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届新世纪杯作文大赛评奖纪实

合集下载

2014年新世纪杯作文大赛写作提示(下)

2014年新世纪杯作文大赛写作提示(下)

2014年新世纪杯作文大赛写作提示(下)作者:黄春黎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下旬刊》 2014年第3期黄春黎《和为贵》“和”是“仁”与“礼”的化身,与自然生态相处要讲“和生学”,治理国家要讲“和谐社会”,经营家庭要讲“家和万事兴”,与世相处要讲“和光同尘”,与人相处要讲“和而不同”,办教育要讲“和风细雨”,做生意要讲“和气生财”,搞管理要讲“和衷共济”,你体会过其中的智慧和艰辛吗?“百忍堂中有太和”你又怎么看呢?你身边又有没有彻头彻尾的和事佬?“战争与和平”你又怎么理解?好好思考一下吧,这可是个意味深长的题目哦!《王婆卖瓜》王婆卖瓜,让你想到什么?不过,你要真的买过瓜,那些王婆可就不只是自卖自夸哟,而且你每次遇到的王婆都不一样吧?“王婆卖瓜”的引申义就不解释了,你一定要求解释,那就观察一下身边那些要兜售产品、兜售自己的现象吧?是不是想到了漫天飞舞的广告、无穷无尽的插播、震耳欲聋的音乐?会不会还让你想到了菜场、商场、招聘场乃至其它场?好好琢磨吧,相信你会妙笔生花!《双眼皮》噢,双眼皮!真的假的啊?天生的还是刀割的啊9噢……双眼皮们,说说你的见闻吧』单眼皮们,说说你的感触吧』话说,双眼皮,是个特征问题,后来成了审美问题,现在怎么有点像社会问题?不是说“人世间有百媚千红,我独爱你那一种”吗,关于这个“双眼皮”,你有过什么特别的感觉、见闻、经历和思考呢?不是说“大眼无神,小眼迷人”吗,这眼睛大小、眼波流转跟双眼皮、单眼皮有没有点关系呢?有没有对着镜子自赏过,还特感谢你爸妈?有没有暗自想念或鄙视过某个双眼皮?或者,你压根就没有注意过单眼皮、双眼皮,而只是那对眼睛里面的内容格外让你难忘……那就赶紧提笔吧,不过一定不要忘了题目哦。

《给英语降温》那根大棒子挥舞着、挥舞着,高考的脚步就近了,似水年华就这样流走了…… “英语从150分下降到100分”,元芳,你怎么看?有考生说,从幼儿园起就大量投资、投时间学英语,现在这么一改革打击太大了……你想对他说几句吗?有考生说,为考个四六级,整个大学就过去了……你想过这个问题吗?有考生说,一门英语定乾坤啊,英语不行求职没人要、考试通不过研究也做不了,我为国家一哭啊……你想象过这种情形吗?电线杆上还贴着英语学习班的广告吗,马路上还散发着英语辅导班的传单吗,人流最集中的地段里还密集着英语培训机构吗,走过路过的小盆友们还在匆匆赶往补习班吗,最要紧的是,你的英语老师有反应吗,你对英语有新的态度吗?给英语降温,元芳,你怎么看啊?《致郭敬明》就算你不知道《小时代》,那你该知道《最小说》《最漫画》或者“新概念作文大赛”吧9据说身家七亿的那个80后作家郭敬明,还上过美国的《时代周刊》。

第十五届新世纪杯作文大赛特等奖评议感言

第十五届新世纪杯作文大赛特等奖评议感言

第十五届新世纪杯作文大赛特等奖评议感言-中学语文论文第十五届新世纪杯作文大赛特等奖评议感言二О一四年四月二十五日,《语文教学与研究》编辑部邀请本校九位中国语言文学教授,共同赏读、评议他们从三十多万份参加第十五届“新世纪杯”作文大赛的作品中精心挑选出来的十二篇。

这是本届大赛特等奖作文的候选篇目。

被邀请者觉得这既是应尽的义务,也是了解中学生实际,从中有所吸收的机会,其中六人调整日程如约赴会,三人送来书面意见。

乍暖还寒时节,春雨潇潇,如同元代诗人李裕的诗句描述的:楼阁参差细雨,帘笼料峭轻寒。

六人以及东道主虽然都在一个单位,平日见面机会却是不多,忙里偷闲,放下各自手头事务,相聚在一起,还来不及互相交流近况,主持人就开门见山,让大家发表对各篇作文的看法。

有一人问:能不能先说说你们比赛主办者的倾向?主持人说,编辑部这一个月都在加班加点看作文,我们是有倾向,但是不要影响各位,今晚就是听你们的意见,最后只是以你们的投票来决定。

我非常赞成、或者说非常赞赏主持人的表态,评奖公正才有公信力,做到公正的条件之一是主办者不要把非文学因素施加到作文评奖中,而是让评委会真正独立地做判断。

不过,作文竞赛和数学竞赛不一样,评奖的主观因素是不可避免的。

如果九个评委拿出九个特等奖篇目提名,那也不能说有多么不正常。

所以,又有人问,那么,你们主办作文赛想倡导的是什么样的作文,你们认为好作文的标准是什么?这是一个很合理、很重要的问题。

主持人以前多次讲过这个问题,他们提倡的是“说真话、有意思”的作文。

我觉得,这虽然是一个老问题,却仍然值得继续探讨。

一种作文赛并不能覆盖全部作文教学的内容,中小学作文教学,不应该只是设定单一的目标,而需要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写作训练,多种文体、多种风格都需要练习。

主持人说的“说真话不说套话”,当然很对。

但是,应用文写作往往有严格的格式,既有格式就难免会要求说“套话”,偏离这个“套”还不行。

我们看钱钟书书信手迹,不少是写在八行信笺上。

我的两篇获奖作文

我的两篇获奖作文

我的两篇获奖作文作者:刘雨薇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下旬刊》 2013年第7期第十四届“新世纪”杯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揭晓了,听说我有幸获得了特等奖。

在去年的第十三届上,我获了一等奖,真是好事成双啊!上一次获奖,我是兴高采烈,这一次获奖,我是欣喜若狂。

刚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还以为自己在做梦哩。

我去年获奖的作文是《石头剪刀布》。

最初拿到这个题目觉得很有意思,石头剪刀布,一个简单而广泛流行的游戏贯穿了多少人童年的记忆。

我想起了小时候外婆带我玩“石头剪刀布”的时光,于是动笔写了一篇,但写完了之后又觉得从这个思路出发不够新颖,因为肯定有很多人写童年的往事,并从中体现出对童年的眷恋和同伙伴的情谊。

那么我该如何另辟蹊径呢?我想,我们少年人写记叙文往往会偏重于叙事与抒情,而缺乏理性的光芒,那么能否在“石头剪刀布”中寻找一些人生道理呢?我的双手不断变换着动作,终于发现,石头、剪刀、布,三种手势是一种循环,互相制约,对玩这种小游戏的人有绝对的公平性。

我顺着这条思路继续思索,发现大自然的法则是如此,历史的潮流也是如此,再联系生活实际,观点和素材一下子就有了。

接着便遣词造句,表述一个“天地车轮,周而复始”的道理。

最后获得了一等奖,使我感到不胜荣幸。

今年我选择的题目是《停电的那天晚上》。

这个题目开放性大,停电的晚上本就特殊,在这样的晚上,可以进行快乐的游戏,也可以展开对科技的思考;而我这一次则选择了写记叙文。

说来也巧,月考刚过,数学考得很不理想,而数学老师下午在办公室耐心地开导、安慰我。

晚上一个人临窗望月的时候突然触发了我的灵感,便一气呵成写下来,没想到又获奖了,真令我喜不自胜。

要把文章写好,我认为平时要满腔热情地投入生活,认真地观察生活,通过参加学校和社会的公益活动、参观、访问、旅游等,增强对生活的热爱,提高对生活的观察能力,要注意发现现实生活中的真、善、美。

这两次参加“新世纪”杯比赛的经历告诉我,由于平时养成了细致观察生活、体味生活的习惯,这两次作文仍然保持了孩子似的对生活的热爱与好奇,在参赛作文中真实地表达了发自内心深处的呼喊,传播了现实生活中的真、善、美,也许是这些地方打动了人心吧。

备课组工作总结和反思5篇

备课组工作总结和反思5篇

备课组工作总结和反思5篇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

对教师而言,备好课可以加强教学的计划性和针对性,有利于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备课组工作总结和反思,希望能够帮到你哟备课组工作总结和反思1本学期经过我们物理备课组全体教师认真交流,团结合作下,完成学校的总体教育教学计划,落实课组备课活动计划,做到以学生实际状况为准则,讨论制定相应的科组教学目标,认真执行群众备课,调动科组教师的用心性,关心学生,了解学生实际,上好每一节课,强调从学生基础做起,指导全体学生进行学习活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使学生基本了解整个初中所学的物理基础知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信心。

以下是本学期我物理科组的工作总结。

一、做好备课组常规工作计划和落实到位。

从本学期开学第一周,就组织全组教师进行科组交流活动,讨论并制定科组工作计划和群众备课计划。

共同商讨本学期的教学进度,复习计划及学生学习目标,统一施行同步教学进度。

注意学生学习反馈,及时交流商量对策。

对九年级的教学紧紧抓住课本,根据学生实际状况以夯实基础为主,以点带面,构成网络,使全体学生对初中物理知识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使学生加强学习物理信心,对学生加强交流,帮忙学生们解决实际学习中的困难,树立自信能有良好的心态投入学习中。

二、按计划开展科组活动,交流课堂教学心得。

物理备课组每周三早上第二第三节课进行备课组交流活动,并组织开展组内互相听课评课活动,交流教学课堂的教师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率,进行进行教学反思。

认真组织科组成员上网学习和进行网络教研交流,学习新课程教育理论知识,和及时进行教学反馈问题分析,找出解决方法。

并加强训练,补足自己教学上的不足。

三、做好培优扶弱计划工作。

透过平时教学课堂中的观察和学生的课堂学习状况和考试成绩,配合各班班主任和各科任教师,落实各班重点帮扶对象,具体落实到每位科任教师身上,让各科任教师安排晚修和业余时间进行辅导和交流,关注学生的进展状况进行跟踪调查,努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成绩。

第十四届新世纪杯作文大赛评奖纪实

第十四届新世纪杯作文大赛评奖纪实
辑大 声念 出 《 穷快活》 这个题 目
尽 力 。每 一届 的赛题 出来 之后 ,他 杂志社办事的作者 ,他会恭恭敬敬 时,我们都笑开了花 ,都说这个题 都 要亲 自过 目,亲 自把关 。有几 地给别人上烟 ,那些老师们接也不 目出得好。黄编辑在杂志社就是属 届 ,杂 志社初 选 的个别题 目不 太符 是 ,不接也不是。听晓苏主编说 ,
晓苏主编说,他虽然只穿了一只袜 首 《 明月几时有》,徐若楠清唱了 写十分出彩 ,因而赢得了评委们的 青睐。同样写人物心理活动的,还 有刘倩的 《 校长办公室》 。 “ 刘倩 同学的这篇文章写的是因保送名额
授 ,即使穿三只 袜子 ,课也 没人 也登台献艺 ,为大家跳了一个 自编 这届作文大赛 ,前期的准备工 作进行得非常J f  ̄J J ,杂志社各位编 辑付出了大量的劳动 ,他们细心地
意跟本刊的广大读者来汇报一下评
奖经过 。 作 。在 第 十三届作 文 大赛 南 昌颁奖 会 结束后 不久 ,我们 杂志 社就 专 门
学生们肯定可以写出有意思的作文 来 。这几年,晓苏主编一直在倡导
思 ,首 先题 目必须 有意思 。
博士博学睿智,思想解放 ,视野开 阔。他很快就为这十二个作文题 目 提供了许多新颖的写作思路,这就 是大家后来看到的 ( ( 2 0 1 3 年新世纪 杯作文大赛题解》,此文发在今年
时间,十二个题 目都定下来了。舒 版 “ 读写天地”上。这篇题解生动
记得去年年底 ,晓苏主编召集
杂志社所有工作人员 ,还有十几个 笼 就受到好评 ,并马上被确定下 学 习文学 的研究 生 ,还 邀请 了 几位 来 。
金立群博士是我们杂志社的好 朋友 ,他不仅有学识 ,而且是一个 很有意思的人。他敢说真话 ,为人 坦荡 ,不拘 小节 ,留着长长的胡 渣 ,喜欢抽十块钱以下的烟,杂志 社洪鸣编辑的办公桌上至今还有他

2024年中学高级述职报告样本(五篇)

2024年中学高级述职报告样本(五篇)

2024年中学高级述职报告样本班级编排的话剧《超越时间与空间的对话》在专家评审中获得了高度评价,本人因此荣获了指导教师奖项。

在担任班主任的多年历程中,我始终秉持着利用假期时间进行家访的原则,致力于后进生思想教育的深入探索与实践,并已初步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在____年____月,我有幸在学校举办的“关爱后进生研讨会”上进行了典型发言;随后,在____年____月的班主任工作会议上,我亦交流了家访工作的宝贵经验。

鉴于这些努力与成就,我先后被授予了先进青年教工(____)、校师德标兵(____)等荣誉称号。

教学工作方面我全身心投入于教学改革的浪潮中,将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视为我始终不渝的教育追求。

我不断自我更新教学观念,勇于在教学方法上进行革新与尝试,致力于思路教学与诱思探究教学法的深入研究与运用,持续完善英语教学模式,并在教学实践中积极应用。

我深谙高中学生的身心特点与认知规律,积极运用电教媒体与现代教育技术,采用启发式与讨论式教学法,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摒弃传统填鸭式教学,代之以丰富多彩的英语课堂活动与灵活多样的授课方式,在传授知识的着力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在____年高考中,我所执教的____班一次上线率高达____%,为完成学校既定的升学任务作出了重要贡献。

____年,我指导的学生吴李敬、孟磊、程艳在全国中学生奥林匹克英语竞赛中荣获市级三等奖。

____年,我班英语会考合格率达到____%,优秀率更是超过____%,荣获____市会考综合成绩第一名,我指导的学生姜艳华也在首届____市中学生英语演讲赛中荣获高中组市级二等奖。

这一年,我班还实现了高考一次上线率____%的佳绩。

____年,我所执教的9608、9610两个班级在英语会考中合格率均达到____%,优秀率也超过____%,耿朝阳同学在全国中学生外语竞赛中荣获高中组二等奖。

在团队的共同努力下,高中外语组荣获了市级优秀教研组的称号。

第十四届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吉林赛区获奖名单

第十四届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吉林赛区获奖名单

第十四届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吉林赛区获奖名单由中国中学生报刊协会举办的第十四届中学生作文大赛已于4月圆满结束。

由《现代中学生》编辑部承办的吉林赛区共收到稿件近 万篇,其中特等奖5名,一等奖15名,二等奖30名,三等奖50名。

特、一等奖获得者已赴京参加全国总决赛暨颁奖典礼。

各奖次的获得者及指导教师已颁发了获奖证书。

现将各奖次获奖者名单公布如下。

特等奖吴政达《我是中国龙》农安合隆三中指导教师:陈锋兰开阳《请用敬畏之P 还原历史》吉林师大附中指导教师:吴成学于畅《龙旦壶传奇》农安烧锅镇初中指导教师:刘金辉王馨玉王俊博f…一等奖1—__»0■•三^二■:-------J X.'O^'O j2/"*姓名题目学校指导教师邓笑月龙踏绛气,腾于九霄吉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李蕊王海旳抽象世界,尘封之美长岭县三县堡中学李想杨佳霖不屈的龙骨,不灭的龙魂白山市第二十一中学李俊霆李承桥文化气韵静心相传松原宁江一中聂秀兰袁振轩龙行万里,前程锦绣和龙市福洞镇民光学校吴艳玲宋骅鹏我身边的龙文化蛟河市庆岭镇九年制学校赵春梅焦森纸短情长你在水一方辽源市18中赵红梅周伦宇刻入生命的信仰理春市第三中学校郭维平张金玲龙文化,民族的精髓图们市第六中学王淑霞贾天佳这是龙,中国龙双辽三中高秀玲夏心茹传统文化花开幽香通化县大安镇中小学校崔坤欣于新鉴追龙四平市第三中学校任淑萍高航森值得赞美的中国榆树二中孙彦江郭楚媛古之文明,正道相传吉化九中高雪松任宇航龙魂前郭乌兰塔拉中学翟青松........................................................f二等奖姓名题目教师贺小宇龙•蕴吉林省第二实验学校柳迎春李泽弘扬文化,初心在否?吉林师大附中张琳浩罗兰塑魂的传人辽源市19中杨扬喜张楠一声龙吟千年文化农安华彖中学刘淑娜臧予晴站起来?!吉林省第二实验高新学校李冬梅张曦丹在天飞龙舒兰七中李国艳徐威洋中国龙长春152中罗艳萍孙露嘉龙之魂,永流传辉南四中池永贵潘雨若长城颂榆树市新民中学敬玉红于佩弘我身边的龙文化四平市第三中学校蔡丽武隋康让龙文化在长白山人中传承长白山池北一中潘彩凤孙铭一文化溢彩,龙韵飘香白山市星泰外国语学校郑春梅杨云博创意“龙颜”记农安合隆初中刘学晶高嘉翎古风传兴品雅韵白山市第二十一中学赵媛媛王然守望文化自信:一念一步一山河伊通满族自治县第六中学校刘雪军孟祥硕泱泱古国,龙腾华夏四平市第三中学校赵春菊王玺琳巨龙•传承•永恒通化县第八中学袁大雁刘思宇沧桑龙魂,谱写华章伊通实验中学张春波陈思含龙•传承伊通满族自治县实验中学校苏文倩刘芳彤龙的遐想长春152中于文明塔馥蔓龙的文化祖国神话长春市九台区沐石河中心学校牛跃佳黄松博龙的传人长岭县腰坨子乡中学樊静董思佳浅谈文化之传承通化市通钢三中于淮文刘长雨泽文化之荡孰之过四平市第三中学校车晓光刘子墨龙文衔来一世界白山市星泰外国语学校朱保桦王璐瑶文化与精神一龙长岭县三青山镇中学张淑晶杨舒怀从《王者荣燿》想到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吉林市亚桥中学王清华刘鑫龙之文化,立足天下前郭县白依拉嘎乡中学姚桂颖梅书瑜龙,在心中吉化第三中学庞昭龙为“国学”正名白山市江源区第三中学庞立海—1X/三等奖…___________4'=二------------\J j.a’eq."姓名题目学校指导教师王如一以史为鉴,坚守文化本色吉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蒋平李芷麒请记住,我们是龙的传人梨树县实验学校宗春华田斯源中国之龙,翱翔九天白山市第二十一中学李俊李全鑫东方之美与时偕行榆树市新民学校李云飞王弈滝《论语》伴我行伊通满族自治县第二十一中学张静涛孟庆鑫厚积薄发,与龙同行松原宁江一中陈明雪李承桥文化气韵静心相传松原宁江一中聂秀兰张雅棋且惜人间好时节长岭县三青山镇中学杜春风徐楚涵龙的精神柳河县罗通山学校宋维刚徐乙桐咆哮吧!巨龙桦甸七中袁洪益曹祖铭我心目中的龙汪清县第三中学校庄承伟张书瑞赏龙之气魄观华夏腾飞理春市第三中学校周洁夏茜雯我们身边的龙文化与传承四平市第十七中学冷凤云张易达根松原宁江一中高延波孟宇鑫文化海洋梨树县双河乡第一中学李春江姜奕冰一双筷子的传承四平市第十七中学校庄宇萍李卓卿历史不戏说,我们同样精彩松原宁江一中张海洋李艳聪信诚长春55中王丽艳黄鑫盛我眼中的中国龙文化敦化大桥乡中学王宝全武子云龙的骄傲桦甸二中刘颖关佳琦中国巨龙的腾飞永吉县第十三中学孟超李佳莹我身边的龙文化桦甸二中王会清高然大国展胸怀,尽款天下人九台三中周世敏姜婉莹历久不衰的龙文化前郭县长龙乡中学于晓丽王云贺身边的文字长春55中李冬晓三等奖姓名题目学校指导教师王佳梦雅者长春55中李冬晓宗昱含传承龙文化,弘扬龙精神理春市第三中学校阮金莹韩锋历久弥香--小议学习传统文化前郭县白依拉嘎乡中学葛艳丽刘馨复兴文化从我做起伊通县大孤山镇九年一贯制学校周玉杰王志宁龙魂辽源市东丰县小四平中学沈春善王一涵传统文化在我心中四平市第三中学校付S孙绍轩传承和龙市第七中学校马淑霞王佳乐父亲,我与茶长春97中李小梅曾祥瑞中医文化永流传长春市九台区第三中学王先辉卢思言弘扬传统文化,让传统文化根植于心辽源市东丰县小四平镇中学高安云羊麒瑞龙须面长春高新第一实验学校高艳红穆兰馨谈传统文化之普及理春市英安镇学校邰越梅李卓霖龙文化,传承于每一次呼与吸之间松原宁江一中张海洋战潼越历史一不是简单地花开花落理春市春化镇学校战莹高佳中华龙文化伊通第十四中学崔立静王浩宇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通化县第八中学王洪魏博文流淌在文字中的那首歌通化县兴林镇中心学校高娟张忆欣每逢佳节总关情前郭县白依拉嘎乡中学葛艳丽匡志祺龙文化的传承双辽市第三中学许琳郑夭娇传承身边的龙文化前郭县八郎镇穆家学校那仁任艳娇龙文化前郭县查干湖镇外七学校潘丽丽李佳贺驾经典之舟扬文化之帆伊通满族自治县第五中学校程朋张馨匀长城上的龙文化和龙市第七中学校梁丽萍张皓“中国”标签吉林省第二实验高新学校王海鹰王新懿家乡的年俗梨树县十家堡镇第一初级中学谢春艳。

你我“约定”,让文字“飞起来”--“苏教国际杯”江苏省第十四届中学生作文大赛(初中组)回顾

你我“约定”,让文字“飞起来”--“苏教国际杯”江苏省第十四届中学生作文大赛(初中组)回顾

你我“约定”,让文字“飞起来”--“苏教国际杯”江苏省第
十四届中学生作文大赛(初中组)回顾
赵玮
【期刊名称】《初中生世界(九年级中考版)》
【年(卷),期】2015(000)003
【总页数】3页(P40-42)
【作者】赵玮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苏教国际杯”江苏省第十八届中学生作文大赛(初中组)圆满落幕
2.“苏教国际杯”江苏省第十八届中学生作文大赛(高中组)现场决赛及颁奖仪式在宁举行
3.“苏教国际杯”江苏省第十六届中学生作文大赛(高中组)现场决赛在宁举行
4.“苏教国际杯”江苏省第二十届中学生阅读与写作大赛(初中组)圆满落幕
5.“苏教国际杯”江苏省中学生作文大赛(高中组)现场决赛暨颁奖仪式在宁举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四届新世纪杯作文大赛评奖纪实作者:谭根稳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13年第07期我们《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社和全国中语会联合举办的“新世纪”杯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至今已经走过了十四个年头,在全国中学语文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今年是第十四届,终评会于四月二十五日在位于武汉南湖之滨的九龙大酒店召开。

在初评和复评的基础上,终评委们以投票的方式,选出了这一届的一等奖作文184篇和特等奖作文1篇。

至此,本届大赛的评奖工作算是划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在本次评奖结果揭晓之际,我很乐意跟本刊的广大读者来汇报一下评奖经过。

先来说说大赛前期的准备工作。

在第十三届作文大赛南昌颁奖会结束后不久,我们杂志社就专门召开过总结经验的会议,主编晓苏要求杂志社各位编辑努力为第十四届作文大赛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包括大赛作文题目的拟定、宣传、组织参赛方案等等,均有讨论。

记得去年年底,晓苏主编召集杂志社所有工作人员,还有十几个学习文学的研究生,还邀请了几位作家和评论家,一起开了个会。

这次会议的中心任务就是拟定第十四届大赛的作文题目。

我很荣幸地参加了这次会议。

我发现每一位与会者都是有备而来的,大家纷纷发言,出谋划策。

当杂志社黄碧斋编辑大声念出《穷快活》这个题目时,我们都笑开了花,都说这个题目出得好。

黄编辑在杂志社就是属于喜欢穷快活的人,平时爱喝点小酒,但不胜酒力,据说有一次喝多了,直接滑到桌子底下睡着了,后来离场的时候大家四处找不到他,急死人。

黄编辑出的这个题目,来自他的生活,不仅反映了一种生活状态,也体现了一种生活姿态。

晓苏主编非常欣赏这个作文题目,当场表态说,这个题目可以定下来,学生们肯定可以写出有意思的作文来。

这几年,晓苏主编一直在倡导有意思作文。

他认为,作文要有意思,首先题目必须有意思。

这次出题会开得很轻松,很自由,很开心,也很高效。

不到半天时间,十二个题目都定下来了。

舒坦出的《球场边的女同学》,覃少平出的《取暖》,老猛出的《把父亲喊成老爸好不好》,晓苏出的《第一次熬夜》等题目,都是一出笼就受到好评,并马上被确定下来。

十二个作文赛题初步确定之后,晓苏主编及时通过电子邮件发给了著名学者王先霈教授,向他征求意见。

王先霈教授十几年来一直担任我们这个作文大赛的评委会主任,对我们的赛事十分关心,十分尽力。

每一届的赛题出来之后,他都要亲自过目,亲自把关。

有几届,杂志社初选的个别题目不太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他都要求换了。

王先霈教授主张中学生作文要有中学生的年龄特征,让人一看就知道是中学生写的,他反对中学生作文中的成人腔,更不喜欢那些说假话、说空话、说大话的作文。

让人高兴的是,王先霈教授对这一届的十二个题目都非常满意,认为题目生活化,有趣味,而且每个题目都可以有多种写法。

他还特别提到了《第一次熬夜》,觉得这个题目能够调动写作者独特的生活体验,可能会出现不少好文章。

题目正式定下来后,我们立即请到了青年文学评论家金立群博士,让他为我们写一篇关于这十二个题目的解读文章,也就是为广大参赛者进行一个写作指导。

金立群博士博学睿智,思想解放,视野开阔。

他很快就为这十二个作文题目提供了许多新颖的写作思路,这就是大家后来看到的《2013年新世纪杯作文大赛题解》,此文发在今年第2期的《语文教学与研究》学生版“读写天地”上。

这篇题解生动活泼,写作的好点子一个接一个,发表后在读者中产生了极大的反响,很多中学生的参赛热情都是被这篇文章点燃的。

金立群博士是我们杂志社的好朋友,他不仅有学识,而且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人。

他敢说真话,为人坦荡,不拘小节,留着长长的胡渣,喜欢抽十块钱以下的烟,杂志社洪鸣编辑的办公桌上至今还有他留下来的半包“红金龙”。

金博士经常来杂志社玩,如果碰到一些来杂志社办事的作者,他会恭恭敬敬地给别人上烟,那些老师们接也不是,不接也不是。

听晓苏主编说,金博士虽说目前只是个副教授,但他讲课很受学生欢迎。

他从不人云亦云,总有真知灼见,每堂课都是人满为患。

但他也很搞笑,有一次,他只穿了一只袜子,另一只脚光着。

学生问他,还有一只袜子呢?他说,出门时突然找不到了。

晓苏主编说,他虽然只穿了一只袜子,但学生们仍然喜欢听他的课,因为他有水平。

那些没水平的正教授,即使穿三只袜子,课也没人听。

这届作文大赛,前期的准备工作进行得非常顺利,杂志社各位编辑付出了大量的劳动,他们细心地联系自己负责赛区的组织者,协调着各项相关的工作。

晓苏主编还到江苏南京、广东深圳、湖北襄阳等很多地方,为中学生作写作方面的报告,宣传我们的大赛。

到了四月,大量的稿件通过邮局和快递公司,纷纷抵达桂子山。

于是,我们杂志社的蔡三林先生每天都要开车跑好几趟邮局,辛苦地把大包小袋的作文拉回杂志社,然后交给王玲主任统一编号,再一一装袋,最后小心翼翼地放在仓库里,等待截稿后评委们进行评选。

初评和复评工作是四月十五日开始的,地点就在美丽的桂子山,在我们杂志社内。

我们杂志社很荣幸地请到了一大批博士、硕士研究生,还有一些发表过文学作品的语文教师,再加上杂志社的所有编辑,共有四十多人参加了初评和复评工作。

在评作文的那几天,办公室里经常可以听到评委们读到一篇佳作时的叫好声,比如刘雨薇的《停电的那天晚上》,又如张本垚的《取暖》,还有张利垚的《替罪羊》,就经过了多个评委的传阅,赢得了大家的一致肯定,后来这些文章经过终评委的投票,都得了很好的奖次。

评奖工作是非常紧张而繁重的,评委们每天都要看十几个小时的稿。

工作量完成到一半的时候,杂志社在桂香园餐厅安排了四桌饭菜,还要了一点啤酒,让大家轻松一下。

那天中午,所有的评委欢聚一堂,一边吃一边交流。

席间,在晓苏主编的倡议下,评委们还即兴表演了节目,向晓雪深情地唱了一首《明月几时有》,徐若楠清唱了豫剧选段《谁说女子不如男》,为了助兴,杂志社副主编左晓光先生也登台献艺,为大家跳了一个自编自导的抽筋舞。

左氏虽说文艺细胞不多,但他长得很喜感,而且不怯场,不害羞,他的舞蹈狂放,夸张,把抽筋的各种样子都表现出来了,给观众带来了巨大的快感。

对于左晓光先生的演艺,我们的读者也许并不陌生,2013年元旦,我们为杂志社的老订户、老作者、老朋友都寄了一张贺年卡,贺卡是我们杂志社精心制作的,上面印了一张小品剧照,那个手执长烟斗的媒婆就是左晓光先生装扮的,男扮女装,惟妙惟肖,真是绝了。

经过十天的辛勤工作,初评和复评终于结束。

四月二十五日,终评会如期召开。

我们聘请的终评委共有十一位,他们是作家刘富道先生、评论家王先霈先生、评论家於可训先生、诗人刘益善先生、评论家樊星先生、评论家胡亚敏女士、评论家李遇春先生、评论家张园女士、评论家金立群先生,还有我们杂志社的晓苏先生和剑男先生,他们一位是作家,一位是诗人。

上午终评委们分组评一等奖,同时推荐出了十二篇特等奖作文候选篇目。

下午,大家一起评特等奖。

经过讨论和投票,最终评选出了本届作文大赛的特等奖作品——刘雨薇的《停电的那天晚上》。

这里,我觉得有必要专门介绍一下入围特等奖的十二篇作文。

首先,我们来看看郑冰妍的《走亲戚》。

终评会给的评语是:“郑冰妍同学用细若游丝的笔触,极有层次感地描述了她在走亲戚过程中的心理活动,先是反感,接着是忍耐,然后是理解,最后是认同。

作者通过心理渐变过程的展示,告诉读者,面对生活,我们应该选择融入的姿态。

只有融入生活,我们的生活才会快乐。

”郑冰妍的心理描写十分出彩,因而赢得了评委们的青睐。

同样写人物心理活动的,还有刘倩的《校长办公室》。

“刘倩同学的这篇文章写的是因保送名额而引发的一次家长与校长之间的冲突。

这一题材的选择与处理,显示了作者干预现实的勇气和发现问题的锐气,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作者驾驭小说的才气。

最精彩的是学生家长与校长的那一段对话,唇枪舌战,机锋暗藏,写得扣人心弦。

”这两篇特等奖入围作文给我们一个启示,就是要求中学生写作时应该从一些细节着手,写好人物的心理活动,只有这样,文章才显得饱满,才有意思。

好的中学生作文,必须贴近中学生自己的生活,努力写出自己的经验和感悟。

在这方面,徐思远的《怎样放风筝》很有代表性。

评委们认为:“徐思远同学紧扣怎样放风筝这个题目,不装深沉,不耍花枪,不玩猫腻,如实地写放风筝,并且把重点放在…怎样‟上,从放风筝的时间到场地的选择,从风筝的制作到放飞的技巧,还有放风筝的体会,都写得头头是道,津津有味。

文章言简意赅,不枝不蔓,惜墨如金。

”还有张乾汉的《球场边的女同学》,也取材于中学生的日常生活,并且巧妙地写出了中学生对于异性的微妙心理。

评委会给出的评语是:“张乾汉同学的这篇文章刻画了一位神秘的女同学形象,她若明若暗,若隐若现,像雨像雾又像风。

对于一群打球的男生来说,这位坐在球场边的女同学简直就是一个谜。

正因为她是一个谜,这些处于青春期的男生才心神不宁,想入非非,不断地去猜测、推想、验证,从而生动细腻地展示出了一群青春少年的微妙心理。

”因为这两篇作文十分贴近学生生活,所以引起了评委们的高度重视。

在这些特等奖入围篇目中,也不乏写人的文章,如罗金玲的《记一个拾荒者》,她写了一个很独特的人物。

评语说:“罗金玲同学的这篇文章记的是一位精神拾荒者——三毛。

这种构思显然运用了象征与暗喻,显示出了作者良好的文学修养。

更加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对三毛精神实质的把握十分精准,将她的热爱自然和向往自由揭示得淋漓尽致。

同时,文章的语言也非常干净,并且散发出一丝淡雅的诗意。

”该文体现了作者选材的智慧和提炼的能力。

同样,陈烨的《爱上一个作品中的人》也是写人的,只不过是存活于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陈烨同学以笔作桨,捎上我们游走在历史的长河里。

他用亦俗亦雅的语言和一张一弛的节奏,叙述了王昭君顺香溪、入长江、逆汉水、过秦岭,进长安侍君,三年后,又别京城、出潼关、渡黄河、过雁门,历时一年余,到达漠北,嫁给呼韩邪的故事,让我们感受到了诸如交臂而失之、人远天涯近、付出与奖赏、红颜与命运等异常丰富的人生况味。

”从评委会给的两则评语可以看出,不论是写三毛还是写王昭君,只要能将人物写得活灵活现,写得传神,就一定能赢得读者的喜爱。

我很欣喜地看到,入围特等奖的作文中还出现了许多颇有新意的佳构。

比如尹佳璐的《穷快活》,不仅写出了现实生活的状态,而且还写出了理想生活的姿态。

评委们称赞说:“尹佳璐同学这篇作文从自己的真切感受出发,描绘了一个并不富有的普通家庭充实而快乐的生活。

其中无论是描写我的熬夜,还是描写母亲送我学电子琴或全家一起下馆子,透出的都是并不富有的生活状态下一家人乐观知足的生活姿态。

这就是作者对穷快活最为生动的诠释。

”穷是一种状态,快活则是一种姿态。

怎样用姿态来改变状态?这是作者要我们思考的问题。

这个问题很新,很深,也很有意思。

还有一些作文,可贵地关注到了人际交往,如张本垚的《取暖》,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作。

评委会给的评语是:“张本垚同学的作文通过一次吃夜宵经历的书写,为我们揭示了生活中的两种温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