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高三生物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高三生物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专题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目标有丝分裂

重难点减数分裂

常考点

一、单项选择题(包括6题,每题5分,共3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2012·衡阳模拟)有关真核细胞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无丝分裂过程核膜也消失

B.动物细胞仅以有丝分裂方式进行增殖

C.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不形成细胞板

D.无丝分裂仅出现于高等生物的衰老细胞

2.(2012·阳江模拟)某同学观察细胞有丝分裂的4块装片1~4号,则最可能表示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的是( )

A.1号,中心体发出星射线,染色体散乱排列

B.2号,细胞中部形成了细胞板

C.3号,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染色体散乱排列

D.4号,细胞膜从中部向内明显凹陷

3.在一个细胞周期中,最可能发生在同一时期的是( )

A.着丝点的分裂和细胞质的分裂

B.染色体数加倍和染色单体形成

C.细胞板的出现和纺锤体的出现

D.染色体复制和中心粒复制

4.在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下列直接参与活动的细胞器有( )

A.高尔基体和核糖体

B.高尔基体和中心体

C.叶绿体和核糖体

D.中心体、高尔基体和核糖体

5.(2012·珠海模拟)如图是同一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图像,据图分析作出的判断正确的是( )

A.下一细胞周期开始于图②时期的结束

B.若按分裂的先后顺序排列,应为①→④→③→②,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

C.该种生物的叶肉细胞中共含有6个DNA分子

D.图①时期细胞中的中心粒移向两极

6.(预测题)如图为细胞周期中部分细胞核的变化示意图,此过程( )

A.发生在细胞分裂期的末期,核膜再度合成

B.发生在细胞周期的分裂间期,染色质复制

C.发生在细胞分裂期的前期,核膜逐渐消失

D.发生在细胞分裂期的中期,染色体螺旋变粗

二、双项选择题(包括3题,每题6分,共18分。每题有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7.(2012·广州模拟)下列关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分裂间期,完成了DNA分子的复制,细胞有适度的生长

B.分裂前期,染色质螺旋化形成染色体,此时,每条染色体上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

C.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细胞内的DNA和染色体数目都加倍

D.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出现细胞板,细胞板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

8.(易错题)对如图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因为细胞中有中心体⑨,无细胞壁,所以可以断定该细胞为动物细胞

B.④是一条染色体,包含四条染色单体,四条染色单体由一个着丝点②相连

C.细胞中有两对同源染色体,即④和⑦为一对同源染色体,⑤和⑥为另一对同源染色体,共有8个DNA分子

D.在后期时,移向同一极的染色体均为非同源染色体

9.甲图为典型的细胞核及其周围部分结构示意图;乙图为有丝分裂过程中一个细胞核中DNA含量变化曲线,则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假设甲图代表的细胞处在细胞周期中,则甲图代表的时期相当于乙图的cd段

B.在细胞分裂周期中,既可消失又可重建的结构是甲图中的4、5,其消失时间是乙图的bc或gh段

C.在细胞分裂周期中,可重建与消失的结构应为甲图中3,其重建时间为0~b或f~h,其余时间消失

D.甲图所示结构不可能代表细菌,但细菌分裂过程中也会出现DNA复制

三、非选择题(包括3题,共52分)

10.(12分)(2011·上海高考改编)回答下列有关细胞与细胞周期的问题。

图1为细胞周期的模式图,图2为动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内填图中的数字,横线上填文字)。

(1)图1中,Y、S、X三个时期代表分裂间期,其中细胞内X期后加倍的细胞器是________;诊断因染色体数目变异导致的遗传病时,需选择[]________期的细胞,[4]末期消失的结构有________________。

(2)组蛋白是组成染色体的蛋白质。图2中,组蛋白基因表达时,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场所是[]________和[]________。

(3)图2中,具有选择透过性膜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多选)

A.[5]

B.[6]

C.[7]

D.[8]

E.[9]

F.[10]

11.(20分)(2012·茂名模拟)如图是某细胞进行有丝分裂的简图,据图回答。(“[]”内填序号,“________”上按要求填数字、文字或字母)

(1)该图是_______细胞有丝分裂简图,其分裂顺序依次是_______ (用字母表示)。

(2)图示作为一个细胞周期还缺少处于_______期的细胞简图。

(3)图示的细胞分裂结束后,子细胞内含_______条染色体。

(4)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在[]_______期,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图B表示细胞分裂_______期,最明显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着丝点与染色体数目之比为1∶1的图示是_______。

(7)A图中染色体的数目为_______条,染色单体数为_______条,DNA分子数为_______个。

(8)请在图(一)和图(二)处分别绘出该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一个细胞核中DNA分子数和染色体数的变化曲线(一个细胞周期)

12.(20分)(探究创新题)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由于着丝点一分为二,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着丝点一分为二的原因是纺锤丝牵引的结果还是受基因控制的生理活动?某同学对该问题进行了实验探究。

(1)实验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步骤

第一步:培养洋葱根尖。

第二步:取两个广口瓶分别编号为1号、2号,并装入清水,向1号瓶内加入2 mL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向2号瓶中加入2 mL清水。

第三步:将已长出根尖的两个洋葱分别转移到1号、2号广口瓶中培养一段时间。

第四步:从1号、2号广口瓶中洋葱上分别切取根尖2 mm~3 mm长,并分别进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步骤制成临时装片。

第五步:分别在显微镜下观察装片,比较并记录__________________(时期)细胞所占比例。

(3)请你预测实验结果和结论:

结果结论

1、2号瓶中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后

期细胞所占比例相等

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包括7题,每题5分,共35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下列由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中,正确的是( )

①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主要来自于染色体②受精卵中的细胞质主要来自卵细胞

③受精时精子全部进入卵细胞内④精子和卵细胞的染色体合在一起成为4N条

⑤受精卵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A.①②⑤

B.③④⑤

C.①③④

D.②③④

2.(易错题)如图为一对同源染色体及其上的等位基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来自父方的染色单体与来自母方的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

B.B与b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

C.A与a的分离仅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

D.A与a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

3.如图所示,卵原细胞内含有Aa、Bb两对同源染色体,已知此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

形成卵细胞的染色体组成为Ab,则其产生的3个极体的染色体组成分别为( )

A.AB、Ab、Ab

B.Aa、Bb、AB

C.Ab、aB、ab

D.Ab、aB、aB

4.(2012·杭州模拟)如图分别表示对几种生物体内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进行观察的

结果,有关假设推论正确的是( )

A.若图甲为有丝分裂过程中的某阶段,则下一时期细胞中央将出现赤道板

B.若图乙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的某阶段,则染色体着丝点分裂可发生在这一阶段

C.若图乙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某阶段,则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可发生在这一阶段

D.若图丙表示雄果蝇精巢内的几种细胞,则c组细胞中可能出现联会和四分体

5.(易错题)M、m和N、n分别表示某动物的两对同源染色体,A、a和B、b分别

表示等位基因,基因与染色体的位置如图所示,下面对该动物精巢中部分细胞

的分裂情况分析合理的是( )

A.正常情况下,若某细胞的基因型为AABB,此时该细胞的名称为初级精母细胞

B.正常情况下,若某细胞含有MMmmNNnn这8条染色体,则此细胞处于有丝分裂

后期

C.在形成次级精母细胞过程中,图中的染色体发生复制、联会、着丝点分裂等变化

D.M和N染色体上的基因可能会发生交叉互换

6.如图是与细胞分裂相关的坐标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CD段一定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

B.甲图中的AB段若发生在高等哺乳动物的精巢中,细胞肯定进行减数分裂

C.乙图中A时期染色体、染色单体、DNA的比例为1∶2∶2

D.乙图中的CD段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一定为正常体细胞的一半

7.(预测题)下列是有关细胞分裂的问题。图1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图2表示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的变化。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图2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DNA复制

B.由图1知该生物体细胞中有4条染色体

C.分别处于图2中的BC、DE段的细胞为图1中的乙、丙

D.图1中乙产生的子细胞为次级卵母细胞和极体

二、双项选择题(包括3题,每题6分,共18分。每题有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8.(2012·梅州模拟)仅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出现,而有丝分裂过程中不出现的选项是( )

A.分裂间期DNA复制与相关蛋白质合成

B.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

C.联会后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部分DNA交换

D.同源染色体分开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

9.(2012·佛山模拟)某生物基因型为AaBb,经减数分裂能产生四种数量相等的配子。如图为其体内的某个细胞,则( )

A.图中基因位点1、2、3、4可能分别是A、b、B、b

B.高尔基体、线粒体、核糖体等细胞器与该细胞分裂过程有密切关系

C.该状态下的细胞正在进行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D.该细胞中2与4为同源染色体,2与4上的基因遵循分离定律

10.(2012·广州模拟)下图中甲、乙、丙表示某一动物正在分裂的三个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生物正常体细胞含4条染色体

B.甲、乙、丙中核DNA含量的比例为8∶8∶4

C.若三个细胞来自同一器官,该器官可能是卵巢

D.若三个细胞为亲子代关系,则关系为甲→乙→丙

三、非选择题(包括2题,共47分)

11.(27分)(预测题)如图横坐标A、B、C、D表示蜂王在有性生殖过程中不同时期的细胞,图中的a、b、c、d表示四种结构或物质在不同时期的相对数量变化。

(1)根据a、b、c、d在不同时期的相对数量变化规律判断, a、b、c、d分别指什么结构或物质的数量变化:

a_________,b_________,c_________,d_________。

(2)A可能表示的细胞是_________,C→D表示的过程是_________。

(3)B→C表示的过程中,染色体的主要行为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4)请用同样的图示在下图中将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中的a、b、c、d四种结构或物质的相对数量表示出来。

12.(20分)(探究创新题)细胞分裂是生物体一项重要的生命活动,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

础。图甲表示哺乳动物某器官内连续发生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核DNA含量变化曲线,图乙、图丙是细胞分裂某些过程的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图乙、图丙所示的分裂时期在图甲中分别位于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丙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__,在形成此细胞的过程中,细胞内可形成_________个四分体。

(3)图丙所示细胞中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DNA分子数依次为_________。

(4)若该动物的基因型AaBb(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正常情况下,图乙细胞移向同一极的基因是_________。

(5)请画出图丙最终形成的一个子细胞示意图。

答案解析

1.【解析】选C。动物细胞可进行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在无丝分裂中,核膜和核仁都不消失,

没有出现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变化。动物细胞无细胞壁,所以有丝分裂末期不形成细胞板。细胞分裂发生在生命活动旺盛的细胞中,如蛙的红细胞的无丝分裂。

2.【解析】选D。中心体发出星射线或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染色体散乱排列是细胞分裂前期的特点;细胞中部形成细胞板是植物细胞分裂末期的特点;细胞膜从中部向内明显凹陷则是动物细胞分裂末期的特点之一。

3.【解析】选D。着丝点的分裂发生在细胞分裂后期,细胞质的分裂发生在细胞分裂末期;染色体数加倍发生在细胞分裂后期,染色单体形成发生在细胞分裂间期DNA复制时;细胞板的出现发生在细胞分裂末期,纺锤体的出现发生在细胞分裂前期;染色体复制和中心粒复制发生在细胞分裂间期。

4.【解题指南】

1.知识储备

(1)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有核糖体、中心体、高尔基体和线粒体。

(2)高等植物细胞无中心体。

2.题眼: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由此判断无中心体。

3.解题关键:明确细胞分裂过程中各种细胞器的作用。

【解析】选A。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有线粒体、高尔基体、核糖体和中心体。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末期形成细胞壁时,高尔基体要参与活动;在有丝分裂过程中,有蛋白质的合成,所以有核糖体的参与。低等植物细胞中的中心体与纺锤体形成有关,高等植物细胞无中心体。

5.【解析】选A。下一细胞周期开始于上一次细胞分裂结束时,即图②时期的结束;若按分裂期的先后顺序排列,应为①→④→③→②,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该种生物的叶肉细胞中共含有6个核DNA 分子;由图看出图①时期由细胞两极发出的纺锤丝形成了纺锤体,判断该细胞为高等植物细胞,无中心体(粒)结构。

6.【解析】选C。本题考查细胞分裂各时期的特点。图中有部分核膜,说明核膜逐渐消失或逐渐形成,为分裂期的前期或末期。图中染色体含有染色单体,说明已完成染色体复制,只能为分裂期的前期。

7.【解析】选C、D。动物细胞分裂间期,完成DNA分子的复制,细胞有适度的生长;分裂前期,染色质螺旋化形成染色体,此时,每条染色体上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但细胞内的DNA数目不变;分裂末期,细胞膜中央向内凹陷形成两个子细胞,而植物细胞则在赤道板的位置出现细胞板,细胞板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

8.【解析】选B、D。如图进行的是有丝分裂,细胞中有两对同源染色体,④是一条染色体,包含两条染色

单体①、③,两条染色单体由一个着丝点②相连;该细胞共有8个DNA分子,在后期时,移向同一极的染色体既有同源染色体,也有非同源染色体。

【方法技巧】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及DNA分子数目的判断方法

(1)染色体数目的判断方法:

染色体数=着丝点数,一个细胞中有几个着丝点就有几条染色体。

(2)DNA分子数目的判断要分两种情况进行确定:

①若细胞中无染色单体,DNA数=染色体数=着丝点数。

②若细胞中有染色单体,DNA数=染色单体数=2×染色体数。

9.【解析】选B、D。若甲图代表的细胞处在细胞周期中,则应代表细胞周期的间期,即相当于乙图中的

0b或fg段;在细胞周期中,既可消失又可重建的结构是甲图中的4、5,其消失时间是乙图的bc或gh段;由于甲图具有典型的细胞核,故不可能代表细菌,细菌分裂过程中也会出现DNA复制,则B、D选项正确。

10.【解析】完整的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分裂期又分为前、中、后、末四个时期,分裂间期加倍的细胞器是中心体。分裂期的中期是观察染色体的最佳时期。分裂末期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基因的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其场所分别是细胞核和核糖体,两者均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细胞内的所有膜结构均具有选择透过性。

答案:(1)中心体[2]中纺锤体、染色体

(2)[6]细胞核[7]核糖体 (3)A、B、D、F

11.【解析】(1)该图是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简图,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细胞为方形、细胞两极直接发出纺锤丝组成纺锤体、末期赤道板位置出现细胞板;其分裂顺序依次是:B前期、C中期、A后期、D末期。

(2)图示作为一个细胞周期还缺少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简图。

(3)有丝分裂亲子代细胞DNA和染色体数目相同,图示的细胞分裂结束后,子细胞内含4条染色体。

(4)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

(5)图B最明显的变化是细胞核中染色质变为染色体后散乱排布在细胞中央,表示细胞分裂的前期。

(6)着丝点的个数决定染色体的数目,所有染色体上着丝点与染色体数目之比都是1∶1。

(7)A图是有丝分裂的后期,着丝点分裂导致姐妹染色单体变为子染色体,所以染色体和DNA数都是8,而染色单体的数目为0。

(8)在一个细胞周期中DNA在间期的S期复制时数目加倍,分裂末期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引起核DNA减半;核染色体在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时数目加倍,分裂末期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时减半。

答案:(1)植物 BCAD(2)分裂间 (3)4

(4)[A]分裂后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子染色体

(5)前细胞核中出现染色体(6)A、B、C、D (7)8 0 8

(8)见下图

12.【解析】本题考查确定实验假设、预测实验结果的能力。

(1)根据题目要求,实验假设可以是“着丝点一分为二是纺锤丝牵引的结果”,也可以是“着丝点一分为二是受基因控制的生理活动”。

(2)有丝分裂装片制作的基本步骤是:解离、漂洗、染色和制片。联系有丝分裂的相关知识,着丝点分裂是在后期,所以要观察并比较染色体的数目应选在分裂的后期。

(3)根据题干中的问题想到实验结果应该有两种,即1、2号瓶中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细胞所占比例相等,或者是1号瓶中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细胞所占比例明显低于2号瓶,前者对应的结论是“着丝点一分为二是受基因控制的生理活动”,后者对应的结论是“着丝点一分为二是纺锤丝牵引的结果”。答案:(1)“着丝点一分为二是受基因控制的生理活动”或“着丝点一分为二是纺锤丝牵引的结果”

(2)解离、漂洗、染色和制片细胞分裂后期

(3)见下表

结果结论

结果结论着丝点一分为二是受基因控制的生理活动1号瓶中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细胞所占比例

着丝点一分为二是纺锤丝牵拉作用引起的

明显低于2号瓶

作业答案解析

1.【解析】选A。进行受精作用时,精子只是头部进入卵细胞,因此受精卵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而细胞质主要来自卵细胞,精子和卵细胞都是通过减数分裂过程产生的,细胞中都有N条染

色体,故受精作用后的受精卵中,染色体恢复为2N条。

2.【解析】选C。题图中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发生了交叉互换,每条染色体上均既含A又含a,所以在减Ⅰ过程中这一对同源染色体分开,即染色体1上的A与染色体2上的a分开。减Ⅱ过程中,染色体1上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其上的A与a也分开。

3.【解析】选D。卵原细胞形成的初级卵母细胞减数分裂产生1个卵细胞和3个极体,其中一个极体与卵细胞染色体组成相同,另外两个极体的染色体组成相同。若卵细胞的染色体组成为Ab,则与其一同产生的3个极体的染色体组成为Ab、aB、aB。

4.【解题指南】

1.知识储备

(1)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

(2)染色体/DNA变化规律及原因:

2.考查实质:本题综合考查了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的特点及DNA和染色体的规律性变化。

【解析】选C。若图甲为有丝分裂过程,则为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后期,其下一时期为末期,在细胞中央会出现细胞板,而赤道板是一个假想的平面,不是结构,故A项错;若图乙表示有丝分裂的过程,则为前、中期,而着丝点分裂在后期,且着丝点分裂后不存在染色单体,故B项错;若图乙表示减数分裂过程,含有染色单体的时期包括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全过程及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中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故C项正确;图丙中c组染色体数为4N,则为有丝分裂后期,而联会和四分体出现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故D项错。

5.【解析】选B。本题考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有关知识。该细胞产生的次级精母细胞后期的基因型可能是AABB;在有丝分裂后期,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一分为二,染色体数暂时加倍为MMmmNNnn 8条染色体;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复制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联会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只有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才会发生交叉互换。

6.【解析】选C。甲图纵坐标为一条染色体中DNA含量,故CD段可能是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甲图中AB段可能是有丝分裂间期中的DNA复制,也可能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的DNA复制,精原细胞既能进行有丝分裂也能进行减数分裂;乙图中A时期已完成染色体的复制,故染色体、染色单体、

DNA的比例为1∶2∶2;乙图中的CD段细胞可以为减数第二次分裂期的细胞,其中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和末期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与正常体细胞相同。

【误区警示】在解答DNA含量变化曲线时,应注意区分纵坐标表示的是“细胞核内DNA含量变化”还是“一条染色体中DNA含量变化”,核DNA含量减半发生在细胞分裂的后期,一条染色体中DNA含量减半发生在细胞分裂的后期。

7.【解析】选C。从图2中可以看出,A→B段,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增加,这是由于在细胞分裂间期,完成了DNA的复制,A项正确。图1中甲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该细胞中有8条染色体,即该生物体细胞中有4条染色体,B项正确。图2中的BC段染色体和DNA的比为1∶2,对应图1中的乙、丙两细胞,DE段染色体和DNA的比为1∶1,对应图1中的甲细胞,C项错误。图1乙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且细胞质为不均等分裂,所以形成的子细胞为次级卵母细胞和极体,D项正确。

8.【解析】选C、D。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都有DNA复制与相关蛋白质合成;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都有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联会后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部分DNA 交换,同源染色体分开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是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特有的现象。

9.【解析】选A、B。该图是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图像,高尔基体、线粒体、核糖体等细胞器与该细胞分裂过程有密切关系;图中2、3是同源染色体,2、4未分裂前为姐妹染色单体,因此2、4含有的基因相同,2、3含有的基因为等位基因,因此图中基因位点1、2、3、4可能分别是A、b、B、b;等位基因的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

10.【解析】选A、B。由图判断,该动物体为雄性个体,该生物正常体细胞含4条染色体;甲、乙、丙中核DNA含量的比例为8∶8∶4;若三个细胞来自同一器官,该器官可能是精巢;若三个细胞为亲子代关系,则关系为乙→甲→丙。

11.【解析】蜂王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细胞数目变化为1→2→4,染色体数目变化为2N→N→2N →N,DNA数目变化为2N→4N→2N→N。染色单体数目变化为0→4N→2N→0。

答案:(1)细胞 DNA 染色体染色单体

(2)卵原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

(3)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同源染色体分离

(4)如图

12.【解析】由图判断图甲中0~5表示有丝分裂的核DNA含量变化曲线,5~13表示减数分裂的核DNA含量变化曲线;图乙为有丝分裂后期图;图丙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图。

(1)图乙、图丙所示的分裂时期在图甲中分别位于3~4、8~9。

(2)由于图丙细胞质均等分裂,因此其表示的是初级精母细胞;又由于其有四条染色体,所以在形成此细胞的过程中,细胞内可形成2个四分体。

(3)图丙所示细胞中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DNA分子数依次为4、8、8。

(4)由于图乙为有丝分裂图,正常情况下,图乙细胞移向同一极的基因与亲代细胞相同。

(5)由于图丙为减数分裂图,其最终形成的子细胞应该是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答案:(1)3~4 8~9

(2)初级精母细胞 2 (3)4、8、8

(4)A、a、B、b

(5)如图(画出染色体的数目和形态)

【方法技巧】精细胞和卵细胞形成过程中细胞名称的判断方法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区别

一、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图像的识别的误区 1、染色体数目的确定 染色体形态可分为单线型和双线型(如下图),当染色体复制完成后,就有单线型变为双线型,无论哪一种形态,染色体的数目都等于着丝点的个数。只要数清着丝点的个数,染色体的个数就知道了。 2、同源染色体的确定 很多同学对于图像的判断错误就是由于不知道怎样去判断同源染色体。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据下面几点: ①形态相同,即染色体上的着丝点的位置相同。 ②大小相同,即两条染色体的长度相同。 ③来源不同,即一条来源于父方,一条来源于母方(通常用不同的颜色来表示)。 ④能够配对,即在细胞成对存在。对常染色体而言,只有当这四点同时满足时细胞中才含有同源染色体。 但应注意:姐妹染色单体经着丝点分裂形成的两条子染色体不是同源染色体,而是相同染色体。 二、联系图像应明确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各个时期的特点 各时期的特点如下表

三、细化图像判断方法 四、与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图像相关的题型 1、一般图像识别问题----利用上面的识别方法即可 例1、下图是某种动物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部分图,据图回答问题:

按先后顺序把有关有丝分裂图的排列起来__________________;按顺序把有关减数分裂图的排列起来__________________ 2、柱形图 例3、下图中甲~丁为小鼠睾丸中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DNA分子数的比例图,关于此图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甲图可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B.乙图可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 C.丙图可表示有丝分裂间期的某一阶段D.丁图可表示有丝分裂后期 3、曲线图(1)细胞核DNA和染色体的数量变化 例4、下图是表示某种生物细胞核染色体及DNA相对量变化的曲线图。根据此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注:横坐标各个区域代表细胞分裂的各个时期,区域的大小和各个时期所需的时间不成比例)

减数分裂知识点归纳

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知识点归纳 一、减数分裂的概念 1、范围:凡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 2、时期:在从原始的生殖细胞发展到成熟的生殖细胞的过程中; 3、特点:细胞连续分裂两次,而染色体只复制一次; 4、结果:新产生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中的数目减少了一半。 (注:原始生殖细胞既可进行有丝分裂,又可进行减数分裂) 二、减数分裂的一般过程(动物) 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 前期Ⅰ:联会、四分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减数第一次分裂(Ⅰ)中期Ⅰ:四分体排在赤道板上 减后期Ⅰ: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数末期Ⅰ:染色体、DNA数目减半 分间期Ⅱ:短暂,遗传物质不复制 裂前期Ⅱ:(对二倍体生物而言,已无同源染色体)减数第二次分裂(Ⅱ)中期Ⅱ:非同源染色体排在赤道板上 后期Ⅱ:着丝点断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末期Ⅱ:DNA数目再减半 三、精子的形成过程 四、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五、精子、卵细胞产生过程的异同: 1、相同点:①都是性细胞(配子)②都经减数分裂产生 2、不同点:①卵原细胞两次分裂为不均质分裂(极体均质),精原细胞的分裂为均质分裂; ②1个卵原细胞产生1个卵细胞,1个精原细胞产生4个精子;

③精子的形成需变形,卵细胞的形成不变形。 六、配子种类(只考虑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不考虑交换) (1)可能产生精子的种类:2n种 1个精原细胞(2)实际产生精子的种类:2种 (含n对同源染色体)(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产生的两个精子是相同的) 1个雄性个体(含n对同源染色体)产生精子的种类:2n种 (1)可能产生卵细胞的种类:2n种 1个卵原细胞(2)实际产生卵细胞的种类:1种 (含n对同源染色体)(1个卵原细胞只能产生一个卵细胞) 1个雌性个体(含n对同源染色体)产生卵细胞的种类:2n种 七、减数分裂中染色体、DNA数目变化曲线图 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曲线的区别: 有丝分裂:起点与终点(染色体或DNA)数目相同; 减数分裂:起点(染色体或DNA数目)是终点的两倍。 DNA与染色体曲线的区别: DNA曲线有斜线(间期复制),染色体曲线没有斜线。 如图,BC段和JK段为斜线,则该图为DNA变化曲线; 曲线起点为A和I,终点为G和P, 则A→G为减数分裂,I→P为有丝分裂,G→I为受精作用。 如图,图中没有斜线,因此为染色体变化曲线; 起点为A和E,终点为E和K, 则A→E为有丝分裂,E→K为减数分裂, 八、通过图像、曲线判断分裂方式、所处时期——三看识别法(二倍体生物) 一看同源→有同源染色体: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无同源染色体:减数第二次分裂 二看特殊行为→有联会或同源染色体分离等特殊行为的是减数第一次分裂, 没有特殊行为的是有丝分裂 三看是否均等分裂→均等:初(次)级精母细胞或第一极体 不均等:初(次)级卵母细胞 九、同源染色体的特点 ①来源: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②形态、大小一般相同 ③行为:减数分裂过程中一定两两配对(即联会)

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过程图及知识点归纳

高中生物---细胞的分裂知识点 一、减数分裂 1、.减数分裂过程中遇到的一些概念 (1)染色体和染色单体:细胞分裂间期,染色体经过复制成由一个着丝点连着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所以此时染色体数目要根据着丝点判断。 (2)同源染色体和四分体:同源染色体指形态、大小一般相同,一条来自母方,一条来自父方,且能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可以两两配对的一对染色体。四分体指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联会后每对同源染色体中含有四条姐妹染色单体。 (3)联会: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 (4)交叉互换:指四分体时期,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缠绕,并交换部分片段的现象。 (5)一对同源染色体= 一个四分体=2条染色体=4条染色单体=4个DNA分子。 (6)非同源染色体和染色体组:指形态、大小不相同的染色体,细胞中所有的非同源染色体构成1个染色体组 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形成生殖细胞过程中所特有的细胞分裂方式。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新产生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体细胞减少一 半。 (注:体细胞主要通过有丝分裂产生,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新产生的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 2、减数分裂的过程:⑴、精子的形成过程:精巢(哺乳动物称睾丸) ⑵、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卵巢 ●减数第一次分裂 间期:染色体复制(包括DNA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 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称联会),形成四分体。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常常交叉互换。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排列在赤道板上(两侧)。 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末期:细胞质分裂,形成2个子细胞。 ●减数第二次分裂(无同源染色体 ......) 前期:染色体排列散乱。 中期: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都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 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并分别移向细胞两极。 末期:细胞质分裂,每个细胞形成2个子细胞,最终共形成4个子细胞。 四、注意: (1)同源染色体:①形态、大小基本相同;②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2)精原细胞和卵原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因此,它们属于体细胞,通过有丝分裂 的方式增殖,但它们又可以进行减数分裂形成生殖细胞。 (3)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 .......,原因是同源染色体分离并进入不同的子细 ............... 胞.。所以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无同源染色体 ......。(4)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的变化规律 (5)减数分裂形成子细胞种类: 假设某生物的体细胞中含n对同源染色体,则: 它的精(卵)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可形成2n种精子(卵细胞); 它的1个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形成2种精子。它的1个卵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形成1种卵细胞。 二、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图像辨析步骤: 1、细胞质是否均等分裂:不均等分裂——减数分裂中的卵细胞的形成 2 、细胞中染色体数目:若为奇数——减数第二次分裂(次级精母细胞、次级卵母细胞、 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看一极) 若为偶数——有丝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 3、细胞中染色体的行为:有同源染色体——有丝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 联会、四分体现象、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减数第一次分裂 无同源染色体——减数第二次分裂 4、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一极无同源染色体——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一极有同源染色体——有丝分裂后期 注意:若细胞质为不均等分裂,则为卵原细胞的减Ⅰ或减Ⅱ的后期。 5.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主要异同点(要求掌握)

有丝与减数分裂区别

有丝分裂 ·分裂介绍 有丝分裂是真核生物进行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右上角图就是常见有丝分裂的开始和结果)多细胞生物体以有丝分裂的方式增加体细胞的数量。体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是有周期性的,也就是具有细胞周期。 细胞周期细胞周期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这是一个细胞周期。 一个细胞周期包括两个阶段:分裂间期和分裂期。从细胞在一次分裂结束之后到下一次分裂之前,是分裂间期。在分裂间期结束之后,就进入分裂期。 在一个细胞周期内,这两个阶段所占的时间相差较大,一般分裂间期大约占细胞周期的90%到95%;分裂期大约占细胞周期的5%到10%。细胞的种类不同,一个细胞周期的时间也不相同。 细胞分裂间期细胞分裂间期是新的细胞周期的开始,这个时期为细胞分裂期准备了条件,细胞内部正在发生很复杂的变化。近年来,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自显影技术证明,间期细胞的最大特点是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因此,间期是整个细胞周期中极为关键的准备阶段。 ·有丝分裂的周期变化 细胞分裂期在细胞分裂期,最明显变化是细胞核中染色体的变化。人们为了研究方便,把分裂期分为四个时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其实,分裂期的各个时期的变化是连续的,并没有严格的时期界限。 前期 细胞分裂的前期,最明显的变化是细胞核中出现染色体。分裂间期复制的染色体,由于螺旋缠绕在一起,逐渐缩短变粗,形态越来越清楚。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这个时期的细胞,可以看到每一条染色体实际上包括两条并列的姐妹染色单体,这两条并列的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不是完全分离开的,而是由一个共同的着丝点连接着。在前期,核仁逐渐解体,核膜逐渐消失。同时,从细胞的两极发出许多纺锤丝,形成一具梭形的纺锤体,细胞内的染色体散乱地分布在纺锤体的中央。中期 细胞分裂的中期,纺锤体清晰可见。这时候,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的两侧,都有纺锤丝附着在上面,纺锤丝牵引着染色体运动,使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上。这个平面与纺锤体的中轴相垂直,类似于地球上赤道的位置,所以叫做赤道板。分裂中期的细胞,染色体的形态比较固定,数目比较清晰,便于观察清楚。 后期 细胞分裂的后期,每一个着丝点分裂成两个,原来连接在同一个着丝点上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也随着分离开来,成为两条子染色体。纺锤丝牵引着子染色体分别向细胞的两极,使细胞的两极各有一套染色体。这两套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是完全相同的,每一套染色体与分裂以前的亲代细胞中的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是相同的。 末期 当这两套染色体别到达细胞的两极以后,每条染色体的形态发生变化,又逐渐变成细长而盘曲的丝。同时,纺锤丝逐渐消失,出现新的核膜和核仁。核膜把染

减数分裂知识点总结

高二生物减数分裂知识点 一、减数分裂的概念 1、范围:凡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 2、时期:在从原始的生殖细胞发展到成熟的生殖细胞的过程中; 3、特点:细胞连续分裂两次,而染色体只复制一次; 4、结果:新产生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中的数目减少了一半。(注:原始生殖细胞既可进行有丝分裂,又可进行减数分裂) 二、减数分裂的一般过程(动物) 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 前期Ⅰ:联会、四分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减数第一次分裂(Ⅰ)中期Ⅰ:四分体排在赤道板上 减后期Ⅰ: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数末期Ⅰ:染色体、DNA数目减半 分间期Ⅱ:短暂,遗传物质不复制 裂前期Ⅱ:(对二倍体生物而言,已无同源染色体)减数第二次分裂(Ⅱ)中期Ⅱ:着丝点排在赤道板上 后期Ⅱ:着丝点断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末期Ⅱ:DNA数目再减半 三、精子的形成过程 四、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五、精子、卵细胞产生过程的异同: 1、相同点:①都是性细胞(配子)②都经减数分裂产生 2、不同点:①卵原细胞两次分裂为不均质分裂(极体均质),精原细胞的分裂为均质分裂; ②1个卵原细胞产生1个卵细胞,1个精原细胞产生4个精子; ③精子的形成需变形,卵细胞的形成不变形。 六、配子种类(只考虑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不考虑交换) (1)可能产生精子的种类:2n种 1个精原细胞(2)实际产生精子的种类:2种 (含n对同源染色体)(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产生的两个精子是相同的)1个雄性个体(含n对同源染色体)产生精子的种类:2n种 (1)可能产生卵细胞的种类:2n种 1个卵原细胞(2)实际产生精子的种类:1种 (含n对同源染色体)(1个卵原细胞只能产生一个卵细胞) 1个雌性个体(含n对同源染色体)产生卵细胞的种类:2n种 七、减数分裂中染色体、DNA数目变化曲线图 八、通过图像、曲线判断分裂方式、所处时期——三看识别法(二倍体生物) 九、同源染色体的特点、判断程序 1、特点:①来源: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②形态、大小一般相同 ③行为:减数分裂过程中一定两两配对(即联会) 2、判断程序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图解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专题突破 姓名:班级: 一、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图像的识别的误区 2、同源染色体的确定 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据下面几点: ①形态大小相同,即染色体上的着丝点的位置和染色体长度相同。 ②来源不同,即一条来源于父方,一条来源于母方(通常用不同的颜色来表示)。 注意:姐妹染色单体经着丝点分裂形成的两条子染色体不是同源染色体,而是相同染色体。同源染色体一般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联会,有丝分裂时有同源染色体存在,但不会联会。 (一般生物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N,有同源染色体N对) 二、联系图像应明确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各个时期的特点 各时期的特点如下表

各时期的图像如下图 三、细化图像判断方法

四、与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图像相关的题型 例1、下图是某种动物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部分图,据图回答问题: 1、按先后顺序把有关有丝分裂图的号码排列起来__________________; 2、按顺序把有关减数分裂图的号码排列起来__________________ 例2、如右图所示是什么时期的分裂图像 2、柱形图 例3、下图中甲~丁为小鼠睾丸中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DNA分子数的比例图,关于此图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甲图可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B.乙图可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C.丙图可表示有丝分裂间期的某一阶段 D.丁图可表示有丝分裂后期

3、曲线图 (1)细胞核内DNA和染色体的数量变化 例4、下图是表示某种生物细胞核内染色体及DNA相对量变化的曲线图。根据此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注:横坐标各个区域代表细胞分裂的各个时期,区域的大小和各个时期所需的时间不成比例) (1)图中代表染色体相对数量变化的曲线是____________。 (2)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发生在图中的___________过程。 (3)细胞内含有四分体的区间是____________。 (4)若该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0条,则一个细胞核中的DNA分子数在9—12时期为__________条。 (5)着丝点分裂发生在横坐标数字的_________处进行。 (2)每一条染色体上的DNA含量变化曲线 例5、下列是有关细胞分裂的问题。图1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与每条染色体DNA含量变化的关系;图2表示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图像。请据图回答: ⑴图1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该过程发生于细胞分裂_____期。图1中CD 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 ⑵图2中_____细胞处于图1中的BC段,图2中_____细胞处于图1中的DE段。 ⑶就图2乙分析可知,该细胞含有_____条染色单体,染色体数与DNA分子数之比为_____,该细胞处于____分裂的____期,其产生的子细胞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

减数分裂知识点

减数分裂 一、减数分裂的概念与理解 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的生殖细胞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分裂。减数分裂是一种特殊方式的有丝分裂 从以下四个方面理解减数分裂 1、范围及场所: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的睾丸内 2、时期:产生成熟的生殖细胞时 3、特点: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 4、结果:成熟的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比原始生殖细胞减少一半 二、关键概念: 1、同源染色体: ①减数分裂中配对的两条染色体; ②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③形态和大小一般都相同。 (注:X、Y这对性染色体一般也认为是同源染色体,但大小不同。) 如何用图表示: 2、非同源染色体:形态和大小不相同,且减数分裂过程中不配对的两条染色体。 经典例题:1、下面关于同源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是一条染色体复制形成的两个染色单体 B、是分别来自父方或母方的染色体 C 、是形状和大小相同的两条染色体 D、是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彼此联会的两条染色体 解析:同源染色体有三个基本特征:①减数分裂中配对的两条染色体;②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③形态和大小一般都相同。这三条要联系起来全面考虑,若只是分别来自父方或母方的染色体,不一定是同源染色体,也可能是非同源染色体;若只考虑形状和大小相同,也有例外, X、Y这对性染色体也是同源染色体,但大小不同;但若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彼此联会的两条染色体,只能是同源染色体,这是识别同源染色体的关键,所以答案选D;一条染色体复制形成的两个染色单体,是姐妹染色单体,不是同源染色体。 三、减数分裂过程: 减数分裂第一次: 1、间期: 在减数第Ⅰ次分裂前的间期完成了染色体的复制,这与有丝分裂是相同的。染色体复制的结果:DNA加倍,染色体数目不变。每条染色体上有二个染色单体。 2、前期: (1)、核膜及核仁消失。染色质缩短加粗成为染色体,出现纺锤丝组成纺锤体。 (2)、同源染色体联会,n对同源染色体形成n个四分体。(注意此时同一着丝点的二条染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和图像

创作编号:BG7531400019813488897SX 创作者:别如克* 有丝分裂的过程(以动物细胞为例) 示意图主要特点 分裂间期完成组成染色体的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结果每个染色体都形成两个完全一样的姐妹染色单体;DNA 分子的数量加倍 分 裂 期 前 期 ①出现染色体,每个染色体包括并列着的两个染色单体由一 个共同的着丝点连接着 ②核膜解体,核仁消失 ③中心体周围发出星状射线形成纺锤体 ④染色体着丝点散乱分布在纺锤体上 中 期 纺锤丝牵引染色体运动,使每个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 板上,是观察染色体数目和形态最佳时期 后 期 ①每个着丝点一分为二,每个染色体的两个姐妹染色单体分 开,成为两个染色体 ②纺锤丝收缩牵引染色体向两极移动,形成两套数目和形态 完全相同的染色体 末 期 ①两组染色体分别到达两极后,又变成细长盘曲的丝 ②核膜,核仁重新出现 ③纺锤丝消失 ④赤道板处细胞膜向内凹陷,缢裂成两个子细胞 植物细胞分裂图象如下图所示: 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创作编号:BG7531400019813488897SX 创作者:别如克* 减数分裂

创作编号: BG7531400019813488897SX 创作者: 别如克* 图2-1-7 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图解

各时期的图像如下图 三、细化图像判断方法

按先后顺序把有关有丝分裂图的号码排列起来__________________;按顺序把有关减数分裂图的号码排列起来__________________ ①是减Ⅰ前期,②是有丝中期,③是减Ⅰ中期,④是减Ⅱ中期,⑤是有丝后期 ⑥是有丝后期,⑦是有丝后期,⑧是减Ⅰ后期,⑨是减Ⅱ后期,⑩是减Ⅱ前期 ?是精细胞, ?有丝前期 有丝分裂顺序为:②⑤⑥⑦;减数分裂顺序为:①③⑧⑩④⑨? 例2、如右图所示是什么时期的分裂图像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图解区别和联系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图像识别及有关题型的分析归类 一、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图像的识别的误区 1、染色体数目的确定 染色体形态可分为单线型和双线型(如下图),当染色体复制完成后,就有单线型变为双线型,无论哪一种形态,染色体的数目都等于着丝点的个数。只要数清着丝点的个数,染色体的个数就知道了。 2、同源染色体的确定 很多同学对于图像的判断错误就是由于不知道怎样去判断同源染色体。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据下面几点: ①形态相同,即染色体上的着丝点的位置相同。 ②大小相同,即两条染色体的长度相同。 ③来源不同,即一条来源于父方,一条来源于母方(通常用不同的颜色来表示)。 ④能够配对,即在细胞内成对存在。对常染色体而言,只有当这四点同时满足时细胞中才含有同源染色体。 但应注意:姐妹染色单体经着丝点分裂形成的两条子染色体不是同源染色体,而是相同染色体。 二、联系图像应明确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各个时期的特点

三、细化图像判断方法

四、与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图像相关的题型 1、一般图像识别问题----利用上面的识别方法即可 例1、下图是某种动物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部分图,据图回答问题: 按先后顺序把有关有丝分裂图的号码排列起来__________________;按顺序把有关减数分裂图的号码排列起来__________________ 例2、如右图所示是什么时期的分裂图像 2、柱形图 例3、下图中甲~丁为小鼠睾丸中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染色体数、 染色单体数和DNA分子数的比例图,关于此图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甲图可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B.乙图可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 C.丙图可表示有丝分裂间期的某一阶段 D.丁图可表示有丝分裂后期 3、曲线图(1)细胞核内DNA和染色体的数量变化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图解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专题突破姓名:班级: 一、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图像的识别的误区 1、染色体数目的确定 复制前复制后染色质高度螺旋为染色体着丝点分裂染色体形态 染色体数 染色单体数 DNA数 每条染色体上的 DNA数 2、同源染色体的确定 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据下面几点: ①形态大小相同,即染色体上的着丝点的位置和染色体长度相同。 ②来源不同,即一条来源于父方,一条来源于母方(通常用不同的颜色来表示)。 注意:姐妹染色单体经着丝点分裂形成的两条子染色体不是同源染色体,而是相同染色体。同源染色体一般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联会,有丝分裂时有同源染色体存在,但不会联会。? (一般生物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N,有同源染色体N对) 二、联系图像应明确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各个时期的特点 各时期的特点如下表 各时期的图像如下图? 三、细化图像判断方法? 四、与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图像相关的题型? 例1、下图是某种动物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部分图,据图回答问题: 1、按先后顺序把有关有丝分裂图的号码排列起来__________________; 2、按顺序把有关减数分裂图的号码排列起来__________________

例2、如右图所示是什么时期的分裂图像? 2、柱形图 例3、下图中甲~丁为小鼠睾丸中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DNA分子数的比例图,关于此图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甲图可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B.乙图可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 C.丙图可表示有丝分裂间期的某一阶段? D.丁图可表示有丝分裂后期 3、曲线图 (1)细胞核内DNA和染色体的数量变化 例4、下图是表示某种生物细胞核内染色体及DNA相对量变化的曲线图。根据此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注:横坐标各个区域代表细胞分裂的各个时期,区域的大小和各个时期所需的时间不成比例) (1)图中代表染色体相对数量变化的曲线是____________。 (2)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发生在图中的___________过程。 (3)细胞内含有四分体的区间是____________。? (4)若该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0条,则一个细胞核中的DNA分子数在9—12时期为__________条。 (5)着丝点分裂发生在横坐标数字的_________处进行。 (2)每一条染色体上的DNA含量变化曲线 例5、下列是有关细胞分裂的问题。图1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与每条染色体DNA含量变化的关系;图2表示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图像。请据图回答: ⑴图1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该过程发生于细胞分裂_____期。图1中CD 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 ⑵图2中_____细胞处于图1中的BC段,图2中_____细胞处于图1中的DE段。 ⑶就图2乙分析可知,该细胞含有_____条染色单体,染色体数与DNA分子数之比为_____,该细胞处于____分裂的____期,其产生的子细胞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

(完整版)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图形及曲线绘制汇总

哺乳动物的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图形对比(及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对比)

重点掌握 1.概念:细胞名称、(非)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联会(即配对)、四分体、交叉互换(以减Ⅰ四分体时期为例)。 2.理解:各期有无同源染色体,染色体的单双线、奇偶数、形态种数、染色体组数,单个细胞核中的染色体-DNA-染色单体数目变化柱形图和曲线图、每条染色体的DNA数目变化曲线图,精子和卵细胞的种类数。 ⑴染色体形态数的计算依据:同源染色体和姐妹子染色体视为同一种形态,非同源染色体视为不同形态。 ⑵染色体组数的计算依据:一般地,相同形态的染色体条数等于染色体组数,因为同一个染色体组内的染色体要求是不同形态的非同源染色体,以保证染色体组具有全能性。 3. 画细胞分裂图——以2n=6为例。 项目 类别 重要图形 染色体条数有无同源染色体 有无联会成四分体 和同源染色体分离 有无着丝点分裂前期中期后期 有丝分裂偶数有无有减Ⅰ分裂 减Ⅱ分裂

4.画每个细胞核中染色体、核DNA 、染色单体的数目变化曲线图——以2n 为例。 有丝分裂 有 性生殖 过 程 数目 第一次分裂 第二次分裂 有丝分裂的第一个细胞周期

5.画每条染色体的DNA 数目变化曲线图。 有丝分裂 有 性生殖 过 程 数目 第一次分裂 第二次分裂 有丝分裂的第一个细胞周期

6.画每个细胞核中染色体、核DNA 、染色单体的数目变化柱形图——以2n 为例。 有丝分裂 有性生殖过程

练习:⑴绘制:人体精原细胞的增殖和成熟的染色体曲线图。 ⑵下图A 、B 、C 、D 分别表示某哺乳动物细胞(2n )进行减数分裂的不同时期,其中a 表示细胞数目。请判断b 、c 、d 依次代表( ) A .DNA 分子数、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 B .染色体数、DNA 分子数、染色单体数 C .DNA 分子数、染色单体数、染色体数 D .染色单体数、染色体数、DNA 分子数 ⑶下图中甲~丁为某动物(染色体=2n )睾丸中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DNA 分子数的比例图,下列关于此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甲图可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的联会期 B.乙图可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着丝点未分裂时期 数目 A B C D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区别

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过程的比较 【课标要求】细胞的减数分裂;配子的形成过程。 【考向瞭望】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的区别。 【知识梳理】 项目有丝分裂减数分裂 不同点发生的部位或器官一般的组织器官均可成熟的有性生殖器官母细胞体细胞(受精卵)性原细胞染色体复制一次。有丝分裂间期一次,减数第一次间期 细胞分裂次数一次两次 分裂 过程 前期 染色体散乱分布在细胞的 中央 Ⅰ:同源染色体联会,出现四分 体,有交叉互换现象 Ⅱ:无同源染色体 中期 染色体的着丝点有规律地 排列 在赤道板上;有同源染色体 Ⅰ:四分体排列在赤道板的两旁 Ⅱ:与有丝分裂相同,但无同源 染 色体 后期 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姐妹 染 色单体分开;有同源染色体 Ⅰ:同源染色体分离,并移向两 极 Ⅱ:与有丝分裂类似,但无同源 染 色体 同源染色体行为 无同源染色体联会、四分 体; 不出现染色单体的交叉互 换及 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有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四分体; 出 现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及 同源 染色体分离 子细胞数目2个雄为4个,雌为(1+3)个子细胞类型体细胞生殖细胞(精细胞或卵细胞)最终子细胞染色体 数 与亲代细胞相同比亲代细胞减少一半(发生在减Ⅰ)子细胞核的遗传物质 组成 几乎相同 不一定相同(基因重组形成多种配 子) 子细胞中可遗传变异的来 源 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 异 染色体 及DNA 数量变化 相同点 染色体都复制一次;出现纺缍体;均有子细胞产生;均有核 膜、核 仁的消失与重建过程;减数第二次分裂和有丝分裂相似,着 丝点分

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意义使生物的亲代和子代之间 保持 了遗传性状的稳定性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维 持了每种生 物前 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 一、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图像的识别的误区 1、染色体数目的确定 染色体形态可分为单线型和双线型(如下图),当染色体复制完成后,就有单线型变为双线型,无论哪一种形态,染色体的数目都等于着丝点的个数。只要数清着丝点的个数,染色体的个数就知道了。 2、同源染色体的确定 很多同学对于图像的判断错误就是由于不知道怎样去判断同源染色体。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据下面几点: ①形态相同,即染色体上的着丝点的位置相同。 ②大小相同,即两条染色体的长度相同。 ③来源不同,即一条来源于父方,一条来源于母方(通常用不同的颜色来表示)。 ④能够配对,即在细胞内成对存在。对常染色体而言,只有当这四点同时满足时细胞中才含有同源染色体。 但应注意:姐妹染色单体经着丝点分裂形成的两条子染色体不是同源染色体,而是相同染色体。 二、联系图像应明确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各个时期的特点 各时期的特点如下表

(完整版)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和图像

有丝分裂的过程(以动物细胞为例) 示意图主要特点 分裂间期完成组成染色体的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结果每个染色体都形成两个完全一样的姐妹染色单体;DNA 分子的数量加倍 分 裂 期 前 期 ①出现染色体,每个染色体包括并列着的两个染色单体由一 个共同的着丝点连接着 ②核膜解体,核仁消失 ③中心体周围发出星状射线形成纺锤体 ④染色体着丝点散乱分布在纺锤体上 中 期 纺锤丝牵引染色体运动,使每个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 板上,是观察染色体数目和形态最佳时期 后 期 ①每个着丝点一分为二,每个染色体的两个姐妹染色单体分 开,成为两个染色体 ②纺锤丝收缩牵引染色体向两极移动,形成两套数目和形态 完全相同的染色体 末 期 ①两组染色体分别到达两极后,又变成细长盘曲的丝 ②核膜,核仁重新出现 ③纺锤丝消失 ④赤道板处细胞膜向内凹陷,缢裂成两个子细胞 植物细胞分裂图象如下图所示: 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减数分裂 图2-1-7 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图解

各时期的图像如下图

三、细化图像判断方法

按先后顺序把有关有丝分裂图的号码排列起来__________________;按顺序把有关减数分裂图的号码排列起来__________________ ①是减Ⅰ前期,②是有丝中期,③是减Ⅰ中期,④是减Ⅱ中期,⑤是有丝后期 ⑥是有丝后期,⑦是有丝后期,⑧是减Ⅰ后期,⑨是减Ⅱ后期,⑩是减Ⅱ前期 ?是精细胞, ?有丝前期 有丝分裂顺序为:②⑤⑥⑦;减数分裂顺序为:①③⑧⑩④⑨? 例2、如右图所示是什么时期的分裂图像 解析:此图很多同学都识别错了。同学们一看染色体为10是偶数,又 被拉向两极,就判断为有丝分裂后期。 正确的判断方法是:着丝点分裂,染色体被拉向两极,属于后期,对 于后期的图像,我们应看一极的染色体条数5条,奇数,所以为减Ⅱ后期。 2、柱形图 例3、下图中甲~丁为小鼠睾丸中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DNA 分子数的比例图,关于此图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甲图可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B.乙图可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 C.丙图可表示有丝分裂间期的某一阶段 D.丁图可表示有丝分裂后期 解析:此类题通过柱形图的变化来表示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的不同时期。 首先,必须弄明白不同的柱形图所代表的含义。 上面讲过染色体可分为单线型和双线型两种形态,在有丝分裂和减Ⅱ分裂后期时,着丝点分裂,染色体从双线型变为单线型,染色单体消失。所以,代表染色单体。在双线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和图像

有丝分裂的过程(以动物细胞为例) 植物细胞分裂图象如下图所示: 间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减数分裂 图2-1-7 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图解

各时期的图像如下图

三、细化图像判断方法

按先后顺序把有关有丝分裂图的号码排列起来__________________;按顺序把有关减数分裂图的号码排列起来__________________ ①是减Ⅰ前期,②是有丝中期,③是减Ⅰ中期,④是减Ⅱ中期,⑤是有丝后期 ⑥是有丝后期,⑦是有丝后期,⑧是减Ⅰ后期,⑨是减Ⅱ后期,⑩是减Ⅱ前期 ?是精细胞, ?有丝前期 有丝分裂顺序为:②⑤⑥⑦;减数分裂顺序为:①③⑧⑩④⑨? 例2、如右图所示是什么时期的分裂图像 解析:此图很多同学都识别错了。同学们一看染色体为10是偶数,又 被拉向两极,就判断为有丝分裂后期。 正确的判断方法是:着丝点分裂,染色体被拉向两极,属于后期,对于 后期的图像,我们应看一极的染色体条数5条,奇数,所以为减Ⅱ后期。 2、柱形图 例3、下图中甲~丁为小鼠睾丸中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DNA 分子数的比例图,关于此图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甲图可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B.乙图可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 C.丙图可表示有丝分裂间期的某一阶段 D.丁图可表示有丝分裂后期 解析:此类题通过柱形图的变化来表示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的不同时期。 首先,必须弄明白不同的柱形图所代表的含义。 上面讲过染色体可分为单线型和双线型两种形态,在有丝分裂和减Ⅱ分裂后期时,着 丝点分裂,染色体从双线型变为单线型,染色单体消失。所以,代表染色单体。在双线

减数分裂过程

减数分裂过程 减数分裂是一种特殊的分裂形式,连续的两次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了一次,结果形成的四个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 减数分裂分为两个阶段:第一次减数分裂和第二次减数分裂。第一次减数分裂分开了同源染色体,第二次减数分裂分开了姐妹染色单体。 具体过程: 1、细胞分裂间期染色体完成了复制(即每条染色体都是由两条着丝点相连的姐妹染色单体构成)。 2、细胞进入分裂期: 第一次减数分裂,分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1)前期比较复杂,染色质开始螺旋化,变短变粗,同源染色体发生联会现象。同源染色体配对完成,形成四分体,出现染色体交叉现象,交叉可能伴随着基因的交换,导致出现重组型的配子。配对的同源染色体开始向赤道板移动,纺锤丝开始出现。 (2)中期:核仁核膜消失,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纺锤丝与着丝点相连,并将同源染色体分别向两极牵引。 (3)后期:同源染色体在纺锤丝的牵引下完全分开,继续向两极移动。 (4)末期:成对的同源染色体分别被拉到两极,核仁核膜重新出现,形成两个子细胞。 第二次减数分裂。前期很短,染色体不再进行复制。 (1)中期:子细胞的染色体没有经过复制就在赤道板排列, (2)后期:然后姐妹染色单体在纺锤丝的牵引下着丝点分离,成为两条独立的染色体,并被拉向两极, (3)末期:重新出现核仁核膜,每个子母细胞又分裂成两个子细胞。 经过这样的分裂过程,一个细胞分裂成了四个子细胞,每个子细胞的染色体数只有原来的一半。保证了有性繁殖过程中,个体细胞染色体数的恒定。也为生物的变异提供了可能! 从三方面(同源染色体、着丝点位置、染色单体)比较细胞分裂中的“三前”“三中”“三后”相近分裂图像

减数分裂过程

减数分裂过程 注:减数分裂可以分为两个阶段,间期和分裂期,其中间期分为G1期、S期和G2期。分裂期又分为减数第一次分裂期(减一),减数第二次分裂期(减二)。在高中知识范围内,减一的末期和减二的前期可以看作同一个时期,我们一般将其称为减一的末期。(减一末期与减二前期间有间期但很短可以忽略) 减数分裂过程 1.细胞分裂前的间期,进行DNA和染色体的复制,但染色体数目不变,复制后的每条染色体包含两条姐妹染色单体,DNA数目变为原细胞的两倍。 2.减一前期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或“四联体”),出现纺锤体,核仁核膜消失。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可能会发生交叉互换。 3.减一中期.同源染色体着丝点对称排列在赤道板两端。(与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大致相同,动物细胞有丝分裂为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 4.减一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移向细胞两极。 5.减一末期细胞一分为二,形成次级精母细胞或形成次级卵母细胞和第一极体。 减数分裂中几个规律性变化曲线图 6.减二前期次级精母细胞(次级卵母细胞)中染色体再次聚集,再次形成纺锤体。 7.减二中期染色体着丝点排在赤道板上。 8.减二后期染色体着丝点分离,染色体移向两极。 9.减二末期,细胞一分为二,次级精母细胞形成精细胞,次级卵母细胞形成卵细胞和第二极体。

减数第一次分裂 间期 可以分为三个阶段:G1期、S期、G2期。根据现代细胞生物学的研究,细胞分裂的间期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间隙期,称为G1期;合成期,称为S期;第二间隙期,称为G2期。其中G1和G2期主要是合成有关蛋白质和RNA,S期则完成DNA 的复制。 G1期 G1期的特点:G1期是从上次细胞增殖周期完成以后开始的。G1期是一个生长期。在这一时期主要进行RNA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并且为下阶段S期的DNA合成做准备。如合成各种与DNA复制有关的酶,线粒体、核糖体等都增多了,内质网在更新扩大,来自内质网的高尔基体、溶酶体等也增加了。动物细胞的2个中心粒也彼此分离并开始复制。也就是说为S期储备物质和能量。 S期 S期的特点:从G1期进入S期是细胞增殖的关键。S期最主要的特征是DNA的合成,DNA分子的复制就是在这个时期进行的。通常只要DNA的合成一开始,细胞增殖活动就会进行下去,直到分裂成两个子细胞。 G2期 G2期的特点:G2期又叫做“有丝分裂的准备期”因为它主要为后面的分裂期(M期)做准备。在G2期中,DNA的合成终止,但是还有RNA和蛋白质的合成,不过合成量逐渐减少。特别是微管蛋白的合成,为分裂期(M期)纺锤体微管的组装提供原料。在G2期中心粒完成复制而成2对中心粒。 前期 根据染色体的形态,可分为5个阶段: 〖细线期leptotene〗(凝集期) 细胞核内出现细长、线状染色体,细胞核和核仁体积增大。每条染色体含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 〖偶线期zygotene〗(配对期) 细胞内的同源染色体两两侧面紧密相进行配对,这一现象称作联会。由于配对的一对同源染色体中有4条染色单体,称为四分体(或“四联体”)。 〖粗线期pachytene〗(重组期)

有丝分裂及减数分裂各时期图片及特点

-精品- 联会、四分体 同源染色体中非姐妹单体交叉互换 同源染色体分离 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第二次分裂(次级精母细胞) 第一次分裂(初次级精母细胞) 着丝点断裂 第二次分裂(次级卵母细胞) 第一次分裂 卵原细胞 第二极体 卵细胞 精子 精细胞子 精卵原细胞 联会、四分体 同源染色体中非姐妹单体交叉互换 同源染色体分离 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卵原细胞 胎儿期 初情期后 细胞名称:初级卵母细胞 形成卵泡:初级卵母细胞被卵泡细胞包围 完成时间:排卵前或排卵后,如马在前、牛在后 分裂结果:一个次级卵母细胞和一个极体 排卵:次级卵母细胞、第一极体及其外周的透明带和放射冠随卵泡液一起排出卵巢 第二次分裂 细胞名称:次级卵母细胞和第一极体 分裂过程:在精子和卵子结合的过程中完成 分裂结果:一个卵母细胞和第二极体 卵子受精的标志:在卵黄膜和透明带的间隙可观察到两个极体 第一次分裂(初级卵母细胞)

-精品- 染色体数目 染 色 单体数 目 0 n 2n 3n 4n 减Ⅰ 染色体数 A C B 减Ⅱ 间 期 精(卵) 原细胞 初级精 (卵)原 次级 精 (卵)原 周B n 2n 3n 4n 减Ⅰ A C H D E F G 减Ⅱ 间期 精(卵初级精 (卵)原 细胞 次级精 (卵)原 细胞 周期 减Ⅰ A B 减Ⅱ 间期 精(卵) 原细胞 初级精 (卵)原 细胞 次级精 (卵)原 细胞 0 n 2n 3n 4n 染色单体数 C 周期 减II 分裂后期 1 2 每条染色体中的DNA 分 子数目 有丝分裂后期 周期 间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末期结束 有丝分裂 动物 植物 DNA 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丝体现,膜仁失 体散乱 点中央,数形清 点裂数倍移两极 丝体失,膜仁建

有丝和减数分裂区别

(1)细胞周期:a 细胞周期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上一次分裂结束到下一次分裂结束所经历的整个过程。每一个细胞周期包括一个有丝分裂期和一个分裂间期。 每一个细胞周期包括一个分裂期(M期)和一个分裂间期,一个分裂间期包括G1期、S期、G2期,是有丝分裂的准备阶段,包括DNA的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即染色体的复制过程)。 细胞周期中细胞分裂包括两个过程:细胞核的分裂与细胞质的分裂(又称胞质分裂)。 (2)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即指分裂期)的过程、各时期分裂图:b 有丝分裂一般分为4个时期,即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图示以动物细胞为例) 前期:最明显的变化就是细胞核内染色体的出现。 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粒都排列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上,染色体缩短到最小程度,最便于观察和研究。 后期:染色体的着丝粒分为两个,各染色体的两个(姐妹)染色单体已经转变为两个独立的染色体,并被纺锤丝拉向两极。 末期:染色体、纺锤丝消失,核被膜(及核仁)重新形成。 (3)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的变化规律 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及相互关系(假定正常体细胞的细胞核中DNA含量为2a

(4)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异同及意义: b 细胞有丝分裂的重要意义是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因而在生物的亲代细胞和子代细胞之间保证了遗传性状的稳定性。 染色体与遗传 减数分裂 1.正确区分染色体、染色单体、同源染色体和四分体 (1)染色体和染色单体:细胞分裂间期,染色体经过复制成由一个着丝点连着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所以此时染色体数目要根据着丝点判断。(2)同源染色体和四分体:同源染色体指形态、大小一般相同,一条来自母方,一条来自父方,且能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可以两两配对的一对染色体。四分体指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联会后每对同源染色体中含有四条姐妹染色单体。 (3)一对同源染色体= 一个四分体=2条染色体=4条染色单体=4个DNA分子。 2.减数分裂过程 特点:复制一次,分裂两次。 结果:染色体数目减半(染色体数目减半实际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