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安全宣传教育PPT课件
合集下载
消防安全常识ppt课件

规范用电用气 提高应急自救能力
火灾教训与启示
01
提高消防安全意识
02
加强消防安全管理
03
重视消防安全宣传教育
04
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THANKS
力。
应急预案的制定与更新
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或更新应急预案 ,确保预案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应急物资储备与管理
储备和管理应急物资,确保在紧急 情况下能够及时投入使用。
及时总结与反馈
对消防演习和应急预案的执行情况 进行及时总结和反馈,提出改进意 见和建议。
04
火灾逃生与自救互救
火灾逃生原则与方法
保持冷静
制定逃生计划
02
企业法人负责制
政府部门监管制
03
04
员工岗位责任制
消防安全检查制度
05
06
定期检查
消防安全制度
专项检查
隐患整改
消防安全宣传教育 宣传教育内容 宣传教育形式
宣传教育时间安排
消防安全法规
国家消防安全法规
01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02
《国务院关于加强消防工作的 意见》
03
地方消防安全法规
04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消防法 规
自救互救技巧与注意事项
学会使用灭火器
家中和工作场所都应配备灭火器,并学 会如何正确使用。在火灾初期,迅速使 用灭火器可以有效地控制火势。
不要盲目跳楼
如果火势较大,不要盲目跳楼。应寻找 安全出口或等待救援。
不要使用电梯
火灾时,电梯往往无法使用。应走楼梯 撤离,并按照疏散指示标志指引的方向 走。
照顾好老人和小孩
目的
让公众了解火灾的危害和预防方 法,掌握基本的应急处理技能, 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消防安全教育ppt课件

消防安全教育PPT课 件
目录
• 消防安全基础知识 • 火灾预防与控制 • 火灾应急处理与自救互救 • 消防安全宣传与教育 • 消防安全责任与法律义务
01
消防安全基础知识
火灾的起因和分类
总结词
了解火灾成因和分类是预防和控制火灾的基础。
详细描述
火灾的起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人为因素、电器故障、自然灾害等。根据不同 的起因和燃烧物质,火灾可以分为A、B、C、D、E五类,不同类型的火灾在扑 救方法和消防器材选择上有所不同。
培训。
提高消防安全意识的方法和途径
媒体宣传
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 进行广泛宣传,提高公众对消
防安全的关注度。
学校教育
将消防安全知识纳入学校教育 体系,从小培养孩子的消防安 全意识和技能。
社区活动
组织社区活动,如消防知识竞 赛、消防演习等,让公众参与 其中,增强消防安全意识。
企事业单位培训
对企事业单位的员工进行消防 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消防安
森林火灾预防和控制
加强火源管理,严禁野外用火,如生火、吸烟等行为。 加强森林防火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森林防火意识。
建立森林防火队伍,配备必要的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灭 火,防止火势蔓延。
03
火灾应急处理与自救互救
火灾报警与初期火灾扑救
火灾报警
一旦发现火情,应立即拨打火警电话 119,报警时需清晰描述火灾地点、 火势大小、燃烧物质等信息,以便消 防部门迅速做出响应。
04
定期检查电线、电器, 确保无老化、破损现象。
不乱丢烟蒂,正确处理 易燃易爆物品。
安装烟雾报警器,并定 期检查其工作状态。
学习基本的火灾应对措 施,如使用灭火器、湿 布扑灭初起火灾等。
目录
• 消防安全基础知识 • 火灾预防与控制 • 火灾应急处理与自救互救 • 消防安全宣传与教育 • 消防安全责任与法律义务
01
消防安全基础知识
火灾的起因和分类
总结词
了解火灾成因和分类是预防和控制火灾的基础。
详细描述
火灾的起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人为因素、电器故障、自然灾害等。根据不同 的起因和燃烧物质,火灾可以分为A、B、C、D、E五类,不同类型的火灾在扑 救方法和消防器材选择上有所不同。
培训。
提高消防安全意识的方法和途径
媒体宣传
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 进行广泛宣传,提高公众对消
防安全的关注度。
学校教育
将消防安全知识纳入学校教育 体系,从小培养孩子的消防安 全意识和技能。
社区活动
组织社区活动,如消防知识竞 赛、消防演习等,让公众参与 其中,增强消防安全意识。
企事业单位培训
对企事业单位的员工进行消防 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消防安
森林火灾预防和控制
加强火源管理,严禁野外用火,如生火、吸烟等行为。 加强森林防火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森林防火意识。
建立森林防火队伍,配备必要的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灭 火,防止火势蔓延。
03
火灾应急处理与自救互救
火灾报警与初期火灾扑救
火灾报警
一旦发现火情,应立即拨打火警电话 119,报警时需清晰描述火灾地点、 火势大小、燃烧物质等信息,以便消 防部门迅速做出响应。
04
定期检查电线、电器, 确保无老化、破损现象。
不乱丢烟蒂,正确处理 易燃易爆物品。
安装烟雾报警器,并定 期检查其工作状态。
学习基本的火灾应对措 施,如使用灭火器、湿 布扑灭初起火灾等。
119消防宣传日消防知识安全教育ppt课件

11月9日
消防宣传日
119消防宣传日安全教育
演讲人:XXX
时间:2023.XX
前言
中国的消防日为11月9日。 世界各国的火警号码都不一样,每个国家都选取了让人们最容易记住的数字来组成火警号码。
我国为什么选用“119”作为火警号码?
原来,“1”在古时候念作“幺”(yāo),它跟 “要”字同音。“119”的意思就是:“要要救”。
① 使用时,先鸭嘴式的先拔掉保险销,压下压 把即可。
② 手轮式的要先取掉铅封,然后按逆时针方向 旋转手轮,即可喷出。
③ 注意手指不要碰到喇叭筒,会有冻伤的可能。 ④ 灭火时,二氧化碳灭火器要接近着火点,在
上风方向喷射。
11月9日
消防宣传日
119消防宣传日安全教育
演讲人:XXX
时间:2023.XX
注意事项
使用步骤
① 1.用消防栓灭火至少有3人,2人握水枪, ① 用消防扳手拧开消防栓左侧或右侧的接口,
1人开阀。
将水带一端接在接口上,另一端结上水枪。
② 2.防止水带与阀门脱开,造成高压水伤人。② 用消防钥匙逆时针缓慢拧开位于消防栓顶
③ 3.使用消火栓应先检查是否电。
部的阀门,即可出水。水压和水量的大小
失火逃生
校园失火-教室逃生
Campus fire - classroom escape
灭火器扑火自救
迅速进入安全 通道向外疏散
01
02
03
立即跑到室外
04
等待救援
失火逃生
校园失火-宿舍逃生
Campus fire - dormitory escape
1. 当发生火灾时应当报警与灭火同时进行。 2. 火灾现场只有一个人时应一边呼救一边进行灭火。 3. 如果火灾初起阶段燃烧面积很小自己完全有把握将火
消防宣传日
119消防宣传日安全教育
演讲人:XXX
时间:2023.XX
前言
中国的消防日为11月9日。 世界各国的火警号码都不一样,每个国家都选取了让人们最容易记住的数字来组成火警号码。
我国为什么选用“119”作为火警号码?
原来,“1”在古时候念作“幺”(yāo),它跟 “要”字同音。“119”的意思就是:“要要救”。
① 使用时,先鸭嘴式的先拔掉保险销,压下压 把即可。
② 手轮式的要先取掉铅封,然后按逆时针方向 旋转手轮,即可喷出。
③ 注意手指不要碰到喇叭筒,会有冻伤的可能。 ④ 灭火时,二氧化碳灭火器要接近着火点,在
上风方向喷射。
11月9日
消防宣传日
119消防宣传日安全教育
演讲人:XXX
时间:2023.XX
注意事项
使用步骤
① 1.用消防栓灭火至少有3人,2人握水枪, ① 用消防扳手拧开消防栓左侧或右侧的接口,
1人开阀。
将水带一端接在接口上,另一端结上水枪。
② 2.防止水带与阀门脱开,造成高压水伤人。② 用消防钥匙逆时针缓慢拧开位于消防栓顶
③ 3.使用消火栓应先检查是否电。
部的阀门,即可出水。水压和水量的大小
失火逃生
校园失火-教室逃生
Campus fire - classroom escape
灭火器扑火自救
迅速进入安全 通道向外疏散
01
02
03
立即跑到室外
04
等待救援
失火逃生
校园失火-宿舍逃生
Campus fire - dormitory escape
1. 当发生火灾时应当报警与灭火同时进行。 2. 火灾现场只有一个人时应一边呼救一边进行灭火。 3. 如果火灾初起阶段燃烧面积很小自己完全有把握将火
消防安全知识宣传ppt课件

06
总结回顾与拓展延伸
关键知识点总结回顾
火灾的危害和成因
火灾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主 要是由可燃物、助燃物和火源三要素 同时作用引发。
灭火的基本方法
包括冷却法、窒息法、隔离法和抑制 法,针对不同火源选择合适的灭火器 材和方法。
火场逃生与自救
掌握火场逃生的基本原则和技巧,如 保持冷静、寻找安全出口、避开浓烟 等。
03
04
误区一
认为火灾离自己很远,不会发 生在自己身上。
误区二
认为只要配置了消防设施就万 事大吉,忽视日常管理和维护。
误区三
认为只有专业人员才需要掌握 消防安全知识,普通民众无需
了解。
误区四
认为在火灾中可以使用电梯逃 生。
02
火灾原因分析与预防措施
火灾常见原因剖析
用火不慎
电气故障
燃气泄漏
自然灾害
消防安全标志识别
了解并识别常见的消防安全标志,如 禁止烟火、灭火器材使用方法等。
日常生活中如何加强自我防范意识培养
定期检查家庭用电安全
不乱拉乱接电线,及时更换老化电器和破损的电 线,确保家庭用电安全。
不随意丢弃烟蒂
在指定地点吸烟,并确保烟蒂完全熄灭后再丢弃, 避免引发火灾。
ABCD
安全使用燃气
使用燃气时保持通风,定期检查燃气管道和阀门 是否漏气,及时更换损坏的燃气设备。
掌握初期火灾扑救方法
了解并掌握家庭常见火灾的扑救方法,如油锅起 火、电器起火等。
关注身边消防安全,共建和谐社会
积极参与消防安全宣传 关注消防安全知识宣传,积极参与相关 活动,提高自身和周围人群的消防安全
意识。 掌握火场互救技能 了解并掌握火场互救的基本技能和常 识,能够在紧急情况下为他人提供帮
消防安全知识宣传PPT课件

商场、超市是人员密集的公共 场所,火灾风险较高。
商场、超市应定期进行消防安 全检查,确保消防设施完好有
效。
商场、超市内应设置明显的安 全出口标识和疏散指示标志, 确保人员能够快速疏散。
商场、超市内应严禁吸烟,并 设置专门的吸烟区。
电影院、KTV等娱乐场所消防安全
电影院、KTV等娱乐场所 也是人员密集的场所,火 灾风险较高。
定期进行消防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 消除火灾隐患。
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并进行演 练,提高员工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社会媒体的消防安全宣传教育
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广泛宣传消防安全知识,提高公众的消防安全意识。
利用网络平台,如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发布消防安全文章、视频等,扩大宣传覆 盖面。
与相关部门合作,开展形式多样的消防安全宣传活动,如消防知识竞赛、消防演习 等,吸引公众参与。
火场心理调适与疏导
01
火灾发生时,人们往往会感到恐 慌和紧张,需要掌握一些简单的 心理调适方法,如深呼吸、放松 身体等。
02
对于受灾群众和参与救援的人员 ,需要进行心理疏导和干预,帮 助他们缓解压力、克服恐惧和焦 虑等情绪问题。
05
消防安全宣传与教育
消防安全宣传的重要性
01
02
03
提高公众安全意识
灭火器应存放在易取易用的地方,并 远离高温和潮湿环境。
家庭火灾逃生的基本原则和技巧
熟悉家庭环境,了解逃生路线和出口。
保持冷静,不惊慌失措,迅速判断火源和烟雾方向。
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降低身体姿势,快速逃离火场。
如果无法逃离,应立即报警并躲到安全的地方等待救援。
03
公共场所消防安全
商场、超市消防安全
商场、超市应定期进行消防安 全检查,确保消防设施完好有
效。
商场、超市内应设置明显的安 全出口标识和疏散指示标志, 确保人员能够快速疏散。
商场、超市内应严禁吸烟,并 设置专门的吸烟区。
电影院、KTV等娱乐场所消防安全
电影院、KTV等娱乐场所 也是人员密集的场所,火 灾风险较高。
定期进行消防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 消除火灾隐患。
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并进行演 练,提高员工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社会媒体的消防安全宣传教育
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广泛宣传消防安全知识,提高公众的消防安全意识。
利用网络平台,如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发布消防安全文章、视频等,扩大宣传覆 盖面。
与相关部门合作,开展形式多样的消防安全宣传活动,如消防知识竞赛、消防演习 等,吸引公众参与。
火场心理调适与疏导
01
火灾发生时,人们往往会感到恐 慌和紧张,需要掌握一些简单的 心理调适方法,如深呼吸、放松 身体等。
02
对于受灾群众和参与救援的人员 ,需要进行心理疏导和干预,帮 助他们缓解压力、克服恐惧和焦 虑等情绪问题。
05
消防安全宣传与教育
消防安全宣传的重要性
01
02
03
提高公众安全意识
灭火器应存放在易取易用的地方,并 远离高温和潮湿环境。
家庭火灾逃生的基本原则和技巧
熟悉家庭环境,了解逃生路线和出口。
保持冷静,不惊慌失措,迅速判断火源和烟雾方向。
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降低身体姿势,快速逃离火场。
如果无法逃离,应立即报警并躲到安全的地方等待救援。
03
公共场所消防安全
商场、超市消防安全
消防安全教育课件(共23张PPT)

消防常识
森林防火常识
1、教师和家长带孩子外出野游、打猎、放牧、采药时不要带火种进山,更不 准在山林地区吸烟。 2、学校组织学生到山林地区旅游时,严禁组织野炊、篝火等活动。
安全使用炉火
(1)烟囱要远离电线、顶棚、木墙壁和木门窗等,至少相隔0.2米。 (2)炉体周围应有防护或离开可燃物0.5米以上。 (3)清除炉灰、炉渣时不要乱倒,不可接触可燃物,最好要有固定的安全 地方,刮风天倒炉灰更应注意。 (4)生火时千万不要用汽油、柴油和酒精等引火。
火灾案例
2002年1月4日晚9时许,某大学一学生公寓523宿舍发生一起火灾 事故,致使配置给该舍使 用的长条桌,物品柜等设施因火灾被损,另有价值4000余元的学生个人财物被烧毁。具体原 因是:由于该舍两名同学将应急灯长时间充 电(13小时,寝室当时无人),使蓄电池过热,引 燃桌下纸箱内的易燃。
火灾案例
火灾案例
2006年2月8日晚7时40分许,某大学一学生宿舍楼1楼仓库发生火灾。过火面积 410平方米,部分显示器和打印机及电脑被烧毁,未造成人员伤亡。具体原因是: 用电取暖不慎有直接的关系。
消防常识
第二部分
消防常识
增强防火意识,守护绿色家园。
消防常识
外出旅游怎样预防火灾?
出行前,应仔细检查家中炉火、蜡 烛、蚊香等是否熄灭,防止内部火 源蔓延;察看门窗是否关闭,防止 外部火源入内;检查燃气阀门、电 器开关是否关闭。 外出住宿或在公共场所娱乐、购物 时,要留心安全出口、楼梯间、疏 散通道及消防设施的设置情况。
防范措施
使用防火材料
选择合格材料:在装修、改造或新建工程时,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防火 材料,如防火涂料、防火板、防火门等。 正确使用:按照材料的使用说明和操作规程正确使用防火材料,确保其 防火性能得到有效发挥。
消防安全教育课件(共23张PPT)

避免发生踩踏事故
如遇踩踏事故,请将身体蜷成球状,双手交叉护在脑 后,胳膊肘向前夹护在头两侧,并大声呼救。
消防常识
灭火器怎么使用
1、在使用灭火器时,需要先将瓶体颠倒 几次,使筒内干粉松动。 2、再除掉铅封,拔掉保险销。 3、左手握住喷管,右手提着压把,在顺 风方向距离火焰两米的地方,右手用力压 下压嘴,左手拿着喷管左右摇摆;使干粉 覆盖燃烧区,直至把火全部扑灭。 需要注意的是,钢瓶压力表指针指向红色 区域,说明灭火器失效,指向黄色、绿色 区域的可以正常使用。
引起原因
第三部分
引起原因
增强防火意识,守护绿色家园。
引起原因
铁芯发热
铁芯发热是电气设备引起火灾的一个 关键原因。当铁芯的绝缘损坏时,其 发热量会显著增加,进而产生高温。 特别是在变压器和电动机等设备中, 如果铁芯的绝缘受损或长时间承受过 电压,其涡流损耗和磁滞损耗也会增 加,从而导致设备过热。过热不仅可 能损坏设备,还可能引发火灾。因此, 维护铁芯的绝缘状态和确保其散热良 好是预防火灾的重要措施。
消防安全
感谢聆听
增强防火意识,守护绿色家园。
防范措施
第四部分
防范措施
增强防火意识,守护绿色家园。
防范措施
进行电气安全培训
电气设备的基本知识:包括电气设 备的类型、性能、工作原理等。 电气安全法规:学习国家和地方的 电气安全法规,了解电气设备的安 全标准和要求。安全操作流程:掌 握电气设备的正确操作方法、注意 事项和应急处理措施。 事故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电气 事故案例,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 风险防控能力。
火灾案例
海南省热带雨林国家公园黎母山分局森林火灾。2024年2月29日,海南省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管 理局黎母山分局新伟管理站发生森林火灾,明火于当日扑灭。过火面积约0.13公顷。经初步 查明,该起火灾系当地村民随意丢弃烟头引发。
如遇踩踏事故,请将身体蜷成球状,双手交叉护在脑 后,胳膊肘向前夹护在头两侧,并大声呼救。
消防常识
灭火器怎么使用
1、在使用灭火器时,需要先将瓶体颠倒 几次,使筒内干粉松动。 2、再除掉铅封,拔掉保险销。 3、左手握住喷管,右手提着压把,在顺 风方向距离火焰两米的地方,右手用力压 下压嘴,左手拿着喷管左右摇摆;使干粉 覆盖燃烧区,直至把火全部扑灭。 需要注意的是,钢瓶压力表指针指向红色 区域,说明灭火器失效,指向黄色、绿色 区域的可以正常使用。
引起原因
第三部分
引起原因
增强防火意识,守护绿色家园。
引起原因
铁芯发热
铁芯发热是电气设备引起火灾的一个 关键原因。当铁芯的绝缘损坏时,其 发热量会显著增加,进而产生高温。 特别是在变压器和电动机等设备中, 如果铁芯的绝缘受损或长时间承受过 电压,其涡流损耗和磁滞损耗也会增 加,从而导致设备过热。过热不仅可 能损坏设备,还可能引发火灾。因此, 维护铁芯的绝缘状态和确保其散热良 好是预防火灾的重要措施。
消防安全
感谢聆听
增强防火意识,守护绿色家园。
防范措施
第四部分
防范措施
增强防火意识,守护绿色家园。
防范措施
进行电气安全培训
电气设备的基本知识:包括电气设 备的类型、性能、工作原理等。 电气安全法规:学习国家和地方的 电气安全法规,了解电气设备的安 全标准和要求。安全操作流程:掌 握电气设备的正确操作方法、注意 事项和应急处理措施。 事故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电气 事故案例,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 风险防控能力。
火灾案例
海南省热带雨林国家公园黎母山分局森林火灾。2024年2月29日,海南省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管 理局黎母山分局新伟管理站发生森林火灾,明火于当日扑灭。过火面积约0.13公顷。经初步 查明,该起火灾系当地村民随意丢弃烟头引发。
消防安全教育课件(共23张PPT)

确定清理周期:根据烟道的使用情 况和油污积累程度,确定合理的清 理周期。一般建议每季度或每半年 清理一次。 准备工具与材料:准备专业的烟道 清洗工具、清洗剂、防护用品等。 关闭电源:在清理前确保相关电器 设备已关闭并切断电源,防止触电 事故。
防范措施
避免儿童接触火源
禁止儿童在没有成年人监护的情况 下接触火源,包括打火机、火柴、 蜡烛等。 设立严格的家庭规定,明确告知儿 童在无成人陪同下切勿进行与火相 关的活动。 定期组织防火安全教育活动,如火 灾逃生演练、防火知识讲座等,提 高儿童的防火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
火灾案例
2024年1月24日15时许,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区一临街店铺发生火灾,事故已造成 39人死亡、9人受伤。起火建筑为六层商住一体砖混结构建筑,起火部位在负一楼, 并迅速蔓延至一楼、二楼的商业店铺。经初步查明,该楼地下一层正在进行冷库 装修,因施工人员违规动火施工造成起火,因火势太大无法及时扑灭,浓烟通过 楼道涌入至二楼,二楼是培训机构和宾馆,受困群众主要是参加“专升本”培训 的学生和住宿旅客。
当闻到家中有可燃气异味时,要进行仔细辨别和排除,如果确定是自己家有燃 气泄漏,首先要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开门,形成通风对流,降低泄漏出的可 燃气浓度。
如何检查家中燃气是否泄漏?
检查家中燃气是否泄漏,不可用火柴或打火机点火测试,一般可用肥皂水检 查有无泄漏: (1)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好肥皂水; (2)涂抹在要检查的部位,并观察是否有气泡; (3)若有气泡产生,则证明有燃气泄漏。
引起原因
自燃
自燃性物质大量堆积于闷热、潮湿环境中,体系内部产生的热量难以散发,大量聚积,在无 任何外来火源作用的情况下最终发生自燃。例如,大量木材堆积引发自燃、硝化棉大量堆积 引发自燃等。
防范措施
避免儿童接触火源
禁止儿童在没有成年人监护的情况 下接触火源,包括打火机、火柴、 蜡烛等。 设立严格的家庭规定,明确告知儿 童在无成人陪同下切勿进行与火相 关的活动。 定期组织防火安全教育活动,如火 灾逃生演练、防火知识讲座等,提 高儿童的防火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
火灾案例
2024年1月24日15时许,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区一临街店铺发生火灾,事故已造成 39人死亡、9人受伤。起火建筑为六层商住一体砖混结构建筑,起火部位在负一楼, 并迅速蔓延至一楼、二楼的商业店铺。经初步查明,该楼地下一层正在进行冷库 装修,因施工人员违规动火施工造成起火,因火势太大无法及时扑灭,浓烟通过 楼道涌入至二楼,二楼是培训机构和宾馆,受困群众主要是参加“专升本”培训 的学生和住宿旅客。
当闻到家中有可燃气异味时,要进行仔细辨别和排除,如果确定是自己家有燃 气泄漏,首先要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开门,形成通风对流,降低泄漏出的可 燃气浓度。
如何检查家中燃气是否泄漏?
检查家中燃气是否泄漏,不可用火柴或打火机点火测试,一般可用肥皂水检 查有无泄漏: (1)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好肥皂水; (2)涂抹在要检查的部位,并观察是否有气泡; (3)若有气泡产生,则证明有燃气泄漏。
引起原因
自燃
自燃性物质大量堆积于闷热、潮湿环境中,体系内部产生的热量难以散发,大量聚积,在无 任何外来火源作用的情况下最终发生自燃。例如,大量木材堆积引发自燃、硝化棉大量堆积 引发自燃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类火灾:指金属火灾。如钾、钠、镁、铝镁合金等火灾。 E类火灾:指带电物体和精密仪器等物质的火灾。
返回目录
火灾等级
根据2007年6月26日,公安部下发的《关于调整火灾等级标准的通 知》。 新的火灾等级标准由原来的特大火灾、重大火灾、一般火灾三 个等级调整为特别重大火灾、重大火灾、较大火灾和一般火灾四个等 级:
④一般火灾,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 1000万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
(注:“以上”包括本数,“以下”不包括本数。)
返回目录
灭火的基本方法
1、隔离灭火法
它是根据要发生燃烧必须具备可燃物这个条件,把着火的物质与 周围的可燃物隔离开,或把可燃物从燃烧区移开,燃烧则因缺乏可燃 物而停止,通常采用以下几种方式: • 搬走起火物旁的可燃物品,移至安全地点; • 关闭阀门,阻止可燃性气体、液体流入燃烧区; • 导走或排放生产装置、容器内的尚未燃烧的可燃烧物料; • 终止可燃性份体的升运工作或通风吸尘; • 拆除与火源相连的易燃建筑结构; • 设备堵截流散的着火液体; • 打火道或用火幕造成隔火地带;等等
返回目录
燃烧的基本知识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燃烧
燃烧是可燃物与氧化剂发生的一种氧化放热反应, 通常伴有光、烟、或火焰。燃烧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但 燃烧也不是随便就发生的,它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这就 是燃烧的三要素:可燃物质、助燃物质、着火源。
不论是固体、液体、气体,凡是在空气中能燃烧的物质就叫做 可燃物质。凡是能帮助和支持燃烧的物质,就叫做助燃物质,如空气、 氧化剂等。着火源就是凡是能够引起可燃物质燃烧的能源。只有在可 燃物和助燃物充足,着火源有足够的温度和热量,而且三者同时具备 互相作用时,才能发生燃烧。
消防安全宣教育
目
——火 灾—— 〉“火灾”是什么 〉火灾的危险性及消防工作的重
要性
——火灾基本知识—— 〉燃烧的基本知识 〉燃烧类型 〉火灾分类 〉火灾等级 〉灭火的基本方法 〉灭火器的性能和使用方法 〉消火栓的性能和使用方法
录
——防火管理—— 〉动火危险作业火灾的预防 〉电气火灾的预防 〉危险化学品储存火灾的预防 〉厂区吸烟管理要求 〉加油站、油库管理要求 〉涂装车间防火安全管理要求 〉各仓库区域防火管理要求
可燃气体、蒸汽或粉尘必须与空气混合后,成为具有一定的浓度 和爆炸性混合物,并遇到火源,才能发生爆炸。这种能够发生爆炸的 浓度范围,叫爆炸极限。如天然气的爆炸极限为5-15%。可燃气体、 蒸汽或粉尘与空气组成的混合物遇到火源能爆炸的最高浓度叫爆炸上 限,最低浓度叫爆炸下限。不在爆炸极限内,即不爆炸也不燃烧。
返回目录
火灾分类
火灾依据物质燃烧特性,可划分为A、B、C、D、E五类:
A类火灾:指固体物质火灾。这种物质往往具有有机物质性质,一般在 燃烧时产生灼热的余烬。如木材、煤、棉、毛、麻、纸张等火灾。
B类火灾:指液体火灾和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如汽油、煤油、柴油、 原油,甲醇、乙醇、沥青、石蜡等火灾。
C类火灾:指气体火灾。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乙烷、丙烷、氢气等 火灾。
闪点低于或等于45℃的液体叫易燃液体。大于45℃的叫可燃液体。
二、着火
可燃物质在空气中受着火源的作用而发生持续燃烧的现象叫着火。 可燃物质开始持续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叫燃点,又叫着火点。
三、爆炸
常见的爆炸有两种:物理爆炸和化学爆炸。物理爆炸主要是由于 气体或蒸汽迅速膨胀,压力急剧增加,并大大超过容器所能承受的极 限压力,而造成容器爆裂。化学爆炸就是爆炸性质本身发生了化学变 化,产生出大量的气体和很高的温度而形成的爆炸。
返回目录
一、闪燃
燃烧类型
在一定温度下,易燃和可燃液体产生的蒸汽与空气混合后,达到 一定浓度时遇火源产生一闪就灭的现象就叫闪燃。液体发生闪燃的最 低温度,就叫闪点。根据液体的闪点,可将能燃烧的液体火灾危险分 为三类:
甲类: 指闪点在28℃以下的液体,如汽油、苯、酒精等。 乙类: 指闪点在28-60℃之间的液体,如煤油等。 丙类: 闪点在60℃以上的液体,如柴油、润滑油等。
①特别重大火灾,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 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
②重大火灾,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 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
③较大火灾,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 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
返回目录
火灾的危险性及消防工作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在社会财富日益增多的同时,导 致发生火灾的危险性也在增多,火灾的危害性也越来越大。 据统计, 我国 70 年代火灾年平均损失不到 2.5 亿元,80 年 代火灾年平均损失不到 3.2 亿元。进入 90 年代, 特别是 1993 年以来,火灾造成的直接财产损失上升到年均十几亿元 ,年均死亡 2000 多人。
2、窒息灭火法
它是根据要发生燃烧必须有足够的氧量这个条件,设法阻止空气 流入燃烧区,或者用灭火剂冲淡空气中的氧量,使燃烧因得不到充足 的氧气而熄灭。方法如下:
• 用石棉毯、湿麻袋等捂盖燃烧物; • 用沙土埋灭燃烧物; • 用水蒸汽、二氧化碳等惰性气体注入着火的容器或封闭着火的空间; • 堵塞孔洞或关闭门窗,以封闭着火的空间; • 必要时,可用大量水淹没燃烧物;等等
对于火灾,在我国古代,人们就总结出“防为上,救次 之,戒为下”的经验。实践证明,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消防工作的重要性就越来越突出。“预防火灾和减少火灾的 危害”是对消防立法意义的总体概括,包括了两层含义: 一 是做好预防火灾的各项工作, 防止发生火灾; 二是火灾绝对 不发生是不可能的,而一旦发生火灾,就应当及时、有效地 进行扑救,减少火灾的危害。
——火灾报警与逃生—— 〉如何正确报火警119 〉火灾逃生方法
——消防法规—— 〉《消防法》
〉结束语
“火灾”是什么
“火灾”,是指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 燃烧所造成的灾害。
在各种灾害中,火灾是最经常、最普遍地威胁公众安全和 社会发展的主要灾害之一。人类能够对火进行利用和控制,是 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火,给人类带来文明进步、光明和 温暖。但是,失去控制的火,就会给人类造成灾难。
返回目录
火灾等级
根据2007年6月26日,公安部下发的《关于调整火灾等级标准的通 知》。 新的火灾等级标准由原来的特大火灾、重大火灾、一般火灾三 个等级调整为特别重大火灾、重大火灾、较大火灾和一般火灾四个等 级:
④一般火灾,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 1000万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
(注:“以上”包括本数,“以下”不包括本数。)
返回目录
灭火的基本方法
1、隔离灭火法
它是根据要发生燃烧必须具备可燃物这个条件,把着火的物质与 周围的可燃物隔离开,或把可燃物从燃烧区移开,燃烧则因缺乏可燃 物而停止,通常采用以下几种方式: • 搬走起火物旁的可燃物品,移至安全地点; • 关闭阀门,阻止可燃性气体、液体流入燃烧区; • 导走或排放生产装置、容器内的尚未燃烧的可燃烧物料; • 终止可燃性份体的升运工作或通风吸尘; • 拆除与火源相连的易燃建筑结构; • 设备堵截流散的着火液体; • 打火道或用火幕造成隔火地带;等等
返回目录
燃烧的基本知识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燃烧
燃烧是可燃物与氧化剂发生的一种氧化放热反应, 通常伴有光、烟、或火焰。燃烧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但 燃烧也不是随便就发生的,它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这就 是燃烧的三要素:可燃物质、助燃物质、着火源。
不论是固体、液体、气体,凡是在空气中能燃烧的物质就叫做 可燃物质。凡是能帮助和支持燃烧的物质,就叫做助燃物质,如空气、 氧化剂等。着火源就是凡是能够引起可燃物质燃烧的能源。只有在可 燃物和助燃物充足,着火源有足够的温度和热量,而且三者同时具备 互相作用时,才能发生燃烧。
消防安全宣教育
目
——火 灾—— 〉“火灾”是什么 〉火灾的危险性及消防工作的重
要性
——火灾基本知识—— 〉燃烧的基本知识 〉燃烧类型 〉火灾分类 〉火灾等级 〉灭火的基本方法 〉灭火器的性能和使用方法 〉消火栓的性能和使用方法
录
——防火管理—— 〉动火危险作业火灾的预防 〉电气火灾的预防 〉危险化学品储存火灾的预防 〉厂区吸烟管理要求 〉加油站、油库管理要求 〉涂装车间防火安全管理要求 〉各仓库区域防火管理要求
可燃气体、蒸汽或粉尘必须与空气混合后,成为具有一定的浓度 和爆炸性混合物,并遇到火源,才能发生爆炸。这种能够发生爆炸的 浓度范围,叫爆炸极限。如天然气的爆炸极限为5-15%。可燃气体、 蒸汽或粉尘与空气组成的混合物遇到火源能爆炸的最高浓度叫爆炸上 限,最低浓度叫爆炸下限。不在爆炸极限内,即不爆炸也不燃烧。
返回目录
火灾分类
火灾依据物质燃烧特性,可划分为A、B、C、D、E五类:
A类火灾:指固体物质火灾。这种物质往往具有有机物质性质,一般在 燃烧时产生灼热的余烬。如木材、煤、棉、毛、麻、纸张等火灾。
B类火灾:指液体火灾和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如汽油、煤油、柴油、 原油,甲醇、乙醇、沥青、石蜡等火灾。
C类火灾:指气体火灾。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乙烷、丙烷、氢气等 火灾。
闪点低于或等于45℃的液体叫易燃液体。大于45℃的叫可燃液体。
二、着火
可燃物质在空气中受着火源的作用而发生持续燃烧的现象叫着火。 可燃物质开始持续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叫燃点,又叫着火点。
三、爆炸
常见的爆炸有两种:物理爆炸和化学爆炸。物理爆炸主要是由于 气体或蒸汽迅速膨胀,压力急剧增加,并大大超过容器所能承受的极 限压力,而造成容器爆裂。化学爆炸就是爆炸性质本身发生了化学变 化,产生出大量的气体和很高的温度而形成的爆炸。
返回目录
一、闪燃
燃烧类型
在一定温度下,易燃和可燃液体产生的蒸汽与空气混合后,达到 一定浓度时遇火源产生一闪就灭的现象就叫闪燃。液体发生闪燃的最 低温度,就叫闪点。根据液体的闪点,可将能燃烧的液体火灾危险分 为三类:
甲类: 指闪点在28℃以下的液体,如汽油、苯、酒精等。 乙类: 指闪点在28-60℃之间的液体,如煤油等。 丙类: 闪点在60℃以上的液体,如柴油、润滑油等。
①特别重大火灾,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 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
②重大火灾,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 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
③较大火灾,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 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
返回目录
火灾的危险性及消防工作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在社会财富日益增多的同时,导 致发生火灾的危险性也在增多,火灾的危害性也越来越大。 据统计, 我国 70 年代火灾年平均损失不到 2.5 亿元,80 年 代火灾年平均损失不到 3.2 亿元。进入 90 年代, 特别是 1993 年以来,火灾造成的直接财产损失上升到年均十几亿元 ,年均死亡 2000 多人。
2、窒息灭火法
它是根据要发生燃烧必须有足够的氧量这个条件,设法阻止空气 流入燃烧区,或者用灭火剂冲淡空气中的氧量,使燃烧因得不到充足 的氧气而熄灭。方法如下:
• 用石棉毯、湿麻袋等捂盖燃烧物; • 用沙土埋灭燃烧物; • 用水蒸汽、二氧化碳等惰性气体注入着火的容器或封闭着火的空间; • 堵塞孔洞或关闭门窗,以封闭着火的空间; • 必要时,可用大量水淹没燃烧物;等等
对于火灾,在我国古代,人们就总结出“防为上,救次 之,戒为下”的经验。实践证明,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消防工作的重要性就越来越突出。“预防火灾和减少火灾的 危害”是对消防立法意义的总体概括,包括了两层含义: 一 是做好预防火灾的各项工作, 防止发生火灾; 二是火灾绝对 不发生是不可能的,而一旦发生火灾,就应当及时、有效地 进行扑救,减少火灾的危害。
——火灾报警与逃生—— 〉如何正确报火警119 〉火灾逃生方法
——消防法规—— 〉《消防法》
〉结束语
“火灾”是什么
“火灾”,是指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 燃烧所造成的灾害。
在各种灾害中,火灾是最经常、最普遍地威胁公众安全和 社会发展的主要灾害之一。人类能够对火进行利用和控制,是 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火,给人类带来文明进步、光明和 温暖。但是,失去控制的火,就会给人类造成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