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教程 第5章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基础第五章

选择源单元 格或区域
点击“剪切”按钮或选 选择目标单 择“编辑/剪切”命令 元格,粘贴
Ctrl+X 选择目标单元格, Ctrl+V
拖动到目标单元格
第六章 演示文稿处理系统
⑶选择性粘贴
Excel粘贴不仅可以粘贴单元格(或单元
第六章 演示文稿处理系统
输入数据的几个特殊情况:
⑴输入分数(如1/2),应先输入“0”及一个空格后输入 ½
⑵输入纯数字组成的字符型数据,输入前加西文单引号 (‘),Excel 将自动把它当作字符型数据处理。
⑶输入日期和时间数据时,用“-”或“/”分隔年月日; 时间用“:”分隔时分秒。 输入当前日期:Ctrl+; 组合键 输入当前时间:Ctrl+Shift+; 组合键
日期时间在单元格中的默认对齐方式为“右对 齐”。
5.2.3 编辑数据
第六章 演示文稿处理系统
⒈编辑单元格数据
编辑单元格有两种方法:在编辑栏中编辑和在
单元格内直接编辑。单击目标单元格,在编辑栏中
对数据修改;双击目标单元格或按F2键,在单元格
内编辑数据。
在编辑栏中修改
选定单元格
按F2键在单元格内修改
第六章 演示文稿处理系统
在对话框中输入 工作区文件名, 确定
第六章 演示文稿处理系统
⒊打开工作簿
选“文件/打开”命令
点击“常用”工具栏 上的“打开”按钮
直接双击要打开的工作薄
在“打开”对 话框中选择文 件,点击“打 开”
⒋关闭工作簿
方法与关闭Word 文档的方法类似。
第六章 演示文稿处理系统
5.2.2 数据类型
005-信息技术基础必修第五章

知识讲解
1.信息资源管理过程 从一般意义上讲,管理伴随着信息的获取、加工、存储、发布等信息活动的整个过
程。 2.信息资源的分类组织
信息资源可以采用标准的或约定俗成的分类方法进行分类,广为使用的有学科分类 和主题分类两种分类方法。一般而言,学科分类法由权威机构发布,成为全社会或行 业所遵守的标准,如《中国法》和《人民法》。相对而言,主题分类方法则具有一定的 随意性。 3.信息资源管理中的标准化思想和意义
数据的各种请求、实现对数据库的底层操作,并把操作结果返回给
数据库的应用系统。这样,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应用
系统就组成了一个有机的层级关系。
知识讲解
2.三种信息资源管理方式比较
知识讲解
3.信息资源管理对我们的影响 (1)改变我们的行为习惯 也许我们不知不觉地已将原来散乱的书桌收拾得干干净净;计算机中的文件和文件
目录 CONTENTS PAGE
信息与信息技术 信息获取 信息的加工与表达 信息集成与信息交流
信息资源管理 信息安全
目录 CONTENTS PAGE
信息资源管理
目录 CONTENTS PAGE 5.1.信息资源管理概述
知识讲解
认真观察身边发生的事情,你将发现信息资源管理无处不在:我们每天起床后都要将 当天要用的课本、作业本、学习资料等整理好;随着电话号码的不断增多,每隔一段时间 我们就得整理更新一次家里的电话号码本;打开计算机可能就要使用资源管理器;也许你 还喜欢把报纸、杂志上有关某个明星的所有新闻剪下来,收藏在你的笔记本里;建立网站 前先要规划整个网站的内容,将网站素材整理好;还有,家里的藏书、音像资料以及因 特网上的信息等都是信息资源,都需要管理。
Blog不仅可以用来作学习笔记,还可以用文件的形式上传学习资源(如文档、图片、 声音、视频文件等)。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基础第五章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基础第五章引言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基础(简称CIT)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
本章主要介绍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基础的第五章内容,包括计算机内存管理、文件系统等相关知识。
1. 计算机内存管理计算机内存是计算机系统中的一种重要资源,用于存储程序和数据。
计算机内存管理是指计算机系统中对内存资源的有效管理和利用,包括内存的分配与回收、内存地址的转换等。
计算机内存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内存分配:计算机内存分配是指将内存划分成一系列大小相等或不等的存储块,为进程或应用程序分配合适大小的内存块。
常见的内存分配算法有连续分配、非连续分配等。
–连续分配:将内存分成大小相等的块,每块可分配给一个进程。
常见的连续分配算法有分区分配、动态分区分配等。
–非连续分配:将进程的地址空间分成多个不连续的块,每块可分配给一个进程。
常见的非连续分配算法有分页式内存管理、段式内存管理等。
2.内存回收:计算机内存回收是指在进程执行完毕或者不再使用内存块时,将内存块释放回内存资源池,以便供其他进程使用。
常见的内存回收算法有手动回收、自动回收等。
3.内存地址转换:计算机内存地址转换是指将逻辑地址转换为物理地址的过程。
在计算机系统中,每个进程的逻辑地址空间是独立的,因此需要将逻辑地址转换为物理地址,以方便计算机系统的访问和管理。
内存地址转换的实现可以通过硬件和软件相结合的方式,其中硬件部分主要包括内存管理单元(MMU)和页表等,软件部分主要包括操作系统的内存管理模块等。
2. 文件系统文件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管理文件存储和访问的一种机制。
计算机系统中的文件是指一组相关数据的集合,文件系统主要负责对文件的组织、存储和访问。
计算机文件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文件系统的组织:计算机文件系统的组织分为层次式文件系统和平面式文件系统两种类型。
–层次式文件系统:采用树形结构组织文件,以目录作为组织单元,文件之间存在明确的层次关系。
大学计算机基础-第5章.ppt

主讲人 联系方式
第5章 网页设计
• 通过本章的学习,您将会掌握以下知识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网页制作的语言和工具 网页制作步骤 网页中的文本和超链接 网页中的图像和多媒体 表单的制作 网页版面设计 网页的特效制作 站点发布与管理
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
HTML文本的基本结构
<table border="4" cellspacing="1" width="249" id="AutoNumber1" bordercolorlight="#808000" bgcolor="#FFFFFF" bordercolordark="#800080"> caption>课程表</caption> <tr> <th width="180">时间</th> <th width="344">课程内容</th> </tr> <tr> <td width="180">1 月</td> <td width="177">图像处理</td> </tr> <tr> <td width="180">2 月</td> <td width="177">动画</td> </tr> <!—定义表格内的一个列上的数据项--> <!—定义表格内的一个列上的数据项--> <!—定义整个表格格式--> <!—定义整个表格标题--> <!—定义表格行--> <!—定义单元的标题--> <!—定义单元的标题-->
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教程课后习题

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教程课后习题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教程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信息技术概述1.1信息与信息技术1)从通常意义上说,什么是信息信息处理包含那些行为和活动答:从客观的立场来看,信息是指:“事物运动的状态及状态变化的方式”。
从认识主体立场来看,信息是指:“认识主体所感知或所表述的事物运动及其变化方式的形式、内容和效用”。
信息处理指的是与下列内容相关的行为和活动:信息的收集、信息的加工、信息的存储、信息的施用。
2)什么是信息技术他包括哪些方面你所学的专业与信息技术有什么联系答:信息技术指是的用来扩展人们信息器官功能、协助人们进行信息处理的一类技术。
基术的信息技术包括:扩展感觉器官功能的感测(获取)与识别技术;扩展神经网络功能的通信与存储技术;扩展思维器官功能的计算(处理)技术;扩展效应器官功能的控制与显示技术。
略。
3)列举一至两种常用(见)的信息处理系统,花出它们的系统组成图。
答:火车、飞机售票系统。
图略。
1.2微电子技术1)什么是集成电路什么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你能列举出常用电子设备中的一些集成电路吗答:集成电路是一半导体单晶体作为材料,经平面工艺加工制造,将大量晶体管、电阻等元器件及互连线构成的电子线路集成在基片上,构成一微型化的电路或系统。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超过100万个电子元件的集成电路。
如:电脑中的主板、显示卡、CPU等。
2)集成电路的发展趋势如何微电子技术会达到极限吗答:集成电路的特点是体积小,重量轻,可靠性高。
集成电路的工作速度主要取决于组成逻辑门电路的晶体管的尺寸,晶体管的尺寸越小,其极限工作频率越高,门电路的开关速度就越快。
不会达到极限,Intel公司的创始人之一Gordon E·Moore 1965年在《电子学》杂志上曾发表论文预测,单块集成电路的集成度平均每18~24个月翻一番,这就是有名的Moore定律。
大学信息技术导论第5章(参考课件)

第5章
2004年10月
第5章 程序设计基础
程序设计语言是人们用来向计算机传递 信息与下达命令的通信工具。 软件发展的三个阶段:
1946年-1956年 低级语言(机器语言或汇编语言),追求功效,顺序程序。
1956年-1968年 高级语言(数学语言或接近于自然语言(英语)的语言), 追求易读性和易维护性,并发程序和并行程序。
解释程序对高级语言程序将源程 序逐句分解为最低级的机器语言 代码并执行,而不产生目标程序。
解释方式便于查找错误,但效率 较低。
5.1.1 基本概念
伪代码
当编写的程序并不完全生成可执行的目标代码,而由 计算机内部产生中间代码(程序员无法看到)被称为伪 代码。伪代码保留在内存中,等待用户或程序员的执 行调用。可执行的目标代码最后被执行,但并不保留 在内存中。所有程序,即使它们有EXE扩展名,也都 必须使用解释程序或编译程序来运行(如VB)。
5.1.1 基本概念
程序: 狭义地定义为计算机指令的集合; 广义地定义为说明一项任务或工作过程的符 号代码形式,这种符号代码人可以读懂,而 由计算机处理执行。
程序的实际工作过程称为程序的执行。
程序的静态特性:与执行过程无关的特性。 程序的动态特性:与执行过程有关的特性。
5.1.1 基本概念
程序必须具备的特征
✓ 程序必须具有解决某一问题的特定任务与功能,都需 要回答“解决什么或做什么”的问题
✓ 程序要遵循一定的规则和步骤,而不是多条指令的胡 乱堆砌。程序必须按照算法所规定的语法格式和步骤, 回答“怎样做”和“如何执行”的问题
✓ 程序的执行者是计算机,由于计算机有其自身的逻辑 和执行方式,所以程序必须符合计算机的逻辑及处理 方式,才能被计算机识别和执行
大学计算机第5章电子教案

TSP问题的算法策略设计:
当数学建模完成后,就要设计算法的策略或者说问题求解的策略。
求解TSP的遍历算法:列出每一条可供选择的路线,计算出每条
路线的总里程,最后从中选出一条最短的路线。
出现的问题是:组合爆炸
• 路径组合数目:(n-1)! • 20个城市,遍历总数1.216×1017 • 计算机以每秒检索1000万条路线的计算速度,需386年。
【例5-4】TSP问题(旅行商问题、货郎担问题)
TSP问题(Traveling Salesman Problem,旅行商问题),威廉 哈密尔顿爵士和英国数学家克克曼T.P.Kirkman于19世纪初提出。
有若干个城市,任何两个城市之间的距离都是确定的,现要求 一旅行商从某城市出发必须经过每一个城市且只能在每个城市逗 留一次,最后回到原出发城市,问如何事先确定好一条最短的路 线使其旅行的费用最少。
将现实世界的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就可能发现问题的本质及 其能否求解,甚至找到求解该问题的方法和算法。
(1) 百钱百鸡问题的数学模型:
x y z 100 5x 3y z / 3
(1) 100 (2)
且根据已知条件有:0≤x≤20,0≤y≤33,3≤z<100,z mod 3=0
(4) 阿基米德分牛问题
问题分析:引入数学变量,设白、黑、花、棕4种颜色的公牛、 母牛数量分别为x1、x2、x3、x4和y1、y2、y3、y4,这样可以 将要求的问题解表示成一个表格。
白色 黑色 花色 棕色 公牛 x1 x2 x3 x4
x1 x4 x2 1/ 2 1/ 3
x2
B
3
6
6
A
9
C
8
3
《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课件(第五章)

库内容的检索、增加、修改和删除等操作。
8
5.1.2 数据库的特点
数据库系统并不是针对某个数据的具体应用,而是面向全局的。它实现了对数据库的统一控制和管理。
1〕数据共享 2〕数据的冗余度低 3〕数据的独立性高
数据库 的特点
9
4〕数据集中控制 5〕数据的平安性和可靠性高
型。如层次模型和关系模型的数据结构就分别是层次结构和关系结构。
数据操作
数据操作用于描述系统的动态特征,包括数据的插入、修改、删除和 查询等。数据模型必须定义这些操作的确切含义、操作符号、操作规则及 实现操作的语言。
数据约束
数据的约束条件实际上是一组完整性规则的集合。完整性规则是指给 定数据模型中的数据及其联系所具有的制约和存储规则,用以限定符合数 据模型的数据库及其状态的变化,以保证数据的正确性、有效性和相容性。
库管理系统进行数据库的
维护工作。
6
5.1.1 数据库的基本概念
3.数据库系统
数据库系统〔Database System,DBS〕是指带有数据库并利用数据库技术进行数据管理的计算机系统。 一般由支持数据库运行的软硬件环境、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应用程序等组成。
计算机和操作系统
数据库管理系统, 如Access 2021
6〕提供了故障恢复功能
5.1.2 数据库的特点
01 数据共享:数据库的数据共享既指所有用户可同时存取数据库中的数据,也包括用户可以各种方
式通过接口使用数据库。
02 数据的冗余度低:与文件系统相比,数据库实现了数据共享,从而防止了用户各
自建立应用文件,进而减少了大量重复数据,减少了数据冗余,维护了数据的一 致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室
总线结构
计算机学院计算机基础教研室
18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
计 环型拓扑
算
机
传输速率高,传输距离远。
应 用
一个站点的故障会形起整个网络的崩溃。
基 础
例如:IBM令牌环网
教
研
室
环型结构
计算机学院计算机基础教研室
19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
计 星型拓扑
算
机 应
通信协议简单
用 基
站点故障容易检测和隔离
算
机
应
用 5.1.1 通信基础
基 础
5.1.2 多路复用
教 研
5.1.3 数据交换
室 5.1.4 数据压缩
计算机学院计算机基础教研室
4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
计 5.1.1 通信基础
算
机 应
通信介质
用 基
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无线介质
础
通信信号
教 研
模拟信号、数字信号
室
通信系统
分组交换
计算机学院计算机基础教研室
37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
计 5.4.2 广域网的接入技术
算
机
应 PSTN
用 基
ISDN
础 DSL(xDSL)
教 研
ADSL
室
RADSL、HDSL、VDSL、SDSL
Cable Modem
DDN
Fibre-optical
FTTR、FTTB、FTTC、FTTZ、FTTH
计算机学院计算机基础教研室
38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
计 5.4.3 广域网协议与实例
算
机 应
计算机网络中各个组成部分相互通信时都必须
用
认同的一套规则,也称为通信协议。例如:数
基 础
据包(或帧)的格式与含义
教
实现这些规则的软件称为协议软件。
研
室
SLIP(Serial Line Internet Protocol )
计 混合型拓扑
算
机 应
结合不同拓扑结构的优点。
用
基
础
教
研
室
混合型结构
计算机学院计算机基础教研室
22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
计 例题
算
机 应
根据网络的地理覆盖范围分类,校园网是一
用
种。
基 础
A.广域网 B.互联网
教 研
C.局域网 D.Internet
室 计算机网络的目标是实现 。
A.数据处理 B.信息传输与数据处理
计 例题
算
机
应 为了能在网络上正确地传送信息,制定了一整套
40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
计 5.4.4 分组与转发
算
机 应
分组交换(包交换)
用 基
特点
础
传输质量高、网络可靠性高
教 研
方便不同类型网络终端间的通信
室
传输延迟小
线路利用率高、经济性能好
转发技术
直通转发、存储转发、碰撞逃避转发
计算机学院计算机基础教研室
41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
光导纤维(光线的入射角足够大时,就会出现全反
用
射,重复此过程,光就沿着光纤传播下去)
基
础 教 纤芯
光波 光波在光纤中的传播
研 室
光缆
包层
保护层
光
多根光纤
纤
保护层
防止光泄漏的吸收外壳 起保护作用的防护层 外绝缘层
计算机学院计算机基础教研室
保 护 层
7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
计 5.1.2 多路复用
算
机
计算机学院计算机基础教研室
退出 2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
计 第五章 计算机网络
算
机 应
5.1 数据通信概述
用 基
5.2 网络基础
础 5.3 计算机局域网
教 研
5.4 计算机广域网
室 5.5 Internet网络应用
计算机学院计算机基础教研室
返回 3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
计 5.1 数据通信概述
础 连线费用大
教 研
中央结点要求高
室 例如:ATM交换式局域网
星型结构
计算机学院计算机基础教研室
20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
计 树型拓扑
算
机 应
容易扩展,故障容易分离处理。
用
对根的依赖性很大,根发生故障整个系
基 础
统就崩溃。
教
研
室
树型结构
计算机学院计算机基础教研室
21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
计
算 机 应
计算机应用基础
用
基
础
教
研
室
主讲人:caohongbo
计算机学院计算机基础教研室
1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
计 课程目录
算
机 应
第一章 计算机概述
用 基
第二章 计算机组成原理
础
第三章 计算机软件
教 研
第四章 多媒体技术基础
室
第五章 计算机网络
第六章 信息与信息安全
第七章 数据库技术
包含通信子网、具有路由选择功能、点到点的通信方式
通信子网
传输线
局域网
计算机学院计算路机由基础器教研室
家庭用户
36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
计 5.4.1 广域网基础
算
机 应
面向连接的网络服务
用 基
永久虚电路(PVC)、可交换虚电路(SVC)
础 无连接的网络服务
教 研
多路复用
室 电路交换
无损压缩、有损压缩
压缩指标
压缩率、失真度、重建质量、复杂度与资源消 耗度
计算机学院计算机基础教研室
10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
计 例题
算
机 应
Modem(调制解调器)的用途是使计算机数据能
用
够在 上传输。
基 础
A.模拟信道B.数字信道
教 研
C.有线信道D.无线信道
室
一般来说,下列传输介质中,带宽最大的 。
室
计算机学院计算机基础教研室
14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
计 5.2.3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算
机 应 用
网络覆盖范围
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
基 拓扑结构
础 教 研
星型、树型、总型、环型
传输速率
室
低速网络、高速网络
பைடு நூலகம்
交换方式
电路交换、分组交换
传输技术
广播式网络点、对点式网络
计算机学院计算机基础教研室
算 机
拓扑结构:
应
用
基
础
教
研
室
终端器
以太网拓扑结构示意图
计算机学院计算机基础教研室
终端器
29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
计 以太网(Ethernet)
算
机 通信方式:
应 用
广播方式通信。
基 础
线缆标准
教 100BaseT(无屏蔽双绞线)
研 室
信息帧的格式:
同步码
接收结点 MAC地址
发送结点 MAC地址
教 研
6类线(200Mb/s)
室 无屏蔽双绞线 (UTP);屏蔽双绞线 (STP)
同轴电缆分类
基带同轴电缆(50Ω )
传输数字信号
宽带同轴电缆(75Ω )
金属屏蔽 外绝缘层
传输模拟信号
内层导线 绝缘体
同轴电缆
计算机学院计算机基础教研室
6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
计 光纤与光缆
光线
算
机 应
基 础
硬件部分
教
服务器、工作站、网络适配器与通信设备
研
室 软件部分
计算机学院计算机基础教研室
26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
计 5.3.2 常用局域网简介
算
机 应
介质访控制方法
用 基
以太网(Ethernet)
础 令牌环网
教 研
无线局域网
室
计算机学院计算机基础教研室
27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
帧 类 型
8B
6B
6B 2B
发送的数据
46~1500B
帧头部
帧数据区
计算机学院计算机基础教研室
CRC
4B
30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
计 续一
算
机 应
以太网卡
用 按传输速度可以分为10M、100M、10/100M自适应网卡
基 础
每块网卡有一个全球唯一的48位二进制数表示的MAC地址
教
研 特点:
5.4.1 广域网基础
用 基
5.4.2 广域网接入
础 5.4.3 广域网协议与实例
教 研
5.4.4 分组与转发
室
计算机学院计算机基础教研室
35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
计 算 机 广域网的本质特征 应 用 广域网物理上由两部分组成 基 础 资源子网、通信子网 教 研 广域网特点 室
室 维护方便、增/删结点容易;
轻负载时效率较高、重负载时,网络性能将急剧下降。
以太网并不适合实时性要求较高的环境
计算机学院计算机基础教研室
31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
计令牌环网
算
机 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