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

合集下载

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

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
4
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
导线测量的外业
1.闭合导线
闭合导线图
A、B为已知点, 1、2、3、4、5为 新建导线点。
A
已知数据:AB,XB,YB
1
S12 2
SB1
B
1 0
2 S23
B
(XB,YB) S51
5 3 3
5
S45 4 S34
观测数据:连接角B;
4
导线转折角0 ,1 , 2 , 3 , 4, 5;
选点时应满足下列要求:
1) 相邻点间必须通视良好,地势较平坦,便于测角和量距: 2) 点位应选在土质坚实处,便于保存标志和安置仪器; 3) 视野开阔,便于测图或放样; 4) 导线各边的长度应大致相等,除特殊条件外,相邻边长度比 一般不大于1:3,平均边长符合技术规定; 5) 导线点应有足够的密度,分布较均匀,便于控制整个测区。
导线各边长SB1,S12,……,S51。
5
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
2.附合导线
导线测量的外业
2.附合导线
AB、CD为已知边,点1、2、3、4为新建导线点。
已知数据:AB,XB,YB;CD,XC,YC。
C CD
B
1 SB1
S12
2 S23
AB B 1
2
3 S34 4 S4C C
3
4 (XC,YC)
D
(XB,YB)
DJ6经纬仪测一测回,当盘左、盘右两半测回角值的较差不超过 ±40″时,取其平均值。
3.导线边长测量
导线边长测量可用钢尺丈量方法,也可用光电测距仪测定。
钢尺量距时,用检定过的钢尺,往、返丈量各一次。丈量的相对误
差不应超过规定。满足要求时,取其平均值作为丈量的结果。

导线测量外业工作步骤

导线测量外业工作步骤

导线测量外业工作步骤导线测量外业工作就像一场有趣的户外探险呢。

一、选点。

这就像找宝藏的地点一样。

要选在视野开阔的地方哦,这样才能方便看到周围的情况。

比如说,不能选在大树底下或者是特别狭窄的胡同里。

而且呀,点与点之间要通视,就像两个人得能互相看见对方一样。

这些点呢,最好能均匀分布在要测量的区域,可不能太任性地乱选,不然后面测量起来可就麻烦大啦。

二、埋设标志。

选好点之后,就得给这个点做个标记啦。

就像给这个宝藏地点立个小牌子一样。

可以用木桩或者是混凝土桩,把它稳稳地埋在地上,要埋得牢固哦,可不能风一吹就倒啦。

这个标志上还得写上点号呢,就像给这个小宝藏点取个名字,方便我们之后找到它,也方便记录数据。

三、测角。

这一步就像是给每个点之间的关系做个小调查。

用经纬仪或者全站仪来测量相邻导线点之间的水平角。

这个时候要特别小心,仪器要架得稳稳的,就像给它找个舒服的小窝一样。

然后仔细地瞄准目标,读取数据,这个数据可不能马虎呀,差一点可能就会让整个测量结果变得乱七八糟呢。

四、量边。

这就像是测量宝藏点之间的距离。

用钢尺或者测距仪来量相邻导线点之间的距离。

要是用钢尺的话,得把钢尺拉得直直的,可不能让它弯弯扭扭的,就像给它捋顺了小身子一样。

要是用测距仪呢,也要按照正确的操作来,保证测量的准确性。

五、联测。

这一步就像是把我们测量的这些小宝藏点和更大的宝藏网络联系起来。

要与已知的高级控制点进行联测,这样我们测量的这些点才有个准确的“身份”,知道它们在整个大的测量体系里的位置呢。

导线测量外业工作虽然有点复杂,但是只要一步一步认真做,就像精心搭建一个小城堡一样,最后就能得到准确又可靠的测量成果啦。

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是

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是

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是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

导线测量是土地测量中的重要工作之一,它是指在地面上利用测量仪器和标志物测量出一定的长度和方向,以确定地物的位置和形状。

而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则是指在实地进行导线测量时所需进行的一系列操作和步骤。

下面将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对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进行外业工作前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这包括对测量仪器的检查和校准,对测量标志物的设置和确认,以及对测量现场的规划和布置等。

在进行导线测量前,需要确保测量仪器的准确性和稳定性,以及测量标志物的清晰可见和牢固可靠。

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对测量现场进行规划和布置,确保测量工作的顺利进行。

其次,进行外业工作时需要严格按照测量任务书和测量方法进行操作。

在实地进行导线测量时,需要根据测量任务书和测量方法的要求,合理安排测量路线和测量点,选择合适的测量时间和天气条件,以及正确使用测量仪器和标志物。

在进行导线测量时,需要严格按照规定的步骤和程序进行操作,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再次,进行外业工作时需要注意测量现场的环境和安全。

在实地进行导线测量时,需要注意测量现场的环境和周围的情况,确保测量工作的顺利进行。

同时,需要注意测量现场的安全,确保测量人员和设备的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最后,进行外业工作后需要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在完成导线测量后,需要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得出测量结果并制作成果图。

同时,需要对测量过程中的问题和不确定因素进行总结和分析,为后续工作提供参考和改进。

综上所述,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是土地测量中的重要环节,它需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严格按照测量任务书和测量方法进行操作,注意测量现场的环境和安全,以及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导线测量工作的顺利进行,得出准确可靠的测量结果。

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步骤

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步骤

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步骤导线测量是土木工程中常用的测量方法之一,用于确定地面上不同点之间的水平距离和高程差。

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是指在实地进行测量时的具体操作步骤。

下面将介绍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步骤。

一、准备工作在进行导线测量之前,需要做一些准备工作。

首先,要确认测量的范围和目的,并制定测量计划。

其次,要准备好测量仪器和工具,如经纬仪、测距仪、测量杆、三脚架等。

还需要检查和校准这些仪器和工具,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

二、设置控制点在进行导线测量之前,需要设置一些控制点,用来定位和控制测量的精度。

通常会选择稳固的地面或建筑物作为控制点,并在上面安装测量标志物。

设置控制点时要注意选址合理,避免受到地形或建筑物的影响。

三、测量水平距离测量水平距离是导线测量的主要内容之一。

在测量水平距离时,首先要选择起点和终点,并在上面设置测量标志物。

然后,在起点和终点之间设置测量杆,用来测量距离。

测量时要注意保持测量仪器的水平,并记录下测量数值。

四、测量高程差测量高程差是导线测量的另一个重要内容。

在测量高程差时,首先要选择起点和终点,并在上面设置测量标志物。

然后,使用测量杆和经纬仪等仪器,测量起点和终点的高程值。

测量高程差时要注意仪器的精度和读数的准确性,并记录下测量数值。

五、测量方位角测量方位角是导线测量的另一个关键内容。

在测量方位角时,需要使用经纬仪等仪器,测量两个点之间的水平方位角。

测量方位角时要注意仪器的精度和读数的准确性,并记录下测量数值。

六、数据处理在完成测量工作后,需要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首先,要对测量数据进行校核和比对,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然后,根据测量数据计算出所需的水平距离、高程差和方位角等数据。

最后,将测量结果整理成报告或图表,以便后续分析和应用。

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步骤包括准备工作、设置控制点、测量水平距离、测量高程差、测量方位角和数据处理等。

这些步骤需要仪器和工具的支持,并需要测量人员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导线测量外业工作的主要内容

导线测量外业工作的主要内容

导线测量外业工作的主要内容
一、导线测量外业工作主要内容
1、测量范围:
外业测量导线主要包括走线的起点坐标和终点坐标,连接变压器箱的坐标和其他的线路,以及导线的垂直高度、垂直角度、终端埋深等信息。

2、测量方法
外业测量时根据技术要求,采用建筑测量仪、激光仪表、GPS 定位系统、测距仪、俯视仪器等进行测量,采集测量数据,并入库加工后构成完整的测量报告。

3、数据采集与处理
测量数据采集和处理是外业测量的关键环节。

要求采集的外业数据必须准确、可靠,且能够满足测量报告中的数据要求,以满足客户的需求。

4、地勘设计
外业测量完成后,根据所采集的实际数据,采用CAD或GIS工具,完成测量报告,包括地勘图、变电站图、缆线支柱、线路示意图等。

5、现场标记
外业测量完成后,根据测量报告,现场完成标记。

对接入变压器箱的地方,将终点标记并现场编号,为铺设提供参考。

6、数据归档
完成外业测量后,将采集的数据和测量报告,归档存储,提供今后维护和保养铺设的参考。

导线测量的内外业工作有哪些?

导线测量的内外业工作有哪些?

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包括踏勘选点、建立标志、量边和测角。

1.踏勘选点在踏勘选点之前,先查看测区原有的地形图、高级控制点的所在位置、已知数据(点的坐标与高程)等。

在图上规划好导线的布设线路,然后按规划线路到实地去踏勘选点。

现场踏勘选点时,应注意下列各点:(1)相邻导线点间通视良好,以便于角度测量和距离测量。

如果采用钢卷尺量距,则沿线地势应较平坦,没有丈量的障碍物。

(2)点位应选在士质坚实并便于保存之处。

(3)在点位上,视野应开阔,便于测绘周围的地物和地貌。

(4)导线边长应按有关规定,最长不超过平均边长的2倍,相邻边长尽量不使其长短相差悬殊。

(5)导线点在测区内要布点均匀,便于控制整个测区。

(6)导线点应避免选在影响交通的道路上。

导线点位选定以后,在泥土地面上,要在点位上打一木桩,桩顶上钉一小钉,作为临时性标志。

在碎石或沥青路面上,可以用顶上凿有十字纹的大铁钉代替木桩。

在混凝土场地或路面上,可以用钢凿凿一十字纹,再涂红漆使标志明显,也可以直接用红漆或涂改液标注。

导线点应分等级统一编号,以便于测量资料的管理。

导线点埋设以后,为了便于在观测和使用时寻找,可以在点位附近房角或电线杆等明显地物上用红漆标明指示导线点的位置。

每一个导线点的位置,应画一草图,并量出导线点与邻近明显地物点的距离(称为“撑距”),注明于图上,并写上地名、路名、导线点编号等,该图称为导线点的“点之记”。

2.导线边长测量导线边长可以用检定过的钢尺用往返丈量的方法进行丈量,也可用光电测距仪或电子全站仪测量导线的边长。

3.导线转折角测量导线的转折角是在导线点上由相邻两导线边构成的水平角。

导线的转折角分为左角和右角,在导线前进方向左侧的水平角称为左角,右侧的称右角。

在导线转折角测量时,可以测量左角或右角。

图根导线的转折角可以用DJ6级经纬仪观测一测回。

4.导线内业计算导线测量内业计算主要是计算导线点的坐标。

在计算之前,应全面检查导线测量的外业记录,有无遗漏或记错,是否符合测量的限差要求。

导线测量外业观测工作

导线测量外业观测工作

一、踏勘选点及建立标志
导线点位置选定后,要及时建立标志, 在泥土地面的点位上要打木桩并在桩顶钉一 铁钉,或用油漆直接在桩顶上进行标定。
对于需要长期保存的导线点,应埋入混 凝土桩或石桩,桩顶刻凿“十”字的钢筋。 在桩顶或侧面写上编号,为了便于寻找,应 做好点之记,并在附近明显地物上用红油漆 做标记。
5.2 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
一、踏勘选点及建立标志 二、角度测量 三、距离测量 四、连接测量
一、踏勘选点及建立标志
当接到任务后,首先到有关部门收集有 关资料,主要是测区内和测区附近已有的控 制点和各种比例尺地形图,然后到实地踏勘 测区的范围、地形条件和已有控制点的保存 情况,在结合测图要求在原有地形图上确定 导线形式和导线点的位置,最后到实地核对、 修改后在地面上确定导线点的具体位置,即 选点。
例:现进行4个测回的观 测,则1、3测回观测左角, 2、4测回观测右角
四、连接测量
将导线与已知(高级)控制点进行连接,以取得 坐标和坐标方位角的起算数据,称为连接测 量。往往需要测定连接边、连接角。
导线连接角的测量称为导线定向,如果是独 立导线,没有已知方位角,则要用罗盘仪观 测起始边的磁方位角,以确定整个测区的方 位。
注意事项:
1)观测闭合多边形的内角。 2)测角时瞄准目标底部。 3)每半测回开始前,应按观测方向预转1-2周 4)观测前仔细调焦,消除视差。一测回内禁止 两次调焦。 5)使用照准部微动螺旋时,其最后旋转方向均 应为“旋进”。 6)测回间应重新精平
导线控制网-水平角观测技术指标
三、距离测量
距离测量即用检定过的钢尺或电磁波测距仪 测量导线边长(水平距离)。 使用钢尺量距一般采用往返丈量或单程丈量 两次的方法,边长应作相应的改正(如量距 时平均尺温与检定温差大于10℃时应加温度 改正),测边的精度要求不得低于1/3000。 若达到精度要求,取平均值作为最后结果。

简述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

简述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

简述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导线测量是指在测量时,以电缆、电线或光纤作为测量媒介,利用传递电信号的方式来进行测量的一种方法。

它结合了传统的测量方法的优点,具有数据传输迅速、测量精度较高等特点。

对于测量外业,它则是一种非常理想的测量手段,特别是在矿山外业测量中更是如此。

一般来说,外业测量就是在室外现场进行测量,而对于导线测量而言,它的外业测量更加便捷和更为准确。

外业导线测量主要包括导线现场排布,测量点定位、设备安装、采集数据等几大步骤,每一个步骤都至关重要。

首先,在进行外业导线测量之前,必须进行设计准备。

在这个阶段,实际情况要与设计情况做一个比对,定位确定测量点,确定排布方式及导线的长度。

由于有的现场实际情况无法确定,也要做好相应的准备措施,以免影响最终的测量结果。

其次,在测量之前还要做好相应的安排,确保测量时,环境和设备都是处于良好的状态。

此外,在外业测量中,还要注意安全,不要让测量人员处于危险的环境中。

第三,在导线现场排布时,要充分考虑路线的变化情况,尽量减少后期的干扰,以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确定好测量点和排布路线后,就可以开始排布导线,最后检查一次,确保排布的路线没有问题。

第四,在安装设备时,各种设备要靠近测量点,以保证测量时,数据传输的准确性。

设备安装完成后,要根据设计文档,按照预定的方式进行数据采集,确保采集到的数据准确有效。

最后,外业测量的最后一步,就是将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反复核实,检查采集数据是否有错误,如果有,则要及时纠正,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综上所述,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包括设计准备,到现场排布,安装设备,采集数据,数据整理等一系列步骤,每一步都非常重要。

要想获得准确的测量结果,就必须要完成每一个环节,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导线测量将测区内相邻控制点用直线连接而构成的折线图形,称为导线。

构成导线的控制点,称为导线点。

导线测量就是依次测定各导线边的长度和各转折角值,再根据起算数据,推算出各边的坐标方位角,从而求出各导线点的坐标。

导线测量是建立小地区平面控制网常用的一种方法,特别是在地物分布复杂的建筑区、视线障碍较多的隐蔽区和带状地区,多采用导线测量的方法。

依据测量导线边长和测量转折角的仪器、方法不同,可将导线分为两大类:一是用经纬仪测量转折角,用钢尺测定导线边长的导线,称为经纬仪导线;二是用光电测距仪测定导线边长,则称为光电测距导线。

一、导线布设形式1、附合导线如图7-4所示,导线从已知控制点B 和已知方向BA 出发,经过1、2、3点,最后附合到另一已知点C 和已知方向CD 上,这样的导线称为附合导线。

这种布设形式,具有检核观测成果的作用。

2、闭合导线如图7-3所示。

导线从已知控制点B 和已知方向BA 出发,经过1、2、3、4最后仍回到起点B,图7-4 附合导线形成一个闭合多边形,这样的导线称为闭合导线。

闭合导线本身存在着严密的几何条件,具有检核作用。

图7-3 闭合导线3.支导线支导线是由一已知点和已知方向出发,既不附合到另一已知点,又不回到原起始点的导线,称为支导线。

如图7-5,B为已知控制点,αBA为已知方向,1、2为支导线点。

B 2图7-5支导线二、导线测量的等级与技术要求表7-3 经纬仪导线的主要技术要求注:n为测站数。

表7-4 光电测距导线的主要技术要求三、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1.导线的布设在选点前,应先收集测区已有地形图和已有高级控制点的成果资料,将控制点展绘在原有地形图上,然后在地形图上拟定导线布设方案,最后到野外踏勘,核对、修改、落实导线点的位置,并建立标志。

选点时应注意下列事项:(1)相邻点间应相互通视良好,地势平坦,便于测角和量距。

(2)点位应选在土质坚实,便于安置仪器和保存标志的地方。

(3)导线点应选在视野开阔的地方,便于碎部测量(4)导线边长应大致相等,其平均边长应符合表7-3所示。

(5)导线点应有足够的密度,分布均匀,便于控制整个测区。

建立标志(1)临时性标志导线点位置选定后,要在每一点位上打一个木桩,在桩顶钉一小钉,作为点的标志,如图6-6所示。

也可在水泥地面上用红漆划一圆,圆内点一小点,作为临时标志。

(2)永久性标志需要长期保存的导线点应埋设混凝土桩,如图6-7所示。

桩顶嵌入带“+”字的金属标志,作为永久性标志。

导线点应统一编号。

为了便于寻找,应量出导线点与附近明显地物的距离,绘出草图,注明尺寸,该图称为“点之记”,如图6-8所示。

2、测角及其精度的评定导线转折角的测量一般采用测回法观测。

在附合导线中一般测左角;在闭合导线中,一般测内角;对于支导线,应分别观测左、右角。

不同等级导线的测角技术要求详见表7-3。

图根导线,一般用DJ6经纬仪测一测回,当盘左、盘右两半测回角值的较差不超过±40″时,取其平均值。

3、量距工作及其精度评定导线边长可用钢尺直接丈量,或用光电测距仪直接测定。

用钢尺丈量时,选用检定过的30m或50m的钢尺,导线边长应往返丈量各一次,往返丈量相对误差应满足表7-3的要求。

用光电测距仪测量时,要同时观测竖直角,供倾斜改正之用。

四、导线测量的内业工作导线测量内业计算的目的就是计算各导线点的平面坐标x、y。

计算之前,应先全面检查导线测量外业记录、数据是否齐全,有无记错、算错,成果是否符合精度要求,起算数据是否准确。

然后绘制计算略图,将各项数据注在图上的相应位置,如图6-11所示。

(一)坐标计算的基本公式1.坐标正算根据直线起点的坐标、直线长度及其坐标方位角计算直线终点的坐标,称为坐标正算。

如图6-10所示,已知直线AB 起点A 的坐标为(x A ,y A ),AB 边的边长及坐标方位角分别为D AB 和αAB ,需计算直线终点B 的坐标。

直线两端点A 、B 的坐标值之差,称为坐标增量,用Δx AB 、Δy AB 表示。

由图6-10可看出坐标增量的计算公式为:⎭⎬⎫=-=∆=-=∆AB AB A B AB AB AB A B AB D y y y D x x x ααsin cos (6-1)根据式(6-1)计算坐标增量时,sin 和cos 函数值随着α角所在象限而有正负之分,因此算得的坐标增量同样具有正、负号。

坐标增量正、负号的规律如y图6-10坐标增量计算表6-5所示。

表6-5 坐标增量正、负号的规律则B 点坐标的计算公式为:⎭⎬⎫+=∆+=+=∆+=AB AB A AB A B AB AB A AB A B D y y y y D x x x x ααsin cos (6-2)例6-1 已知AB 边的边长及坐标方位角为456380m 62.135'''︒==AB AB D α,,若A 点的坐标为m 82.658m 56.435==A A y x ,,试计算终点B 的坐标。

解 根据式(6-2)得6.792456380sin m 62.135m 82.658sin 6.457456380cos m 62.135m 56.435cos ='''︒⨯+=+=='''︒⨯+=+=AB AB A B AB AB A B D y y D x x αα2.坐标反算根据直线起点和终点的坐标,计算直线的边长和坐标方位角,称为坐标反算。

如图6-10所示,已知直线AB 两端点的坐标分别为(x A ,y A )和(x B ,y B ),则直线边长D AB 和坐标方位角αAB 的计算公式为:22AB AB ABy x D ∆+∆= (6-3) AB ABABx y ∆∆=arctanα (6-4)应该注意的是坐标方位角的角值范围在0˚~360˚间,而arctan 函数的角值范围在-90˚~+90˚间,两者是不一致的。

按式(6-4)计算坐标方位角时,计算出的是象限角,因此,应根据坐标增量Δx 、Δy 的正、负号,按表6-5决定其所在象限,再把象限角换算成相应的坐标方位角。

例6-2 已知A 、B 两点的坐标分别为 m72.525m 50.304m 29.814m 99.342====B B A A y x y x ,,,试计算AB 的边长及坐标方位角。

解 计算A 、B 两点的坐标增量m 57.288m 29.814m 72.525m 49.38m 99.342m 50.304-=-=-=∆-=-=-=∆A B AB A B AB y y y x x x 根据式(6-3)和式(6-4)得m 13.291m)57.288(m)49.38(2222=-+-=∆+∆=ABAB AB y x D 9042262m 49.38m57.288arctan arctan '''︒=--=∆∆=AB AB AB x y α二、闭合导线的坐标计算现以图6-11所注的数据为例(该例为图根导线),结合“闭合导线坐标计算表”的使用,说明闭合导线坐标计算的步骤。

1.准备工作将校核过的外业观测数据及起算数据填入“闭合导线坐标计算表”中,见表6-6,起算数据用单线标明。

2.角度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1)计算角度闭合差 如图6-11所示,n 边形1=500.00m 1=500.00m图6-11 闭合导线略图闭合导线内角和的理论值为:︒⨯-=∑180)2(th n β (6-5) 式中 n ——导线边数或转折角数。

由于观测水平角不可避免地含有误差,致使实测的内角之和∑m β不等于理论值∑th β,两者之差,称为角度闭合差,用f β表示,即︒⨯--=-=∑∑∑180)2(th n f m m ββββ (6-6)(2)计算角度闭合差的容许值 角度闭合差的大小反映了水平角观测的质量。

各级导线角度闭合差的容许值f βp 见表6-3和表6-4,其中图根导线角度闭合差的容许值f βp 的计算公式为:n f 06p ''±=β (6-7)如果βf >p βf ,说明所测水平角不符合要求,应对水平角重新检查或重测。

如果βf ≤p βf ,说明所测水平角符合要求,可对所测水平角进行调整。

(3)计算水平角改正数 如角度闭合差不超过角度闭合差的容许值,则将角度闭合差反符号平均分配到各观测水平角中,也就是每个水平角加相同的改正数v β,v β的计算公式为:n f v ββ-= (6-8)计算检核:水平角改正数之和应与角度闭合差大小相等符号相反,即∑-=ββf v(4)计算改正后的水平角 改正后的水平角βi 改等于所测水平角加上水平角改正数βββv i i +=改 (6-9) 计算检核:改正后的闭合导线内角之和应为(n-2)×180˚,本例为540˚。

本例中fβ、fβp的计算见表6-5辅助计算栏,水平角的改正数和改正后的水平角见表6-6第3、4栏。

3.推算各边的坐标方位角根据起始边的已知坐标方位角及改正后的水平角,按式(4-18)和式(4-19)推算其它各导线边的坐标方位角。

本例观测左角,按式(4-6 p59)推算出导线各边的坐标方位角,填入表6-6的第五栏内。

计算检核:最后推算出起始边坐标方位角,它应与原有的起始边已知坐标方位角相等,否则应重新检查计算。

4.坐标增量的计算及其闭合差的调整(1)计算坐标增量根据已推算出的导线各边的坐标方位角和相应边的边长,按式(6-1)计算各边的坐标增量。

例如,导线边1-2的坐标增量为:m 30.1830042335cos m 60.201cos 121212+='''︒⨯==∆αD x m 92.830042335sin m 60.201sin 121212-='''︒⨯==∆αD y用同样的方法,计算出其它各边的坐标增量值,填入表6-6的第7、8两栏的相应格内。

(2)计算坐标增量闭合差 如图6-12a 所示,闭合导线,纵、横坐标增量代数和的理论值应为零,即⎭⎬⎫=∆=∆∑∑00th th y x (6-10)实际上由于导线边长测量误差和角度闭合差调整后的残余误差,使得实际计算所得的m x ∆∑、m y ∆∑不等于零,从而产生纵坐标增量闭合差W x 和横坐标增量闭合差W y ,即⎭⎬⎫∆=∆=∑∑m y m x y W x W (6-11)(3)计算导线全长闭合差W D 和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W K 从图6-12b 可以看出,由于坐标增量闭合差W x 、W y 的存在,使导线不能闭合,1-1′之长度W Dy图6-12 坐标增量闭合差称为导线全长闭合差,并用下式计算W D =22y x W W + (6-12) 仅从W D 值的大小还不能说明导线测量的精度,衡量导线测量的精度还应该考虑到导线的总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