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2021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2021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2021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课程内容]

1.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等资料,识别3~4种常见地貌。

2.描述所识别的地貌,说明这些地貌景观的主要特点。

3.运用示意图,描述岩石圈物质的循环过程。

[

思维导图]

1.能量来源

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 2.表现形式及其影响

表现形式: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 (1)地壳运动——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内力作用

地壳运动方向平行于地表,使岩

层发生水平位移和弯曲变形

地壳运动方向垂直于地表,使岩层发生大规模的隆起和凹陷

常形成高原、断块山及盆地和

(2)其他内力作用

3.结果: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

4.板块运动对地貌的影响

(1)板块的划分

全球岩石圈共分为六大板块,如下图。

(2)板块的分类

大陆板块:亚欧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大洋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

(3)板块的特点

板块内部比较稳定,边界比较活跃。

(4)板块运动与地貌

2019年高考真题+高考模拟题专项版解析汇编 地理——专题05 地表形态的塑造(解析版)

专题05 地表形态的塑造 【2019年高考真题】 (2019年新课标全国卷Ⅰ)【河流地貌的发育】黄河小北干流是指黄河禹门口至潼关河段。全长132.5千米。该河段左岸有汾河、涑水河,右岸有渭河等支流汇入,河道摆动频繁,冲淤变化剧烈。为典型的堆积性游荡河道。图3为黄河小北干流河段示意图。据此完成9~11题。 图3 9.黄河小北干流为堆积性游荡河道,是因为该河段河流 A.流量大、含沙量季节变化小B.流量大、含沙量季节变化大 C.含沙量大、流量季节变化小D.含沙量大、流量季节变化大 10.黄河小北干流河道中段摆动范围较小的主要影响因素有 ①河水流量②支流汇入③沿岸地貌④两岸岩性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1.渭河是黄河最大的支流,流量和含沙量均较大。在主汛期,渭河的洪峰导致黄河小北干流 A.含沙量剧增,摆幅增大B.水量增大,流速加快 C.水位上升,淤积增强D.侵蚀加强,河床加深 【答案】9.D 10.C 11.C 【解析】以黄河中游某段河道为背景,考察水文特征及流水地貌,整体难度相对较高,这也

是选择题中难度明显拔高的一组试题,但也依旧是中规中矩的一组试题,仍然是着重于基本原理的考察。 9.由图以及材料可知,黄河小北干流为堆积性游荡河道,是因为该河流位于黄河中游地区,流经黄土高原,黄土土质疏松,极易被冲刷侵蚀,因此含沙量大,该区域是季风气候区,夏季多暴雨降水集中,且变化率较大,因此流量的季节变化大,正确答案选D。该区域位于河流中游地区,流域内降水较少,加之沿岸工农业取水,所以流量总体不大,而季节变化大,导致汛期泥沙含沙量大,枯水期泥沙淤积,使得河道宽度季节变化大,形成游荡河道,ABC 错误。故选D。 10.河水流量可以决定河水对两岸的冲蚀力度,河流流量大导致河道摆动范围大,但黄河小北干河道中段的河水要从上段流入中段,中段的水量比上段的大,所以河水流量不是决定中段摆动范围较小的主要因素,在中段并没有支流汇入,故①②错;而沿岸地貌及岩性大小会影响河道向两侧侵蚀扩张范围,从区域常识可判断该地位于吕梁山南部,上段及下段均有河流汇入,代表上下段河流入口两处地势较低洼,由于地处黄土高原,河口处淤积物较多,易形成泥沙堆积,导致河水泛滥,河道摆动大,而中段由于没有河道存在,而可能是河道两侧地势较高,为山地的延续,导致中段地势较高,地貌不同,岩性较为坚硬,故河道摆动范围较小黄河小北干流的河道中段摆动范围较小。故选C。 11.渭河是黄河最大的支流,渭河在潼关处汇入黄河,汇入处位于小北干流的下游,因此渭河的水量和含沙量对黄河下游地区影响较大,不会影响小北干河水量的大小和流速的大小,ABD错误。在主汛期,渭河的洪峰导致小北干流下游区域水位有所上升,上下游地区河水水位差变小,导致小北干流排水不畅,流速降低,泥沙更容易淤积,故选C。 (2019年新课标全国卷Ⅱ)【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霍林河发源于大兴安岭,为山前半干旱区及部分半湿润区的平原带来了流水及泥沙。受上游修建水库和灌溉的影响,山前平原河段多年断流。断流期间,山前平原上的洼地增多增大。据此完成9~11题。 9.修建水库前,营造该地区山前平原地表形态的力主要来自 A.构造运动B.流水C.冰川D.风 10.断流期间,山前平原上的洼地增多增大是由于 A.地面沉降B.流水侵蚀C.风力侵蚀D.冻融塌陷 11.伴随着洼地增多增大,周边地区可能出现 A.水土流失B.沼泽化C.土地沙化D.盐碱化 【答案】9.B 10.C 11.C

2017-2019年高考地理真题分类解析---地表形态的塑造

2017-2019年高考地理真题分类解析 专题05 地表形态的塑造 〖2019年高考真题〗 (2019年新课标全国卷Ⅰ)黄河小北干流是指黄河禹门口至潼关河段。全长132.5千米。该河段左岸有汾河、涑水河,右岸有渭河等支流汇入,河道摆动频繁,冲淤变化剧烈。为典型的堆积性游荡河道。图3为黄河小北干流河段示意图。据此完成9—11题。 图3 9.【河流地貌的发育】黄河小北干流为堆积性游荡河道,是因为该河段河流 A.流量大、含沙量季节变化小B.流量大、含沙量季节变化大 C.含沙量大、流量季节变化小D.含沙量大、流量季节变化大 10.【河流地貌的发育】黄河小北干流河道中段摆动范围较小的主要影响因素有 ①河水流量②支流汇入③沿岸地貌④两岸岩性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1.【河流地貌的发育】渭河是黄河最大的支流,流量和含沙量均较大。在主汛期,渭河的洪峰导致黄河小北干流 A.含沙量剧增,摆幅增大B.水量增大,流速加快 C.水位上升,淤积增强D.侵蚀加强,河床加深 【答案】9.D 10.C 11.C

【解析】以黄河中游某段河道为背景,考察水文特征及流水地貌,整体难度相对较高,这也是选择题中难度明显拔高的一组试题,但也依旧是中规中矩的一组试题,仍然是着重于基本原理的考查。 9.由图以及材料可知,黄河小北干流为堆积性游荡河道,是因为该河流位于黄河中游地区,流经黄土高原,黄土土质疏松,极易被冲刷侵蚀,因此含沙量大,该区域是季风气候区,夏季多暴雨降水集中,且变化率较大,因此流量的季节变化大,正确答案选D。该区域位于河流中游地区,流域内降水较少,加之沿岸工农业取水,所以流量总体不大,而季节变化大,导致汛期泥沙含沙量大,枯水期泥沙淤积,使得河道宽度季节变化大,形成游荡河道,ABC错误。故选D。 10.河水流量可以决定河水对两岸的冲蚀力度,河流流量大导致河道摆动范围大,但黄河小北干河道中段的河水要从上段流入中段,中段的水量比上段的大,所以河水流量不是决定中段摆动范围较小的主要因素,在中段并没有支流汇入,故①②错;而沿岸地貌及岩性大小会影响河道向两侧侵蚀扩张范围,从区域常识可判断该地位于吕梁山南部,上段及下段均有河流汇入,代表上下段河流入口两处地势较低洼,由于地处黄土高原,河口处淤积物较多,易形成泥沙堆积,导致河水泛滥,河道摆动大,而中段由于没有河道存在,而可能是河道两侧地势较高,为山地的延续,导致中段地势较高,地貌不同,岩性较为坚硬,故河道摆动范围较小黄河小北干流的河道中段摆动范围较小。故选C。 11.渭河是黄河最大的支流,渭河在潼关处汇入黄河,汇入处位于小北干流的下游,因此渭河的水量和含沙量对黄河下游地区影响较大,不会影响小北干河水量的大小和流速的大小,ABD错误。在主汛期,渭河的洪峰导致小北干流下游区域水位有所上升,上下游地区河水水位差变小,导致小北干流排水不畅,流速降低,泥沙更容易淤积,故选C。 (2019年新课标全国卷Ⅱ)霍林河发源于大兴安岭,为山前半干旱区及部分半湿润区的平原带来了流水及泥沙。受上游修建水库和灌溉的影响,山前平原河段多年断流。断流期间,山前平原上的洼地增多增大。据此完成9—11题。 9.【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修建水库前,营造该地区山前平原地表形态的力主要来自A.构造运动B.流水C.冰川D.风 10.【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断流期间,山前平原上的洼地增多增大是由于 A.地面沉降B.流水侵蚀C.风力侵蚀D.冻融塌陷 11.【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伴随着洼地增多增大,周边地区可能出现 A.水土流失B.沼泽化C.土地沙化D.盐碱化 【答案】9.B 10.C 11.C 【解析】9.霍林河上游流经大兴安岭,流速快、泥沙搬运能力强,在出山口位置因地势变得低平、水流速

高三地表形态的塑造知识点

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 4.1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一、地质作用 1. 概念:地球上由于自然界的原因,引起地表形态、组成物质和内部结构发生变化的作用。 2. 分类: ★地壳运动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方式 3.板块运动与宏观地貌 地球表面的基本面貌,是由板块相对移动而发生的彼此碰撞和张裂而形成的。

板块碰撞区 板块张裂区 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生长边界消亡边界消亡边界 形成海岸山脉、海沟、岛形成裂谷、海洋或海 形成巨大的山脉Array 三、外力作用与地貌

★U型谷和V型谷的区别?——U型谷是由于冰川侵蚀作用形成的,谷地形状呈字母“U型”;而V型谷则是由于流水对河岸的冲刷侵蚀而形成的,由于河流表层流速比底层

和两岸流速快,所以对河谷下部的冲刷侵蚀作用较弱,故呈现“上宽下窄”的“V ”字形。 特别提醒: (3)球状风化地貌 (4)喀斯特地貌(岩溶地貌) ①喀斯特地貌可分为:地表喀斯特地貌、地下喀斯特地貌。 岩石按成因可分为岩浆岩(又叫火成岩)、沉积岩(又叫水成岩)和变质岩三大类。

§4.2 山地的形成 一、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 ★地质构造的判读 ①判断背斜和向斜构造可依据以下两种方法 方法一:依据岩层的弯曲形态判断。岩层向上拱起的是背斜,岩层向下弯曲的是向斜。 方法二:依据岩层的新老关系判断。中心部分岩层较老,两翼岩层较新的是背斜,而中心部分岩层较新、两翼岩层较老的是向斜。 特定条件下:“地形倒置”——背斜成谷、向斜成山 原因: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岩性较疏松,容易被外力侵蚀成谷地;向斜槽部受挤压力作用岩性较坚实,不易被外力侵蚀反 而成为山岭。

2021高三地理复习专题训练:地表形态的塑造

2021高三地理复习专题训练:地表形态的塑造 一、单项选择题 辽河口形成了大片广阔的潮滩,生长着一望无际的盐地碱蓬。潮涨潮落在滩面冲刷出一道道潮沟——类似河流坡面冲沟,呈树枝状分汊,被形象的称为“潮汐树”。盐地碱蓬能稳定沟岸和沟槽,是“潮汐树”发育生成的关键因素。若没有植被,潮水会不断破坏沟岸,冲刷出新的沟槽,形成的是散乱的辫状水道。下图示意辽河口位置及潮沟地貌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潮流塑造潮沟的过程,下图所示(箭头表示涨潮和落潮)。涨潮、落潮速度差异及其对潮沟形成的影响正确的是 A.涨潮速度快,导致海底侵蚀B.落潮速度慢,导致泥沙堆积 C.落潮速度快,导致海底侵蚀D.涨潮速度慢,导致泥沙堆积 2.碱蓬在潮沟形成中的作用有 A.阻挡潮流速度,加固潮沟岸壁B.阻碍人类活动,保持海滩原貌 C.相对加快沟中水流速度,稳定水道D.影响海水多少,减缓海浪侵蚀 【答案】1.CD 2.AC 【解析】【分析】1.由于涨潮时海水上升的方向与重力方向相反,而落潮时海水下降的方向与重力方向一致,因此落潮速度快,涨潮速度慢。由题干提示潮涨潮落类似河流的流水作用,因此落潮速度快,海水侵蚀作用强,导致海底侵蚀;涨潮速度慢,海水堆积作用强,导致泥沙堆积。故CD对,AB错。故选CD。 2.碱蓬可以增加地面摩擦系数,阻挡潮流速度;碱蓬的根系可以加固潮沟岸壁,A对。碱蓬植株矮小,不能阻碍人类活动,B错。由题干提示若没有植被,潮水会不断破坏沟岸,冲刷出新的沟槽,形成的是散乱的辫状水道。因而碱蓬可以相对加快沟中水流速度,稳定水道,C对。碱蓬可以减缓其所覆盖区域的海浪侵蚀,使海水相对集中侵蚀沟槽,但碱蓬不能影响海水的多少,D错。故选AC。 蛇曲是被河流冲刷形成的像蛇一样蜿蜒的地质地貌,主要分布在开阔平坦且基底松软的河段,但黄河中游河段却在高山陡崖之间斗折蛇行,回环往复,发育出了密集的蛇曲地貌。下图示意山西省永和县黄河蛇曲群的位置与景观。该区域内有多条东西向裂隙,两岸高出河面数十米的崖壁上,有明显的流水水平侵蚀痕迹。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高考地理专题:地壳物质循环及地表形态的塑造(解析版)

地壳物质循环及地表形态的塑造 一、单选题 1.下列岩石中,按成因属于同一类的是() A. 花岗岩、玄武岩、砾岩 B. 砾岩、板岩、页岩 C. 砾岩、石灰岩、页 岩 D. 大理岩、板岩、玄武岩 2.雨花石出自江苏南京及其周边地区的雨花台砾石层,多见于河流的沉积物中.以其色彩斑斓、纹理奇妙、玉质天章、小巧玲珑著称于世,其石质多以经过变质作用形成的玛瑙为主(如图1).图2是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 题. (1)形成雨花石的地质作用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雨花石表面光滑,其主要原因是() A. 风力侵蚀 B. 风力沉积 C. 流水沉积 D. 流水侵蚀 3.如图为某地地质构造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 题. (1)下列四处中,地质构造为向斜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①处谷地的形成主要受内力作用影响 B. ④处低地的形成就要受外力作用影响 C. ②处地下油气资源丰富 D. ③处可能有泉水出露 4.作为重要建筑材料的花岗岩和大理岩,按成因分别属于() A. 岩浆岩和沉积岩 B. 岩浆岩和变质岩 C. 变质岩和岩浆岩 D. 变质岩和沉积岩 5.下列著名风景名胜区属于喀斯特地形的是() A. 峨眉天下秀 B. 桂林“碧莲玉笋世界” C.白头山天池湖水碧兰、白色群峰倒映风光 D. 挺拔险峻、登之可“一览众山小”的泰山

6.下图示意某地地质剖面,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甲、乙、丙三处的地质构造依次是() A. 向斜、背斜、断层 B. 断层、向斜、背斜 C. 背斜、向斜、断层 D. 背斜、断层、向斜 (2)该处地质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A. 地壳下降—沉积—褶皱—断裂—岩浆侵入 B. 沉积—地壳下降—褶皱—岩浆侵入—断裂 C. 地壳下降—褶皱—沉积—断裂—岩浆侵入 D. 沉积—地壳下降—岩浆侵入—断裂—褶皱 (3)丁处山岭的形成原因是() A. 沿背斜顶部裂隙侵蚀而成 B. 因向斜槽部坚实抗侵蚀而成 C. 因背斜顶部坚实抗侵蚀而成 D. 沿向斜槽部裂隙侵蚀而成 7.根据大陆漂移学说,目前那个大洋仍在继续扩张之中() A. 太平洋 B. 大西洋 C. 印度洋 D. 北冰洋 8.读某地海陆轮廓和板块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按照六大板块的划分,M板块属于() A. 亚欧板块 B. 印度洋板块 C. 非洲板块 D. 太平洋板块 (2)图中所示的边界属于() A. 陆地区域边界 B. 板块消亡边界 C. 海洋区域边界 D. 板块生长边界

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近五年的高考题)

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 1.关于地质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地质作用进行得极其缓慢,不易被人觉察 B. 地壳运动是内外力作用的体现形式 C. 内力作用对地壳的发展变化起主导作用 D. 地质作用可引起地形变化,而地壳的内部结构与地质作用无关 2.(2012年高考山东基本能力卷) 地表的千姿百态的地形均是由各种内外力共同作用塑造的。下列主要由外力作用形成的是 A.黄淮海平原B.喜马拉雅山脉C.塔里木盆地D.崇明岛 (2010·吉林模拟)右图为我国西北某局部地貌的等高线 地形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P等值线的数值为() A. 711米 B. 712米 C. 713米 D. 714米 (2)图示局部地貌可能是() A. 风力侵蚀地貌 B. 风力堆积地貌 C. 流水侵蚀地貌 D. 流水堆积地貌 〔2010·山东文综,5—6〕下图为某地地质的示意图。 读图回答5~6题。 (1)图中岩石和地貌形态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A.②④① B.③①④C.④②①D.④①③ (2)该类地貌发育典型的山区() A.风蚀现象显著 B.岩石类型是花岗岩 C.土层较薄,土壤贫瘠 D.地表水丰富,地下水贫乏 (2010·高考广东卷)三峡大坝下游附近河床某测点,沉 积物粒径的平均值比建坝前大(如下图示意),其成因 是() A.侵蚀——搬运作用B.搬运——堆积作用 C.风化——侵蚀作用D.沉积——固结成岩作用 (2009·广东高考)由于河水和海水的相互顶托,河 流入海口常形成“水下沙坝”,其形成的外力作用主要 是( ) A. 侵蚀作用 B. 堆积作用 C. 风化作用 D. 搬运作用 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形区典型地段的地形剖面。读图完成(1)~(3)题。 (1)造成该地形区地表形态变化的主要外力及地质作用分别为( ) A. 流水、沉积作用 B. 流水、侵蚀作用 C. 风力、沉积作用 D. 风力、侵蚀作用

2020高考地理专题之地表形态的塑造

《地表形态的塑造》 考点一、地壳物质循环 1、岩石的分类: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 2、地质作用表现: ①内力作用:地壳运动(地震)、岩浆活动、变质作用 ②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 右图中①—④分别代表:①冷却凝固作用;②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岩等外力作用; ③变质作用;④重熔再生 3、地质作用能量来源: ①内力作用:主要是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产生岩浆活动变质作用,产生地壳运动与构造地震等 ②外力作用:主要是太阳辐射能,其次重力能→使大气、水和生物生变化,形成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 考点二、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4、对于地表形态,通常有两种理解。 其一是从宏观形态上理解的地形,如高原、盆地等,是内力和外力综合作用的结果; 其二是从微观成因上理解的地貌,如流水地貌、风沙地貌等,主要是由外力作用形成的。 5、地质构造的类型: (1)褶皱(背斜、向斜),

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原因: 外力侵蚀(在外力侵蚀作用之前背斜成山、向斜成谷) 背斜顶部受张力,容易被侵蚀成谷地;向斜槽部受到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反而成山岭。 (2)断层(上升岩块-地垒、下沉岩块-地堑) ①地垒(地貌上为断块山)--华山、庐山、泰山; ②地堑--东非大裂谷、渭河平原和汾河谷地。 小结 地质构造及其对地貌影响类型判断依据对地貌影响实例 形态岩层顺序地形成因 褶皱背斜上拱中心老两翼新山岩层上拱而成山科迪勒拉山系、喜马拉雅山脉(弧形山系)、阿尔卑斯山脉(系) 谷顶部受张力,易被侵蚀而谷 向斜下弯中心新两翼老谷岩层下弯而成谷 山槽部受挤压,不易被侵蚀而成山 断层地垒两条断层之间岩块相对两侧上升块状山地庐山、泰山

第五单元 地表形态的塑造(2022高考地理)新高考版 作业试题

第五单元地表形态的塑造 选择题 [2021天津南开中学二测]读某小区域地质构造剖面图,完成1—2题。 1.图中甲、乙、丙、丁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丁 B.甲丁乙丙 C.丁丙甲乙 D.丙丁甲乙 2.下列关于此地开发的叙述,最合理的是 ( ) A.可以在此地修建采石厂 B.在地表建设较大规模城市 C.褶皱内部肯定存在油气,可以开发 D.可以利用天然拱形,修建隧道 [2021广东深圳一模](新情境:分裂苹果岩)阿贝尔·塔斯曼国家公园位于新西兰南岛,某游客在五一劳动节期间前往该公园进行徒步、自驾相结合的深度体验游。下图为该游客在公园内拍摄的一处景点照片,该景点位于海岸悬崖旁,由一形如苹果的巨型球状花岗岩从中间分裂为两瓣而成,被称为分裂苹果岩。据此完成3—4题。 3.组成分裂苹果岩的矿物直接来自( ) A.地球表面 B.地壳上部 C.地壳下部 D.地幔上部 4.该游客对分裂苹果岩的形成过程做了下列推理,其中合理的是 ( ) A.地壳抬升→剥蚀出露→球状风化→岩体断裂 B.地壳抬升→剥蚀出露→岩体断裂→球状风化 C.地壳下沉→剥蚀出露→水平挤压→岩体断裂 D.地壳下沉→剥蚀出露→水平拉张→岩体断裂

[2021吉林长春第一次质量监测]自然界中有许多天然的“桥”,下图示意由侵蚀作用形成的几座“天生桥”。据此完成5—6题。 5.以上“天生桥”所在地区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是( ) A.黄土桥 B.海蚀桥 C.岩溶桥 D.风蚀桥 6.下列与岩溶桥的成因相似的地貌是( ) A.雅丹地貌 B.冰川地貌 C.喀斯特地貌 D.火山地貌 某地质公园因奇石林立而成为网红打卡胜地,该地质公园内某处景观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7—8题。 7.下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该景观的岩石属于 ( ) A.甲 B.乙 C.丙 D.丁 8.塑造该景观岩石形态的地质作用主要是( ) A.岩浆活动和地壳运动 B.海水侵蚀和风化作用 C.流水侵蚀和风力堆积 D.变质作用和流水堆积 雅鲁藏布江拉萨河口至尼洋河口的河段,河型河势变化较大,时而游荡,时而窄深,大致可分为游荡型、宽谷型和峡谷型河道。下图为雅鲁藏布江某游荡型河段河滩、河岸分布及变化示意图(2007年、2014年)。据此完成9—11题。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优质学案: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1)

第一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学习目标定位 知识体系预览1.识记:内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表现形式和对地貌的影 响。 2.理解:地壳物质循环的过程。 3.应用:运用内外力作用解释地貌的形成。 考点一内力作用及其对地表形态影响 [核心知识再现] 1.能量来源:主要是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 2.表现形式及作用 表现形式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地壳 运动 水平运动形成绵长的断裂带和巨大的褶皱山脉 垂直运动引起地势的起伏变化和海陆变迁 岩浆活动岩浆只有喷出地表才能直接影响地表形态 变质作用不能直接塑造地表形态 运动类型水平运动垂直运动 岩层运 动方向 地壳运动方向平行于地表,使岩层发 生水平位移和弯曲变形 地壳运动方向垂直于地表,使 岩层发生大规模的隆起和凹陷 对地形 的影响 形成断裂带和褶皱山脉 常形成高原、断块山及盆地和 平原等地貌 举例东非大裂谷、喜马拉雅山台湾海峡的形成、意大利那不

勒斯湾海岸的变迁 相互关系①它们相伴发生 ②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区域,两者常有主次之分 ③就全球而言,地壳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垂直运动为辅 喜马拉雅山脉和东非大裂谷都是主要由地壳水平运动形成的。你知道二者的形成有何不同吗? 提示喜马拉雅山脉由板块碰撞挤压形成,而东非大裂谷则是由板块张裂形成的。 [高分素养提升] 读下面景观图,回答(1)~(2)题。 (1)甲景观图的形成,突出反映了() A.地壳的水平运动B.地壳的垂直运动 C.剧烈的火山活动D.外力的强烈侵蚀 (2)乙图中地质构造及出露的地貌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岩层受挤压后被侵蚀B.岩层受挤压后经沉积 C.岩层受张裂后被搬运D.岩层受张裂后经沉积 『解析』第(1)题,由甲图可知,景观悬崖壁立(是我国著名的华山景观),突出反映了地壳岩层沿断裂面相对上升形成的地貌。第(2)题,由乙图可知,岩层受挤压形成褶皱,褶皱一般埋藏在地下,只有经外力侵蚀或地壳上升后才出露地表。 『答案』(1)B(2)A

三年高考地理试题分项解析:地表形态的塑造(含答案)

三年(2016-2018)高考地理试题分项版 专题4 地表形态的塑造 【2018年高考题】 (2018·新课标Ⅰ卷)图2示意某河流上游河段的单侧断面。该河段两岸依次分布着海拔不同的四个平坦面T0、T1、T2、T3,平坦面上均堆积着河流沉积砾石。砾石的平均砾径T3>T0>T2>T1。洪水期河水仅能淹没T0。据此完成6–8题。 6.面积仍在扩大的平坦面是 A.T0 B.T1 C.T2 D.T3 7.该断面河流流速最大的时期为 A.T3形成时期B.T2形成时期C.T1形成时期D.T0形成时期8.推测该河段所在区域的地壳经历了 A.持续下降B.持续抬升C.间歇性下降D.间歇性抬升【答案】6.A 7.A 8.D 【解析】 精准分析: 8.阶地的形成经历两个过程,一是河流侵蚀作用,然后在上面堆积,二是地壳抬升,使已经形成的阶地向上移动。据图可知,四个阶地的高度位置不同,故地壳抬升是间歇性抬升。 考点定位:该题考查河流的地貌形成过程和成因。

【试题点评】 举一反三: 沉积物颗粒的大小与流速关系密切。一般来说,河流上、中游因坡降大,流速快,沉积物颗粒大;下游坡降和流速均小,沉积物颗粒细小。河流中心流速大,岸边流速小(特别是凸岸),岸边的沉积物颗粒较中心的小。在时间上,洪水期间因流速大,沉积的物质颗粒粗大;平水期流速小,沉积的物质颗粒细小,结果表现在沉积物垂直剖面中,粗、细沉积物成层分布。 (2018·新课标Ⅲ卷)贝加尔湖(图2)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监测表明湖水深度还在加大。贝加尔湖湖底沉积物巨厚,可达8千米。据此完成第6题。 6.贝加尔湖形成于 A.地壳断陷集水B.火山口集水C.河流改道D.滑坡阻断河流 【答案】6.A 【解析】 精准分析: 考点定位:该本题组以贝加尔湖为背景材料,通过贝加尔湖的形成原因。 (2018·天津卷)读图文材料,回答3—4题。

2018届高三地理保温训练——地表形态的塑造(地质作用发生过程、地形地貌与人类活动)

2018 届高三地理保温训练——地表形态的塑造地貌与 人类活动)1.读材料及“河西走廊示意图、七彩丹霞景观图”,回答下列 问题。 材料一:丹霞地貌是指红色砂岩经长期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形成孤立的山峰和陡峭的奇岩怪石,是巨厚红色砂、砾岩层中沿垂直节理发育的各种丹霞奇峰的总称。以中国广东省北部丹霞山最为典型。 材料二:七彩丹霞地貌——位于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千万年前这里曾是茫茫湖泊,河流众多,经过几番地质演化,在外力作用下形成面积大、集中,层理交错、岩壁陡峭、气势磅礴、造型奇特、色彩斑斓的丹霞地貌。有红色、黄色等,色调有顺山势起伏的波浪状,也有从山顶斜插山根的,犹如斜铺的彩条布,在阳光的照射下,像披上了一层红色的轻纱,熠熠泛光,色彩异常艳丽。材料三:压砂瓜——在沙砾淤积丰富的冲积扇区域种植的西瓜。种植此瓜要将大量碎沙石覆盖在土壤表层,每年 4—5 月份种植,7—9 月份 上市。上市鲜瓜不但个大、甘甜,而且皮厚、质硬,耐贮运。某中学夏令营的同学们走进甘肃品尝了西瓜后说:“早穿皮袄晚披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是该地区最真实的写照。 (1)概述图中城市分布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2)分析在河西走廊上种植压砂瓜的优势区位条件。 3)请简述七彩丹霞的形成中产生色彩斑斓、色调顺山势起伏呈波浪状并有陡峭的奇岩怪石的成因。 2.洪积扇是河流、沟谷的洪水流出山口进入平坦地区候,因坡度骤减,水流搬 运能力降低,屑碎物质堆积而形成的扇形堆积体。下图示意贺兰山区洪积扇的 分布,除甲地洪积扇外,其余洪积扇堆积物均以砾石为主。阅读图文材料,回 答下列问题。 (1)说出图中洪积扇的分布特点。 4)说出与图中其他区域的洪积扇相比,甲地洪积扇堆积物中砾石较少的主要原因。 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8 分) 地质作用发生过程、地形2)分析该地区洪积扇数量多的主要原因。

高考地理-地表形态的塑造-专题练习有答案

高考地理专题练习 地表形态的塑造 模拟精选题 一、选择题 (2015~2016学年济南市高三质量调研考试)澳大利亚“魔鬼大理岩保护区”是世界著名的岩球地质公园,其实不是大理岩,而是花岗岩。图a为澳大利亚“魔鬼大理岩”石球景观图,图b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图a中的岩石类型属于图b中( ) A.甲B.乙C.丙D.丁 2.形成该景观的地质作用是( ) A.①B.②C.③D.④ (2016·福建省漳州八校高三2月联考)阅读某地区地质图,回答3~4题。 3.图示地区经历过的主要地质过程依次是( ) A.固结成岩-岩浆侵入-褶皱运动-侵蚀搬运 B.地壳抬升-侵蚀搬运-岩浆侵入-褶皱运动 C.固结成岩-褶皱运动-岩浆侵入-侵蚀搬运 D.褶皱运动-岩浆侵入-侵蚀搬运-地壳抬升 4.图中显示抗风化侵蚀能力最强的地层是( ) A.①B.②C.③D.④ (2016·广东湛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我国太行山东侧发育有嶂石岩地貌。图1是某处嶂石岩景观的

素描图,呈现出自上而下呈三级阶梯状的陡崖,其形成过程如图2中的①~④所示(图例Ⅰ~Ⅳ分别代表不同岩层)。读图完成5~7题。 5.图例所示岩层中,岩性最松软的是( ) A.ⅠB.ⅡC.ⅢD.Ⅳ 6.该处三级陡崖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流水侵蚀B.风力侵蚀 C.地壳抬升D.冰川侵蚀 7.下列地貌的形成过程,与图2类似的是( ) A.华山陡崖 B.海蚀崖C.雅丹地貌 D.峡湾地貌 (2016·四川省邛崃高埂中学高三下学期模拟)上海是世界著名的六大“都市经济圈”之一,具有“东方明珠”的美誉。在这片肥沃的三角洲上,环境人口容量很大。读下图,回答8~9题。 8.陕西有“黄帝陵”,河南有“炎帝陵”;但具有“东方明珠”的上海周围却没有留下任何“炎黄足迹”,其原因是( ) A.适逢冰期,冻害严重B.间冰时期,洪灾频繁 C.秦、淮以南,缺少食物 D.江三角洲尚未形成 9.近年来,长江三角洲的增长速度已大大放慢,甚至停止……,其原因不正确的叙述是( ) A.南水北调,导致水流量减少,携带泥沙量也随之减少 B.全球变暖,海平面升高,海浪侵蚀,海岸线退缩 C.长江三峡水库截留了大部分来自上游的泥沙 D.长江流域退耕还林和水土保持工作成绩显著 (2016·陕西西安碑林区一模)下图为“某内陆湖及周边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10~11题。

高考地理-地表形态的塑造(讲)-专题练习(含答案与解析)

高考地理专题练习 地表形态的塑造(讲) 考向一地质作用 【例1】(2016·浙江卷)下图为“某河谷地质、地貌剖面图”,图中地层年代由①到③变老。图中阶地(用T 表示,数字下标表示阶地的级数)指由河流作用形成的高出洪水位的阶梯状地貌。此河段阶地主要由于地壳抬升形成。完成1~2题。 1.对河谷处的地质构造类型和两侧地壳抬升幅度的判断,正确的是() A.向斜东侧大B.背斜东侧小 C.向斜西侧大D.背斜西侧小 2.矿产调查发现,在此河段的河床沙中有某种贵重金属矿产,但由于河水深不易开采。图中所示地点可能找到这种贵重金属矿物的是() A.甲B.乙 C.丙D.丁 【例2】(2015?新课标I卷)图4示意在黄河三角洲近岸海域的某监测剖面上,不同年份水深2米的位置与监测起始点的距离。起始点是位于海岸一侧的固定点。读图4,完成下列小题。 10.1975~2004年,该剖面近岸海域海底侵蚀、淤积的变化趋势是() A.持续淤积B.先侵蚀、后淤积 C.持续侵蚀D.先淤积、后侵蚀 11.推测1992~1997年期间() A.黄河流域年均降水量增加B.黄河入海年径流量减少

C.黄河流域植被覆盖率降低D.黄河沿岸农业灌溉面积减少 【例3】(2015?北京卷)下图为华北某地具备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4.图中() A.甲地陡峻,喀斯特地貌典型B.乙地低平,泥石流灾害频发 C.丙村比丁村土层深厚D.丁村比丙村地下水埋藏浅 5.图示地区() A.地势西高东低、南高北低B.山前平原受外力侵蚀作用明显 C.洪积扇面积差异取决于降水量D.渠水通过蒸发环节参与水循环 【例4】(2014·安徽卷)鄱阳湖地区夏季的风向、降水等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位置变化的影响。鄱阳湖汛期水位上升,湖面辽阔;枯水期水位下降,水流归槽成为槽江。图中的沙岭沙山(29.5°N附近)形成于2万年前,由松散沙粒组成,沙山临湖一侧发育了一系列垄槽相间的地形。读图10,完成31~32题。 31.受大气环流和地形分布的影响,图10b所示地区() A.全年以偏北风为主,冬半年风速较大 B.夏半年以西南风为主,风速较大 C.全年以偏南风为主,夏半年风速较小 D.冬半年以东北风为主,风速较小 32.沙山及沙山上垄槽相间地形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分别是() A.风力堆积、流水侵蚀B.流水堆积、风力侵蚀 C.风力堆积、风力侵蚀D.流水堆积、流水侵蚀

2020届课标版高考地理训练:第五单元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五单元地表形态的塑造 选择题某地质公园因奇石林立而成为网红打卡胜地,该地质公园内某处景观如下图所示。据此完 成 1 —2 题。 1.下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 ,该景观的岩石属于 ( ) A.甲 B.乙 C.丙 D.丁 2.塑造该景观岩石形态的地质作用主要是 ( ) A.岩浆活动和地壳运动 B.海水侵蚀和风化作用 C.流水侵蚀和风力堆积 D.变质作用和流水堆积雅鲁藏布江拉萨河口至尼洋河口的河段,河型河势变化较 大 ,时而游荡 ,时而窄深 ,大致可分 为游荡型、宽谷型和峡谷型河道。下图为雅鲁藏布江某游荡型河段河滩、河岸分布及变化示意图(2007 年、 2014 年),图中①②③ 表示三处河滩。据此完成 3—5题。 3.游荡型河道处于不断演变的过程中 ,但该河段河道并未出现明显的展宽或收缩。该河段岸线 基本稳定的主要原因是 ( ) A.位于板块交界处 ,碰撞挤压 B.气候高寒 ,两岸冻土发育 C.地势落差大 ,径流速度快 D.两岸山地高耸 ,地形制约 4.2007—2014 年该河段 ( ) A.总体上以流水沉积作用为主 B.流水侵蚀作用有所增强 C.内力作用影响超过外力作用 D.径流量和输沙量明显减小 5.2007—2014 年③ 处河滩岸线基本稳定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 ) A.地转偏向力弱 B.河岸形态顺直 C.人类活动固滩 D.植被覆盖率高 [2019 河南洛阳第二次统考 ]盐风化作用指被风或雾从海水、盐湖或含盐表土层中带到空气中的盐分 ,降落在岩石表层 ,盐水从岩石表层孔隙中蒸发时 ,盐分结晶膨胀 ,

撑破孔隙周围的表面颗粒 的过程。在地貌上 ,可形成大小不等的盐风化穴或蜂窝石构造。长期盐风化作用,会使岩石崩解 为岩屑。据此完成 6—7 题。 6.下列地区中 ,局部盐风化地貌最为明显的可能是( ) A.乌拉尔山 B.阿尔卑斯山 C.安第斯山 D.台湾山脉 7.某地理研学小组对我国某山地花岗斑岩进行考察,发现背风面有大量的蜂窝石构造地貌 ,而迎 风面却很少见 (下图 ),其形成原因是 ( ) A.迎风面岩石孔隙较密 B.迎风面盐液难以滞留 C.背风面光照强度较弱 D.背风面风雨冲刷较强下图为西秦岭武山盆地构造剖面简图。据此完成 8—9 题。 8.图示主要的地质构造为 ( ) A.背斜 B.向斜 C.断层 D.地堑 9.该盆地可能发生岩浆侵入的地点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2019 江苏南京第三次调研 ] 下图示意某国特色公路 ,这条公路采用双螺旋设计 ,垂直高度 45 米 , 限速为 30 千米/时。据此完成 10—11 题。 10 .图示特色公路最可能出现在 ( ) A.沙特阿拉伯 B.日本 C.荷兰 D.孟加拉国 11 .该螺旋公路设计的主要原因有 ( ) ① 节省土地资源 ,减小工程量② 使公路与周边的自然环境相协调③ 增加驾驶人员开车的趣味性和刺激性④ 尽量减少对沿线地区植被的破坏 A. ①② B. ②③ C.③④ D.①④ 一、选择题

高考地理必备知识点(地表形态的塑造)

高考地理必备知识点(地表形态的塑造)考点一、地壳物质循环 1、岩石的分类: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 2、地质作用表现:①内力作用:地壳运动(地震)、岩浆活动、变质作用 ②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 3、地质作用能量来源: ①内力作用:主要是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产生岩浆活动变质作用,产生地壳运动与构造地震等 ②外力作用:主要是太阳辐射能,其次重力能→使大气、水和生物生变化,形成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 考点二、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4、对于地表形态,通常有两种理解。 其一是从宏观形态上理解的地形,如高原、盆地等,是内力和外力综合作用的结果; 其二是从微观成因上理解的地貌,如流水地貌、风沙地貌等,主要是由外力作用形成的。 5、地质构造的类型: (1)褶皱(背斜、向斜), 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原因:外力侵蚀(在外力侵蚀作用之前背斜成山、向斜成谷);背斜顶部受张力,容易被侵蚀成谷

地;向斜槽部受到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反而成为山岭。 (2)断层(上升岩块-地垒、下沉岩块-地堑) ①地垒(地貌上为断块山)--华山、庐山、泰山; ②地堑--东非大裂谷、渭河平原和汾河谷地。 6、地质构造对人类生产活动的影响: (1)利用向斜构造找水,“向斜岩层蓄水好,水量丰富容易找。”向斜构造有利于地下水补给,两翼的水向中间汇集,下渗形成地下水,故打井可在向斜槽部。 (2)利用向斜、背斜确定钻矿位置。如岩层中含有某种矿产法如煤、铁矿等.订计保留在向斜部分的地下,因此钻探或打井时在向斜构造处。因背斜顶部易被侵蚀,背斜岩层中的矿石很可能被侵蚀搬运掉了。 (3)断层能加大地震烈度、地震发生时,有断层的地烈度会变大 (4)利用断层找水.断层往往是地下水出露的地方。 (5)建筑、工程隧道选址应避开断层,在断层地带搞大型工程易诱发断层活动,产生地震、滑坡、渗漏等不良后果,造成建筑物塌陷。地下隧道应避开向斜部位,向斜构造在地形上一般表现为盆地,是雨水汇集区,在向斜部位开凿隧道可能变为水道。 (6)利用背斜找油: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由于天然气最轻.分布于背斜顶部,水最重分布于底部,中间为石油。

高考真题分类汇编专题 地表形态的塑造

2012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专题(14):地表形态的塑造 2012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专题(14)地表形态的塑造 (一)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考点1】地质作用(地壳变动)与地貌 1. (2012山东卷基测44)地球上的江河总是蜿蜒曲折,造成河流弯曲的根本原因是 A. 土壤条件 B. 植被条件 C. 气候条件 D. 地形条件 【答案】D 【解析】复杂的地形使得河流绝对不可能沿着直线方向一直向前流动而导致蜿蜒曲折的根本原因。但在宽阔的平原地区,河流也总是弯弯曲曲的,这是因为江河两岸的土壤结构不可能完全一样,土壤内部所含的盐碱等化学成分及其数量也不可能完全相同,所以当它们完全溶于水后,就不同程度地改变了两岸土壤承受水冲击力的能力。还由于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所以地球的自载作用也会改变河流的直线方向。它会使北半球的河流冲洗右岸比左岸厉害些,而南半球的河流则刚好相反。选D. 2.(2012年山东卷基测88)地表的千姿百态的地形均是由各种内外力共同作用塑造的。下列主要由外力作用形成的是 A.黄淮海平原B.喜马拉雅山脉 C.塔里木盆地D.崇明岛 【答案】AD 【解析】考查外力地貌。黄淮海为流水沉积外力为主;崇明岛为沙洲岛、外力沉积为主。选AD. (2012浙江卷文综3-4)专家认为,欣赏旅游景观,尤其需要的是提升感受力和理解力。完成2题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万壑有声含晚簌,数峰无语立斜阳。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这是宋朝诗人王禹偁谪居陕西时,描述山村风景时的《村行》。 3.下面是四位同学对《村行》的评论,哪些同学的说法是正确的? 甲:“马穿山径菊初黄”中的“菊初黄”同时包含了由视觉、嗅觉感受到的景象;

高考地理必修1《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高考地理必修1《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考纲呈现] 1.地壳物质循环。 2.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力因素。 [考纲解读] 1.综合思维:以某地地形地貌形成的过程、变化、影 响为主线,考查地质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2.区域认知:结合具体的区域考查区域所处板块位置、 自然环境特征对地表形态形成和变化的影响。 [思维导图] 1.能量来源 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 2.表现形式及其影响 表现形式: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 (1)地壳运动——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内力作用 运动类型水平运动垂直运动 岩层运动 方向 地壳运动方向平行于地表,使岩 层发生水平位移和弯曲变形 地壳运动方向垂直于地表,使岩 层发生大规模的隆起和凹陷 对地形的 影响 形成断裂带和褶皱山脉 常形成高原、断块山及盆地和平 原等地貌 举例东非大裂谷、喜马拉雅山脉 台湾海峡的形成、意大利那不勒 斯湾海岸的变迁 (2)其他内力作用 塑造地表形态的内力作用 对地表形 态的塑造 举例岩浆岩浆侵入岩石圈上部岩浆喷出、冷凝形火山地貌,如富士山、

活动或喷出地表成火山夏威夷群岛、黑龙江五 大连池 变质 作用 岩石在一定温度、压 力下发生变质 不能直接塑造地表 形态 地震 地表下岩层的断裂、 错动,引起震动 造成地壳的断裂和 错位,引起海陆变 迁和地势起伏 3.结果: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 4.板块运动对地貌的影响 (1)板块的划分 全球岩石圈共分为六大板块,如下图。 (2)板块的分类 大陆板块:亚欧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南极洲板块。 大洋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 (3)板块的特点 板块内部比较稳定,边界比较活跃。 (4)板块运动与地貌 板块运动张裂 相撞 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 相互挤压碰撞 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 相互挤压碰撞对地貌 的影响 形成裂谷或海洋 形成高峻山脉和巨大 高原 海沟、岛弧、海岸山 脉 举例 东非大裂谷、红海、 大西洋 喜马拉雅山脉、青藏 高原 马里亚纳海沟、亚洲 东部岛弧、美洲西岸 山脉 边界类型

高考地理方案地表形态的塑造

高考地理方案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讲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第讲山地的形成与河流地貌的发育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返回目录地壳物质循环。 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考纲概览*以地质景观图、示意图等为背景结合时事工程建设、能源问题等考查内、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地质构造的判读及实践意义。 结合岩石的成因类型或有关示意图考查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结合区域图或示意图考查河流地貌的发育及对聚落、交通线路分布等的影响。 返回目录考向定位*第讲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第讲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一、内力作用.能量来源:主要是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①。 .表现形式及作用()②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方式。 ()变质作用不能直接塑造地表形态。 ()岩浆活动岩浆只有③时才能直接影响地表形态。 .结果:地表变得④。 返回目录热能地壳运动喷出地表高低不平*二、外力作用.能量来源:主要是⑤。 .表现形式及作用返回目录第讲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太阳辐射

能崩解和破碎地表岩石侵蚀流水风化或侵蚀*表现因素作用风化作用温度、水、生物()使岩石发生⑥()为其他外力作用创造了条件侵蚀作用流水、风力、冰川、海浪()对⑦及其风化产物进行破坏()常使被侵蚀掉的物质离开原地并在原地形成⑧地貌搬运作用风力、⑨、冰川等()移动⑩作用的产物()为堆积地貌的发育输送大量物质堆积作用外力减弱或遇到障碍物被搬运的物质堆积下来形成堆积地貌结果:总的趋势是使地表起伏状况?。 特别提示内、外力作用的关系()二者同时作用于地表从相反方向改变地表形态。 内力作用塑造了地表形态奠定了地表形态的基本格局外力作用不断对地表进行破坏使得地表趋向于平缓。 ()在同一地区不同时期或不同地区同一时期可能会以某种作用占优势。 一般来说内力作用在地壳发展变化中起主导作用但在一定的时间或地点外力作用可能占优势如河流或风力对地表形态的影响等。 返回目录第讲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趋向于平缓*三、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图-A?B?C?D?。 返回目录第讲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重熔再生外力作用变质作用冷却凝固作用*?探究点一内力作用及对地表形态的影响返回目录第讲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塑造地表形态的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表现形式地壳运动水平运动组成地壳的岩层沿平行于地球表面的方向运动岩层发生了水平位移和弯曲变形形成了断裂带

高考地理岩石地表形态

岩石地表形态 2010年3月以来,北大西洋极圈附近的冰岛发生大规模火山喷发,火山灰蔓延使欧洲航空业蒙受重大损失。下图为火山喷发景观,回答下列问题。 27. 这些蔓延的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 A. 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B. 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C. 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 D. 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 28. 组成该山体岩石的矿物直接来自() A. 地壳上部 B. 地壳下部 C. 上地幔 D. 下地幔 【答案】27. A 28. C 下图为我国某地貌景观图。据此完下列各题。 16. 形成该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 流水侵蚀作用 B. 风力侵蚀作用 C. 冰川侵蚀作用 D. 海浪侵蚀作用 17. 该地貌主要分布在我国 A. 云贵高原 B. 内蒙古高原 C. 黄土高原 D. 青藏高原

18. 该地区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 沙漠化 B. 水土流失 C. 水污染 D. 大气污染 【答案】16. A 17. C 18. B 下图为地球岩石圈板块示意图(局部)。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9. 图中①所在板块为 A. 太平洋板块 B. 亚欧板块 C. 大西洋板块 D. 美洲板块 20. 依据板块构造学说,图中未来可能形成大洋的地区是 A. ① B. ② C. ③ D. 地中海地区 21. 图中③处板块相互碰撞形成了 A. 喜马拉雅山脉 B. 阿尔卑斯山脉 C. 安第斯山脉 D. 落基山脉 【答案】19. D 20. B 21. A 在现代家庭装修中,各种大理岩已越来越被广大用户选用。读“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0. 图中表示大理岩形成的箭头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1. 图中序号代表的地质作用不正确的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