高烟草的抗病性也成为了新的研究方向。

在防治策略方面,目前主要采用综合防治措施,包括农业防治、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等。

农业防治措施主要包括合理轮作、选用抗病品种、加强田间管理等。

化学防治主要使用杀菌剂,但需要注意药剂的合理使用,避免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生物防治是通过引入或培养抗病菌株来提高土壤的抗病性,具有环保和长效等优点,是未来防治烟草黑胫病的重要方向之一。

虽然目前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是仍然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例如,对于烟草黑胫病的发病机制仍需深入探讨,以制定更加精确的防治策略。

此外,现有的防治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何结合生物技术等手段提高防治效果,减少化学药剂的使用量也是未来需要深入研究的方向。

烟草黑胫病是烟草产业的重要威胁之一,需要加强研究,不断提高防治水平。

未来,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烟草黑胫病的发病机制和防治方法,同时注重环保和可持续性发展,为烟草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

烟草黑胫病是一种严重的土传真菌病害,对烟草生产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烟草黑胫病怎么防治

烟草黑胫病怎么防治

烟草黑胫病又叫烟草黑根、黑杆疯,是由烟草疫霉侵染所引起的、发生在烟草上重要土传真菌病害。

主要侵染烟草的根和茎基部,在其上形成黑色凹陷的病斑,故称“黑胫病”。

苗床期一般发生较少,主要为害大田期的烟株。

症状因烟株生长阶段和气候条件的不同而有较大差异。

烟草黑胫病遍布全世界,特别是温带、亚热带和热带地区发生较严重,有近40个国家和地区受到烟草黑胫病的危害。

[4] 中国华南地区3月下旬至4月中旬,黄淮地区5月出现症状。

降雨及田间土壤湿度是烟草黑胫病流行的关键性因素,在适温条件下,雨后相对湿度80%以上保持3-5天,病害即可流行。

烟草黑胫病的防治方法首先需要选择种植抗病品种。

大力推广高起垄、高培土技术,烟田要求平整,防止积水。

育苗时苗床用20%地菌灵(乙酸铜)可湿性粉剂10克/平方米,拌10-12千克干细土,播种时1/3撒在苗床表面,播种后其余2/3覆盖在种子上。

移栽前苗床用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均匀喷雾。

移栽时用55%敌克松可湿性粉剂350-400克/亩穴施。

最后在发病期结合化学药剂进行防治。

烟草黑胫病菌主要侵染烟草的根和茎基部,在其上形成黑色凹陷的病斑,故称“黑胫病”。

苗床期一般发生较少,主要为害大田期的烟株。

症状因烟株生长阶段和气候条件的不同而有较大差异。

对于一般具有水平抗性的品种来说,苗期对烟草黑胫病是非常感病的。

幼苗首先在近土表的茎基部出现暗褐色至黑色的病斑或底叶受到侵染,再沿叶柄扩展到茎上,常引起“猝倒”症状。

但与由腐霉属(Pythium)引起的烟草猝倒病不同的是,在苗床期,烟草黑胫病的病苗的部分或全部根系受侵染腐烂变黑,而烟草猝倒病在发病前、中期根系较少受到侵染。

当气温较低时,幼苗虽可以受到烟草黑胫病菌侵染,但往往不表现症状,这些受侵染而尚未表现症状的烟苗移栽到大田,不仅成活率很低,同时也是大田初侵染菌源之。

旺长期症状:这个时期病菌主要侵染部位是根系及茎的地下部分。

因此,首先看到的症状是烟株的叶片突然萎蔫下垂,几天后叶片变黄枯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烟草黑胫病中文名称:烟草黑胫病拉丁学名:Phytophthora parasitica var nicotianae为害作物:烟草病原菌形态特征:所引起的病害。

菌丝无隔膜,孢子囊顶生或侧生,梨形或椭圆形,顶端有乳状突起。

内生游动孢于,圆形或肾形,有侧生鞭毛两条。

厚膜孢子圆形或卵形,萌发时产生芽管形成菌丝.卵孢子球形,黄色、厚膜发病特点:黑胫病的流行主要由病菌特性,烟草的抗病性和环境条件三因素所制约。

寄主除不同烟草品种的抗性不同外,随株龄的增加其抗性增加,在现蕾期以前,茎基部组织柔嫩,为感病阶段,至现蕾后基部己本质化,即进入抗病阶段。

高温、多湿有利于此病流行,24.5~32℃为侵染适温。

在适温条件下,如雨后相对湿度保持在80%以上,连续3-5天,田间即可出现发病高峰。

防治方法:1) 种植抗病品种中烟14、5008、革新一号G140、G28、NC82、NC89、金星6007、(2)轮作换茬苗床地和烟田至少实行三年轮作。

前作以禾本科为宜不要与切科蔬菜科轮作(3)平整土地,越垅培土(4)药剂防治苗期喷洒1:1:120波尔多液二三次,移栽时用95%敌克松350克,对细土15-25公斤拌匀,于移栽封高窝前及起垅培土前,把药土洒在烟株周围,立即覆土避免药剂光解。

(5)在培土后也可用500倍的70%敌克松液喷茎基或浇灌,效果更好。

也可用40%三乙膦酸铝(乙磷铝)可湿性粉剂,亩施1公斤,或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50克对水50公斤,每株浇药液20~3~毫升,或于茎基部喷洒,隔10~15天再施药一次,可控制此病。

(4)药剂防治用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10g/m2,拌10-12kg干细土,播种时1/3撒在苗床表面,播种后其余2/3覆盖在种子上。

移栽前用此药500-800倍液喷一次,做到带药移栽。

移栽时用药50g/667m2与干细土拌匀,撒入穴窝。

也可用95%敌克松可湿性粉剂,每667m2350-400g穴施。

烟株培土后发病前采用局部保护的灌根方法向茎部及其土表施用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40%甲霜铜可湿性粉剂600倍液、64%杀毒矾M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90%8三乙膦酸铝可湿性粉剂400倍液、70%甲霜灵·福美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1:1:150-200倍式波尔多液喷淋,隔15天喷一次。

烟草黑胫病及其综合防治烟草黑胫病又称疫病,是我省烟草生产中主要病害之一。

该病从苗期到成株期均可发生,主产烟区一般发病率为5%一25%,严重田块高达60%以上,甚至成片死亡,严重威胁我省的烟草生产。

一、症状烟草黑胫病的病原为烟草疫霉。

苗期发病,先在茎基部形成黑斑或从底叶发病蔓延至幼茎,如苗床湿度大,病斑很快向上部扩展,并形成许多白色霉层,为病菌的茵丝和孢子囊,并可迅速传染相邻叶片和烟草,导致烟苗成片死亡。

成株期发病,从根颈部位开始,茎秆变黑,叶片从下向上变黄,严重时下垂或全部凋萎,谊株死亡;向下扩展可导致主根变黑,皮层腐烂,细根死亡;病菌向内侵入,造成髓部组织成黑褐色,且干缩成蝶片状,其间生有稀疏棉絮状菌丝体。

二、病害流行因素1、侵染和传播:带菌的土壤、粪肥及灌溉水是烟草黑胫病的主要初侵染源,其次为带病烟苗,其产生的孢子囊和游动孢子借雨水或灌溉水传播,可引起再浸染。

烟草黑胫病菌主要集中在距土表。

一 5厘米的范围内活动,通过伤口或直接侵入,侵染部位主要是茎基都。

烟草黑胫病以土传为主,风雨、流水、灌溉水、粪肥、痫土、病苗、农事操作等都是其传播途径。

2、气候因素影响:烟草黑胫病属高温高湿型病害,其发生流行与温湿度有密切的关系,平均气温 24、5叫2℃最适合病害侵染,28— 30℃发病最快,低于20℃很少发病,候平均气温达到20—22℃开始发病,23℃以上大量发生并迅速蔓延。

湿度是烟草黑胫病流行的限制因子,雨后相对湿度保持在80%以上3-5天,田间就会出现一个发病高峰,全年第一场大雨(雨量在40毫米以上)后7天左右、烟草黑陉病开始流行,在烟株现蕾前雨量大,则病害加重。

3、耕作类型的影响:黑胫病是土壤传播病害。

据调查,年年连作的烟田黑胫病发病率都在18%以上,而隔年水旱轮作的烟田黑胫病发病率在3%以内,3年轮作的烟田,基本无发病。

地势较高的烟田黑胫病发生率较低,病情较轻;地势低的烟田黑胫病发病率高,病19重;同等品种在同等的管理条件下,用房前屋后菜园地育苗比新地育苗发病早,而且严重,田间管理粗放的黑胫病发生也较重。

4、寄主抗病性影响。

不同品种的烟草对黑胫病的抗性有明显差异,同一品种的不同生育阶段对黑胫病的抗性也有较大差异,苗期和现蕾期以前较感病,现蕾以后较抗病。

三、综合防治措施1、合理轮作:烤烟忌年年连作,有条件的地区最好适当调整烟田种植面积,改变一年内隔季轮作为隔年水旱轮作或3年以上的轮作,这样可基本上控制黑胫病的发生危害。

2、推广抗病品种:推广优良的抗病品种是综合防治措施中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严格执行种子繁殖程序,防止优良品种退化。

抗病品种:k326、NC82、G28、云烟85、云烟87等。

3、改变耕作制度:不用房前屋后菜园地或旧地做苗床,选用净肥或熟肥,大力推广稀播种、假植苗和营养袋栽培等方法培育壮苗。

田间管理应做到不施带菌肥料,高畦单畦种植,发现病株要及时拔除销毁。

适时早栽,使烟株生长的感病阶段与适合病害流行的高温多雨季节错开。

施足基肥,增加磷钾肥,提高烟株抗病能力。

4、化学防治:防治烟草黑胫病以25%甲霜灵、58%甲霜灵锰锌及金瑞毒霉防效最佳。

长期使用易造成烟草黑胫病菌抗药性的增强。

可改用安克锰锌。

用药量:亩用安克锰锌600-800倍液,即60%可湿性安克锰锌粉剂100克,加水60—80公斤可取得90%左右的防治效果。

58%甲霜灵锰锌500倍液和58%甲霜灵锰锌500倍液+72.2%霜霉威600倍液对烟草黑胫病的防治效果最好,第二、三次施药15天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3.3%、77.4%,80%、83%。

其次为72.2%霜霉威,两次调查防治效果分别为71.1%,69.8%,移栽灵的防治效果分别为60%,62.3%。

烟草黑胫病的防治烟草黑胫病是严重为害烤烟的一种真菌病害。

一旦遭受黑胫病菌的侵染,烟株将迅速死亡。

美国每年耗资上百万美元,用来防治烟草黑胫病。

烟草黑胫病的典型症状是植株萎焉和叶片黄化。

底部叶片染病蔓延至茎,常常在茎基部出现黑斑逐渐向上发展。

将受害茎剖开,髓部常呈碟片状,但抗病品种常常不出现碟片症状。

染病后期根部可完全腐烂,最终烟株死亡。

温暖、潮湿的气候条件有利于黑胫病的发生。

黑胫病菌可在土壤中存活,并通过土壤传播。

因此该病属于土传病害,但有时也可随流水传播,雨水也可以传播,如暴雨将土壤溅到底部的叶片上,也可导致叶片发病。

防治该病的措施主要有:种植抗病品种、实现轮作和药剂防治。

种植抗病品种如果烟田曾经发生过黑胫病,选用抗病品种是最关键的防治措施之一。

美国Clemson大学技术推广处的植物病理学家Bruce Fortnum指出,他所进行的9—10年的试验结果表明,种植抗病品种是最有效的防治措施。

美国南卡罗来纳州williamsburg县的一位烟农Lindell Springs说,种植不抗病的烟草品种,对于具有烟草黑胫病菌的烟田来讲,肯定是一种灾难。

他认为K326是感黑胫病的品种,而NC71和NC72是高抗种。

专家认为种植抗病品种要考虑品种抗病的特性,有的抗病品种也能染病。

抗病品种和感病品种的划分是按照品种的病情指数划分的,病情指数越低抗病性越高。

但应当注意的是,黑胫病菌有两个生理小种,生理小种1号和0号,有的抗病品种只抗一种生理小种。

连续种植对1号生理小种抗病的品种,会导致烟田0号生理小种数量的增加,因此种植单一的抗性品种还不够。

烟农还要注意轮作。

实现轮作有经验的烟农和专家共同认为,种植抗病品种与轮作相结合,可以控制黑胫病的为害。

如果忽略了轮作和抗病品种的应用,黑胫病的发生是不可避免的。

轮作的时间越长,防治的效果越好。

连作意味着在烟田中积累黑胫病菌。

为减少土壤中的病菌数量,要将病烟组织残余彻底清理干净。

为了防治黑胫病,可与烟草轮作的作物有:玉米、棉花、大豆、花生、其它谷类作物等。

化学防治如果没有条件实现轮作,化学药剂防治是有效的。

瑞毒霉(甲霜灵)是防治黑胫病的有效杀菌剂。

最好在移栽前进行一次药剂处理,间歇使用甲霜灵防病效果不好,要按照使用说明进行用药。

总的说来,如果在未种过烟的土地上种植,结合种植抗病品种是最好的防治措施。

当采取药剂防治与抗病品种相结合的防治措施时,选用抗病品种是最关键的。

其它防病措施尽管其它一些措施不如种植抗病品种与轮作相结合的防治效果,但还可起到辅助防病的作用。

例如,建好苗床地,促进烟苗生长,提高烟苗的抗病力。

搞好苗床和田间排水,因为黑胫病菌喜欢潮湿的土壤条件。

合理密植,有利于田间透光通风。

进行冬更,减少越冬菌。

病株周围的土壤可以传染其它健株,并且接触了病株的工具也可以传染其它健株,要特别注意。

总而言之,对于黑胫病的防治采用抗病品种与轮作相结合的措施可以得到控制。

烟草植保在线/SbContent.aspx?Qid=32#烟草黑胫病发布时间:2009-3-19 10:41:56病原为烟草疫霉菌[Phytophthora parasitica var. nicotianae (Bredade Hean)Tucker],鞭毛菌亚门,卵菌纲,霜霉目,疫霉属。

烟草生长各时期均可发病。

苗期发病烟株常在茎基部出现黑色病斑,导致烟苗萎蔫、发黄;大田发病烟株先在近地茎基部出现黑斑,后逐渐扩大、加深,影响烟株水分养分运输,导致烟叶发黄、萎蔫、腐烂,严重时茎、叶上形成大量湿腐病斑,整株烟叶下垂,干枯坏死。

后期剖开病茎可见髓部干缩呈碟片状,其间生有菌丝、菌核。

大田期黑胫病典型症状可概括为"黑膏药"、"腰漏"、"穿大褂"和"碟片状"。

防治方法:①因地制宜选用优良抗病品种,如G28、K326、云烟85、G80、G140等。

②培育无病壮苗,100%无病壮苗移栽。

③坚持轮作,轮作年限2~3年,轮作对象以禾本科作物为宜,水旱轮作效果更佳。

④中低海拔烟区,在烟株旺长初期应及时揭膜提沟培土,降低根区土壤温湿度,减轻病害。

⑤搞好田园卫生,及时清除病株残体,集中销毁。

⑥在病史烟区,禁止采用放"跑马水"等漫灌措施。

⑦化学防治。

感病品种(如红花大金元)移栽还苗后,用58%甲霜灵·锰锌或宝大森(58%甲霜·锰锌)150克/亩,兑水100千克灌根1次。

也可采用25%宝克100~120克/亩或72.2%宝力克(霜霉威)80~100克/亩等兑水100千克灌根1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