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多酸催化剂及其应用

合集下载

杂多酸催化剂的合成与应用

杂多酸催化剂的合成与应用

杂多酸催化剂的合成与应用杂多酸催化剂是一类具有多酸基团的化合物,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它们在有机合成、环境保护和能源领域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杂多酸催化剂的合成方法和应用领域。

一、杂多酸催化剂的合成方法杂多酸催化剂的合成方法多种多样,其中最常见的方法是溶剂热法。

这种方法通过在高温下将金属盐和酸性溶液反应,生成杂多酸催化剂。

溶剂热法具有简单、高效的特点,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另外一种常见的合成方法是溶液法。

这种方法通过将金属盐和酸性溶液混合,形成混合物后,通过控制温度和pH值等条件,使其自组装形成杂多酸催化剂。

溶液法合成的杂多酸催化剂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和孔隙结构,因此在催化反应中表现出较好的催化性能。

二、杂多酸催化剂的应用领域1. 有机合成杂多酸催化剂在有机合成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它们可以催化酯化、醇醚化、酰胺化等反应,合成出具有重要生物活性的有机化合物。

此外,杂多酸催化剂还可以催化不对称氢化反应,合成具有手性的有机化合物。

这些合成方法具有高效、环境友好的特点,因此备受研究者的关注。

2. 环境保护杂多酸催化剂在环境保护领域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它们可以催化废水中有机物的降解反应,将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的物质。

此外,杂多酸催化剂还可以催化废气中有机物的氧化反应,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

这些应用使杂多酸催化剂成为环境保护领域的重要工具。

3. 能源领域杂多酸催化剂在能源领域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们可以催化生物质转化为生物燃料,提供可再生能源。

此外,杂多酸催化剂还可以催化氢气的产生和利用,促进氢能的开发和利用。

这些应用使杂多酸催化剂在能源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总结:杂多酸催化剂作为一类具有多酸基团的化合物,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它们的合成方法多种多样,其中溶剂热法和溶液法是常见的合成方法。

杂多酸催化剂在有机合成、环境保护和能源领域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它们可以催化合成具有重要生物活性的有机化合物,降解废水中的有机物,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提供可再生能源等。

杂多酸用途

杂多酸用途

杂多酸用途杂多酸(polyphosphoric acid)是一种含有多个磷酸基团的高聚酸。

它通常呈混浊的液体状,具有强酸性和吸湿性。

由于其特殊的化学性质和广泛的应用领域,杂多酸在化工、医药、冶金、电子等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首先,杂多酸在有机合成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它是一种非常强酸性的催化剂,可以促使酯、醚、酰胺等有机物的合成反应。

例如,乙酸与醇类在杂多酸的作用下可以缩合生成醋酸酯;醛与醇类在杂多酸的影响下可以进行缩合反应生成醚化合物;胺与酸类在杂多酸的催化下可以生成酰胺。

此外,杂多酸还可以促使烯烃和芳香族化合物的重排、加成等反应。

这些有机合成反应在农药、医药和合成材料等领域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其次,杂多酸在化肥和农药的生产中也有着重要的地位。

杂多酸可以与砷酸、氟锑酸等物质发生反应,生成配合物,这些化合物具有杀虫、杀菌、除草等功能。

此外,杂多酸也可以作为光除草剂中金属的载体,增强其附着性和抗溶出性,延长草坪或农田的除草效果。

再次,杂多酸在金属冶金、电子和半导体等领域中广泛应用。

在金属冶炼中,杂多酸可以与金属氧化物反应,促使金属离子的还原,提高金属的纯度。

在电子和半导体制造中,杂多酸被用作溶胶、粘结剂和表面处理剂,以提高器件的性能和稳定性。

此外,杂多酸还用于涂料、沥青、橡胶等领域。

在涂料制造中,杂多酸可以作为酸性催化剂,促使树脂与颜料、填料等成分发生反应,提高涂料的附着力和耐候性。

在沥青制造中,杂多酸可以作为酸性触媒,促使沥青中的胺类物质与醇类物质发生缩合反应,提高沥青的粘附力和柔韧性。

在橡胶工艺中,杂多酸可以作为酸性促进剂,促使橡胶分子中的双键发生交联反应,提高橡胶的弹性和抗老化性能。

此外,杂多酸还可以用于纺织、造纸、印刷等行业。

在纺织工艺中,杂多酸可以作为化学催化剂,改善织物的染色效果和耐久性。

在造纸工艺中,杂多酸可以与纤维素发生酸解反应,提高纸浆的粘度和机械强度。

在印刷工艺中,杂多酸可以与油墨中的颜料发生反应,提高印刷品的色彩饱和度和光泽度。

杂多酸

杂多酸

摘要杂多酸(Heteropolyacid),也称多金属氧簇(Polyoxometalate),是一类由氧原子桥接金属原子形成的金属-氧簇化合物.杂多酸具有良好的催化性能,是高效的双功能催化剂,即有酸催化性能,又具有氧化还原催化性能.杂多酸结构稳定,可以用在均相或者非均相催化环境,也可作相转移催化剂,对环境无污染,是一类大有前途的绿色催化剂,它可用作以芳烃烷基化和脱烷基反应、酯化反应、脱水/化合反应、氧化还原反应以及开环、缩合、加成和醚化反应等。

因杂多酸独特的酸性、“准夜相”行为、多功能(酸、氧化、光电催化)等优点在催化研究领域中受到研究者们的广泛重视。

关键词:杂多酸;酸催化;氧化催化目录摘要 (1)1.前言 (3)1.1杂多酸催化剂的物性 (3)1.1.1初级结构和次级结构 (4)1.1.2热稳定性、含水量及比表面积 (4)1.1.3准液相性质 (5)1.2杂多酸化合物作为固体酸催化剂的主要优点 (5)2.杂多酸及其化合物在催化方面的应用 (6)2.1酸催化 (6)2.1.1酸性 (6)2.1.2均相酸催化 (6)2.1.3多相酸催化 (6)2.2氧化还原催化 (7)2.2.1氧化还原性 (7)2.2.2均相氧化催化 (7)2.2.3多相氧化催化 (7)2.3杂多酸的载体 (8)2.3.1载体的作用 (8)2.3.2载体的选择 (8)2.3.3主要的负载方法 (8)3.应用 (9)3.1在炼油技术中的应用 (9)3.2在化工中的应用 (9)3.3在精细化学品合成中的应用 (10)4.文献 (12)1.前言杂多酸(简称HPA)作为固体酸催化剂, 其强度远远高于通常的无机酸, 在过去20多年来一直受到催化领域的广泛重视。

杂多酸是由中心原子(杂原子)和配位体(多原子)通过氧原子配位桥联的一类多核配酸, 按其阴原子结构可分为Keggin、Slverton、Daw-son、WaughAnderson五种类型。

杂多酸催化剂上的酯化反应

杂多酸催化剂上的酯化反应
杂多酸催化剂上的酯化反应
汇报人: 日期:
contents
目录
• 杂多酸催化剂介绍 • 酯化反应原理 • 杂多酸催化剂在酯化反应中的应用 • 杂多酸催化剂的表征与优化 • 酯化反应的工艺流程与操作条件 • 研究展望与工业化前景
01
杂多酸催化剂介绍
杂多酸的组成和结构
杂多酸是一种由中心原子(P, B,Si等)和配位体(如O,S,
酯化反应的定义和化学过程
酯化反应定义
酯化反应是一种有机化学反应, 涉及羧酸与醇之间通过酯键形成 酯类化合物。
化学过程
羧酸与醇在催化剂的作用下,通 过脱水、脱醇等步骤生成酯类化 合物。这个过程需要一定的能量 ,如加热、加压等。
酯化反应的机理与动力学
机理
酯化反应的机理主要涉及亲核试剂(醇)对亲电子试剂(羧酸)的攻击,生成 酯类化合物和水。在这个过程中,催化剂可以降低反应活化能,加速反应速度 。
VS
详细描述
操作条件的优化包括温度、压力、搅拌速 度、反应时间等因素。通过实践和实验数 据的分析,可以找到最佳的操作条件,提 高催化剂活性和产物收率。
酯化反应的产物分离与后处理技术
总结词
产物分离与后处理是酯化反应的重要环节, 需要采用有效的技术手段。
详细描述
产物分离方面,通常采用蒸馏、萃取、过滤 等技术,根据产物的性质和要求选择合适的 方法。后处理方面,可以进行产品精制、提 纯、干燥等操作,以满足产品的质量要求。
元素分析
测定催化剂中各元素的含量, 如H、N、O等,以了解其化学
组成。
红外光谱
分析催化剂的官能团和化学结 构,如酸性基团、有机配体等 。
热分析
通过热重、差热分析等方法研 究催化剂的热稳定性及分解行 为。

杂多酸催化剂的研究进展与应用

杂多酸催化剂的研究进展与应用

杂多酸催化剂的研究进展与应用杂多酸催化剂是指由不同金属离子与氧原子或氮原子通过共价键或离子键相连而形成的离子配合物。

其独特的结构和性质赋予了杂多酸催化剂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就杂多酸催化剂的研究进展以及其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一、杂多酸催化剂的研究进展杂多酸催化剂的研究可以追溯到早期的20世纪。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人们对杂多酸催化剂的研究不断深入,并涌现出了许多重要的理论和实验成果。

以下是杂多酸催化剂研究的几个重要方面:1. 杂多酸催化剂的合成方法:通过改变金属离子的种类和配比,以及反应条件的控制,可以合成出不同结构和性能的杂多酸催化剂。

常见的合成方法包括溶剂热法、水热法、溶液沉淀法等。

2. 杂多酸催化剂的结构表征:采用X射线衍射、质谱、红外光谱等技术手段,可以对杂多酸催化剂的结构进行表征和分析。

这些表征方法的应用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催化机理和性质。

3. 杂多酸催化剂的催化性能研究:通过选择适当的催化反应体系,可以评价杂多酸催化剂的催化性能。

这些反应可以涉及有机合成、环境保护、能源转化等多个领域。

4. 杂多酸催化剂的催化机理研究:借助理论计算和实验技术,可以揭示杂多酸催化剂的催化机理。

这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催化过程,并指导催化剂的设计和合成。

5. 杂多酸催化剂的应用拓展:杂多酸催化剂不仅在有机合成领域有重要应用,还可以应用于环境污染治理、能源储存转化、电化学催化等方面。

这些应用拓展使得杂多酸催化剂研究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二、杂多酸催化剂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1. 有机合成领域:杂多酸催化剂在有机合成反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例如,研究者们利用杂多酸催化剂实现了多种有机反应的高效催化,如羧酸酯的酯化反应、羰基化合物的氧化反应等。

2. 环境保护领域:杂多酸催化剂对环境污染物的降解和转化具有良好的催化性能。

例如,杂多酸催化剂可以用于水处理领域中有机污染物的降解,具有高效、低成本、环保的特点。

3. 能源转化领域:杂多酸催化剂在能源转化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杂多酸催化剂上的酯化反应研究

杂多酸催化剂上的酯化反应研究

杂多酸催化剂在酯化反应中的挑战
稳定性问题
杂多酸催化剂在某些条件下可能存在稳定性问题, 如酸碱度的变化和高温条件下的分解。
适用范围有限
杂多酸催化剂对于某些底物和反应条件可能存在适 用范围有限的问题,需要进一步优化。
生产成本较高
杂多酸催化剂的生产成本相对较高,限制了其广泛 应用。
未来在酯化反应中应用杂多酸催化剂的研究方向
03
杂多酸催化剂上的酯化反 应研究
杂多酸催化剂对酯Biblioteka 反应的影响酸强度杂多酸催化剂的酸强度对酯化反应具有重 要影响。一般来说,酸强度越高,催化活 性越大,但同时也可能导致副反应增加。
VS
配位效应
杂多酸催化剂的配位效应对酯化反应也有 影响。配位效应可以改变反应物的活性和 选择性,从而影响反应的速率和产物分布 。
发展趋势是进一步探索杂多酸催化剂的作用机制和反应机 理,开发新型的杂多酸催化剂,拓展其应用领域,实现更 加环保和高效的有机化学反应。
02
酯化反应的基本原理
酯化反应的定义与历程
酯化反应定义
酯化反应是一种有机化学反应,涉及羧酸与醇之间通过酯基的生成而进行的脱水反应。
酯化历程
在酯化反应中,羧酸首先与醇形成络合物,然后通过失去水分子形成酯基,最后生成的酯从络合物中释放出来 。
压力
对于气体参与的酯化反应,压力对反应的影响也是显著的 。通常需要加压来增加气体分子的浓度,从而促进反应。
催化剂
催化剂可以降低酯化反应的能垒,提供更多的活化能,并 加速反应速率。常用的催化剂包括杂多酸、酸性离子交换 树脂和固体酸等。
溶剂
溶剂的选择对酯化反应也有重要影响。合适的溶剂可以增 加反应物的溶解度,降低浓度梯度,并可能抑制副反应的 发生。

杂多酸催化剂

杂多酸催化剂

杂多酸的结构
1:12的keggin 型结构,通式为(XM12O40)n(X=P,Si Ge等)如PW12O403- , SiW12O403-等。
杂多酸的结构
2:18的 Dawson型结构通式为(X2M18O62)n (X=Mo W等M=P S等),可以看做是 keggin型的衍生物。
杂多酸的结构
L/O/G/O
杂多酸催化剂
1Leabharlann 杂多酸的概述 杂多酸的结构 杂多酸的催化类型
2
3
4
总结与展望
什么是杂多酸?
杂多酸也称多金属氧簇,是一类由氧原子桥接金 属原子形成的金属-氧簇化合物,杂多酸具有良好 的催化性能,是高效的双功能催化剂,即有酸催 化性能,又具有氧化还原催化性能,杂多酸结构 稳定,可以用在均相或者非均相催化环境,也可 以和相转移催化剂共同使用,杂多酸对环境无污 染,对设备腐蚀性小,是一类很有发展前途的绿 色催化剂。
负载杂多酸
Akihiro 等把[{ γ-SiW10O32( H2O )2}2( l-O)2]4作为催化剂用于Knovenagel 反应得到了96%的产 率( 图6) ,催化剂的缺位表现出Lewis 酸酸性,同 时H+表现出Brnsted 酸酸性。
负载杂多酸
Friedel-Crafts 反应是芳香烃烷基化酰基化的 重要反应,杂多酸对其有良好的催化效果, 对于去烷基化和异构化也有很好的催化效果。
负载杂多酸
虽然杂多酸催化剂在均相条件下表现出了比 传统无机酸更强的活性,但因其成本较高, 于是研究重点逐步转移到各种固载方法以及 可以方便回收重复使用的绿色化学方法上来。 经常使用的载体有: SiO2、介孔氧化铝、沸石、 分子、ZrO2、镁铝水滑、高分子聚合物等。

杂多酸催化剂在烷基化反应中的应用

杂多酸催化剂在烷基化反应中的应用

01
02
03
选择合适载体
选用具有高比表面积和孔 容的载体,如活性炭、氧 化铝等,提高杂多酸催化 剂的分散度和活性。
掺杂改性
通过掺杂其他金属离子或 非金属元素,改变杂多酸 催化剂的结构和电子性质 ,从而提高其催化活性。
优化制备条件
调整制备过程中的温度、 时间、pH值等参数,使杂 多酸催化剂达到最佳的结 构和性能。
杂多酸催化剂在烷基化反应中 作用机制
杂多酸催化剂活性中心形成过程
活性中心形成
杂多酸催化剂的活性中心主要由 杂多阴离子、阳离子和结晶水构 成,其形成过程包括杂多酸的解
离和阳离子的配位。
杂多酸解离
杂多酸在水溶液中发生解离,生成 杂多阴离子和阳离子。杂多阴离子 具有较强的酸性,能够提供质子参 与烷基化反应。
06
工业应用前景展望与挑烷基化反应市场需求
预测烷基化反应市场需求增长趋势,分析杂多酸催化剂在其中的应 用潜力。
催化剂性能提升
预测杂多酸催化剂性能提升方向,包括活性、选择性、稳定性等方 面。
绿色化学发展
预测绿色化学发展趋势,分析杂多酸催化剂在烷基化反应中的环保优 势。
面临问题和挑战分析
催化剂制备成本
分析杂多酸催化剂制备成本高的原因,提出降低成本的方法和途 径。
反应条件优化
分析烷基化反应过程中反应条件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提出优化反 应条件的策略。
催化剂失活问题
探讨杂多酸催化剂在烷基化反应中失活的原因和机理,提出延长催 化剂寿命的方法。
发展趋势和策略建议
01
新型杂多酸催化剂研发
杂多酸催化剂表征技术
X射线衍射(XRD)
通过X射线衍射技术对杂多酸催化剂进行物相分析,确定其晶体结 构和组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Zr-Al的引入对DBT转化率影响大
•所有催化剂生成BP的选择性比CHB高,HPW/TiHMS为甚
HPMo/ZrHMS活性的提高 与HPA的SBET和表面酸性关 联不大,而与Zr、Al阳离子 引入使得Mo物种得到很好 的分散有关 HPW/TiHMS低的加氢活 性与B酸性降低有关 IR spectra of adsorbed pydrine on HPMo(A) and HPW(B) catalysts supported on HMS (a), TiHMS(b),ZrHMS(c) and ZrAlHMS(d)
0.6(4) 0.9(4)
0(0)
2.9(18) 4.1(17)
60/1.5
80/1.5 200/1.5 80/5 100/5
16
20 25
4.8(38)
9(43) 9.5(38)
4.2(34)
6(29) 9.7(38)
0.2(2)
1.7(8) 1.6(6)
0.9(7)
0.3(14) 0.4(2)
2.4(19)
641
531
2,6-DMBQ的合成
H2O2/MPA Acetone/r.t. 精细有机 合成中间 体,其衍 生物在生 物制品中 用途广泛
H3PMo12O40 (MPA)
CsxH4-xPMo11VO40(CsxH4-xM11PV1)
H4PMo11VO40 (M11PV1A)
H9PMo6V6O40(M6PV6A) CsxH9-xPMo6V6O40 (CsxH9-xM6PV6)
(BP)
(TH-DBT)
S
(CHB)
HPW(Mo)/HMS-Ti(Zr, Al)
Journal of Catalysis,223 (2004) 86-97
Total DBT conversion, selectivty to BP,CHB/BP selectivity ratio of supported HPMo and HPW catalysts Samples HPMo/HMS r Conversion (mmol/(h.gcat)) (%) SBP [CHB]/[BP]
阴离子本身热力学性质
V进入阴离子单元内
热稳定性
结构变化和重组过 程的动力学性质
FT-IR spectra of Cs salts of H4PMo11VO40 at room temperature
•200℃以下,都有阴离子标准谱峰
•在室温和100℃,Cs个数↑, S↑;在300 ℃却显著↓
•300 ℃以后,除Cs2.5盐外,出现1037cm-1, 说明有其他物种出现,结构变化
和酸性,从而提高了催化剂性能 •3、4的催化剂活性虽类似,但随着Cs ↑,活性、选择性↓
由乙烯一步制乙酸乙酯
A: 无机酸/ 硫酸酯
C2H5OH + CH3COOH
B: 固体酸
CH3COOC2H5
C2H4+CH3COOH
气相
CH3COOC2H5
Applied Catalysis A: General 201 (2000) L9-L11
Applied Catalysis A:General 270(2004)101-111
Mo-O P-O
Mo-Oe-Mo
Mo-Oc-Mo
FT-IR spectra of H3PMo12O40, H4PMo11VO40 and H9PMo6V6O40 at room temperature
FT-IR spectra of H4PMo11VO40 and H9PMo6V6O40 at different calcination temperature
Thank You!
Catalyst 40/1.5 C SiW/Pd(wt) (%)
Yield(Selectivity)(%)
EtOAc 6.5(40) 11.2(46) HOAc EtOH HAc COx
1.5 0(0)
15 25
0(0)
4.2(26) 6.1(25)
1.7(85)
2.2(13) 2.1(9)
0.3(15)
杂多酸催化剂的应用

HPA酸催化烷基化 HPA酸催化酯化 HPA酸催化缩合 HPA酸催化硝化 HPA催化氧化
实现工业化过程:
丙烯水合、正丁烯水合、异丁烯水合、糖苷合成、THF的 聚合、甲基丙烯醛氧化成甲基丙烯酸;双酚A的合成、双 酚S的合成
DBT加氢脱硫(HDS)反应
(DBT)
S
Trace Trace
5 Cs2H2M11PV1
6 Cs2.5H1.5M11PV1 7 Cs3H1M11PV1
2
4 7
100
100 100
67
64 59
18
8 4
638
488 278
8 M6PV6A
9 Cs2.5H0.5M12P

1.5
48
100
77
17
-
355
432
Trace Trace
• 1个V取代1个Mo对于提高活性至关重要,V ↑, 活性↓ 杂多阴离子中引入过渡金属或形成酸式盐调变氧化性

酸催化

沸石分子筛
传统催化剂
固体酸催化剂
离子交换树脂
•腐蚀性强 •污染严重 •后处理复杂
杂多酸及其盐
•环境友好 •分离简易 低温高活性
高稳定性
结构特点
杂 多 阴 离 子 • • • 确定的分子结构 组分易调 独特的“假液相” 阳 离 子 水 有 机 分 子 /
一级结构

比表面小
二级结构
催化性能
4(19) 4(16)
乙烯转化率25%,所需产物和中间物的整个选择性达80%
良好的双功能性,工艺简单
展望




HPA与传统催化剂相比,具有低温高活性、可 重复使用易于实现连续化生产等优点 杂多阴离子结构稳定,性能可以通过元素组 成和结构来调变 存在积炭失活及活性组分溶脱损失,有待于 进一步研究 HPA作为环境友好的工业催化剂具有广阔的应 用前景
39
16.9
63.9
0.56
HPMo/TiHMS
HPMo/ZrHMS HPMo/ZrAlHMS
41
39 61
17.8
17.7 25.8
56.4
75.6 77.7
0.77
0.32 0.29
HPW/HMS
HPW/TiHMS
62
110
26.7
47.2
81.0
97.4
0.24
0.03
•HPW > HPMo
•Ti的引入使活性上升 •Zr的引入对BP生成影响大
Cs2.5盐最稳定!
Oxidation of DMP over M11PV1A, M6PV6A and their Cs salts as catalysts Catalysts 1 No catalyst 2 MPA 3 M11PV1A 4 Cs1H3M11PV1 Time (h) 72 1.5 1.5 1.5 C (%) No 100 100 S (%) 85 79 TOF (h-1) 25 26 MAS (mv) 600 978 850
一步法:
2C2H4+O2=CH3COOC2H5
C2H4+H2O=C2H5OH C2H5OH+O2=CH3COOH+H2O C2H5OH+CH3COOH=CH3COOC2H5
优 点
•原料相对便宜 •付产物,如乙醇、乙酸可循环或单独出售
(1) (2) (3)
乙 烯 水 合
酯 化
乙 醇 氧 化 制 乙 酸
酸 功 能
HPA
Pd-H4SiW12O40/SiO2 选 择 氧 化 功 能 Pd
催化剂的设计
Ethene conversions, yields and selectivities of various products in one-step synthesis of EtOAc over Pd-SiW/SiO2
载体中阳离子的引入改变了催化剂的结 构和表面性质,从而影响了催化性能
SBET (m2/g) for spent mesoporous-supported catalysts
Sample HPMo/ HPMo/ HPMo/ HMS TIHMS ZrHMS HPMo/Zr AlHMS
SBET
751
532

酸性
– 酸性强于传统无机酸 – 酸性可调

氧化还原性
–阴离子在获得6个或更多电子而不被破坏 – 氧化能力由杂原子和多原子共同决定 – 可引入过渡金属,以调变其氧化性
杂多酸的负载化
均相催化剂回收困难 比表面小
负载化
提高比表面 易于回收
主要载体:SiO2、活性炭、沸石分子筛、MCM-41等 影响因素:载体类型、担载量、焙烧温度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